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方案1

合集下载

工程模板支撑施工方案(3篇)

工程模板支撑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编制依据1. 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标准及法律法规。

2. 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技术资料。

3.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X项目2. 工程地点:XXX3. 工程规模:XXX4. 结构形式:XXX三、施工目标1. 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 保障施工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 优化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四、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 施工材料: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等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质量检验。

3. 施工设备: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电焊机、切割机、吊车等。

4. 施工场地: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整洁。

五、施工工艺1. 模板施工(1)模板选材:根据工程结构及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如钢模板、木模板等。

(2)模板制作:按照设计图纸,制作模板,确保尺寸准确、表面平整。

(3)模板安装:将模板安装到指定位置,确保模板固定牢固、无变形。

2. 支撑体系施工(1)支撑材料:选用合格的支撑材料,如钢管、扣件等。

(2)支撑体系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及荷载要求,设计合理的支撑体系,确保稳定性。

(3)支撑体系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支撑体系,确保支撑体系固定牢固、无变形。

3. 钢筋施工(1)钢筋加工:按照设计图纸,加工钢筋,确保尺寸准确、质量合格。

(2)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钢筋,确保钢筋位置准确、连接牢固。

六、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通道。

3. 定期检查模板、支撑体系等材料,确保其安全可靠。

4.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预防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

七、施工进度安排1. 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2. 优化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

3. 加强施工现场协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八、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1. 项目概述本工程为某地新建模板工程项目,包括建筑、道路、绿化等方面。

本施工方案旨在提供详细的施工计划及流程,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2. 施工范围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建筑物结构施工•道路与排水系统施工•绿化与景观工程施工3. 施工计划3.1 总体进度安排本工程预计总工期为12个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1-2个月: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第3-6个月:建筑物结构施工•第7-9个月:道路与排水系统施工•第10-12个月:绿化与景观工程施工3.2 施工流程具体施工流程将遵循以下步骤:1.土地准备与勘测2.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3.建筑物结构施工4.道路与排水系统施工5.绿化与景观工程施工6.完工验收与交付4. 施工方案4.1 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在地基处理方面,将采取适当的地基加固措施,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基础施工将遵循设计图纸要求,控制施工质量。

4.2 建筑物结构施工建筑物结构施工将按照施工图纸和标准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4.3 道路与排水系统施工道路施工将考虑交通安全和通行便捷,排水系统施工将确保排水畅通,并避免积水问题。

4.4 绿化与景观工程施工绿化与景观工程施工将注重生态环境和美观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并进行精心布置。

5. 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本工程将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设立安全保卫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将设置质量监督岗位,加强对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把控。

6. 后期管理与维护完成工程交付后,将建立维护管理体系,确保工程后期运行良好并保持良好状态。

7. 结语本施工方案将严格按照以上内容执行,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工地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3篇)

工地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项目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3.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建筑层数XX层4. 施工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 设计单位:XX建筑设计研究院6. 监理单位:X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二、模板工程概述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安全、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 模板工程技术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现场指导和质量监督。

- 施工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模板工程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材料准备- 模板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模板、木模板等,确保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 支撑体系:选用质量可靠的支撑杆、扣件、斜撑等,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连接件:选用高强度、耐腐蚀的连接件,如螺栓、扣件等。

3. 设备准备- 模板吊装设备:如起重机、卷扬机等。

- 钻孔设备:如电钻、气钻等。

- 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

4. 施工方案编制-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详细的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

四、施工工艺1. 模板设计- 根据结构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进行模板设计,确保模板的尺寸、形状和结构合理。

- 模板设计需考虑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误差。

2. 模板制作- 模板制作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进行,确保模板的尺寸和形状准确。

- 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翘曲等缺陷。

3. 支撑体系搭设- 根据模板设计和施工要求,搭设支撑体系,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 支撑体系应与模板牢固连接,防止因支撑体系失稳导致模板变形或坍塌。

4.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应按照施工顺序进行,确保模板的定位准确、连接牢固。

- 安装过程中应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施工方案(3篇)

模板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住宅小区,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两层,地上二十一层,建筑高度约95米。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分项工程,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为确保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模板施工方案。

二、模板施工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施工安全。

2. 质量第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

3. 合理组织,科学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4. 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模板施工工艺1. 模板选材(1)模板材料应选用质量稳定、性能优良、易于施工、易于脱模的材料。

(2)模板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 17656-2008《建筑用木模板》等。

2. 模板制作(1)模板制作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确保模板尺寸、形状、间距等符合设计要求。

(2)模板制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模板的尺寸偏差,确保模板的精度。

(3)模板制作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 模板安装(1)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施工面,确保模板安装的平整度。

(2)模板安装时,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进行自检和互检,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4. 模板加固(1)模板加固应选用合适的加固材料,如钢管、木方等。

(2)模板加固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模板加固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固材料的间距和角度,确保加固效果。

5. 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模板拆除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模板拆除过程中,应先拆除加固材料,再拆除模板。

(3)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环境的整洁。

四、模板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1)模板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材料质量。

(2)模板材料进场前,应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模板制作、安装、加固等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方案(3篇)

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包括多层住宅、商业配套等。

本次施工方案针对建筑模板工程进行详细规划,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组织具备丰富经验和技能的施工队伍,包括模板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

2. 施工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模板材料,如钢模板、木模板、竹模板等。

3. 施工机械:配置足够的施工机械,如切割机、卷扬机、泵车等。

4. 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清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三、施工工艺流程1. 模板设计: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进行模板设计,确保模板尺寸、形状、强度满足施工要求。

2. 模板制作: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制作模板,并进行质量检查。

3. 模板安装:按照施工顺序,依次进行模板安装,确保模板位置准确、牢固。

4. 模板加固:对模板进行加固,防止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冲击等原因导致模板变形、移位。

5. 钢筋绑扎: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6.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加固、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质量。

7. 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按照拆除顺序,依次拆除模板,确保拆除过程中模板、钢筋等不受损坏。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模板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模板材料,确保模板强度、刚度、稳定性。

2. 模板制作: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制作模板,确保模板尺寸、形状、强度满足施工要求。

3. 模板安装:按照施工顺序,依次进行模板安装,确保模板位置准确、牢固。

4. 模板加固:对模板进行加固,防止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冲击等原因导致模板变形、移位。

5. 钢筋绑扎:确保钢筋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6. 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质量,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浇筑。

五、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3篇)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项目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3.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地上XX层,地下XX层4. 施工单位: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 施工周期:XX个月二、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 国家及地方有关模板工程的相关规范、标准和规定2. 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3.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条件4. 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和资源条件三、模板体系选用原则1. 模板体系应满足工程结构形式、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要求。

2. 模板体系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和便于施工操作的特点。

3. 模板体系应经济合理,降低施工成本。

4. 模板体系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模板工程的相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四、模板体系选用及配置1. 模板体系选用(1)模板材料:采用钢模板、木模板、竹模板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要求选择。

(2)模板连接件:采用螺栓、销钉、扣件等连接件,确保模板连接牢固。

(3)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木方、竹片等支撑材料,确保模板体系的稳定性。

2. 模板配置(1)模板数量:根据工程结构尺寸、施工进度和施工要求,合理配置模板数量。

(2)模板尺寸:根据工程结构尺寸、施工要求及模板材料特性,合理确定模板尺寸。

(3)模板连接方式:采用螺栓、销钉、扣件等连接方式,确保模板连接牢固。

五、模板施工工艺1. 模板施工准备(1)模板材料进场验收:对模板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模板施工方案编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要求,编制模板施工方案。

(3)模板施工人员培训:对模板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模板施工技能。

2. 模板安装工艺(1)模板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及施工要求,确定模板位置。

(2)模板支撑:根据模板位置,设置模板支撑系统,确保模板稳定性。

(3)模板连接:采用螺栓、销钉、扣件等连接方式,确保模板连接牢固。

(4)模板校正:对模板进行校正,确保模板平整、垂直。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1.1模板结构的设计计算1、基础模板设计基础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小背楞采用50×100方木,大背楞采用Φ48×3.5钢管、扣件配以对拉螺栓组成整体支撑系统。

为保证工程质量,模板全部采用新模板。

2、梁、板及墙的配模设计本工程墙体、柱、梁板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配50×100方木,具体设计成定型模板周转使用。

梁的侧模采用散装散拆的施工方法,当梁高小于700mm时,梁的两侧模间在中部设置一根对拉螺栓;当梁高大于700mm时,须在梁的中部和下部设两根对拉螺栓。

梁的侧模在梁柱节点之间,侧模一端同节点相连,另一端应留有50~150mm 调节缝,以调节施工误差和方便整体拆模。

经计算,梁模安装时,底模下的方木的间距为250mm,平放50 100木方子,在木方子上钉胶合板;方木下设双根钢管为底楞;侧模板立挡的间距选用500mm。

支撑主要为ø48×3.5钢管步距0.8m。

1.1.2模板的安装1、基础模板基础模板支设:侧模外用钢管扣件锁口,外加竖楞,并附以斜撑,间距60cm 一道。

支模时上口拉线找直,模板支好后,校准标高、截面尺寸和侧模垂直度、接缝等情况后办理预检手续,请甲方及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柱模板(1)工艺流程:柱模板的组拼并检查→安装就位→安装支撑→全面质量检查→柱模的固定。

(2)在基础及楼板砼施工时,在柱周预埋钢筋橛,做为柱模固定用。

柱模板用胶合板和50×100木方子用铁钉钉在一起,木肋净间距不大于200mm,并按柱子大小预拼成一面一片,安装前在柱根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保证柱根不漏浆。

(3)安装柱面模板,对准柱位置尺寸线,并在柱子四周用Ф48×3.5脚手管、扣件做柱箍加固。

柱箍间距定为60cm一道,在柱模下部1/3范围内柱箍间距按45cm一道,以承受浇筑砼时模板底部的侧压力。

柱筋经验收后,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柱模板,办理柱模预检。

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3篇)

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项目模板工程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街道3. 工程规模: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4. 工程类型:住宅、商业综合体5. 施工单位:XX建筑有限公司6. 设计单位:XX建筑设计研究院二、施工依据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3. 《建筑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 设计图纸及施工图纸5. 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标准三、施工组织1. 施工单位应成立模板工程施工组织机构,明确施工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

2. 施工单位应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3.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

四、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1)模板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表面平整,尺寸准确,无变形、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

(2)支撑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3)连接件:应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连接牢固、可靠。

2. 工具准备(1)模板安装、拆除工具:如撬棍、扳手、锤子等。

(2)测量工具: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

(3)其他工具:如切割机、电焊机、喷浆机等。

3. 人员准备(1)模板工程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施工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

(2)施工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熟悉施工方案、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

(3)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确保施工质量。

五、施工工艺1. 模板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进行模板放样,确定模板位置、尺寸、间距等。

(2)按照放样结果,进行模板拼装,确保拼装后的模板尺寸准确、平整。

(3)模板拼装完成后,进行支撑系统安装,确保支撑系统稳定、可靠。

(4)检查模板及支撑系统,确保无变形、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

2. 模板拆除(1)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确定模板拆除顺序、时间、方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江苏省镔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4#双高线轧钢工程
1.2建设地点:连云港市赣榆县柘汪临港产业区镔鑫钢铁集团院内
1.3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
1.4工程范围:加热炉基础和平台,粗中轧、预精轧5m平台,主电室,PF线
和风冷线设备基础。

1.5质量标准:合格
1.6安全文明要求: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2.模板工程质量工艺流程
上道工序达到要求便于施工T模板组拼保证质量、刷隔离剂T吊装T模板
就位T检查、验收/满足规范要求T拆模T吊运放稳、及时清理。

每道工序施工前自检合格后须报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材料体系
3.1梁、柱板面混凝土所用模板采用12伽厚大块胶合板;基础采用组合钢模板。

3.2楼面模板采用12伽厚大块胶合板,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拼缝处粘贴专用胶带纸,保证模板不漏浆。

3.3柱、梁侧模的竖肋、楼面模板的横楞采用50 mmX 100mm的木方。

3.4楼板排架、剪刀撑采用巾48X 3.5伽钢管,扣件连结。

3.5梁板面模板的排架采用巾48X 3.5 m钢管排架。

4.基础及主体模板施工方法
4.1基础模板:采用现场组合拼装,加固采用钢管和扣件进行互锁,下部设一道水平杆,两道水平杆间距按w 700mm设置,立杆间距按w 1200mm设置;立杆下部用钢筋锚固在垫层内,上部用拉杆锁紧。

基础模板在安装前表面清理干净,安装时模板缝隙内夹设海
绵条防止漏浆。

4.2框架柱模板
4.2.1框架柱采用带竖肋木模
4.2.2模板分片运输到施工现场拼装
423 柱模采用钢管扣件抱箍,横距500-700 mm,从下至上不等距布置,间距上疏下密。

4.3楼面梁板模板
4.3.1楼面模板的支撑,采用钢管排架支撑,纵横向支撑间为500 m(承重楼板)---1200mm (普通楼板)。

为避免对现浇楼板产生附加荷载,支撑应上下基本对齐。

4.3.2为加强楼面顶撑的钢度,除搁栅外,竖向设二道纵横水平杆。

4.3.3楼面模板采用12 m厚大块胶合板,铺设在50 mx 100 m次楞木上,
次楞木搁在50 mx 100 m的主楞木上,主楞木搁置在钢管排架上。

4.3.4楼面模板编号定位,固定使用位置,保证质量,提高工效。

4.3.5柱头胶合板缝口采用3 m厚泡沫双面胶带纸密封,要求平滑不漏浆。

4.3.6楼面模板验收测量校正后,纵横方向加设剪刀撑保证整体稳定。

4.3.7楼面模板的支撑、主楞木、次楞木的间距待模板计算后确定。

5.模板拆除
5.1模板拆除:拆模过早会影响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因此要掌握时机,应使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

对于现浇结构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应
符合下列规定:非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征得监理同意后方可拆除,承重的模板应在结构同等的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所规定的强度时,向监理报验同意后方可拆除。

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5.2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有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
全部荷载,施工中不准超载使用,严禁集中堆放过量建筑材料。

5.3除满足上述模板规定外,还应注意下列各点:
拆模时不得用力过猛,拆下的材料应及时整理并堆放整齐。

拆模的顺序是后支的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

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模板拆除工作必须凭项目部的“拆模通知书”实施。

6.模板工程的质量要求
6.1模板制作安装质量和等级评定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进行验收评定。

6.2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6.3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31模板在使用前必须把板面、板边粘结的水泥砂浆清除干净,对因拆除而损坏的边肋的模板,翘曲变形的模板进行平整、修复,保证接缝严密,板面平整。

632模板面应涂刷脱模剂,未刷脱模剂的模板不准使用,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外观质量。

事先必须准备好刷脱模剂用的所有工具。

633柱、梁、楼面模板安装时必须在楼层放线、梁模厚度用木支撑固定好宽度,验收之后进行。

6.3.4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筑的混凝土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砼浇筑前,应在楼
底面操平拉纵横通长线,以便检查楼面浇筑时模板及支撑稳定情况。

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楼面浇筑时用尺量测纵横线与梁板尺寸偏差,如若发现异常,
应通知项目部值班人员进行加固处理。

635模板拼缝要求严密,并用专用胶带纸粘贴,防止拼缝漏浆。

636柱在立模之前应清理柱内的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后方可支模。

637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柱子模板上口要安放钢筋定位套以保证柱主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

638混凝土底模的拆除时间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中的表2.4.1的规定,并保证不少于两层楼板同时承受上层楼板的施工荷载,保留两层以上的模板支撑。

639混凝土侧模,在混凝土能够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回拆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6.3.10模板工程质量工艺流程:
上道工序达到要求便于施工T模板组拼保证质量、刷隔离剂T吊装T侧模板就位、垂直T 吊装另一侧模板、垂直、穿墙杆拧紧T检查、监理验收/满足规范要求T拆模/模板与墙体脱开T吊运放稳、及时清理,每道工序施工前自检合格后须报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7.模板的维修与保养
7.1模板使用后、再次使用前,表面积灰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

7.2每层模板拆除后,在楼层维修,经配制后重新翻至上层使用。

7.3木模板架设后,在干燥天气时要浇水保养。

8.安全注意事项
8.1模板上架设电线和使用电动工具采用36V的低压电源。

8.2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放在工具箱内或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

8.3装拆施工时上下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把活动部件固定固定牢靠,严禁放在脚手板上或抛掷。

8.4安装柱模板时,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

8.5预拼装模板的安装,边就位、边校正、边安设连接件,并加设临时支撑稳固。

8.6拆除承重模板,设临时支撑,防止突然整块塌落。

8.7吊装模板时,必须在模板就位并连接牢固后,方可脱钩,并严格遵守吊装机械使用安全有关规定。

8.8拆除模板应由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
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操作人员配挂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集中吊运,并多点捆扎,不准向下乱扔。

拆模间歇时,半活动的模、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8.9拆模起吊前,复查拆墙螺栓是否拆净,再确定无遗且模板与砼完全脱离方可吊起。

8.10雨及五级大风等天气情况下禁止施工。

8.11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安装时,先检查基坑土壁、壁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阶段有滑坡、塌方危险时,必须先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后方可施工。

8.12操作人员上下基坑要设扶梯。

基坑上口边缘1m以内不允许堆放模板
构件和材料,模板支在护壁上时,必须在支点上加垫板
8.13模板放置时不得压有电线、气焊管线等,大模板放置角度大于其自稳角。

8.14清扫模板和涂刷大模板脱模剂时,必须将模板支撑牢固,两板中间保持不少于60 cm的走道。

8.15模析拆除时严禁使用大杠或重锤敲击。

拆除后的模板及时清理砼渣块,由专人负责校对模板几何尺寸,偏差过大及时清理。

8.16板、梁保证三层支撑,且支撑点在同一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