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炭产业升级陕西煤业张总
榆林市某园区兰炭企业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榆林市某园区兰炭企业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在榆林市的某个园区,有一家兰炭企业,该企业在煤炭加工和销售方面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该兰炭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帮助该企业更好地发展。
问题一: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兰炭企业需要进行煤炭的加工、燃烧等生产活动,这些活动会产生大量粉尘、废气和废水,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周围居民经常抱怨空气质量差,以及水源受到污染的问题。
解决对策:1.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废气、废水处理能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优化生产流程,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粉尘和废气排放。
问题二:安全生产隐患由于兰炭企业生产环节涉及煤矿开采、煤炭加工等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
员工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企业面临着安全生产压力较大的情况。
解决对策:1. 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更新安全生产设备,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降低安全生产风险。
问题三:资源浪费严重兰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煤炭资源浪费的问题,例如在运输、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浪费煤炭资源的情况比较严重,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对资源造成了浪费。
解决对策:1. 强化煤炭资源管理,建立合理的煤炭采购、使用和回收制度,减少资源浪费。
2. 推行节能减排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资源的消耗。
问题四:缺乏科技创新兰炭企业在生产技术上存在着滞后和落后的问题,缺乏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解决对策:1.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提升企业的科研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以上对企业存在问题的详细描述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引起兰炭企业的重视,并推动企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粉煤热解产物焦粉的综合利用_李鑫

DOI:10.13226/j.issn.1006-6772.2013.05.007 煤炭燃烧
关键词: 粉煤热解; 焦粉; 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 TQ522; TD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6772( 2013) 05hensive utilization of pulverized coal pyrolysis product coke powder
0引 言
粉煤中低温热解是一种有效的煤炭分质利用 技术。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 山西煤化所、中科院过控所等机构对煤炭中低温热 解进行了 大 量 的 研 究[1]。 其 中 热 解 产 物 焦 粉 产 率 为 70% 左右,所蕴含的能量占 80% 左右。目前该技 术还没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热解产物焦粉也没有 相应的标准。从产率和能量的角度看,粉煤热解产 物焦粉的综合利用是煤炭中低温热解的重点。因 为其是否被充分高效利用影响到整个技术的经济 效益及发展前景。本文从 6 个方面阐释了焦粉的深 加工利用,分析了制定焦粉标准的重要性。
收稿日期: 2013 - 05 - 05 责任编辑: 宫在芹 作者简介: 李 鑫( 1986—) ,男,陕西榆林人,硕士,主要从事煤炭清洁利用研究。E-mail: lixinzju@ 163.com。 引用格式: 李 鑫,张生军,徐 婕,等.粉煤热解产物焦粉的综合利用[J].洁净煤技术,2013,19( 5) : 74 -76.
在型煤加工过程中,通过加入不同的黏结剂或 添加剂,可以使型煤具有煤所没有的特性或工艺性 能。型煤的反应活性、易燃性、热稳定性大大增加, 灰熔融性有所改善。民用型煤与烧散煤相比,燃烧 效率提高 1 倍,烟尘和硫氧化合物大幅减少。房兆 营[8]使用神 府 东 胜 矿 区 废 弃 的 半 焦 粉 生 产 冶 金 型 焦。实验发 现,由 于 神 府 矿 区 半 焦 粉 为 半 惰 性 物, 作为型焦 的 主 配 料,在 炼 焦 过 程 中 不 产 生 胶 质 体, 必须配入足够量的在高温下能产生黏结性的活性 物或黏结剂,且 配 料 组 成 合 理,才 能 炼 成 合 格 的 冶 金焦炭。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对冶金焦末成型 部分替代固定床造气用煤技术进行了研究,几年运 行实践表明,各 工 况 运 行 稳 定,产 生 了 明 显 的 经 济 效益。通过廉价黏结剂开发,焦粉成型可用于工业 锅炉燃料、固 定 床 气 化 用 煤、炼 焦 用 煤 等。 成 型 技 术投资少,建厂周期短,见效快,节能环保效益显著。 1. 5 作高炉喷吹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表彰2011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表彰2011-2012年度优秀科技成果、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来源:信息中心、企业文化部2013-3-4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2011年以来,集团公司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支撑煤炭,引领煤化,拓展多元”的科技发展战略和“三突破一加强”的总体要求,遵照“一个决定六个办法”的规定,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先进单位和个人。
经过专家组专业评审和综合评审、科技委员会审定,1、评出科技进步奖95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53项;2、评出科技进步特别奖2项:3、评出专利奖1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4、评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35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5、评出论文奖130篇:一等奖23篇,二等奖44篇,三等奖63篇。
6、经过各单位推荐,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考核、科技委员会审定,评出陕西陕煤黄陵矿业公司等5个单位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7、评出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公司等5个单位为“知识产权先进单位”8、评出陕西钢铁集团龙门钢铁公司等7个单位为“科技工作先进集体”9、评出陕西陕煤澄合矿业公司王村煤矿等6个单位为“职工创新活动先进集体”10、评出陕西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为“科技创新优秀团队”;11、评出屈永安等10名同志为“科技标兵”;12、评出高恒利等10名同志为“技术能手”;13、评出白西训等5名同志为“专利明星”;14、评出刘效贤等90名同志为“优秀科技工作者”。
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推进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蓬勃发展,集团公司决定对评选出的科技成果予以表彰奖励;对先进单位和个人授予荣誉称号,并予以表彰奖励。
1、对科技进步一等奖各奖励30万元,二等奖奖励10万元,三等奖各奖励5万元;2、对科技进步特别奖各奖励20万元;3、对专利一等奖各奖励8万元,二等奖各奖励5万元,三等奖各奖励3万元;4、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各奖励6万元,二等奖各奖励4万元,三等奖各奖励2万元;5、对论文一等奖各奖励4000元,二等奖各奖励2000元,三等奖各奖励1000元;6、对“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各奖励50万元;7、对“知识产权先进单位”各奖励15万元;8、对“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各奖励15万元;9、对“职工创新活动先进集体”各奖励10万元;10、对“科技创新优秀团队”各奖励10万元;11、对“科技标兵”各奖励8万元;12、对“技术能手”各奖励3万元;13、对“专利明星”各奖励3万元;14、对“优秀科技工作者”各奖励2000元。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兰炭行业升级改造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兰炭行业升级改造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5.07•【字号】榆政办发〔2020〕15号•【施行日期】2020.05.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兰炭行业升级改造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榆林市推进兰炭行业升级改造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2020年4月26日第6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5月7日(此件公开发布)榆林市推进兰炭行业升级改造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和2020年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为优质产能释放腾出环境容量和生产要素,推动兰炭行业升级改造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兰炭生产装置列入淘汰的兰炭及涉兰炭企业,2020年底前实施停产,2021年9月底前完成装置淘汰拆除;列入环保升级改造的兰炭及涉兰炭企业,2021年9月底前完成达标改造,污染物排放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要求,VOCs无组织排放得到根本控制。
2021年9月底前所有兰炭及涉兰炭企业全面建成废水处理设施,实现废水达标处理。
鼓励兰炭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升级改造。
推动兰炭、煤焦油、煤气向中高端深加工领域拓展,形成以煤炭分级分质利用为特色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实现“绿色、安全、集聚、智能、高端”发展。
二、实施内容(一)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1.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9号)等产业政策,坚决淘汰单炉产能<7.5万吨/年或无煤气、焦油回收利用和污水处理达不到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的兰炭生产装置(含白灰、活性炭、高岭土、型煤等行业企业配套的兰炭制气工段)。
做大做强陕西煤化工产业为建设西部强省做出新贡献

为建设 西部强省 做 出新 贡献
口 陕西煤业化工集 团董事长、 党委 书记 华 炜
陕西 煤 业 化 工 集 团 以煤 炭 资 源 开 0 3 . 。以人 为本 , 4 构建 和 谐 企业 取 得新 发 为 主体 ,煤化 工技术 应 用为 主导 , 积 成绩 。“ 煤化 工 为 主导 ” 以 的战 略 布局
( ) 一
转 促 化 工 企 业 实 施 技 术 改 造 ,集 团 化 工 产 需 保 增 长 , 变 发展 方 式 调结 构 , 进 业 的 目标 是 “ 大焦 化 、大 盐化 、大 甲 经 济 社 会 又 好 又 快 发 展 的一 系 列 政
去年 ,陕西 煤 业化 工 集 团 产业 结 醇 ” 措 给 。经 过 一年 的发 展 , 化工 企 业 技 策 、 施 , 了我 们 战 胜 困难 的 信 心 。 各 构调 整进 一 步 加快 ,体 制改 革 进 一 步 术 改 造进 展 顺利 ,各 新 化 工项 目相 继 陕西 能 源资 源 丰 富 , 发 已具规 模 , 开 有 深化 , 展质 量进 一步 提高 。安 全生 产 开 工 。焦 化 方 面 , 焦 的 7 发 陕 0万 吨 技 改 利 于 支 撑 今 后 一 个 时 期 的 较 快 发 展 ; 形势 稳定 , 产经 营再 创 佳绩 , 工 收 全 面 建 成投 产 ,关 小 上大 的 10万 吨 区位 优 势 明显 ,有 利 于 承接 产 业 梯度 生 职 3 入大 幅 度提 高 ,各 项 经 济指 标 均 创 历 焦 化 和 配 套 的 2 吸 物 O万 吨 甲 醇 正 在 建 设 , 转 移 , 呐 更 多 人 流 、 流 和 资 金 流 。 史最 好 水 平 。全 年 实 现 销 售 收 入 2 5 预计 年底 建 成 ; 城 、 陵 的 大焦 化 项 国 家 采 取 的 一 系 列 应 对 金 融 危 机 的 政 3 韩 黄 亿 元 , 比增长 5 . %; 现利 润 1. 目也 都相 继 开 工建 设 。渭 化 的 “ 同 66 7 实 74 为我 们 带 来 新 的机 遇 。“ 两纵 双醋 ” 策措 施 , 亿 元 , 比增长 4 . 同 38 %。全 年煤 炭产 量 项 目进 展顺 利 ,东 陈 10万 吨二 甲醚 五横 八 辐 射一 城 际 ” 的铁 路 网络 全面 0
榆林兰炭发展调研

榆林兰炭产业发展状况调研张飞榆林是我国兰炭产业的发源地和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兰炭产能达到4463万吨,兰炭与涉及兰炭产业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20%左右,成为煤基多联产和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榆林兰炭产业发展历程兰炭又称半焦、焦粉,是以神府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纪不粘煤和弱粘煤为原料,采用中低温干馏工艺生产的一种高固定碳含量的碳素材料。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承接陕北地区原煤生产和煤化工、载能工业的重点产业。
由于其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等特性,逐步取代冶金焦,广泛运用于化工、冶金、造气等行业。
(图1 兰炭生产基地)榆林兰炭生产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其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3年以前。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明火土法炼焦”,即原煤就地燃烧,然后用水浇灭,一般吨原煤炼1吨焦,焦油、氨水等副产品不收集利用,全部就地排放。
“土炼焦”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很快遍地开花,神府一带“村村点火、沟沟冒烟”,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被称为“黑三角”。
第二阶段:1993年到2003年底。
国务院环委会于1993年11月在榆林召开“晋陕蒙能源接壤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场检查会”,对土法炼焦开始整治,“村村点火、沟沟冒烟”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到2003年底,全市形成了以3万吨炉型为主,年产兰炭800万吨的生产能力。
但是,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工艺落后和产业布局分散,被列为“五小企业”,面临全行业被淘汰的困境。
第三阶段:2003年底到2006年8月。
国家开展了“保德-准格尔旗-府谷”黑三角整治,强制关闭规模以下污染严重的小土焦炉,积极引导荒煤气的综合利用,重点整治污染超标企业。
通过综合整治,兰炭生产技术、企业生产规模都有了较大发展。
第四阶段:2006年8月到2011年8月。
陕西省出台《贯彻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开展淘汰落后、建设“年产60万吨以上半焦试点”,推动兰炭产业整合提升,共关闭原有271户小兰炭企业,实现了园区化布局、60万吨以上规模化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达标排放,兰炭与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等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焦化公司年产60万吨兰炭项目安全设施验收

焦化公司60万吨/年兰炭项目安全设施顺利通过验收焦海亮 QQ 405174892(赵家梁工业园区焦海亮 11月27日电)2012年11月27日上午8时,由陕西省安监局组织召开的陕西恒源煤电集团焦化有限公司60万吨/年兰炭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审查会,在神木兴扬国际酒店12层会议室举行。
参加会议的领导同志有省安监局事故救援处副处长李维琳、省安监局监察室主任陈坤山、榆林市安监局局长马明轩、神木县安监局局长王振,出席会议的其他同志还有验收专家组、建设单位(焦化公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安全评价单位的相关代表,其中验收专家组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天元化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伟君、神木县联众煤化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杨治刚、西北大学化工安全专业教授郭人民组成。
首先,焦化公司呼小勇、梁燕燕代表建设单位对项目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及试生产安全运行的情况进行了汇报;随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别对项目施工、监理过程中安全设施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郭教授对上述单位的汇报予以简单的点评。
最后,陕西凯利达安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艾总代表安全评价单位对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编制情况进行了汇报。
上述各单位人员在汇报结束之后暂时离开会场休息,专家组与安监局各级领导举行闭门会谈。
以郭人民教授为首的专家组对陕西恒源煤电集团焦化有限公司提交的60万吨/年兰炭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材料(以下简称《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材料》)进行了集中审查,他们仔细查阅、复核了建设单位提交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材料、工程参与相关方的总结材料和政府有关部门单项验收文件资料,重点审查了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
审查结束后,工作人员通知建设、施工、监理、评估单位相关人员返回会场继续开会。
专家和领导同志经过仔细分析、认真审查,充分商讨,最终形成以下审查意见:(1). 2008年7月,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该项目进行了备案(陕发改工业[2008]897号);2008年1月,取得了神木县城乡建设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神建发[2008]第001号);2011年6月,取得了神木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用地的批复(神政土批转字[2008]54号);2008年7月,榆林市安监局对该项目进行了设立安全批准(榆安监危设[2008]64号);2012年6月,项目通过省安监局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复,2012年7月,取得了省安监局的试生产方案备案告知书。
兰炭的清洁生产及循环利用

《 资 源节 约与环 保 》 2 0 1 4年 第 3期
采用新型 兰炭 炉型 , 尾气全部 回收再利用 , 资源综合利用 , 既满 足 了国家产业政策要 求又增 加了经济 效益 , 延伸 了产业链 , 做 到资 源综合有效利用 , 意义重大。 区域 内已初步形成 以煤干馏 为基础 的产业链 ,包括铁合金 、
金属镁 、 电石等载能工业产业 链 , 并广 泛应用 到化工领域 , 利用煤 干馏产 生 的兰炭 煤气作 为原料气 生产合成 氨及作为 提取制氢 的
收益 、 降低生产成本 , 安排闲置人员 , 是企业走 环保 产业 及可持续
发展之路 的必然选择。多年 以来 , 国务 院、 国家经 贸委 、 原电力部 、 财政 部 、 建设 部等部委相 继下发许 多文件 , 鼓励 开展资源 的综 合 利用 , 同时对余热利用项 目给预 了优惠政策 , 并大力支持。
水将煤气进行初 冷后进入文丘里塔和旋流板塔 , 分别与来 自热环 池 的热循 环水 和来 自冷环池 的冷循环水逆 流接 触 , 煤气被继续冷 却至 5 5 ~ 6 0 ℃, 并除去 9 0 %左右 的大颗粒焦油 。经过 两级冷却 和 除焦油后 , 煤气进入静 电除焦油 ( 尘) 器进一步除去煤气 中小颗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副总工程师 张相平 教授级高工
2015年7月
-
主要内容
兰炭产业发展现状 兰炭产业升级之路探索 发展展望
-
兰炭的生产
-
表 2-1 榆林兰炭和国内典型烟煤、贫煤、无烟煤数据对比
煤种
榆林兰炭[1] 神木长焰煤[1] 宁夏石炭井烟煤[1] 新疆乌东烟煤[1] 山西晋北大同煤[2] 山西晋城无烟煤[1] 山西阳泉无烟煤[2] 宁夏汝箕沟无烟煤[1] 贵州金沙无烟煤[2] 重庆松藻无烟煤[2] 山西晋中贫煤[2]
干馏炉 熄焦
烘干
循环氨水
文氏塔
剩余氨水
清水熄焦
污水 回用水 处理 系统
污水处 理厂
酚、氨等无 循环氨水 组织排放
旋板塔
油水渣分离 池(循环氨
水池)
电捕焦
焦油
煤气
焦油罐
煤气贮罐
焦油渣
焦油
-
焦尘
筛分
焦粉尘、酚、氨等 无组织排放
焦场
发电/燃料 碳铵 制氢
燃料油(柴油、 石脑油组分) 焦油
酚 氨
主要废水特点
甲醇、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基合成材料的“一推四” 特色煤化工产业体系; 全力促进兰炭产业理念升级、技术升级、链群升级、产 品升级、管理升级,努力打造榆林兰炭产业升级版。
-
理念升级
高度重视,以技术创新为引领,达到清洁生产 水平。
创建榆林“精炼煤”品牌。 建立市场定制化的兰炭生产体系。 坚定不移的走煤炭分质高效转化多联产之路。
注:[1]环科总院、煤科总院、中国石油大学《兰炭替代原煤高效清洁利用研究》阶段性报告。
[2]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银河榆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电站锅炉燃用兰炭技术 试验研究报告》,2014 年 9 月。
低灰、低硫、低磷、低铝、高固定碳比、高化学活性和高比电阻率的“三高四低”特性
-
兰炭
兰炭市场分析
河南贫煤[2] 北京市低硫煤标准[3] 河北省洁净型煤标准[4]
全水 挥发分 灰分 固定碳
% 兰%炭的% 特性%
15.12
6.78
9.82
83.4
11.4
37.28
6.8
55.92
12.69 25.46
8.57
53.28
9.37
26.58
9.69
59.58
10.3
33.33 21.94
8.46
6.98
-
全面技术升级
煤炭干燥、干馏、熄焦、煤气除尘、焦油捕集、焦油加 工、煤气净化、废水处理等工段全面技术升级。
三个市场 稳定传统市场 拓展潜力市场 培育新兴市场
用途
2015年 兰 炭 需 求 量 104 t
铁合金还原剂 电石还原剂 化肥造气 高炉喷吹料 烧结矿燃料 电厂掺烧燃料 半焦基吸附剂 民用清洁燃料型焦 精细化工产品 制合成气
-
1260 1375 864 1120 540 200 10 200 5 200
环保问题:
榆林市目前只有少数兰炭企业采用蒸汽熄焦或清水熄焦,多 数企业还利用含氨废水熄焦,兰炭产品直接燃烧会留有少许 氨味,存在污染转移和产品无法用作民用煤的问题。
-
环境污染环节
煤尘无组织 排放
原煤 煤场
煤尘无组织 排放
破碎筛分
煤尘无组织 排放
上料系统
烟粉尘无组 织排放
氨无组织 排放
烘干烟气及酚、 氨等无组织排放
-
兰炭主要生产技术
-
正在研究及开发的升级版技术
气化-低阶煤热解一体化(CGPS)技术 外热式转炉技术 固体热载体粉煤热解技术 粉煤热解气化一体化(CCSI)技术 输送床粉煤快速热解技术 流化床热解技术 神雾无热载体蓄热式旋转床热解 ------
-
主要问题
规模问题(市场问题):
表 2-4 榆林地区典型兰炭废水主要来源及水质
主要排水点 pH 值 挥发酚 氰化物 石油类
氨氮
油水分离排水 (剩余氨水)
8~9 2000~4000 90~110 570~700 2650~3200
煤气水封槽排水
50~100 10~20
10
60
泵房地平排水
1500~2500 10
500
化验室排水
100~300
目前榆林市内应用最多的直立炉单炉规模基本在10万吨以内 ,单台规模小,首先较难保证大批量产品规格和品质的一致 性,使得高炉喷吹等一次投料大、规格控制严的市场应用较 为困难,粒煤,原料来源受限,成本高;
产业链问题:
产业链短,附加值不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多联产体系;
28.53 63.24
9.7
10.88 21.65
2.3
6.9
7.3
85.28
7.5
6.11
23.5
64.66
9.4
12.72 24.39 58.27
9.0
15
24.25 58.25
6.6 ≤4.0
16.97 ≤10 ≤12
25 ≤16 ≤24
60.71
氮 % 0.8 0.9
0.99 0.99 0.65 0.6 0.94 0.95 1.28
产业现状
产能:接近1亿吨,实际产量5000万吨左右。 产地:主要集中在榆林市和新疆(昌吉州、哈密市、吐鲁番市)、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山西(大同市)等地 榆林市:截止2014年,已建成兰炭及涉及兰炭生产企业83户,设计产
能6312万吨,建成产能4946万吨,实际生产兰炭2630万吨。产品主 要销往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等周边地区以及河北、贵州等地,少量 出口日本、印尼、韩国、马来西亚、印度、挪威等国。兰炭副产品全部综 合利用。其中干馏煤气目前主要用于尾气发电、冶炼金属镁以及制甲醇、 合成氨等,煤焦油目前全部采用采用高压催化加氢技术加工柴油馏分和石 脑油组分。 产业链:“原煤—兰炭—煤焦油—煤焦油轻质化、原煤—煤气—发电—石 灰—电石—PVC”
10
400
循环冷却水排水
10
0
20
10
单位:mg/L
COD
40000~60000
1000~2000 1000~2000 1000~2000
50
-
探索兰炭产业升级之路
总体思路
确立“用煤先取油”的理念; 加快拓展兰炭应用市场; 有序推进直立炉升级改造,引进推广新炉型、新工艺,
坚持百万吨级煤炭分质利用一体化示范项目。 构建以煤炭中低温热解为先导的多联产系统,形成煤制
全硫 %
0.23 0.26 1.08 0.81 0.49 0.33 1.57 0.21 0.96 2.53 1.4 0.6 ≤0.4 ≤0.4
热值 cal/kg
5901 6736 6742 7741 5263 5238 5463 7956 5514 5272 5323 5257 ≥5739 ≥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