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汇总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章引论经济的含义经济——“经世济民”、“经邦济世”日常生活中——意味着俭省节约Economy——从希腊文“家庭”与“管理”合并而成,原意是家庭的管理19世纪末,日本学者把Economy用汉字译成日文“经济”清末时,中国曾译为“计学”、“生计学”、“富国学”、“理财学”等1912年8月孙中山在北京的一次演讲中指出,诸多译名“皆不足以赅其义,惟‘经济’二字,似稍近之”。

后为我国广泛使用现在经济的含义早已由指家庭管理扩展为泛指人类社会的人们的一切谋生活动经济学产生的前提:资源的稀缺性“经济”的含义就是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导致资源的优化乃至最优化。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一、广义西方经济学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

1、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2、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3、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二、狭义西方经济学西方国家居于统治地位的有关经济理论的流行说法。

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

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阶段: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革命新古典综合派一、重商主义---经济学的萌芽阶段1.时期:15世纪-17世纪中期2.观点:(1)财富:金银(2)财富主要来源:对外贸易(3)增加财富的途径:扩大出口、限制进口3.研究领域:只限于流通领域重商主义者把自己的经济学称作是“政治经济学”法国重商主义者孟克列钦于1615年出版了一本《献给国王和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范式的建立1.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2.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大卫•李嘉图(英)3.观点:(1)财富:物质产品(2)增加财富的途径:通过资本积累和分工来发展生产4.研究领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小狗经济——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在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中,曾经看到以下场面: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居然能把一匹大斑马吃掉!三条小狗是怎样打败大斑马的呢?三、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继承1.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2.代表人物:马歇尔(英)3.研究领域:生产、消费、需求领域微观经济学的形成阶段四、凯恩斯革命---范式的革命1.时期: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2.代表人物: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3.观点: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政府干预4.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一、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需求、供给、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二、弹性:经济意义、相关计算(尤其要分清点弹性和弧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三、消费者行为理论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剩余:经济学含义、图、计算四、厂商理论:1.生产是投入--产出的过程2.区分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要素是否可变动、生产规模是否可调整示)3.生产理论:(1)连续投入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边际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阶段的选择(2)投入两种可替代要素的生产:等产量曲线(含义、形状);等成本曲线(含义、移动);生产者均衡;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的计算;4.成本理论:(1)经济学中关于成本的理解(机会成本),利润(区分会计利润和超额利润)(2)短期成本理论:各成本之间的关系;总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的相关计算(3)长期成本理论:长期平均成本的基本形态及其原因;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之间的位置关系(4)规模经济五、市场理论1. 四种市场类型的特点、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价(图文结合)2. 四种市场下价格的决定,厂商和消费者的获利情况3. 完全竞争市场:(1)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P=AR=MR(2)短期均衡:总量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图文结合);均衡产量条件下利润的情况(3)长期均衡:长期静态均衡的条件;长期没有超额利润;蛛网模型(弹性与蛛网形状的对应关系)4. 完全垄断市场(1)完全垄断厂商是价格的设立者;需求价格弹性与边际收益、总收益的关系(2)短期均衡:盈利情况下的短期均衡(图文结合)(3)长期均衡:必须获得超额利润(4)政府对垄断的管制手法(5)差别定价法:三种定价方法,适用条件,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4. 垄断竞争市场(1)垄断竞争市场中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2)超额能力(3)长期:垄断利润趋于0(4)竞争手段: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5. 寡头垄断(1)短期均衡模型: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卡特尔模型(模型基本思想、对模型的认识)(2)长期均衡:获得超额利润;阻止其他厂商进入(阻止的方法)六、分配理论(要素市场均衡理论)1.对要素价格的正确认识2.要素的需求和要素的供给决定了要素市场的均衡情况3.工资理论:(1)对工资的正确认识(2)完全竞争条件下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3)竞争性工资、买方垄断的工资、卖方垄断的工资水平的高低4.利息理论:(1)利息水平由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2)资本的供给、需求情况5.地租理论:(1)地租是怎样产生的?(2)级差地租6.利润理论:利润是如何产生的?。

微观经济学提纲

微观经济学提纲

一、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2.生产可能性边界:把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3.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4.支持价格: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5.限制价格: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6.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 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7.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9.恩格尔定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或者: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 富裕程度越高,食品支出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越大10.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11.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12.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13.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14.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1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对某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16.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17.边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18.预算线:在收入与商口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19.什么是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哪些内容?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一、导论1、稀缺法则: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任何资源和商品都是稀缺的。

(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失去的最佳选择可得的收益3、生产的四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1)土地:狭义的土地指土地本身。

而广义的土地是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山和河流在内的一切自然资源,因此,土地又可被称为自然资源。

(2)劳动:人类拥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和(3)资本:经人类生产出来的且用于生产其它产品所需的一切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的总称(4)企业家才能:组合土地、劳动和资本的能力。

企业家必须要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努力创新、承担风险和创造利润。

土地拥有者赚取地税,劳动者赚取工资,资本所有者赚取利息,企业家赚取利润;4、资源配置:将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

经济学即优化资源配置的科学,生产效率表现为:(1)给定投入,产出最大;(2)给定产出,投入最小。

消费效率表现为:(1)给定货币开支,得到最大满足; (2)给定满足,货币开支最少5、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决策者,如居民、厂商经济行为的一门学问. 研究消费、生产决策,以及政府政策如何影响生产和消费行为。

(2)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经济视作总体进而研究宏观经济总量的一门学问。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一套理论来解释上述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形成和决定的,并据此通过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

(3)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前者研究总产出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属于总量分析。

后者研究单个商品的均衡价格及其产量的决定,属于个量分析。

好比树木和森林的关系.6、经济学的四大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种类问题)如何生产(方法问题) 生产多少(数量问题)为谁生产(分配问题)结果好坏,能否改善(价值判断问题)(1)生产什么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比较优势是指比其它主体更低的机会成本从事某种活动。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稀缺物品:又称经济物品,是指对人们需要而言,供应有限的东西。

自由物品:是指供应丰富的足以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

三个根本问题:是指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是指对一个经济个体〔如消费者、生产者、劳动者、地主、资本家和企业家〕进展分析研究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又称总体经济学,是指把整个经济作为一个总体加以研究,描述其运行态势的总量和关系的科学。

直接交换:是指每一方都用自己的东西换取自己需要即想要消费的东西。

间接交换:是指先用自己的东西换取不直接需要即不能直接给自己带来满足的,但是很多人都愿意承受的东西,在用这些东西换取自己的需要的东西。

需求价格:是指每一个潜在的买者心目中对打算购置的东西愿意出的最高价格。

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一定时期内的需求量及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规律:是指描述在其他条件一样,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量增加,相反,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的规律。

用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表示。

供应价格:是指每一位潜在的卖者心中对要卖出的物品愿意承受的最低价格。

供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一定时期内的供应量及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应规律:是指描述在其他条件一样,随着价格的上升,供应量增加,相反,价格下降,供应量减少的规律。

用一条向右上倾斜的曲线表示。

均衡价格:当市场供求到达平衡,即需求量和供应量相等时,没有了调整趋势,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

短缺:是指在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市场需求大于供应,导致供不应求的现象。

剩余:是指在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供应大于需求,导致供过于求的现象。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化率及价格的变化率的比值,用以衡量买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大数额及实际支付数额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实际收到的数额及愿意承受的最小数额的差值。

最高限价:又称价格上限,是指政府规定某种产品或效劳的价格不得超过某一水平。

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微观经济学提纲一、绪论a)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个体如何决策,他们如何相互作用形成市场,市场又是配置资源的,研究的问题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及为谁生产)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社会的总体运行,主要问题包括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b)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分析影响。

规范分析:有价值判断,从如何去做、什么事最佳方案的角度来阐述问题。

c)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一系列商品价格的买卖双方的集合。

d)%e)市场包括行业。

f)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实际价格=( CPI基年÷ CPI现年)×名义价格现年二、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在市场经济下,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

2.需求是消费者在各个价格水平愿意并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可用需求函数来表示:Qd=f(P,其他因素)。

一般说来,Q D与P成反方向变化,这即需求法则,用图形表示即需求曲线。

当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如消费者的收入,其它商品的价格等),需求曲线会移动。

3.供给是生产者在各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提供的商品数量,可用供给函数表示:Qs=f(P,其他因素)。

一般说来,Q S与P成正方向变化,此即供给法则,用图形表示即供给曲线。

当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如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等),供给曲线会移动。

4.【5.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

1)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决定均衡价格,供求相等的产量为均衡交易量。

2)当影响供给或需求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会使D或S曲线移动,从而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会发生变化。

3)政府人为地实行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会产生过剩;反之,人为地限制低于均衡价格的限制价格会产生短缺。

6.弹性7.(点弹性)8.9.曲线的斜率越陡,需求的弹性就越小。

10.富有弹性的商品(Ed>1)降价可增加卖者的销售收入(或消费者的货币支出)。

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供给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数量2、隐性成本是指厂商自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3、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在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况下,已经不可能以不减少一个人的福利而使其他人的福利得到改善,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那么这种状况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4、卖方垄断市场所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收益,等于边际收益MR和要素边际产量MP的乘积即MRP=MR*MP5资本作为与劳动、土地相并列的生产要素,是由经济制度本事生产出来并被用做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6、欧拉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7、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的等量增加,当增加到一定值以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9、基数效应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表示效用大小的家里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

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并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0、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以组合,或者说,它用于能够给消费这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以组合。

因为同一挑无差异曲线上的每一个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所提供的总效用是相等的,所以无差异曲线也叫做等效用线简答题一、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谷贱伤民”的道理,或“丰收悖论”?“谷贱伤民”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不但不增加却反而减少了,因而又称为“丰收悖论”。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复习提纲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复习提纲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复习提纲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复习提纲第一章实证分析:表示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命题称为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涉及到客观事物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称为规范分析。

*第二章一、需求理论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数量的决定性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4.消费者的嗜好或喜好;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斜率为负值。

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Q=a—bP。

需求法则: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商品本身价格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下降而增加。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需求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时,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二、供给理论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出售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数量的决定性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价格;4.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5.政府的税收政策。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倾斜的,斜率为正值。

表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Q=-a+bP。

供给法则: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下降而下降。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时,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三、均衡价格理论供求定理:均衡价格的形成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机制会使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逐步消失,并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是拼盘,而现代西方 经济学是理性的分析。如果说,马克思的 政治经济学是规范的经济学,那么西方经 济学是实证的经济学。 (从规范与实证 看)。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洗脑的科学(从出 发点和传统文化看,经济人假设和演绎的 科学)。经济学是理科,是物理学的经济 学翻版。(从学科看)
经济学三大支柱学科:微观、宏观与计量
8

三、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
数学的作用:马克思语 只有经济学才有诺贝尔奖 一个国家的发展: 从战线到工程到游戏
9
四、经济学的语言




经济学有三种语言: 1、规范的经济学语言; 2、经济学背后的数学语言; 3、经济学前面的生活语言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比如: M.Gessen第二定律与把钱用到刀 刃上与二元函数的全微分定理。
均 衡 价 格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Micro-economics
第1章 导 论 Introduction
1
经济学分类
Classification
什么是经济学
知识结构
Definiucture
Meaning
导论
Introduction
经济学的方法
Method
经济学研究什么
经济学模型
Model
供求理论
Demand & supply
价格均衡
价格理论的应用
20
需求与需求量的定义
需求定理
需求函数:Qd=f(P) dQd/dP<0 需求方程:Qd=a-bP (a、b为常 数,b>0)
一、 需 求 与 需 求 量
需求函数的 表达形式
替代与互补
消费者收入水平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消费者预期
消费者偏好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理论必须接受现实检验
经济学理论最终都要接受现实的检验 新的理论的创立和旧的理论的发展要受现实的启发


经济学同物理学相类比更为恰当
但做可控实验的机会极少 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假定和数学推理来推断 经济学作为整体必须瞄准事实,与经济现实相关

14
六、经济学与文化差异

21
22
影响供给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生产成本的变化:反向 技术水平:正向 生产者预期:正向 自然条件:正向
商 品 的 供 给
供给定理:
供给函数的表达
供给函数: Qs=f(P) dQs/dP >0 供给方程:Qs =c+dP (c、d为 常数,d>0)
23
供给量与与供给的区 别
均衡价格的定义
支持价格:政府为支持某 一行业发展而对该行业规 定的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 限价。比如手机双向收费 限制价格:政府为限制某 产品价格上涨而对该产品 规定的低于均衡价格的最 高限价。/福利分房。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的后 果。




(一)以充分就业为前提 (二)以个量分析为方法 (三)以边际分析为工具 (四)以市场价格为中心 (五)以均衡状态为基础 (六)以个体利益为目标
18
基础
主 体 之 一 主 体 之 二

拓 展
应 用
微 观 经 济 学 的 基 本 结 构
19
Chapter 2 :供求理论 需求 Demand 供给 supply
科斯定理是一个被称作定理但是并没有数学
模型的原理
纳什(John
Nash)
“纳什均衡存在性”
和“纳什谈判解” 是数 学定理,后成为博弈论的基础
16
两个市场:产品与要素
两大主体:家庭与厂商
两条通路:货币流与实物流
七 微 观 经 济 活 动 循 环 模 型
17
八、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点

4

有助于你作出更好的个人决策,更精明地 参与经济。(从管理学看) 用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 式 。经济学学士与理学学士和文学学士的 区别在哪里。


不懂经济学如何在经济社会生存。
5

经济学是一门“最庸俗、最肮脏的科学”, 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最古老的艺术、 最新颖的科学”,“它在社会科学中占居 首要地位”。
12
经济学的方法

数学的基本作用

理论(theoretical)研究中数学方法的作用
前提假定 逻辑推理 应用已有定理


实证(empirical)研究中数学和统计方法的作用
计量模型 证据数量化 统计方法

13
为什么经济学不是数学

经济想法最重要,数学是工具

不能以数学水平的高低来衡量经济学家的水平 不能以运用数学的多少和难易程度来评判经济学论 文质量


一个经济学新定理发表了并且引起了热烈 的讨论: 英国人问:“你的这个定理能够经受得住 事实的检验吗?” 德国人问:“你的这个定理与其他的基本 定理相冲突吗?” 法国人问:“你的这个定理能够翻译成法 语吗?” 日本人问:“你的老师是著名教授吗?”
15
两个极端例子
科斯(Ronald
Coase):
10
11
五、经济学的方法
一个笑话引起的经济学方法的反思: 爱因斯坦去世后,在排队时遇到三位新西兰人。为 了打发时间,他问他们的智商有多高,第一位回 答说,190。爱因斯坦说,“这样我们可以讨论原 子物理学和广义相对论”。第二位回答是“150”, 爱因斯坦说,我们讨论一下新西兰建立无核国家 的意义。当爱因斯坦听到第三位人的智商是50时, 爱因斯坦陷入长时间的沉思,最后他试探地问, “你对明年的预算赤字的预测是什么?” 经济学是物理学的翻版 如果二战前是物理学推动数学前进,那么现在是经 济学推动数学的前进。
经济学是教别人挣钱,自己不挣钱的专业。 (调侃)

6
二、 经济 学研 究的 内容
7
三、经济学的分类:两只手造灯塔。

以研究目的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以研究方法分:数理经济学、非数理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以研究深度分:初级经济学、中级经济学和 高级经济学; 以研究范围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Content
经济学特征
Characteristic
2
一、经济学的各种定义


古汉语中“经济”:经邦济国(从语义看,从五四 看经济学)。 经济学是关于国民财富的科学。
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和政府及其经济单位如 何进行抉择,以便决定如何使用稀缺的或有限资 源的学问(规范经济学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社会科学。 比如研究爱情与婚姻。(经济学的拓展,为什么 人们把经济学称为经济帝国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