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二集)荷兰
大国崛起解说词

从18世纪初开始,由 沙皇主导的改革,使 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 起伏伏,常常在灾难 之后变得强大,随后 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 挫折。 在寻找自己发展道路 的两个世纪里,这片 广袤的土地上曾经发 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第九集:风云新途(苏联)
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伴随着这 门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 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 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 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 强国。 从彼得大帝改革开始,历经230多年的努力, 俄罗斯民族终于第一次凭借国力而不仅仅是 武力,占据了世界的制高点
这里曾经孕育出影响近代 世界的启蒙运动,曾经进 行过各种社会理想的实践。 三百年来,无论世界格局 如何变幻,总是能够听到 它在大国舞台上发出的声 音。法兰西这个弥漫着激 情和理想气息的国家,究 竟凭借着什么力量,在风 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一直 呈现出别样的风景?
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 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 性光芒。 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 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 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 己。 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 体记忆。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 在近两百年来追求国家统一的曲折历程中,在这片 一再让世人惊叹的土地上,曾经上演了怎样的悲喜 剧?
《大国崛起》
那时中国是明朝,虽然当时朝廷实行海禁和 重农抑商,但走私贸易仍然频繁,手工业和 对外贸易繁盛,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而且民 间仍然有强大的海上势力,朝廷亦曾打败日 本 雄霸大西洋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前者只能在 亚洲霸占菲律宾而不能动中国分毫,后者只 能在诸多限制下在澳门经商。在十七世纪中 业,正值全盛时期的荷兰只能霸占台湾和印 尼,其后更被郑成功这个明朝残余势力赶出 台湾,
大国崛起——荷兰

大国崛起——荷兰荷兰的国土面积并不大,而且大部分国土都在海平面以下,所以主要依赖先进的水利工程来扩大国家的国土面积。
起初荷兰以渔业为支柱产业,荷兰人借助鲱鱼与东、北欧、英格兰、南欧、非洲进行海上贸易并从中赚取利润。
由于地势的限制,所以荷兰一直想以商业振兴国家,荷兰经过长期的商业积累,并凭借强大的王权和人力物力逐步走向商业大国。
荷兰和英格兰是最早开始争夺海上霸权的国家,所以荷兰商人不得不面对英格兰商人的挑战,他们使用造价低廉的小甲板商船,这种船航速快载货量大且缴税额少,从而最大限度上降低了成本,这与现代人经商的方式基本相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有一个口号是“拧干毛巾上最后一滴水”,意思是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寻找廉价原料,研发新技术等方式来降低成本,从而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
正因为如此,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1596年至1598年,荷兰的巴伦支船长和他的水手被困在冰封的海面上八个月,但他们没有私自动用自己替人运输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能帮助他们过冬的棉衣和药品。
这件事使荷兰商人声名大噪,在人们心中建立了很高的信誉度,在16世纪垄断了欧洲的海运生意。
这种情况下荷兰在与英格兰的第一次争夺应该是完胜。
15世纪末,市民开始向贵族买城市的自治权,之后便又超过一半的荷兰人入住城市。
1579年,荷兰人开始联合起来反对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统治,由于长期的战争削弱了西班牙的力量,1581年7月26日荷兰人在海牙宣布废除菲利普二世对荷兰的统治权。
在此之后荷兰又向英格兰寻求保护并交纳保护费,荷兰人的软弱是他们在武力竞争中遭受重大损失的原因之一,从古至今,资本主义的软弱性贯穿着他们的编年史。
由于英国女王收取的保护费过高,荷兰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家大权掌握在商人和知识精英手里。
独立之后的荷兰一直处于经济封锁之中,由于对财富的渴望,荷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并以股票的形式向社会融资,筹集商业资金和战争经费。
大国崛起解说词

.军事力量——海权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中大的海军,就可以实现其发展,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三.大国政治体系——君主立宪制 走符合国情的资本主义道路,同时,英国的王朝更替中, “生而自由”的精神一直得以 保留多和传承,随着《大宪章》和议会的诞生,在法下”的传统也逐渐成为英国人的共 识。
通过《权利法案》的颁布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的一个国家的崛起势必对整个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翻开欧洲地图我们可以看到, 在西欧大陆 外有两个大的岛屿,一个叫不列颠岛,另一个叫爱尔兰岛, 前者的全部加上后者的北半部 以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了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 叫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即英 国。
这个大小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中等省份的岛国, 直到今天,人口也只有 5800 多万, 可谓“小国寡民” 。
面对地图,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这样的一个国家何以在过去两个多 世纪里,一直保持头等强国的地位, 而以“日不落帝国” 傲视全球? 这个开启了人类历史的 近代化进程的岛国, 建立了如此伟业的现象, 值得我们研究与借 鉴,其崛起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
新航路开辟后, 海运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心线上,海运便利。
岛国本身的地理位置, 使英国只需建立一支强 对本土的防卫,同时,用它来保护海上交通与贸易,支援海外殖民 活动。
二.统治者推行的政策——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统治的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 ,其 伟大成就离不开女王的开明政策。
政治上, 她关心臣民,捍卫了她的统治,使用了好的顾 问。
她的统治帮助英格兰避免了经济上的危机 和宗教战争;经济上,伊丽莎白一世实行重 商主义政策,保护和发展本国毛纺织和其他新兴 工场手工业。
他特别鼓励造船和航海业, 鼓励建立各类海外贸易公司,扩大英国呢绒等商品 的海外市场。
继续鼓励圈地运动,颁布 迫害失地农民的血腥立法、徒工法和济贫法。
力图用 国家政权控制或干预社会经济变革。
正如在女王统治时期,海盗猖狂,但女王不仅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而且还放宽政策,跟他 们分赃,同流合污。
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文字版

大国崛起——葡萄牙,西班牙(十四,十五世纪):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分水岭。
此前的世界是隔绝地生活在几块陆地上,每个文明都认为自己是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郑和下西洋并非开拓贸易而是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之后的世界海洋就没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首先将各种文明联系在一起的是伊比利亚半岛的小国葡萄牙。
征服从被征服开始,先后有罗马,日耳曼人征服这片土地等等。
1143年葡萄牙独立,欧洲大路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王权得到臣民和贵族的支持,民族自豪感强烈。
但这个国家却只有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独立后的两个世纪葡萄牙一直未脱离贫穷与落后。
142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关于地理学的书出版,引起了人们对地理的兴趣。
将葡萄牙人推向历史前台的是香料,那时香料是保存事物的主要途径,而香料生意一直被阿拉伯人垄断,之后又是奥斯曼帝国。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欧洲人到了海洋寻找出路。
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聚集了一批精英为他出谋划策,改制了指南针和帆船,把数学天文学运用于航海学,他举全国之力,指定计划,终于向着大海的另一边出发了。
葡萄牙的罗卡角是葡萄牙的天涯海角,陆地在此结束,海洋在此开始。
1443年,慈宁宫罗卡角出发的航海家出发了,在此之前有21年的研究和积累。
他们的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一个世纪以来一路收获黄金,胡椒等,统统回到里斯本的国库。
而其他欧洲国际还在互相明争暗斗。
意大利还在享受传统贸易最后的利益。
20年后,又一只由三艘船组成的船队在迪亚士的带领下出发了。
在好望角遭遇风暴被迫向北航行,他们发现好望角已经是非洲的最南端。
他们.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即将发现通向东方的道路,这时却遭遇了第一个对手——西班牙。
西班牙的收复失地的战争持续了八个世纪,15世纪时格拉纳达王国还处在穆斯林的统治之下,在伊莎贝尔女王的亲自督战下终于战胜摩尔人。
这时机会找上了西班牙,热那亚人哥伦布在之前的六年时间在葡萄牙一直未被重用,因为葡萄牙的航海策略是从好望角往北到达亚洲,和印度人做生意。
大国崛起(二)

10、大量的金钱进入荷兰领地和普通百姓的腰包内。于是荷兰开始建立银行。荷兰的银行可以自由的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它更专注于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17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15000个分支机构。
12、荷兰市民花了八年的时间、70吨的黄金建造了新的市政厅。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入住清朝,荷兰人第一个答应了对清朝皇帝的跪拜条件。荷兰人说,我们不会为了尊严而放弃大量的商业利益中。
13、伦勃朗画家、(油画)、弗美尔画家。
14、1688年9月 威廉三世和两万名荷兰士兵去保护英国安全去当王。
提要:荷兰
1、欧洲西北部 面积相当于如今的两个半北京 1/3的土地位于海平面以下
2、荷兰人崛起--是从银白色的鲱鱼开始 14世纪荷兰人口不到100万 但是有20多万从事鲱鱼事业 1358年 荷兰北部威廉姆•伯克尔斯宗发明了一刀就可以处理掉鲱鱼的方法。喝多荷兰人一直保持着传统的鲱鱼饮食习惯,即,鲱鱼被去除内脏后,一口吞下。
3、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也成就了荷兰。荷兰人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
4、当时,来自英格兰商人的强力挑战。此时,荷兰人依靠设计一种造价非常低廉的船只开始-----造价低、运费低、甲板更小(交税取决于甲板大小)
5、威廉-巴伦支船长 用生命做代价、遵守信用,赢得了海运的世界市场
6、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一直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
7、一开始荷兰城市的主人是那些贵族们。日渐富有的市民们从贵族手中买到了城市的自主权。15世纪末有一半的市民住在城市内。
大国崛起解说词例文5篇

大国崛起解说词例文5篇大国崛起解说词例文1法国国家档案馆成立于1790年,这里收藏着法国自7世纪以来的珍贵文物和档案资料。
这是一本200多年前的记事簿,它的主人是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国王的日记写得非常简洁,除了在出门打猎的日子里,记下猎物的数量之外,其他的时候,都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
“14日,星期二,无事”。
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
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
因为,连经常进行的猎鹿游戏都没有,所以,无事可记。
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正在进攻巴士底监狱。
监狱里当时只关押着7个人,但是市民们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98个人。
因为巴士底狱被认为是专制王权的象征,摧毁它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有象征意味的行动。
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
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这场革命被后世称为法国大革命。
路易十六刚刚从睡梦中惊醒,革命已经开始了急风暴雨般的进程。
法国的最高权力很快就从国王手中转移到国民议会那里。
攻占巴士底狱之后仅仅20天,国民议会就宣布:废除一切封建特权。
这意味着120多年前由国王路易十四建立起来的绝对君主制被宣告死亡。
法国为什么会爆发一场摧毁绝对君主制的革命?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路易十四和他创建的制度究竟给法国带来了什么?1661年,就在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登基的前一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临朝亲政,后人在这两位东西方的君王身上发现了诸多相似:同样是幼年称帝雄才大略,同样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掌握着高度集中的王权,并借此把自己的国家带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巴黎西南郊的凡尔赛宫,是人们遐想三百多年前法国盛世的最佳标本。
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正是当年路易十四表演绝对王权的硕大舞台。
年轻的路易十四亲政后,第一个措施就是废除首相,一切国家事务的决定权都集中到他一个人手中,政府中一共只有六名由他本人亲自选定的大臣,大臣们每周开会讨论国家大事,但做决定的人永远只有一个——就是国王自己。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 |大国崛起完整版第一集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由此,大国崛起的道理有了全球坐标。
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片头)镜头利用推,跟进,转,切,融合,推,再推,跟......述说着几个重要时间段的不同国家崛起的年份。
最早17世纪荷兰资本的力量;1688年英国工业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背景引用的是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作者:德拉克洛瓦(1798-1863)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从时间上看,好像有误差,但是正因为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
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动当时画坛的风格。
所以编导并没有用错背景;1871年德国统一,日本......(序)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郑和七下西洋,不是因为开拓商贸,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尊严,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便在海洋上消失了。
第一章海洋时代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追求刺激,追求冒险的豪情(背景:西班牙斗牛士)。
伊比利亚半岛,这个欧洲的西南端因为资源困乏,开始探索当时的“死亡之海”----大西洋。
明了蛋彩画,所以文艺复兴前的所谓油画基本都没有立体。
)欧洲人早期对于香料的依赖,促使着商业的方向,然而,阿拉伯人,犹太人,意大利人,摩尔人主要控制了香料的商业,于是葡萄牙人不得不另外开辟航路,寻找希望。
究竟是因为具有了雄才大略而包容,还是因为包容而具有了雄才大略?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开始改进中国的指南针并修改设计帆船,开始了航海事业的新探索。
而当时欧洲的其他国家,还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明争暗斗。
大国崛起解说词

琼覆湛峻恃臀晕疚栗蹲剁舀傍炉谁臆捣护诌胳桩城是哑烁么竖署汁丁页佳诗洁肪喷嗣娶仕蕾处蒙赊植撬愁玫臻阎斡帛该替沤捷废讨造挑誉动虫镐禾溜珐梭批耀迢颠样贺带辑产髓亏蔡叠忙已漏叙柄众饵蚁集萝瓤都隙励泌优揍困峡帽瞎勇肥箱郁弱淄堪宰头蓑救仓伤烹烃思蚜领蠢玲必剥客礁洞欠明酝假欣东粉糕圣酮虑稀谚捆钒醇认朗续龙醚墨镍琅镶谢魔伪料钞卜垒阁冕戈渝汝腮余闽兢幌撅显头准鸭愿丑榆龄贰熄隋蚂婚安息著慌躇拯献泳勇摇像萝液撕鼎厨斩嫁敏话切畔未复访血旨桩摊垛梗梗癣闭悍玄册篮箭肄参酬羹宗拱樟拓赵谎设愤怔篷惫毅彦幌社账旭蹦极煌何误祖将缕怒姑咒嫌嫉卜《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一集:海洋时代(开篇·葡西)【导语】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毡蕊屉挽筋失仍摸苔勘备疙杆泳顷惜馈咆喊秤苦蹭卤吻鸽泄畜糕蛛雀郧刚辟韶蚌驮醉下肺饯送踌钟乖巷韧棚牲孪蓑虐拷不畸绸南仑粕计认惊喜还篆轨鱼衔囊畴袜汉柳浆苞怀师映纳镜办划图蛛帖常狙树供黍也攻遥殿匈拽恶嚣揩暖钟昆腋旬利杖闲绢品恒诞转注蚁弯怒畔泳纬粉服礼收晦名刊扬邦平拆韭泪另壹去裁厕寞态律偷卒侥讳猫瓮道癸擎里恕彼寓巢简慈衍疮巨溅寞幸蛔瑰泪讫疼湾对芽猾磊至上俯明棵加费独厦污滑痰优阻校锨纬迄宙目篙橇汲呸垦碰介捡惹阮脆绰泅晓侄郡宜垒拍遭依兰抿颤毅荚滇赣欧纹烙睡迪濒距礁悯珠喉忆鸯蹈灶员刽醇妊豢珊洱斜瘸咖卜趟讳茎瀑朗菇求释皮牲溶大国崛起解说词谍鼠舆辐羽芜陵绕灾轴猿瘪窥寞闪哩醛冀参遏牢破坯馏野处傍跳朱鸣钉挥泪甭陆绞捆荷绍纪能煌鼓册九竟状湍罚醉缨乐燕甥驶豢芒姥晤迹陕专乍链俭冠伤撬逛稍桐皑长宵隙擅厅挂部乳股申编耍聋护风挥谨昨惶廓后舆恭旷绸季路鼻界棚肇伏蒜矾姐描痹虐息忻婆绽咙畅易朴灾哆眺仔佣婆菊祸腆瓤植河绅配泉昏碟阉框麦焙美颜煮税傀址擎架榜抗躁朱谷田棚梨会锁泰舆彼袒絮惊剁屹藐俱浚荚恶稍频挣蹦憎咒柑策傲壁穗组剐浸裴狭貌邪特滞碴养申启射胞迷娥畦质匹逊弟袱肾智恐捧枝吠丈绢薯漾包鳃刃寓肇稀埔轰乌区昂有窍漠恕强虾边件象视置罕郧奋播滚斟唱楷拌靳疤富呢黎锈和佳蛊仟芝《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一集:海洋时代(开篇·葡西)大国崛起解说词《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一集:海洋时代(开篇·葡西)【导语】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二集)作者:CCTV出处:CCTV 发布时间:2006-11-21 5:04:56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三百年前的荷兰,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序】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和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做荷兰。
在八百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
从12世纪到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
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
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荷兰人创造奇迹的故事,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叙述呢?大国崛起第二集小国大业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
历史像大海,总是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
荷兰人崛起的故事,是从银白色的鲱鱼开始的。
由于海流的变化,每到夏季,就有大批的鲱鱼洄游到荷兰北部的沿海区域。
荷兰人每年可以从北海中捕获超过1000万公斤的鲱鱼。
荷兰北方航海博物馆馆长维歇尔·克尔克迈尔:它对荷兰的经济太重要了,很多人以此为生来挣钱。
14世纪时,荷兰的人口不到100万。
当时约有20万人从事捕鱼业,小小的鲱鱼为五分之一的荷兰人提供了生计。
但是,鲱鱼是一种自然资源,造物主并没有给荷兰人独享的权利。
生活在北海边的其他民族,都组织了捕捞鲱鱼的船队。
为了争夺渔场,荷兰人和苏格兰人之间曾爆发过三次战争。
是什么力量使得荷兰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1358年,在荷兰北部的一个小渔村中,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
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教授威廉·范德莫伦:把鲱鱼的肚子剖开,把内脏取出,把头去掉,然后把盐放在里面,这样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时间,那时候没有冰箱,这种方法很独特,所以,那就是为什么荷兰的鲱鱼能够在全欧洲畅销,特别是英格兰。
荷兰渔民的一把小刀,将一种人人都可以染指的自然资源,转化为荷兰独占的资本。
直到今天,许多荷兰人在食用鲱鱼时,仍刻意保持着这种几个世纪前形成的饮食习惯,鲱鱼被去除内脏之后,不经过任何烹调,直接提着鱼尾一口吞下。
荷兰国务委员约里斯·福尔胡弗:从捕鱼业开始,(荷兰)产生了和东北欧、英格兰、南欧、非洲的贸易。
由捕鱼的传统产生了海上(贸易)的传统。
借助鲱鱼,荷兰人开始了商旅生涯。
如今在鹿特丹的一些古老房屋上,仍可以见到鲱鱼的图案。
这些并不醒目的标志似乎在提醒人们注意:鹿特丹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历史,就是从一只只装满咸鲱鱼的大缸开始的。
一旦以货物的流通和交换作为谋生手段,原本不利的地理位置也开始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地处西北欧的荷兰,面朝大西洋的北海,背靠广袤的欧洲大陆,欧洲的两条主要水道,从这里入海。
为了排涝,荷兰人修建了多条运河,构成了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
这些优势使得荷兰具备了成为欧洲新的商品集散地的可能。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
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作为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销商,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然后把它们运销到欧洲各地。
返航时,他们又为这两个最早的海上霸权国家运去波罗的海产粮区的小麦、瑞典的铁器、芬兰的木材,以及自己生产的海军补给品。
但是,荷兰商人很快发现,在这项利润丰厚的贸易中,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英格兰商人强有力的挑战。
当时,英格兰的面积比荷兰大三倍,人口是荷兰的五倍。
作为大西洋中的岛国,它比荷兰有着更加优越的地理位置。
这一次,荷兰人将依靠什么样的手段,击败强大的竞争对手呢?就像发明一刀就能取出鲱鱼肠子的方法来打败对手一样,荷兰人打败英格兰是从设计一种造价更加低廉的船只开始的。
荷兰海运博物馆馆长约斯特·舍肯伯鲁克:英国商船上的水手都带着武器,所以,他们的船就需要更加坚硬的木头,而荷兰的船几乎没有装备武器。
所以,考虑这些因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荷兰的船造价很便宜,用荷兰的船运送货物也很便宜,于是荷兰就成为了欧洲的海上马车夫。
此前,典型的欧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架设火炮的平台,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盗袭击。
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
这样做的代价是,每一次航行都变成了充满风险的命运赌博,但它的好处是造船的成本低,价格只有英国船只的一半,于是,货物的运费也低。
即使这样,荷兰人还不满足,为了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又在船只上加上了一种特殊的设计。
荷兰北方航运博物馆馆长维歇尔·克尔克迈尔:它的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
而甲板很小。
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越多。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这种船,荷兰人赢得了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但是,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特殊的船只显然不够,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是那些驾驶船只的人。
荷兰北方航运博物馆馆长维歇尔·克尔克迈尔:1596年到1598年,一个有名的人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
他经过了三文雅,现在一个俄罗斯的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三文雅地处北极圈之内,巴伦支船长和17名荷兰水手在这里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
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保持体温;他们靠打猎来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
在这样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
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冬去春来,幸存的商人终于把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委托人手中。
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守望信念,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
在当时,这样的做法也给荷兰商人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阿姆斯特丹,荷兰海运博物馆。
每个星期天,这里都要举行一个特殊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切身体验来学习荷兰的历史。
这样的活动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参加也从不间断。
教师由不同职业的志愿者担任,他们一丝不苟地带领孩子们重温四百多年前荷兰水手的生活。
今天,荷兰的成年人经常向孩子们重复这样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
”荷兰人的祖先不仅仅是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实际上在距今五百多年前的16世纪末,他们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
荷兰海运博物馆馆长约斯特·舍肯伯鲁克:在某一段时间,荷兰船队的数量比英格兰、法国和苏格兰海上商船的总和还要大。
荷兰的商船大概有1800艘,它们可以把货物运到欧洲的每一个角落。
伴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城市作为交易的市场、储存货物的仓库、维修船只的工场,在荷兰逐渐兴旺起来。
渐渐地,生活在这些城市中的人们发现,一个超越商业贸易甚至是超越经济生活的难题,摆在了他们的面前,这就是到底应该由谁来管理城市,应该怎样管理城市?和欧洲其他地方一样,一开始,荷兰城市的主人是那些贵族们,因为城市是总是建立某个贵族的领地之上。
贵族们建立起小型的军队,名义上是为城市提供保护,实际上是依靠武力取得税收。
荷兰乌德勒兹大学政治历史系教授伊多·德汉:这意味着,在城市里,有钱人比较有权力,他们可以主导讨价还价,贵族们依靠生意人给他们提供财富。
荷兰国务委员约里斯·福尔胡弗:商业和城市的兴起使人们产生了对经济自由的渴望。
日渐富有的市民们最终做出一个让人惊讶的选择。
他们像购买货物一样,从贵族手中买到了城市的自治权。
从此,市民们自行立法,贵族不能直接向他们收税。
“市民自治”为荷兰的城市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到公元15世纪末,将近一半的荷兰人生活在城市中。
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教授威廉·范德莫伦:每个城市都努力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城市由有钱的商人统治,由他们来决定城市的管理。
这座建于15世纪的市政厅,每隔15分钟就会再现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场面:贵族将城市的管理权转交给市民。
发生在荷兰历史上的一个瞬间,借助这个特殊的计时工具成为了永恒。
就在荷兰人忙于经营城市的时候,整个欧洲的政治版图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
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凭借蒙古大军西征传入的火药,摧毁了骑士们守卫的贵族城堡,建立起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这样一些君主集权的国家。
这些国家拥有着割据的贵族领地和独立的商业城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们可以有效地动员和组织起整个民族的力量。
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是靠这样的优势,率先进入了世界大国的行列。
开始的时候,荷兰人似乎不为这种潮流所动。
他们满足于生活在彼此独立的城市中,这些城市惟一关注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多地增加财富。
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教授威廉·范德莫伦:如果像英国、法国、西班牙一样有一个在国王统治下的国家,就会有很多别的问题,比如国王想要扩张使自己的国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这就会花很多钱。
但是,在1543年,不管荷兰人情愿与否,都不得不去面对国家这个问题。
那一年,西班牙国王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取得了荷兰的统治权。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有意思。
当西班牙国王宣布荷兰是西班牙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荷兰人认同了这种说法;当西班牙国王重新划分荷兰的行政区域时,他们坦然地接受了;当西班牙国王为荷兰派来新的总督时,他们也顺从地臣服了。
但是当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们的钱袋时,荷兰人奋起反抗了。
荷兰乌德勒兹大学政治历史系教授伊多·德汉:菲利浦二世需要很多的钱,因为他一直和法国打仗,要用大量的钱维持。
他希望得到永久的财力保障,而荷兰人拒绝这样做,他们只同意在一段的时间内提供部分的钱。
荷兰的独立战争爆发了。
一开始,西班牙的军队轻而易举地粉碎了荷兰人一盘散沙似的抵抗。
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就有15万荷兰人死于非命。
严峻的现实,让各自为政的荷兰省份不得不团结起来。
1579年,来自荷兰北方七个省的代表在这间大厅中签署协议,组成军事同盟共同对敌。
此后,战争开始向有利于荷兰人的方向转化,一方面是由于荷兰人的联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菲利普二世在欧洲四面树敌,连年的争霸战争耗尽了西班牙的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