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粉彩概述

合集下载

粉彩工艺

粉彩工艺

粉彩工艺1.粉彩简介粉彩瓷是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的美称。

它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特有的艺术风格,它色泽晶莹,瓷画精细优美,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在国外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而被誉为“东方瑰宝”。

1.1粉彩瓷的创作粉彩是釉上彩瓷器的一个品种。

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

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

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1.2粉彩的彩绘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

由于砷的乳浊化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

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发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

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2.粉彩的起源及发展粉彩线条纤秀、画面工整、色彩柔和、绚丽粉润、形象逼真,虽始于清朝,但是更早的则可以追溯至唐朝,唐朝即有“南青北白”的格局,就瓷器本身的发展而言,是从单釉瓷向彩瓷发展的,无论是褐绿彩、白地黑花、青花、釉里红,还是斗彩、五彩、粉彩或珐琅彩,都是以白色为衬托,来展现各种色彩的艳丽与美妙的。

浅析景德镇粉彩陶瓷艺术

浅析景德镇粉彩陶瓷艺术

还 要有 内容 的体现 ,精 神 内容 的传 达 ,即所 谓 绘画 主题 。绘画 的
因 此 ,工艺 技 术人 员在 粉彩 陶 瓷装 饰创 作 时也 非常 注重 发挥 陶 瓷 内容和 形 式 ,密切 相连 ,形式 是观 念 、情 感和 技术 的体 现 。 由此
的 器型 美 、质 感美 ,考 虑 画面 内容 的表 现 ,更 重要 是瓷 质美 。景 看 来绘 画 语言 实 际上是 包 含 了技巧 、形 式和 内容 的有机 融合 。所 德 镇 的陶 瓷材 质 具有 四大特 色 : 自如 玉 、薄 如 纸 、明如 镜 、声 如 以 ,对 粉 彩陶 瓷绘 画语 言 所 占有 的深度 和 广度 是检 验粉 彩 瓷画 家
饰 与釉 上新 彩 、粉 彩结 合 。新 的花 鸟陶 瓷装 饰工 艺 作 品让观 赏者 的和停 留在 生 活表 面 的东西 ,从而 在陶 瓷绘 画 语言 、绘 画 图式 、
有 耳 目一新 的感 觉 。粉 彩 与新彩 的结合 ,与传 统 的粉彩 制作 工 艺 绘 画 动机 等方 面都 出现 了新 的形态 。完 善和 有 个性 的绘 画语 言 成
粉 彩瓷 的装饰 大 多都 是在 高 白釉 瓷胎上 进 行 ,更注 重 的是 工 形象 来说 ,它 是形 式 的 因素 ,但却 有着 引起形 象 的联想 和 意趣 的
艺 材质 的器 型多 变 ,使 画面装 饰 和工 艺技 法表 现 的完 美 结合 。因 感 受的 功能 。正 如蓝 色和 红色 能 引起 冷暖 的视 觉 感受 一样 ,在 宣 此 粉彩 装 饰 设 计必须 利用 和 发挥 好器 型 的材质 美 ,注 重 陶瓷 工艺 纸上 粗糙 的 干笔 能 引起树 干及 老 人似 的苍 老 的视觉 感 受 :水分 饱
特点。

景德镇重工粉彩艺术瓷(俗称厂货)的背景及特征分析

景德镇重工粉彩艺术瓷(俗称厂货)的背景及特征分析

景德镇重工粉彩艺术瓷(俗称厂货)的背景及特征分析近年来,不少藏家把眼光转向1978年至1983年景德镇国营艺术瓷厂生产的陈设瓷,主要是花瓶类,还有花钵、皮灯等其他品种,这些陈设瓷不是某一个人能够单独完成制作,也未下作者名款,而且多以仿古的形式出现,其中也有好差之分,行内人士俗称“厂货”,专指1978年至1983年景德镇国营各大瓷厂生产的陈设瓷。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艺术瓷厂当年制作的重工粉彩瓷。

重工粉彩瓷是高难度的制瓷工艺,要想制作一件好的高水准的重工粉彩瓷更是艰难,制作过程中很容易犯毛病,所以对工艺、颜料、胎瓷都有很高的要求。

1958年,景德镇的工艺美术瓷厂、出口瓷厂、部分好的画瓷合作社集中了技艺高超的工艺人员、老艺人成立了景德镇艺术瓷厂,政府也给予他们陶瓷美术家、设计师、设计员的荣誉称号,以生产粉彩瓷器为主,创作了一批优秀的重工粉彩瓷(其作品以开光居多为特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的粉彩工艺瓷受到极大的冲击,这些所谓的“封、资、修”、“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粉彩艺术瓷遭到“一刀切”的封杀而绝迹,不少艺术家、老艺人遭到残酷的批判批斗,不说制作,连提都不敢提,连续“十年浩劫”,将这些传统的粉彩瓷打入了艺术的“冷宫”。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给艺术家们带来了艺术生涯的第二个春天,多年压抑的心情,得到了展示,这些陶瓷美术家、老艺人带着感激的心态,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手招术、不计名利、不计工时、精工细作、刻苦钻研、积极创新、精诚团结,为恢复传统文人派的重工粉彩艺术瓷而努力工作,由于受文革时期的政治影响,文革结束几年内,敢在作品上落款的艺术家还是寥寥无几,而且当时国内的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均在温饱线上,消费不起,而国家又急需外汇,以解决文革的破坏,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状况,国家再一次以工艺美术行业为重点,换取有限的外汇,稳定政局和经济形势。

所绘制的重工粉彩瓷均为出口创汇,大部分销往香港及东南亚一带。

改革开放后,该厂的技艺人员退休、去世、流失等各方面因素,以及九十年代十大瓷厂陆续倒闭,已无法再现当时这类重工粉彩陈设瓷的工艺艺术水平了。

浅谈粉彩艺术

浅谈粉彩艺术

浅 谈粉 彩 艺术
余 婧 刘 岱
( 艺轩 , 静 江西 景德镇 3 3 0 ) 30 1
摘 要 粉彩是景德镇 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 珐琅彩” 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 瓷。它的独特之 处在 于彩绘时掺加一种 白色 的彩料“ 玻璃 白” 玻璃 白” 。“ 具有乳 浊效果 , 出的图案可发挥 渲染技 法的特性 , 画 呈现一种粉润的 感觉, 因此被称 为“ 粉
用” 不断完善发展我 国粉彩 史。 随着日代的发展 , 寸 以及社会的
进步 , 人们对装饰画的要求不断 的与时俱进 , 因而 陶瓷艺术 的 时代感和 民族化仍然是 当今创新 中必须思考的课题 :
31 粉 彩 艺 术 的 现 实思 考 .
新而不落荒诞怪异。 这不正是当今艺术家应走之路吗? 发掘传 统、 继承传统 、 出传统 让古 老的陶瓷艺术 永放异彩 , 走 我们这

代任重而道远 。
参 考 文 献
中国的现 代粉彩艺术是在从本土传统粉彩艺术 中吸 收艺
1 e r n un P t sn en 《 h r tn ro l ) ts . a,e r .a : e a d tf a) P eo S eo J T C f a A C y。 2 秦锡麟 冲 国陶瓷. 南昌: 江西美术出版社 3 邹晓松 . 传统陶 瓷粉彩装饰 . : 武汉 武汉理 工大学 出版社 4 冉茂芹. 品粉 彩技法 . 精 粉彩笔 汜. : 南宁 广西美术出版社
色彩表现艺术形式 , 致使我 国粉彩瓷的发展达到空前层次。 粉
彩瓷在 国际上也获得独特 的低位 ,粉彩瓷在国际社 会上享有 较高的声誉 , 随着粉彩 瓷在 国际社会上 的盛行 , 使得粉彩 瓷创
作的工艺手法得到了新的发展而 1 3臻完善 , 装饰形式种类繁 多, 此时是粉彩瓷发展 的鼎盛时期 。

论景德镇粉彩瓷文化品牌效应的形成

论景德镇粉彩瓷文化品牌效应的形成

[学苑]137品牌在现代社会文化运作中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学术用语,乃至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口头语汇,它与文化联姻的意义更加时髦,在给人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让人们从总体上认识世界。

这样,人们在利用一个语汇并逐渐延伸它文化范畴的时候,使之成为一个文化俗语。

然而,这样的文化俗语又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具有该领域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点。

一般地讲,品牌是“被用来区分不同生产者的产品由来已久,实际上,英语‘品牌’(brand )一词根源于古挪威语的‘brandr ’,意思是‘打上烙印”[1]。

由此可见,品牌具有极其广泛的文化语义,并且,在现代社会文化活动中的用处也是十分宽泛的。

正因为如此,本文采用品牌这个概念对景德镇粉彩进行分析,旨在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剖析,为解决陶瓷文化创造与发展问题提供一些初浅的思路。

一、技术的初步积累陶瓷在文化内容拓展方面,是从材料及其工艺技术开始的。

例如,从彩陶到釉论景德镇粉彩瓷文化品牌效应的形成潘玲霞陶,尤其到唐三彩的成熟,在视觉上所引起的巨大反响,就是因为陶瓷材料技术的进步实现的。

如果不是唐代陶工对铅釉及其发色剂作用的利用技术得到提升,不是铅作为助溶剂在陶器烧成过程中携带着铁、锰、铜、钴发色剂在器物表面四处流动,便没有唐三彩神奇的外观特征展现。

同样地,景德镇在千余年的陶瓷生产及其利用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工艺技术形成了景德镇制瓷技术的核心基础。

不论是从全局上看,还是从一个片段上研究,均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里,不妨就用粉彩做一几个解释。

粉彩,既是景德镇陶瓷装饰的一种方法,又是一个瓷器品种,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它都是具有特殊技术含量的陶瓷制品。

粉彩制作属于纯粹手工化性质的制作,因而,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

“所谓粉彩,顾名思义,即具有粉润之感的色彩。

它是在烧好的白胎上,用珠明料作画,填好粉彩颜料后,再次入炉经750度左右温度烧制。

烧好后颜色不仅固着在瓷器釉表面,而且光泽晶莹,粉色柔和,手触摸有明显凸起感”[2]的瓷器装饰。

粉彩艺术发展史

粉彩艺术发展史

粉彩的发展历史专业:09材成一班姓名: 金坤鹏学号:200910340130摘要: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

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

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赞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

时至今日,粉彩瓷艺的魅力依然迷人,其装饰技法继承传统并推陈出新,拥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有重工粉彩,亦有逸笔写意,有工写兼备,亦有没骨渲染,讲究诗情画意,字韵印趣。

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相当精致,乾隆年间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珠山八友”留下很多粉彩画的瓷器珍品,其领袖人物王琦,将一般的绘瓷方法应用于绘瓷板人物像,画持精深,画风新颖,被人们称为“神技”。

新中国成立后,粉彩瓷更有长足的发展,许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目。

粉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

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

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

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

艳压群芳的低温釉下彩——粉彩

艳压群芳的低温釉下彩——粉彩

艳压群芳的低温釉下彩——粉彩作者:孙芃芃方益鸣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1期【摘要】粉彩是陶瓷低温釉下彩瓷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传统陶瓷装饰当中的重要类型。

文章通过对粉彩的形成与粉彩艺术特点的分析,更深入的对现代粉彩这一装饰手法进行展望与研究。

【关键词】艺术特色;装饰手法;表现形式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曾出现一颗闪亮的明珠,它色彩绚丽,精美绝伦,璀璨夺目,这就是粉彩瓷。

一、粉彩的形成与发展粉彩是指在烧好的白瓷胎上,用生料作画,填好粉彩颜料后,再次用760摄氏度的温度烧制,烧成后颜色不仅固着在瓷器釉表面,而且光泽晶莹,粉润柔和,用手触摸有明显的凹凸感。

粉彩是于康熙时期,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演变而来的。

此时,开始在五彩纹饰的局部,采用不透明的珐琅质颜料。

雍正时期随着珐琅彩彩料的研制成功,粉彩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绘制技艺逐步成熟,成为彩瓷的主流。

正是因为雍正粉彩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粉彩也被后世称之为雍正彩,此时,在广州珠江沿岸出于对外贸易的需要,逐渐形成了釉上彩瓷作坊,在此地所生产的釉上彩瓷被后世称之为“广彩”。

与此同时,民间窑场也开始了粉彩瓷的生产和制作。

乾隆时期,粉彩瓷更为流行,工艺手法得到了新的发展,而且日臻完善。

装饰手法繁多,先后出现了色地开光装饰、锦边装饰、锦地装饰、锦地开光装饰等。

此时的粉彩色调极为丰富,纹饰精美,是粉彩发展的鼎盛时期。

自乾隆后期开始,粉彩瓷逐渐走向衰落,产量和质量都大不如前。

至清末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彩瓷类型—浅降彩,它是在原有的画料基础上添加了铅粉。

由于画料中含有起溶作用的铅粉,画好后即使不添盖透明颜料,烧成以后纹饰也不会脱色。

画好以后,再薄填赭石、水绿、大绿一类的颜色,烧成以后画面呈现出浅淡的色调,似有中国画浅降山水的意趣,所以被称之为浅降彩。

这一类型的浅降彩,是粉彩为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一次工艺变革,并由此拉开了瓷上绘画的序幕。

民国时期,以珠山八友为代表,正式确立了粉彩的绘画性表现语言,开始忽视,甚至是漠视粉彩的装饰意义。

陶瓷粉彩装饰概述[整理版]

陶瓷粉彩装饰概述[整理版]

陶瓷粉彩装饰概述一、粉彩的特点1、风格突出(1)色彩鲜丽而持重;粉润柔和而淡雅。

(2)书工细腻而精湛,栩栩如生而俊雅。

(3)立体感强,不仅手感立体,而且表现的对象也立体、逼真。

(4)分类明确,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法可分为四大类:①普通粉彩:以“万寿无疆”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为主要装饰,由于纹样简单,线条也基本上可以印子来印,用色也不多,渲染也很少。

②中级粉彩:以山水、人物、花鸟和图案为主要装饰,以手画为主,兼以印代画一部份,色彩较普通粉彩丰富而淡雅,渲染也多于普通粉彩。

③重工粉彩:画面较中级粉彩复杂,加进了走兽、瓜蝶、草虫和吊灯洋莲图案之类;构图远比中级饱满丰富。

画工精细,色彩以及渲染都较多,图案致密,并加用黄金等高档颜料,技术要求高,衹有高级技工才能制作。

④特艺粉彩:即特种工艺,不仅技术要求更高,艺术修养也高,有的虽看上去寥寥数笔,其乃是绝活,非一般高级技工能达到。

有的甚至是孤品。

2、形式多样粉彩的装饰形式十分丰富多彩,是其他任何一种彩瓷无法比拟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1)通景装饰:如中国画的长卷形式,上下、左右均可隨意伸长,在器型上可以自由穿插转成一圈,常见的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鱼藻和图案画等。

(2)开光装饰。

在器物上用各种几何或象形形状圈出一块范围,使其装饰部位比其他中位更为突出醒目,开光内一般都绘有人物、山水、花鸟和走兽之类,而开光以外部分辅以各种图案。

这种装饰任何一部位都有内容,给人感觉丰富、充实和活跃。

(3)满地装饰是传统的一种样式,它包括各种地色的万花,花朵大小穿插、布满全体。

(4)散点装饰:这种装饰在粉彩中为数不少,特别是在一些异形器皿上,它能不受器型弧度的限制,隨意点缀各个部位,散点装饰,看上去虽无一定的格式,但放中有收,散而不乱、活泼自由,却有一定的规律。

二、粉彩的发展梗概我国的陶瓷装饰在元明之前,主要运用在坯体上刻、划、印花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主要为釉下装饰。

釉上彩绘,据史籍记载,从元代就开始了(或更早)但以整个时代来说,瓷上彩绘作为主要装饰手法,还是明清的事,但至少可以说元代是明清陶瓷以彩绘为主的先声了,而明代白瓷胎釉质的提高,为发展彩绘装饰创造了条件,青花和青花斗彩及釉上五彩正是在以白瓷的成就上而发展起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