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公差与检测

合集下载

几何公差及检测

几何公差及检测
(框格内数字或字母高度,应与图样中尺寸数字的高度相 同)
带箭头的指引线表示法:
只有一条指引线与框格相连。(指引线为细实线) 指引线靠近框格的那一段一定要垂直于框格的
一条边。
指引线箭头的方向应是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或直 径方向。指引线的弯折点最多两个。
形位公差值表示方法:“t”、“φt” 、“Sφt”。
6).位置度: 点的位置度:公差带是直径为t,且以点的理想
位置为中心的圆或球内的区域。
线的位置度
线的位置度公差带
线的位置度:
给定一个方向: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中心
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
给定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公差带是正截面为公差值t1 t2 ,且以线的理想位
3) 按检测时的地位分:
被测要素: 图样上给出了形位公差要求的要素。
是被检测的对象。
基准要素: 零件上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
置的要素,基准要素在图样上都标有 基准符号或基准代号。
0.05 A
被测 要素
基准 要素
A
4) 按功能关系分:
单一要素: 仅对被测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的要素。
关联要素: 与零件基准要素有功能要求的要素。(即
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或中心平面,或者被测要素 的检测方向一定时,标注“t”,例如平面度、圆度、 圆柱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值的标注。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圆心等中心要素且检测方向为径 向任意角度时,公差带的形状为圆柱或圆形,标注 “φt”,例如同轴度公差值的标注。
当被测要为球心且检测方向为径向任意角度时,公差 带为球形,标注“Sφt”,例如球心位置度公差值的标 注。
例如,圆柱表面的形状误差,在间隙配合中会使间隙大小分布不 均,造成局部磨损加快,从而降低零件的使用寿命;平面的形状 误差,会减少配合零件的实际接触面积,增大单位面积压力,从 而增加变形。

第2章 几何公差及检测

第2章 几何公差及检测

第2章几何公差及检测一、判断题1.任何被测提取要素都同时存在有几何误差和尺寸误差。

( √ )2.几何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

( √ )3.相对其他要素有功能要求而给出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

( ×)4.基准要素是用来确定提取组成要素的理想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

( √)5.在国家标准中,将几何公差分为12个等级,1级最高,依次递减。

( √)6.某被测提取圆柱面的实测径向圆跳动为f,则它的圆度误差一定不会超过f。

( √)7.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的区别是两者在形状方面不同。

( ×)8.端面全跳动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相同。

( √ )9.径向全跳动公差可以综合控制圆柱度和同轴度误差。

( √)10.孔的体内作用尺寸是孔的被测提取内表面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尺寸。

( √)11.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减去中心要素的几何公差。

( √)12.最大实体状态是假定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处处位于极限尺寸且使具有实体最小(材料最少)时的状态。

( × )13.包容要求是要求被测提取要素处处不超越最小实体边界的一种公差原则。

( ×)14.最大实体要求之下关联要素的几何公差不能为零。

( × )15.按最大实体要求给出的几何公差可与该要素的尺寸变动量相互补偿。

( √)16.最小实体原则应用于保证最小壁厚和设计强度的场合。

( √ )17.内径百分表是一种相对测量法测量孔径的常用量仪。

( √)18.扭簧比较仪是利用扭簧作为传动放大的机构。

( √ )19. 圆度误差只能用圆度仪测量。

( × )20.在被测件回转一周过程中,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圆锥面上的斜向圆跳动。

( √)二、选择题1.零件上的提取组成要素可以是( C )。

A.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B.理想要素和组成要素C. 组成要素和导出要素D.导出要素和理想要素2.下列属于形状公差项目的是( B )。

几何公差与检测

几何公差与检测

独立原则
图样上给 定的几何公 差与尺寸公 差相互无关, 分别满足要 求
相关要求
1、包容要求
包容原则要求实际要素遵守最大实体边 界,即实际要素处处不得超越最大实体 边界,而实际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不得 超越最小实体尺寸。
最大实体边界指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且 具有正确几何形状的理想包容面。
表示方法 被测要素的尺寸极限偏差或公 差带代号后加注符号E
位置公差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 的变动全量。同心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 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 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圆跳动、 全跳动 国标GB/T1182-2008 介绍
平行度-面对面
平行度-线对面
平行度-面对线
平行度-线对线
0.04mm;
4)φ70孔线轴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
为φ0.02mm;
5)φ210外圆对φ70孔轴线的同轴度
公差为φ0.03mm;
4.3 公差原则
确定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之间 相互关系所遵循的原则
作用尺寸
局部实际尺寸Da、da 体外作用尺寸Dfe、dfe 体内作用尺寸Dfi、dfi
图4-83 作用尺寸
零件要素应用最小实体要求时,要求实际 要素遵守最小实体实效边界,局部实际尺 寸在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之间。
最小实体要求仅用于中心要素,其目的是 保证零件的最小壁厚和设计强度。
4、可逆要求
形位误差与尺寸共同作用,相互补偿。 当形位误差值小于给定公差值时,允许 其实际尺寸超出极限尺寸。
(1)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
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其形位误差超 出图样上给定的公差值,局部实际尺寸在最大实体 尺寸与最小实体尺寸之间。

ch4(3) 几何公差及检测

ch4(3) 几何公差及检测
§4 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公差原则就是处理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之间关系的原则。
公 差 原 则
独立原则
: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相互独立无关
包容要求
相关要求
: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有关
最大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
可逆要求
一、术语及其意义 1.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Da,da)
—简称提取要素的局部尺寸(Da,da) 指在实际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两对应点之间测得的距离。
dfe=da+f≤dM且 da≥dL=dmin
含义:尺寸公差控制几何误差
动态公差图
2.最大实体要求(MMR)
1)定义: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偏离最大实体状态,而其形状、 方向、位置公差获得补偿的一种公差原则。
既可用于被测要素(包括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又可用于基准中心要素。
2)特点: a) 被测要素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 寸不超过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式中:f —— 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
1.包容要求(ER)
4)包容要求的应用
采用包容要求主要是为了保证配合性质,特别是配合公差较小的精密配合。
用最大实体边界综合控制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来保证必要的 最小间隙(保证能自由装配)。 用最小实体尺寸控制最大间隙,从而达到所要求的配合性质。
如回转轴的轴颈和滑动轴承,滑动套筒和孔,滑块和滑块槽的配合等。
d2
d3
φ50
提取要素的局部尺寸和单一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
dfe=da+f形状 Dfe=Da-f形状
d4
关联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是提取要的局部尺寸与位置误差综合 的结果。 ——指结合面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或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大 (或最小)的理想轴(或孔)的尺寸,而该理想轴(或孔)必须 与基准要素保持图样上给定的功能关系(几何关系)。

第四章 几何公差与检测

第四章 几何公差与检测

垂直度
⊥ ∠ ◎

圆柱度
全跳动
第一节
五、几何公差的标注 1. 几何公差框格和指引线
概述
国家标准规定,在技术图样中几何公差应采用框格代号标注。无法采 用框格代号标注时,才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加以说明,但应做到内容 完整,用词严谨。 1)公差框格: (1) 第一格 几何公差特征的符号。 (2) 第二格 几何公差数值和有关符号。 (3) 第三格和以后各格 基准字母和有关符号。规定不得采用E、F、I、J 、L、M、O、P和R等九个字母。
第二节 形状公差
一、形状公差基本概念
形状公差是为了限制形状误差而设置的,用于单一要素、单一实际要 素的形状所允许变动的全量。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 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六项(后两项在有基准时,属于位置度) 。形状公差被测要素为直线、平面、圆和圆柱面、轮廓线、轮廓面。 形状公差带的特点:不涉及基准,它的方向和位置均是浮动的,只 能控制被测要素形状误差的大小。
圆 度
0.01 0.01
第二节 形状公差
4、圆柱度 公差带: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mm的两同 轴圆柱面之间。
t
公差带
标注
圆柱度
第二节 形状公差
4、圆柱度
项目 标注示例及读法 公差带
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 mm
在任一截面上半径差位公差值0.01 mm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圆 度
同一被测要素有多项公差要求的标注
第一节
概述
5.基准要素的标注 通常无论基准符号在图样上的方向如何,方框内的字母 均水平书写。
基准符号
第一节
概述
1) 基准要素的标注 (1)当基准要素为轮廓线和表面时,基准符号应置于该要素的轮廓线或 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基准符号标注在轮廓的引出线 上时,可以放置在引出线的任一侧,基准符号还可以置于用圆点指向的实 际表面的参考线上,基准符号不能直接与公差框格相连。。

几何公差及检测

几何公差及检测

几何公差及检测任务一几何公差概述〖任务描述〗如图4-1所示为轴类零件的几何要素标注,试分析图中几何公差项目及其符号的含义。

图4-1 轴类零件的几何要素标注〖任务分析〗要完成此任务,学生需掌握几何公差中几何要素的概念及其分类、几何公差的项目及其符号等。

〖知识准备〗一、几何要素的概念及其分类1.几何要素的概念几何公差的研究对象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这些点、线、面统称为几何要素,简称要素。

一般在研究形状公差时涉及的对象有线和面两类要素,在研究位置公差时涉及的对象有点、线和面三类要素。

2.几何要素的分类1)按结构特征分类(1)轮廓要素。

2)按存在状态分类(1)实际要素。

实际要素是指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可以被测量出来的要素代替。

(2)理想要素。

理想要素是指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是按设计要求,由图样给定的点、线、面的理想形态,它不存在任何误差,是绝对正确的几何要素。

3)按所处地位分类(1)被测要素。

(2)基准要素。

基准要素是指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要素。

4)按功能关系分类(1)单一要素。

单一要素是指仅对被测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的要素。

(2)关联要素。

关联要素是指与零件基准要素有功能要求的要素。

二、几何公差的项目及其符号国家标准将几何公差分为14个项目,其中形状公差有4个项目,轮廓公差有2个项目,定向公差有3个项目,定位公差有3个项目,跳动公差有2个项目。

几何公差的每一个项目都规定了专门的符号,见表4-1。

〖任务实施〗对图4-1中的几何公差项目及其符号含义的解释如图4-5所示。

明确任务。

讲解几何要素的分类。

学生完成任务。

图4-5 几何公差项目及其符号含义的解释任务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任务描述〗按要求进行标注。

〖任务分析〗要完成此任务,学生需了解几何公差框格和基准符号,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几何公差的公差等级和公差值等。

〖知识准备〗一、几何公差框格和基准符号1.几何公差框格及填写的内容图4-7 几何公差框格2.框格指引线公差框格与被测要素用指引线连接起来,指引线由细实线和箭头构成,它从公差框格的一端引出,并保持与公差框格端线垂直,引向被测要素时允许弯折,但弯折不能超过两次。

第3章_几何公差与检测-8-几何公差检测

第3章_几何公差与检测-8-几何公差检测
刀口尺(理想要素) 被测零件
颜色 不透光 蓝色 红色 白色
间隙/微米 <0.5 ≈0.8 1.25~1.75 >2.5
被测零件
平板(理想要素)
4
几何公差的检测原则
• 测量坐标值原则
– 测量坐标值原则是指利用计量器具的固有坐标,测 出实际被测要素上各测点的相对坐标值,再经过计 算或处理确定其形位误差值。如:位置度、线轮廓 度、面轮廓度等。
6
几何公差的检测原则
• 测量跳动原则
– 此原则主要用于跳动误差的测量,因跳动公差就是 按特定的测量方法定义的位置误差项目。 – 其测量方法是:被测实际要素(圆柱面、圆锥面或端 面)绕基准轴线回转过程中,沿给定方向(径向、斜向 或轴向)测出其对某参考点或线的变动量(即指示表最
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7
几何公差的检测原则
10
几何公差的检测原则
• 控制实效边界原则
– 该原则检验被测提取要素是否超过实效边界以判断 合格与否,适用于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场合。 – 如果被测要素满足最大实体要求,那么被测提取要 素不得超越图样上给定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几何公差的检测原则
0.04 M A M
E
被测零件
功能量规
0 50 -0.05
A
50
42
dM=50
检测 工件
用功能量规检验同轴度误差
dMV =25.04
12
0 25-0.05
基准的建立与体现
• 基准的作用:
– 在给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时,必须标 明基准。 – 在定向误差、定位误差和跳动误差的检测中,为了 确定定向最小区域的方向或定位最小区域的位置, 必须正确地建立基准,并在实际检测中予以体现。

第三章 几何公差及检测

第三章 几何公差及检测
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平面度
平面度公差用于控制零件上实际平面的形状误差。

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两平行平面内。

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的区域。
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3、圆度
圆度公差用于控制回转体零件的横截面轮廓的形 状误差
圆度公差带是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 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圆锥面 平面
球面
球心
轴线
素线
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圆柱面

• 按在形位公差中所处的地位分
①被测要素
在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是检测的对象。
②基准要素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
0.03 A
被测要 素
基准要素
φ
A
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按结构性能分
①单一要素
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说明:
公差带的形状由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和给定的公差特征项目所确定。
公差带的大小是由公差值T确定的,指的是公差带的宽度或直径。
形位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有两种情况: 公差带的方向或位置可以随实际被测要素的变动而变动,没有对其他
要素保持一定几何关系的要求,这时公差带的方向或位置是浮动的;
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 基准中心要素的标注方法
基准符号的基准三角形底边放置在基准中心要素(轴线、 中心平面等)所对应尺寸要素的尺寸线的一个箭头上, 并且基准符号的细实线应与该尺寸线对齐。
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3. 公共基准的标注方法
对于由两个同类要素构成而作为一个基准使用的公共 基准轴线、公共基准中心平面等公共基准,应对这两 个同类要素分别标注两个不同字母的基准符号,并且 在被测要素公差框格中用短横线隔开这两个字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一要 素
指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与其它要素无功能关系
关联要 素
指与基准要素有功能关系、并给出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
•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工具, 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安全 运营”一直是其完成运输任务的首要目标 和基本原责。因此,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事 故产生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程度,制定预 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 施,对于改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 全现状,预防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模块1 认识几何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一、几何要素及其分类
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就是构成零 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统称为几何要素,简称要素。图2-3所示的零 件,可以分解成球面、球心、中心线、圆锥面、端平面、圆柱面、圆锥顶 点(锥顶)、素线、轴线等要素。
模块1 认识几何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基准要 素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 方向或(和)位置的 要素
如图2-5中,φd1圆柱面的轴线是φd2圆柱的轴线和台阶面的基 准要素
组成要 构成零件外形的点、 是可见的,能直接为人们所感受到的。如图2-3中圆柱面、圆锥
素 线、面
面、球面、素线、锥顶
导出要 素
表示组成要素中心的 点、线、面
是不可见的,不能直接为人们所感受到的。但可通过相应的组成 要素来模拟和体现,如图2-3中的轴线,球心,图2-4中的φd1、 φd2圆柱轴线
• 事故是因故障或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管理人员指挥不力而 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可靠性或危机运营安全的 时间。事故根据其表现、影响程度与范围,可分为一般故 障、险性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等;按其专业性质可分 为行车事故、客运组织事故、电力传输事故。
• 引起非正常运营状态和紧急运营状态的原因很多,按照灾 害类别分类,氛围以下几种: 1、设备、硬件故障引起的:运营中断事故,如车辆故障、 线路故障和各种设备故障引起的行车事故; 2、以外危险事件和各种自然灾害引起的:系统内部秩序 混乱和运营中断,如火灾事故、水灾事故、爆炸事故、恐 怖袭击事件等; 3、个别站点或中转换乘站突发集中大客流:没有得到预 报信息的情况下,产生系统流量骤增、售票厅和通道站台 拥堵等现象,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运营行车事故、设施设 备事故、客伤事故、火灾事故、因公伤亡事故、道路交通 事故、运营严重晚点事件。
6.1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类
一、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状态
• 按照运营的安全水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状态可以分 为正常运营、分正常运营和紧急运营3种情况。正常运营 是按照排定的运行图和工作秩序进行运营的状态,系统运 行正常,运输需求和系统的供给能力相配,系统状态较为 稳定。非正常运营状态是系统运营中出现了不良的影响影 响因素,例如列车晚点、区间堵塞、列车故障、早晚高峰 客流等,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应及时组织相应调整方案,积 极消除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重视不够或调整不及时可能会 导致严重后果。紧急运营状态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身 出现较为严重的机械、运行、服务故障,或遭遇到严重的、 外部灾害影响,从而导致系统的运营能力减弱或停止,严 重影响到系统稳定性和课程可的人身安全。
单元二 几何公差与检测
模块1 认识几何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由于机床夹具、刀具及工艺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经过机械加工后, 零件的尺寸、 形状及表面质量均不能做到完全理想而出现的加工误差,归 纳起来除了有尺寸误差外,还会出现形状误差、方向误差、位置误差和表 面粗糙度等。如车削时三爪卡盘夹紧的环形工件,会因夹紧力使工件变形 成为棱圆形(形状误差);钻孔时钻头移动方向与工作台面不垂直,会造成 孔的轴线对定位基面的垂直度误差(方向误差)
图6-1运营状态示意图
二、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和故障
•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因素统称为事 件。根据其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可 分为事故、故障两类。
• 故障是因设备质量原因或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须人工干预或维修的事件,根据表现和影响程度可分为轻 微故障、一般故障和严重故障。轻微故障可以迅速排除, 一般不会影响运营可靠性;一般故障将造成短时间的列车 运行秩序混乱,部分列车运行延误;严重故障则会导致较 长时间的运营中断,严重影响系统运营可靠性。按照设备 类型和原因,故障又可分为列车车辆故障、线路故障、供 电系统故障、同好系统故障、环控设备故障、车站客运设 施故障灯。
素素
实际要素在测量时用测和)位置公差的要 素
如图2-5中,φd1圆柱面给出了圆柱度要求,φd2圆柱的轴线对 φd1圆柱的轴线给出了同轴度要求,台阶面对φd1圆柱的轴线给 出了垂直度要求,因此,φd1圆柱面,φd2圆柱面的轴线和台阶 面就是被测要素
零件几何要素的分类
分类方 式
按存在 的状态 分类
按在几 何公差 中所处 的地位 分
按几何 特征分
功能要 求
种类
定义
说明
理想要 素
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
绝对准确,不存在任何几何误差,用来表达设计的理想要求,如 图2-4所示
实际要 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 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实际要素具有几何误差。标准规定:零件
• 根据事故和故障导致的后果又可分为可控时间和不可控时 间。可控事件是指该时间在发生前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 通过一些手段和措施避免的,但是由于人为的疏忽或管理 不当导致该时间最终发生。这种时间往往在发生前会出现 一些征兆,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就可以避免它的发生。而 不可控时间具有不确定因素,一个点,一个线都可能导致 它的发生,是人力难以避免的。不可控时间又称突发事件,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一般是指由故障、事故或其他原因 (认为、环境、社会事件等)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严重 影响或可能影响运营安全与秩序的事件。根据其影响程度 与范围可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险性突发事件、大突发事件 和严重突发事件等;根据其引发原因又可分为运营引发突 发事件、外来人员引发突发事件、环境引发突发事件等。
三、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判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