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810《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的核心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科目考试着重考察考生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导言从经济学的产生理解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内涵;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内容体系;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特点和理论体系框架;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特点和理论体系框架;、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需求理论:需求曲线、需求函数及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的变化和需求量的变化。
供给理论:供给曲线、供给函数及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的变化和供给量的变化。
均衡价格形成及其变动、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供求弹性理论: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等;蛛网模型、效用论效用的概念,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及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及消费者均衡、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不确定性和选择、生产论企业的本质、厂商的组织形式和目标;生产函数及其性质,几种常见的形式;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及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规模报酬理论、成本理论成本和利润的概念,常见的几个成本概念,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
短期成本及其决定因素、短期成本曲线中几个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长期成本及其决定因素、长期成本曲线中几个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及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的条件及自然垄断、形成垄断的原因。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价格歧视、自然垄断与政府管制。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非价格竞争。
寡头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
、要素价格决定边际生产率分配论、引致需求。
西方经济学大纲word版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考试大纲一、总体要求《西方经济学》是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科各专业的基础课之一。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既要熟悉和把握市场运行的基本特征,生产者和消费者均衡的基本原理,又要深入理解国民经济均衡的基本规则,以及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条件、方式和效果,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分析和解决现代经济问题奠定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本门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市场经济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为了测试学员掌握经济学基本知识并加以应用能力,考试可能涉及到课程所包含的任何一部分内容。
因此,我们希望全体学员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解概念,把握体系。
西方经济学课程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共17章,内容丰富,涵盖面宽。
各章之间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
在学习或复习时,必须通读教材,以课程讲解为基础,在全面理解的前提下掌握该课程的结构体系和主要内容,并重点记忆重要概念,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第二,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本课程考试着重考察考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经济学知识理解程度,以及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
因此,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考生应在了解一般内容的同时,尽量突出重点,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握重点章节,掌握重点内容。
第三,加强练习,重视课件。
围绕课程大纲的要求,本课程的相应课件设计了各种形式的练习题,以便学员复习时使用。
因此,完成课件所要求的综合练习、课程作业、例题分析、样卷等栏目是必需的。
这些栏目中所涉及到的练习题都是围绕课程内容中一些重要问题来设计的,力求覆盖课程中考生应该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第四,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各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为背景,充分理解经济理论所涉及到的有关经济现象,并尝试利用课程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doc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制定原则本大纲按照“考查基础,注重应用,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来制定。
二、内容及目标说明西方经济学课程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
考试内容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主要部分。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各种经济现象、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
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主要内容:需求理论,供给理论,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均衡价格理论,政府对均衡价格干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计算。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内容:基于边际效用分析法的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剩余;基于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的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四章厂商行为理论主要内容:生产函数;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及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
成本的基本概念;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规模经济、适度规模;收益函数、利润函数与厂商利润最大化。
第五章市场与厂商均衡主要内容: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均衡条件及计算;完全垄断市场厂商均衡条件及计算;垄断竞争市场厂商均衡条件及计算;古诺、斯威齐、卡特尔等几种典型的寡头市场模型;不同类型市场效率比较分析。
第六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主要内容: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帕累托最优的有关概念和标准;效率与公平。
第七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微观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市场失灵的几种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市场失灵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政府所运用的微观经济政策。
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流转与循环;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考试大纲一、考试方式考试方式:闭卷试卷分数: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二、试卷结构与题型三、考核重点本大纲针对每个模块的目的与要求及考核内容分别进行了说明。
考生可根据不同内容对应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进行学习和复习,进而全面系统地掌握各模块的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导论【目的与要求】1.掌握稀缺性、选择性、机会成本、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学等概念;掌握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2.理解两个基本的经济模型和资源配置与利用中的基本问题及解决方式。
3.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层面——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知道学习经济学对个人、企业及政府的意义,会用机会成本概念解释经济现象。
【考核内容】1.经济学的产生与历史2.经济学的定义3.两个经济模型4. 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5. 经济学十大原理6.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基本工具模块一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目的与要求】1.掌握供求相互作用怎样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以及竞争在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形成中的作用。
熟练掌握需求或供给变动的几何表示,知道供求分析的实际运用和供求分析的三个基本步骤。
2.理解需求或供给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变化程度(弹性理论)。
3.了解需求或供给及影响需求或供给的不同因素,并严格区分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和需求或供给变动。
4.掌握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方法以及收入调节的政策。
掌握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区别与联系。
5.理解西方经济学对利润、利息、地租的定义。
理解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考核内容】1.需求理论2.供给理论3. 均衡理论及其运用4. 均衡理论及收入的决定模块二消费者行为分析【目的与要求】1.掌握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2.理解消费者均衡原则;理解序数效用论主要以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和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的均衡来解释消费者行为和需求曲线。
3.了解边际效用论(基数效用论)的总效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曲线。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有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涉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方面。
本考试注重测试考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并要求能熟悉经济理论及其运用,部分考题须进行计算工作。
二、考试内容导言1.重点掌握:(1)经济学的定义,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3)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2.一般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一般工具。
微观经济学部分(一)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介绍价格的形成极其对经济的调节。
1.重点掌握:(1)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的含义与需求定理;(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3)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4)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的含义与供给定理;(5)供给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6)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7)均衡价格的含义;(8)供求定理。
2.一般了解:(1)需求曲线的特殊形状;(2)供给曲线的特殊形状;(3)需求和供给变化对均衡的影响;(二)弹性理论1.重点掌握:(1)需求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2)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的含义;(3)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2.一般了解: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
(三)消费者行为理论1.重点掌握:(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3)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及图示;(4)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5)边际替代率;(6)预算线的含义;(7)消费者剩余。
2.一般了解:(1)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系数;(2)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四)生产理论1.重点掌握:(1)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3)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单一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如何确定的;(4)等产量线的含义和特征;(5)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6)等成本线的含义;(7)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与图形。
《西方经济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专升本考试大纲Ⅰ、考试的目的与要求《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专业课程。
该课程在整个经济类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该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既与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密切相关,又为他们提供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工具。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应考者应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能力。
试题可能涉及课程中任何有关章节的内容。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
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和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是低层次的要求.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事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分析和解释有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Ⅱ、考试内容第一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作出需求和供给曲线并能分析其移动的原因及结果;能计算均衡价格和产量;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理解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对于厂商、消费者的决策影响;能根据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作出合理的价格决策。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参加湘潭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
二、考试目的考核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一)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章市场考试内容经济模型;最优化与均衡;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市场均衡;比较静态分析;帕累托效率;配置资源的不同方法的比较;长期均衡。
考试要求理解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研究对象以及基本假设前提。
了解最优化、均衡、供给、需求、帕累托效率等基本概念并初步了解市场机制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能利用基本的供求模型求商品的价格。
第二章预算约束考试内容预算线的含义、公式、几何图示和斜率;预算集的性质;预算线的变动;税收、补贴和配给对预算线和预算集的影响。
考试要求理解什么叫做消费者“可负担得起”,能够熟练地运用预算线和预算集来表示“可负担得起”;价格和收入变动对预算线和预算集的影响。
了解税收、补贴和配给对预算线和预算集的影响。
能利用本章知识分析美国“食品券”计划。
第三章偏好考试内容偏好的含义;关于偏好的三个公理性假设;弱偏好集;严格偏好集;无差异曲线;不同情况下(好商品、坏商品和中性商品)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在完全替代、完全互补、餍足和离散商品情况下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良好性状偏好的单调性假设和凸性假设;边际替代率的含义、性状;在几种特殊情况(完全替代、完全互补、中性商品和坏商品)下边际替代率的取值。
考试要求本章全部知识点均要求熟练掌握。
第四章效用考试内容效用函数的含义;序数效用;单调变换;基数效用;构造效用函数;效用函数的几个例子(完全替代、完全互补、似线性偏好和柯布—道格拉斯偏好);边际效用的含义、计算公式;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的关系。
考试要求掌握效用函数的含义;序数效用;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效用函数构造;效用函数的几个例子(完全替代、完全互补、似线性偏好和柯布—道格拉斯偏好);边际效用的含义、计算公式;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复习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复习考试大纲《西方经济学》复习考试大纲考试课程:西方经济学周三学时,一学期课程,包括微观宏观两部分使用教材:《经济学教程》张连城著经济日报出版社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章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原理复习要求: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分析并说明引起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因素,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形成与变动。
基本了解需求法则、供给法则、价格机制的形成。
第二章消费理论复习要求:效用的基本概念、序数效用理论的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预算线的定义与特点、边际替代率的定义与递减规律、恩格尔曲线。
第四章生产论复习要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与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规模收益第四章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复习要求: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规模经济、利润、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的概念、短期长期成本曲线的图形、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五章市场理论复习要求: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特征、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短期供第十三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复习要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基本工具、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挤出效应第十四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复习要求: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失业复习要求:掌握失业的含义与分类、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定义、成因、后果与对策、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第十六章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复习要求: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西方经济学主要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构成,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之一。
这门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考生是否具备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现象、解决市场经济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养和潜质。
其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考试内容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全部内容。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
2. 熟悉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工具。
3. 熟练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4. 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
5. 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的一般规律和规范, 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
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
6 .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三、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
一、微观经济学
(一)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的基本理论
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曲线的变动。
2.供给的基本理论
供给,供给曲线,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曲线的变动。
3.均衡的含义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均衡的变动,经济模型的结构
4.弹性理论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供给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点弹性、弧弹性的计算。
5.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易腐商品的售卖,限制价格,支持价格,蛛网模型。
(二)消费者选择
1.边际效用分析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及其计算,消费者剩
余。
2.无差异曲线分析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及其变动,消费者的均衡及其计算。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吉芬商品,各种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及其区别。
(三)生产、成本论
1.生产函数
2.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及其变动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的三个阶段。
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
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及其变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及其计算。
4.短期成本
总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6.长期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四)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1.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
2.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的条件,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价格歧视,自然垄断与政府管制。
3.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厂商的需求曲线,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非价格竞争。
(五)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生产要素的需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2.生产要素的供给
要素供给的原则,劳动的供给曲线及均衡工资的决定,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六)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市场失灵
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
2.微观经济政策
反托拉斯法,科斯定理。
二、宏观经济学
(一)国民收入核算
1.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
2.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支出法、收入法。
3.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两部门经济均衡:C+I=Y=C+S→I=S
三部门经济均衡:C+I+G=Y=C+S+T→I+G=S+T,或I-S=T-G
(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均衡产出
简单经济的假设,均衡产出,投资等于储蓄。
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及其图形,平衡消费倾向(APC),边际消费倾向(MPC),储蓄函数及其图形,平均储蓄倾向(APS),边际储蓄倾向(MPS),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3.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5.乘数论
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1.IS曲线
IS曲线及其推导,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移动。
2.利率的决定
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的存货论和投机论,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3.LM曲线
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移动。
4.IS-LM模型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与非均衡,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IS-LM 模型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四)宏观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局限性;凯恩斯极端情况,古典极端情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2.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五)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AD),总需求函数
2.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AS),总量生产函数
3.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及其政策含义,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供给冲击,滞胀。
(六)失业与通货膨胀
1.失业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概念及通货膨胀的分类
(七)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1.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与特征,经济周期的类型。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
微观经济学 60%
宏观经济学 40%
(四)题型比例
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
(五)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上下册)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西方经济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
[2]西方经济学(第六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主编,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