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868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13年考试大纲
2013年上海大学882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上海大学882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答: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下降趋势。
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下降或上升,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
2.经济物品和公共物品答:经济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产品或服务,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其数量有限。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公共物品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3.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答:名义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856经济学综合基础考试大纲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56经济学综合基础考试大纲经济学综合基础的考试内容包括四部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一、考试要求:学生应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律,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以及宏观经济学中不同学派的观点和政策主张的分歧及其原因,并学会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
二、考试大纲:(一)序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看宏观经济学的流派与方法之争;中国宏观经济现象和基本事实。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其他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可支配收入(DPI)等;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价格指数的构造、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CPI、PPI和GDP消涨指数等)、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等。
(三)总产出-总支出模型:产品市场均衡宏观均衡的概念和含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总产出-总支出模型和乘数;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财政政策;乘数-加速数原理。
(四)货币、利息和收入:IS-LM模型商品市场均衡和IS曲线;货币市场均衡和LM曲线;IS-LM模型的含义及其均衡;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其推导。
(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于IS-LM模型的分析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及其效果;财政政策和挤出效应;其他宏观政策及其不同政策搭配。
(六)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和国际收支平衡曲线;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和LM曲线;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克鲁格曼金三角及其政策含义。
(七)总供给:工资、价格和失业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及其意义;工资-失业的关系;工资和价格为什么粘性;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关系;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以及货币扩张的效应;供给冲击对经济的影响;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
上海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原理

上海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原理上海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理论和政策的学科。
它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国民收入、通货膨胀和失业等,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
1.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理论和政策,包括总需求、总产出、总就业和价格水平等的经济现象。
它关注的是对经济整体性质的研究和分析。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假设,包括完全就业的假设、市场均衡的假设和稳健可持续增长的假设。
3.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决定国民收入和产出的因素有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4.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工具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工具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和信贷市场来影响经济活动,而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第二部分:微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供求关系等微观经济现象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决策和市场交互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影响。
1.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决策和市场供求关系等微观经济现象的学科。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决策者如何在稀缺资源下做出最优选择。
2.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假设,包括理性决策者假设、有限理性决策者假设和市场竞争假设等。
3.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决策行为,以及市场供求关系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影响。
其中,供求关系是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描述的。
4. 微观经济学的政策应用微观经济学的政策应用包括价格管制、税收政策、市场监管和反垄断政策等。
这些政策旨在促进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优化资源配置。
总结: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分别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和个体经济行为。
上海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上海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点击左侧的专业名称,页面下方会出现详细信息。
如果你的网速够快,也可以:查看所有专业信息。
130300 戏剧与影视学本学位授权点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丰富而扎实的成果,在电影研究、电视研究和戏剧戏曲研究等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方向。
本学位授权点其主干方向电影研究是国内该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中心之一,华语电影研究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广泛影响。
同时,本学位授权点在当代影视批评和影视产业研究、戏剧戏曲研究方向上也积累了丰富的成果。
近年来,本学位授权点与上海本土的文化与产业保持紧密联系,重视对上海电影史和传统电影理论的发掘与探索,以理论批评介入当下影视产业与创作实践,注重中外戏剧的比较理论、戏剧与影视的互动研究,以及当代戏剧创作与实践的研究,切实影响了上海乃至全国的影视与戏剧的文化生态建构。
上海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目前设有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三个二级学科。
电影学专业以多元的方法论视角,研究电影艺术,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现象,包括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等方向。
电影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基础,坚持艺术、技术结合,熟悉电影运作过程,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制作或管理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广播电视艺术学是高新技术与人文艺术科学交叉的产物。
本专业不仅要从人文学科的角度研究影视艺术理论及影视文化传播,更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影视制作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与之相关的高新技术。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广播电影电视艺术学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富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或教学工作的能力,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戏剧戏曲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戏剧的现象和本质、历史和理论的学科。
本专业包括中西戏剧比较、中国戏剧史两个研究方向,着重对不同戏剧传统以及戏剧与其他门类的比较,及中国戏剧的发生与发展历史研究,来掌握比较扎实的戏剧理论基础和比较广泛的专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及名称:831 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应用经济学一、考试目的及要求“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应用经济学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
其主要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并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部分绪论1、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均衡价格理论1、需求原理2、供给原理3、供求均衡——价格的决定4、弹性理论第三部分消费者行为理论1、消费者行为及其目标2、边际效用分析3、无差异曲线分析第四部分生产者行为理论1、生产者行为及其目标2、生产理论3、成本理论4、利润最大化原则第五部分市场结构理论1、市场结构及其划分2、完全竞争市场3、完全垄断市场4、垄断竞争市场5、寡头垄断市场第六部分要素价格理论1、要素价格决定的一般原理2、生产要素的价格3、收入分配的结果第七部分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1、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2、垄断及其低效率3、外部性及其纠正4、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5、不完全信息与激励理论宏观经济学部分: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GDP及其核算方法2、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总量指标3、GDP核算的局限性及其纠正第二部分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消费、储蓄与投资2、国民收入的均衡决定3、国民收入的变动第三部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2、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3、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第四部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与总需求曲线2、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3、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第五部分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1、失业理论2、通货膨胀理论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第六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增长理论2、经济周期理论第七部分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工具2、需求管理政策3、供给管理政策三、考试的题型及比例微观经济学部分(80分)单项选择题(10%)概念解释题(16%)计算题(20%)简答题(24%)论述题(10%)宏观经济学部分:(70分)单项选择题(10%)概念解释题(16%)计算题(10%)简答题(24%)论述题(10%)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经济学综合(微、宏观及计量经济学)考试大纲

经济学综合(微、宏观及计量经济学)考试大纲总分150分,其中微、宏观经济学占120分,计量经济学占30分。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一、考试目的本次考试是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各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微观经济学部分。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微观经济学考试主要测试考生是否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否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甄别优秀考生以进一步学习金融学的目的。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微观经济学考试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和定理,并系统、深入理解整个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和内在逻辑,熟练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工具和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准确、恰当地使用微观经济学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晰、合乎逻辑地表述和分析经济问题。
考生统一用中文答题。
四、考试形式考试形式采用闭卷考试。
试卷结构采用如下题型范围: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等。
五、考试内容考试重点内容如下1.预算约束:预算约束的定义、预算集的性质、预算线的变动、税收、补贴和配额等经济工具对预算线的影响2.偏好:偏好的定义、偏好的假设、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良态偏好的定义性特征3.效用: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构造效用函数、拟线性偏好、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的关系4.选择:消费者的最优选择、需求函数5.需求: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收入提供曲线和恩格尔曲线、相似偏好、普通商品和吉芬商品、价格提供曲线和需求曲线、替代品和互补品、反需求函数6.显示偏好:显示偏好的概念、从显示偏好到偏好7.斯勒茨基方程: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希克斯替代效应8.需求分析和跨期选择问题:禀赋和需求变动、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劳动供给、跨期选择的预算约束9.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或有消费、期望效用、风险厌恶、风险偏好、风险中性10.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补偿变化和等价变化11.市场需求: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弹性、弹性与收益、边际收益曲线、收入弹性12.均衡:市场均衡、比较静态分析、税收、税收的转嫁、税收的额外损失、税收与帕累托效率13.技术:投入和产出、生产函数、技术的特征、边际产品、技术替代率、边际产品递减、技术替代率递减、长期和短期、规模报酬14.利润最大化:利润、不变要素和可变要素、短期利润最大化、长期利润最大化、反要素需求曲线、利润最大化和规模报酬15.成本最小化:成本最小化的定义、规模报酬和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沉没成本16.成本曲线:各种成本概念、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17.厂商供给和行业供给:市场特征、反供给函数、利润和生产者剩余、短期行业供给和长期行业供给、零利润、不变要素和经济租金、寻租18.垄断和垄断行为:垄断的定义、线性需求曲线和垄断、成本加成定价、垄断的低效率、自然垄断、价格歧视的定义、三种价格歧视19.要素市场:边际产品收益和边际产品价值、产品市场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要素市场买方垄断的要素需求、上游垄断和下游垄断20.寡头垄断:寡头垄断特征与模式、古诺模型、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伯特兰竞争模型、价格领导者模型、联合定价和串谋21.博弈论:博弈的收益矩阵、纳什均衡、混合策略、囚徒困境、重复博弈、序贯博弈22.交换经济和福利经济学定理:埃奇沃思方框图、契约曲线、瓦尔拉斯法则、均衡定义与均衡的存在性、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23.生产经济与福利经济学定理:鲁滨逊•克鲁索经济、生产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生产与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24.外部效应:外部性的定义与表现形式、庇古税与科斯定理、公地的悲剧25.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定义、搭便车、公共物品的需求和供给26.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和激励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一、考试目的本次考试是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各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宏观经济学部分。
上海大学868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演示教学

考研专业课复习是考研备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备考资料。
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上海大学868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2011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供大家下载使用,并且提供上海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更多真题敬请关注中公考研网!上海大学868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30 分)1.等产量线和扩展线2.福利三角形和净损失3.信息甄别和信号发送4.CPI 和指数化5.费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6.短期总供给曲线和自然率产量二、简要分析下列问题(每题12 分,共48 分)1.理想国只消费书籍和面包两种产品,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且书籍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面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1)请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不充分利用时的产品组合状况(画图说明)。
(2)讨论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和凹向原点的不同经济含义。
(3)你如何获得某个产品组合点的(相对)价格?为什么可以这么获得?你如何确定市场均衡价格呢?(4)如果现在理想国发生了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请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加以说明(画图)。
2.ABC 公司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1)分析该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决策变量,以及相应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2)如果ABC 公司最初处于完全竞争市场,后来通过并购和政府授权成为独家垄断企业,分析这两种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有何不同?(3)随着该行业技术发明和创新,以及经济学家的呼吁,政府废除对ABC 公司的授权特许,允许其他企业自由进入,但企业之间的产品在规格和款式上存在差异。
这时,ABC 公司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同,经济利润也为零,这种情况利润最大化目标矛盾吗?3.假定理想国经济符合以下假设:所有市场价格均具有充分灵活性从而实现市场出清;没有对外经济交易。
那么,该经济(1)产量和就业水平如何决定?(2)均衡产量水平实现的条件是什么?(3)均衡产量水平实现的机制是什么?(4)物价水平如何决定?4.理想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处于衰退,政府试图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如果政府聘请你作为其经济顾问,你将在下述各个问题如何建议。
868经济学

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经济学》作为全日制经济学学术型硕士学位入学考试课目,主要考察考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水平,注重考查考生应用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现实经济现象与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达到甄别优秀考生以进一步深入学习经济学的目的。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一种测试考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三、考试基本要求经济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 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知识。
2. 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 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 准确、恰当地使用经济学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与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㈠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㈡答题时间:180分钟。
㈢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150分。
微观经济学80分,宏观经济学70分。
㈣题型比例:主要采用四个题型:概念解释30%;简答题70%;计算题20%;论述题30%。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一)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1. 理解需求的概念,了解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掌握需求函数和需求定律,掌握需求定律成立的条件,能运用需求定律分析问题,熟练掌握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点在线上的移动和线的移动之间的差别;2. 理解供给的概念,了解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掌握供给函数,熟练掌握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之间的差别;3. 掌握弹性的定义,了解弹性的特点,掌握点弹性,弧弹性两种计算方法并能实际应用计算,掌握弹性的几何表示;4. 掌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概念与计算公式,掌握各种弹性的取值范围及其对商品的分类意义;5. 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了解各种影响供给、需求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向,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供求分析工具分析各种因素变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6. 掌握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理解蛛网模型,了解蛛网模型的收敛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基本原理,重要变量关系的数学计算,以及利用基本原理对现实问题的分析。
二、主要复习内容:
(一)市场机制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需求函数、均衡价格、需求弹性。
(二)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的理论
主要内容: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和最优选择;消费者最优选择的变化。
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和竞争市场供给的决定。
(三)产业组织经济学
主要内容:市场结构的定义和衡量。
垄断厂商均衡的决定和垄断的社会成本。
垄断竞争厂商的产量决策。
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特征和竞争策略。
(四)生产要素市场原理
主要内容: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劳动市场的工资差别和歧视。
资本市场的供求决定。
(五)公共问题经济学
主要内容:外部性的含义和类型;外部性与市场效率的关系;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公共物品的特征及其与市场效率的关系;税收的经济分析。
(六)信息经济学
主要内容:逆向选择与信号甄别、信号传递;道德风险与激励机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