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1.确定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 a. 初选基础埋深d : 取d=1.35m

取d=1.35,所以,持力层在粉质粘土层 ∵e=0.88 ηb =0 ηd =1.0

112

()

18118.70.35

1.32

18.6/z m z d z d

KN m γγγ+-=

?+?=

= f =f (3)(0.5)280 1.018.6(1.350.5)304.18304k a 304a a ak b d m a b d kPa P f kP ηγηγ+-+-=+??-=≈∴=

2.确定基底尺寸

因为给定的上部荷载都是设计值,需换算为计算值:

2111/1.4220/1.4157.14,/1.41780/1.41271.43/1.448/1.434.3k k M M KN M F F KN V V KN

∴=========

计算基础及其上土的自用应力Gk 时,基础埋深:(1.35 1.81)/2 1.58d =+= 初步确定基地尺寸,因考虑荷载偏心,将基底面积初步设计增大20%

2

1.2/()

(1.21271.43)/(29520 1.58)5.8K a g A F F d m γ=-=?-?=

取基底长短比n=1/b=2

/ 5.8/2 1.7,2 1.7 3.41.73b A h m l nb m b m m ∴===∴==?==<

所以Fa 无需作宽度修正

初选基础高度h=720mm 。按照《地基规范》要求,铺设垫层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 ,因此可假设基础重心到混凝土外表面距离为50mm ,故钢筋的有效高度为

h0720mm-50mm=670mm 。验算荷载偏心距e: 基地处总竖向力:

i 91271.4320 1.7 3.4 1.5814540.71157.1434.30.7181.e /()181/14540.124/60.57

k k K K k k k F G KN M M V KN m M F G l +=+???==+?=??====<= 基地处总力矩:

偏心距:

满足要求

max k P 验算基底最大压力:

max 6145460.124

(1)(1)306.6 1.2 1.2304364.8a 1.7 3.4 3.4

b k k k F G e P kPa fa kP bl l +?=

+=?+=<=?=?∴∴??满足要求基地尺寸为l=1.7m 3.4m 3.基础结构设计

采用C20混凝土,HPB325级钢筋,查得Ft=1.10N/m2,fy=210N/mm2=垫层采用C10混凝土。 计算基底净反力

1454

251.63.4 1.7k j F P kPa bl =

==?

净偏心距e=0.124m

max min 306.7196.5

660.124

(1)251.6(1)3.4

G k j j P P F e bl l Kpa +∴?±=±=基底最大和最小净反力:﹛﹜

基础高度 ①柱边截面

已初选h=720,ho=670mm.

020.4520.7 1.85 1.7c b h m b m +=+?=>=

j jmax c jmax 020002

307()307(3.4/20.45/20.67) 1.7420.1322

()(/2/2)0.711100(0.450.67)0.67(0.45/20.67 1.7/2)576.2=hp t c c P kPa

a

l P h b KN

f b h h b h b KN β=--=--?=??+-+-=???

????+?-+-=>??因偏心受压,计算时P 取冲切力:抗冲切力:0.7冲切力420.13KN 满足

②变阶处截面

1011110121jmax 011012

101h 400300l 1.70.8520.8520.3 1.45 1.7()b/2b /2-h 30722(3.4/2 1.7/20.3) 1.7(1.7/20.85/20.3)282.2b hp t m h m m b m b h m b m

l l P h b KN

f β====+=+?=<=??---=?????

??--?---=??基础分两级:下阶。。取,冲切力:(-)抗冲切力:0.7(=h )=0.711100(0.850.3)0.3265.65=KN ???+?=<冲切力282.2KN 不满足要求

1011110121jmax 011012

101h 380320=1.7,b 0.8520.852320 1.53 1.7()b/2b /2-h 30722(3.4/2 1.7/20.32) 1.7(1.7/20.85/20.32)273.2b hp t mm h mm L m b h m b m

l l P h b KN

f β=====+?=<=??---=?????

??--?---=??调整尺寸:下阶,。取冲切力:(-)抗冲切力:0.7(=h )=011100(0.850.32)0.32288.3=KN ???+?=>.7冲切力273.2KN 满足要求

(3)配筋计算

①计算基础长边方向弯矩设计值,如上图取1-1截面:

[]1min max min 1max 1max 16

2

110 3.40.45

()197(307197)259.3a 22

1M ()(2)()48

1

(307259.3)(2 1.70.45)(307259.3) 1.741048

4101030990.90.9210700

c j j j j j j j j s y l a P P P P kP P P b bc P P b KN m M A mm f h ++=+-=+-=??=+++-??=

+?++-?=?===??

Ⅲ-Ⅲ截面:

[]11min max min 2

1max min 1max 1201 3.4 1.7

()197(307197)279.5a 280kPa 22 3.4

1M ()(2)()()481

(307280)(2 1.70.85)(307280) 1.7(3.4 1.7)152.948

152.910.9j j j j j j j m s y l l P P P P kP P P b b P P b l l KN m M A f h ++=+-=+-=≈???=+++--?

?=

+?++-?-=?== ⅢⅢ6

2

02528.10.9210700

mm =??

s 2

s s 2183308.53312s sl i i A A m mm A m A ?=≈=Ⅲ比较和。应按配筋,现于1.7米的钢筋实配宽度范围内3A 配1

②计算基础短边方向的弯矩,取Ⅱ-Ⅱ截面: 已知:

()()()()

22

6

2

025******* 1.70.45(2 3.40.45)118.92424118.910922.40.90.921070018j pa j c c si y P kP M P b b l a KN M M A mm f h ==

-+=??-?+=?===??- ⅡⅡ

Ⅳ-Ⅳ截面:

()()()()

22

116

2

s 01112252 1.70.85(2 3.4 1.7)64.48242464.48101129.70.90.921032018j y M P b b l l KN M M A mm f h =

-+=??-?+=?===??- ⅡⅡⅣ

22s s s s s 10112=11129.731A A A A mm mm ?>=ⅡⅣ

ⅣⅣ的比较和应按配筋,按构造要求选配钢筋适配A

4.计算地基沉降量

(1)确定基础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

(2.50.4) 1.7(2.50.4 1.7) 3.94n n n Z b l b l m m =-=-=≈ 按照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

4,m n Z m =∴ 且其范围内都是粉质粘土分层厚度都取1

(2)计算基底附加压力P0

k k c c 0c 185,1271.45185

254k 5.8

18.2 1.62925129222k k k m k KN P F G P Pa A d kPa

P P kPa

σσγσ==+=

====?==-=-=已算出G 基地平均压力基底自重压力基底附加压力:

③计算各层的沉降量S i 及地基最终沉降量S

1

(7.5,1)n

i

i si x i i si

P S H E E Mpa H m E =?====∑

点 L/b Z(m) Z/b

c

α

4()

c P kPa σα=

()

i

i i si P S H E mm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1、某建筑场地在钻孔揭示深度内共有6个土层,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见表1。土层稳定混合水位深为地面下1.0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作用在柱底即承台顶面): kN V k 3200=,kNm M k 400=,H = 50kN ;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 承台底面埋深:d=1.5m 。 2、根据地质资料,以第4层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3、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kPa f c 9600=,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kPa f t 1100=,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钢筋强度设计值2/300mm N f y =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JG94-2008)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按照持力层埋深确定桩长,按照长径比40-60确定桩截面尺寸; 2、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和特征值; 3、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4、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5、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6、承台结构计算; 7、承台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和必要的图纸说明; 8、需要提交的报告:任务书、计算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注:1、计算书打印,按照A4页面,上下左右页边距设置为2.0cm ,字体采用宋小四号 2、图纸采用3号图幅,图纸说明即为图中的说明 3、任务书、计算书和桩基础施工图装订成一册 4、将电子稿按班打包交上来,每人的电子稿名称按照学号+姓名命名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指导老师:刘雁 班级:建学0901班 学生姓名:张楠 学号: 091402110 设计时间: 2012年1月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目录 1、设计任务书———————————3 2、设计计算书———————————5 3、平面结构布置——————————5 4、板的设计————————————6 5、次梁的设计———————————8 6、主梁的设计———————————12

一、设计题目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资料 1.扬州大学图书馆, 层高均为5.0米,开间5米,进深6.6米。试设计第三层楼盖。楼盖拟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为20mm厚1:2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找平层为20mm厚1:3水泥砂浆,板底为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三、设计内容 1.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方案,确定梁板截面尺寸。 2.板的计算 (1)确定板厚 (2)计算板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板的内力 (4)计算板的配筋

3.次梁计算 (1)确定次梁尺寸 (2)计算次梁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次梁内力 (4)计算次梁配筋 4.主梁计算 (1)确定主梁尺寸 (2)计算主梁上荷载 (3)按照弹性理论计算主梁内力,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及调幅 (4)绘制主梁内力包罗图 (5)计算主梁的配筋,选用只考虑箍筋抗剪的方案 (6)绘制主梁抵抗弯矩图,布置钢筋 5.平面布置简图

成果应包括: 1.计算书 (1)结构布置简图 (2)板和次梁的内力计算,配筋 (3)主梁的内力计算,内力包络图,配筋 2.图纸 (1)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包括梁板编号,板配筋),比例1:100(2)绘制次梁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 (3)绘制主梁弯矩包罗图、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 (4)设计说明

最新基础工程计算题整理

例子2-3. 某基础底面尺寸为5.4*2.7m ,埋深1.8米,基础顶面离地面0.6米。基础顶面承受柱传来的轴力Fk2=1800kN ,弯矩Mk=950kNm, 水平力FkH=180kN ; 还承受外墙传来的集中荷载,作用在离轴线0.62m 处,大小为220kN 。试验算基础底面与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已知地基土情况如下: 第一层:粉质粘土,4.3米厚γ=18.0kN/m3,γsat=18.7kN/m3;e=0.85,fak=209kPa ,Es1=7.5Mpa 第二层:淤泥质粘土:fak=75kPa ,Es2=2.5Mpa 地下水面在基础底面处 解: 1 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基础底面平均压应力: kPa A G F p k k k 6.1747.2*4.525457.2*4.57.2*4.5*8.1*201800==+=+= 最大压力: kPa l e p p l G F M e k k k k k 9.273)/61(,9.06/512.02545 2.1*180950max =+===+=+= p 第一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及验算: )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 =209+1.0*18.0*(1.8-0.5)=232.4kPa 验算:pkpkmax 2.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tan 2)(tan 2()(θθσσz b z l p bl cd k z ++-= =57.2kPa )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 =122.9>σz+σcz =57.2+18*1.8+2.5*(18.7-10)=111.4kpa 某1砖砖墙,在基础顶面处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以及基本组合的轴心荷载是144KN/m 和190KN/m 。基础埋深0.5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fak=106kPa 。试设计其基础。 【解】: 1.基础类型与材料选择: 条形基础 。混凝土C20,钢筋HPB235——ft=1.10N/mm2,fy=210N/mm2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Design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设计题目:柱下钢筋混凝土桩基础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利用所学基础工程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基础设计与计算过程,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2、课程设计建议 在复习本学期课程理论知识后,收集并阅读相关设计规范和参考书后进行本课程设计任务。 二、课程设计设计资料 1、工程设计概况 西安市未央区拟建一栋15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其场地位于临街地块居中部位,无其它邻近建筑物,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见工程地质资料。试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3)柱的截面尺寸为:450mm×600mm; (4)承台底面埋深:d=2.0m(也可自行按规范要求选定); (5)根据地质资料以及上部荷载情况,自行选择桩型、桩径和桩长; (6)桩的类型:预制桩或者灌注桩(自行斟酌设定); (7)沉桩方式:静压或者打入(自行斟酌设定)。 (8)方案要求尽量先选择以粉质粘土为持力层,若不满足要求,再行选择卵石或岩石层作为持力层,并作简要对比说明。 2、荷载情况 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力F=(8300-10n)kN, 弯矩M x=(80+2n)kN·m,M y=(750-n)kN。 注:M x、M y分别为沿柱截面短边和长边方向作用;n为学生学号最后两位数。 3、工程地质资料

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性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地质剖面与桩基计算指标见表1,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2.2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无腐蚀性。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确定桩数,桩的平面布置,承台平面尺寸,单桩承载力验算; (3)若必要,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4)桩身结构设计及验算; (5)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6)桩及承台施工图设计:包括桩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承台配筋图、节点详图和必要的施工说明; (7)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设计成果,设计如有雷同,相关人员课程设计成绩一律为零。 表1 地质剖面与桩基计算指标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纸

一、设计资料 温州地区某一单跨厂房总长度60m,纵向柱距6m,跨度18m。建筑平面图如图1所示。 1.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柱,梯形钢屋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屋面坡度i=1/10; L为屋架跨度。地区计算温度高于-200C,无侵蚀性介质,屋架下弦标高为18m; 厂房内桥式吊车为1台30t(中级工作制)。 2. 屋架形式及材料: 屋架形式、几何尺寸及内力系数(节点荷载P=1.0作用下杆件的内力)如附图2所示。屋架采用的钢材为Q235钢,并具有机械性能: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180℃冷弯试验和碳、硫、磷含量的保证;焊条为E43型,手工焊。 3. 荷载标准值(水平投影面计) ①永久荷载: 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 0.5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5 KN/m2 保温层0.55 KN/m2 一毡二油隔气层 0.05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2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KN/m2 屋架及支撑自重:按经验公式0.120.011 q L =+计算: 0.318 KN/m2 悬挂管道: 0.15 KN/m2 ②可变荷载: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2 7.0m kN / 雪荷载标准值: 0.35KN/m2 积灰荷载标准值: 1.2 KN/m2 厂房平面图

.51507.5 9 内力系数图 二、屋盖支撑布置 1、上弦横向水平支撑 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布置在房屋两端的第二开间,沿屋架上弦平面在跨度方向全长布置。考虑到上弦横向水平支撑的间距大于60m,应在中间柱间增设横向水 平支撑。 2、下弦横向水平支撑 屋架跨度为18m,应在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同一开间设置下弦横向水平支撑,

基础工程计算题

1、已知某砖混结构底层承重墙厚240mm ,基础顶面中心荷载的标准组合值F k =185kN/m 。地基地表为耕植土,厚0.8m,γ=16.8kN/m3;第二层为粘性土,厚2.0m ,fak=150kPa ,饱和重度γsat=16.8kN/m3,孔隙比e=0.85;第三层为淤泥质土,fak=80kPa ,饱和重度γsat=16.2kN/m3,厚1.5m 。粘性土至淤泥质土的应力扩散角θ=300,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8m 出。要求确定基础埋深(4分);确定基底宽度(4分);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4分)。(注:宽度修正系数取0,深度修正系数取1.0)(B) 2、某预制桩截面尺寸为450×450mm ,桩长16m (从地面算起),依次穿越:①厚度h 1=4m 的粘土层,q s1k =55kPa ;②厚度h 2=5m 的粉土层,q s2k =56kPa ;③厚度h 3=4m 的粉细砂层,q s3k =57kPa ;④中砂层,很厚,q s4k =85kPa ,q pk =6300kPa 。K=2.0,试确定该预制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C) 3、已知某砖混结构底层承重墙厚370mm ,基础顶面中心荷载的标准组合值Fk=115kN/m 。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20kPa,基础埋深为1.2m ,采用毛石基础,M5砂浆砌筑。试设计该基础。(注:毛石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为1:1.25,每台阶宽不大于200mm )。 4、如图所示某条形基础埋深1m 、宽度1.2m ,地基条件:粉土3 119/kN m γ=,厚 度1m ;淤泥质土:3 218/kN m γ=,%65=w ,kPa f ak 60=,厚度为10m 。上部结 构传来荷载Fk=120kN/m ,已知砂垫层应力扩散角0 .1,035===d b ηηθ, 。求砂垫层厚度z 与宽度b 。(A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1)

目 录 一、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 1 1.1、地质与水文资料 ................................... 1 1.2、桩、墩尺寸与材料 ................................. 1 1.3、荷载情况 ......................................... 1 二、任务和要求 ........................................... 2 三、计算 ................................................. 3 3.1、桩长的计算 ....................................... 3 3.2、桩的内力计算 ..................................... 4 3.2.1确定桩的计算宽度b1 ........................... 4 3.2.2计算桩的变形系数 ............................ 4 3.2.3计算墩柱顶外力i i i M Q P 、、及局部冲刷线处桩上外力 00M Q P 、、 (4) 3.2.5局部冲刷线以下深度z 处横向土抗力zx P 计算 ....... 6 3.2.6桩身配筋计算及桩身材料截面强度验算 ............ 7 3.2.7柱顶纵向水平位移计算 ......................... 9 四、参考资料和现有基础条件(包括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等) 10 致谢 . (1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名称:桩基础设计 姓名:文嘉毅 班级:051124 学号:20121002798 指导老师:黄生根

桩基础设计题 高层框架结构(二级建筑)的某柱截面尺寸为1250×850mm ,该柱传递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F=9200kN ,M=410kN?m ,H=300kN ,采用6-8根φ800的水下钻孔灌注桩组成柱下独立桩基础,设地面标高为±0.00m,承台底标高控制在-2.00m ,地面以下各土层分布及设计参数见附表,试设计该柱下独立桩基础。 设计计算内容: 1.确定桩端持力层,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 2.确定桩中心间距及承台平面尺寸; 3.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及各桩顶荷载设计值N,验算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基桩水平承载力R Ha并验算; 4.确定单桩配筋量; 5.承台设计计算; 湿 重 度 kN/m3

设计内容 一.确定桩端持力层,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 Q 1.确定桩端持力层及桩长 根据设计要求可知,桩的直径d =800mm 。 根据土层分布资料,选择层厚为4.5m 的层⑧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规定,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 。因此初步确定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2m 。则桩长l 为: l =4.3+3.8+2.8+2.3+4.4+3.0+2.5+2.9+5.7+0.8+2-2=32.5m 2.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因为直径800mm 的桩属于大直径桩,所以可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的经验公式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 Q : pk uk sk pk sik i p si p Q Q Q u q l q A =+=ψ+ψ∑ (1-1) 其中桩的周长u =d π=2.513m ;桩端面积p A =2/4d π=0.503㎡;si ψ、p ψ为别为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si ψ=() 1/5 0.8/d =1, p ψ=()1/5 0.8/D =1。 根据所给土层及参数,计算uk Q : uk Q =2.513×1×[23×(4.3-2)+20×3.8+28×2.8+40×2.3+28×4.4+48 ×3.0+66×2.5+ 58×2.9+60×5.7+52×0.8+60×2]+1×710×0.503=3883.6kN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 Q 后,再按下式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11土木工程(专升本)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某多层工业建筑物平面如下图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资料 1)楼面构造层做法: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kN/m2); 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2); 2)可变荷载:Pk=6.0 kN/m2 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时,取1.3);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 钢筋: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5)本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区,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2.1m ,l02/l01=6.6/2.1=3.14,因此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6~550mm。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框架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0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三、板的设计 1)荷载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0.65kN/m2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0.1*25=2.5kN/m2 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0.020*17=0.34kN/m2 小计: 3.49 kN/m2取3.5 kN/m2 板的活荷载标准值:60.0kN/m2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因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所以取1.3。 于是板的恒荷载设计值:g=1.2*3.5=4.2kN/m2 活荷载设计值:q=1.4*6.0=8.4kN/m2 荷载总设计值:g+q=4.2+8.4=12.6kN/m2 1)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5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桩基础设计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商住楼,其基础设计拟采用桩基础。 二、设计内容 1、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2、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3、确定桩数、桩位布置,拟定承台底面尺寸; 4、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桩顶作用验算、桩基沉降验算和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6、承台设计; 7、绘制桩基施工图(桩的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桩截面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 1、基础顶面的内力标准值、柱截面尺寸根据学号(括号内数字)按表1选取。 地基分组见表2。 表1

表2 2、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主筋可选HRB400,HRB335,箍筋为HPB300。 四、设计要求 1、计算内容完整,计算正确,有必要的示意图。 2、计算书装订:封皮、任务书、计算书,格式采用统一模板,可电子录 入后打印(单面或双面打印均可),也可手写但不得用铅笔书写。 3、计算书部分表述符合专业要求。所有示意图、表格都有编号,安排在 正文引用的附近位置。示意图线条规整、字迹清楚、整洁。 4、施工图符合建筑制图规范的要求。

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学号:19 基础顶面内力标准值: 柱截面尺寸:地基分组:(D) 土层(厚度m):杂填土:1.7m,粉质粘土:2.1m 饱和软粘土:5.4m,粘土:>7m 混凝土采用C30,主筋选用HRB400级,箍筋为 HPB300级 二、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采用第四层粘土为桩端持力层,持力层的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采用端承摩擦型方桩,几何尺寸为,桩长为8.5m,桩端嵌入持力层1m,桩顶嵌入承台0.1m,承台埋深1.8m。 三、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东莞市常虎高速公路某高架桥梁,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梁,标准跨径25米, 桥面宽2×17.5米,参照《公路桥梁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计算。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人群荷载3.5kN/m3。台后填土高度8.5米。 材料:台帽、耳墙、台身和基础(承台)为C20钢筋混凝土。 地质资料,上部尺寸见所附图纸。 帽梁以上荷载见下表: 二基础类型的选择 由于采用浅基础的时候,其基础深度不会超过5米,一般在3米左右,但是,此处地形在5米深度内承载力很小,根本不能满足桥台稳定性的要求,故在此处选择桩基础作为承台基础。 另外,由于底下土层的极限摩阻力很下,不能满足要求,此外,在距离地层表面20米的地方含有承载力很大的持力岩层,故在本地形时,柱桩基础是最好的选择。 三荷载计算 3.1 上部构造恒载反力及桥台台身、基础上的土重计算 其值列表如下:

KN P 68.17736=∑ m KN M ?-=∑62.6774各序号含义及承台尺寸的设计见图。

3.2 土压力的计算 土压力按台背竖直,0=α;填土内摩擦角?=35φ,台背(圬工)与填土间 的外摩擦角? ==5.172 1φδ 计算;台后填土为水平,0 =β 。 3.2.1 台后填土表面无活载时土压力的计算 台后填土表面无活载时土压力的计算 台后填土自重所引起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式为 a a B H E μγ2 22 1= 式中:2r =17.00kN/3m ;B 为桥台的有效宽度取2.4m ;H 为自基底至台土表面的距离等于10m ;a μ为主动土压力系数 [ ] ) cos(/)cos(/)sin()sin(1)cos(cos ) (cos 2 2 βαδαβφδφδαααφμ -+-+++-=a ? ? ? ?? ????+ ?? = 5.17cos 35sin 5.52sin 15.17cos 35cos 2 2 =0.246 所以 84 .015246.04.210 00.172 12 12 2 =????= =a a B H E μγkN 其水平向的分力 kN E E o a ax 61.4785 .17cos 84.501)cos(=?=+=βα 离基础底面的距离:m e y 33.3103 1=?= 对基底形心轴的弯距为 =ex M m KN ?=?77.159333.361.478 在竖直方向的分力 ) sin(βα+=a ay E E =501.84kN o 91.1505.17sin =? 作用点离基底形心轴的距离:m e x 60.15.02 2.4=-= 对基底形心轴的弯距:m kN M ey .46.24160.191.150-=?-=

单层厂房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 程 设 计 专业: 土木工程(本科) 学号: 姓名: 杨树国 日期: 2008年4月16日 一、设计资料 1、白银有色(集团)公司某单层车间建筑平面图。 2、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 二、计算简图的确定 计算上柱高及全柱高: 室外地坪为-0.15m ,基础梁高0.6m ,高出地面 m ,放置于基础顶面,故基础顶面标高-0.65m 。 根据设计资料得: 上柱高u H =吊车梁高+轨道构造高度+吊车高度+安全距离 =900+200+2734+166=4000=4m 全柱高H =轨顶标高-(吊车梁高+轨道构造高)+上柱高-基顶标高 =++4+= 故下柱高u l H H H -==6.35m 上柱与全柱高的比值 386.035 .100 .4===H H u λ 柱截面尺寸:

因电车工作级别为5A ,故根据书表(A )的参考数据, 上柱采用矩形截面 A 、C 列柱:mm mm h b 500500?=? B 列柱:mm mm h b 700500?=? 下柱选用Ⅰ型 A 、C 列柱:mm mm mm h h b f 2001200500??=?? B 列柱:mm mm mm h h b f 2001600500??=?? (其余尺寸见图),根据书表关于下柱截面宽度和高度的限值,验算初步确定的截面尺寸,对于下柱截面宽度 A 、C 列柱: mm b mm H l 50025425 6350 25=<==(符合) B 列柱: mm b mm H l 50025425 635025=<==(符合) 对于下柱截面高度: A 、C 及 B 列柱皆有: mm h mm H l 120052912 6350 12=<==(符合) 上、下柱截面惯性及其比值 排架A 、C 列柱 上柱 49310208.5500500121 mm I u ?=??= 下柱 33800200121 21200500121???-??=l I +]502002 1 )27005032(50200361[423???+?+???41010067.7mm ?= 比值:074.010067.710208.510 9 =??==l u I I η 排架B 列柱 上柱 410310429.1700500121 mm I u ?=??= 下柱 33120020012 1 21600500121???-??=l I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作者:————————————————————————————————日期:

11级土木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设计题目: 某教学楼为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 450mm。柱网布置如图所示。基础方案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工程地质条件: 该地区地势平坦,无相邻建筑物,经地质勘察,工程地质资料: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杂填土: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粉质粘土: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N/m2; ③粘土:厚1.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ak=210KN/m2; ④全风化砂质泥岩:厚2.7m,承载力特征值fak=230KN/m2; ⑤强风化砂质泥岩:厚3.0m,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N/m2; ⑥中风化砂质泥岩:厚4.0m,承载力特征值fak=620KN/m2;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表1 地 层 代 号 土 名 天然地基土 重度(γ) 孔隙比 (e) 凝聚力 (c) 内摩 擦角 (Φ) 压缩 系数 (a1-2) 压缩 模量 (Es) 抗压 强度 (frk) 动力触探 或标准贯 入击数KN/m3KPa度1 MPa MPa MPa ①杂填土18 ②粉质粘土20 0.65 34 13 0.20 10.0

③ 粘土 19 0.58 25 23 0.22 8.2 ④ 全风化砂质泥岩 20 22 30 0.8 N=40 ⑤ 强风化砂质 泥岩 22 20 25 3.0 N 63.5=15 ⑥ 中风化砂质 泥岩 24 15 40 4.0 N 63.5=25 水文资料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 。 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可液化土。 设计参数: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 。上部结构作用在B 轴柱底的荷载标准值为Fk=1615 KN ,Mk =125 KN?m ,Vk =60 KN ;上部结构作用在B 轴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为F =2100 KN ,M =163 KN?m ,V =78 KN 。 根据以上提供的设计资料,完成以下内容的设计: (一)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三)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 (四)持力层强度及下卧层验算 (五)确定基础的高度 (六)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七)绘制基础结构施工图(含平面图、详图),提出必要的技术说明 (八)编制设计计算书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计算书 1.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m 且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而由于荷载值较大,故初步选定③号土层为持力层。又取基础底面时最好取至持力层下0.5m ,所以考虑取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距离为0.5+1.2+0.5=2.2m 。 2.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③号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ak=210KN/m 2; 由于可塑③号土层性质为可塑,则液限:0.250.75L I <≤,则查表可得, b d =0.3=1.6ηη,。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 3/1.165 .02.15.0) 1019(5.0)1020(2.0201185.0m KN m =++-?+-?+?+?= γ。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某多层住宅小区基础工程设计院(系):土木工程系 专业班级:2013级土木工程1班 学生姓名:**** 学号:13031**** 指导教师:任杰 2016年5月3日至2016年6月7日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某建筑工地桩基础工程设计 一、基本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地,拟建高层建筑小区,地基基础采用桩基础,拟建小区面积长400m,宽300m。建筑物结构传至柱下端的荷载组合为:荷载标准组合,竖向荷载F k=3000KN,弯矩M k=200KN*m,荷载准永久组合,竖向荷载F Q=2000KN,弯矩M k=150KN*m,荷载基本组合,竖向荷载F=4000KN,弯矩M=300KN*m。桩径选择在0.5~1.2m之间取值,承台埋深2m。 2.地勘资料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 根据钻探揭露情况及上述试验统计成果,并结合当地建筑经验,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评价见下表,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5m处。 3.主要材料

混凝土:材料自选。 钢筋:主筋用HRB335,其它的自选。 4.计算方法 极限状态设计法(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5.设计依据与参考资料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基础工程》教材; 4)提供的技术资料; 二、选择桩型、桩长 采用直径为800mm、长为1+1+4+1-2+0.2+0.1=5.3m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用C30,钢筋主筋采用HRB345,其他HPB300,经查表得fc=14.3N/mm2, ft=1.43N/mm2;fy=fy’=300N/mm2。初选第五层(强风化泥岩)作为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得小于0.2d=0.16m,同时不小于0.2m,所以实际取0.2米;初选承台底面埋深2m,桩顶嵌入承台不宜小于50mm,取0.1m。 三、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1.根据桩身材料确定,初选配筋率ρ=0.4%,ψc=0.8,计算得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辽宁工业大学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工程结构课程设计(36组)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32班 学号:XX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 教师职称:教授 起止时间:2016.1. 4-2016.1.1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研室:结构教研室

目录 1.设计资料---------------------------------------------------------------1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 3.板的设计-------------------------------------------------------------- 2 (1)荷载计算---------------------------------------------------------------2(2)计算简图--------------------------------------------------------------2(3)弯矩设计值------------------------------------------------------------3(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 4.次梁设计---------------------------------------------------------------4(1)荷载设计值-------------------------------------------------------------4(2)计算简图-------------------------------------------------------------- 4(3)内力计算---------------------------------------------------------------4(4)承载力计算------------------------------------------------------------5 5.主梁设计---------------------------------------------------------------6(1)荷载设计值-------------------------------------------------------------6(2)计算简图--------------------------------------------------------------6(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7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1.确定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 a. 初选基础埋深d : 取d=1.35m 取d=1.35,所以,持力层在粉质粘土层 ∵e=0.88 ηb =0 ηd =1.0 112 () 18118.70.35 1.32 18.6/z m z d z d KN m γγγ+-= ?+?= = f =f (3)(0.5)280 1.018.6(1.350.5)304.18304k a 304a a ak b d m a b d kPa P f kP ηγηγ+-+-=+??-=≈∴= 2.确定基底尺寸 因为给定的上部荷载都是设计值,需换算为计算值: 2111/1.4220/1.4157.14,/1.41780/1.41271.43/1.448/1.434.3k k M M KN M F F KN V V KN ∴========= 计算基础及其上土的自用应力Gk 时,基础埋深:(1.35 1.81)/2 1.58d =+= 初步确定基地尺寸,因考虑荷载偏心,将基底面积初步设计增大20% 2 1.2/() (1.21271.43)/(29520 1.58)5.8K a g A F F d m γ=-=?-?= 取基底长短比n=1/b=2 / 5.8/2 1.7,2 1.7 3.41.73b A h m l nb m b m m ∴===∴==?==< 所以Fa 无需作宽度修正 初选基础高度h=720mm 。按照《地基规范》要求,铺设垫层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 ,因此可假设基础重心到混凝土外表面距离为50mm ,故钢筋的有效高度为

h0720mm-50mm=670mm 。验算荷载偏心距e: 基地处总竖向力: i 91271.4320 1.7 3.4 1.5814540.71157.1434.30.7181.e /()181/14540.124/60.57 k k K K k k k F G KN M M V KN m M F G l +=+???==+?=??====<= 基地处总力矩: 偏心距: 满足要求 max k P 验算基底最大压力: max 6145460.124 (1)(1)306.6 1.2 1.2304364.8a 1.7 3.4 3.4 b k k k F G e P kPa fa kP bl l +?= +=?+=<=?=?∴∴??满足要求基地尺寸为l=1.7m 3.4m 3.基础结构设计 采用C20混凝土,HPB325级钢筋,查得Ft=1.10N/m2,fy=210N/mm2=垫层采用C10混凝土。 计算基底净反力 1454 251.63.4 1.7k j F P kPa bl = ==? 净偏心距e=0.124m max min 306.7196.5 660.124 (1)251.6(1)3.4 G k j j P P F e bl l Kpa +∴?±=±=基底最大和最小净反力:﹛﹜ 基础高度 ①柱边截面 已初选h=720,ho=670mm. 020.4520.7 1.85 1.7c b h m b m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1)

目录 目录 (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2) 1 工程概况 (5) 1.1 工程地质资料 (5) 1.2 荷载情况 (5) 2 初步选择持力层,确定桩型和尺寸 (5) 3确定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5) 4 初步确定桩数及承台尺寸 (5) 5 群桩基础的单桩承载力验算 (6) 6确定群桩承载力设计值 (6) 7 降量验算 (7) 8 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7) 9 承台设计计算 (9) 9.1承台抗弯设计验算 (9) 9.2承台抗冲切验算 (10) 9.3承台剪切验算 (11) 附图1 (12) 附图2 (13) 附图3 (14) 附图4 (15) 附图5 (16)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柱下钢筋混凝土桩基础 适用专业:地质15-1 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利用所学基础工程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基础设计与计算过程,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2、课程设计建议 在复习本学期课程理论知识后,收集并阅读相关设计规范和参考书后进行本课程设计任务。 二、课程设计设计资料 1、工程设计概况 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5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其场地位于临街地块居中部位,无其它邻近建筑物,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见工程地质资料。试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3)柱的截面尺寸为:450mm×600mm; (4)承台底面埋深:d=2.0m(也可自行按规范要求选定); (5)根据地质资料以及上部荷载情况,自行选择桩型、桩径和桩长; (7)桩的类型:预制桩或者灌注桩(自行斟酌设定); (8)沉桩方式:静压或者打入(自行斟酌设定)。 (9)方案要求尽量先选择以粉质粘土为持力层,若不满足要求,再行选择卵石或岩石层作为持力层,并作简要对比说明。 2、荷载情况 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力F=(8300-10n)kN,弯矩M x=(80+2n)kN·m,M y=(750-n)kN。(其中,M x、M y分别为沿柱截面短边和长边方向作用;n为15)。 3、工程地质资料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样本

一设计题目 高层框架结构( 二级建筑) 的某柱截面尺寸为1000×800mm , 该柱传递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 F=9000kN , M=380kN?m , H=320kN , 采用6-8根φ600-φ800的水下钻孔灌注桩组成柱下独立桩基础, 设地面标高为±0.00m, 承台底标高控制在-1.70m , 地面以下各土层分布及设计参数见附表, 试设计该柱下独立桩基础。 设计计算内容: 1.确定桩端持力层, 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 2.确定桩中心间距及承台平面尺寸; 3.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及各桩顶荷载设计值N, 验算基桩竖向承载力; 计算基桩水平承载力R Ha并验算; 4.确定单桩配筋量; 5.承台设计计算; 6.绘制桩基结构图。

二 设计内容 一、.确定持力层 根据地质条件, 以层⑧粉质粘土为桩支持力层。采用φ700的水下钻孔灌注桩。对于黏土, 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2d=1.6m.取桩尖进入持力层厚度 2.2m,桩长33m,承台底面埋深1.7m 。 二、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 由《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 》式 5.3.5 uk sk pk sik i pk =Q =u q l q P Q Q A ++∑ 进行试算, 桩周长 0.80.5u m π== 桩横截面积 2 2 0.80.54p mm A π==

计算得: 2.5[23(4.3 1.7)20 3.828 2.840 2.348 3.0 uk Q =??-+?+?+?+? 66 2.558 2.9_60 5.7520.8 2.260]0.5700?+?+?+?+?+? =3555.5+350 =3905.5KN 三、 确定桩中心间距及承台平面尺寸 由《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 》表3.3.3-1知桩的最小中心间距为3.0d=2.4m 。先取桩数为6, 由于柱下桩基, 等距离排列, 桩在平面采用行列式布置, 中心间距3~4(3~4)0.8 2.4~3.2a d m S ≥=?=。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的距离为1d=0.8m 。此时承台边缘至桩边缘的距离为400mm,符合规范要求( 承台宽度不宜小于500mm,承台边缘距边桩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 且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150mm) .承台平面尺寸为8.0 4.8m m ?.具体承台桩位布置如下: 承台桩位布置图( 单位:cm)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由设计任务书可知: 厂房总长为120m,柱距6m,跨度为24m,屋架端部高度为2m,车间内设有两台中级工作制吊车,该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为-22℃。暂不考虑地震设防。 屋面采用1.5m×6.0m预应力大型屋面板,屋面坡度为i=1:10。卷材防水层面(上铺120mm 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和三毡四油防水层)。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7KN/㎡,雪荷载标准值为0.4KN/㎡,积灰荷载标准值为0.5KN/㎡。 屋架采用梯形钢屋架,钢屋架简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二选材: 根据该地区温度及荷载性质,钢材采用Q235-C。其设计强度为215KN/㎡,焊条采用E43型,手工焊接,构件采用钢板及热轧钢筋,构件与支撑的连接用M20普通螺栓。 屋架的计算跨度L。=24000-2×150=23700,端部高度:h=2000mm(轴线处),h=2150(计算跨度处)。 三结构形式与布置: 屋架形式及几何尺寸见图1所示: 图1 屋架支撑布置见图2所示:

图2 四荷载与内力计算: 1.荷载计算: 活荷载于雪荷载不会同时出现,故取两者较大的活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标准值: 防水层(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0.35KN/㎡找平层(20mm厚水泥砂浆)0.02×20=0.40 KN/㎡保温层(40mm厚泡沫混凝土0.25 KN/㎡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KN/㎡钢屋架和支撑自重0.12+0.011×24=0.384 KN/㎡ 总计:2.784 KN/㎡可变荷载标准值: 雪荷载<屋面活荷载(取两者较大值)0.7KN/㎡积灰荷载0.5KN/㎡风载为吸力,起卸载作用,一般不予考虑。 总计:1.2 KN/㎡永久荷载设计值 1.2×2.784 KN/㎡=3.3408KN/㎡可变荷载设计值 1.4×1.2KN/㎡=1.68KN/㎡2.荷载组合: 设计屋架时应考虑以下三种组合: 组合一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 屋架上弦荷载P=(3.3408KN/㎡+1.68KN/㎡) ×1.5×6=45.1872KN 组合二全跨永久荷载+半跨可变荷载 屋架上弦荷载P1=3.3408KN/㎡×1.5×6=30.07KN P2=1.68KN/㎡×1.5×6=15.12KN 组合三全跨屋架及支撑自重+半跨大型屋面板自重+半跨屋面活荷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