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索里《春香歌》唱本研究

合集下载

《“调”与“音链”:论朝鲜族“盘索里”唱段旋律的生成逻辑》评述

《“调”与“音链”:论朝鲜族“盘索里”唱段旋律的生成逻辑》评述

《“调”与“音链”:论朝鲜族“盘索里”唱段旋律的生成逻辑》评述发布时间:2023-02-27T07:27:04.542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0月第19期作者:张月[导读] 本文主要从行文形式和行文内容两方面对宁颖教授的文章张月(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330000)摘要:本文主要从行文形式和行文内容两方面对宁颖教授的文章——《“调”与“音链”:论朝鲜族“盘索里”唱段旋律的生成逻辑》进行评述,探究其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及写作方式等。

进而以音乐美学视域探究作者文章中关于美学观念的内容,并以此引发笔者的美学观念思考。

宁颖教授是国内少有长期对朝鲜族“盘索里”艺术研究的研究者,其从2006年硕士在读时开始进入田野进行研究,期间进行了13个月跨国深入调查研究,至今已连续有16年的研究时间,相关研究成果有近10篇。

《“调”与“音链”:论朝鲜族“盘索里”唱段旋律的生成逻辑》是作者对“盘索里”这一艺术形式研究成果之一,文章以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对“调”、“音链”以及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探究阐述。

该篇文章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一、“调”释义,涉及“调”的三种解释;二、“盘索里”唱段旋律中的“音链”现象,论及“音链”的含义特征与“调”之间的关系;三、音链组合:盘索里旋律生成的核心逻辑,阐述了盘索里中音链使用的几种组合方式。

本文从行文形式和行文内容两方面解读该篇文章,并试图阐述阅读后引发笔者本人关于美学观念的思考。

一、行文形式形式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

一是逻辑清晰。

文章能够很清晰的看到以两个纬度说明研究主线内容。

首先是纵向纬度,作者从调到音链再到音链组合,由小到大,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写作顺序,其次是以横向的纬度将调的三种含义、“音链”的含义特点以及与调之间的关系,还有不同音链组合方式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详细阐述。

二是图文结合。

在对于盘索里“调”、“音链”以及旋律片段的阐述中,作者都各自将其旋法、音阶、谱例等内容以表格图片的形式呈现,这是一种能够使读者清晰快速的掌握各自不同的含义及差异的方式。

韩国的说唱艺术

韩国的说唱艺术

论说唱艺术—“盘索里”辽东学院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摘要韩国的说唱艺术“盘索里(판소리,Pansori)”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国粹艺术,几百年来一直深受朝鲜民族的喜爱,具有极其重要的民族象征意义。

它那激扬的声腔、丰富的唱调、多变的“长短”节奏……汇聚成为魅力无限的民族传统艺术,向世人展示着韩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与民族历史。

本文将从界定、起源、发声、唱调以及它的“长短”节奏等几方面来研究“盘索里”。

关键词:盘索里、界定、三位一体、构成、类型、代表作韩国“盘索里”艺术是韩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符码,是用来演唱长篇戏剧故事的说唱艺术,是曲艺艺术的一种,同时是朝鲜民族丰富的表演艺术传统中最独特的表达方式之一,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

17世纪产生于朝鲜半岛南部的全罗道(现辖属韩国),19 世纪达到其发展的鼎盛时期,20世纪初逐渐衰落,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转入复兴阶段。

1964年,盘索里说唱被韩国列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界定与起源“盘索里”是一名演唱者在另一名鼓演奏家的伴奏下进行表演的富有戏剧性的综合性说唱音乐。

“盘索里”艺术在历史上也叫“打令”、“广大索里”、“杂歌”、“唱乐剧歌”、“唱剧调”等。

“盘索里”一词是解放以后才出现的。

它很快被韩国社会乃至整个朝鲜民族所接纳,并得到内外的广泛认可,因为“盘索里”一词比过去的任何一个称谓都更加准确的表达了这门艺术的内在特点和外在表现形式。

盘索里( Pansori)是由名词“盘( pan) ”和动词“索里( sori) ”复合而成。

“盘”既指表演的场所,又指众人共同参与的场面,同时还兼量词作用,有“玩一盘、唱一盘、乐一盘”等之意。

“索里”指天地间的一切声音,在这里特指盘索里的演唱音调。

根据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推断,“盘索里”大约形成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李朝中期。

但是它作为口传意授的民间艺术,有关它的起源和变迁过程,历史上没有留下准确详细的文字记录。

韩国民间歌舞考察

韩国民间歌舞考察

大型作品 , 如电影《 春香传》 ( C H U N H Y A N G ) 就时用
盘 索里 作为 主题 音乐 , 它 以独有 的苍 老 、 沙哑、 霸气 、
哀怨的声腔来展示春香 的心理活动 , 并且以它来推 动 情节 发展 , 它是 极 富有表 现力 和感染 力 的艺术 , 也 是朝鲜 民族丰富的表演艺术传统 中最独特 的表达方 式之一 , 是韩 国最具民间性和民族性的国粹艺术 , 饱 含着民族文化和精髓。“ 盘索里” 有西便制、 东便制
成为可歌 可乐的游艺节 目。
关键 词 : 盘 索里 ; “ 强羌水越来” ;《 阿里 郎》 ; 宗庙祭礼舞 ; 处容舞 ; 凤 山假 面舞 ; 踏桥 游戏
中图分类号 : C 9 5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4—8 3 3 2 ( 2 0 1 3 ) 0 1— 0 0 7 7— 0 7

和 中高制 等不 同风格 流派 , 尽 管演 唱风格不 同 , 但 表
演时, 除边上有一人击鼓外, 演唱者往往站在屏风前 的芦席上 , 头戴黑色的纱帽 , 左手执绢 , 右手执扇 , 以 唱 为主 , 有唱( 清唱) 、 念( 抒情 、 说理 、 评议 ) 、 做( 舞 蹈表演) 等程式 , 先唱一曲抒情短歌 , 再 以三者交替 进行 , 以道理或评议结束 , 当中夹叙夹议。演员又称 为 倡优 、 歌客 , 往往 技艺 精湛 , 听者击 节 喝彩 , 互 动性 很强。1 9 6 4年盘索里史诗说 唱在韩 国被指定 为国
2 0 1 3钲
பைடு நூலகம்
二、 起 因于战 事的传统 圆圈舞
中国 的 “ 八月十五” “ 中秋 节 ” , 是 个团圆 的 E t
子。韩国也一样 , 在同一天 , 但名字却用 了“ 秋夕” ,

韩国传统民谣说唱“盘索里”初探

韩国传统民谣说唱“盘索里”初探

“盘索里”在韩国的全罗道,忠清道,京畿道等地区广泛传承,
根据地区唱法的特点,“唱制”有所不同。全罗道东北地区的“盘索
里”被称为“东便制”,全罗道西南地区的被称为“西便制”,京畿道
和忠清道的“盘索里”被称为“中高制”。“东便制”使用较多羽调,
李佳璐韩国传统民谣说唱艺术是韩国民族文化的声音它拥有自己的语言与艺术形式在传统艺术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在近现代的音乐发展中起到一定研究作用不仅是在韩朝两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也对此有着深入研究特别是位于中国北部的朝鲜民族从古至今传唱的传统民谣对此民族有着不可小觑的民族文化影响
韩国传统民谣说唱“盘索里”初探
一、韩国传统民谣说唱起源和发展 传统民谣是流行于民间,带有民族色彩的歌曲,它历史悠久, 流传广泛,内容丰富,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感情,因其独特的音阶与 曲调,强烈地展现出了民族的色彩。传统说唱艺术也是一种历史 悠久的文化遗产,经过数百年的民间流传,巧妙运用声音来塑造 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不仅在韩国发扬传承,在中国也有着重要的 历史地位,深入了解说唱民谣的来源影响对研究传统艺术的发展 起着重要的作用。 )*韩国传统民谣说唱的起源 +, 世纪-). 世纪的朝鲜民族,诞生了民谣与说唱艺术。起初, 高丽时期产生的民谣被称之为“俗曲、杂歌”,它不是特定的个人 创作,也不能成为创作者自己的歌曲,在乐谱上没有记载或写成 文字,口传是民谣最大的特色。“民谣分为两类:一是根据产生地 区划分,有‘南道民谣’、‘京畿道民谣’、‘北部民谣’;二是根据产 生环境区分为劳动、叙事、抒情、习俗等民谣,它的演唱不用经过 严格的训练,在生活中自然就能学会,乐曲也会根据地区的差异,
3*韩国传统民谣说唱的发展 (+)近现代发展状况 在韩国的大部分地区,传统艺术深受民众的喜爱,这与中国 有所不同,与不同的历史环境造成不同的社会现象有关。韩国的 传统艺术形式主要以民谣说唱为主,但也未将完整的体系加入教 材当中,或是融入了大量现代音乐元素,从而流失了传统艺术原 有的“味道”。当代社会的群众对于流行音乐的需求越来越大,渐 渐地忽视了传统艺术的发展,但有不少传统艺术爱好者在研究传 统艺术的同时,引导人们认识、了解并发扬,传统民谣说唱艺术作 为一个国家的传统思想、民族精神,它的地位是其他现代艺术不 可替代的。 (3)未来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各国经济、文化的联系,在社会飞 速发展的同时,文化、艺术也在不断地碰撞中磨合,各国也加强了 传统文化的交流。每个国家和民族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也应保 持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丰富多彩的内容,百家争鸣的特征是传 统文化发展的前景,更是传统说唱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保护 传统民谣说唱艺术的基础上融入当代艺术元素,中韩两国也需借 鉴文化优良之处,摒弃文化陋习,正确地看待和满足未来社会的

通过舞剧《春香传》对中韩两国民族文化研究

通过舞剧《春香传》对中韩两国民族文化研究

DANCE FASHION20231.中国朝鲜族舞剧《春香传》中国朝鲜族舞剧《春香传》于1988年由编导崔玉珠开始创作,亲自撰写剧本,负责背景及音乐、服装等细节。

由延边歌舞团在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首次向国内外观众公开演出,受到了世界各国观众的齐声称许。

1994年歌舞团受邀来到韩国,在首尔、釜山、南原、济州岛共6场演出中,收到了广泛响应。

中国朝鲜族舞剧《春香传》是对外宣传中国朝鲜族舞蹈艺术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朝鲜族和韩国文化交流的开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一直是延边歌舞团的代表性演出作品。

延边歌舞团的《春香传》根据朝鲜族古典小说《春香传》改编成舞剧,通过民族意识及现代意识展现出中国朝鲜族舞蹈艺术独立性的作品,以甜美的音乐和诗般的隐喻表现力获得了众多观众的欢呼。

另外,这一作品没有被传统舞剧的形态所束缚,而是通过文学作品《春香传》中的主要元素和现代元素的结合,大胆创新,强调了中国朝鲜族的独特性。

该作品以艺妓的女儿成春香和两班的儿子李梦龙真挚的爱情故事为基础,讲述了其共同抵抗封建社会身份歧视的故事,是将爱情形象化的作品。

在这场演出中,展示了“春香”新的形象艺术和新的表现方式,将《春香传》的艺术性提升到了新的经济中。

对此进行的详细整理如下。

正确把握了艺术形象创作的本质。

以编导的观点,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重新表达了文学作品《春香传》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在叙事结构中,通过每个人物的性格来表达当时人们拥有的极为普遍、基本的幸福和对生活的理想。

可见春香抛开社会身份的差异,坚守着关于爱情的贞操,具有朝鲜族女性特有的内在与外在美的特点。

正确把握《春香传》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编导崔玉珠通过舞剧《春香传》展现春香的命运,描绘普遍的人生,追求艺术形象塑造的本质,以其深邃的人生体验凸显出舞剧的象征性内涵,用舞蹈语汇表现了民族古典文学的艺术内涵。

在保持传统舞蹈基本框架的同时,大胆创作并加入了原版《春香传》中没出现的舞蹈场景。

探秘朝鲜族说唱音乐“盘索里”

探秘朝鲜族说唱音乐“盘索里”

探秘朝鲜族说唱音乐“盘索里”盘索里,朝鲜族说唱艺术。

公元18世纪产生于朝鲜半岛,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叶,伴随部分朝鲜人口移居中国而传入,流行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的朝鲜族聚居区。

盘索里是朝鲜语的音译,意思指在各种游戏场所演唱的歌,即以说唱形式向广大观众表述各种故事。

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盘索里随着朝鲜移民在东北地区扎下根来,并逐渐得到继承。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关部门曾经组织朝鲜族音乐工作者收集、整理盘索里的传统曲目,并根据文化部关于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指示精神,召开朝鲜族民间艺人座谈会,挖掘包括盘索里在内的艺术遗产。

会议邀请东北三省的禹济江、赵钟周、申玉花、朴贞烈、李锦德等盘索里民间艺人演唱《春香歌》、《沈清歌》、《水宫歌》、《兴甫歌》、《赤壁歌》和西道盘索里《蓓嫔伊跳神》中的著名唱段,受到与会领导和文艺界的普遍关注。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民间文艺研究组,进一步推动了盘索里的继承和研究工作,使其代表性传统曲目得以保留和发展。

至今流行的南道盘索里传统唱段有《春香歌》中的“赤诚歌”“爱情歌”“狱中歌”;《沈清歌》中的“父女相逢”和“沈奉事沐浴场景”等。

西道盘索里唱段有“八遭巫婆歌”和“摇篮曲”等。

在《蓓嫔伊跳神》曲目的传唱过程中还吸收了《长念佛》《快念佛》《黄海岛船歌》《辞说难逢歌》《江原道阿里郎》和《仗打令》等民歌。

在此基础上,延边的朝鲜族文艺工作者还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新曲目,如《打糕槌的愤怒》《长白山人参》《郎君的恩情》《天池游览歌》和《刑场上的枪声》等。

这些新曲目与传统盘索里比较而言,在内容题材、音乐结构乃至唱法风格上,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发展和变化。

盘索里的艺术特征。

传统盘索里的表演为一人立,一人坐,立者为演员,坐者为伴奏员。

演员右手持折扇,左手拿手巾,伴奏者手击圆鼓与演员相对而坐,二者身穿长袍,头戴纱笠表演。

盘索里由“索里”(唱)、“啊呢里”和“巴尔里姆”组成。

延边朝鲜族“南道盘索里”音乐特征分析

延边朝鲜族“南道盘索里”音乐特征分析
呈现出 了诸 多差 异 。 在实 地考 察 中笔者 发现 ,延边 局 内持有 者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景 转换 , 进而构成 “ 盘索里 ” 整体结构 的内在逻辑 。 历 史上共流传有 十二部“ 盘索里 ” 品 , 由于 作 但 受 喜爱程度 的不 同 , 流传 至今完整 的“ 索里” 盘 作品 只有 五部 , 春香传》 《 即《 、沈清传 》 《 甫歌》 《 、兴 、水宫 歌 》 《 壁歌》 、赤 。然而 , 流传至延边地 区的“ 盘索里 ”
特 征的整体 的 、 客观 的结果 。 因此 , 笔者选择 了从 微
观 片段着手 ,将 每一个片段 的音乐数据综 合分析 , 以音乐 数据来解 释 “ 道盘索 里 ” 乐结 构 的内部 南 音 逻 辑。 为 了更 加客观 的展 现“ 南道 盘索 里” 的音乐 特
盘索里” 才是正宗 。 以权教 授的观点为参 照 , 合实 结
1 五 月端午》 界 中莫 、 《 上 下行四度 2《 赤诚歌》 正 晋 阳 上行四度 +二度
伴 奏等 四个方面 , 以及对它 们之 间关 系的整体 化分 析, 对延边 “ 南道 盘索里 ” 的音乐特 征与 内部逻辑 进
行解读 。


音 乐 分 项 数 据展 示
无论 是从 “ 盘索里 ” 的整体结 构 安排 , 还是 其 内部调 的布局 、 律音 程 的构成 , 与情 绪 的表 达 旋 都 有 着紧 密的联 系 , 也可 以说 , 乐 的结构 是为展 现 音 情绪、 宣泄情 感服务 的。 盘索里” 在“ 音乐中 , 通过凋 的布局 、 短的 变化 、 律音程 的构 成等 微观音 乐 长 旋 结构, 生动 的刻 画着人 物性格 、 展现 故事情 节 与情

《李世相三首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探究》范文

《李世相三首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探究》范文

《李世相三首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探究》篇一一、引言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李世相的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旋律而广受赞誉。

本文将就李世相的三首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进行演唱探究,旨在分析其歌曲的艺术特色、演唱技巧及演唱者在演绎过程中的理解和表现。

二、李世相及其作品概述李世相,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其作品以古典诗词为题材,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手法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选取的三首作品分别为《春晓》、《静夜思》和《月夜忆舍弟》,这三首歌曲均以古典诗词为歌词,旋律优美动听,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歌曲艺术特色分析1. 《春晓》:此曲以孟浩然的《春晓》为歌词,旋律轻快明朗,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演唱者在演绎过程中需把握住诗词的意境,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通过歌声传达给听众。

2. 《静夜思》:此曲以李白的《静夜思》为歌词,通过柔和的旋律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思考。

演唱者需在演唱过程中把握住诗人的情感变化,将静谧的夜晚和深沉的思考通过歌声展现出来。

3. 《月夜忆舍弟》:此曲以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为歌词,以婉转的旋律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演唱者需在演唱过程中把握好情感的转折,将思念之情和孤独之感通过歌声传达给听众。

四、演唱技巧探究1. 音色控制: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根据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合理控制音色,使歌声更加动人。

例如,在演唱《春晓》时,应使用明亮清新的音色,表现出春天的活力;在演唱《静夜思》时,应使用柔和温婉的音色,表现出夜晚的宁静。

2. 节奏把握:歌曲的节奏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演唱者需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使歌声更加动听。

在演唱李世相的作品时,应注重节奏的起伏变化,将诗词的韵律与音乐的节奏相结合,使歌曲更加富有表现力。

3. 情感表达:情感是歌唱的灵魂,演唱者需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将情感融入歌声中。

在演唱李世相的作品时,应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通过歌声传达给听众,使歌曲更加具有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索里《春香歌》唱本研究
“盘索里”是一种山文学、音乐、表演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说唱表演艺术。

曾在历史上流传有12部经典作品,但山于受喜爱程度的不同,流传至今完整的盘索里作品只有5部,即《春香歌》、《沈清歌》、《兴
甫歌》、《水宫歌》、《赤壁歌》,它们成为了研究朝鲜族平民文学的珍
贵作品。

这5部作品中《春香歌》来源于朝鲜王朝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典民间小说《春香传》,它与《沈清传》、《兴大传》并称朝鲜三
大古典小说,它们都源于民问传说与说唱文学,流传甚广,在朝鲜半岛
可谓家喻户晓。

“盘索里”作为朝鲜族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一笔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山于其独特的发声法和表演形式深受民众的喜爱。

因此从说唱艺术的角度来看,《春香歌》并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
而且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朝鲜民族艺术文化因素。

本文研究的重点围绕“盘索里”说唱艺术本体特征,对“盘索里”作品之一《春香歌》唱
本分别从文学角度和音乐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

主要介绍《春香歌》及“盘索里”的研究现状、资料来源及该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使用的研究方法与解决手段。

第二部分:第一章,“盘索里”起源及《春香歌》唱本的形成与发展。

从“盘索里”的起源开始展开论述,使读者对“盘索里”有个初步了解,并对《春香歌》唱本的形成与发展进行阐述,为之后的论述做铺垫。

第三部分:第二章,“盘索里”《春香歌》唱本内容研究。

《春香歌》
唱本大致有74个唱段,共分为8个部分,笔者采用“起承转合”的结
构方法进行分析。

同时“盘索里”作为说唱艺术,说唱词在情节内容
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将选部分唱段对唱本《春香歌》的人物形象、场景烘托进行分析从而反映“盘索里”说唱艺术的魅力所在。

第四部分:第三章“盘索里”《春香歌》唱本音乐分析。

通过“盘索里”音乐本体特征的描述结合《春香歌》唱本的音乐表现,从发声法、节奏、唱调等方面进行分析。

同时,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找到两个相同唱段的不同唱本并进行比较,发现了“盘索里”音乐表现的不固定性,所以将在本文中做出对比说明。

第五部分:结语。

说唱艺术首先以声调、语调、遣词造句等形式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叙述情节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之上,再用音乐来突出和夸张语言的表现,音乐与语言的密切
结合是说唱艺术的重要特征。

“盘索里”山于其一人多角的表演特点、独特的发声方法及节奏节拍,造就了“盘索里”在说唱艺术上的独树一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