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使用事故案例参考文档

合集下载

制氢常见事故案例

制氢常见事故案例

第五章事故案例分析及应急处理预案根据伤亡事故的致因理论得知,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它们的背景原因是管理上存在缺陷。

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控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并将三者有机结合,综合利用,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制氢装置使用的介质为石脑油、天然气和氢气,属易燃易爆;而且工艺条件十分苛刻,极易发生不安全事故,给员工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造成影响和损失。

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制氢装置的安全运行得到了增强。

但是,往往由于操作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牢和疏忽大意,却酿成了不应该发生的事故。

本章结合HSE管理体系中的工作危害性分析(JHA)对制氢装置历年来发生的一些典型事故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人、设备、原材料、工艺、作业环境五个方面探讨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纠正、预防措施。

希望能举一反三,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中,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实现制氢装置本质安全。

第一节预防事故的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就是为消除生产中各种不安全不卫生因素,防止伤害和职业性危害,改善劳动条件和保证安全生产而在工艺、设备、控制等各方面采取一些技术上的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提高设备装置本质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本质安全”一词来源于防爆电气设备,这种电气设备没有任何附加的安全装置,完全利用本身构造的设计,限制电路在低电压和低电流下工作,防止产生高热和火花而引起火灾或引燃爆炸性混合物。

设备和装置的本质安全性是指对机械设备和装置安装自保系统,即使人操作失误,其本身的安全防护系统能自动调节和处理,以防护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设备、装置和工程的设计时就要予以考虑,并在制造或建设时给予解决和落实,使设备和装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的运转。

不同的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需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也有所差异,必须根据各种生产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使用物质(含原料、半成品、产品)设备以及其他有关设施,在充分辨识潜在危险和不安全部位的基础上选择适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典型事故案例

典型事故案例

典型事故案例案例1. 湖北某热电厂氢气爆炸二死一伤事故一、事故经过1984年6月25日湖北某热电厂5号机因主油泵推力瓦磨损被迫停机。

停机后,厂部决定利用这次停机时间同时处理其他几项设备缺陷。

因有两处要动火作业,决定5号发电机排氢。

6月25日14时开始排氢,由电气班操作,14时15分通知化学车间制氢站值班人员用二氧化碳排氢,二氧化碳浓度合格后,再用空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

17时20分机内取样检验合格,排氢工作结束。

这次作业主要是由电气电机检修班对5号发电机内部接线套管是否流胶进行检查,并清擦发电机内部的渗油,对5号发电机工作开了一张工作票。

工作内容为5号发电机检查,安全措施列了电气一次线断开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内容,但未列氢气防爆的项目。

27日,发电机检修班工作人员打开5号发电机下部汽机侧和励磁机侧两个孔门,并进入发电机风道内进行了部分工作。

工作后,感觉在发电机内发闷,准备第二天用轴流风机通风,因轴流风机未找到,经请示车间领导同意,改用一台日用台式电扇。

6月28日继续进行此项检修工作。

工作负责人为林××,工作人员有朱×、苏××和陶××。

上班后,林、陶二人上到汽机侧人孔门下的脚手板上,朱上到励磁机侧人孔门下的脚手板上,苏去领工作用品未在场,8点45分,当陶钻到人孔门内放电扇并几次开停电扇寻找合适放置位置时,一声巨响,氢气爆炸。

爆炸后检查,朱×被气浪油励磁侧人孔门处向汽机侧冲出约5m,撞在管道等物上摔下,头骨粉碎性骨折,全身皮肤多处烧伤,其他部位也有不同程度伤害,当场死亡。

陶、林二人也同时被气浪随脚手板一起冲下,陶头部骨折,全身皮肤部分烧伤,送厂医院抢救无效伤亡。

林因在陶身后,负重伤,立即送到医院抢救,经治疗已脱离危险。

二、事故原因(1)经检查,倒氢后,由制氢站到发电机内部的氢管道中,只有两道阀门在关闭状态,但两道门均泄漏,补氢管路任何部位均未加堵板。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一起由氢气导致的破坏性燃爆事件,深入讨论了这起事件中参与者的行为,环境因素,以及有关部门的管理失误等,以期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从这起事件中可以得出的是,氢气所提供的可燃性特性很容易造成爆炸和火灾,应注意避免将其使用在容易造成火灾的环境中,并采取一些实际措施,例如在储存、输送、使用氢气时及时进行安全检查,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关键词:氢气燃爆事故,火灾和爆炸,安全检查一IntroductionCase DescriptionOn July 17, 2023, a hydrogen gas explosion occurred at a metal processing plant in Southwest Chin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explosion occurred when workers were trying to troubleshoot a malfunctioning hydrogen gas generator used to power the facility’s alloys production line. The explosion produced a powerful shock wave, and reportedly caused significant damage to the facility and neighboring areas.Participants’ Behaviour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it was discovered that workers at the metal processing plant had failed to follow safety protocols when handling and maintaining the hydrogen gas generator.Workers were not properly trained to use the generator, and had not taken the necessary steps to safely inspect and maintain the system. Furthermore, the workers had failed to identify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prior to operating the generator, which could have prevented the accident.Environmental FactorsIn addition,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d significantimpact on the explosion. The facility had inadequate ventilation, which meant that the flammable hydrogen gas was not able to disperse quickly enough, and the risk of an explosion was increased. Furthermore, it was discovered that due to the close proximity of the generator to other equipment, sparks and heat generated from the generator could easily ignite the hydrogen gas.Government MistakesThe investigation also revealed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had failed to properly enforce safety regulations at the metal processing pla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government had failed to perform regular safety inspections of the facility, which could have identified potential safety risks and prevented theaccident from occurring.Conclusion。

氢气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氢气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氢气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氢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气体,它具有较高的燃烧性能和能量密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等工业领域。

然而,氢气也是一种极易燃的气体,一旦泄露或受到外界刺激,就有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等严重事故。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氢气体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探讨其原因和教训,以期为类似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案例描述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使用氢气作为原料,在一次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人疏忽大意,未能及时发现氢气泄漏现象。

随着泄漏氢气在厂区内蔓延,最终遭遇明火引燃,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氢气体火灾事故。

火灾发生后,工厂内的厂房、设备和管道遭受严重损坏,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周边环境和人员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风险。

事故原因分析1. 操作人员疏忽大意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氢气泄漏现象,导致了氢气在厂区内的蔓延和最终的明火引燃。

这说明在该化工厂的生产管理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人为疏忽和管理漏洞,未能有效监控和控制生产环境和设备的安全情况。

2. 设备和管道失修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化工厂内的氢气生产设备和输送管道存在失修现象,这导致了氢气泄漏的发生。

设备和管道的失修可能源自于生产设备长期使用和风化,或是由于加工工艺不当等原因。

如果生产设备和输送管道的安全性能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和维修,那么就有可能因为其自身的损坏而引发氢气泄漏等安全事故。

教训与预防措施1. 强化安全意识培训针对本次事故中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化工厂应该对其员工进行全面的安全意识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化工生产安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流程、火灾逃生知识等方面的内容,使操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安全意识。

2. 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化工厂应加强对生产设备和管道的维护管理,确保其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这包括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修理工艺的规范和标准化、设备老化和损坏的及时更换等方面的工作。

氢气使用事故案例

氢气使用事故案例
子水箱上部排空管进行例行氢气检测时,发现氢气含量较 正常运行时增加,随后通知电气专业点检人员确认。电气 点检员到现场检测定子水箱上部排空管处氢气含量在8%10%(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其氢气含量在0.8%左右)。点检 员通知各部门电气专业相关人员到现场确认,对气体收集 器进行检查无气泡,气体检氢仪未检测到氢气,但仍怀疑 发电机内存在漏氢的可能。生产技术部安排运行人员对2 号发电机进行漏氢量试验,并对发电机进行监视运行。
B、在定冷水系统工作中未打开定冷水管道高点排氢。
11
5、防范和跟进措施 : 加强以后在定冷水管路、闭冷水管路等相关有氢
气残留可能部位的动火工作的风险预控措施。 保证定冷水系统测氢元件的正常投运,以加强残
留氢气的监测。
12
案例三:
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A厂 2号发电机漏氢停机
13
1、事故发生、扩大和处理情况: 2008年4月13日8时10分,运行人员在对2号发电机定
9
10点左右焊工对定子冷水正走出水管路放水管砂眼开 始焊接工作,当点焊时突然听到定冷水箱处“砰”的 一声,在场人员均听到此响声,初以为是什么东西掉 下来了,抬头查找,发现连接定冷水箱的管道上面有 灰尘落下,焊工讲焊接的管道有轻微的震动,立即停 止工作,收回了一级动火工作票,向上级汇报并进行 原因分析。 2、直接原因:
1
案例一:
盐城市某化肥厂合成车间 管道氢气外泄爆炸事故
2
1、事故经过: 2001年2月27日16时45分,江苏省盐城市某化肥厂合
成车间管道突然破裂,随即氢气大量泄漏。厂领导立 即命令操作工关闭主阀、附阀,全厂紧急停车。大约5 分钟后,正当有关人员紧张讨论如何处理事故时,合 成车间突然发生爆炸,在面积约千余平方米的爆炸中 心区,合成车间近10m高的厂房被炸成一片废墟,附近 厂房数百扇窗户上的玻璃全部震碎,爆炸致使合成车 间当场死亡3人,另有2人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26人受伤。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案例一:“粗心大意的阀门之祸”有这么一个实验室,里面有个氢气瓶。

负责这个气瓶的同学啊,那叫一个迷糊。

有一天,他用完氢气瓶后,就随手那么一关阀门,也没仔细检查是不是关紧了。

结果呢,这氢气就慢悠悠地泄漏了。

你想啊,氢气这玩意儿在空气中越积越多,就像一颗隐形的炸弹。

这时候呢,实验室里有个电器设备,可能有点小故障,就冒了个小火花。

这火花就像是点燃炸弹的导火索啊,“轰”的一下,就发生了爆炸。

整个实验室那是一片狼藉啊,玻璃仪器碎了一地,幸好当时实验室里人不多,不过也把大家吓得够呛。

这就是一个小小的阀门没关好,引发了这么大的灾难。

案例二:“错误搭配的悲剧”还有个实验室,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用到氧气瓶和乙炔气瓶。

这俩气瓶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得按照规矩来相处。

可是呢,有个新来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啊,他把这两个气瓶放得特别近,而且也没有采取什么安全隔离措施。

这就好比把两个爱吵架的人硬塞在一个小房间里。

在操作过程中,不知道怎么的,乙炔就泄漏了,然后遇到了氧气,这就是干柴烈火啊。

瞬间就引发了剧烈的燃烧,火势一下子就蔓延开来。

周围的实验器材都被烧得不成样子了,大家手忙脚乱地灭火,好在最后没有人员伤亡,但这个实验室也算是遭受了重创,重新整顿了好久才又能正常使用呢。

案例三:“老化的受害者”在一个比较老的实验室里,有一个二氧化碳气瓶。

这个气瓶啊,已经用了好多年了,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身上很多地方都老化了。

可是呢,实验室的人没有太在意,觉得还能继续用。

有一天,在正常使用的时候,气瓶的瓶体突然出现了裂缝。

这二氧化碳就像找到了出口一样,呼呼地往外冒。

这突然的变故把正在做实验的同学吓了一跳。

虽然二氧化碳本身不可燃,但是大量泄漏也会造成很多问题啊,比如让人窒息。

而且这个气瓶因为压力突然变化,还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破裂。

还好发现得及时,大家赶紧疏散了,然后找专业的人来处理这个问题。

这就是忽视气瓶老化问题带来的惊险一幕啊。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氢气是一种常见的燃烧气体,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物性及易燃易爆特点,氢气燃爆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以一起氢气燃爆事故为案例,对事故原因、后果和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案例描述:工业企业生产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燃烧反应。

天,由于操作人员操作失误,使得氢气泄漏到了工作区域。

由于工作区域存在明火,氢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并引发了爆炸。

事故造成数名操作人员受伤,设备损毁严重。

事故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操作人员在使用氢气的过程中,未能妥善处理氢气泄漏情况,导致泄漏继续扩散。

这可能是工作疏忽或未接受足够的培训所致。

2.置放明火:工作区域存在明火,但未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

明火与泄漏的氢气相遇时,引发了爆炸。

3.设备检修不到位:泄漏氢气的原因可能是设备存在漏洞,未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

事故后果分析:1.人身伤害:多名操作人员受伤,其中部分人员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氢气燃爆事故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爆炸、火焰和高温,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2.设备损毁:事故造成的爆炸和火灾使设备严重损坏,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生产停工、损失显著。

防范措施:1.操作人员培训:通过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氢气使用及泄漏处理的认识,使其能够妥善应对突发情况,避免操作失误。

2.检修维护:定期对使用氢气设备进行检修,修补漏洞和损坏,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杜绝泄漏的可能。

3.防火措施:在使用氢气的工作区域,应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如禁止明火、配备灭火器材等,以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4.气体检测装置:安装氢气泄漏检测装置,实时监测氢气泄漏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泄漏源治理。

5.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其对氢气燃爆事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结论:氢气燃爆事故由于其特殊的物性和易燃易爆特点,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

为了预防和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并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

制氢常见事故案例

制氢常见事故案例

第五章事故案例分析及应急处理预案根据伤亡事故的致因理论得知,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它们的背景原因是管理上存在缺陷。

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控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并将三者有机结合,综合利用,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制氢装置使用的介质为石脑油、天然气和氢气,属易燃易爆;而且工艺条件十分苛刻,极易发生不安全事故,给员工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造成影响和损失。

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制氢装置的安全运行得到了增强。

但是,往往由于操作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牢和疏忽大意,却酿成了不应该发生的事故。

本章结合HSE管理体系中的工作危害性分析(JHA)对制氢装置历年来发生的一些典型事故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人、设备、原材料、工艺、作业环境五个方面探讨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纠正、预防措施。

希望能举一反三,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中,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实现制氢装置本质安全。

第一节预防事故的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就是为消除生产中各种不安全不卫生因素,防止伤害和职业性危害,改善劳动条件和保证安全生产而在工艺、设备、控制等各方面采取一些技术上的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提高设备装置本质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本质安全”一词来源于防爆电气设备,这种电气设备没有任何附加的安全装置,完全利用本身构造的设计,限制电路在低电压和低电流下工作,防止产生高热和火花而引起火灾或引燃爆炸性混合物。

设备和装置的本质安全性是指对机械设备和装置安装自保系统,即使人操作失误,其本身的安全防护系统能自动调节和处理,以防护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设备、装置和工程的设计时就要予以考虑,并在制造或建设时给予解决和落实,使设备和装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的运转。

不同的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需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也有所差异,必须根据各种生产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使用物质(含原料、半成品、产品)设备以及其他有关设施,在充分辨识潜在危险和不安全部位的基础上选择适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遂决定重新建立内冷水压查看漏水点,当压力达 到0.2MPa时,发现汽侧端部约3点钟位置11号下层线 棒渐开线部分距铁心约500mm处向外漏水,但具体漏 点位置仍无法看到。经研究决定对发电机进一步解体, 拆出定子线棒。
B、在定冷水系统工作中未打开定冷水管道高点排氢。
11
5、防范和跟进措施 : 加强以后在定冷水管路、闭冷水管路等相关有
氢气残留可能部位的动火工作的风险预控措施。 保证定冷水系统测氢元件的正常投运,以加强
残留氢气的监测。
12
案例三:
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A厂 2号发电机漏氢停机
13
1、事故发生、扩大和处理情况: 2008年4月13日8时10分,运行人员在对2号发电
15
4月14日20时05分,2号发电机解列。 4月15日10时30分,经气体置换合格后,打开发 电机汽、励两侧人孔门,专业人员进入发电机定子 两侧端箱内,发现汽侧端部右半部分有大量黄粉磨 出,未发现有漏水点。随后进行水压查漏,当内冷 水入口压力达到0.3MPa时,发现汽侧端部约4-5点 钟位置(面对发电机定子右下方)有水流出,具体位 置无法确定。 4月17日10时30分发电机抽出转子后,拆除汽侧 端部右半部9个压板与10个挡风板,发现该部位线 棒渐开线部分有大面积黄粉存在,个别下层线棒间 隔垫块松动,但具体磨损严重部位仍不可见。
8
1、简要经过: 因定冷水正走出水管路放水管有一砂眼(工作票
已于1月19日开工),此位置见附图所示,工作地点 至定冷水箱的管路距离约5米,至发电机本体的管路 距离约7米。1月21日上午办理一级动火票准备对此 砂眼进行补焊处理。检查定冷水箱顶部及定冷水管 现场的氢气浓度表计均显示为0%(此表计量程为2%, 超1%报警),打开定冷水箱顶部的排空门,现场经 消防人员测氢、运行人员分别测氢后,安健环负责 人,消防保卫负责人,动火部门负责人,值长现场 签字许可,公司领导批准后于9点30分左右动火票开 工。
3
2、事故分析:
在这起事故中,管道破裂大量氢气泄漏后,已 经具备了爆炸的客观条件。根据爆炸理论,可燃气 体在空气中燃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可燃气体 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 性混合气。管道破裂后,氢气大量泄漏,立即形成 易燃易爆混合气体,并迅速扩散。氢气在空气中爆 炸极限是4%~75%,其浓度达到18.3%~59%就 会发生爆轰。二是有能够点燃爆炸性混合气的点火 源。当氢气从管道大量泄漏喷出时,氢气和管道破 裂部位急剧摩擦,产生高静电压。当静电荷积聚到 一定量时,就会击穿空气介质对接地体放电,产生 静电火花,从而引起爆炸。
4
3、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
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在于设备、设施的安全 管理存在缺陷,未能及时发现管道隐藏的事故隐患, 也未能及时维护更换。在防范措施上要做到:
(1)切实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对容易造成腐蚀、 破损的管道、阀门等,要定期进行技术分析和系统 检漏,并利用设备周期大检修之际彻底检修。
5
(2)在工厂防火防爆区内严禁明火,进入该区域人 员应穿防静电服或纯棉工作服;在该区域内严禁使 用手机等通信设备;防火防爆区内电气设施包括照 明灯具、开关应为防爆型,电线绝缘良好、接头牢 靠;防火防爆区内严禁存在暴露的热物体。
机定子水箱上部排空管进行例行氢气检测时,发现氢 气含量较正常运行时增加,随后通知电气专业点检人 员确认。电气点检员到现场检测定子水箱上部排空管 处氢气含量在8%-10%(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其氢气含量 在0.8%左右)。点检员通知各部门电气专业相关人员 到现场确认,对气体收集器进行检查无气泡,气体检 氢仪未检测到氢气,但仍怀疑发电机内存在漏氢的可 能。生产技术部安排运行人员对2号发电机进行漏氢 量试验,并对发电机进行监视运行。
9
10点左右焊工对定子冷水正走出水管路放水管 砂眼开始焊接工作,当点焊时突然听到定冷水箱处 “砰”的一声,在场人员均听到此响声,初以为是 什么东西掉下来了,抬头查找,发现连接定冷水箱 的管道上面有灰尘落下,焊工讲焊接的管道有轻微 的震动,立即停止工作,收回了一级动火工作票, 向上级汇报并进行原因分析。 2、直接原因:
(3)加强相关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职工对有 关设备危险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 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规程。
6
(4)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企 业管理人员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在这起事故中,如 果能及时撤出生产人员,就会减少人员伤亡。
7
案例二、
某电厂4号机定冷水管道系统动火 发生氢爆
1
案例一:
盐城市某化肥厂合成车间 管道氢气外泄爆炸事故
2
1、事故经过:
2001年2月27日16时45分,江苏省盐城市某化 肥厂合成车间管道突然破裂,随即氢气大量泄漏。 厂领导立即命令操作工关闭主阀、附阀,全厂紧急 停车。大约5分钟后,正当有关人员紧张讨论如何 处理事故时,合成车间突然发生爆炸,在面积约千 余平方米的爆炸中心区,合成车间近10m高的厂房 被炸成一片废墟,附近厂房数百扇窗户上的玻璃全 部震碎,爆炸致使合成车间当场死亡3人,另有2 人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26人受伤。
定冷水正走出水管道内有残留的氢气,在电焊 过程中导致管道内的残留氢气浓度大于4%后产生的 爆燃。
10
3、根本原因: 发电机内的氢气已经全部置换完毕,但在定冷水箱
内有少量的残留氢气存在,而动火作业的定冷水正走 出水管道内的水又全部被排尽,导致管道内也有少量 的残留气体。 4、危险源风险分析: A、发电机里的氢气会渗透到定冷水箱中,在定冷水 系统停运后,少量的氢气又会回到定冷水管道对2号发电机定子 水箱上部排空管进行氢气检测时,发现氢气含量较 13日有所增加,对气体收集器进行检测时,发现有 氢气逸出,随即通知电气专业人员检查分析。
电气专业人员对2号发电机进行综合检查时,通 过对气体收集器内气泡观查,判定为2号发电机绕组 范围内有漏氢点。经公司有关技术人员研究后决定 申请停机临检,汇报国华公司发电营运部,向调度 申请停机检修,调度批复停机时间为当日20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