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迎春叶横切永久装片
叶脉 上表皮 叶肉
下表皮 气孔
临时装片
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气孔。 4.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一对保卫细胞图。
实验材料:鸭跖草。 方法步骤: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大 树 底 下 好 乘 凉 !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
2×102 kg以上的水(H2O)。 这200 kg(200000 g)水的用途大致如下: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 204228 g 1875 g 250 g 202106g 100% 0.92% 0.12% 98.96%
植物的叶片上有气孔; 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和上表皮一样多吗?
一、实验器材 大烧杯一个、镊子、热水(70℃左右)、新鲜的菠菜叶 二、实验步骤 1、将烧杯加入适量的热水 (70℃),三分之二杯左右。 2、用镊子夹起菠菜叶子,浸 泡在热水中。 3、仔细观察叶片表面的现象。 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产生的气泡数目。
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都散失掉了。这是不是一种很大 的浪费呢?那么,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蒸腾作用的意义:
1.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
无机盐的需要。
2.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烧。
小结:
1、植物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散失水蒸气。 叶片的结构 气孔的结构 气孔的工作原理 2、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 蒸腾作用对植物的意义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植物的蒸腾作用 (书:P110-113)
植物的蒸腾作用

与K+交换的H+来自苹果酸:
保卫细胞中存在着PEP羧化酶和淀粉磷酸化酶
淀粉磷酸化酶 pH 6.1~7.3时促进淀粉水解成磷酸葡萄糖
pH升高(6.1~7.3)
淀粉+Pi 淀粉磷酸化酶 葡萄糖-1-磷酸 pH降低(2。9~6。1)
己糖+磷酸
水势高,细胞失水
水势低,细胞吸水
白天:光合作用,CO2浓度降低,pH升高,淀粉水解
2. 蓝光信号对气孔运动的调控
当用饱和红光照射蚕豆叶片保 卫细胞原生质体时,再增加蓝 光照射会引起蚕豆叶片保卫细 胞原生质体的质子外流,使原 生质体的悬浮介质pH下降
在这一种定蓝的光光引强起范的围酸内化,过蓝程光可诱 导以的被酸H+化-A效TP应酶是的和抑蓝制光剂的和强破度 成坏正跨比膜的质,子并梯随度着的蓝抑光制强剂度所的 增抑加制而。逐渐趋于饱和。
内生节奏
高温低湿条件下 中午气孔关闭的可能原因?
①气孔对中午时VPD(叶片-大气水分亏缺)的增高做 出的前馈或反馈调节 ②中午高温导致光合能力下降,呼吸速率升高,细胞间 隙CO2浓度升高pH下降,对气孔产生反馈作用使之关闭。 ③叶片周围湿度小,影响到保卫细胞壁的弹性,细胞壁 的弹性下降时,导致气孔关闭。
五、影响气孔蒸腾的内外因素与调节
蒸腾速率=扩散力/扩散阻力
1.影响气孔阻力的因素 2.影响边界层阻力的因—素—气孔开度(光) 所谓边界层阻力是指叶片表面—一—层风相对静止的
空气对气体进出叶片所产生的阻力
3.影响叶片-大气水气压差(VPD)的因素
——大气温度、大气湿度
五、影响气孔蒸腾的内外因素与调节
抗蒸腾剂的种类:
代谢型抗蒸腾剂能减小保卫细胞膨胀,使气孔开度变小。如黄 腐酸。
薄膜型抗蒸腾剂在叶面形成分子薄层,阻碍水分散失。如丁二 烯丙烯酸。
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的蒸腾作用

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shìjiè) 第一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021/12/13
第一页,共二十七页。
第二节:绿色植物 的蒸 (lǜsè zhíwù) 腾作用
• 1.植物的蒸腾现象
• 2.蒸腾作用 的意义 (zhēnɡ ténɡ zuò yònɡ)
2021/12/13
第二页,共二十七页。
12/13/2021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2021/12/13
叶肉:含大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 要场所。
保卫细胞:半月形,内含叶绿体。
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气孔(qìkǒng)的构造
形状
表皮细胞 不规则 保卫细胞 半月形
2021/12控制气孔的开闭
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半月形的细胞是保卫(bǎowèi)细胞,两个保卫 (bǎowèi)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在进行蒸腾作用时
叶片表面积越大,植物散失(sànshī)水分越多
延伸探究: 植物失水的多少还受其他(qítā)多种因素的影响,选择其 中的一个因素,设计完成一个相似的探究活动。
2021/12/13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蒸腾作用 的概念: (zhēnɡ ténɡ zuò yònɡ)
概念: 植物体体内的水分以水蒸
气形式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
12/13/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菖蒲(chānɡ pú)
菖蒲的叶是直立生长的,叶的两面照到的阳 光一样多,因而叶片两面原气孔数目(shùmù)一样 多。这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2/13/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天竺葵
天竺葵是一种陆生植物,叶的上表皮照到的阳光
植物的蒸腾作用

课题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教学目标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知道气孔的分布情况,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完整的描述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重点、难点考点及考试要求教学内容考点一: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2、蒸腾作用的意义:(1)在高温时降低叶片的温度。
水分以气体形式向外散失时,带走了部分热量,使叶片不会因为气温太高而受伤害。
(2)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
叶片内水分大量散失,必然促使根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3)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体内的运输。
因为无机盐溶解在水中,水分运输的同时,无机盐也必然得到运输(4)对调节气候有一定的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增加降雨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
3、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探究:蒸腾作用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建立假设:可能与光照的强度有关可能与温度有关可能与湿度有关可能与空气流动速度有关等(2)实验结论讨论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1水银柱会上升春天阳光下,气孔张开,气温较高,蒸腾作用较强。
2水银柱不会上升夏天烈日下,气孔会关闭,蒸腾作用基本停止3水银柱缓慢上升,不易察觉阴湿环境湿度大,气孔张开程度小,蒸腾作用较缓。
4水银柱会迅速上升电吹风吹叶片,气温高水分散失快,蒸腾作用会增强(3)结论: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有:气温、光照、空气流动速度和湿度等,一般情况下,叶周围如果湿度大、气温低、光照弱,则蒸腾作用就弱;湿度小、气温高、光照强,则蒸腾作用就强典型例题例1:生物形态结构总是与生长的环境相适应的。
某地区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项目表面积(mm2)表皮厚度( m)甲型叶292 14乙型叶144 24A. 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B. 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C. 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D. 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例2:当发生水灾的时候,农作物会被洪水淹没。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提前两天准备一盆蒸腾现象实验装置的植物,透明塑料袋1个,细绳1条。
三个锥型瓶、清水、生长健壮的新鲜枝条若干、新鲜的菠菜叶、韭菜叶若干、显微镜20台、载玻片、盖玻片若干、毛笔20只、培养皿40个、双面刀片40片、滴管20个、纱布若干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景激疑,导入新课】教师从生活实例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想了解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在树荫下就感觉到凉快?为什么路旁的行道树不会被太阳灼伤?大树为人们遮荫,久而久之会不会被晒死?………2.导入新课:带着以上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寻求答案,同时板书课题。
二、学习任务一:植物的蒸腾现象1.展示准备好套有透明塑料袋的植物,让学生观察现象,提出这是为什么?2.根据以上思考结果——水分蒸发会带走周围的热量,尝试解释:为什么在树荫下会感觉到凉爽?——一定是大树也会蒸发出很多水分,吸收了周围的热量,降低了气温。
三、学习任务之二: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自主学习】课本48-49页探究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本实验设计的变量是什么?其余的如用水量、锥形瓶型号必须相同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要用脱脂棉塞紧瓶口?3.实验前后瓶内水分减少的量代表什么?这些水分如何减少的?4.由此得出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进而引导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四、学习任务之三:探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提出问题:植物的蒸腾作用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2学生回答:可能受温度、光照、湿度或空气流动等因素影响。
3.引导学生从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及空气流动状况等方面进行探究并预测探究的结果。
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在一定范围内);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空气越流动,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
初中生物优质课教学教案设计,适合一线教师使用。
1.问题提示,小组讨论思考:⑴植物体所需的水分是由什么器官从哪里吸收来的?⑵植物体内的水分又是如何散发到体外去的?(2)如果散发的水分多于吸收的水分植物会如何?2.分析总结: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由叶散发到体外。
《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思路与分析

《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思路与分析一、设计思路:本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勤于动手、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体验和领悟科学探究过程,并且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而本节与生活联系则更为紧密,如农作物、花卉等的移栽等。
然而蒸腾作用虽然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
但是平时学生不够关注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及其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如何发挥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作用,要着实的下一番功夫,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比较抽象,所以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验: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热水浸泡叶片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引导学生探讨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及认识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片,特别是理解叶片上与蒸腾作用直接相关的结构----气孔。
二、实验教学分析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明确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经过叶片散发出来的,从而使学生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直观的认识。
此探究实验其实不难,只是怎么确定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与叶片有关(也有可能是其他器官或因素),这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程度以及教师的引导入手来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否与叶片有关来进行探究实验。
其次,通过此实验让同学们对探究实验中单一变量的控制及对照实验的设置有深刻认识。
观察植物叶表皮的的气孔实验重点在观察上,进一步探究了解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蒸腾水分的通道。
这个实验过程要用显微镜,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在七年级中已经做过“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观察叶片的结构”等实验,在这里只需要巩固复习一下即可。
关于实验材料,我对学生没有过多的局限性,因为正是夏季,各种植物都美化了校园、小区、城市,只是要求学生采集时够用即可,无需大量采集顺便强调一下我们要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另外在观察植物叶片气孔是,教师利用教育局给新配备的数码显微镜将学生的观察结果直接呈现给全班同学,这样让同学们有了极强的成就感更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与探究欲,还有由于不同的小组选用的材料不同,可以在展示不同结果的同时拓展气孔的其他相关知识。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植物的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课前预习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这里生有大量的。
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
2、水分在茎内的运输结构——,它属于组织。
和内也有。
导管能自而运输。
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
主要是通过进行的。
2、叶片的结构包括上下、和,其中的气孔多于的气孔。
5.气孔它是由一对的细胞——围成的空腔。
气孔既能,又能。
6.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
7.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中的运送到,其中的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等生命活动,其余的绝大部分通过散失到环境中。
8.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
二、新授:叶片的基本结构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叶肉拓展创新:1、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在阴雨天进行,并且去掉其部分枝叶,目的是。
2、“大树底下好乘凉”、“水往高处流”等现象都是由于作用引起的。
三、达标测试1、参天大树的顶端也能得到根部运来的水分,其动力来自于()A.蒸腾作用B.输导作用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2、蒸腾作用的重要意义不包括()A、降低叶片温度,防止植物被灼伤 B.促进植物梯队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C.增加周围大气湿度,提高降雨量D.促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进行3、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大部分树木的叶片会脱落。
植物落叶的主要意义是()A.减少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B.减弱植物体自身的蒸腾作用C.使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能力加强D.使植物体避免寒冷气流侵袭4、在移栽植物时,将无色塑料喷到植物的叶面上,结成一层二氧化碳、氧气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透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其原理是()A.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B.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C.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D.防止植物发生病虫害(二)非选择题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基本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在叶片的结构中,能进行物质生产的部分主要是[ ]和[ ],原因是这些细胞中含有大量的,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叶片才会呈现出鲜艳的绿色。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生物《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学会通过层层排除干扰因素设计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理解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培养学生严谨的理性思维和勇于科学探究的能力。
3.学以致用,认可减弱植物蒸腾作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方法。
2.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方向。
3.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4.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难点:设置对照实验证明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蒸腾作用》
唐山市第三十八中学周俊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植物叶片表皮上的气孔在水分散失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植物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说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植物气孔数目和分布的探究,理解植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增强生态意识,提高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
难点: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
教学准备:证明植物可以散失水分(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装置。
即,选取同种植物大体相同的三根枝条,一根剪除叶片记为A,两根保留数量相同的叶片分别记为B、C ,分别插入三个试管中,试管中装等量的水,水中滴几滴植物油,用透明的保鲜袋套住枝条,扎紧塑料袋口,使其不漏气。
A、B组置于室外有阳光的地方,C组置于室内阴暗的地方,留待上课时使用。
自制多媒体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思想和课后反思:
依据课改的课程标准要求,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是学生了解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非常重要,为了使学生对蒸腾作用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除了“讨论与活动”中的蒸腾作用的实验外,将“思考与练习”中的活动在课上也给同学以探究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习题代替课本
上的探究实验,既节省了时间,又使学生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讨论、探究等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适时地引导学生设疑、质疑、释疑,使学生获得更多潜能发展的机会,成为课堂上真正的学习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