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合集下载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目录1设计任务 (2)1.1设计资料 (2)1.2设计要求 (3)2 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3)3 单桩承载力确定 (3)3.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3)4 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 (4)5 复合桩基荷载验算 (6)6 桩身和承台设计 (9)7 沉降计算 (14)8 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 (20)8.1预制桩的施工 (20)8.2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 (21)8.3凝土预制桩的沉桩 (22)8.4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23)8.5结论与建议 (25)9 参考文献 (25)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1、某地方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1m,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承台底面埋深:D =2.1m。

(二)、设计要求:1、桩基持力层、桩型、承台埋深选择2、确定单桩承载力3、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4、群桩承载力验算5、桩身结构设计和计算6、承台设计计算7、群桩沉降计算8、绘制桩承台施工图二、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分析表明,在柱下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基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故考虑选用桩基础。

由地基勘查资料,确定选用第四土层黄褐色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根据工程请况承台埋深 2.1m,预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450㎜×450㎜。

桩长21.1m。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1、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持力层,确定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

根据地质条件以第四层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为持力层,采用截面为450×450mm的预置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尖进入持力层1.0m;镶入承台0.1m,桩长21.1 m。

承台底部埋深2.1 m。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uk可根据经验公式估算:Quk= Qsk+ Qpk=µ∑qsikli+qpkApQ——单桩极限摩阻力标准值(kN)skQ——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pku——桩的横断面周长(m)A——桩的横断面底面积(2m)pL——桩周各层土的厚度(m)iq——桩周第i层土的单位极限摩阻力标准值(a kP)sikq——桩底土的单位极限端阻力标准值(a kP)pk桩周长:µ=450×4=1800mm=1.8m桩横截面积:Ap=0.45²=0.2025㎡桩侧土极限摩擦力标准值qsik:查表得:用经验参数法:粉质粘土层:L I=0.95,取qsk=35kPa淤泥质粉质粘土:qsk=29kPa粉质粘土:L I=0.70,取qsk=55kPa桩端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查表得:qpk=2200 kPa用经验参数法求得Quk1=1.8×(35×8.0+29×12.0+1.0×55) +2200×0.2025=1674.9KN用静力触探法求得Quk2=1.8×(36×8.0+43×12.0+1.0×111) +1784.5×0.2025=2008.4KN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并且确定桩数n和桩的布置先不考虑群桩效应,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为:R=Qsk/rs+Qpk/rpR——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设计值,kNQ——单桩总极限侧阻力力标准值,kNskQ——单桩总极限端阻力力标准值,kNpkγ——桩侧阻力分项抗力系数sγ——桩端阻力分项抗力系数p用经验参数法时:查表rs=rp=1.65R1=Qsk/rs+Qpk/rp=1229.4/1.65+445.5/1.65=1015.09KN 用静力触探法时:查表rs=rp=1.60R2=Qsk/rs+Qpk/rp=1647/1.60+361.4/1.60=1255.25KNRz=min(R1,R2)= 1015.09 KN四、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根据设计资料,以轴线⑦为例。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题1】某试验大厅柱下桩基,柱截面尺寸为mm mm 600400⨯,地质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为F = 2035kN ,M=330kN·m ,H = 55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设计值为F k =1565kN ,M k =254kN·m ,H k =42kN ,试设计桩基础。

表1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表注:各层土的平均内摩擦角020=ϕ图1 地质剖面示意图1. 确定桩的规格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第4层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为400mm ×400mm ,桩长为9米。

承台埋深1.7米 ,桩顶嵌入承台0.1米,则桩端进持力层2.4米。

初步确定承台尺寸为2.4m ×2.4m 。

2.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根据公式p pk isik pk sk uk A q l quQ Q Q +=+=∑=4×0.4(60×2.0+38×4.5+82×1.5)+2500×0.4×0.4=902.4KN 取=uk Q 902.4 kN3. 确定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并确定桩数n 及其布置按照规范要求,d S a 3≥,取d S a 4=,c b =2m ,l =9m 故=lb c0.22查表得,=sp η0.97。

查表得,=sp γ 1.60先不考虑承台效应,估算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为sp uk sp Q R γη== 1.60902.40.97 ⨯ =547.08 kN 桩基承台和承台以上土自重设计值为G =2.4×2.4×1.7×20=195.84 kN 粗估桩数n 为n =1.1×(F+G)/R=(1565+195.84)/ 547.08=3.22根 取桩数n =4 根,桩的平面布置为右图所示,承台面积为2.4m ×2.4m ,承台高度为 0.9m ,由于n > 3,应该考虑群桩效应和承台效应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R 由d S a =4 ;lB c=0.25 查表得 ic η=0.155 ,ec η=0.75 由ic A =4 m ²,ec A =2.4²-2²=1.76 m ²得c ecc e c i c i cc A A A A ηηη+==76.576.175.076.54155.0+=η=0.337由=k f 60,得==k ck f q 2120 kPa ,查表得=c γ 1.7,所以考虑承台底土的抗力为nA q Q Q Q R c cck cspukspcckcspukspγηγηγηγη+=+= =(0.97×902.4÷1.60)+(0.337×120×2.4×2.4)÷(4×1.7)=581.34kN 按桩的静载荷试验取R =581.34kN 根据经验公式得∑+=p pk i sik uk A q l q u Q=4×0.4(60×2.0+38×4.5+82×1.5)+2500×0.4×0.4=902.4KN这说明,按桩的静载荷试验取R =581.34 是合理的。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基础》第五章: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
1.桩基础的类型与构造特点
-预制桩
-现场浇筑桩
-混合桩
2.桩基础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桩长度的确定
-桩径的选择
-桩间距的确定
3.桩基础的计算方法
-单桩承载力计算
-桩群承载力计算
-桩基沉降计算
4.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
-钻孔、灌注桩施工
-预制桩打桩施工
5.桩基础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背景
-设计与计算方法
-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本章节内容紧密围绕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结合教材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桩基础的基本知识、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基础》第五章: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6.桩基础设计所需参数的确定
-桩基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结合
19.桩基础设计的创新思维培养
-设计方案的创新方法
-解决问题的创新策略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20.课程总结与评价
-学生设计作品展示
-设计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教学效果反馈与改进
本部分教学内容着重于实践应用和安全质量控制,同时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桩基础与其他基础形式的结合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结合课程总结与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基础》第五章: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16.桩基础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安全培训
-应急预案制定
17.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桩基工程的验收标准
-质量问题处理方法

课程设计基础工程桩基础计算书

课程设计基础工程桩基础计算书

目录一、设计资料 (4)二、确定桩的长度和承台埋深 (5)三、确定单桩的竖向承载力 (5)四、轴线选择 (5)五、初步确定桩数及承台尺寸 (5)六、群桩基础中单桩承载力验算 (6)七、确定桩的平面布置 (6)八、承台结构计算 (6)1、桩顶最大竖向力 (6)2、承台受弯验算及承台配筋 (6)3、承台柱下抗冲切验算 (7)4、承台角桩抗冲切验算 (8)5、承台抗剪验算 (9)九、单桩配筋设计和计算 (10)一、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素填土,层厚约1.5m,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fak=95kPa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3.3m,流塑,承载力特征值fak=65kPa;号土层:粉砂,层厚6.6m,稍密,承载力特征值fak=110kPa;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4.2m,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fak=165kPa;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fak=280kPa;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岩土设计参数如表和表所示.4、水文地质条件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3.5m;5、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 6、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长30m,宽9.6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截面尺寸均为4 00mm×400mm,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所示;图柱网布置图7、上部结构作用、水平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所示,该表中弯矩MK 均为横向方向;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所示,该表中力VK弯短M、水平力V均为横向方向;8、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 二、确定桩的长度和承台埋深1、 材料信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30C桩、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30C 2/43.1mm N f t = 钢筋强度等级:235HpB 2/210mm N f y = 钢筋强度等级:335HRB 2/300mm N f y =2、 确定桩的长度及截面尺寸:根据设计资料,选第四层粉质粘土为持力层,进入持力层,承台埋深,桩长12m;截面尺寸选为300mmx300mm;三、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根据公式根据设计资料,Ap=0.3m=㎡,==1.2m,p四、轴线选择选择第1组轴线B计算,根据设计资料有: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FK=1765KN,MK=,V=130 KN;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FK=2630KN,MK=,V=140KN五、初步确定桩数及承台尺寸先假设承台尺寸为2mx2m,厚度为1m,承台及其上土平均容重为30 kN/m3则承台及其上土自重标准值为:Gk==300 kN,根据规范,桩数n需满足:4.39.6653001765x 1.11.1n =+=+=Ra G F k k , 如下图所示:六、群桩基础中单桩承载力验算 按照设计的承台尺寸,计算 Gk= kN,单桩平均竖向力: 符合要求;单桩偏心荷载下最大竖向力:在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必须有: Qk,max=, 符合要求;七、确定桩的平面布置几何参数: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 mm C 300= mm D 300= 桩列间距 mm A 2000= 桩行间距 mm B 1000= 承台高度mm H 1000= 桩顶深入承台100 mm,承台下设100mm,强度为C25的混凝土垫层,钢筋保护层取50mm , 承台有效高度h0=850mm承台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拉强度2/43.1mm N f t =, 钢筋采用:335HRB 2/300mm N f y =八、承台结构计算1、在承台结构计算中,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为:FK=2630KN,MK=,V=140 KN各桩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Gk 部分的净反力Ni 为: Ni=kN n F k 5.6574/2630/== 最大竖向力3、 承台受弯计算及承台配筋:1对Ⅰ-Ⅰ截面,垂直于X 轴方向计算截面处弯矩计算:2606.57958503009.0101.13309.0mm h f M A y ys =⨯⨯⨯== 选用2512φ 25890mm A s =,平行于x 轴布置;2对于Ⅱ-Ⅱ截面,垂直于Y 轴方向计算截面处弯矩计算:2606.14368503009.0105.3949.0mm h f M A y x s =⨯⨯⨯== 选用1214φ 21582mm A s =,平行于y 轴布置.4、 承台柱下抗冲切验算: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4——2008 式中:X 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mm a ox 65.0= X 方向冲垮比:765.085.065.00===h a ox ox λ,X 方向冲切系数:87.0)2.0765.0(84.0)2.0(84.0=+=+=ox ox λβY 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mm a oy 15.0=,Y 方向冲垮比:2.018.085.015.00y <===h a o oy λ,取2.0=oy λ,Y 方向冲切系数:1.2)2.02.0(84.0)2(84.0=+=+=oy oy λβ bc=ac=0.4m,作用于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kN Ni F F l 5.19725.6572630=-=-= 符合要求;4、承台角桩抗冲切验算: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4——2008 角桩竖向冲反力设计值:kN N N 5.796m ax 1== 式中:Y 方向上从承台角桩内边缘引 45冲切线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边缘的水平距离当柱或承台变阶处位于该 45线以内时,则取由柱边变阶处与桩内边缘连线为冲切锥体的锥线m a x 65.01=,765.085.065.0011===h a x x λ, 58.0)2.056.011=+=x x λβ;X 方向上从承台角桩内边缘引 45冲切线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边缘的水平距离当柱或承台变阶处位于该 45线以内时,则取由柱边变阶处与桩内边缘连线为冲切锥体的锥线m a y 15.01=,2.018.0011<==h a y y λ取,2.01=y λ抗冲切=0111121)]2()2([h f a c a c t hp x y y x ⋅⋅+++βββ符合要求; 5、承台抗剪验算: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4——2008(1) Ⅰ—Ⅰ截面的抗剪验算:765.085.065.001===h a x x λ,02.2)0.1765.075.1)0.1(75.1=+=+=λβ受剪的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s β的计算:985.08508008004141=⎪⎭⎫ ⎝⎛=⎪⎪⎭⎫ ⎝⎛=h hs β最大剪力设计值:kN N V l 15935.7962m ax 2=⨯==抗剪切力=kN V kN h b f l t hs 6.16625.241885.0143002.2985.000=>=⨯⨯⨯=ββ 符合要求2Ⅱ-Ⅱ截面的抗剪验算:3.018.085.015.00<===h a y y λ,取3.0=y λ,受剪的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s β的计算:985.08508008004141=⎪⎭⎫ ⎝⎛=⎪⎪⎭⎫ ⎝⎛=h hs β 最大剪力设计值:kN Ni V l 13155.65722=⨯==抗剪切力=kN V kN h b f l t hs 13159.418985.06.21430346.1985.000=>=⨯⨯⨯⨯=ββ 符合要求; 九、单桩配筋设计和计算桩身采用C30混凝土,2/1.20mm N f c = 按构造配筋,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4——2008,取最小配筋率%:%8.03.03.0=⨯sA 2720mm A s = 采用146φ 2923mm A s =箍筋取200@6φ,局部加密,保护层厚度为30mm.。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单兴孙学号:201005024312指导教师:赵少飞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专业2013 年 09 月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预制桩基础)--土木B103一、工程概况燕郊某机械厂车间,为单层单跨排架结构,跨度18米,柱距6米,纵向总长度72m,室内外地面高差0.30米。

柱截面500×1000mm。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A,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见表B。

表A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5米处表B 上部结构传来荷载注:1、荷载作用于基础顶面,弯矩作用于跨度方向;2、表中给出的是荷载设计值,如需用到荷载标准值,直接把设计值除以1.3即可。

二、题目分配按学号选择表B中相应的荷载,全班地质条件均相同(表A)。

三、设计要求1、设计桩基础(包括桩、承台设计、群桩基础计算等);2、绘制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承台和桩身详图及必要的施工说明等;(A1图纸594mm×841mm)。

3、计算书内容应详尽,数据准确,排版规范(按附件的排版规范执行)。

图纸应符合制图规范相关要求,表达完整、准确。

参考设计步骤:1、确定桩的类型、长度(包括确定桩端持力层)、截面尺寸,初步选择承台底面标高(要考虑预制桩的要求);2、按经验公式确定单桩承载力;3、确定桩数及布置;4、群桩基础计算;5、桩身设计;6、承台设计;7、绘制施工图。

目录1 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选择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2)4 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3)5 桩顶作用效用验算 (3)6 桩基础沉降验算 (4)6.1 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4)6.2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4)6.3 沉降计算 (4)6.4 确定沉降经验系数 (6)7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6)8 承台设计计算 (8)8.1 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8)8.2 承台受剪切承载力验算 (9)8.3 承台受弯承载力验算 (10)8.4 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10)参考文献 (12)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1.设计资料由上结构传至桩基的最大荷载设计值为:N=2956kN ,M=231 kN·m,V=80kN表A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5米处1.选择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根据表A 地质条件,以粉质粘土层为桩尖持力层,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桩长L=20m ,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桩尖进入粉质粘土层为2m 。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共33页文档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共33页文档

一: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一次如下:①号土层,素填土,层厚1.6m,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f ak=98kPa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3.1m,流塑,承载力特征值f ak=69kPa③号土层,粉砂,层厚6.3m,稍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115kPa④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4.5m,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f ak=170kPa⑤号土层,粉砂层,层厚未击穿,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f ak=285kPa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1和表1.2所示。

sik pk4.水文地质条件(1)拟建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3.5m。

5.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350mm,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X500mm,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1.1所示。

图1.1 柱网布置图二.计算1.对题号1荷载计算近似取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为标准组合值的1.35倍,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值标准组合值的0.8倍。

(1)确定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第5层粉砂层为桩端持力层。

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为400mm ×400mm ,桩长为11米。

承台埋深1.6米 ,则桩端进持力层1.6米。

按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2)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①确定A 轴桩数和承台尺寸按照规范要求,桩中心距d S a 3≥,取3a S d =,承台尺寸 2.0cB m =,桩基承台和承台以上土自重设计值为G =2.0×2.0×1.6×20=128 kN 桩数n 为n =(F+G)/R=(1256+128)/ 452.96=3.06根取桩数n =4 根,桩的平面布置为右图所示,承台面积为2.0m ×2.0m 。

桩基础计算书Word版

桩基础计算书Word版

四桩基础计算书华清家园工程;工程建设地点:武清区新城翠通路西侧;属于结构;地上3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00m;标准层层高:3m ;总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编制。

一、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塔吊型号:TQ60/80,塔吊起升高度H:65.000m,塔身宽度B:2.5m,基础埋深D:1.500m,自重F1:852.6kN,基础承台厚度Hc:1.000m,最大起重荷载F2:80kN,基础承台宽度Bc:6.000m,桩钢筋级别:HPB235,桩直径或者方桩边长:0.700m,桩间距a:5m,承台箍筋间距S:200.000mm,承台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50mm,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和弯矩计算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852.60kN;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80.00kN;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 k=F1+F2=932.60kN;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M kmax=2188.71kN·m;三、承台弯矩及单桩桩顶竖向力的计算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1.1条,在实际情况中x、y轴是随机变化的,所以取最不利情况计算。

N ik=(F k+G k)/n±M yk x i/∑x j2±M xk y i/∑y j2;其中 n──单桩个数,n=4;F k──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F k=932.60kN;G k──桩基承台的自重标准值:G k=25×Bc×Bc×Hc=25×6.00×6.00×1.00=900.00kN;M xk,M yk──承台底面的弯矩标准值,取2188.71kN·m;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a/20.5=3.54m;N ik──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最大压力:N kmax=(932.60+900.00)/4+2188.71×3.54/(2×3.542)=767.68kN。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资料⑴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十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上部结构传至柱底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荷载如下︰竖向力 :4800 kN , 弯距 :70 kN · m, 水平力:40 kN拟采用预制桩基础,预制桩截面尺寸为350mm * 350mm。

⑵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 , 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地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 2.1 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表 1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土天然层底埋含孔液塑压缩地基层层厚重度内聚内摩土层名称深( m)( kN/m 水量隙限限模量承载力编(m)( %)( %)( %)力擦角(MPa) (kPa)比号)1 杂填土 1.5 1.5 15.52 粉质粘土9.8 8.3 17.3 32.0 0.90 34.0 19.0 15.0 20.0 5.4 1103 粘土21.8 12.0 16.2 33.8 1.06 44.0 18.0 13.8 17.5 3.2 100粉土夹粉4 27.1 5.3 18.3 30.0 0.88 33.0 18.0 16.9 22.1 11.0 148质粘土淤泥质粘5 >27.1 16.9 45.3 1.2 6.0 4.7 1.2 60土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1.选择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⑴ . 选择桩型由资料给出,拟采用预制桩基础。

还根据资料知,建筑物拟建场地位于市区内,为避免对周围产生噪声污染和扰动地层,宜采用静压法沉桩,这样不仅可以不影响周围环境,还能较好地保证桩身质量和沉桩精度。

⑵ . 确定桩的长度、埋深以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 3 层是粘土,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中等,且比较厚,而第 4 层是粉土夹粉质粘土,不仅压缩性低,承载力也高,所以第 4 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课程设计姓名:学号:班级:二级学院:指导老师: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概况 ]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 10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 24.0m,宽9.6m,其 1-5 轴的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所示。

建筑场地位于临街地块部·位,地势平坦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 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 500mm×500mm,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图 1 所示。

场地内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详见工程地质资料,如表 1 所示。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 2.5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无腐蚀性。

试按乙级条件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1轴荷载:2轴荷载:3轴荷载:4轴荷载:5轴荷载:F k5417 kN; MF k5411kN ; MF k5120 kN; MF k5300 kN; MF k5268 kN; Mk85kN .m;V k 60kN。

k160kN.m;V k 53kN。

k88kN .m;V k 63kN。

k198KN .m;V k 82kN。

k140kN.m;V k 60kN。

C45B24A6000 6000 6000 6000240001 2 3 4 5图 1 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预制桩基础) --12 土木 1班工程概况某市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 米,柱距 6 米,宽 9.6 米,室内外地面高差0.45 米。

柱截面 500×500mm。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1。

表1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土层厚度重度γ含水量孔隙比压缩模量侧阻力端阻力编号土层名称(m) kN/m 3 w(%) еEs(MPa) q sk(kPa) q pk(kPa)①素填土 1.8 18.7 34.1 0.94 5.0 22 ----②灰色粘土7.2 18.9 38.2 1.02 4.8 42 ----③粉质粘土7.2 19.6 31.2 0.79 9.2 60 900④淤泥质粘土 3.0 17.1 50.3 1.42 3.0 23 ----⑤粉砂土9.0 16.7 27.6 0.68 16.8 75 2400⑥中粗砂15.0 16.2 23.8 0.62 22.0 90 3200 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 2.5 米处目录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 - 0 - 工程概况 .................................................................................................................................... - 1 -1.设计资料 ................................................................................................................................. - 3 -2.选择桩型与桩端持力层、确定桩长和承台埋深 ................................................................. - 3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 4 -4.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 - 5 -5.桩顶作用效应验算 ................................................................................................................. - 5 -6.桩基础沉降验算 ..................................................................................................................... - 6 -6.1 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 - 6 -6.2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 - 6 -6.3 沉降计算 ..................................................................................................................... - 6 -6.4 确定沉降经验系数 ..................................................................................................... - 7 - 8 承台设计计算 ........................................................................................................................ - 9 -8.1 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 - 9 -8.1.1.柱边冲切 ........................................................................................................... - 9 -8.1.2 角桩向上冲切 (10)8.2 承台受剪承载力计算 (10)8.3 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11)参考文献 (11)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1.设计资料由上结构传至桩基的最大荷载设计值为:N=5268kN ,M=140 kN·m,V=60kN表1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编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重度γ含水量孔隙比е压缩模量侧阻力端阻力(m) kN/m 3 w(%) E s(MPa) q sk(kPa) q pk(kPa)①素填土 1.8 18.7 34.1 0.94 5.0 22 ----②灰色粘土7.2 18.9 38.2 1.02 4.8 42 ----③粉质粘土7.2 19.6 31.2 0.79 9.2 60 900④淤泥质粘土 3.0 17.1 50.3 1.42 3.0 23 ----⑤粉砂土9.0 16.7 27.6 0.68 16.8 75 2400⑥中粗砂15.0 16.2 23.8 0.62 22.0 90 3200 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 2.5 米处2.选择桩型与桩端持力层、确定桩长和承台埋深根据表 1 地质条件,以粉砂土层为桩尖持力层,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桩长 L=20m,截面尺寸为 500mm500mm,桩尖进入粉砂土层为2m。

桩身材料:7f y= f y'=300 N / mm2。

承台用C25及混凝土,f c=11.9 N / mm2;f t=1.27 N /mm2,承台底面埋深 d=1.6m。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0.75 0.63129492根 据 R ha0.9400.01 223.2kN 地基基础规范经验公式桩侧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kPa )按表 1 取得:灰色粘土层,取 q s1k=42kPa ;粉质粘土层,取 q s2k=60kPa ;淤泥质粘土,取 q s3 k=23kPa ;粉质粘土层,取 q s 4k=75kPa 。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查表粉质粘土层,混凝土预制桩桩长1 取值:20m ,取q pk =2400 kPaQ ukQ skQ pku pq sik l iq pk A P=4×0.5×( 22×( 1.8-1.6)+42×7.2+60×7.2+3.0×23+75×2)+0.52×2400=2515.6 KN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a =Q uk /K=2515.6/2=1257.8 KN水平承载力特征值:ha0.75a 3 EI oa( X oa 一般取 10mm )RVxXk f (d 1)d 1m取 1.0b={k f (1.5d 0.5)d 1m }由于混凝土预制桩桩型为方形, 故k f0 0bh 2W 0b 1=1.5×0.5+0.5=1.25 m , b=h=0.5 m , b 0=0.45 m , I 062EI 0.85EcI 0 =0.85×3.25×107×0.53×0.45/12=129492m 为地基土横向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6~10,取 m=8a5mb 1 a5mb 18 1250EI = 5= 0.60EI 129492V 0 x 桩顶水平位移系数, ah=0.60×20=12>4 取 ah=4,则 V 0x =0.940则4.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F k5268 4.188 取 n=6 根NR a 1257 .8桩距 s 3d 3 0.5 1.5m 取 s=1.5m。

承台尺寸 a = 2 (0.5 1.5) 4.0m , b = 2 (0.5 0.75) 2.5m承台高取 1.4m。

确定承台平面尺寸及桩的排列如下图 2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