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设计的经典B&O设计

合集下载

工业设计学生应该看的书籍

工业设计学生应该看的书籍

参考书目一,初步阅读:对于本科生来讲,入门书的选择非常重要。

第一步常常应该选择可读性强、清晰的、综合性的著作。

国内的设计学书籍本身就比较少,更缺乏优秀的读本.少量珍贵的译著为我们部分弥补了这一遗憾.以下只是挑选了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参考书目,供大家参考。

1、《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清晰的工业设计导读)2、《设计原理》黄厚石,孙海燕,东南大学出版社(设计概论类教材中较具可读性)3、《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奚传绩编,东南大学出版社(提供了设计艺术的经典文献)4、《20世纪风格与设计》[美]斯蒂芬·贝利等,四川人民出版社(内容丰富,难得的设计史译著)5、《世纪风格》[英]贝维斯·希利尔等,河北教育出版社(轻松的生活方式描述,可读性强)6、《设计心理学》[美]唐纳德·A·诺曼,中信出版社(从生活出发来分析产品设计的缺陷,可读性强)7、《器具的进化》[美]亨利·佩卓斯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考古学的方式认识设计形态的演变)8、《包豪斯》[英]弗兰克·惠特福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增加对包豪斯的认识)9、《现代设计的先驱-—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经典的、影响深远的设计史著作,影响了现在对设计史的分期)10、《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位》[美]保罗·福塞尔,广西人民出版社(消费社会理论的感性认识)11、《西方工业设计300年:功能、形式、方法,1700-2000》[丹]阿德里安·海斯等,吉林美术出版社(严谨的研究,丰富的图片)12、《新产品成功的故事》[美]罗伯特·J·托马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目前关于设计的最好译著,都不是设计学界搞的,同系列的《创新的艺术》也很不错)13、《肥皂剧、性、香烟,美国广告200年经典范例》[美]朱丽安·西沃卡,光明日报出版社(比《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要好,但不太容易买到)14、《一个广告人的自述》(《大卫·奥格威自传》)大卫·奥格威(有志于广告者的必读书)15、《日本人的缩小意识》[韩]李御宁,山东人民出版社(对日本设计的研究将为我们提供帮助)二、进一步的延伸阅读设计专业本科生的延伸阅读应该以设计师及研究者的专著为主。

现代工业设计的经典BO设计

现代工业设计的经典BO设计

现代工业设计的经典BO设计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10月/30日/现代工业设计的经典 B&O设计何人可Bang&Olufsen公司(简称B&O)是一家以设计导向的家电企业,在每年的国际设计年鉴和其他设计刊物上,在世界各地的设计博物馆和设计展览中,B&O公司的设计都以其新颖、独特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尽管由于价格等因素的限制,目前B&O公司的产品中国还不多见,但在中国的设计师和音响发烧友中,B&O已经有了相当的认知度。

B&O主要生产家用音像及通讯设备,几十年来,该公司把设计视为生命线,一方面系统地研究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另一方面瞄准国际市场上的最高层次,并致力于使技术设施适合于家庭环境,设计出了众多质量优异、造型高雅、操作方便并富于公司一贯特色的产品,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享誉西方各国。

B&O的设计成了丹麦设计的经典和象征。

1925年11月17日,两位年轻的丹麦工程师Pe-terBang和SvendOlufsen在丹麦小镇Quistrup一间小小的阁楼里合伙创立了Bang&Olufsen公司,设计和生产收音机,揭开了B&O公司辉煌历史的序幕。

到1927年,公司已有30余名员工,生产出了当时十分先进的7灯电子管收音机,能自然而逼真地重现电台播送的音乐和其他节目,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商誉。

1928年,公司正式启用B&O商标,商标的字体设计明显受到包豪斯平面设计风格的影响,颇具现代感,被一直沿用至今。

不久,该商标就与公司的著名广告语丹麦质量的标志!一并使用,成了丹麦最有影响、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最早体现出B&O特定风格的产品设计是1967年由著名设计师雅各布?彦森(Jacob Jensen)设计的Beolab5000立体声收音机。

B&O公司给彦森的设计任务书要求他创造一种欧洲的H i-fi模式,能传达出强劲、精密和识别特征!。

工业设计优秀作品收集

工业设计优秀作品收集

工业设计优秀作品收集
1.投影表
把投影仪的原理应用到表上,这个点子的确
不错。

除了应用led数字显示外,还利用了简单的构架利用黑色和银色两种色彩,衬托透明色和紫色,使得这款表显的新颖,赋予了非常浓厚的科技感和现代感!
2.空心钟表
通常而言,除非是指针不动的“齿轮钟”,否则带有指针的钟表都会将所有的驱
动零件置于表盘的中心部位,让指针绕着圆
心转动来指示时间。

而这款新颖的空心钟表则是将所有的驱动零件都放到了表盘的四周,指针则被固定在圆周上,不过在当指针转动时仍然会时刻指向圆心。

这样一来,在不改变传统钟表显示方式的前提下,却能够将表盘的中心部位空出来,与周围的环境更好的融为一体。

该产品为2007红点设计大奖获奖作品。

3.绿色概念办公桌
当人们已经厌倦了一尘不变的办公环境,那么何不改变环境,让大家在办公室都有舒心的生活!这款办公桌利用自然而且和谐的绿色为主调,另配白色为基调,合理的办公空间构局将办公环境规划的既简约又和谐!让身在其中的人们在感觉清新自然!
4.茶几
这款茶几有用三种材质:玻璃,黑色塑料,钢管。

其吸引人的地方是旋转而成的支架,柔性的弧线配合方正的外型,非常适合客厅或办公场所!
5.。

工业设计椅子经典案例

工业设计椅子经典案例

1、巴塞罗那椅 Barcelona Chair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之作,由设计师密斯在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上,为了欢迎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而设计,这件体量超大的椅子也明确显示出高贵而庄重的身份。

当年的世博会德国馆是密斯的代表作,但由于建筑的设计意念独特,所以他不得不专门设计了巴塞罗那椅来与之相应。

2、柯布西耶躺椅 Chaise Longue chair LC41929年由柯布西耶设计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原始的弓形不锈钢的弯曲形,而且椅子一共有脚架和椅身上下两部分组成,可以随时调整坐躺的角度。

是躺椅的代表作,人可以躺在上面看书或者睡觉,看书的时候可以调高头部,看书累了,可以调平角度躺在上面小憩。

柯布西耶椅是是优雅生活的象征,是美国著名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最重要的收藏品之一。

3、伊姆斯系列 Eames由美国的伊姆斯夫妇于1956年设计的经典餐椅,灵感来自法国艾菲尔铁塔,利用弯曲的钢筋和成形的塑料制造,一款既经济,又轻便、坚固的高质量椅子。

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搭配,形成不同的家居风格。

查看完整案例:优雅的浅色调 85平时尚北欧风格家居设计查看完整案例:简约而不简单有质感的波兰家居设计扶手款常见于客厅休闲椅或者家庭工作台的办公椅。

查看完整案例:设计创造生活莫斯科小户型公寓的品味格调同款摇椅最近在很多设计中用到。

相关阅读:【合集】选把好看的椅子拥有不同的家居风情4、贝壳椅 Shell Chair丹麦设计大师Hans Wegner(汉斯·j.威格纳)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也叫飞机椅,最初是在1963年设计,由于工艺及成本原因,当时制造了一小部分,而后停止。

到1997年,由于技术的进步是的成本可控,这个 Shell Chair 得以再度生产,如今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查看完整案例:麻雀虽小莫斯科40平米公寓的完美布局5、红蓝椅 Red and Blue Chair红蓝椅是风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史上最富创造性的经典作品。

工业设计十大经典案例

工业设计十大经典案例

工业设计十大经典案例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第二届工业设计大奖——“红星奖”正在筹备中。

和国外比,中国工业设计起步较晚,需要从国外的工业设计中借鉴经验。

本报推出工业设计史上十大经典案例,从中可以体味出工业设计附加值的意义,何止于金钱!案例一|ZIPPO74年火焰不灭设计师:乔治·布雷斯代设计时间:1933年1932年,美国人乔治·布雷斯代在一个酒馆外看到一个朋友笨拙地用一个廉价打火机点烟后,便产生了设计一个简单不受气压或低温影响的打火机的想法。

1933年,第一款ZIPPO打火机诞生并开始风靡全球。

二战期间,由于ZIPPO卓越的性能成为了美国军队的军需品。

据说美国一名士兵因为ZIPPO挡住了子弹而保住了性命,而那个ZIPPO却依然好用。

艾森豪威尔也对ZIPPO 大加赞赏:“ZIPPO是我惟一在任何时候都能点得着的打火机。

”1996年4月15日,第三亿个ZIPPO打火机出厂,如果把这三亿个打火机平放,可以把一个包括射门区在内的足球场铺满128厘米厚。

如今ZIPPO的日产量已经超过6.5万个,销往130个国家和地区,被喻为“打火机里的哈雷摩托”,成为雄性美感的代名词和具有高度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案例二|拉链男士“裤门看守者”设计师:伊莱思·豪设计时间:1851年拉链又称拉锁,是一个可重复拉合、拉开的由两条柔性的可互相啮合的连接件。

目前拉链的使用领域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服装和用品,已成为当今世界上重要的服装辅料。

从1851年美国人伊莱思·豪才申请了一项名叫“可持续、自动式扣衣工具”专利开始,拉链最终占领服装市场的时间是上世纪30年代,期间整整经历了近80年之久。

当时,服装界掀起了一场童装竞赛,最终脱颖而出的是带有拉链的童装,因为人们相信,拉链服装能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借助时装设计师的推动,拉链在1937年又有了一个新身份——男士“裤门看守者”。

如今拉链已经随处可见,据上世纪30年代的统计资料,全球每年生产的拉链数高达6亿条以上。

第一代现代主义大师的工业设计产品及理念 2

第一代现代主义大师的工业设计产品及理念 2

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工业设计产品及理念关键词工业设计建筑产品风格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欧洲,一批思想超前并对社会需要非常敏感的设计大师出现了,他们以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设计手段,结合新时代所提供的工业技术和和新的美学观念,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这些办法大都具有划时代的新意,对后世及同时代的设计师有着决定性的启发,这些设计大师于是被称之为本世纪的第一代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正文第一代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共有四位——密斯、柯布西耶、布劳耶、格罗皮乌斯,由于他们都在建筑设计等领域多有独创,同时被称作现代建筑大师,这些大师都不是孤立的,他们都活跃于频繁的国际交流中,他们受到许多同代设计师的影响,在很深层的意义上,是有一大批第一代设计大量共同工作,创造着现代设计风格,四位大师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同属于第一代设计大师还有:里特维德、贝伦斯、阿尔托、麦金托什、赖特、老沙里宁等。

1.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荷兰建筑师里特维德堪称开路先锋,他的设计更多地体现在设计观念和手法上,在现代设计运动中,里特维德里对所学的任何实际知识都非常用心,并始终有独到的理解,创造出许多的“革命性”设计构思。

他也是家具设计史上第一件现代家具的设计人,1917-1918年他设计并制作了极富轰动性的“红蓝椅”,在20年代,现代设计运动的发展早期,里特维德1924年,他设计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建筑设计史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施罗德住宅,其设计思想和手法都与“红蓝椅”出于一辙,同时也贯彻着杜斯伯格的设计理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理念。

仅此两项就足以奠定里特维德在现代设计中的大师地位。

之后设计的“柏林椅”、“Z”形椅对工业设计和家具设计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里特维德设计的“红蓝椅、儿童椅、“Z”型椅和“Crate椅2. 密斯·范·德·罗密斯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工业设计百年经典(之二)

工业设计百年经典(之二)

工业设计百年经典(之二)继上期介绍了1896年以来历史上经典的7件工业设计作品后,这一期《Geek》将继续带来更多的经典设计。

这些作品的诞生时间已经进入到20世纪,它们与我们的关系看起来更加的密切,也更大程度地影响着我们现在的生活。

桌面电风扇1908年这是德国建筑师和设计师彼得·贝伦斯(Perer Behrens)在1908年设计的桌面风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的造型已经非常成熟,而老式的叶片加上古色古香的底座,放到今天也不失为一件极佳的装饰品。

在为德国A.E.G公司设计这台风扇的同时,彼得呗伦斯也确立了团队设计的理念,别看现在大家都在强调团队,这正是从彼得呗伦斯开始的。

说起来,彼得呗伦斯其人相当有来头,他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人之一,他重建了慕尼黑艺术学校,拥有自己一整套设计理论,设计专业的同学们在教材上也一定会看到他。

古斯塔夫的长椅1909年又是一位在设计教材上看得到的人物,美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古斯塔夫嘶蒂克利(Gustav Sticklev)在1900年创力、了顶级家居品牌Sticklev,随后在1909年,一把看似普通,实际让人回味无穷且功能性极佳的长椅诞生。

在80年代的中国随处可见的办公室长椅,其实也没有脱离开古斯塔夫·斯蒂克利的影子,无比的均衡,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朴实的外观下是无懈可击的成熟度。

虽然古斯塔夫·斯蒂克利的公司因为山寨跟风者太多而在1915年宣告破产,但大量延续至今的设计,还是持续不断地为无数的人提供着舒适与便捷。

休斯公司的第一台电炉1910年西方国家很多家庭会用到的电炉,最早是在1910年由休斯(Hughes)公司研发成功的。

这第一台电炉就有着很多的看点,第一是它高雅的外观设计,看起来就像是一张古典风格的梳妆台;同时它的功能也相当全面,带有三个火炉和一个烤箱,这些都通过电力来完成工作,这在100年前绝对让人惊叹。

福特T型车1913年作为美国汽车工业早期的两大巨头之一(另一家当然是通用),福特公司不仅为早期的汽车打造着雏形,而且还设定了一整套汽车工业的流程和生产制度。

现代产品设计经典

现代产品设计经典

现代设计思想影响下的产品设计案例可口可乐瓶很多厂商已经注意到,产品的包装直接影响到其市场竞争力,它使你一眼就认出摆在货架上的产品。

在包装设计上,也许最著名的就是1915 年由瑞典设计师Alex Samuelson 设计的可口可乐玻璃瓶。

据说这传奇的瓶身是Samuelson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中的一页有关可可豆的曲线形状设计发展而来的。

尽管现在大批量的可口可乐已经以罐装或塑料瓶装出售,但在电视广告上可口可乐却永远以玻璃瓶的形式出现,这经典的诱惑曲线几乎与神秘的可口可乐配方同等重要,成为可口可乐的代名词。

也正是因为这个神奇的瓶子,Samuelson 得以在设计史上留有一席之地。

角架平衡式台灯这个由模拟人类手臂肌肉的平衡弹簧操纵、屈伸自如的台灯是一位名叫George Carwardine 的设计师在1932 年设计的,在当时在灯具设计中是一项重要的革新设计。

Carwardine 本人实际上是一位研究汽车驱动系统的工程师,有的设计师是多产的,而对他来说,仅这一项杰出的设计就足以让他的名字出现在各种工业设计著述中。

1937 年,这架著名的台灯的专利权被挪威著名的灯具设计师Jacob Jacobsen 购买,并对他后来成功的Luxo 1001 台灯的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后Carwardine 的这款台灯开始在挪威以另外一个名字大规模生产,直到今天这款经典台灯已经被无数代灯具设计师所借鉴和拷贝,它的功效性和设计上所具有的永恒的现代美感在70 多年的生产和使用中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瑞士军刀拥有一把真正的军刀,这是每一个小男孩的梦想。

可能你并不知道,我们今天看到的,红色刀身上印有盾内白十字的瑞士军刀,已经是“百年老字号”了。

1884 年,24 岁的Carl Elsener 从德国学徒归来,在老家瑞士的Ibach 开了自己的小工厂,为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Carl Elsener 于1891 年发起并创建了瑞士刀具行业互助会,其主要目的是制造当时瑞士军队还必需从德国购买的士兵用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10月/30日/
现代工业设计的经典 B&O设计
何人可
Bang&Olufsen公司(简称B&O)是一家以设计导向的家电企业,在每年的国际设计年鉴和其他设计刊物上,在世界各地的设计博物馆和设计展览中,B&O公司的设计都以其新颖、独特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尽管由于价格等因素的限制,目前B&O公司的产品中国还不多见,但在中国的设计师和音响发烧友中,B&O已经有了相当的认知度。

B&O主要生产家用音像及通讯设备,几十年来,该公司把设计视为生命线,一方面系统地研究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另一方面瞄准国际市场上的最高层次,并致力于使技术设施适合于家庭环境,设计出了众多质量优异、造型高雅、操作方便并富于公司一贯特色的产品,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享誉西方各国。

B&O的设计成了丹麦设计的经典和象征。

1925年11月17日,两位年轻的丹麦工程师Pe-terBang和SvendOlufsen在丹麦小镇Quistrup一间小小的阁楼里合伙创立了Bang&Olufsen公司,设计和生产收音机,揭开了B&O公司辉煌历史的序幕。

到1927年,公司已有30余名员工,生产出了当时十分先进的7灯电子管收音机,能自然而逼真地重现电台播送的音乐和其他节目,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商誉。

1928年,公司正式启用B&O商标,商标的字体设计明显受到包豪斯平面设计风格的影响,颇具现代感,被一直沿用至今。

不久,该商标就与公司的著名广告语丹麦质量的标志!一并使用,成了丹麦最有影响、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最早体现出B&O特定风格的产品设计是1967年由著名设计师雅各布∀彦森(Jacob Jensen)设计的Beolab5000立体声收音机。

B&O公司给彦森的设计任务书要求他创造一种欧洲的H i-fi模式,能传达出强劲、精密和识别特征!。

彦森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线性调谐面板,其精致、简练的设计语言和方便、直观的操作方式确立了B&O经典的设计风格,广泛体现在其后的一系列的产品设计之中。

彦森在谈到自己的设计时说:设计是一种语言,它能为任何人理解##!
对B&O而言,设计不是一个美学问题,它是一种有效的媒介,通过这种媒介,产品就能将自身的理念、内涵和功能表达出来。

因此基本性和简洁性应是产品设计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密斯的少就是多!的法则在B&O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其目的是使用户与产品之间建立起最简单、最直接的联系。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一贯简洁的风格与日本文化中简朴的设计传统非常契合,因而B&O的产品在日本市场广受欢迎。

继Beolab5000取得成功后,Beogram4000直角唱臂唱机进一步树立了B&O设计在业界的地位。

该唱机独创了线性直角拾音系统,使唱针与唱纹在拾音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切,从而以一种与录音完全相同的方式来重放音乐,实现了真正的高保真。

在Beogram4000的设计中,几乎所有的技术都被隐藏起来,用一种轻触!的操作来重放音乐,并产生了一种扁平、流畅的设计语言。

在遥控技术广泛应用之后, B&O的产品基本上消除了人工操作按键,使产品的外观更为简洁。

就像世界上许多著名公司都曾经历过的那样,B&O公司也曾多次面临生存危机。

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

由于日本产品的竞争以及公司营销不力,B&O陷入了空前的危机,曾不得不一度与飞利浦公司联姻。


着时代观念的演变,B&O设计模式和严谨的硬边艺术!风格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必须寻求新的突破。

不少人预测B&0将就此一蹶不振,甚至从国际设计舞台上消逝。

然而,正如中国传说中的凤凰涅?1,死而后生一样,B&O公司在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之后,在一群深爱公司理念和文化的员工努力下,奇迹般地实现了企业的复兴。

1991年,B&O公司推出了Beosystem2500音响系统,标志着B&O开始与通行的黑色、毫无个性的方盒子音响组合告别,开创了一种全新理念的立式全一体化系统(allinonesystem)!,并且以多变的色彩来迎接后工业时代高技术、高情趣!的大趋势。

B&O这场变革的灵魂是著名工业设计师大卫∀李维斯(DavidLew is),他和他的设计小组为音响系统创造了一种革命性的新模式:音响的不同功能被整合成一体,正中雅致的玻璃门后是竖放的CD,使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可以看见CD 的运动,好听看得见!!Beosystem2500成了B&O重生的标志,使B&O的设计再次走到了时代的潮头。

B&O的这段经历与苹果电脑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以五彩的iM ac实现公司的重生何其相似!
Beosystem2500之后,B&O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概念的音响系统、电视机、电话机等产品。

BeosoundCentury壁挂式音响系统是一款小巧、精致的全一体化设计,它的红外线遥感装置可以探测到手的运动,并控制玻璃门的侧向启闭。

Beosound9000则把这一理念推向了极致,该机可以实现6碟连放,轻巧、透明的机体可以平放、竖放,也可以垂直或水平地挂在墙上。

人们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观赏CD上多彩的平面设计以及激光拾音器的精确运动。

B&O的电视机、电话机也一改先前的黑白灰色调,以丰富的色彩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要求。

B&O的音箱设计一直独具特色,尤其是李维斯设计的所谓铅笔!形音箱令人瞩目。

李维斯的梦想是设计一种无形的音箱,以达到纯而又纯的音响效果。

但从声学角度来说这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他的音箱设计尽量做到小巧轻薄。

铅笔!形音箱的设计灵感来自教堂中的管风琴,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又极具美感。

进入21世纪,B&O的设计又拉开了新的一幕,它还能激情如故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