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原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诗经楚辞全文及译文

诗经楚辞全文及译文

诗经楚辞全文及译文以下是为您生成的《诗经楚辞》的部分译文:《诗经·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关关”叫着的雎鸠鸟,在那河中的小洲上。

温柔漂亮的好姑娘,正是君子的好对象。

你想啊,那雎鸠鸟一声声叫得多欢快,就在那河中小洲上待着呢。

再看那姑娘,长得又温柔又好看,这可把君子的心给勾走啦,一门心思就想把她娶回家。

出处:《诗经》《诗经·蒹葭》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心中所念的那个人儿啊,就在河水那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哎呀呀,这芦苇长得可真茂盛,露水都结成霜啦。

我心心念念的那个人哟,就在河水的另一边。

我逆着水流去找她,这路可太难走啦,又远又不好走。

我又顺着水流找,感觉她好像就在水中间,看得见摸不着,急死个人!出处:《诗经》《楚辞·离骚》原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文:前面的道路又远又长啊,我要上天入地到处去寻觅。

你瞧瞧,这路长得没边没沿的,可不好走啦。

但我不会怕,我得这儿找找,那儿找找,不管多费劲,我都要把我想要的东西给找着。

出处:《楚辞》《楚辞·九歌·湘夫人》原文: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译文:轻柔的秋风缓缓吹起哟,洞庭湖的水波一阵阵地荡,树叶也纷纷往下落。

这风啊,轻轻地吹着,那洞庭湖的水也跟着起波浪,树叶也跟着往下掉。

哎呀,这景色看着还有点小伤感呢。

出处:《楚辞》希望以上的译文能让您满意,要是您觉得哪里不好,我还能接着改!。

《楚辞-九章》原文及译文赏析

《楚辞-九章》原文及译文赏析

九章屈原〔先秦〕原文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竭忠诚而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

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也。

壹心而不豫兮,羌无可保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患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之所志也。

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也。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也。

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烦言不可结而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欲横奔而失路兮,盖志坚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擣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

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楚辞离骚原文全文

楚辞离骚原文全文

楚辞离骚原文全文离骚屈原〔先秦〕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惟通: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楚辞·离骚》原文及翻译

《楚辞·离骚》原文及翻译

《楚辞·离骚》原文及翻译【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注释】①高阳:古帝(zhuān xū)的号。

传说为高阳部落首领,因以为号。

②朕:我。

先秦之人无论上下尊卑,皆可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帝王的专用第一人称代词。

③摄提:摄提格的简称,是古代“星岁纪年法”的一个名称。

古人把天宫分为十二等份,分别名之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宫,以太岁运行的所在来纪年。

当太岁运行到寅宫那一年,称“摄提格”,也就是寅年。

④惟:句首语词。

庚寅:古人以干支纪日,指正月里的一个寅日。

⑤皇:指皇考。

览:观察,端相。

:估量、测度。

初度:初生之时。

⑥肇:借为“兆”,古人取名字要通过卜兆。

⑦则:法。

屈原名平,字原,正则隐括“平”字义。

⑧字:用作动词,即起个表字。

⑨内美:指先天具有的高贵品质。

⑩修能:杰出的才能,这里指后天修养的德能。

辟:同“僻”,幽僻的地方。

纫:联缀、编织。

:水流迅速的样子,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与:等待。

“不吾与”,即“不与吾”,是否定句宾语提前句式。

(qiān):楚方言,拔取。

宿莽:楚方言,香草名,经冬不死。

朝、夕是互文,言自修不息。

日月:指时光。

代序:代谢,即更替轮换的意思,古“谢”与“序”通。

惟:思。

美人:作者自喻。

【译文】我是古帝高阳氏的远末子孙啊,伯庸是我已故去的尊敬的父亲。

当太岁在寅的寅年寅月,就在庚寅那一天我出生降临。

我的父亲仔细揣度我的生辰啊,通过占卜才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给我起名叫正则啊,给我取字叫灵均。

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啊,同时又有优秀的才能。

《楚辞》九思原文及译文

《楚辞》九思原文及译文

《楚辞》九思原文及译文两汉:王逸逢尤悲兮愁,哀兮忧!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

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

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

愍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於泥涂。

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

车軏折兮马虺颓,惷怅立兮涕滂沱。

思丁文兮圣明哲,哀平差兮迷谬愚。

吕傅举兮殷周兴,忌嚭专兮郢吴虚。

仰长叹兮气噎结,悒殟绝兮咶复苏。

虎兕争兮於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

云雾会兮日冥晦,飘风起兮扬尘埃。

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念灵闺兮隩重深,原竭节兮隔无由。

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志勤劬。

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

怨上令尹兮謷謷,群司兮譨譨。

哀哉兮淈淈,上下兮同流。

菽藟兮蔓衍,芳虈兮挫枯。

硃紫兮杂乱,曾莫兮别诸。

倚此兮岩穴,永思兮窈悠。

嗟怀兮眩惑,用志兮不昭。

将丧兮玉斗,遗失兮钮枢。

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忧。

进恶兮九旬,复顾兮彭务。

拟斯兮二踪,未知兮所投。

谣吟兮中野,上察兮璇玑。

大火兮西睨,摄提兮运低。

雷霆兮硠磕,雹霰兮霏霏。

奔电兮光晃,凉风兮怆悽。

鸟兽兮惊骇,相从兮宿栖。

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

哀吾兮介特,独处兮罔依。

蝼蛄兮鸣东,蟊蠽兮号西。

蛓缘兮我裳,蠋入兮我怀。

虫豸兮夹余,惆怅兮自悲。

伫立兮忉怛,心结縎兮折摧。

疾世周徘徊兮汉渚,求水神兮灵女。

嗟此国兮无良,媒女诎兮謰謱。

鴳雀列兮譁讙,鸲鹆鸣兮聒余。

抱昭华兮宝璋,欲衒鬻兮莫取。

言旋迈兮北徂,叫我友兮配耦。

日阴曀兮未光,阒睄窕兮靡睹。

纷载驱兮高驰,将谘询兮皇羲。

遵河皋兮周流,路变易兮时乖。

濿沧海兮东游,沐盥浴兮天池。

访太昊兮道要,云靡贵兮仁义。

志欣乐兮反征,就周文兮邠歧。

秉玉英兮结誓,日欲暮兮心悲。

惟天禄兮不再,背我信兮自违。

逾陇堆兮渡漠,过桂车兮合黎。

赴昆山兮馽騄,从邛遨兮栖迟。

吮玉液兮止渴,齧芝华兮疗饥。

居嵺廓兮尠畴,远梁昌兮几迷。

望江汉兮濩渃,心紧絭兮伤怀。

时昢昢兮且旦,尘莫莫兮未晞。

《楚辞九思》原文及译文

《楚辞九思》原文及译文

《楚辞·九思》原文及译文【逢尤】悲兮愁,哀兮忧,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忄贵)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

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

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

愍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於泥涂。

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

车軏折兮马虺颓,憃怅立兮涕滂沲。

思丁文兮圣明哲,哀平差兮迷谬愚。

吕傅举兮殷周兴,忌嚭专兮郢吴虚。

仰长叹兮气噎结,悒殟绝兮咶复苏。

虎兕争兮於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

云雾会兮日冥晦,飘风起兮扬尘埃。

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念灵闺兮隩重深,愿竭节兮隔无由。

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志勤劬。

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

【译文】我的心中是多么悲愁,我的心中是多么哀忧。

天生我遇到昏暗时候,蒙受毁谤无故遭罪尤。

我心里烦乱情绪愁闷,赶紧乘车去外面远游。

八方和九州要去游遍,黄帝和虞舜要去寻求。

世代已经非常的遥远,握着玉佩半路上踌躇。

羡慕皋陶建立了典谟,赞美风后接受了瑞图。

可怜我命中遭难受苦,拋弃美质在泥泞路途。

仓皇中驱向山林水泽,惊慌中走进深山老林。

车辕折断了马也疲病,我怅然呆立眼泪纵橫。

思武丁文王圣明智慧,哀平王夫差糊涂谬愚。

用傅说吕望殷周兴盛,靠无忌伯嚭郢吴成墟。

仰天长叹我气结心头,忧郁愤怒我死而复苏。

虎兕在廷中争权夺利,豺狼在身旁打架斗殴。

云雾聚集遮蔽了太阳,旋风刮起来尘土飞扬。

我惆怅迷惘东西乱跑,想隐居躲藏能往何方?思君王居室深而又深,愿竭尽忠诚阻隔不通。

望故乡道路曲折遥远,心中忧愁心志很疲惫。

灵魂孤单没空暇去睡,睁开双眼又过了一夜。

【怨上】令尹兮謷謷,群司兮譨譨。

哀哉兮淈淈,上下兮同流。

菽藟兮蔓衍,芳虈兮挫枯。

朱紫兮杂乱,曾莫兮别诸。

倚此兮岩穴,永思兮窈悠。

嗟怀兮眩惑,用志兮不昭。

将丧兮玉斗,遗失兮钮枢。

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忧。

进恶兮九旬,复顾兮彭务。

拟斯兮二踪,未知兮所投。

谣吟兮中野,上察兮璇玑。

大火兮西睨,摄提兮运低。

《楚辞》原文及译文赏析(下)

《楚辞》原文及译文赏析(下)

《楚辞》原文及译文赏析(下)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东汉王逸作章句。

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

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

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

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

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对《楚辞》(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华文化圈',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

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楚辞》原文及译文赏析(下)《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1],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以折中兮[2],戒六神与向服[3]。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4]。

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5]。

忘儇媚以背众兮[6],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7],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8],羌众人之所仇。

诗经楚辞

诗经楚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 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 样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 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 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 成为继《诗经》以后,对中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 诗歌总集。《楚辞》的代表人物屈原(前340-前278 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爱国诗人。楚辞是 《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汉武帝时,刘向整理古 藉,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 从此,“楚辞”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至于后人以《离 骚》为代表称之为“骚”,这和后人称《诗经》为“风” 一样,虽然名不符实,却是有意把楚辞和汉赋两种文体 形区别开来。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 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 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 今。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 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 《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 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 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 的表现手法。《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 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 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 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 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 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原文:诗三百篇,直抒胸臆。兴观群怨,诗以言志。窈窕淑女,谦 谦君子。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雨雪霏霏,杨柳依依。行道迟迟,载渴 载饥。乐而不淫,止乎礼义。悠悠我思,中心藏之。屈子行吟,颠沛流 离。上下求索,参天地兮。离骚九章,金相玉质。黄钟大吕,沉博绝丽。 香草美人,衔华佩实。怀瑾握瑜,黄钟毁弃。呵壁问天,百感交集。负 石沉湘,端午享祭。 译文:《诗经》共三百零五篇,直率地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诗 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还能表 达自己的志向和思想。美好的女子,品格高尚的君子。一天不见,就像 隔了好几个季节。(回来的时候,)大雪纷纷满天飞,(当初出征时,) 折柳相送,依依不舍。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快乐而不过 分,不能逾越礼法的界限。悠悠的是我的情怀,埋藏在心里屈原一边走 一边痛苦地吟唱着,他受到了奸人的排挤,被楚王流放于外。他苦苦地 追求着,领悟到了天地间的规律。他作的《离骚》和《楚辞》,形式和 内容都完美。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 辞美妙。香草美人是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使文章既精美又有思想。 他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却遭到了小人的迫害。他面对墙壁向天发问, 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最终,他绝望地抱着一块石头投进了汨罗江,每 一年的端午节人们都要纪念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楚辞》原文及译文
《楚辞》
【导读】
《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

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屈原"乃作《怀沙》之赋"。

实际上,楚辞作为一种产生于楚地的独立诗体,是不应与汉赋混淆的。

汉赋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或称带韵散文的作品,赋一般用主客问答为叙事的形式,它不是抒情,而是铺陈辞藻,咏物说理。

楚辞则不同,它虽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致,含有叙事成分,但它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是一种诗歌。

它得名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在我国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叫做"辞"的新诗体。

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的宋玉等汉代作家继续从事楚辞的创作。

《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

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

另外,《楚辞》与音乐仍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

在楚辞之前的《诗经》,诗句以四字句为主,篇章比较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气势汪洋恣肆,诗的结构、篇幅都扩大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而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都与《诗经》截然不同。

一般来说,《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而《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乡土文学,《楚辞》的作品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及后来其它作家吸收南方民间文学并加以创造性提高的结果。

《诗经》和《楚辞》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大源头,两者分别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楚国僻处南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黄河流域诸国有很大差异,因而被视为"南蛮"。

到春秋时代,楚国强大起来,成为"五霸"之一。

至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开始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

楚辞便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诞生的诗歌体裁,其创始者就是楚国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

齐梁时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评论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文心雕龙·辨骚》]这里说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词。

楚辞的样式是屈原创造的,它突破了
《诗经》的四言格式,扩大了诗句的涵量,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

继屈原之后,宋玉、唐勒、景差效法屈原,从事楚辞写作;到汉代又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等人继续写作,使楚辞成为一个时期诗歌的代表性体裁,后人称之为骚体诗。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

他出身楚国贵族,年青时就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官名],协助怀王筹划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者,处理外交事务,很得怀王信任,这样就招来一些人的妒嫉。

他的政敌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造他的谣,说屈原居功自傲,连怀王也不放在眼里,怀王就怒而疏远了屈原。

当时在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是秦、齐、楚三国,"合纵"、"连横"的斗争非常激烈,最后谁能取胜,就由这三国的内政外交的得失来决定。

屈原在楚国内政上主张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企图建立一个理想的如尧舜禹汤时代的社会;在外交上则主张联齐合纵,对抗强秦的连横。

由于怀王疏远了他,屈原这些正确的主张都未能实行。

怀王是个昏庸的君主,在秦惠王的离间和诱惑下,接连上当,断绝了和齐国的联盟关系,结果损兵折将,丢失土地,国势渐渐衰弱下来。

秦昭王继位后,提出和楚通婚,约怀王相会,屈原极力劝阻怀王不要再上当。

但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的怂恿下还是去了,结果遭到秦国的武力劫持,死在秦国。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令
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等人又在顷襄王面前构陷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

屈原晚年在沅水、湘水流域长期过着流放生活,眼看祖国日益衰弱,即将被秦灭亡,自己报效君王的抱负不得施展,忧心如焚,写了大量抒发忧愤的诗作,最后在绝望中投汨罗江自尽。

《离骚》是一篇带有自述性质的长篇政冶抒情诗,也是世界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

"离骚"就是"离忧",抒发因离开国君和政治中心而不得实现强国救民抱负的幽愤之情。

也有人把"离骚"解释作"牢骚"来讲。

《离骚》全诗共373句,2490字。

屈原在这篇绚丽多姿、波涧起伏、想象瑰奇、气魄宏伟的长诗中,诗人运用浪漫的手法,驰骋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上天入地,把现实世界、神话世界和理想世界融合起来,描绘出一个色彩斑斓、迷离惝恍的世界;塑造出一个志行高洁、顽强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揭露了楚王的昏聩多变、善恶不分、忠奸不辨;抨击了旧贵族的嫉贤妒能、谗佞贪婪;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幽愤,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
贞品格。

《离骚》两千多年来教育、感奋了无数读者,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情操,屈原也成为爱国者的榜样。

《离骚》之外,屈原的重要作品是《九歌》和《九章》。

《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的一组诗歌,
依次是:《东皇太一》[祭天神]、《东君》[祭太阳神]、《云中君》[祭云神]、《湘君》[祭湘水神]、《湘夫人》[祭湘水女神]、《大司命》[祭主管人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主管儿童命运之神]、《河伯》[祭黄河之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为国捐躯的烈士]、《礼魂》[祭祀完毕的送神曲]。

《九歌》写得哀婉缠绵,语言优美,文学价值很高。

尤其是《国殇》,描写了万马千军厮杀的场面,形象生动,悲惨壮烈,动人心魄,是屈原爱国精神的表现。

《九章》是九首各自独立的诗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其中《橘颂》是他早年的作品,通过歌颂橘树风格,赞美人的高贵品格,可视为诗人勉励自己的作品。

其余都作于诗人流放期间,内容全为忧国伤时的抒情,比《离骚》更为凄苦和沉痛,是纪实性的家世之哀。

《楚辞》的编纂始于西汉。

汉成帝河平三年,文学家刘向领校中秘书衔,负责整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定了《楚辞》。

《楚辞》一书中的大部分作品为屈原所作。

屈原留在世上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招魂》也可能是他的作品。

此外,又有托名屈原的《远游》、《卜居》、《渔父》、《大招》等篇,学者多认为是后人所作。

本书选编了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著名篇章,同时也酌情收录了当时后人所作的《远游》、《卜居》、
《渔父》等名篇,并配有注释和译文,即使现代读者对当时的语言习惯、社会背景等都比较陌生,也能比较好地理解楚辞作品,从中领略《楚辞》的精粹。

《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1],朕皇考曰伯庸[2]。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3]。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4],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5],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计怒[6]。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7],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8]。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乎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9]。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10],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11]。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12]。

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13]。

謇吾法夫前修兮[14],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15]。

长太息以掩涕兮[16],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