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赏析讲义(第11讲:九歌)

合集下载

九歌

九歌
十种神灵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有人认为,在上述十种神灵里面,篇首“东皇太一”为至尊,篇末“国殇”为烈士,都是男性;其余则是阴阳 二性相偶,即东君(男)与云中君(女),大司命(男)与少司命(女),湘君(男)与湘夫人(女),河伯 (男)与山鬼(女)。《九歌》原来的篇次,也基本上是按照上述的关系排列的,今本《东君》误倒(闻一多 《楚辞校补》)。
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
内容梗概
成分
释名
《九歌》是组诗,共有11篇:《九歌》组图 《东皇太一》:迎神曲、天神 《云中君》:云神 《湘君》:湘水男神 《湘夫人》:湘水女神 《大司命》:寿夭之神 《少司命》:子嗣之神 《东君》:太阳之神 《河伯》:黄河之神 《山鬼》:山神 《国殇》:祭祀为国捐躯的将士
《九歌》的主要内容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 《山鬼》《国殇》(含《礼魂》)。
从《九歌》的内容和形式看,似为已具雏形的赛神歌舞剧。《九歌》中的“宾主彼我之辞”,如余、吾、君、 女(汝)、佳人、公子等,它们都是歌舞剧唱词中的称谓。主唱身份不外三种:一是扮神的巫觋,男巫扮阳神,女 巫扮阴神;二是接神的巫觋,男巫迎阴神,女巫迎阳神;三是助祭的巫觋。所以《九歌》的结构多以男巫女巫互 相唱和的形式出现。这样,《九歌》中便有了大量的男女相悦之词,在宗教仪式、人神关系的纱幕下,表演着人 世间男女恋爱的活剧。这种男女感情的抒写,是极其复杂曲折的:有时表现为求神不至的思慕之情,有时表现为 待神不来的猜疑之情,有时表现为与神相会的欢快之情,有时表现为与神相别的悲痛与别后的哀思。从诗歌意境 上看,颇有独到之处。
《九歌》由于以民间祭歌为基础,所以具有楚国民间祭神巫歌的许多特色,《汉书·地理志》说:“(楚地) 信巫鬼,重淫祀。”《吕氏春秋·侈乐》也说:“楚之衰也,作为巫音。”所谓“巫音”,即巫觋祭神的乐歌, 这是《九歌》与屈原其他诗篇的不同之处。但是,作品中如“载云旗兮委迤”、“九嶷缤兮并迎”、“吾道兮洞 庭”等诗句,“老冉冉”、“纷总总”等习用语,又与屈原其他诗作一脉相通。因此,它应当是屈原诗歌艺术整 体中的有机构成部分。

楚辞九歌赏析

楚辞九歌赏析

楚辞九歌赏析楚辞九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极具价值的诗歌作品,是我国宗教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史学知识的集大成者,常与《诗经》一起被称为“古典文学双璧”。

楚辞九歌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的创作走向成熟,它以其宏大的形式、细腻的思想以及华美的语言,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经典影响。

大体上来讲,楚辞九歌可以分为三部分,即“九章”、“九歌”和“九诗”。

每一部分都着重强调不同的思想方面和艺术表现方式。

“九章”是楚辞九歌的主体,包含着内容最丰富的诗文;“九歌”表达的是关于浪漫欢乐的情感,内容偏向于个人情调;而“九诗”则以文学形式抒发着宏大的历史意义,主要围绕着历史背景展开。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诗歌是《滕王阁序》。

这首诗作以滕王阁为基本比喻,表达着作者对创造瑰丽宏伟文学作品的旷古乐深,也体现出他对国家历史事迹的主观评价。

同时这首诗也体现出作者对贵族礼仪及国家法制的尊重。

另外,《冒顿列传》以《楚辞》中知名的几位历史人物为主题,形象地反映出古代政治家的功过,以及这些古代伟人所取得的伟大业绩,以及他们的高尚精神和政治思想的典型和其他文学作品极具参考价值。

此外,楚辞九歌和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很强的宗教哲学思想。

以《邯郸赋》为例,其文字极具哲理性,围绕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及“高丽台歌”这样的句子,充分展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宇宙、人与天地之间智慧和智慧的理解,以及关于道德法则和国家道德的思考。

楚辞九歌虽然古老,但其内涵却无时不在,现今仍然具有不可弃置的价值。

它的内容深刻,文字优美,意象新颖,对于文学研究以及对古典文学的认识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艺术形式上,楚辞九歌是一部堪称完美的文学作品,为后世提供了一种完美的文学形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经典著作。

综上所述,楚辞九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卓越的诗歌作品,它在文学形式上有着很高的完美度,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它的宗教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史学知识的集大成,也为古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使我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走向了更深入、更全面的层次。

楚辞·九歌》ppt课件

楚辞·九歌》ppt课件
《楚辞·九歌》
1
一、楚辞概述
《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 源头。“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 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 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 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西汉末年,刘向将 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 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集, 计十六篇,定名为《楚辞》。是为总集之祖。后王 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分别是:《离骚》 《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 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 《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 这个十七篇的篇章结构,遂成为后世通行本。
5
其次,中原地区传统的和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与 屈原和楚辞的产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多方面描写了 现实生活,表现了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对现实生活 的感受,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艺术手法上,它大量 运用比、兴,获得了显著的艺术效果。在南北文化 的交流中,《诗经》给楚辞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 楚辞中的比兴手法和面向现实的精神,显然继承了 《诗经》的传统。
3
时代背景
社会背景
楚国建立于西周初期,当时“辟(僻)在荆山,筚 路蓝缕,以处草莽”(《左传·昭公十二年》)。
经过楚国人民的长期奋斗,到了春秋时期,已具有 强大的经济力量。“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 (《史记·货殖列传》),“商农工贾、不败其业” (《左传·宣公十一年》),得以纵横于江汉流域
春秋晚期,楚国就有了中原地区很少见的冶铁业,
《国殇》一篇,则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 将士。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 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 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但现代研 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楚辞·九歌

楚辞·九歌

(二)九歌· 云中君
•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 謇[jiǎn]将憺[dàn]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 灵皇皇兮既降,猋[biāo]远举兮云中; •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 《湘君》是屈原所作《九歌》的篇目之一, 与《湘夫人》内容相关。《湘君》《湘夫 人》分别以湘水男神和湘水女神为咏诵主 体,互相表达思慕之情。王逸以为湘君是 水神,湘夫人是舜之二妃。有学者认为湘 夫人是娥皇女英,湘君是舜帝。
• 《九歌· 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 原的作品,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 此诗歌颂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 神,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 爱祖国的高尚感情。全诗情感真挚炽烈, 节奏鲜明急促,抒写开张扬厉,传达出一 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
(十)九歌· 国殇
• 操吴戈兮被[pī]犀甲,车错毂[gǔ]兮短兵接; •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左骖殪[yì ]兮右刃伤; • 霾[mái]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 天时怼[duì ]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云中君是先秦时代华夏神话中的一位神明, 和东君是相对的二元神。多数说法认为其 为云神(王夫之《楚辞补注》),但也有 月神(苏雪林《九歌与神话》)、雷神、 云梦泽神的说法,性别部分,也有人认为 东君是男性神,因而身为另一位与其搭配 的云中君应为一女神,但楚辞中称呼男性 神是使用“君”,因此目前无一定论。
(三)九歌· 湘君

楚辞卷二九歌

楚辞卷二九歌

楚辞卷二《九歌》《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

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

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

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

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

故其文意不同,章句杂错,而广异义焉。

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茞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屈子《九歌》及“注释”

屈子《九歌》及“注释”

屈子《九歌》及“注释”《九歌》是《楚辞》篇名。

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

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

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九歌》是以娱神为目的的祭歌,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表面上是超人间的神,实质上是现实中人的神化,在人物感情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既活泼优美,又庄重典雅,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纠错编辑摘要目录•1 内容•2 配图•3 所属分类为本词条添加视频和组图相关影像《九歌》《九歌》 - 内容《楚辞》篇名。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国殇》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

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

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九歌(一)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谬』①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缜』②,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③,莫桂酒兮椒浆;扬『包』④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注释:①:字形应为“王”旁,音“求”。

②:字形应为“王”旁,音“阵”。

③:音“界”。

④:字形应带“木”旁,音“福”。

题解:《星经》记载:“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

《楚辞》赏析讲义(第11讲:九歌)

《楚辞》赏析讲义(第11讲:九歌)

《楚辞》赏析讲义(第11讲:九歌)《楚辞》赏析讲义(第11讲:九歌)教学内容:《九歌. 大司命》赏析;《九歌.少司命》赏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九歌.大司命》和《九歌.少司命》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表述的思想感情;体悟中国古典文学欣赏。

教学重点:《九歌.大司命》原文吟诵,诗文词句解读和赏析;《九歌.少司命》原文吟诵、诗文词句解读和赏析。

一、《楚辞九歌》赏析之五(大司命)【原文】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①。

令飘风兮先驱,使冻雨兮洒尘②。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③。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④。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⑤。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⑥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⑦。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⑧。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⑨。

老冉冉兮既极,不寝近兮愈疏⑩。

乘龙兮辚辚(11),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12),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13)。

固人命兮有当圍,孰离合兮可为(15)?【注释】①广开:大开。

纷:多貌,形容玄云。

玄云:黑云。

②飘风:即旋风。

王逸《章句》:回风为飘。

”先驱:在前开路。

③君:对大司命的尊称。

回翔:像鸟儿一样盘旋飞翔。

逾:越过。

④纷总总:盛多的样子。

言九州人口众多。

⑤阴阳:指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古人认为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皆由阴阳二气运行所定。

以上四句为男觋扮大司命唱。

⑥九坑:即九州,泛指人世间。

上帝是造物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大司命掌管人类的寿命,是这种权威的体现。

导帝之兮九坑就是把上帝的权威引导到人世间。

这两句为女巫唱。

⑦被被:同披披,飘动的样子。

⑧一阴一阳:或阴或阳,变幻莫测。

⑨遗(wei):赠给。

⑩冉冉(r a ):渐渐。

(11)辚辚:车声。

这两句为大司命唱,言大司命乘龙车高飞,返回天宫。

(12)延伫(zh u):长久地站立。

(13)若今兮无亏:犹言及时珍重。

圍固:本来。

当:定规。

(15)可为:可以掌握。

以上六句为女巫唱,表示对大司命高飞而去的依恋和无可奈何的宽慰。

楚辞·九歌》

楚辞·九歌》
1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渔父》) 【解读】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 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简称太一,又称太乙,有些文献中写作泰一, 是《九歌》中所描写的天帝,是战国时期楚国 人祭祀的最高神,主宰宇宙星辰。而《东皇太 一》是屈原对“东皇太一”的颂歌,是“屈赋” 中,最为隆重、庄肃的一篇。其诗自始至终只 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
东皇太一
九歌·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 珥(ěr),璆锵(qiú,qiāng)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tiàn), 盍(hé)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 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fú)兮拊(fǔ)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 瑟兮浩倡。 灵偃蹇(jiǎn)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 音纷兮繁会, 君欣欣兮乐康。

山 鬼

关于山鬼的身份,中国民 间有多种传说,女神,精 怪,山神等。为祭祀山神 之歌,所描写神姿态和衣 饰,系一女性。内容多表 现离忧哀怨之情。 《山鬼》出自《九歌》的 第九首。《九歌》是一组 祀神的乐歌,据说是屈原 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 加工修改而成的。《九歌》 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 的爱情生活,如《湘君》 《湘夫人》《云中君》等, 本文也是如此。

【解读】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老窝,狐狸死 的时候,据说那个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这里 用比喻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绝不背弃故国,最终要 返归故国的决心;后用来表达人们对故国故土的 思念之情。
8、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九章· 涉江》)


【解读】 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 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解读】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 中英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辞》赏析讲义(第11讲:九歌)教学内容:《九歌. 大司命》赏析;《九歌. 少司命》赏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九歌. 大司命》和《九歌. 少司命》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表述的思想感情;体悟中国古典文学欣赏。

教学重点:《九歌. 大司命》原文吟诵,诗文词句解读和赏析;《九歌. 少司命》原文吟诵、诗文词句解读和赏析。

一、《楚辞·九歌》赏析之五(大司命)【原文】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①。

令飘风兮先驱,使冻雨兮洒尘②。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③。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④。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⑤。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⑥。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⑦。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⑧。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⑨。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⑩。

乘龙兮辚辚⑾,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⑿,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⒀。

固人命兮有当⒁,孰离合兮可为⒂?【注释】①广开:大开。

纷:多貌,形容玄云。

玄云:黑云。

②飘风:即旋风。

王逸《章句》:“回风为飘。

”先驱:在前开路。

③君:对大司命的尊称。

回翔:像鸟儿一样盘旋飞翔。

逾:越过。

④纷总总:盛多的样子。

言九州人口众多。

⑤阴阳:指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古人认为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皆由阴阳二气运行所定。

以上四句为男觋扮大司命唱。

⑥九坑:即九州,泛指人世间。

上帝是造物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大司命掌管人类的寿命,是这种权威的体现。

“导帝之兮九坑”,就是把上帝的权威引导到人世间。

这两句为女巫唱。

⑦被被:同披披,飘动的样子。

⑧一阴一阳:或阴或阳,变幻莫测。

⑨遗(wèi):赠给。

⑩冉冉(rǎn):渐渐。

⑾辚辚:车声。

这两句为大司命唱,言大司命乘龙车高飞,返回天宫。

⑿延伫(zhù):长久地站立。

⒀若今兮无亏:犹言及时珍重。

⒁固:本来。

当:定规。

⒂可为:可以掌握。

以上六句为女巫唱,表示对大司命高飞而去的依恋和无可奈何的宽慰。

【译文】敞开了那天国的大门,我乘上了浓密的乌云。

命令那旋风先驱开道,呼唤那暴雨洗洒路尘。

神君盘旋从空中下降,我紧跟着你越过空桑。

九州芸芸众生闹嚷嚷,谁生谁死都握我手上。

高空里我安详地飞翔,乘天地正气驾驭阴阳。

我虔诚恭敬紧跟着你,把上帝权威带到九州。

神衣飘动啊长而又长,玉佩闪烁啊放射光芒。

一阴一阳啊变幻莫测,我做的事啊众怎知详。

折一枝神麻玉色花朵,送你这将离去的神灵。

衰老已经渐渐地到来,不亲近就更疏远感情。

我乘着龙车车声辚辚,高飞冲天啊直入重云。

手持桂枝啊久久伫立,愈是想念啊愈是伤心。

伤心哀愁又有什么用,但愿像现在康健无损。

人的寿命本来有定分,死生离合啊怎能由人?【赏析】《九歌·大司命》是屈原的所做的祭大司命之神的歌舞辞,是组曲《九歌》中的一篇,是《九歌·少司命》的姊妹篇。

大司命是古人心目中掌管人类寿夭、生死的天神。

这首诗由男巫饰大司命,女巫饰人间凡女,通过相互对唱,表现了大司命降落人间,与人间凡女相爱,又独自返回天宫的故事。

大司命的形象严肃而又神秘,人间凡女的形象温柔而又多情。

她爱恋大司命,但掌管人类寿夭、生死的大司命却不得不与她分别。

人们热爱生活,都希望长寿,但人生无常,死亡经常威胁着人们;因此,人们虔诚地祭祀司命之神。

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法则。

在这个法则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而且任何人又是难以回避和逃脱的。

人们企盼长生、畏惧死亡,但又必须面对自然法则的裁判。

在先民的原始意识中,这个铁面无私的自然法则就是活动于另一个世界之中、主宰着人类生死寿夭的神大司命。

他是威严、冷酷、神秘的化身,是个充满了阳刚之气甚或刚庚之气的神抵。

他的职司和性格与佛教故事中的冥王是相同的,但从本篇所描写的大司命形象来看,他比冥王少了一些恐怖感。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谏雨兮洒尘。

”广开,大开,敞开。

天门,天宫之门。

纷,众多貌。

吾,大司命自谓。

玄云,黑云。

飘风,旋风。

先驱,在前面开路。

谏雨,暴风雨。

洒尘,用水淋洒尘土清洁道路。

这是大司命的唱辞。

谓大开天门,我驾起滚滚的乌云。

令旋风为我前头开路,令暴雨为我洒尘。

这里写大司命的上场。

从开天门的叙述里,我们可以推断他的天神地位;从以玄云为乘、令翻风先驱和谏雨洒尘的情节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权威、他的威严、他的冷酷和可怖。

吉神降临往往有祥云为伴,有满堂的芳香,凶神的降临往往伴有黑云、狂风和暴雨。

司人生死的大司命所职掌的,正是人的死。

死对常人来讲是可怕的,而掌人死的神在人的心目中自然也是可怕的凶神。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君,迎神女巫对大司命的敬称。

回翔,回旋飞翔。

逾,越过。

空桑,神话中的山名。

从,跟随。

女,同“汝”。

相“尔汝”者,亲切之谓也。

这是迎神女巫的唱辞。

谓自天上盘旋而下,我则跨越空桑山与您相随同行。

大司命是受了迎神女巫的礼祭刁翻从天而降的,而迎神女巫的追求则是出于对大司命的爱恋。

先民的娱神目的往往是通过衷漫淫荒的男女情事来达到的,这一手段同样适用于人有树寿夭神的祭祀。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纷总总,芸芸众生纷扰貌。

九州,指夭下。

何,何以。

寿夭,长寿和短命。

予,大司命自称。

这是大司命的唱辞。

谓纷扰扰的九州众生,为何其生死大权掌握在我的手中?面对迎神女巫的追求,大司命高傲地亮明自己的权威与身份,带有自我炫耀的成分一一这或许就是人神离别的根本原因。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安翔,徐缓飞行。

清气,清轻之气。

天地间的正气。

御阴阳,驾驭阴阳二气的造化。

吾。

迎神女巫的自称。

君,指大司命。

齐速,并驾齐驱。

导,引导。

帝,指大司命。

之,往。

九坑,当指楚地的九冈山。

这是迎神女巫的唱辞。

谓高高地飞呀缓缓地飞,乘着天地间的正气,驾驭着阴阳二气的变化。

我与您并驾齐驱,引导您到九冈山去。

她顺承大司命自炫的心理,一方面赞项了神的功德无量,一方面表现了对神的虔诚恭谨。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灵衣,亦作云衣,大司命所穿的云霓之服。

被被,犹言翩翩,轻轻飘动貌。

陆离,光彩闪耀貌。

壹阴壹阳,神光忽隐忽现、变化无穷貌。

这是大司命的唱辞。

谓我穿的神衣随风轻轻飘舞,我佩戴的玉饰光怪陆离。

我时隐时现、变化无常,我的所作所为,平凡人都莫知其详。

这里仍是大司命夸耀其衣饰华美、神力非常的目炫之辞。

至此,高高在上、冷酷无情、神秘莫测的大司命形象已塑造完成。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寝近兮愈疏。

”疏麻,神麻,传说中的神草,有的学者考证为升麻,即零陵香,有使人致幻的作用。

瑶华,玉色的花朵。

遗,赠予。

离居,离别远居的人,指大司命。

冉冉,渐渐。

既极,已至。

寝,逐渐。

愈疏,越来越疏远。

这是迎神女巫的唱词。

谓采摘美丽如玉的花朵,将把它送给即将离别远去的大司命。

人已经渐渐地进入老境,若不多加亲近,就会变得更加疏远。

它表现了迎神女巫对神的崇敬、依恋,也表现了因年纪既老而情意愈疏的悲伤,流露了冀幸延年的情绪。

“乘龙兮磷磷,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磷磷,象声词,车行声。

冲天,直上云天。

结,编织。

延伫,长久等待。

羌,楚方言,句首语气词。

这仍是迎神女巫的唱辞。

谓大司命驾着滚滚的龙车离去,他高飞远举,直冲云天。

我手持编好的桂枝久立凝望,越是想念他啊越是忧愁悲伤。

上四句从抒清主体的角度,言因感于老境渐至却不能愈力睐近而有折疏麻以挽留之举,重点抒写了迎神女巫的复杂情感;而此四句则从另一角度,写大司命全然不顾迎神女巫的挽留,乘龙冲天而去,既表现了大司命的冷酷无情,又表现了迎神女巫的痴情与忧愁。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奈何,奈之何,有什么办法。

若今,象现在一样。

无亏?,谓事神之心不减。

固,本来。

有当,有常,有定数。

孰,岂。

可为,可以改变。

这仍是迎神女的唱辞。

谓神已离去使人忧愁,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但愿自今而后事神之心不减。

本来人的寿夭是有定数的,难道是由人神的离合可以改变的么?这是神去之后迎神女巫的自我宽解之辞:既然人的命运由天而定,又何必苦苦追求,又何必因与神的离合而徒增忧伤呢?从表面来看,作品以这样的口吻作结,显示了迎神女巫对生死寿夭的达观态度,展示了她既现实又乐观的性格。

但仔细品味,其中却充满了追求不得的失落和惘怅,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无可奈何。

诗歌以对话和独白的形式,成功地塑造了大司命和迎神女巫(追求者)的形象。

在大司命与迎神女巫的对话中,重点突出了大司命冷酷无情、自命不凡、自鸣得意、高高在上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均自大司命口中说出,又带有明显的自炫性质。

同时,在对话中还表现了迎神女巫对神的虔敬与崇拜,表现了对神的热爱与追求。

但二者的对话却有异乎寻常的特点:它不是承前启后的相互对答,而是大司命一方只顾炫耀自己的威灵和神秘,迎神女巫乘势表述自己对他的爱慕与追求,反映出地位尊卑的殊异。

而这样的对话形式,更有利于对大司命性格的塑造。

在迎神女巫的独白中,则主要突出了迎神女巫的痴情和惆怅,表现了她对命运的无可奈何。

而这种种情感均以独白的方式说出,更加重了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色彩,将一个“终被无情弃”的女子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哀怨动人。

先民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既观照了草木的零落,也观照了自我的衰亡。

他们将自己生死无常、寿夭不齐的抽象思考,塑造成为具体可感的大司命神的形象,并在迎神、送神的过程中寄托了自己长生不老的愿望。

这就是民间《九歌·大司命》的原始意图。

当诗人屈原利用这一形式抒发情感的时候,他则在人神离合的情节中,寄寓了自己君臣离合变化的情思和希冀,以及追求不得的失落与惆怅。

《大司命》和《少司命》都表现出恋爱的意思。

人类在进入男权社会以后,除个别由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神(如女娲、西王母),及同妇女有直接关系的神祇(如送子娘娘)之外,其余都是男性的。

所以,按常情大司命是男性神。

诗中大司命唱词中表现出的那种威灵显赫、声震八荒的气概,也证明是男性神。

司子嗣的少司命则是女性神。

二、《楚辞·九歌》赏析之六(少司命)【原文】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①。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②。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③?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④。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⑤。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⑥。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⑦。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⑧。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⑨?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⑩。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⑾。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⑿。

竦长剑兮拥幼艾⒀,荪独宜兮为民正。

【注释】①麋(mí)芜:香草名,七八月间开白花,香气浓郁。

罗生:并列而生。

②素华:即白花。

菲菲:形容香气浓郁。

袭:指香气扑鼻。

予:主祭男觋自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