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建模 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Soldworks2010三维建模实验指导书

Soldworks2010三维建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Solidworks 2010三维建模(机械制图习题集机类54-4)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Solidworks 2010软件二维草绘、三维建模的基本操作及常用命令,并运用该软件创建零件的三维模型,体会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技术的应用。

二、实验要求根据图1所示组合体轴测图,运用Solidworks 2010创建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并提交创建的三维模型文件。

图1 组合体的轴测图图 2组合体三维模型三、实验内容(一)启动Solidworks 2010如图3所示,单击“开始”→“所有程序”→“Solidworks 2010”→“Solidworks 2010”,启动Solidworks 2010软件(或直接双击桌面快捷键,启动软件)。

软件启动后,界面如图4所示。

图 3 启动SolidWorks图 4 SolidWorks软件界面(二)新建文件在界面最上方标准工具栏中单击“新建”命令图标(如图5所示),出现“单位和尺寸标准”对话框(提示:当第一次启动Solidworks软件后新建文件,系统默认出现此对话框,后续再次新建文件,将不再出现此对话框),如图6(1)所示,“单位”处选择“MMGS(毫米、克、秒),“尺寸标准”选择“GB”,单击“确定”后,出现“新建Solidworks文件”对话框(如图6(2)所示)。

单击“零件”图标并“确定”后,系统自动进入默认名称为“零件1”的三维建模环境,结果如图7所示。

图5 新建图标(1)(2)图6 单位和尺寸标准对话框图 7 三维建模环境在界面左侧管理器窗口中,包含零件1的模型树。

模型树中显示系统默认的零件名称,并提供三个相互垂直的基准平面(前视、上视、右视基准面)和坐标系原点。

默认情况下,三个基准平面和坐标系原点被隐藏,在右侧的图形窗口中不显示。

注:1、软件提供的三个基准平面:前视、上视和右视,分别对应国家制图标准中的主视、俯视和右视。

2、新建模型文件时,系统默认的单位为“MMGS(毫米、克、秒),“尺寸标准”为“GB”。

3D建模与渲染实训指导

3D建模与渲染实训指导

《3D建模与渲染》实训指导书一、实训内容1、实训内容利用所学的3D建模和渲染知识,自定设计方向,自学部分内容,设计一系列产品和宣传视频,或制作公益广告,或制作影视片头,并制作课程展板。

参考作品方向如下:(1)产品宣传:花瓶、刀叉勺、酒类、化妆品、饮料、雀巢咖啡,加加调味品,雪碧,可乐,手表,CD机,音响,笔记本,手机、露友鞋等。

(2)机械仿真模型制作:结合机械产品知识制作。

(3)影视片头和三维广告制作:虚拟演播厅、节目宣传片头、影视片头、奥鹏远程教育宣传。

(4)三维教学课件制作:相机的使用,摄像技巧。

具体要求如下:(1)每个作品都要生成平面作品和视频宣传。

(2)对于平面作品。

①有一定主题和设计的平面宣传作品,结合部分模型和主题设计制作,大小不小于30*45cm。

(作为课程成绩)②要把所有模型作品集中展示,可设置拍摄台环境展示,在展示模型的细节图。

(用于展板使用)(3)输出视频宣传作品,要求大小是720*576像素,输出成avi格式,并制作展板,展示动画元素、场景和效果。

(3)展板要求:大小60*90cm、分辨率200像素/英寸以上,并打印。

展板内容:课程,班级,姓名,导师,学号,作品主题,三维作品展示与创意思路,视频宣传分镜展示。

2、实训目标本实验课的目的主要是学习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 Studio Max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 Studio Max的基础(术语、概念、创建三维图像的方法、制作动画、物体着色、软件界面等);建模(几种基本的建模工具和方法);基本的动画制作原理;材质编辑器、材质类型、贴图应用;不同类型灯光的设置;摄象机和渲染应用等。

要求学生具备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三维模型的建立和简单动画的设计。

二、实训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计算机,3ds max2009&Vra软件三、实训内容和时间分配实训的具体安排(表内为5号字)四、提交内容和提交方式(1)提交内容①产品模型和材质库(材质库要求输出mat单独文件)②平面宣传作品,大小不小于30*45cm,200像素/英寸分辨率,jpg格式。

三维建模 实验指导(UG6)

三维建模 实验指导(UG6)

三维建模一、实验目的1、了解三维CAD/CAM软件造型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构建几何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2、掌握零件三维造型的基本操作。

3、掌握由零件构建装配体的基本方法和操作。

4、掌握由装配体或零件图进行工程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操作。

5、熟悉常用的三维CAD/CAM软件UG、SolidWorks、Pro/E、CATIA等软件环境和使用方法。

二、基本知识1、三维CAD/CAM软件的功能三维CAD/CAM软件根据功能不同分为综合集成型和单一功能型两种。

(1)综合集成型软件功能综合集成型CAD/CAM支撑软件功能比较完备,综合提供三维造型、设计计算、工程分析、数控编程以及加工仿真等功能模块,综合性强、系统集成性较好。

一般包括:CAD部分:三维造型(如图1),装配,工程图绘制;CAE部分:结构有限元分析,运动机构仿真分析(如图2),优化设计;CAM部分:数控编程(如图3),后处理,加工过程仿真;用户开发工具:二次开发编程语言(UPL)或高级语言开发接口。

常用的综合集成型CAD/CAM软件有:UG、Pro/E、CA TIA等。

(2)单一功能型软件功能单一功能型软件主要支持产品设计或制造过程中的某个作业过程及相关操作,功能上相当于综合集成型CAD/CAM软件的某个模块。

单一功能型软件完成任务单一、专业性处理能力强。

三维设计CAD系统,主要完成三维造型、装配与工程图绘制,常用软件有SolidWorks、Solidedge等;数控编程软件有MasterCAM、SurfCAM等;工程分析软件:动力学仿真分析主要有ADAMS等,有限元分析主要有ANSYS、ABAQUS、NASTRAN等。

图1 三维造型图2 构件运动分析图86-3 数控加工动态演示图2、三维实体常见的表示方法(1)体素构造几何法体素构造几何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在计算机内部通过基本体素和其运算来表示实体,即通过布尔模型生成二叉树数据结构。

三维实验指导书(2012)

三维实验指导书(2012)

(写3张实验报告,每张实验报告写两个实验)实验一 SolidWorks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悉SolidWorks的操作界面。

2.掌握SolidWorks工作环境的设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1.熟悉SolidWorks操作界面:(1)练习启动SolidWorks软件;(2)了解SolidWorks“新建文件”的类型:零件、装配体与工程图;(3)熟悉SolidWorks的操作界面: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特征管理器、属性管理器、配置管理器;(4)练习打开SolidWorks的文件;(5)练习保存文件;(6)熟悉标准工具栏和视图工具栏各按钮的功能;(7)了解装配体工具栏、尺寸/几何关系工具栏、工程图工具栏、特征工具栏以及草图工具栏中常用按钮的功能。

2.练习SolidWorks工作环境设置:(1)练习设置工具栏;(2)练习添加、删除工具栏命令按钮;(3)练习设置快捷键;(4)练习设置操作界面的背景;(5)练习设置实体的颜色;(6)练习光源的设置;(7)练习设置系统单位。

三、重点与难点(1)熟悉SolidWorks操作界面;(2)掌握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工具栏命令按钮的添加与删除;(3)掌握标准工具栏、视图工具栏和特征管理器的使用;(4)掌握SolidWorks工作环境设置;(5)鼠标键、快捷键、空格键的使用;四、思考题1.特征管理器包括哪些常用功能?2.如何将SolidWorks文件保存为其他格式?四、实验问题总结实验二草图的绘制与编辑一、实验目的1.掌握创建草图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步骤。

2.熟练掌握绘制各类基本图形的方法。

3.熟练掌握针对草图实体的各种操作。

4.熟练掌握各类尺寸标注方法。

5.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关系的添加与删除。

6.掌握草图绘制技巧。

二、实验内容1.练习创建草图的基本方法:(1)练习新建二维草图;(2)练习在零件的面上绘制草图;(3)练习从已有的草图派生新的草图。

2.基本图形绘制:(1)熟悉草图绘制工具栏;(2)练习绘制以下图元:直线、圆、圆弧、矩形、平行四边形、多边形、椭圆、椭圆弧、抛物线、样条曲线、分割曲线、文字、圆角、倒角。

三维建模及打印技术实验指导书

三维建模及打印技术实验指导书

三维建模及打印技术实验指导书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2015年5月目录实验一三维建模基本指令实验 (1)实验二三维建模高级指令实验 (10)实验三三维打印技术基础实验 (18)实验四三维打印自主设计实验 (24)实验一三维建模基本指令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基本零件建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SolidWorks草绘特征:拉伸凸台、拉伸切除的操作方法。

掌握放置(应用)特征:钻孔特征、倒角特征、圆角特征、抽壳特征、拔模斜度特征、筋的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1.拉伸特征拉伸特征是SolidWorks实体建模中最为基础的建模工具,所谓拉伸,就是在完成剖面草图设计后,沿着剖面的垂直方向产生体积上的变化。

拉伸特征是将一个截面沿着与截面垂直的方向延伸,进而形成实体的造型方法。

拉伸特征适合创建比较规则的实体。

拉伸特征是最基本和常用的特征造型方法,而且操作比较简单,工程实践中的多数零件模型,都可以看做是多个拉伸特征相互叠加或切除的结果。

在实体拉伸截面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a.拉伸截面原则上必须是封闭的。

如果是开放的,其开口处线段端点必须与零件模型的已有边线对齐,这种截面在生成拉伸特征时系统自动将截面封闭。

b.草绘截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封闭环组成,封闭环之间不能自交,但封闭环之间可以嵌套。

如果存在嵌套的封闭环,在生成增加材料的拉伸特征时,系统自动认为里面的封闭环类似于孔特征。

2.放置特征放置特征是指由系统提供的或用户自定义的一类模板特征。

它所创建的特征几何形状确定,通过输入不同的尺寸可得到大小不同的相似几何特征。

放置特征一般需要指定放置特征的放置平面和特征尺寸。

放置特征包括:钻孔特征、倒角特征、圆角特征、抽壳特征、拔模斜度特征、筋特征等。

三实验器材计算机1台SolidWorks三维制图软件1套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连接件设计完成如图1-1(1)(2) 1-2所示。

图1-1连接件图1-2草图(3) 单击【拉伸凸台/列表框内选择【两侧对称】选项,在【深度】文本框内输入“54mm”,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所示。

SolidWorks建模实验指导书

SolidWorks建模实验指导书

虚拟设计实验—SolidWorks三维建模实验指导书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验一 SolidWorks三维建模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了解虚拟设计技术中三维模型的建模原理,了解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的基本建模操作,加深对虚拟设计技术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了解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的基本建模操作。

通过典型零件的建模,了解三维模型的创建方法,了解SolidWorks建模中的建立基准面、基准轴,镜像、阵列,放样、扫描以及抽壳等编辑技巧。

三、实验设备及软件微型计算机以及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五角星建模(如图 2.1)(1)单击【新建】按钮,新建一个零件文件。

(2)选取前视基准面绘制草图,如图2.2(a)所示;拉伸10mm 深度,如图2.2(b)所示。

图2.1 五角星(a) 草图(b)“拉伸”特征图2.2 “拉伸”特征(3) 选择下拉菜单选【插入】| 【参考几何体】| 【基准面】命令,出现【基准面】属性管理器,单击【通过直线/点】按钮,选择“顶点<1>”、“顶点<2>”和“顶点<3>”,单击【确定】按钮,建立新基准面,如图2.3 所示。

(4) 选择【插入】|【切除】|【使用曲面】命令,出现【使用曲面切除】属性管理器,选择“基准面1”,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4 所示。

图2.3 “通过三点”建立基准面图2.4 “使用曲面切除”特征图2.5 “镜向”特征图2.6 “抽壳”(6)单击【抽壳】按钮,出现【抽壳】属性管理器,在【移出的面】中选择“面<1>”“面<2>”和“面<3>”,在【厚度】文本框内输入“1mm”,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6 所示。

(7) 选择下拉菜单选【插入】|【参考几何体】|【基准轴】按钮,出现【基准轴】属性管理器,单击【一直线/边线/轴】按钮,选取“边线1”,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7 所示。

3DMAX实验指导书

3DMAX实验指导书

3DMAX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制作简单沙发1.定义单位:菜单栏中【自定义】——【单位设置】,设置单位为“毫米”2.创建坐垫,选择【创建】命令面板中【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打开【键盘输入】卷展栏,3.创建扶手,选择顶视图,选择【创建】命令面板中【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打开【键盘输入】卷展栏,4.创建靠背,选择顶视图,【切角长方体】:5.调整位置:6.创建底座,选择顶视图,【切角长方体】,键盘输入,长度1200,宽度1500,高度150,圆角1507.创建沙发腿,创建【标准基本题】【圆柱体】,半径70,高度200,并另外克隆出3个(点击右键,选择克隆),调整位置如图:8.调整靠背形状,点击【修改】图标,再选择下拉菜单中的【FFD4某4某4修改器】,选择控制点,在左视图中调整靠椅的形状,注意一次框选中选择一行控制点,一起拖动。

调整如图9.在前视图中,调整扶手,步骤同上,调整后如图左,选择【工具】中的【镜像】并设置如图右10.得到沙发模型,如图:渲染出图。

选择透视图,再工具栏中的将渲染结果保存下来。

实验二:飞机模型或者按F9,单击,可1.定义好单位为毫米2.创建机身,选择顶视图,操作如下:创建3.挤出机头,【修改】——【编辑网格】——多边形。

如下图左。

在左视图中,配合ctrl键选择3个面片如下图右:展开【编辑几何体】卷展栏,单击【挤出】按钮,设置挤出值为50,选择机头最前面的片面,并且右击工具栏中的如图:继续保持3个多边形面片被选中状态,单击【挤出】值为40,等比缩放20%,效果如图4.创建机翼。

在前视图中选择面片:挤出值为100;在顶视图中调整机翼形状:在编辑网格中选择顶点,拖动机翼的顶点调整如图:图到后视图:挤出另一侧机翼调整如图:,切换前视5.创建机尾。

先在顶视图中移动对应机尾的点,调整机尾,并选择机尾对应的面片挤出值为40在透视图中选择机尾顶点进行调整,图中红色的顶点,可配合ctrl 键,选中8个顶点,一起拖动向后调整成斜面:切换为多边形,在前视图和后视图中创建侧翼,挤出值为40,并调整如下:6.创建排气孔,前方排气孔,在左视图中选择排气孔对应的多边形,挤出值为-40,倒角为-8:切换到右视图,创建后排气孔,挤出值为-40,倒角为-8:点击右下的实例三:精美酒杯,可观看飞机的运动,渲染导出为avi文件。

Soldworks2010三维建模实验指导书

Soldworks2010三维建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Solidworks 2010三维建模(机械制图习题集机类54-4)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Solidworks 2010软件二维草绘、三维建模的基本操作及常用命令,并运用该软件创建零件的三维模型,体会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技术的应用。

二、实验要求根据图1所示组合体轴测图,运用Solidworks 2010创建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并提交创建的三维模型文件。

图1 组合体的轴测图图2组合体三维模型三、实验内容(一)启动Solidworks 2010如图3所示,单击“开始”→“所有程序”→“Solidworks 2010”→“Solidworks 2010”,启动Solidworks 2010软件(或直接双击桌面快捷键,启动软件)。

软件启动后,界面如图4所示。

图3 启动SolidWorks图4 SolidWorks软件界面(二)新建文件在界面最上方标准工具栏中单击“新建”命令图标(如图5所示),出现“单位和尺寸标准”对话框(提示:当第一次启动Solidworks软件后新建文件,系统默认出现此对话框,后续再次新建文件,将不再出现此对话框),如图6(1)所示,“单位”处选择“MMGS(毫米、克、秒),“尺寸标准”选择“GB”,单击“确定”后,出现“新建Solidworks文件”对话框(如图6(2)所示)。

单击“零件”图标并“确定”后,系统自动进入默认名称为“零件1”的三维建模环境,结果如图7所示。

图5 新建图标(1)(2)图6 单位和尺寸标准对话框图7 三维建模环境在界面左侧管理器窗口中,包含零件1的模型树。

模型树中显示系统默认的零件名称,并提供三个相互垂直的基准平面(前视、上视、右视基准面)和坐标系原点。

默认情况下,三个基准平面和坐标系原点被隐藏,在右侧的图形窗口中不显示。

注:1、软件提供的三个基准平面:前视、上视和右视,分别对应国家制图标准中的主视、俯视和右视。

2、新建模型文件时,系统默认的单位为“MMGS(毫米、克、秒),“尺寸标准”为“G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八十六 机械CAD一、实验目的1、了解三维CAD/CAM软件造型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构建几何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2、掌握零件三维造型的基本操作。

3、掌握由零件构建装配体的基本方法和操作。

4、掌握由装配体或零件图进行工程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操作。

5、熟悉常用的三维CAD/CAM软件UG、SolidWorks、Pro/E、CATIA等软件环境和使用方法。

二、基本知识1、三维CAD/CAM软件的功能三维CAD/CAM软件根据功能不同分为综合集成型和单一功能型两种。

(1)综合集成型软件功能综合集成型CAD/CAM支撑软件功能比较完备,综合提供三维造型、设计计算、工程分析、数控编程以及加工仿真等功能模块,综合性强、系统集成性较好。

一般包括:CAD部分:三维造型(如图86-1),装配,工程图绘制;CAE部分:结构有限元分析,运动机构仿真分析(如图86-2),优化设计;CAM部分:数控编程(如图86-3),后处理,加工过程仿真;用户开发工具:二次开发编程语言(UPL)或高级语言开发接口。

常用的综合集成型CAD/CAM软件有:UG、Pro/E、CATIA等。

(2)单一功能型软件功能单一功能型软件主要支持产品设计或制造过程中的某个作业过程及相关操作,功能上相当于综合集成型CAD/CAM软件的某个模块。

单一功能型软件完成任务单一、专业性处理能力强。

三维设计CAD系统,主要完成三维造型、装配与工程图绘制,常用软件有SolidWorks、Solidedge等;数控编程软件有 MasterCAM、SurfCAM等;工程分析软件:动力学仿真分析主要有ADAMS等,有限元分析主要有ANSYS、ABAQUS、NASTRAN等。

图86-1 三维造型图86-2 构件运动分析图86-3 数控加工动态演示图2、三维实体常见的表示方法(1)体素构造几何法体素构造几何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在计算机内部通过基本体素和其运算来表示实体,即通过布尔模型生成二叉树数据结构。

基本体素有Block块、Cylinder圆柱、Cone圆锥、Sphere球、Wedge楔块、Torus环等。

基本体素如图86-4所示,用CSG二叉树表示实体如图85-5所示。

图86-4 三维造型基本体素图86-5形体的二叉树表示(2)边界表示法边界表示法(Boundary-representations, B-rep)是以实体边界为基础来定义和描述三维实体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给出实体完整、显式的边界描述。

其原理是:每个实体都由有限个面构成,每个面(平面或曲面)由有限条边围成的有限个封闭域来定义。

在边界表示法中,实体可以通过它的边界(面的子集)表示,每一个面又可通过边,边通过点,点通过三个坐标来定义。

因此,边界模型的数据结构是网状关系,如图86-6所示。

边界表示法的核心信息是面,同时,通过环表示的信息来标识面的法线方向,也就容易区别某一个面是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图86-6 边界表示法(3)扫描表示法扫描表示法(Sweeping Representation)是由一个二维图形或三维形体在空间沿着某一方向平移或者绕某一轴线旋转进行实体定义的方法,是三维实体造型系统中常用的实体构造方法。

分为平面轮廓扫描和三位实体扫描两种情况。

扫描方式:平移,旋转,轨迹导向。

三、实验内容包括建模、装配、工程图三部分:(1)零件三维建模(2)零件三维模型、标准件装配成装配体(3)三维模型转换成二维,并完成标注生成工程图实验过程如图86-7所示。

图86-7 机械CAD实验内容及过程图86-8 联轴器CAD本实验的内容是零件造型、装配和生成工程图,实现如图86-8所示某产品的局部零件的三维造型、装配和工程图。

采用相同的两个半联轴器用螺栓连接形成装配,半联轴器零件尺寸如图86-9所示。

图86-9 半联轴器零件参数四、操作步骤1、UG零件建模1)新建建模文件启动UG软件,点击“新建”命令,弹出对话框,如图86-10所示。

选择“模型”模块,进行建模工作。

2)截面旋转造型(1)绘制截面。

UG草图环境下设置中心线,绘制回转截面,如图86-11所示。

(2)旋转成型。

选择“回转”,如图86-12所示,对话框中选中绘制的草图截面,指定矢量选择x轴,布尔运算选择“求差”,其余默认,然后点击确定,造型结果如图86-13所示。

图86-10 UG新建功能模块图86-11 UG新建功能模块图86-12 回转截面进行造型图86-13 旋转造型结果3)绘制花键采用去除并阵列得到所需花键。

花键齿厚10,齿数为8个。

(1)草绘。

选择草绘命令,放置平面选择联轴器端面,如图86-14所示红色面。

草绘一个齿轮廓,内边线圆弧半径为26,外边线圆弧半径为30,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为10。

如图86-15所示。

图86-14 花键草图放置平面图86-15 花键草图参数(2)拉伸。

选中草图,选择拉伸命令,确定正确的看拉伸方向(如果相反点击反向命令),距离是65,布尔运算选择求差,进行拉伸切除,如图86-16所示,拉伸结果如图86-17所示。

图86-16 联轴器键槽拉伸切除图86-17 联轴器一个键槽(3)键槽阵列。

阵列键槽,形成花键。

选择下拉菜单中的“实例特征”,选择“圆形阵列”,如图86-18所示;选择阵列对象是上一步的拉伸,即“拉伸(8)”,如图86-19所示;阵列方法选择“常规”,阵列数目为8,角度为45度,如图86-20所示;阵列基准选择“基准轴”,x轴为基准轴;完成阵列得到花键如图86-21所示。

图86-18 键槽阵列类型图86-19选择键槽阵列对象图86-20 阵列方法和参数4)绘制孔(1)孔草图。

采用跟前述相同方法选择孔草图放置面,绘制孔草图,如图86-22所示。

图86-21 阵列形成花键图86-22 孔草图(2)绘制孔。

选择下拉菜单中的“孔”图标,弹出对话框中,如图86-23所示,选择“常规孔”,指定点选择上一步绘制的草图中的四个点,孔直径为14.5,深度为“贯通体”,布尔运算选择“求差”,点击确定,绘制完成,得到孔如图86-24所示。

图86-23 绘制孔设置图86-24 联轴器孔5)倒角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倒斜角,弹出菜单如图86-25所示,选择“对称”,距离为2,然后选择需要倒角的边,确定;完成倒角后的零件,如图86-26所示。

图86-25 联轴器倒角设置图86-26 倒角后的联轴器6)绘制其他零件采用类似的方法绘制其他相关的螺栓、螺母、垫圈或者从标准件库中调用相应零件。

2、UG装配建模1)新建建模文件启动UG软件,点击“新建”命令,弹出对话框,如图86-10所示。

选择“装配”模块,进行装配工作。

2)添加第一个组件点击“添加组件”,弹出对话框,如图86-27所示;对话框中选择“打开”,找到需要添加的文件(右边预览可以文件,确定是否所需),如图86-28所示,确定,完成第一步装配。

图86-27 添加组件对话框图86-28 选择所需添加的文件3)继续添加组件选择要添加的组件,选择“通过约束”来定位,如图86-29所示。

约束条件选择自动判断中心/轴,选择两个孔中心线,如图86-30箭头所指,在“在主窗口中预览组件”可以看到方向(如果不正确,选择返回),方向正确后确定,添加组件后如图86-31所示。

图86-29 约束定位添加组件图86-30 以孔中心线为约束条件4)装配螺栓、垫圈、螺母采用跟上步相同的方法添加组件,使用合适的约束方式,添加螺栓、垫圈、螺母,完成装配图如图86-8所示。

3、UG工程图绘制过程1)进入制图环境启动软件,打开装配组件,点击开始菜单栏选中“制图”,进入制图环境,如图86-32所示。

2)新建图纸页设置图纸大小、比例、单位、投影视角等,如图86-33所示。

设置完成点击“确定”。

3)添加基本视图点击“基本视图”,选择要投影的视图、比例,放置视图,如图86-34所示。

4)添加剖视图将鼠标移至投影视图的边框上,单击右键,弹出如图86-35所示对话框,选择“添加剖视图”;选择“自动判断铰链线”,,选择一个铰链线基点,这里选择红框中的圆心,如图86-36所示;移动鼠标放置剖视图,如图86-37所示,得到红圈中的剖视图。

图86-31 再次添加组件后形成的装配体图86-32 进入制图环境86-33 新建图纸页图86-34 添加基本视图图86-35 添加剖视图图86-36设置自动判断图86-37 鼠标放置剖视图5)改变剖面线将螺栓、螺母、垫圈设置为不剖。

点击“视图中剖切”,在对话框中选择需要修改的视图,然后选中视图中不剖切部分,操作栏选择“变成非剖切”,点击“确定”,完成设置,如图86-38所示。

6)标注尺寸点击“自动判断尺寸”,开始标注;如有公差或文字标注,双击要标注的尺寸,进行相应的公差和文字标注;完成总体尺寸标注后如图86-39所示。

图86-38 设置不剖切的部分图86-39 完成尺寸标注7)标注零件序号点击“标识符号”,在对话框中选择类型为“圆”,点击“选择终止对象”的图标,点击鼠标左键指定终止点,在文本一栏填入序号,然后点击鼠标左键放置圆的位置,如图86-40所示。

8)插入零件明细表点击“插入”,选择“表格”,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零件明细表”,单击鼠标左键放置,如图86-41所示。

根据选择的零件,填零件明细表。

双击明细表的单元格,直接填入,如图86-42所示。

图86-40 标准零件序号图86-41 插入零件明细表图86-42 填入明细表内容设置明细表的样式。

选中你要更改样式的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样式”;弹出对话框中,可以对选中单元格的文字大小、颜色、字体和单元格对齐方式等进行设置。

9)添加技术要求点击“注释”,在文本输入一栏输入技术要求,点击鼠标左键放置在指定位置,如图86-43所示。

10)工程图完成工程图,如图86-44所示(没有填写标题栏)。

图86-43 添加技术要求图86-44 工程图示意图五、思考题试找一个较复杂的回转体零件如齿轮、蜗杆等,按照上述基本步骤进行建模、装配、生成工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