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线荷载计算方法
高支模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

高支模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一、高支模的定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大于18m,均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二、均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均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25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0.3KN/m2(计算均荷载时取值为0.3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3KN/m2 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例:1.2×(25×M+0.3)+1.4x3=15M=[(15-1.4x3)/1.2-0.3]/25=0.348米,取整M=35㎝即板厚达到或超过35㎝时需要专家论证。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m2(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m2 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 例:梁高700,梁宽7001.2x[0.70x0.70x26+(0.70+0.7+0.70)*0.50]+0.70x3x1.40=19.488<20梁高1000,梁宽5001.2x[1.0x0.50x26+(1.0+1.0+0.50)*0.50]+0.50x3x1.40=19.2<20梁高900,梁宽6001.2x[0.90x0.60x26+(0.90+0.90+0.60)*0.50]+0.60x3x1.40=20.808>20需论证。
线荷载计算公式

线荷载计算公式
线荷载计算公式
问题一:梁的线荷载如何计算计算
梁的线荷载等于梁的容重X宽度X高度,公式应该在大学混凝土课本中找到。
不过以初中的水平也能知晓,首先要清楚砼的容重=25KN/m3
那么只要求出砼的体积乘以容重即为重量,再除以梁长则为梁的线荷载大小~
问题二:线荷载怎么计算
线荷载是面荷载乘以长度
面荷载是容重乘以厚度
点荷载应该是集中荷载,是线荷载乘以作用的长度。
可以按以下方式理解:
容重是按立方计算,比如单位是kN/m3(千牛每立方),乘以厚度或长度(单位米),约掉分母中的一个m变成kN/m2(千牛每平方)这是面荷载;再乘以面荷载作用的长度(单位米),约掉分母中的一个m变成kN/m(千牛每米)这是线荷载;再乘以线荷载作用的长度(单位米),约掉分母中的一个m变成kN(千牛)这是集中荷载
问题三:关于计算梁的线荷载一个计算公式,没怎么看懂,求助【结构设计师】
线荷载=容重x厚度x高度x折减系数
例如层高3m,梁高500,则墙高2.5m
10mm厚饰面,线荷载=20x0.01x2.5
20mm水面层,线荷载=20x0.02x2.5
墙体容重取18,18x0.24x2.5x折减系数
折减系数就是(1-窗户面积/墙体面积)
加起来就行。
另外。
实际工程中我们一般有窗户的都按照没窗户算。
且只要是框架结构的墙,没有你用的这种,都是200厚的轻质墙体,容重在10以下。
你选的墙厚度和容重不是框架结构的,而且砖混结构的。
有问题追问。
高支模定义及荷载计算

高大支模定义和荷载计算方法一、高大支模的定义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均荷载)15KN/㎡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二、均荷载的计算方法:均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³(25KN/m³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³为单位,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³)模板木方自重=0.3KN/㎡(计算均荷载时取值为0.3 KN/㎡)施工均布活荷载=3 KN/㎡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例:假设板厚为M则:1.2×(25×M+0.3)+1.4×3=15计算可得M=0.348≈0.35m即板厚大于或等于35cm时需要专家论证。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截面面积(㎡)×26KN/m³(26KN/m³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³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³)模板木方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 KN/㎡)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例:梁宽600,梁高12001.2×【0.6×1.2×26+(0.6+1.2+1.2) ×0.5】+1。
4×0.6×3=26.784>20KN/m,故需要专家论证那些以截面面积来直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是错误的,因为其中模板木方自重和施工均布活荷载所取的分别为梁模板截面周长和梁宽,并非梁截面面积,所以完全以截面面积来计算是不准确的。
高大模板集中荷载与集中线荷载计算

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钢筋砼自重=梁截面面积(m2)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施工分项系数:永久荷载梁高(mm)梁宽(mm)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自重施工均布活荷载100050013 1.25 1.5235060036.66 2.65 1.8205060031.98 2.35 1.8165060025.74 1.95 1.8110060017.16 1.4 1.8200040020.8 2.2 1.2160040016.64 1.8 1.2140040014.56 1.6 1.2100060015.6 1.3 1.8200060031.2 2.3 1.8130060020.28 1.6 1.8210060032.76 2.4 1.8230040023.92 2.5 1.2施工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荷载*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0.3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2KN/m2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板厚钢筋砼比重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钢管自重分项系数10.425100.3 1.2集中线荷载是否为高大模板(正为是,负为否)19.2 4.249.69234.69243.71628.71635.74820.74824.7929.79229.2814.2823.8088.80821.072 6.07222.87.842.7227.7228.77613.77644.71229.71233.38418.384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2施工荷载21.415.16,在计算均布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3).3KN/M2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载(钢筋砼荷载+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荷载*分项系数(m2)*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集中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m2(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m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荷载*分项系数项系数算集中线/m2)是否为高大模板(正为是、负为否)0.16。
集中线荷载计算

高大支模架中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m2(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m2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例:梁高700,梁宽7001.2x[0.70x0.70x26+(0.70+0.7+0.70)*0.50]+0.70x3x1.40=19.488<20梁高1000,梁宽5001.2x[1.0x0.50x26+(1.0+1.0+0.50)*0.50]+0.50x3x1.40=19.2<20梁高900,梁宽6001.2x[0.90x0.60x26+(0.90+0.90+0.60)*0.50]+0.60x3x1.40=20.808>20需论证。
梁高900,梁宽4501.2x[0.90x0.45x26+(0.90+0.90+0.45)*0.50]+0.45x3x1.40=15.876<20不需论证。
梁高1200,梁宽6001.2x[1.20x0.60x26+(1.20+1.20+0.60)*0.50]+0.60x3x1.40=26.784>20需论证。
高支模的定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大于18m,均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是指板的荷载,按每平米所受荷载计算。
2,、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是指梁的荷载,一般不考虑梁的截面尺寸,按每米的梁所受荷载计算。
计算时要考虑施工荷载。
(如操作人员、施工机具等的荷载)线荷载是面荷载乘以长度面荷载是容重乘以厚度点荷载应该是集中荷载,是线荷载乘以作用的长度。
高支模定义及荷载计算

高支模定义和荷载计算方法一、高支模的定义住建部“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附件二第二条规定: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均荷载)15KN/㎡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二、均荷载的计算方法:均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³(25KN/m³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³为单位,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³)模板木方自重=0.3KN/㎡(计算均荷载时取值为0.3 KN/㎡)施工均布活荷载=0.3 KN/㎡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例:假设板厚为M则:1.2×(25×M+0.3)+1.4×3=15计算可得M=0.348≈0.35m即板厚大于或等于35cm时需要专家论证。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截面面积(㎡)×26KN/m³(26KN/m³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³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³)模板木方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 KN/㎡)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例:梁高600,梁高12001.2×【0.6×1.2×26+(0.6+1.2+1.2) ×0.5】+1。
4×0.6×3=26.784>20KN/m,故需要专家论证那些以截面面积来直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是错误的,因为其中模板木方自重和施工均布活荷载所取的分别为梁模板截面周长和梁宽,并非梁截面面积,所以完全以截面面积来计算是不准确的。
危大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范围辨识

高大支模荷载如何快速计算搭设高度8m 及以上;搭设跨度18m 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 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 及以上。
高大支模应进行专家论证。
普通高支模的定义:搭设高度5m 及以上;搭设跨度10m 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 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2 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一、施工总荷载的计算方法1、施工总荷载的组成施工总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2、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3、模板木方的自重取值为0.3KN/m24、施工均布活荷载取3KN/m25、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例: 1.2×(25h+0.3)+1.4×3=15KN/m2解得h=0.348 米,取整h=350mm ,即板厚达到或超过350mm时,需要进行专家论证。
二、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1、集中线荷载的组成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2、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5.5~26KN/m3(配筋率大时取26 KN/m3)3、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 /m2;4、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 /m25、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例1:梁高700,梁宽700 ,支撑架高度在8m 以下:[0.7×0.7×25+(0.7+0.7+0.7)×0.5] ×1.2+0.7×3×1.4=18.9<20,故不需专家论证。
例2:梁高1000,梁宽500,支撑架高度在8m 以下:[0.5×1.0×26+(1.0+1.0+0.5)×0.5] ×1.2 +0.5×3×1.4=19.2<20,故不需专家论证。
线荷载计算公式

线荷载的计算公式:线荷载=面荷载x长度
线荷载是力学的一种概念,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层面上的各种面载荷传到梁上或条形基础上,可简化为单位长度上的分布载荷,称为线荷载。
按作用面大小分类,荷载分为点荷载、线荷载和面荷载。
分布在较大范围内,不能看做集中力的荷载叫分布荷载。
若分布荷载可以简化为沿物体中心线分布的平行力,则称此力系为平面分布线荷载,简称线荷载。
根据其大小随作用点的变化况,可分为线性分布和非线性分布2种情况;按照其作用方向不同,可分为垂直于作用面的正压力和与作用面法线方向有一定夹角2种情况。
所以在加载时,只有根据模型的工作情况,正确控制面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向,才能够描述模型的受力情况。
面荷载大小控制如前所述,面荷载可根据其大小随作用点的变化情况分为线性分布和非线性分布2种情况。
线性分布面荷载大小随作用点的变化线性分布包括2种情况:力
大小不随作用点变化和力大小随作用点线变化。
对于力大小不随作用点变化这种情况,只需给面荷载赋一固定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