接地网评估技术规范定稿版

合集下载

接地网规范

接地网规范

接地网规范接地网(也称为接地网络)是指用以保障电气设备与地之间具有电气接触的金属部分,以保证人身安全和保护设备的电气设施。

下面是关于接地网规范的一些介绍和要求。

一、接地网的目的和要求接地网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可靠运行,具体要求如下:1. 提供低阻抗路径:接地网应提供低阻抗路径,以便将电流引导至大地,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建立共同零点:接地网应建立共同的零点,以确保各个电气设备之间的电位差不会引发电弧闪络或其他危险。

3. 防止电击:接地网应能有效地将接触电压降至安全的范围内,以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4. 防止雷击:接地网应能有效地分散和引导雷电击中的电流,以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的损害。

5. 提供可靠的故障电流路径:接地网应能提供可靠的故障电流路径,以便及时将故障电流引导至大地,保护设备免受过流损害。

二、接地网的设计和施工原则接地网的设计和施工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 接地电阻要求:接地网的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以确保电流能够有效地通过接地网引导至大地。

2. 接地极点的选择:接地网的接地极点应选择在电气设备附近的土壤中,并保持良好的接地接触。

3. 接地体的材料选择:接地体应选用耐腐蚀、导电性能好的材料,例如铜、镀锌钢等。

4. 接地体的数量和布置:根据电气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选择接地体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以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5. 接地网的连接:接地网的各个部分之间应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使用可靠的焊接或螺纹连接,以确保接地网的连续性和导电性能。

6. 接地网的维护:接地网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接地体的导电性能和接地电阻的稳定性。

三、接地网的测试和验收接地网的测试和验收是确保接地网符合要求的重要步骤,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接地电阻测试:对接地网的电阻进行测试,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 接地体的导通性测试:对接地体进行导通性测试,确保接地体与大地之间的导通性能良好。

接地网的规范

接地网的规范

接地网•摘要接地网等间距布置存在地电位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在建220kV新塘变电站采用了不等间距布置,即从地网边缘到中心,均压导体间距按负指数规律增加。

运用GPC接地参数计算程序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接地网优化设计能显著地改善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使土壤表面的电位分布均匀,提高安全水平,节省钢材和施工费用。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加,流经地网的入地短路电流也愈来愈大,因此要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维护系统的可靠运行,不仅要强调降低接地电阻,还要考虑地网上表面的电位分布。

在以往接地设计中,接地网的均压导体都按3m,5m,7m,10m等间距布置,由于端部和邻近效应,地网的边角处泄漏电流远大于中心处,使地电位分布很不均匀,边角网孔电势大大高于中心网孔电势,而且这种差值随地网面积和网孔数的增加而加大。

本文结合在建工程220kV 新塘变电站的接地网设计,阐释了接地网不等间距布置的方法及其合理性。

1接地网优化设计的合理性1.1改善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图1是面积为190m×170m的新塘变电站接地网,在导体根数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10m等间距布置和平均10m不等间距布置。

沿平行导体①、②、③、④、⑤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曲线见图2。

从图中可见,不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边上导体①的泄漏电流密度较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平均低15%左右;对于导体②的泄漏电流密度,这两种布置的接地网几乎相等;对于中部导体③、④、⑤,不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的泄漏电流较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分别提高了9%,14%和15%。

由此可见,不等间距布置能增大中部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相应降低了边缘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使得中部导体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1.2均匀土壤表面的电位分布由表1的计算结果可知,不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能较大地改善表面电位分布,其最大与最小网孔电位的相对差值不超过0.7%,使各网孔电位大致相等,而等间距地网,其最大与最小网孔电位的相对差值在12.2%以上。

变电站接地网状态评估方案研究

变电站接地网状态评估方案研究

变电站接地网状态评估方案研究一、背景接地网是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了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作用。

接地网的状态评估是确保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接地网的状态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接地网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二、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并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变电站接地网状态评估方案,以便及时发现接地网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三、方法1.数据采集:通过变电站的监测系统和传感器,采集接地网的电流、电压、阻抗等参数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测。

2.数据分析:将采集得到的接地网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实时数据的比对、历史数据的对比分析、异常数据的识别等。

3.状态评估:根据接地网参数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接地网的状态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接地网的完整性、接地电阻的大小、接地网的分布情况等。

4.评估结果的解释:根据接地网的状态评估结果,对评估结果进行解释,确定接地网是否存在问题,以及问题的性质和影响。

5.修复措施的制定:如果接地网存在问题,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影响,制定相应的修复措施,并确定修复的优先级和时间节点。

四、评估指标接地网状态评估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接地网的完整性:检查接地网是否存在断裂、松动等问题。

2.接地电阻:检查接地电阻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

3.接地网材料的腐蚀情况:检查接地网材料是否存在腐蚀、老化等问题。

4.接地网的分布情况:检查接地网的分布是否均匀、合理。

5.接地网与周围环境的电位差:检查接地网与周围环境的电位差是否超过规定的范围。

五、修复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修复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接地网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接地网,清理接地网周围的杂草和杂物,保持接地网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接地电阻的改造:如果接地电阻超过了规定的阈值,需要采取改造措施,如增加接地体数量、增大接地体的面积等。

3.接地网材料的更换:如果接地网材料存在腐蚀、老化等问题,需要及时更换。

专业接地网安全评估

专业接地网安全评估

专业接地网安全评估
专业接地网安全评估是指对某个接地网(也称为接地系统)进行安全性的评估和分析。

接地网是工业和建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将电气设备与地面接地以提供安全和可靠的电气连接。

然而,由于接地网通常位于工厂、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地下,很难进行定期维护和监测,因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专业接地网安全评估的目的是识别接地网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确保接地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评估的内容通常包括对接地网的物理结构和连接进行检查,评估接地电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漏电或电气火灾风险等。

评估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收集相关信息和文档,了解接地网的设计和建设情况,包括接地网的结构图、材料和支撑系统等。

2. 实地勘察,检查接地网的物理结构、连接和埋地情况,评估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

3. 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接地电压、接地电阻和接地电流等测试,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4. 分析测试数据,评估接地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5. 提供评估报告,包括评估结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

通过专业接地网安全评估,可以确保接地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电气事故和火灾的风险,提高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性。

同时,
定期的评估还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接地网中的问题,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接地网评估技术规范标准[详]

接地网评估技术规范标准[详]

变电所接地装置安全性评估技术规范2013年1月目 录概况评估工作流程及依据 具体评估内容1、 入地故障电流 .................................................... 6 2、 接地电阻限值 . (7)七、 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测试四、接地系统的安全限值3、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限值 .........................................................................8 ......... 五、 接地电阻精确测量方法 ............................................................................. 8 .......... 六、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测量 ...................................................................10. 1.1八、 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测试 ....................................................................... .13 ...... 九、土壤电阻率测量及土壤模型分析 (可选) 学习参.......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 接地网腐蚀评估方法 1、 接地网导体连通性测试 ........................................ 13 ....... 2、 接地网开挖检查 .............................................. 15 .......... 卜一、 接地系统的安全性综合评估 .................................... 1.5.…… 十二、测试步骤一、概况变电站的接地网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运行人员 安全的重要措施。

接地网评估技术规范

接地网评估技术规范

接地网评估技术规范接地网评估技术规范是用于评估接地网系统性能的指南,旨在确保接地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接地网是一种用于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电击危(wei)险的重要设备,因此对其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一、引言接地网是一种将电气设备与地面连接的系统,用于分散和消除电气设备中的电流,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接地网评估技术规范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方法,用于评估接地网的性能和有效性。

二、评估对象接地网评估技术规范适合于各种类型的接地网系统,包括建造物内部的接地网、电力输电系统的接地网以及工业设备的接地网。

评估对象包括接地网的结构、材料、接地电阻、接地网的布线和连接等。

三、评估方法1. 接地电阻测量:评估接地网的性能的关键指标是接地电阻。

通过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可以测量接地电阻的数值。

根据国际标准,接地电阻应满足特定的要求,以确保接地网的有效性。

2. 结构评估:评估接地网的结构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包括接地网的布置、接地材料的选择和安装等。

结构评估还应考虑接地网的耐久性和可维护性。

3. 布线评估:评估接地网的布线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布线评估包括接地网的连接方式、导线的截面积和材料选择等。

布线评估还应考虑接地网的罗列方式和连接点的数量。

4. 连接评估:评估接地网的连接是否坚固可靠。

连接评估包括接地网的连接点的材料选择、连接点的安装方式和连接点的数量等。

连接评估还应考虑接地网与其他电气设备的连接方式。

5. 环境评估:评估接地网所处环境的影响因素。

环境评估包括土壤的电阻率、湿度、温度等因素对接地网的影响。

环境评估还应考虑接地网与其他电气设备之间的干扰和相互影响。

四、评估结果与建议根据接地网评估的结果,可以得出接地网的性能和有效性。

评估结果应与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比较,以确定接地网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接地网存在问题,评估报告应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五、评估周期接地网评估应定期进行,以确保接地网的有效性。

评估周期应根据接地网的使用情况和环境因素确定。

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技术规范设计

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技术规范设计

下载可编辑110kV及以上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技术规范(草稿)1 范围为实现变电站接地网的安全和经济设计,在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时能起到保证一、二次系统和人身的安全的目的,且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特制定本规范。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新建工程和大修技改工程的接地网设计,提出了接地网的功能和安全性指标、接地网特性参数的取值标准、接地网设计的校核步骤等相关技术要求。

对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降阻方式和措施也有所提及,对土壤情况比较复杂地区重要的变电站的接地网,宜经过比较后确定设计方案。

在技术规范中,接地网指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中性点有效接地、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变电站用,兼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较大型的水平网状接地装置,通常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极组成,为了降阻需要,还包括深井接地极、电解离子接地极和接地模块等。

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应满足GT/T 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等国家和电力行业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本规范作为上述规范的补充,结合深圳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细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Q/CSG114002-201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GB/T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一部分:常规测量》DL/T 475-2006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3 接地网的安全性指标变电站接地网是变电站设备的重要部分,首先它为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提供公共参考地,更重要的,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起到快速泄放故障电流,改善地网金属导体和场区地表地电位分布的作用,保障故障状态下一、二次设备和人员安全。

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技术规范

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技术规范

110kV及以上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技术规范(草稿)1 范围为实现变电站接地网的安全和经济设计,在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时能起到保证一、二次系统和人身的安全的目的,且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特制定本规范。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新建工程和大修技改工程的接地网设计,提出了接地网的功能和安全性指标、接地网特性参数的取值标准、接地网设计的校核步骤等相关技术要求。

对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降阻方式和措施也有所提及,对土壤情况比较复杂地区重要的变电站的接地网,宜经过比较后确定设计方案。

在技术规范中,接地网指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中性点有效接地、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变电站用,兼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较大型的水平网状接地装置,通常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极组成,为了降阻需要,还包括深井接地极、电解离子接地极和接地模块等。

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应满足GT/T 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等国家和电力行业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本规范作为上述规范的补充,结合深圳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细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Q/CSG114002-201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GB/T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一部分:常规测量》DL/T 475-2006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3 接地网的安全性指标变电站接地网是变电站设备的重要部分,首先它为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提供公共参考地,更重要的,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起到快速泄放故障电流,改善地网金属导体和场区地表地电位分布的作用,保障故障状态下一、二次设备和人员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地网评估技术规范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变电所接地装置安全性评估技术规范2013年1月目录一、概况 (2)二、评估工作流程及依据 (3)三、具体评估内容 (4)四、接地系统的安全限值 (5)1、入地故障电流 (5)2、接地电阻限值 (6)3、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限值 (7)五、接地电阻精确测量方法 (7)六、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测量 (9)七、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测试 (10)八、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测试 (12)九、土壤电阻率测量及土壤模型分析(可选) (12)十、接地网腐蚀评估方法 (15)1、接地网导体连通性测试 (15)2、接地网开挖检查 (17)十一、接地系统的安全性综合评估 (17)十二、测试步骤 (17)一、概况变电站的接地网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运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方面通过降低接地电阻,减小地电位升来确保设备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均衡地表电位,减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来确保人身安全。

因此,如何对投入运行的变电站接地网开展状态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确保接地网具有良好状态,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变电站接地系统状态评估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变电站接地电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电位梯度的测量;二是接地系统腐蚀及断点的诊断;三是接地系统安全性的评估。

二、评估工作流程及依据根据电业局要求,在现场实际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开挖检查,对变电所接地装置进行全面试验和评估。

变电所接地装置的试验依据的标准和资料如下:(1)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2)DL475-2006《接地装置的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3)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4)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5)变电所最大入地短路电流数据流程如下图所示:三、具体评估内容变电所接地装置安全性评估内容如下:1.接地装置特性参数试验:测量接地电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电位梯度分布;测量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2.确定入地故障电流,计算接地系统的安全限值,包括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3.测量接地系统的连通性及诊断接地网的腐蚀情况,判断接地网的腐蚀状况;4.根据测量结果,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接地系统的安全性。

四、接地系统的安全限值接地系统的安全指标包括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1、入地故障电流入地故障电流是分析接地系统安全指标的基础。

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只有一部分短路电流经接地网流入大地,其余部分经变压器中性点、于地网相连的架空地线、电力电缆的屏蔽层流回系统。

入地故障电流为:I = (Imax - In)(1 - Kel),式中I为接地短路电流,即通过接地网进行散流的电流。

Imax为接地短路时的最大接地短路电流,上述公式仅适用于有效接地系统,该值可向运行部门或继电保护部门索取。

In 为发生最大接地短路时,流往变电所主变压器中性点的短路电流。

当所内主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时,In = 0,此是上述可简化为 I = Imax(1 - Kel);当变压器只有1个中性点,发生所内接地时, In =30%Imax,有2个中性点时,In约等于50% Imax,实际值应以继电保护部门计算和实测为准。

Kel为短路时,与变电所接地网相连的所有避雷线的分流系数,据专家分析,Kel应由避雷线的出线回路数确定,出线为1路时,取0.15,2路时取0.28,3路时取0.38,4路时取0.47,5路以上时取0.5~0.58,且应根据出线所跨走廊的分流效果做出相应的增减。

取值时,要考虑10年以上的发展规划,需乘以1.2~1.5的发展系数。

2、接地电阻限值我国电力行业接地规程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中既规定了对接地电阻的要求,也规定了对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要求。

DL/T621-1997 规定“有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电厂、变电站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R 一般情况下应满足R≤ 2000/I”,即允许地电位升不大于2000V,这里I 为最大入地短路电流。

当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符合R≤ 2000/I 时,可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增大接地电阻,但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5Ω,且要满足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要求。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二次系统的安全,当入地故障电流较大时,一般很难满足IR≤2000 的要求,如果按满足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要求来校核,则接地电位升有时会升得很高,可能导致二次系统的破坏。

因此仍应规定一个地电位升的限值,以确保二次系统的安全。

目前,一般将地电位升的允许值提高到IR≤5kV,但要求二次电缆的屏蔽层双端接地,另外在变电站电缆沟里应与二次电缆平行敷设一根铜接地导体,铜接地导体两端接地,二次电缆两端与铜导体相连,以防止过大的电流流过二次电缆的屏蔽层而烧毁二次电缆。

3、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限值结合IEEE 标准和我国的电力行业标准,110kV及以上有效接地系统和6~35kV低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同点两相接地时,发变电站接地装置的接触电压UT和跨步电压US允许值不应超过其中,Cs为表层衰减因数,地表无高阻层时,Cs值取1;rs为地表铺设层的电阻率;hs为地表铺设层的厚度;p 为地表铺设层下面的电阻率。

这两个计算公式对应于体重为50kg的人体。

五、接地电阻精确测量方法实测变电所主接地网接地电阻。

测量采用异频法。

原理接线如图虑到变电所已经运行,采用异频法消除工频干扰电压的影响,并调节测试电流在5A以上,输出电流频率为45Hz~55Hz。

变电所接地网最大对角线长度为D。

沿适当方向拉线,电流极C距离地网(4-5)D,电压极P与电流极呈30-45度方向,从距离接地网边缘,电流极长度的40%开始,每隔5%测试一个点,一直到距离电流极长度75%左右,测量电压极P与接地装置G之间的电压。

地网测量点、电流极、电压极三点成一30-45度角的边线上。

电压极打2-4根左右地桩,电流极打8--15根左右地桩,每根地桩打入地下约1m。

各根地桩之间距离2m左右。

电流极引线采用4mm2多股软铜线,电压极采用2.5mm2多股软铜线。

流过被试接地装置G和电流极C的电流I使地面电位变化,每测试一次P与G之间的电位差U,绘出U与x的变化曲线,曲线平坦处即为电位零点,与曲线起点间的电位差即为在试验电流下被试接地装置的电位升高Um,接地装置的接地阻抗Z为:Z=Um/I如果电位测试线与电流线呈角度放设确实困难,可与之同路径放设,但要保持尽量远的距离。

六、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测量实测跨步电压、接触电压。

原理接线如图。

图2 跨步电压、接触电压测量我们采用异频法测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频率选用45Hz。

d GC为电流极离接地网的距离。

在变电所中工作人员常出现的电力设备或构架附近测量接触电压(主变、主变开关、母联开关、旁路开关、接地闸刀等);在接地装置的边缘测量跨步电压(大门口、线路避雷器附近、接地网四周区域、主控楼附近区域、就地继保室附近区域、配电装置楼附近区域、断路器附近区域、所内道路及人员经常走动区域)。

接触电压是当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离电力设备的水平距离为1m 处,沿设备外壳、构架或墙壁离地的垂直距离为1.8m 处的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跨步电压是指当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水平距离为1m的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在测量接触电压时,测试电流从构架或电气设备外壳离地面高度2m处注入接地装置;在测量跨步电压时,测试电流从主变接地处注入。

图中,模拟人的两脚的金属板用0.125m×0.25m的长方板。

为了使金属板与地面接触良好,把地面平整,撒一点水,并在每一块金属板上放置15kg重的物体。

R m为模拟人体的电阻,约1.5kΩ。

电压表V1和V2的测量值分别为与通过接地装置的测试电流对应的接触电压值和跨步电压值。

变电所内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与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土壤中的电流值成正比。

当通过接地装置入地的最大短路电流值为I max时,对应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最大值分别为:U jmax= U j I max/IU kmax= U k I max /I式中I、U j和U k——测量时通过接地装置的测试电流以及对应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实测值。

七、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测试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是一个重要的表征接地装置状况的参数,大型接地装置的状况评估和验收试验应测试接地装置所在场区的电位梯度分布曲线,中小型接地装置则应视具体情况尽量测试,某些重点关注的部分也可测试。

接地装置按有关要求施加试验电流后,将被试场区合理划分,场区电位分布用若干条曲线来表述。

曲线根据设备数量、重要性等因素布置,一般情况下曲线的间距不大于30m。

在曲线路径上中部选择一条与主网连接良好的设备接地引下线为参考点,从曲线的起点,等间距(间距d通常为lm或2m)测试地表与参考点之间的电位梯度U,直至终点,测试示意图见下图,绘制各条U-x曲线,即场区地表电位梯度分布曲线。

当间距 d 为lm时,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曲线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位差U手按下式折算,得到实际系统故障时的单位场区地表电位梯度UT。

式中 :Im —注入地网中的测试电流;Is —被测接地装置内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电位极P可采用铁钎,如果场区是水泥路面,可采用包裹湿抹布的直径20cm的金属圆盘,并压上重物。

测试结果的判定:状况良好的接地装置的电位梯度分布曲线表现比较平坦,通常曲线两端有些抬高;有剧烈起伏或突变通常说明接地装置状况不良。

当该接地装置所在的变电所的有效接地系统的最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不超过35kA时,折算后得到的单位场区地表电位梯度通常在20V 以下,一般不宜超过60V,如果接近或超过80V则应尽快查明原因予以处理解决。

八、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测试实测方法和主网的测试方法基本相同。

但需考虑主接地网对它的的影响。

由于独立避雷针接地装置面积较小,可用ZC29B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

九、接地网腐蚀评估方法1、接地网导体连通性测试检查所有设备接地引下线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有二次回路的设备接地引下线根数是否符合反措的要求。

验算设备接地引下线截面积的热稳定能否满足。

设备接地引下线的导通性除逐根检查其连接位置及焊接质量外,采用毫欧表,逐根进行导通测试。

测试原理如图5所示。

被测环路中可能具有焊接不良、生锈、接触不良等接头,这类接头上具有的这些故障就是他们可以充当原电池,其电阻取决于测试电压极性。

这就是规程要求测试仪表支持测试电压反方向的原因,由于具有两种测试电压极性,因此可以获得两种结果如下:测试结果(+)=U/I=R X(+)开关在接通线路位置(实线位置)测试结果(-)=U/I=R X(-)开关在中断线路位置(虚线位置)其中:U——由电压表在未知电阻R X上测得的电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