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指南
1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学生2002年以来发表论文...

10542_3_g_1目录1.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学生2002年以来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2.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优秀论文(报告)选编1.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学生2002年以来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1).发表的论文(2)获奖情况2.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优秀论文(报告)选编副溶血弧菌中一具Mg2+转运功能的MgtE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功能鉴定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姓名:于峰学号:N41030204 专业:生物技术班级 2003-2学生姓名:姚力群学号:N41030206 专业:生物技术班级 2003-2学生姓名:李晴波学号:N41030136 专业:生物技术班级 2003-1指导老师:李东屏副教授摘要:MgtE基因家族是最初在细菌中发现的一类具有Mg2+转运能力的基因家族。
基因组数据库搜索显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aemolyticus RIMD 2210633,VP)中存在一MgtE基因家族成员。
我们克隆了该基因并将之命名为VP- MgtE。
并利用沙门氏杆菌突变株MM281作为宿主菌进行了功能互补实验。
此外,该基因的表达也提高了该菌株对铝毒害的抗性。
同时我们运用定点突变的方法研究了VP- MgtE中的保守氨基酸残基对其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VP- MgtE ; Mg2+转运体; 副溶血弧菌; 定点突变;铝毒害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P-MgtE, a Putative Mg2+ Transporter from Vibrio parahaaemolyticusYu Feng Liqun Yao Qingbo Li(College of Life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Hunan,China)Abstract: MgtE gene family, which was first found in bacteria, has the ability to take up Mg2+. Genomic sequence data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MgtE homolog in the gram-negative bacterial Vibrio parahaaemolyticus. We cloned and named it as VP-MgtE. The study showed that VP-MgtE could functionally complemented a salmonella mutant MM281 which lacks in Mg2+uptake capability. MM281 mutant transformed with VP-MgtE showed resistance to aluminum ion.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by overlap extension by PCR was used to study the roles of the key amino acid residues of the protein.Key word: VP-MgtE, Magnesium Transporter, Vibrio parahaaemolyticus,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Aluminum ion toxicity1. 引言Mg2+是生活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二价金属离子,其在一系列酶促反应中作为辅因子起作用。
202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模板(4篇)

202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模板一、指导思想深入实践____,全面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以推进____课改理念、实施新课程为突破口;以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和应用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全校的信息技术水平。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一)校园网工程建设1.实施改造校园网工程,高标准建设校园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结构,发挥网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为教育教学应用构建网络平台。
2.完善学校内网功能,完全实现校务公告、办公自动化。
(二)加强学校园网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制订网络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措施,确保网络安全、畅通。
____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2.常规管理。
不断研究各种管理技术,加大考核力度,杜绝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网络畅通,更好地服务于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既要保证网络安全畅通,又要杜绝教师在网上聊天、打扑克、玩游戏等不良现象。
深入研究网络应用问题,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病毒防治。
加大对学校的管理力度,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减少病毒的传播。
凡新安装系统的计算机必须先安装杀毒软件,并打好相关补丁后才能接入网络,从根本上解决网络病毒问题,保证网络不因病毒导致堵塞、停网等现象的发生。
(三)充分发挥网络的使用效益树立建网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网页建设,改进和提高教育网站的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学管理服务。
1.继续加强学校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站布局和内容,使其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德育,服务于管理;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社会。
力求网站界面简约、布局合理、色调一致、风格统一、内容丰富。
2.教师个人主页建设。
组织指导建设好一批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专题网站、资源网站;通过建设教师网站(教学博客)和学校网站等社区性服务网站或栏目,吸引学生、教师主动参与;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bbs等交互性栏目的积极作用。
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内容

附件二
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内容
第十三届NOC活动的竞赛项目和主题活动包括:
◆学生竞赛项目
◇网络学习类:
网络中文,网络英语,应用数学,综合实践水平◇数字作品类:
漫画创作,动画制作,微电影创作
◇信息科技类:
物联网创新设计,网络机器人野外生存,人形机器人
舞台剧展演,机器人创新设计与技能挑战
◆教师竞赛项目
◇教学实践评优
◇网络教研团队
◇数字化学习工具评优
◇班主任信息化技能评优
◇微课程评优
◇“未来课堂”名师教学优质课展评
◆学校竞赛项目
◇校本课程探究评优
◆幼儿园竞赛项目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评优
◇幼儿园优秀课件评优
◇幼儿园环境设计评优
◆发明创新项目
◇技术发明创新(师生均可参加)
◆主题活动
◇全国青少年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网络竞赛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普及培训
◇在线主题作文
◇青少年汉语应用水平竞赛
◇全国校园NO.1争霸赛
(以上各竞赛项目和主题活动的具体内容,详见NOC活动网站上的竞赛规则、主题活动细则)。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获奖结果的通报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竞
赛获奖结果的通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湘教通[2017]426号
【发布部门】湖南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7.11.09
【实施日期】2017.11.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获奖结果的通报
(湘教通〔2017〕426号)
各普通高校:
根据我厅《关于开展全省普通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的通知》(湘教通〔2015〕225号)精神,经校内初赛、省级复赛和现场决赛,共有80名教师在2017年全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学竞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30名,长沙理工大学等8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具体名单见附件。
现予以通报。
附件:2017年全省普通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获奖名单
湖南省教育厅
2017年11月9日
附件
2017年全省普通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获奖名单。
X年湖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竞赛方案

附件202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竞赛方案为确保202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平安、顺利、有序进行,特制定如下方案:一、举办单位〔一〕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二〕承办单位: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三〕协办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二、比赛时间和地点〔一〕比赛时间:2021年7月23-24日〔二〕比赛地点: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三、比赛工程〔二〕高职组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设语文类课程组、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大类组、电子信息专业大类组、轻纺食品专业大类组、文化教育专业大类组〕;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3、网络课程比赛〔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4、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设计与应用比赛;5、基于空间的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比赛。
以上1、2、3项属于“国赛工程〞,4、5项属于“省赛工程〞。
四、赛项要求及比赛方法〔一〕信息化教学设计1、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要求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方法本赛项以个人或团队参赛,以团队参赛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本赛项采取现场比赛方式,赛前完成教学设计。
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辩论5分钟,换场3分钟。
〔二〕信息化课堂教学- 2 -1、信息化课堂教学赛项要求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与教学效果。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2015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网络研修实施计划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二○一四年十一月前言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新的内涵,教师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
由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各地培训项目分散、标准不全、模式单一、学用脱节等问题突出, 导至教师现有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提出,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规划》(湘教通〔2014〕311号)提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组织实施全员培训,显著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依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提出的总体目标要求,引进三套优质资源,以供开展新一轮中小学(含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之需,旨在全面提升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重点解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淡薄、能力不足的问题,变革传统教学方式,促进广大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含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全面发展。
目录1.2015 年湖南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研修实施方案(华东师大) (1)2. 2015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研修实施方案(K12) (9)3. 2015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实施方案(微软) (15)2015 年湖南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研修实施方案(华东师大)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七年级湖南省教育学会编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与教案

七年级湖南省教育学会编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及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史及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及应用领域,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熟悉基本操作。
教学评价:1. 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史及应用领域的了解程度。
2. 考查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理解程度。
3. 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目标:1.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2. 学会管理计算机的文件和文件夹。
3. 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功能。
教学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
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3. 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功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常用功能。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熟悉其使用方法。
教学评价:1. 考查学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的熟悉程度。
2. 考查学生对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的能力。
3. 考查学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功能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教学目标:1. 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2. 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和排版。
3. 熟悉Word的常用功能。
教学内容:1. Word的界面及基本操作。
2. 文字编辑和排版。
3. Word的常用功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Word的界面及基本操作,文字编辑和排版,常用功能。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Word,熟悉其使用方法。
教学评价:1. 考查学生对Word界面的熟悉程度。
2. 考查学生对文字编辑和排版的能力。
浅析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据统 计, 在2 0 0 1 年至2 0 1 0 年的l 0 年 问, 获奖率最 低为2 8 . 4 %( 2 0 0 8 年) , 最 高 是3 7 . 2 %( 2 0 o 5 年) , 从未达到过5 0 ‰ 近两
年来 获奖率增幅较大, 一方面反 映出随
师的教育技术及网络应用能力已发展 到
一
大奖赛 的获 奖数量 在五年 间也产 生了较大的变化。 获奖人数在逐年增加,
尤其最近两年增幅较大。
设计。 作品应能在i P a d 、 A n d r o i d P A D 等移 动教 学 设 备上 运 行。 这 一 系列的 比赛项 目 名称 变 化清 晰地 勾 勒出我国
学内容 , 以学 生自主学 习为主进 行教学
从2 0 1 3 年 第1 7 届开 始, 大奖赛名称 采用 “ 全 国教育教学信 息化大奖赛” , 替 换 了使用长达 1 5 年之久 的 “ 全 国多媒体 教 育软件 大奖赛 ” 。 新 的赛 事名称更 加 准确全面地 反映了大 奖赛的内涵。 这一 更名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 我国广大教
Au t o d e s k 虚拟展示课 件等随着技术的
面向广大教 师 和专业技术 人 员的赛 事
活动。 该赛事活动始于1 9 9 8 年, 多年来大
在保证 稳定性 、 可操作性 、 系统性
的大前提 下, 五年来随着 技术 的发展 与 更 新, 大奖赛对 比赛项目做了很多调整。
发展升级 而悄然退 出, 以及 2 0 1 4 年新 增 的“ 微课 ” 。 这些变化清晰地反映和记 录 了我国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的更新 隋况与
术 的方式更加丰富多样 , 远不是十几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第十三届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指南大奖赛组委会编2013年4月目录一、参赛人员范围二、大赛分组及作品分类(一)大赛分组(二)作品分类三、作品说明及要求(一)作品说明(二)作品资格审定(三)作品制作四、参赛作品报送要求(一)作品报送形式(二)作品报送数量(三)填写作品登记表五、参赛作品评比方法及奖项设置(一)评比办法(二)评比指标(三)奖项设置六、其他事项一、参赛人员范围全省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特殊教育教学校)教师、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高等教育院校教师。
二、大赛分组及作品分类(一)大赛分组大奖赛根据不同学校教育教学要求和特点,分幼教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特教组、中职组、高教组7个参赛组别(按照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划分)。
(二)作品分类大奖赛各组别设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教学工具软件、精品开放课程、Autodesk虚拟展示课件、移动终端课件、移动终端课例、学科主题社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九个比赛类别。
三、作品说明及要求(一)作品说明1.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包含PPT课件、动画课件及其他多媒体课件。
①PPT课件是指用PowerPoint软件,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软件。
可以是针对某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
单纯的教学媒体资源素材不属于课件范畴。
制作要求:PPT课件要有菜单、按钮、超链接及使用说明。
PPT课件中使用的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超链接文件要与PPT一并打包,确保链接文件正常播放;作品大小不超过100MB;②动画课件。
动画课件是指用FLASH或其他动画软件,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软件。
可以是针对某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
单纯的教学媒体素材资源不属于课件范畴。
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100MB;必须提供动画源文件。
③其他多媒体课件。
包括专题学习网站及其他软件制作的教学课件或积件(如:authorware、课件大师、方正奥思等)。
制作要求: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软件。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
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教学设计(格式见附件3)和教学反思三方面内容。
制作要求:报送的课例应该是一个标准课时的完整课,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
课例视频采用常用视频文件格式,大小不超过700MB,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word文档方式一并提供。
3.教学工具软件。
教学工具软件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设计开发的,支持或辅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完成特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工具类软件系统。
包括课件制作工具、学生自主学习工具软件、教学平台、教育管理平台、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制作要求:应具有明确的教育教学设计目标,符合教学需要和学习者特征,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应提供软件设计说明文档及使用说明文档。
在目前主流的计算机环境中运行正常,满足安全、稳定和快捷的要求。
报送时如有超链接素材,需采用打包方式一并提交。
4.精品开放课程: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
①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
制作要求:精品视频公开课:课程选题不限,内容按专题呈现,每讲应不少于30分钟、不多于50分钟;视频制作推荐使用高清制式,视频压缩推荐采用H.264编码方式,码流率不低于256Kbps,封装格式推荐使用MP4,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分辨率请设定为 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分辨率请设定为 1024×576。
②精品资源共享课: 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通过网页呈现, 内容应涵盖: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堂教学录像、实验指导、教材、参考文献、网络教学课件、习题等;参评作品应体现网络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特性,帮助使用者进行自主探究、答疑讨论、协作学习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并能够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评价与管理。
同时应满足在因特网上实时运行的基本条件,如: 安全、稳定和快捷等。
报送精品资源共享课时需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注明资源共享课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登录说明。
相关文档电子版用电子邮件提交。
邮件主题:资源共享课+作品者姓名单位。
5. 移动终端课件。
利用移动终端的多媒体交互性,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行教学设计。
作品应能在iPAD、Android PAD等移动教学设备上运行。
移动终端课件制作工具软件按中央馆要求使用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相关工具软件,参赛者可以在上免费在线使用。
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B。
6.移动终端课例。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
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和教学设计两方面内容。
制作要求: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
课例视频采用适合移动终端使用的视频文件格式,大小不超过700MB。
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
报送时以光盘形式报送。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可一并报送。
7.学科主题社区。
是指学习者基于某一学科主题,基于网络开展的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以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学习型组织。
社区成员可通过BBS、聊天室、博客、SNS等交流互动工具在一个共享的虚拟空间中分享知识与经验,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参与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建立良好而密切的关系。
在社区中不仅存在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的交互,也存在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最终实现学习者新旧概念的交互。
社区应提供多种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社区的管理和成员的交流,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及其检索工具,提供个别化学习方式和协作化学习方式等。
(1)制作要求:应满足在因特网上实时运行的基本条件,如: 安全、稳定和快捷等。
(2)报送形式: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提交空间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使用说明,相关文档电子版用电子邮件提交。
8.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
是指在每位学生均拥有一台数字化终端设备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
参赛作品应是完整反映一节优秀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资源包。
制作要求:应包括教学设计、课例录像及其解释说明、教学资源、学生作品(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和教学效果评价等。
其中,课例录像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采用常用视频格式,大小不超过700MB;如果是时间较长的活动课程,则只需要几个关键环节的视频录像剪辑。
如课例中有论文、学科领域专家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等也可一并报送。
9.Autodesk虚拟展示课件。
是指使用Autodesk公司系列软件(Inventor、Sketchbook、3Ds Max、Maya等)生成的,对抽象的学习内容进行情景模拟和直观演示的课件。
(1)制作要求:选题不限,内容按专题呈现;形式不限,包含图片或视频及其解释说明。
采用常用图片或视频文件格式,大小不得超过700MB。
解释说明文件可以用PPT或Word, 在说明文档中注明以下几点:•参赛图片或视频由Autodesk哪款软件生成•参赛图片或视频对应的课程内容•参赛图片或视频用于课程的目的Autodesk虚拟展示课件课例参考(形式及内容不限于以下案例):•课例一:用Autodesk 3Ds Max生成太阳系运动视频,借此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研究月相,南北回归线等天体现象。
•课例二:用Autodesk Inventor给学生演示立体几何的各种拓扑结构,加深同学们对体的概念的直观理解,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2)报送形式:以光盘形式报送,同时提交参赛作品申请表。
在参赛作品申请表中填写图片或视频对应的课程内容,阐述该图片或视频用于课程的目的。
(二)作品资格审定1. 有政治性错误和科学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2.参赛作品内容引用超过50%以上或有抄袭行为,取消参评或获奖资格。
3. 参赛作品技术含量低,多媒体课件类作品无交互功能的不予评奖。
(三)作品制作1.参赛作品引用素材、资料应注明出处。
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作品作者承担。
2.多媒体课件类参赛作品作者不超过2人;其他类别参赛作品作者不超过3人。
3.不接受单位集体创作的作品参赛。
四、参赛作品报送要求(一)作品报送形式。
精品资源共享课、学科主题社区、Autodesk虚拟展示课件作品参照作品说明中的方式报送,其他作品报送方式从以下两种方式中任选一种方式报送。
(1)网络报送。
登陆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进入“网络大赛”栏目,点击“参赛”并按提示上传作品及相关资料即可(作品与作品登记表一起压缩成RAR格式的文件上传)。
(2)统一报送。
由当地市州或县市区电教馆(站)统一报送,每件作品单独建文件夹,文件夹名称以“作品名称+作品者姓名+单位”命名。
报送作品要填参赛作品汇总表(附件2),作品收齐后以光盘或移动存储的形式报送省馆。
(二)作品报送数量。
各市州报送作品数量不限。
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及拟申报实验县应积极组织教师参赛;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要鼓励本校教师参赛。
每名教师报送同类别作品的数量不超过2件。
(三)填写作品登记表。
参赛作者填报《选送作品登记表》(见附件1)。
由参赛作品作者填写,并由作者本人签名及所在单位盖章,作品登记表可彩色扫描或拍摄彩色照片后与作品一同提交。
五、参赛作品评比方法及奖项设置(一)评比办法。
评比分为技术测试、专家评审、面试三个阶段。
(1)技术测试。
包括资格初审、作品安装、运行测试等。
(2)专家评审。
由省电教馆、省资源中心聘请专家对通过技术测试的作品进行集中评审,由专家对每一件参赛作品进行评分,在综合所有专家评分的基础上,确定作品获奖等级及特等奖作品入围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