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支气管扩张的影像表现

【影像学表现】
• 1.X线 轻度支气管扩张在平片上可无异常发现。较严重者可出现 局部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有时可见粗细不规则的管状 低密度影,如有分泌物潴留则表现为不规则杵状致密影。
【影像学表现】
• 1.X线 囊状支气管扩张呈囊状或蜂窝状影,表现为多个圆形或卵 圆形薄壁透亮区,有时可见气-液平面。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时, 表现为斑片状或较大片状模糊影。
【影像学表现】
• 2. CT示静脉曲张状支气管扩张表现为支气管管径呈粗细不均的囊 状改变,管壁不规则,可呈串珠状。
• 囊状支气管扩张表现为支气管远端呈囊状膨大,或成簇状囊状扩 张,形成葡菌串影合并感染时囊内可出现气-液平面及囊壁增厚, 为特征性征象。
a.CT横断位;b.CT冠状位重组。两下肺可见囊状支气管扩张,壁厚, 部分囊内见小气-液平面(↑)
支气管扩张的影像表现
支气管扩张
•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指支气管内径的异常增宽,可为先 天性,但多为后天性。
• 发病年龄以儿童及青年期为多,多见于左肺下叶、左肺舌段及右 肺下叶,亦可两肺同时发生。
【临床与病理】
• 咳嗽、咳痰、咯血为支气管扩张的三大主要症状。尤其是反复感 染后,常咳大量腥臭味的脓痰。
• 约半数患者可出现咯血,多为成人,咯血量为少量痰中带血或大咯 血,反复大咯血可危及生命。
• 继发感染时可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如病变广泛,可出现呼吸困 难、发绀及杵状指等。
【临床与病理】
• 先天性支气管扩张病理上为管壁平滑肌、腺体和软骨减少或缺如 等改变;
• 后天性支气管扩张主要为慢性感染引起支气管壁的组织破坏及支 气管内压增高等原因所致的。
【影像学表现】
• 2. CT目前诊断支气管扩张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柱状支气管扩张表 现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增宽;如扩张支气管走行与CT层面平行时可 出现“轨道征”,如与CT平面垂直时则表现为厚壁圆形透亮影, 此时,扩张的支气管与伴行的肺动脉类似印戒状,称“印戒征”。 如扩张的支气管内为黏液所充盈,则表现为“指套征”。
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支气管腔扩大和纤毛运动障碍。
尽管支气管扩张症状和体征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通过一些鉴别诊断方法可以明确支气管扩张的诊断。
本文将探讨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方法,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对这种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临床表现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
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复发性呼吸道感染、发热等症状。
但这些症状和体征并非支气管扩张的特异性表现,需要进一步的鉴别诊断方法来确认诊断。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支气管扩张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胸片、CT扫描和MRI。
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常为双侧或单侧支气管扩张、积液、气囊样改变等表现。
但这些影像学表现并非特异性,还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鉴别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肺活量、呼气流量、气道阻力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状态。
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肺功能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气道阻塞,但这些改变也常见于其他的呼吸道疾病中。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气道情况的方法,对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观察气道黏膜的变化、黏膜充血、炎症等情况,有助于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但支气管镜检查操作复杂,需要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
综合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需要综合以上各种方法进行判断。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最终确诊支气管扩张。
同时,还需对患者的病因、病程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结语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但其诊断并不简单。
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和治疗这一疾病。
支气管扩张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

C H ES C 0 M M UNIP O0 C T RS E "C O
支气 管扩 张症 的多层 螺旋 C T诊 断
“ 戒征 ” 杵 状 改 变 等 征 象 ; 状 型 1 印 、 囊 3 田舜 或
30 7 02 0天 津 市大 港 医院 di1 . 9 9 j i n 10 —64 . 0 0 o:0 3 6/. s . 0 7 s 1x 2 1
0 .5 8 14
等方法 , 对支气 管的观察更 全面 , 能够观 察 支气 管结 构及 肺 内结 构 的细微 变化 。 MS T扫描 , C 利用多种成像 方法进行 图像 后处理 , 能够立 体多方位 显示 , 以精确 可
例, 型 C 典 T表现 为 大小 不一 、 串簇 状 成
堆 在 一起 的 囊 腔 , 蜂 窝状 改 变 ; 脉 曲 即 静 张 型 8例 , 静脉 曲 张 型 支 扩 C T表 现 为 扩
量少 。结 合文 献 报道 及本 组 结果 , 用 使 3 m层厚扫描对诊 断支气管扩张, m 以
1 m层 厚结果 作 为对 比标准 , 敏感 性 m 其
达到 9 % , 6 特异性 10 , 0 % 而接受 的射 线
剂 量 明显 减 少 。
MS T的薄层 扫描 及后 处 理技 术 的 C 应用 , 明显提高 了支气管 扩张 的诊 断率 ,
6 4例均确诊 为支气 管扩 张 , 中柱 其
状型 2 4例 , T主 要 表 现 为 “ 轨 征 ” C 双 、
像, 选择最佳 的观 察方 向, 显示支 气管结 构更直观 , 结合仿真 内镜及最小 密度投影
l7 . 1 1
彩 色 多谱 勒 超 声 对 乳 腺 癌 的诊 断 价 值
轻度支气管扩张的高分辨CT诊断

【 关键词 】轻度支气管扩张 ; MS C T; 薄层高分辨重建 【 文章编号 】1 0 0 5 - 3 6 9 7 ( 2 0 1 3 ) 0 3 . 0 2 6 2 — 0 3 【 中图分类号 】R 8 1 6 . 4 【 文献标志码 】A
Me t h o d s : P r a c t i c e r e g u l a r C T s c a n n i n g( 1 0 mm)o n 2 5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o u g h i n g , e x p e c t o r a t i o n ,h e mo p t y s i s p r o d u c t i o n ,h e ma t e me s i s a n d l u n g i n f e c t i o n r e p e a t e d l y .An d p r a c t i c e t h i n — s l i c e h i g h r e s o l u t i o n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t h e s u s p i c i o u s p o s i t i o n s o f b r o n c h u s a n d s i g n s a r o u n d( 1 . 2 5
( CT& MR I I ma g e C e n t e r ,Da z h o u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Da z h o u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5 0 0 0,S i c h u a n,C h i n a )
支气管扩张的CT诊断

[ ] 陈惠金. 4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 ] 中国实用 儿科杂 志,0 1 J. 20 ,
1 ( ) 4 3 4 6 7 :3 43 .
P L的早期诊断有高度的敏感性 。D 主要反 映 P L早 期病 V WI V
理 变 化 , WI D 的最 佳 检 测 时 间 在 生 后 3d内 , 时 的 D 高 信 此 WI 号改 变 及 A C值 减 少 最 为 明显 , WI 变 区 的 异 常 信 号 强 度 D D 病 不会 维 持 很 长 时 间 , 常 规 MR 影 像 反 映 亚 急 性 期 和 慢 性 期 病 而 I
况 下 很 难 评估 脑 白 质 有 无 损 伤 及 损 伤 程 度 。而 当 缺 血 区 发 生
逐 渐 转 变 为 低 信 号 直 至 消 失 , 常 规 MR 而 I由正 常 逐 渐转 变 为 长 T 长 T 信 号 影 , 至囊 腔 变小 、 失 , 终 脑 白质 减 少 、 室 变 , 直 消 最 脑
[ ] Hi p P .I auew i at s n epe aueif tJ . 3 i i S mm tr ht m trei si t rm tr na [ ] p e el o nh n
J un l fP da is 2 0 1 5 5 :7 -7 . o r a o e itc , 0 4,4 ( ) 5 55 8 r
F tl e n t d 2 0 ,8 4 :7 —7 . e o aa E , 0 3 8 ( ) 2 5 2 9 aN l
在 D 图像上显示病变 区明显高信号 。 WI B z o等 曾对 1 例早产 儿于生后 1 I 分刖进行 D oz a 1 川 J 、 1 WI
及 常 规 MR 检 查 , I 同时 进 行 超 声 及 常 规 M I 访研 究 , 果 发 R 随 结 现 在 这 些早 产儿 当 中 , WI 查 怀 疑 P L的 3例 患 儿 在 后 期 的 D 检 V 随 访 中 全部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脑 白质 受 损 , 实 D 对 于 早 产 儿 证 WI
手把手教你支气管扩张CT诊断

手把手教你支气管扩张CT诊断手把手教你支气管扩张CT诊断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影响呼吸系统的疾病,其特点是支气管壁的非刻板性增厚和扩张,导致气流流速减慢,肺功能下降。
支气管扩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
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以提供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下面将手把手教你支气管扩张CT诊断。
第一步:扫描前准备在进行CT扫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扫描前准备。
首先,患者需要注明自己的症状和病史,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
其次,衣物和其他金属物体需要取下,以避免对扫描结果的影响。
第二步:选择适当的扫描参数在进行CT扫描之前,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扫描参数。
通常,对于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我们需要进行高分辨率的CT扫描。
这种扫描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以便医生判断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第三步:位置定位和呼吸控制在进行CT扫描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位置定位和呼吸控制。
位置定位是指确保患者在扫描中保持稳定的位置,通常是平躺或者坐立。
呼吸控制是指通过深呼吸或者停顿呼吸的方式,以减少图像模糊和伪影的产生。
第四步:扫描图像获取一旦完成位置定位和呼吸控制,我们就可以进行CT扫描图像的获取了。
在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直到扫描完成。
扫描时间通常不会太长,大约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
第五步:图像后处理和分析扫描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图像后处理和分析。
通过CT软件,医生可以对扫描图像进行调整和分析。
他们可以将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以获得更全面和清晰的视图。
通过分析图像,医生可以确定支气管壁的增厚和扩张的程度,以及病变的位置和分布。
第六步:诊断和报告最后,医生将根据CT图像的分析结果进行诊断和报告。
他们将根据病变的程度和分布,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并给出适当的治疗建议。
总结起来,支气管扩张的CT诊断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可以提供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通过手把手地进行CT诊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支气管扩张的CT影像诊断

支气管扩张的CT影像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1-0271-02支气管扩张症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壁的损坏而形成的扩张和变形。
临床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气管和支气管在胸内的位置通常和CT扫描层面大致并行,在横断面图像上可清楚地显示气管壁及气管管腔,因此非常适合作CT扫描。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扩张患3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多数病人可咯出大量脓痰,有臭味。
咯血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程度不同。
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发热、胸痛,亦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
1.2检查方法病人仰卧,横断轴位扫描。
两襞上举抱头。
扫描基线以胸骨切迹起始向下逐层扫到膈顶。
扫描时吸气憋住气或平静呼吸后憋住气。
根据非螺旋扫描显示的病变部位采用层厚为1~2mm,层距为2~5mm的间隔或连续扫描。
1.3其它检查胸部平片:有些患者的胸部平片所见正常。
主要的异常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重、模糊及环形透光影。
支气管管壁增厚形成两条平行的线状影像,称为轨道征。
支气管造影可显示各种类型的支气管扩张的形态。
2 CT表现2.1 柱状支气管扩张正常支气管CT仅见于肺门附近和肺实质中央部位,柱状支气管扩张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增宽,使得正常时不能见到的距膈膜下3 cm肺周边内也可见到支气管。
当支气管走行方向与CT重建图像层面平行时,表现为分支状的“轨道征”;支气管走行方向与CT重建图像层面垂直或斜行时,出现厚壁的圆形透亮影,表现为环状或椭圆状,呈“印戒征”。
正常时肺动脉直径稍大于伴行的周围支气管直径,当这种关系发生倒转时,可靠的指出有支气管扩张。
2.2 静脉曲张状的支气管扩张静脉曲张状的支气管扩张表现与柱状相似,支气管内腔不仅增宽,且呈凹凸不平表现。
支气管径呈粗细不均的串珠状改变,管壁不规则增厚。
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和鉴别

支气管扩张指近端中等大小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成分的破坏,导致其管腔形成异常的、不可逆性扩张、变形。
本病多数为获得性,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
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
近年来随着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恰当治疗,其发病率有减少趋势。
病理生理早期病变轻而且局限时,肺功能测定可在正常范围。
病变范围较大时,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
当病变严重而广泛,且累及胸膜时,则表现为以阻塞性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内动-静脉样分流,以及弥散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
少数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肺动脉高压、并发肺源性心脏病。
实验室检查一、X线检查①胸部平片:平片对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较差。
早期轻症患者常无特殊发现,以后可显示一侧或双侧下肺纹理局部增多及增粗,而典型的X线表现为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蜂窝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面;②CT扫描:普通CT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66%和92%,而高分辨CT (HRCT)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90%以上,现已成为支气管扩张的主要诊断方法。
特征性表现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样改变;③支气管碘油造影:是确诊支气管扩张的主要依据。
可确定支气管扩张的部位、性质、范围和病变的程度,为外科决定手术指征和切除范围提供依据。
但由于这一技术为创伤性检查,现已被CT取代。
二、其它检查有助于支气管扩张的直观或病因诊断。
纤维支气管镜可发现出血、扩张或阻塞部位,还可进行局部灌洗作涂片、细菌学、细胞学检查,也可经纤维支气管镜作选择性支气管造影。
肺功能测定可以证实由弥漫性支气管扩张或相关的阻塞性肺病导致的气流受限。
痰液检查常显示含有丰富的中性粒细胞以及定植或感染的多种微生物。
痰涂片染色以及痰细菌培养结果可指导抗生素治疗。
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一般在正常范围,急性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6
1.柱状支气管扩张 2.树芽征 3.痰栓(黏液栓)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2020/8/6
1. 指套征 2. 支气管扩张,气液平面 3. 中央性支气管扩张,壁厚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2020/8/6
1.黏液栓 2.双肺囊柱状支气管扩张
肺囊性纤维化
氯转运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汗液中NaCl含量增高 外分泌腺分泌物异常(粘稠的粘液) 可多器官受累,肺、胰腺常见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见(粘液型) 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双上叶为著,右上叶先受累、严重 早期表现支气管壁增厚 黏液栓 空气潴留
2020/8/6
肺囊性纤维化
2020/8/6
双肺上叶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扩张,肺过度充气
肺囊性纤维化
2020/8/6
1.支气管扩张,管 壁增厚 2.黏液栓,纵膈 淋巴结增大
肺囊性纤维化
2020/8/6
1.下叶病变轻 2.柱状支气管扩张 3. 树芽征
肺囊性纤维化
2020/8/6
气液平面
肺囊性纤维化
支气管扩张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2020年8月
支气管扩张
➢不可逆的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变形及扩张,常伴有支气管壁 增厚。病理表现为软骨及弹力纤维缺失,支气管不可逆扩张。 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特征:支气管横径大于邻近肺动脉;形态:柱状、囊柱状 (曲张样)、囊状,可被空气、液体或黏液充填。
➢间接征象 ➢ 支气管壁增厚、黏液栓或液体填充、支气管动脉肥大 ➢ 扩张支气管的远端:马赛克征(低密度部分)、小叶中央结节或 树芽征、肺不张或肺炎。小叶间隔增厚不常见。
2020/8/6
第3页
支气管扩张病因分类
➢ 感染后 最常见原因 ➢ 先天性
➢ 囊性肺纤维化 ➢ 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Kartagener syndrome) ➢ 气管支气管巨大症 (Mounier-Kuhn Syndrome) ➢ Williams-Campbell 综合征 ➢ 黄甲综合征(Yellow-Nail Syndrome) ➢ Young综合征:反复发生的鼻窦炎、肺部感染或伴支气管扩张,双侧附睾渐
2020/8/6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2020/8/6
NSIPIP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IPF
2020/8/6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2020/8/6
放射性肺炎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2020/8/6
放射性肺炎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咳嗽、喘鸣、低热、乏力,粘稠痰 支气管扩张前可见游走性肺部阴影 上叶中央支气管(段及亚段)扩张为主,黏液栓 有哮喘史,嗜酸粒细胞增多 喘鸣患者支扩大于3个肺叶高度提示ABPA
2020/8/6
单侧透明肺
2020/8/6
Williams-Campbell Syndrome
先天性亚段支气管软骨缺损相关的支气管扩张症 婴幼儿、儿童反复肺部感染 咳、喘,呼吸困难 中央肺区囊性支气管(4-6级)扩张,其他中央气
道相对正常 管壁增厚,黏液栓,液气平面 空气潴留
2020/8/6
2020/8/6
肺结核
2020/8/6
支气管扩张 实变 小结节
肺结核
2020/8/6
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鸟复合分枝杆菌)
老年女性 中叶、左肺上叶舌段常见,柱状支气管扩张 树芽征、随机分布较大结节、上叶薄壁空洞 免疫系统受损或缺陷、AIDS:肺门和纵隔淋
巴结肿大,胸腔积液 与肺结核不易区分
2020/8/6
鸟分枝杆菌感染
2020/8/6
中叶、舌段轻度支气管扩张 叶间裂移位
鸟分枝杆菌感染
2020/8/6
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
鸟分枝杆菌感染
2020/8/6
中叶、舌段支气管扩张 树芽征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继发于肺纤维化 支气管壁受牵拉,管腔横径增宽 周围肺区,胸膜下受累为主 可作为评价周围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可与肺结构变形和蜂窝肺伴发 一般不伴发黏液栓和细支气管炎
2020/8/6
胰腺脂肪替代
肺囊性纤维化
2020/8/6
1.自发性纵膈气肿 2.囊状、柱状支气管扩张,液气平面
阻塞性支气管扩张
2020/8/6
1.左下肺门区含钙 化肿块(类癌) 2.叶间裂后移
阻塞性支气管扩张
2020/8/6
肺不张 支扩 黏液栓
阻塞性支气管扩张
2020/8/6
1.右下肺门区较明 显强化肿块(非 小细胞肺癌) 2.支扩内黏液栓
2020/8/6
第2页
概要
➢CT表现直接征象 ➢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横径/相邻肺动脉横径(B/A)>1.5,横断 面可表现为“印戒征”。正常B/A=0.65~0.7,B/A=1~1.5无 特异性,可见于老年人(>65岁)或高原地区(由于轻度缺氧, 导致支气管扩张及血管收缩)。 ➢ 支气管逐渐变细的形态消失 ➢ 肋胸膜下1cm内可显示支气管。但纵膈胸膜下1cm内有时可见 正常支气管
2020/8/6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1. 双肺上部 2. 右侧指套征
2020/8/6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1.右肺中叶实变 2.双肺囊柱状支 气管扩张,左上 叶舌段明显
2020/8/6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2020/8/6
黏液栓(指套征)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阻塞性支气管扩张
2020/8/6
支扩内黏液栓
单侧透明肺[Swyer-James (MacLeod)Syndrome]
儿童时期肺炎(腺病毒、麻疹、支原体、百日咳) 肺血管发育不良和缩窄性细支气管炎 双侧不对称受累,病变范围通常超过1个肺叶
2020/8/6
单侧透明肺
2020/8/6
单侧透明肺
进性梗阻所致的无精子症为特征的男性不育症 ➢ 免疫或感染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 吸入性 ➢ 肠道感染性疾病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阻塞性
2020/8/6
第4页
感染后支气管扩张
2020/8/6
感染后支气管扩张
2020/8/6
感染后支气管扩张
2020/8/6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 树芽征、结节、索条、钙化、空洞性病变、淋巴结钙化
Williams-Campbell Syndrome
2020/8/6
双肺门增大、纹理增粗 纵膈左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