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合集下载

大国崛起解说词

大国崛起解说词

从18世纪初开始,由 沙皇主导的改革,使 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 起伏伏,常常在灾难 之后变得强大,随后 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 挫折。 在寻找自己发展道路 的两个世纪里,这片 广袤的土地上曾经发 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第九集:风云新途(苏联)
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伴随着这 门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 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 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 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 强国。 从彼得大帝改革开始,历经230多年的努力, 俄罗斯民族终于第一次凭借国力而不仅仅是 武力,占据了世界的制高点

这里曾经孕育出影响近代 世界的启蒙运动,曾经进 行过各种社会理想的实践。 三百年来,无论世界格局 如何变幻,总是能够听到 它在大国舞台上发出的声 音。法兰西这个弥漫着激 情和理想气息的国家,究 竟凭借着什么力量,在风 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一直 呈现出别样的风景?
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 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 性光芒。 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 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 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 己。 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 体记忆。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 在近两百年来追求国家统一的曲折历程中,在这片 一再让世人惊叹的土地上,曾经上演了怎样的悲喜 剧?

《大国崛起》
那时中国是明朝,虽然当时朝廷实行海禁和 重农抑商,但走私贸易仍然频繁,手工业和 对外贸易繁盛,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而且民 间仍然有强大的海上势力,朝廷亦曾打败日 本 雄霸大西洋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前者只能在 亚洲霸占菲律宾而不能动中国分毫,后者只 能在诸多限制下在澳门经商。在十七世纪中 业,正值全盛时期的荷兰只能霸占台湾和印 尼,其后更被郑成功这个明朝残余势力赶出 台湾,

《大国崛起》第七集解说词

《大国崛起》第七集解说词

《大国崛起》第七集解说词第七集:百年维新(日本)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今天,这个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历史的巨变常常在一些不太起眼的地方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

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003年,这座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一个叫佩理的美国将军。

从这些轻松友好的笑脸上,人们很难想象,150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

1853年7月8日,刚刚跻身于强国之列的美国,派出东印度舰队司令佩理率领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须贺港。

为了开辟太平洋航线和抢占东方市场,佩理代表美国总统提出了开港通商的要求。

这位不久前在美国和墨西哥的海战中大获全胜的将军十分自负,他对前来交涉的日本使者说,你们最好不要抵抗,因为一旦开战,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必胜。

面对冒着黑烟的蒸汽战舰和盛气凌人的美国将军,日本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此时的日本,已经度过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时光,但是,它对外面的世界并非一无所知。

在唯一的窗口长崎,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富强的国家,中国与荷兰被允许往来通商。

17世纪的世界霸主荷兰,让这个两千年来一直以中国为师的岛国兴起了“兰学”。

日本的士族阶层纷纷用荷兰语,来研讨欧洲近代的天文、地理、医学等新兴学科,并由此了解到西方世界的发展。

而13年前在鸦片战争中受到英国军舰攻击的邻国大清帝国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日本统治者一个新的信号。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 |大国崛起完整版第一集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由此,大国崛起的道理有了全球坐标。

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片头)镜头利用推,跟进,转,切,融合,推,再推,跟......述说着几个重要时间段的不同国家崛起的年份。

最早17世纪荷兰资本的力量;1688年英国工业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背景引用的是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作者:德拉克洛瓦(1798-1863)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从时间上看,好像有误差,但是正因为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

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动当时画坛的风格。

所以编导并没有用错背景;1871年德国统一,日本......(序)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郑和七下西洋,不是因为开拓商贸,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尊严,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便在海洋上消失了。

第一章海洋时代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追求刺激,追求冒险的豪情(背景:西班牙斗牛士)。

伊比利亚半岛,这个欧洲的西南端因为资源困乏,开始探索当时的“死亡之海”----大西洋。

明了蛋彩画,所以文艺复兴前的所谓油画基本都没有立体。

)欧洲人早期对于香料的依赖,促使着商业的方向,然而,阿拉伯人,犹太人,意大利人,摩尔人主要控制了香料的商业,于是葡萄牙人不得不另外开辟航路,寻找希望。

究竟是因为具有了雄才大略而包容,还是因为包容而具有了雄才大略?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开始改进中国的指南针并修改设计帆船,开始了航海事业的新探索。

而当时欧洲的其他国家,还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明争暗斗。

【最新推荐】大国崛起解说词word版本 (16页)

【最新推荐】大国崛起解说词word版本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大国崛起解说词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大国崛起解说词(一)《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开篇·葡西)【导语】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序】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

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

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阿拉伯和印度的商人与欧、亚、非大陆继续着商业往来,但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在印度洋沿岸。

这是当时欧洲人笔下的世界,已知的三块大陆——欧洲、亚洲和非洲,分别由三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统治,其他地方都是混沌未开。

但就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1集 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1集 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

《xx崛起》解说词第1集完整介绍:导语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片头】【片名:xx崛起】【序】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

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

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阿拉伯和印度的商人与欧、亚、非大陆继续着商业往来,但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在印度洋沿岸。

这是当时欧洲人笔下的世界,已知的三块大陆——欧洲、亚洲和非洲,分别由三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统治,其他地方都是混沌未开。

但就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呢?本集片名:第一集xx时代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

大国崛起解说词

大国崛起解说词引言尊敬的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个扣人心弦的话题:大国崛起。

在当今世界格局中,一些国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崛起,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

本次解说,我们将深入探讨大国崛起的原因、影响以及对全球格局的持久性影响。

第一部分:大国崛起的原因1. 经济发展首先,一个国家要实现真正的崛起,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上。

经济的迅速增长成为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年来,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加强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这些国家成功地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高收入国家阶段的跨越,从而实现了大国崛起的目标。

2. 军事实力的增强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是军事实力的增强。

大国崛起的国家普遍意识到,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基础。

因此,他们在军事科技研发、军事装备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升级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

这些国家不断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使其在局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具备了更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 文化交流与影响力的扩展除了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强外,文化交流与影响力的扩展也成为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文化交流,这些国家能够更好地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并吸引其他国家向其学习和模仿。

同时,文化交流也有助于这些国家在全球舞台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从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第二部分:大国崛起的影响1. 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大国崛起不仅对崛起国家自身有着深远影响,也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

传统的大国之间的相对平衡受到了颠覆,新的崛起国家正在不断冲击着现有的国际秩序。

这种新的格局给全球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各种战略调整和冲突。

2.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体系的重构大国崛起也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崛起国家的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其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 |大国崛起完整版第一集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由此,大国崛起的道理有了全球坐标。

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片头)镜头利用推,跟进,转,切,融合,推,再推,跟......述说着几个重要时间段的不同国家崛起的年份。

最早17世纪荷兰资本的力量;1688年英国工业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背景引用的是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作者:德拉克洛瓦(1798-1863)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从时间上看,好像有误差,但是正因为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

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动当时画坛的风格。

所以编导并没有用错背景;1871年德国统一,日本......(序)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郑和七下西洋,不是因为开拓商贸,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尊严,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便在海洋上消失了。

第一章海洋时代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追求刺激,追求冒险的豪情(背景:西班牙斗牛士)。

伊比利亚半岛,这个欧洲的西南端因为资源困乏,开始探索当时的“死亡之海”----大西洋。

明了蛋彩画,所以文艺复兴前的所谓油画基本都没有立体。

)欧洲人早期对于香料的依赖,促使着商业的方向,然而,阿拉伯人,犹太人,意大利人,摩尔人主要控制了香料的商业,于是葡萄牙人不得不另外开辟航路,寻找希望。

究竟是因为具有了雄才大略而包容,还是因为包容而具有了雄才大略?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开始改进中国的指南针并修改设计帆船,开始了航海事业的新探索。

而当时欧洲的其他国家,还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明争暗斗。

《大国崛起》第六集解说词

《大国崛起》第六集解说词

《大国崛起》第六集解说词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

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

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体记忆。

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

在近两百年来追求国家统一的曲折历程中,在这片一再让世人惊叹的土地上,曾经上演了怎样的悲喜剧?2005年10月3日,德国国庆日。

柏林市没有举行大型的庆典,市民们自发地聚拢在勃兰登堡门前,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国家的生日。

勃兰登堡门,德国的国门,它见证了德国跌宕起伏的坎坷命运。

守护着这扇国家命运之门的女神,德国人称她为和平女神。

但是,两百年前,攻陷勃兰登堡门的征服者却从这里抢走了和平女神。

1806年的10月27日,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勃兰登堡门的,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率领强大的法国军队飓风般地席卷了欧洲,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这片位于欧洲中部的土地。

和平女神被当作战利品从勃兰登堡门上拆下,运回了法国。

屈辱再一次降临,它唤醒了深藏在德意志人心灵中的沉痛记忆。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块被称为欧洲走廊的土地,一直就是整个欧洲的战场。

德意志人经常成为环伺在周围的欧洲列强的雇佣军,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

1648年,在进行了争夺霸权的“三十年战争”之后,欧洲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这一年,这片土地分裂为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虽然它们还共同拥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这样一个名称,但邦国各自为政,中央权力几乎不存在。

当拿破仑的军队在1806年悍然入侵时,这个所谓的帝国根本无力抵挡,帝国中两个最大的邦国:普鲁士和奥地利遭遇惨败,普鲁士还被迫割让了一半的国土,支付1.5亿法郎战争赔款。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轰然解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 |大国崛起完整版第一集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由此,大国崛起的道理有了全球坐标。

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片头)镜头利用推,跟进,转,切,融合,推,再推,跟......述说着几个重要时间段的不同国家崛起的年份。

最早17世纪荷兰资本的力量;1688年英国工业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背景引用的是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作者:德拉克洛瓦(1798-1863)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从时间上看,好像有误差,但是正因为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

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动当时画坛的风格。

所以编导并没有用错背景;1871年德国统一,日本......(序)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郑和七下西洋,不是因为开拓商贸,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尊严,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便在海洋上消失了。

第一章海洋时代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追求刺激,追求冒险的豪情(背景:西班牙斗牛士)。

伊比利亚半岛,这个欧洲的西南端因为资源困乏,开始探索当时的“死亡之海”----大西洋。

明了蛋彩画,所以文艺复兴前的所谓油画基本都没有立体。

)欧洲人早期对于香料的依赖,促使着商业的方向,然而,阿拉伯人,犹太人,意大利人,摩尔人主要控制了香料的商业,于是葡萄牙人不得不另外开辟航路,寻找希望。

究竟是因为具有了雄才大略而包容,还是因为包容而具有了雄才大略?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开始改进中国的指南针并修改设计帆船,开始了航海事业的新探索。

而当时欧洲的其他国家,还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明争暗斗。

纪录片用了12分钟介绍了恩里克,虽然他一生没有跨越海洋,但是无愧于航海家的称号。

(欧洲的天涯海角:罗卡角)公元1487年7月,在他死后的27年,葡萄牙船队继续南下,遇到风暴,风暴中船队迪亚士向西飘到了13个昼夜,他命令船队北上,意外的发现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由于这次发现原于风暴,所以迪亚士把这里称为“风暴角”,但诺昂二世却郑重的把这里改名为“好望角”。

然而葡萄牙掠夺来的财富与白银并没有发展国内的工业,仅仅增加了贵族奢靡的风气,这时候,邻国西班牙在女王伊莎贝尔的率领下,占领了最具有伊斯兰教风情的格拉那达。

历史给于了西班牙一个机遇,在葡萄牙备受冷遇的哥伦布得到女王的召见,并在协议下“向西走也能到达东方”。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出发了。

一路上船员们几乎暴动,哥伦布一再伪报行程与保证最后3天不到达就返航的情况下,到达了北美州的巴哈马群岛。

而他认为已经到了印度,于是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

甚至西班牙的国庆日10月12日就是根据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而协定的。

古代人并不认为海洋是开放的,在教会的协调下,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而西班牙却把美洲抱在了怀里。

1519.9.20另外一个被西班牙冷遇的航海家,麦哲伦开始了他的新航线,虽然他在菲律宾被杀,但也无愧航海家的称呼,然而伴随着的却是美洲两大文明的悲歌。

墨西哥与秘鲁,印第安人与本土族人被流行病与屠杀,墨西哥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

(这也是为什么至今墨西哥人说西班牙语,美国南方边境和南方各个州的第二语言依旧是西班牙语。

)为什么葡萄牙与西班牙富甲一时,却后未能成为强国,当我们再去马德里西班牙广场,每一个走近塞万提斯的人都忍不住用手触摸一下堂。

吉柯德......(看下图,美国至今很多广场和shopping中心都叫:piazza,原因就在这里)【第一集忆情总论】海外游子很想看该纪录片,于是我让大家重温该片,因为我刚看了第一集,且不喜欢走马观花,于是等我写完12集,最后写一下后记与评论。

目前没有看过或者没有仔细看却感兴趣的,就先谈第一集的感受,稍后汇总。

但是已经感觉到有上世纪80年代《河殇》的影子。

《大国崛起》第二集荷兰崛起2009-09-18 10:58:49 分类:政治 | 其他 | 评论(0) | 浏览(17) 随着钟声的敲响,述说荷兰的篇章拉开了序幕。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与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荷兰。

这个有着1/3国土仍位于海平面之下的国家,如若没有复杂的水利设施,荷兰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将会被潮汐每天淹没两次,正是这样一个国家,在300年前,也就是17世界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背景:伦勃朗的名画《市政官员》1662年191.5x79cm)。

[看到这里虽然才开始,但是已经敏感到今日片中一定会提到荷兰画派,且会给不少的时间,看到最后,终于验证了我的看法。

]荷兰人创造奇迹的地方,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述说呢?第二章小国大业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荷兰人的崛起正是从海洋生物鲱鱼开始的,14世纪前后,小小的鲱鱼提供给了荷兰1/5人口的生计。

为了鲱鱼,荷兰人与苏格兰人爆发了三次战争。

1358年,一个叫威康姆。

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去除鱼肠子的方法,因为节约时间与保鲜,当时没有冰柜,于是荷兰人把这个周边共有的资源转化为了自己独享的资源。

直到今天,荷兰很多人还保持这种饮食习惯,一刀切掉肠子,捏着鱼尾直接放如口中。

借助鲱鱼,荷兰人开始了商旅生涯。

荷兰面北海,内靠欧洲大陆,欧洲两条主要水道从这里入海,于是荷兰挖掘了很多运河,构成了当时在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这些优势使得荷兰具备了成为新的商业集散地的可能。

〔地理位置〕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了全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人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

因为缺少王权与人力,荷兰只能靠商业体制与竞争技巧进行贸易,这与西班牙,葡萄牙式的暴力掠夺有本质的区别。

然而,他们有着一个强大的对手,英国?荷兰将会用什么方式来击败英国呢?船再好,也要靠驾驭船只的人。

一个叫巴伦支的船长,亲自率队试图往北到达亚洲,他经过了三文雅(今俄罗斯的一个岛屿),却遇上了风暴,他们被迫在北极圈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靠打猎来换取食物与衣服,8个人死去了,他们始终没有动委托人的货物,里面就有他们所需要的药品与食物。

春去东来,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守望信念。

回到荷兰后,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济法则,信誉!(一种虚拟货币价值)。

从此,荷兰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城市早期是建立是贵族的领土之上,贵族们拥有军队,对城市进行保护,实质巧取豪夺日渐富裕的市民们,最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选择,他们像购物一样,从贵族中买得了城市的自治权。

从此,市民们自行立法,贵族不能直接向他们征税。

市民自治,为荷兰的城市注入了发展动力。

1579年荷兰各自为政的省份联合抗敌西班牙,1581.7.26荷兰人在海牙废除了国王与各省的统治权。

而荷兰人却找到英国女王为他们充当保镖,但是英女王收的保护费比被他们赶走的贵族还要高,1588年,联省(7个)共和国成立。

西班牙切断了荷兰的海路,而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中间商们,他们渴望财富,于是决定自己开辟新航道往东方与美洲。

1620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联合股份公司。

为了融资,他们发行股票,东印度公司成功的将分散的财富积累成为对外扩张的资本。

市政厅也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加强了公司的信誉与权限。

10年不发红利为何没有人提出意见?这是因为1609年,荷兰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

虽然他们还未能穿上红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经出现。

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

历史学家认为,荷兰的市民是现在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与此同时,欧洲其他国家连绵战争,但是在银行的货币依旧自由流通,荷兰银行甚至贷款给自己的敌人,西班牙。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建立起来。

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日本的对外贸易;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好望角;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个城市叫:纽约。

17世纪,阿姆斯特丹是世界的中心。

1648年,荷兰市民建议建造新的市政厅,他们用了8年时间,超过70万吨的黄金迎造了这个伟大的建筑,只有创造历史的人民,才有这种追求历史的野心。

1656年落成后,市民7天7夜狂欢。

冯德尔,这位被成为荷兰莎士比亚的诗人为之写了颂歌。

不久荷兰东印度公司去了东方,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背景:故宫藏画),所有的外交使团都遇到一个麻烦,对皇帝行3拜9扣大礼,实际上,到18世界末,没有一家外交史团愿意接受这种抠刻的礼节,但是荷兰人却接受了。

(史证:当时一位荷兰人写到:我们不愿意因为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当然是通商与赚钱。

顺治大喜,赏赐了不少礼物给他们。

17世纪,荷兰人赚来的钱并没有被用去装饰贵族的宫殿,而是被市民阶层用来装点自己的住所,这一历史场景被著名的荷兰画家伦勃朗与弗美尔等一批现实主义画家所记录,艺术市场非常繁荣,在艺术史上,一直在我心中的疑惑此刻也被解答,因为荷兰画派的作品是唯一一类不画贵族与教皇,都是在描绘市民阶层甚至底层人民的生活。

【篇二:大国崛起解说词】简评《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大国崛起》作为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重拳出击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

此片一出,誉之者有之,毁之者亦有之,孰是孰非,我们暂且搁置一边,专门在解说词方面进行简要评析。

央视为本片的制作可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光请近百位中外著名学者领袖参与节目的录制,用3d还原了好多遗址,更夺人眼球的是撰稿的高超功力。

本片的解说词通篇在向观众传达一种思想,那就是以人为本。

以第四集的《工业先声》为例,解说词透着一股人情味,这与我国传统的纪录片的那种政治教育风格不同。

以往单方面的强调政治意义,一味地说教,不厌其烦地高唱社会主义,让那个时代的人们实在有点审美疲劳。

显然,编导在策划这部片子时就为全片定下了基调,而撰稿在编写时很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这样做出来的片子才不至于千篇一律,苍白无力。

通览全集可以看出,这一集讲的是英国通过工业革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强大,从而达到了其“日不落”的盛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