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几何公差及检测
合集下载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9 形位公差概述及标注概述

φd
φd
2)基准要素的标注
基准要素的标注是用带基准符号的指引线将基 准要素与公差框格另一端相连。
0.02
基准符号的连 线必须与基准 要素垂直。
0.021 A
φd
A
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公差 框格连接时,应用基准代号。 此时公差框格应增加第三格, 并写上与基准符号圆圈内相 同的字母代号。
基准分类
轮廓基准
表4-1
公差 特征项目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及符号
符号 有或无 基准要 求 无 无 无 无 置 定 位 定 位 向 公差 特征项目 符号 有或无基 准要求 有 有 有 有或无 有 有 有
直线度 形 状 形 状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形 状 或 位 置
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位置度 同轴度 对称度 圆跳动
局部他标注
如果对被测要素任意局部范围内的公差要求,应 将该局部范围的尺寸(长度、边长或直径)标注在形
几何要素的分类
按几何特征分
1 )组成要素(轮廓要素):构成零件轮廓的 可直接触及的点、线、面。 2 )导出要素(中心要素):不可触及的,轮 对称面等。
廓要素对称中心所示的中心点、中心线、轴线、
几何要素的分类
按在形位公差中所处的地位分
1 )提取组成要素(被测要素) : 零件图中 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要求,即需要 检测的要素。 2 )基准要素:用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 位置的要素,简称基准。
轮 廓
线轮廓度
有或无
面轮廓度
有或无
跳 动
全跳动
有
表 4-2
说 明
形位公差标注要求及附加符号
符号 说明 包容要求 符号
直接 被测要素的标注 最大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课件:几何公差及检测

的要素,即作为参照物的要素。
几何公差及检测
3.按结构特征分类
(1)组成要素(轮廓要素)。组成要素是构成零件轮廓的点、
线、面的要素。
(2)导出要素(中心要索)。导出要素由一个或几个组成要
素得到的中心点、中心线或 中心面。
4.按功能关系分类
(1)单一要素。单一要素是只有形状要求的要素,即与其
他要素无关的几何要素。
几何公差及检测
几何要素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按存在的状态分类
(1)理想要素。理想要素是设计时给定的图纸上的要素。
(2)实际要素。实际要素是加工后实际零件上的几何要
素,在测量时由测得的要素 代替
2.按所处地位分类
(1)被测要素。被测要素给出几何公差要求的要素。
(2)基准要素。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位置
即为直线度误差。当光隙较小时,误差值按标准光隙估 读,一
般光隙在0.5~0.8mm 时呈蓝色,在1.25~1.7mm 时呈红色,大于
2.5mm 时呈白 色。当光隙较大时,误差值用塞尺测量。
几何公差及检测
图8-16 刀口尺和塞尺
几何公差及检测
(2)指示表法。
指示表法适用于轴套类零件轴线直线度的测量(任意方
几何公差及检测
图8-8 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的标注
几何公差及检测
图8-9 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的标注
几何公差及检测
当基准要素或被测要素为视图上的局部表面时,可将基
准符号(公差框格)标注在 带圆点的参考线上,圆点标于基准
面(被测面)上,如图8-10所示。
图8-10 局部表面基准标注
几何公差及检测
准)上,用指示表测量被测平面 上具有代表性的测点的数值,
几何公差及检测
3.按结构特征分类
(1)组成要素(轮廓要素)。组成要素是构成零件轮廓的点、
线、面的要素。
(2)导出要素(中心要索)。导出要素由一个或几个组成要
素得到的中心点、中心线或 中心面。
4.按功能关系分类
(1)单一要素。单一要素是只有形状要求的要素,即与其
他要素无关的几何要素。
几何公差及检测
几何要素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按存在的状态分类
(1)理想要素。理想要素是设计时给定的图纸上的要素。
(2)实际要素。实际要素是加工后实际零件上的几何要
素,在测量时由测得的要素 代替
2.按所处地位分类
(1)被测要素。被测要素给出几何公差要求的要素。
(2)基准要素。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位置
即为直线度误差。当光隙较小时,误差值按标准光隙估 读,一
般光隙在0.5~0.8mm 时呈蓝色,在1.25~1.7mm 时呈红色,大于
2.5mm 时呈白 色。当光隙较大时,误差值用塞尺测量。
几何公差及检测
图8-16 刀口尺和塞尺
几何公差及检测
(2)指示表法。
指示表法适用于轴套类零件轴线直线度的测量(任意方
几何公差及检测
图8-8 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的标注
几何公差及检测
图8-9 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的标注
几何公差及检测
当基准要素或被测要素为视图上的局部表面时,可将基
准符号(公差框格)标注在 带圆点的参考线上,圆点标于基准
面(被测面)上,如图8-10所示。
图8-10 局部表面基准标注
几何公差及检测
准)上,用指示表测量被测平面 上具有代表性的测点的数值,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三章 几何公差及检测)

对称度
控制被测提取(实际)轴线的中心平面(或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或轴线)的共 面(或共线)性误差。
位置度 控制被测要素(点、线、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论正确位 置的变动量。理论正确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基准:三基面体系
三基面体系 a)三基面体系的基准符号及框格字母标注 b)三基面体系的坐标解释
单一要素
该要素对其它要素不存在功能关系,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 公差的要素。 关联要素 该要素对其它要素存在功能关系,即规定位置公差的要素。
第二节 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在技术图样中一般都应用符号标注。 若无法用符号标注,或用符号标注很繁琐时, 可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或列表注明。 进行几何公差标注时,应绘制公差框格,注明 几何公差数值,并使用有关符号。
线轮廓度
理论正确尺寸:用以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方向、位置的尺寸。它 仅表达设计时对被测要素的理想要求,故该尺寸不附带公差,而由形位公差
来控制该要素的形状、方向和位置。
面轮廓度
三、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指被测关联要素的实际方向对其理论 正确方向的允许变动量,而理论正确方向则由基准确 定。
平行度 当两要素互相平行时,用平行度公差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 的方向误差。
图4.4
(3)在多个同类要素上有同一项公差要求
第三节
几何公差带:
几何公差带
用来限制被测提取(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
零件提取(实际)要素在该区域内为合格。
一、形状公差 是指单一提取(实际)要素形状的允许变动量。 公差带构成要素:
公差带形状——由各个公差项目特征决定。
公差带大小——由公差带宽度或直径决定。
① 单一基准是由单个要素建立的基准,用一个大写 字母表示,如图4.11(a)所示。 ② 公共基准是由两个要素建立的一个组合基准,用 中间加连字符“-”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4.11(b) 所示。 ③ 多基准是由两个或三个基准建立的基准体系,表 示基准的大写字母按基准的优先顺序自左至右填写在公差 框格内,如图4.11(c)所示。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第三章孔、轴公差与配合

04
孔、轴的几何公差
几何公差的概念与分类
几何公差的概念
几何公差是用于限制零件几何要素的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等变动的量值,以 确保零件的功能要求和互换性。
几何公差的分类
根据几何特征的不同,几何公差可分为形状公差、方向公差、位置公差和跳动公 差等。
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标注原则
几何公差的标注应遵循“可重现、可检测、可操作”的原则,确保标注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标注格式
标注格式包括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公差和配合代号等内容。标注时需 注意各部分的排列顺序和格式,以便清晰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
03
选用原则
在选择孔、轴公差与配合时,应根据使用要求、工艺条件和经济效益等
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公差等级和配合类型,以满足使用性能和制
造要求。
03
孔、轴的尺寸公差
尺寸公差的概念与表示
配合公差的计算与确定
间隙配合的计算与确定
间隙配合是指孔与轴装配时存在间隙的一种配合方式。其 计算与确定主要考虑使用要求、工作条件和材料特性等因 素。
过渡配合的计算与确定
过渡配合是指孔与轴装配时既有间隙又有过盈的一种配合 方式。其计算与确定需综合考虑使用要求、工作条件、材 料特性和加工工艺等因素。
过盈配合的计算与确定
间接检测法
通过测量与几何要素相关的其他参数, 如直径、长度等,再通过计算得出实 际值,并与几何公差进行比较。
05
孔、轴的配合公差
配合公差的概念与分类
配合公差的概念
配合公差是用于确定孔、轴类零件相互配合关系的允许变动范围的参数。
配合公差的分类
根据使用要求和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配合公差可分为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 三类。
公差与技术测量(完整,精华)4-1几何公差

作用:体现被测要素的设计要求,也是加工和检验的根据。
表示:形状、大小、方向、位置。
二 形状公差带
定义:单一要素对其理想要素允许的变动量。其公差带只有大小和形状,无
方向和位置的限制。
特征项目: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无基准的线、面轮廓度 直线度公差 直线度公差用于控制直线和轴线的形状误差,根据零件的功 能要求,直线度可以分为在给定平面内,在给定方向上和在任 意方向上三种情况。
面内
ø0.01
A
ød
A
六 位置公差带 定义;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量
注意 :
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相对于基准的尺寸为理论
正确尺寸;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功能。
分为:位置度、同轴度和对称度。
பைடு நூலகம்
同轴度公差
概述:同轴度用于控制轴类零件的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 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与
1. 同一被测要素有几项形位公差要求的简化标注方法 同一被测要素有几项形位公差要求时,可以将这几项要求的公差框 格重叠绘出,只用一条指引线引向被测要素 0.05 0.03 A
ø
A 同一被测要素有几项形位公差要求的简化标注示例
2.几个被测要素有同一几何公差带要求的简化 方法标注
几个被测要素有同一形位公差带要求时,可以只使用一个公框
3×刻度 A 0.05 A
20
8
8 返回目录
§3
几何公差带
一 形位公差的含义和形位公差带的特征
定义: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其主要形状有9种:圆内的
区域、两同心圆间的区域、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两等距线 间的区域、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圆柱面内的区域、两等距曲 面间的区域、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球面内的区域。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3章 几何公差3.1-3.3

第一节 概述
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
2. 框格指引线 标注时指引线可由公差框格的一端引出,并与框格端线 垂直,箭头指向被测要素,箭头的方向是公差带宽度方向 或直径方向。 (1)指引线弯折数最多两个,靠框格段一定要垂直或平行 于框格; (2)指引线箭头应是检测方向。
第一节 概述
习题3:标注
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
第3章 几何公差
第一节 概述
几何公差由形状公差、方向公差、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组 成,它是针对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几何形状和 相互位置的误差所规定的公差。 推荐使用的标准: GB/T 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
4.圆柱度 公差带: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 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t
公差带
标注
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
一、形状公差与公差带
习题6:在下图中标注圆度与圆柱公差
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
二、轮廓公差与公差带
1. 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轮 廓线允许的变动全量。它是用来控制平面曲线(或曲面的截 面轮廓)的形状或位置误差。
5. 常用的简化标注方法 (1)一个要素具有多项公差要求:可以将多个公差框格叠 放一起,使用一条指引线。
第一节 概述
三、几何公差的的标注方法
5. 常用的简化标注方法 (2)一项公差要求适用于多个要素:使用一个公差框格, 一条指引线分别指到多个要素;不便分别指引,可采用无引 线框格加T尾箭头,框格上方写清要素数量。
第二节 形状误差与公差
几何公差及检测

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定性和可靠性。
R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 天领域,几何公差对于控 制飞机和航天器的零部件 的精度和位置至关重要, 以确保飞行器和航天器的
安全性和C 性能。
I
医疗器械领域:在医疗器 械领域,几何公差对于控 制医疗器械的尺寸和形状 至关重要,以确保医疗器
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加工工艺要求: 在机械制造过程 中,根据加工工 艺要求,合理选 择几何公差,以 保证加工过程的 顺利进行和零件
的加工质量。
质量控制要求: 通过几何公差的 应用,可以有效 地控制机械制造 过程中的质量, 减少不合格品的 产生,提高产品 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
电子元器件的几何公差应用 电子产品的装配和检测中的几何公差应用 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中的几何公差应用 电子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中的几何公差应用
促进技术进步:几何公差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了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提高 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
几何公差的分类
形状公差:描 述几何要素的 形状特征,如 圆柱度、平面
度等。
方向公差:描 述几何要素的 方向特征,如 平行度、垂直
度等。
位置公差:描 述几何要素的 位置特征,如 位置度、同轴
度等。
跳动公差:描 述几何要素的 跳动特征,如 圆跳动、全跳
比较测量法:通过比较被测零件 与标准件或标准环之间的尺寸差 异,判断其是否符合公差要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与被测尺 寸相关的其他尺寸,间接计算出 被测尺寸的公差。
自动检测法:利用先进的自动化 设备,对被测零件进行快速、准 确的测量,并自动判断其是否符 合公差要求。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3章-几何公差与几何误差

(a)
(b)
1.几何公差框格和基准符号
基准符号
相对于被测要素的基准
注: 不能采用: E、 F 、 I、J、 L、 M、O、P、R等。
基准字母水平书写。
2.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1)被测要素为组成要素的标注
箭头指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 (箭头必须与尺寸线明显错开)。
2.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1)被测要素为组成要素的标注
2.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3)公共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2.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4) 指引线箭头的指向
指引线箭头的方向应是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或直径方向。
(d) 指向圆球形公差带的直径方向
2.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5)附加标记或符号
被测要素为线素的标注 被测要素为线素:用“LE”注明
公差数值 GB/T1184-1996 形位公差未注公差值
5.几何公差现行标准体系
公差注法
GB/T13319-2003 位置度公差注法 GB/T16892-1997 非刚性零件注法 GB/T17773-1999 延伸公差带 GB/T17851-2009 基准和基准体系 GB/T17852-1999 轮廓的尺寸和公差注法
5.几何公差现行标准体系
误差检测
GB/T1958-2004 检测规定
GB/T7235-2004 圆度误差评定
GB/T11336-2004 直线度误差检测
GB/T11337-2004 平面度误差检测
JB/T7557
同轴度误差检测
GB/T8069-1998 功能量规
几何公差与几何误差检测
几何要素与几何公差特征项目
被测表面
箭头也可指向引出线的 水平线,引出线引自被 测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3.方向公差 方向公差是指被测提取要素对某一具有确定方向的拟合要素所 允许的最大变动量,拟合要素的方向由基准确定。方向公差 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3个公差项目。当拟合要素的 方向与基准的夹角为0°时是平行度公差,为90°时是垂直 度公差,为任意角度时是倾斜度公差。显然,平行度与垂直 度可以看做是倾斜度的特例。 1)平行度公差 平行度公差是指被测提取要素对某一具有理论正确方向的拟合 要素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拟合要素的理论正确方向平行于 基准。根据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分别可以是线要素或者面要 素,公差带定义有以下几种形式。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②线对基准体系的垂直度公差。在给定方向上,线对基准体系 (由两个基准平面组成)的垂直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 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这两个平行平面垂直于基准 平面A,且平行于基准平面B。在给定相互垂直两个方向上, 线对基准体系的垂直度公差带为间距分别等于公差值t1和t2, 且互相垂直的两组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组平行平面 都垂直于基准平面A。其中一组平行平面垂直于基准平面B, 另一组平行平面平行于基准平面B。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1.相对于基准体系的线轮廓度公差 相对于基准体系的线轮廓度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圆心 位于由两基准平面确定的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 系列圆的两等距包络线所限定的区域,如图所示。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2.相对于基准体系的面轮廓度公差 相对于基准体系的面轮廓度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球心 位于由基准平面A确定的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 系列圆球的两等距包络面所限定的区域,如图所示。
二、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3、基准要素的标注
1)基准要素标注符号 与公差框格第3~5格内的基准字母相对应的基准要素,在图样上必须用基准 标注符号来表示。基准标注符号由基准三角形、连线、方框和基准字母 组成,如图5-6所示。字母标注在基准方框内,连线一端应从基准方框 垂直引出,与一个涂黑的或空白的三角形相连,涂黑的或空白的基准三 角形含义相同。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2)面的倾斜度公差。面的倾斜度公差有以下两种: ①面对基准线的倾斜度公差。面对基准线的倾斜度公差带为间 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平行平面 按给定角度倾斜于基准轴线。
②面对基准面的倾斜度公差。
4.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指被测提取要素对某一具有确定位置的拟 合要素的变动量,拟合要素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 确尺寸确定。位置公差包括同心度和同轴度、对称 度、位置度3个公差项目。当拟合要素的位置与基 准的距离为零时是同心度和同轴度、对称度,为任 意长度时是位置度。显然,同心度和同轴度、对称 度可以看做是位置度的特例。 1)同心度和同轴度公差 同心度和同轴度公差是指被测提取要素对某一具有理 论正确位置的拟合要素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拟合 要素的理论正确位置应与基准重合。被测要素和基 准要素分别可以是点要素或者线要素,公差带定义 有点的同心度和轴线的同轴度两
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 公差值t,对称于基准中心平面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2)垂直度公差 垂直度公差是被测提取要素对某一具有理论正确方向的拟合要素所允许的 最大变动量,拟合要素的理论正确方向应垂直于基准。根据被测要素和 基准要素分别可以是线要素或者面要素,公差带定义有以下几种形式: (1)线的垂直度公差。线的垂直度公差有以下几种: ①线对基准线的垂直度公差。线对基准线的垂直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 值t、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2)面的平行度公差。面的平行度公差有以下几种: ①面对基准线的平行度公差。面对基准线的平行度公差带为间 距等于公差值t、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 域。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②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公差。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公差带为间 距等于公差值t、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 域。
(2)在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其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 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如图所示。
(3)在给定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其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 值t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公差值前加注符号φ,如图所示。
2、平面度公差 平面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 所限定的区域,如图所示。
3、圆度公差 圆度公差带为在给定横截面内、半径差等于公 差值t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1)几何特征符号。几何特征符号注写在公 差框格第一格中。 (2)公差值。公差值以线性尺寸表示,如果 公差带为圆形或圆柱形,公差值前应加注符 号“φ”;如果公差带为圆球形,公差值前应 加注符号“S φ”。
二、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2、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对于有形位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应该用指引线将其与 公差框格连接。连接时,指引线无箭头的一端应从 形位公差框格的一端连出,而有箭头的一端则应指 向被测要素。指引线箭头的方向不影响公差的定义。 水平放置的公差框格,指引线可以从框格的左端或右 端引出;垂直放置的公差框格,指引线可以从框格 的上端或下端引出。指引线从框格引出时必须垂直 于框格
二、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4、简化标注法
被测要素的简化标注 1)当对同一被测要素有多个形位公差几何特征要求 时,为方便起见可以将这些框格绘制在一起,只用 一根指引线,如图所示。 2)在成组要素上有同一项公差要求时,可只标注一 个要素,并在公差框格上方标明要素的数量。 3)当多个被测要素具有相同形位指引 线标注,如图所示,
4、圆柱度公差 圆柱度公差带为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 柱面所限定的区域,如图所示。
5、无基准的线轮廓度公差 无基准的线轮廓度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圆心位于被测 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的两等距包络线所限定 的区域,如图所示。
6、无基准的面轮廓度公差 无基准的面轮廓度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球心位 于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球的两等距 包络面所限定的区域,如图所示。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②线对基准线的平行度公差。线对基准线的平行度公差带为平 行于基准轴线、直径等于公差值t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其公差值前加注符号φ。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③线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公差。线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公差带为平 行于基准平面、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 域。
三、几何公差带 (一)形状公差及其公差带 形状公差是指被测提取要素相对其拟合要素所 允许的最大变动量。形状公差包括直线度、 平面度、圆度、圆柱度、无基准的线轮廓度 和无基准的面轮廓度6个公差项目。 1.直线度公差 直线度公差有以下3种: (1)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其公差带为间 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如图所示。
第三章 几何公差及检测
一、概述
二、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三、几何公差带
四、公差原则
五、几何公差的选择
六、几何误差的检测
一、概述 (一)几何要素概念 1、几何要素:构成机械零件几何特征的点、 线、面。 2、几何要素分类 1)组成要素与导出要素 2)提取要素与拟合要素 3)单一要素与关联要素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1)线的平行度公差。线的平行度公差有以下几种: ①线对基准体系(由一条基准轴线和一个基准平面组 成)的平行度公差。在给定面内,线对基准体系的 平行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平行于两基准的 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在给定方向上,线对基 准体系的平行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平行于 基准轴线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 区域。在给定相互垂直两个方向上,线对基准体系 的平行度公差带为平行于基准轴线和平行或垂直于 基准平面、间距分别等于公差值t1和t2,且相互垂 直的两组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二、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3、基准要素的标注
2)基准要素标注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当基准是组成要素(轮廓线或轮廓面)时,基 准三角形应放置在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 与尺寸线明显错开。 (2)当基准是尺寸要素确定的导出要素(轴线、 中心平面、中心点)时,基准三角形应放置在该尺 寸延长线上,没有足够的位置标注基准要素尺寸的 两个尺寸箭头时,基准三角形可替代其中一个尺寸 线箭头
二、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2、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1)当形位公差涉及的被测要素为组成要素(轮廓 线或轮廓面)时,指引线箭头应直接指向该要素的 轮廓线或其延长线,并与尺寸线明显错开。 (2)当形位公差涉及的被测要素为导出要素(中心 线、中心面或中心点)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被测要 素相应的组成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必要时指引线箭 头可替代其中一个尺寸线箭头。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③线对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线对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带为直 径等于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公差值前加注符号φ。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2)面的垂直度公差。面的垂直度公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面对基准线的垂直度公差。面对基准线的垂直度公差带为间 距等于公差值t、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 域。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①线对基准线的倾斜度公差。被测线与基准线在同一平面上, 线对基准线的倾斜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 面所限定的区域。两平行平面按给定角度倾斜于公共基准轴 线。
(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②线对基准面的倾斜度公差。在给定方向上,线对基准面的倾 斜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两平行平面按给定角度倾斜于基准平面,如图3-58所示。在 任意方向上,线对基准面的倾斜度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 t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该圆柱面公差带的轴线按给定角 度倾斜于基准平面A且平行于基准平面B,其公差值前加注 符号φ,如图3-59所示。
一、概述 (二)几何公差项目 1、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 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2、定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线 轮廓度、面轮廓度。 3、定位公差:同心度、同轴度、对称度、位 置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4、跳动公差:圆跳动、全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