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荷兰小国大业

合集下载

小国大业荷兰观后感

小国大业荷兰观后感

小国大业荷兰观后感
《小国大业》是一部讲述荷兰发展历程的纪录片,导演为陈晓卿。

影片以荷兰为例子,探讨了小国的发展与成功。

以下是观影后的几点感受:
1. 创业创新是发展之源:影片中提到了荷兰的农业科技、能源环保、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创新,以及创业者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这些创新和创业的精神为荷兰带来了许多机会和竞争优势,也为其他小国提供了发展的范例和启示。

2. 开放包容是进步之本:荷兰的历史上曾经有多次外族入侵,但荷兰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在不断包容和学习中逐渐强大。

这种开放和包容的精神使得荷兰成为了欧洲乃至世界上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3. 团结合作是发展之保障:影片中提到了荷兰的团结和合作精神,这种精神在国家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时代,只有通过团结和合作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和机遇。

4. 质量、信誉和服务是未来之路:影片中提到了荷兰在产品质量、商业信誉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严格要求和卓越表现,这种精神使得荷兰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在未来,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质量、信誉和服务水平,才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总之,《小国大业》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的发展与成功,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小国发展的可能性和挑战。

我们需要从荷兰等成功的小国中学习和借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只有不断坚持创新、开放、团结和高质量的发展理念,才能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国崛起 荷兰

大国崛起   荷兰
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由于国土的面积等
天然因素,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
界的霸权。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 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
界。

每年春末夏初,荷兰邻近的北海和波 罗的海里畅游着大批成群结队的鲱鱼,这 种约10厘米长的小鱼肉质鲜美、产量巨大, 又易于捕捉,很早便成了欧洲人餐桌上的 美味。荷兰人对鲱鱼的感情非同一般,他 们常说荷兰的崛起就是从银白色的鲱鱼开 始的。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 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些 民族都只关心脚下的事情, 那是没有未来的。
——黑格尔
——荷兰
Netherlands
开篇语

如果说六十年前的大国,多 以军事力量作为崛起的杠杆,那 么今天的大国则是以综合国力作 为崛起的标志。
小国业的荷兰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 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 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 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 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 商变成了远洋航行的斗士。

在17世纪初的北海上, 有大约500余艘被称为 “鲱鱼公交车”的荷兰 大型专业捕鱼船四处游 弋,每个捕鱼季节能够 收获大约3.3万吨鲱鱼。 鲱鱼因此成了荷兰崛起 的“第一桶金”。

17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 大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多。 当 时,世界各国间的贸易通道主要在海 上,哪个国家的造船工业发达,拥有商船 的数量和吨位 最多,它就能控制东西方 贸易,称霸海洋,从事海外殖民掠夺。在 整个17世纪,荷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 上霸主,因此,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 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 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 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 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立起了 世界上第一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 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 至今的信用体系。

大国崛起—荷兰

大国崛起—荷兰
大国崛起之—— 荷兰 (小国大业)
面积为半个北京的荷兰,成为 欧洲的海上马车夫,海上贸易 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威廉姆*伯克尔斯宗发明的鲱鱼处理方法, 经过香料的腌制保存,荷兰渔民的海上 贸易开始兴起,因而鹿特丹港的捕鱼业、 航海贸易名震四方,鲱鱼运往南北欧、 英格兰、非洲等地,积累了大量财富。
与当时国力强大的葡萄牙进行海上贸易,将 小麦、铁器、木材、海军补给品运往葡萄牙, 并获得香料与黄金。
在阿姆斯特丹港口,荷兰独创的、价格低 廉、甲板小、肚子大的货船为成为(欧洲 的海上马车夫)打下了基础。
பைடு நூலகம்
东印度公司 成立,政府参股并给予特权, 成立股票交易所,建立银行、产生商业信 用,为贸易扩张世界的各个角落奠定了基 础。
荷兰贸易抵达;台湾,日本, 巴西,非洲,新西兰,新阿 姆斯特丹…………

小国大业荷兰

小国大业荷兰

小国大业——荷兰(2课时)荷兰全称为“荷兰王国”,“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荷兰只是尼德兰王国的一个最大的省,所以古代中国就称之为“荷兰”,该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荷兰(Nederland)位于欧洲大陆,是荷兰王国的其中一个组成部份。

它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

荷兰国土海拔很低,很多地方地势接近甚至低于海平面。

这里原本是一片芦苇丛生的沼泽地,由于靠近北海,便于贸易,12世纪时当地渔民开始在此定居,13世纪末形成一座小城。

后来逐渐围海扩建,到14世纪已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港口。

这是一座用桩支撑起来的“海底城市”,大部分地区处在海平面4米以下,靠拦海大坝和抽水设备保证城市的安全。

整个城市有几百万根涂着黑油的木桩打入地下十几米的深处,仅王宫下面就竖着13659根这样的支撑物。

荷兰拥有两个首都:阿姆斯特丹和海牙。

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女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

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

在古罗马时代,莱茵河南的地区先是属于“比利时高卢”省,后归于“日耳曼行省”。

中世纪,低地国家(大约包括现在的荷兰、德国西部部分地区、卢森堡、比利时、法国北部部分地区)存在着很多诸侯封建领地,分别属于勃艮地公国和神圣罗马帝国。

到了十六世纪初,因为复杂的皇室联姻,他们在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之下统一起来。

在神圣罗马皇帝卡尔五世的统治下, 现在荷兰和比利时的区域叫作荷兰17省。

1556年帝国皇帝卡尔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退位,将西班牙和低地(被称为北方省)分给他的儿子腓力二世,将奥地利等其他地区以及哈布斯堡王朝正统分给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

就这样,北方省属于西班牙王国。

1568年,因反抗西班牙国王的中央集权和对新教加尔文派的迫害,爆发了北方省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战争。

1579年北方省中的七省(现在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区域)成立了乌得勒支联盟,共同反对西班牙统治。

《大国崛起》第2集-小国大业(荷兰) 观后感

《大国崛起》第2集-小国大业(荷兰) 观后感

《大国崛起》第2集:小国大业(荷兰) 观后

xx推荐:
观后感:《建国大业》
抗战爱国电影:《太行山上》观后感
爱国电影《小兵张嘎》观后感
听《北京欢迎您》歌曲后感想
但愿人长久经典观后感
——荷兰为什么崛起?
1.关键词
鲱鱼贸易——>
运费低廉+商业信誉——>
海上马车夫——>
市民自治城市——>
独立战争——>
1581年,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

——>
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
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
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

——>
17世纪末期,荷兰发展的速度慢了下来。

2.崛起原因: 荷兰开创的商业规则,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

衰落原因:不详,片中未提及。

3.乱想:
荷兰的商业信誉和它开创的商业规则,改变了荷兰,并影响了世界。

大国崛起争雄世界(荷兰篇)

大国崛起争雄世界(荷兰篇)

大国崛起争雄世界(荷兰篇)【大国崛起争雄世界(荷兰篇)】图:荷兰共和国行政区划昔日的海上霸主荷兰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边与北边是北海,人口1550万(1994年),土地面积41526平方公里,还不到北京市的3倍。

全国40%的陆地面积低于海平面,是有名的低地国家。

如此的西欧小国,却在17世纪时靠200万人口成为海上霸主。

和葡萄牙、西班牙不同,荷兰的崛起不靠新航路探险,虽然也掠夺殖民地,但无论从殖民地数量、殖民地掠夺所得的收益上看,都远逊于葡、西两国。

荷兰是那个年代全世界最强的金融资本家和航运国家,拥有最为先进、庞大的金融银行与货运船队。

图:荷兰是尼德兰王国的两个省的名字,分别是北荷兰省与南荷兰省。

图为今天的荷兰区划中,北荷兰省与南荷兰省位置。

荷兰在历史上属于尼德兰,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保和法国东北部地区。

尼德兰本意为低地国家的意思。

在15世纪的欧洲,尼德兰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大西洋边上,毗邻北海,地势低平,海上交通十分便利。

这里又是莱茵河和斯海尔德河流域的下游地区,河道密集、交通便利。

它的纺织业非常发达,羊毛业和呢绒是优势产业,13~14世纪佛兰德尔的呢绒业闻名全欧。

尼德兰的渔业也是致富手段之一,它的鲱鱼很受南欧的欢迎,运鱼到南欧返程时,在法国和葡萄牙装载的盐贩卖到波罗地海沿岸地区又能赚得暴利,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就是如此发展了起来,尼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到16世纪中叶,尼德兰出口英、法、德、西、葡等国的货物,年平均达2230万古尔登金币,是全欧资本主义经济最先进、最发达的地区,商业尤为突出,城市林立,有303个城市。

图为:荷兰海景画家施托克的作品《有渔民和风车的风景》。

荷兰的捕鱼业发展得很早,他们最主要的捕捞产品是鲱鱼。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封建主阶层中产生出商人、手工场主、农庄主等新阶层,构成了城乡资产阶级,其中商业资产阶级比工业资产阶级更为强大,因为金融资本是最为活跃的。

大国崛起荷兰主要内容

大国崛起荷兰主要内容

大国崛起荷兰主要内容今天,荷兰是一个全球领先的经济强国,也是欧洲最具盛名的体育大国之一。

然而,几百年来,这个小国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曾经面临过多次被强大邻国吞并的危险。

但它仍然坚持不懈地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学习它的发展历程对我们今天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从中世纪以来,荷兰就一直是一个小国,与邻国相比,它拥有有限的财富和土地,并且当时的政治体制不稳定,内部经常出现变动和冲突。

随着新的政治形势的形成,它实现了政治稳定,并且削弱了神职国家的权力,将权利转移到了议会之中。

这种新的政治体制为荷兰建立一个动态社会提供了可能性,如今,荷兰可以领先欧洲发展。

此外,荷兰政府和民众也非常支持科技创新,更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

从根本上来讲,这些技术改变了荷兰的农业,特别是在开发新的种子和作物之后,让荷兰的农民获得了更多的收入。

同时,荷兰也发展了更新的农业技术,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荷兰也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发展了新的水利技术,在重新建设和保护海岸线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荷兰海湾更加完善。

随着技术的发展,荷兰也发展了新的金融体系,获得了更多的外部融资,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使货币变得更加稳定,从而为荷兰提供了资金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新的商业发展。

同时,由于荷兰的技术发展,贸易也在不断发展,贸易额也在不断增加,从而提高了荷兰国家的收入,使其变得更加富裕。

由此可见,荷兰在政治稳定、技术发展及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现在正在逐渐发挥出它潜在的作用,使荷兰逐渐摆脱弱势地位,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强国。

它的发展也给我们今天的发展活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借鉴,也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抓住机遇,任何事物都能取得突破和发展。

大国崛起 荷兰

大国崛起 荷兰

全民皆为造梦人
——观《大国崛起》有感
还没有将《大国崛起》完全看完,但已感触良多,看了荷兰的那一集更是思绪万千。

其实现今的荷兰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辉煌,似乎提到强国人们也常常不会想起这个位于欧洲西部,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千米的国家。

但是每当提到郁金香,提到风车,提到身高,提高“各方面”的自由,人们也常常会想起这个美丽的国度。

在荷兰这一集中讲述了荷兰的成功之路,我们可以归纳为两部。

第一步“一刀做鲱鱼”,凭借先进的工艺积累了一定的资本;第二步成为了“海上马车夫”。

尽管随后的到处殖民有违人道主义,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那个鼎盛的荷兰的繁荣程度,几乎在所有的大洲都留下了荷兰人的足迹。

然而真正是我感到震撼的是那样一个“全民造梦”的大环境!举国上下都为了共同的目标,励精图治,筚路蓝缕。

甚至于出现了在今天看来都有些可笑的情况。

接受西班牙统治无力统治,击退西班牙又向英国寻求管理。

而这一切的原因只有一个“充实自己的财富”。

就像我们没办法理解我们上一辈的人的很多做法一样,我们现在不能够理解荷兰人的惟“钱”是图的想法!但是我们能够推想到的是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国家一定是有极度富足的精神生活。

而这恰恰是我们现在所最缺乏的。

我们现在尽管是信息时代,但头脑却并没有因此变得充实,心灵更没有因此变得富足。

反而常常觉得空虚,寂寞,没有了该有的更具幸
福感的生活。

相信我们能从历史中学到很多,不仅仅是荷兰。

很多的国家都能够成为我们知兴替,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相信接下来的大国崛起还会给我更多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崛起之——荷兰·小国大业
欧洲的一个人口约仅有150万人的国家——荷兰,是一个没有国王的国家。

让我们走进这个神奇的王国,去感受荷兰的历史文化吧!
17世纪,荷兰为世界的经济中心,主要原因是荷兰人以捕鲱鱼为生。

其中一个村庄的渔民,威廉姆·博克尔斯宗,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使在欧鲱鱼在欧洲顿时非常畅销。

为荷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荷兰是一个没有国王的国家。

因此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主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和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作为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销售商,荷兰人又创造一种能制造财富的船。

这种船甲板小,船肚子大,利润也多。

这种赢得“海上马科又夫”称号的船,融汇了荷兰人的智慧。

有趣的事发生了,荷兰人因自己没有想当国王的,竟将王位托付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除了荷兰,又会有哪个国家会把王位传给外国人呢?
荷兰人如此聪明,他们利用国民的自私心,激发了荷兰人创造财富的潜能。

然而在毛泽东时期,全面提倡“天下为公”的思想,认为这样能创造出一种国家太平,人民和谐的意境,大家一起劳作,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然而我们人类暂时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人类天性就有一种自私心。

如果以“天下为公”这种思想大力发展的话,会出现很多问题。

因此荷兰人是正确的,要充分利用人类的天性,激发每个人自身的潜能。

一个国家正确的制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推动着国家的进步。

江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