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与美学重要参考文献
浅谈设计中的生活美学

浅谈设计中的生活美学摘要: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设计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1)设计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设计。
好的设计讲究的不仅仅是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还要满足不同人物的心理需求。
在生活中感受设计的实质,体会设计的意义,不断创新设计。
用理性的思维,创造性的方法,乐观的态度去发现和创造生活中有待发掘的设计。
关键词:生活、设计、实质、意义、创新1在生活中探索设计的实质设计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设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2)设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设计是设计师通过自己的想法来完成创作,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和展现自然的美,为生活带来新的变化。
设计是一种将感觉,视觉,与想法通过实践的形式进行表达,来展现设计者对生活中的感悟。
设计也是一种对光影,色彩,造型的理解与运用。
设计有很多类型。
在我看来,以我的专业,环境设计为例,是要求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以及空间的围合与分割重组的手段,结合点、线、面等形式的运用,进行深程度的艺术处理。
使得建筑在室内与室外的空间形式上表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特点与视觉感受。
满足人们在使用功能与视觉审美上的双重体验。
但是不论哪种类型的设计,设计的实质都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都在为生活而服务,为生活带来改变。
来满足人们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的需求,是生活品质的一种体现。
(3)世界著名的建筑师高迪曾说过:“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独特美丽的造型。
”出自自然既是回归到生活中。
“日常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
”设计是人们的心理感受与真实想法的客观体现,无论什么样的设计都无法离开生活,生活是设计的前提基础与必要保证。
懂生活才更懂设计。
更懂的在设计中展现生活的方式与品质。
离开生活的设计将会变成一种艺术的形式,缺少了生活的趣味。
2在生活中体现设计的内涵生活中的设计有很多,设计就是一个发现与创造的过程。
生活中因为有了设计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方便舒适,设计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有趣。
建筑设计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分析

建筑设计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分析建筑需要重视设计,设计对提升建筑最终呈现效果的美观性至关重要。
随着人们对建筑外观美观性的需求提升,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将设计与美学结合,以此提升整体建筑表皮的艺术性。
本文针对建筑设计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展开研究,阐述了建筑设计与美学的内涵并深入分析了建筑设计与美学的有机结合。
标签:建筑;设计;美学;有机结合从古代建筑物到现代建筑物都非常重视建筑设计,从秦朝的阿房宫到现代的鸟巢,无一不体现了建筑设计的各个时期的时代特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口规模的膨胀,进而导致建筑物数量的增长,人们也逐渐出现了审美疲劳,开始对建筑外形、结构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审美需求,则需要建筑师将美学与建筑设计充分结合,这样才能建造出令人满意的建筑物,并且需要建筑师在确保建筑总体质量及结构稳定、安全、实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建筑设计的美观性。
1、建筑设计与美学的内涵1.1美学设计顺应时代发展美学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展现出最实用的物质文明形态,尤其是在建筑外观上融入了大量的美学内涵,将审美性与经济性充分融合起来,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对建筑设计所提出的需求。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在生活水平提升之后也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人们都会渴望得到舒适、悦人的居住环境,因此设计者就需要在确保建筑实用性的基础上,融入大量的美学元素,尤其是在目前民族大融合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建筑可以共存在同一地点,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建筑彰显着各个地域的审美倾向和美学特征,因此需要将建筑设计与美学的时代性、地域性有机结合起来。
1.2美学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核心组成美學设计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是建筑设计的核心与精神所在。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而言,无论何种形式、何种功能的建筑都会在外观上追求形式美。
建筑的整体外观设计、内部空间设计也都需要兼顾考虑建筑设计美学。
比如某个建筑空间内部是设计为一室一厅还是二室一厅,这都需要从具体空间尺度、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及基本的人体模数及美学等方面兼顾考虑而最终确定。
艺术、设计与美学重要参考文献

艺术、设计与美学重要参考文献[德]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德]T.W.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人民出版社,2008。
[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法]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法]乔治–埃利亚、萨尔法蒂:《话语分析基础知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法]罗兰·巴特:《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法]罗兰·巴特:《文之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
[德]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
[德]汉斯·贝尔廷等:《艺术史终结了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美]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美]特里·巴雷特:《影像艺术批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
[加]朗·伯内特:《视觉文化——图像、媒介与想象力》,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
[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美] 杜威:《艺术即经验》,商务印书馆,2005。
[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
室内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范例欣赏.docx

室内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范例欣赏论文的参考文献撰写是作者对他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尊重体现,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在论文的末尾部分依次列出来的。
室内设计发展至今,早已突破了原有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成为了一门容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学科门类。
它与以往相比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的感受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
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室内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室内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杨淘,王曌一。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学习空间室内设计[J].设计,2018(01):132-133.[2]邱海东,符红柳。
格式塔意向下的设计创意--以室内设计思维与装饰材料运用为例[J].设计,2018(01):139-141.[3]黄晟。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室内设计的课堂创新与教学反思[J].江西建材,2018(03):208+211.[4]王葵。
室内设计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思维创新[J].江西建材,2018(03):229+233.[5]赵倩红。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住宅室内设计课程改革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2):92-96.[6]梁童,赵培,胡凯,尤明曦。
室内覆盖网络智能设计审核平台研发与应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8(01):14-19.[7]陈媛媛。
论现代中式风格室内设计中漆艺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8(01):213-214.[8]高翌崴。
对新中式的研究与新中式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1):96-97.[9]王佩。
浅析室内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01):113.[10]刘青蓝。
试论建筑室内设计中灯光与色彩的搭配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01):115.[11]凌燕芳。
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77.[12]沈加萍。
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79.[13]付英杰。
平面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121最新)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
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page layout)、电脑软件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
平面设计通常可指制作(设计)时的过程,以及最后完成的作品。
下面以“平面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为例,给大家整理相关知识阅读,欢迎指正。
更多2020年平面设计参考文献,请在文章末尾处查看。
平面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刘彦宏.平面设计中的敦煌壁画元素[J].艺海,2020(03):76-77.[2]马泉臣.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创意的应用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05):73.[3]赵怡,于爽.浅析色彩美学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J].西部皮革,2020,42(05):61.[4]赵静,程亚鹏.佛教藏经八吉祥纹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重构[J/OL].设计,2019(12):119-121[2019-07-26].[5]刘远洋.浅析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方法[J].居舍,2019(21):109.[6]于爽,赵怡.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建构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05):60.[7]田俊蓉.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色彩语言的应用研究[J].智库时代,2019(32):252-253.[8]向菲,胡一帆.论道家“虚实论”美学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9(13):96-97.[9]徐舒玲.文艺创作论指导下汉画像鱼纹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9(13):148-149.[10]郭欢逸,任悦.品牌设计中标志的图形创意运用价值分析[J].才智,2020(09):247.[11]赵炜.新媒体影响下的平面设计研究[J].传媒论坛,2019(13):159-160.[12]孙岚.现代平面设计对于手绘艺术的应用及创新展示[J].艺术研究,2019(03):132-133.[13]李聪.数字媒体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9(07):206-207.[14]李照.试论色彩视觉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9,32(07):203.[15]王晨思.谈民间剪纸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艺术科技,2019,32(07):204.[16]李照.浅析平面设计中的审美传达[J].艺术科技,2019,32(08):170.[17]黄江.二维动态图形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09):212-213.[18]封润来.总图设计在合理减少石油化工企业用地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9(19):178-179.[19]齐志飞,陈功,龚天宇,王柳.专题地图GIS数据库与平面设计软件互操作技术[J].城市勘测,2019(03):32-35.[20]王喜刚.关于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114-116.[21]武汝涵.关于进一步加强高速铁路列控数据管理的探讨[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9,16(06):11-14.[22]杨婉婧.平面设计中波普风格图案的视觉符号特性[J].大众文艺,2020(05):80-81.[23]孙春雷.平面设计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之研究[J].居舍,2019(18):24.[24]马菲.数字化背景下平面艺术设计与社会生活发展关系探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3):39-40.[25]张珍.船舶大数据信息平台动态网页平面设计技术[J].舰船科学技术,2019,41(12):193-195.[26]周雪.浅谈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J].西部皮革,2020,42(06):25.[27]金育竹.探析平面设计中的立体化运用[J].西部皮革,2020,42(06):23.[28]王宇.传统剪纸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启示及应用[J].包装工程,2019,40(12):319-322.[29]原坤.中国传统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9,40(12):323-326.[30]张云奇.平面设计中的传统美术传承与创新[J].包装工程,2019,40(12):331-334.平面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31]陈欢.数字化技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评《现代平面设计中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与表达》[J].新闻爱好者,2019(06):110.[32]乔莹洁.浅析甲骨文的特点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决策探索(下),2020(03):83-84.[33]刘坤晓.浅析民族文化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北极光,2019(06):79-80.[34]黄山.平面设计中的三维数字技术研究[J].工业设计,2019(06):148-149.[35]李艳辉,任立红.文字图形化与字体设计的应用思考[J].工业设计,2019(06):94-95.[36]张兆栋.数字多媒体传播形式对平面设计的影响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9(06):143-145.[37]王巧宁.住宅室内通风换气与设计影响因素分析[J].居舍,2019(17):20.[38]刁卓.试论房屋建筑规划方案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9(17):83-84.[39]杨云峰,王娟,吴祎欢.城市公园中慢行系统的选线与设计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06):79-84.[40]高率睿.平面设计在现代工业中的角色[J].西部皮革,2019,41(11):83.[41]张译方,窦杉.探究计算机绘图软件在平面美术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52-53.[42]王丹.基于平面设计视角看传统版画的艺术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70-71.[43]余杰.浅析艺术作品中的地貌形态语言[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03):90-93+129.[44]唐玉.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与心理需求的用户体验包装设计分析[J].绿色包装,2019(06):70-74.[45]姚鹏.环保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评《环境保护概论》[J].环境工程,2019,37(06):198.[46]赵丽丽,王秋晨,高丹.浅析平面设计因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才智,2020(10):250.[47]刘燕.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4):239.[48]罗天一,王烽,谷文强.LNG-FSRU双船并靠码头总平面设计方法研究[J].港工技术,2019,56(03):24-27.[49]邵润浩.经典美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03):75-76+41.[50]吴嘉婧.浅析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多感官表达[J].中外企业家,2019(17):179.[51]彭庆云.Photoshop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9(03):36-38.[52]赵希岗,王潇樱.初探汉画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与启示[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04):38-40.[53]黄福佳.踏虎凿花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西部皮革,2020,42(07):74.[54]彭黎.传统美学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9,32(06):214.[55]王斐.浅析田中一光作品中的形神与意象[J].艺术科技,2019,32(06):215.[56]王泽群.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9,32(06):216.[57]牟云环.基于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环境的平面设计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06):50-52.[58]郭军涛.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要点解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157-159.[59]唐浩.谈平面设计中色彩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7):213.[60]王庭如.浅谈扁平化设计风格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20,42(07):65-66.平面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61]王云霞.陕西剪纸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造纸,2020,39(04):22-24.[62]武建林.民间剪纸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20,41(08):302-304+308.[63]梁星.平面设计在土特产包装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08):9.[64]张元.中小跨径桥梁工程结构设计内容分析[J].交通世界,2019(16):98-99+123.[65]范茜.印刷工艺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6):229-230.[66]区穗玲,谢梓红,陈倩.平面设计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08):15.[67]郭立业.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效果与中国传统美术色彩[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2):64-65.[68]刘丽芬.绘画与平面设计的关系[J].中国民族博览,2020(08):151-152.[69]曾琦.传统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08):67-68.[70]赵静,程亚鹏.佛教藏经八吉祥纹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重构[J].设计,2019(12):119-121.[71]魏珍珍,康玮哲.浅谈传统剪纸在平面中的运用[J].西部皮革,2020,42(08):155-156.[72]吴相汉. 湖北古塔元素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9.[73]齐佳. 汉字图形创意在型录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74]李易霖. 传统文化符号四灵图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75]李芸莉. 汉字字体在包装设计中的艺术性应用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76]张立洲.留白空间——从平面设计到视频设计[J].大众文艺,2019(10):59-60.[77]姚晓莉.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色彩语言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5):209.[78]蔡颖君,万本瑶.波普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10):56-57.[79]曾仁芝,郑楠.浅谈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里的应用研究[J].才智,2020(14):229.[80]尉聪.浅析20世纪初立体主义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西部皮革,2019,41(10):28.[81]李豇乐.视觉语言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体现[J].西部皮革,2019,41(10):40.[82]李昱娇.民族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2):259+264.[83]张斌翔.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62.[84]梁地,陈欢芳,陈.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0):154-155.[85]陈若玮.装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意义[J].西部皮革,2020,42(09):101.[86]杨磊.三维设计在平面设计的运用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09):61-62.[87]张英.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72-73.[88]李延奇. 极简主义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89]钟新平,张玲,刘星福.一种建筑夹层通风道的应用探讨[J].工业建筑,2019,49(05):53-56.[90]潘铭聪,陈利萍.节奏与韵律在企业logo优化中的运用探究[J].北极光,2019(05):100-101.平面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四:[91]贾盛兰.论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和中国传统美术色彩[J].传播力研究,2019,3(15):190.[92]崔璇,李腾.海东市行政中心建筑设计理念及关键要点探讨[J].住宅产业,2019(05):20-23.[93]王智超.基于三维虚拟视觉技术的平面设计方法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8):130.[94]刘姿佑(Liu Tzu-Yu). 基于院落风环境的多层围合式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9.[95]李春雨.招贴设计中的“黄金比例”[J].艺海,2019(05):93-94.[96]杨子媛.论中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的差异[J].艺海,2019(05):101-103.[97]陈茂流.广告摄影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创意与艺术表现[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5):103-107.[98]毕晓明,陈伟.汉代装饰艺术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5):108-111.[99]郭洁.探究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J].美术教育研究,2019(09):86-87.[100]赵青,张春燕.数字图像设计领域研究——以标志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09):98-99.[101]薛舒阳.浅析民族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9(05):186-187.[102]闫晓斌.数字多媒体传播形式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05):245-246.[103]王瑞,周孟熙.平面设计视觉传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19(05):108.[104]吕秋粟,傅翔,卓超.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上),2019(05):72-74.[105]邱飞.民间美术与茶包装设计创作方式的互通性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5):119-120.[106]鲁连影.计算机绘图软件技术在平面美术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10):113.[107]赵迪.平面设计中排版设计的个性化形式与技巧[J].传媒论坛,2020,3(12):148.[108]李楠,金成.浅谈字体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表现[J].西部皮革,2019,41(09):78-79.[109]李子衿.民族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J].艺术科技,2019,32(05):229.[110]张越童.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融合与应用分析[J].艺术科技,2019,32(05):230.[111]陶玉琴.东情西韵——浅谈陈幼坚的设计理念与应用[J].艺术科技,2019,32(05):231.[112]曾婵.中职平面设计技能大赛备赛策略及反思[J].职业,2019(14):24-25.[113]申卓弘.浅析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J].戏剧之家,2020(15):132.[114]李嘉节.汉字的造字过程对平面设计的价值[J].大众文艺,2019(09):88.[115]李诺男.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0(15):131.[116]施天驰.动态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初探——以动态GIF为例[J].戏剧之家,2019(16):134.[117]陈锦媛.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设计软件结合与应用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8):98-99.[118]黄麟凯.木活字在现代社会的应用[J].今日印刷,2019(05):72-74.[119]郤晓辉.建筑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104+107.[120]谷衣民. 用蒙德里安艺术特色解析平面设计中的形态构成[D].沈阳师范大学,2019.[121]张瑞琪.新媒体环境下平面设计元素的动态设计研究[J].科技风,2020(16):102+115.以上就是关于平面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美学讲义

艺术设计概论与设计美学一、导论(一)艺术设计的概念及意义世界上的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自然生成的,在我们人类社会还没有产生前就已经存在,物种万千,进化,并产生了人类;一类是人类出现后为了自己的生存,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为能使自已处于领先的地位,创造出来的许多物,从石器工具到陶器、房屋等等。
人类在最初阶段去创造的那些物,譬如说石器工具、装饰物、陶器,是在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缺乏工具和技术的情况下进行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创造动机使他们产生如此强的动力?心理学家们认为在造物的背后,应该毫无疑问地有着更为强大的动力,那就是人类对于自身长远发展的思考。
远古人类一旦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对于灵魂就会充满丰富的想象,这些物是一种象征。
如果生前伴随这些装饰物,就可能赋予人具有超常的力量,如果死后随葬,就可以对来生充满希望。
由此我们可以有这样的推断,造物的原始动力一方面离不开生活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动力来自于精神需求。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由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某种行为,行为达成目标。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构成一个活动链,呈循环发展态势。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在这个活动链条中,人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人们为了生存和更好地生活,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很多物品。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低层次的,又有高层次的。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创造性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呈阶梯性、宝塔状分布: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设计起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
从哲学的角度讲,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人类所具有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设计”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标志,也是人类自身进步和发展的标志。
设计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人类的理性与智慧、直觉与想象,逻辑思维能力与审美意识水平都在设计活动中得到充分表现。
装置艺术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装置艺术论文参考文献一、装置艺术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论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3期.陈健.[2].契合与兼容——解读装置艺术的"不确定性"与"暗示性".《艺术百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3期.孙胜银.[3].从装置艺术的观念谈创作.《文艺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3期.叶向东.[4].装置艺术的概念及其呈现方式.《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3期.萧元.[5].装置艺术与后现代家具设计的关联.《艺术百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1期.黄寅.孙灿.[6].环境装置艺术的原生性与再生性.《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3期.殷蓉.[7].互动装置艺术的创作方法的研究.《电影评介》.2007年5期.姜在新.[8].装置的广告——广告对装置艺术的"收编".《文艺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11期.俞帆.[9].装置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6年2期.杨筱瑶.[10].论装置艺术中的空间设计.《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3期.高兴玺.二、装置艺术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研究.被引次数:13作者:马晓翔.数字媒体艺术南京艺术学院2012(学位年度)[2].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研究.被引次数:13作者:邓博.设计艺术学江南大学2008(学位年度)[3].装置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互动性应用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伍迪.设计艺术学东华大学2014(学位年度)[4].影像装置艺术及其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被引次数:3作者:刘慧.美术学北京服装学院2011(学位年度)[5].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孙川.设计学浙江农林大学2014(学位年度)[6].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的设计与实现.被引次数:1作者:董斐然.软件工程上海交通大学2013(学位年度)[7].科技与艺术的互动数字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审美体验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刘航宇.美术学四川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8].融入装置艺术的产品设计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韩军.设计艺术学武汉理工大学2006(学位年度)[9].装置艺术的实验性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王锐.艺术设计大连理工大学2013(学位年度)[10].互动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运用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邓睿.艺术设计合肥工业大学2014(学位年度)三、相关装置艺术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Ambientsoundspaces.PhilippeCodognetOlivierPasquet《Multimediatoolsandapplication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2[2]Therainbowasinteractiveart:modelingtheElaissonBeautyinstallati onatSFMOMA.KennethSassenJiangZhu《Appliedopt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834[3]ThePulseoftheEarthandsonification.LorellaAbenavoli《AI&society:Thejournalofhumancenteredsystemsandmachineintelligen ce》,被EI收录EI.20122[4]TheSoundscapesLandscapesproject:Soundandvideoartinanurbaninsta llation.Ward,Tim2014[5]Chapter67StudyofLightInstallationArtinSpaceDesign. HaiyanLiuYangLiuLeiCao2013[6]ElectricSignsandOutlineLighting:Understandingtherulesfortheins tallationofconductors,equipment,andfieldwiringasoutlinedinArt600. MikeHolt《EC&M》,被EI收录EI.20133[7]SensorialDesignforInstallationArtthroughELearning.Tehrani,MahdiehMolaeiLim,KookYoongZareei,Mehdi2013[8]TheSilentEvolution:AnUnderwaterArtInstallationinConcrete. (missing).《Concreteinternational》,被EI收录EI.20118[9]ThinkingDevelopmentofFiberArtDuetoInstallationArt. DongYangKunYuanXiaodongLiu2011[10]Multiplechannelvideoinstallationasaprecursortotransmediabased art.GEWUPHILLIPGOUGHCAITILINDEBERIGNYWALL《Technoeticarts:Ajournalofspeculativeresearch》,20122/3四、装置艺术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装置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安婳娟.曹莹,2008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8年郑州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2]对空间装置艺术的一点思考.管龙,2007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7长沙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3]人机交互技术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陈爱军.林迅,2005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技术、第一届全国普适计算、第一届全国人机交互联合学术会议[4]当代艺术语境下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脉研究.马晓翔,2015第三届全国艺术青年学者论坛[5]超越建筑——以装置艺术介入建筑的方式寻求建筑创作的新出路.沈梦岑,20082008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6]艺术作为概念试论莫斯科概念主义艺术接受中的“文学性”与文艺学边界的扩展.刘胤逵,2010首届全国文艺学与美学青年学者论坛[7]碟形弹簧在东方艺术中心的竖向减震作用.李大为.沈子建,2008第十二届全国弹簧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弹簧失效分析讨论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弹簧专业研讨会[8]地下铁出入口环境装置的通用设计配置特性以日本福冈市为例.赖文波.森田昌嗣,20102010年国际创新设计与管理高峰论坛暨世界华人设计学术研讨会[9]展示设计与装置艺术形式的关联性探析.吕婧.朱翔,2010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10年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10]环保锻造润滑剂及自动喷雾装置的应用.孙甲利.王爱颂,2007中国锻压协会2007年锻压润滑技术与模具延寿培训研讨会。
浅谈工业时代的美学——设计美学

浅谈工业时代的美学——设计美学摘要:人类的艺术活动是一种整体性的创造活动,是一种以创造、接受为主要形式的感性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包含着批评、阐释、争论、总结、反思、超越在内的理性认识活动。
人类从最早的造物开始,就存在有一种对形式和对形式美的认识和追求,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在艺术设计中,设计师越来越多的考虑到产品形式美和精神美的因素,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和审美品位。
关键词:美学;设计;工业一、引言设计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显示了设计的社会意义,使之成为生产—市场-消费者之间的纽带。
以哲学思想为根基的美学观念和艺术设计的发展关系密切,哲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是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对人类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指导和启迪的作用。
伴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怎么样在设计中体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成了工业时代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设计美学的问题,主要包括功能美、材料美、科学美和技术美等几个方面。
二、从手工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的美学在手工业时代,设计是在手工业方式和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手工业时代的设计之美具有明显的手工艺术的特征,如青铜器、金银器、刺绣表现出的.错彩镂金、雕饰满目之美,青花瓷、明清家具所表现出的清谈雅致、纯朴自然之美,所以,由于都是手工制作,可以概括为工艺之美。
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社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机器的生产方式,不仅极大地增加了产品产量,改变了产品的质量和形态,改变了人类传统的造物方式,艺术生产方式实际上也逐渐改变了.以机械设备为手段的艺术生产,如摄影、电子音乐、录影乃至当代的数字化图像艺术等,都具有现代工具和科技的色彩和特征,因而在艺术形态上,艺术图像的形式不仅符号化、抽象化了,更趋于多元化、综合化.这一切,最终改变的是人的生活方式乃至视听接受方式,从而产生了一种与大机器工业和高科技性能相适应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标准,产生了工业社会特有的新美学:设计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设计与美学
重要参考文献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
[德]..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人民出版社,。
[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
[法]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法]乔治–埃利亚、萨尔法蒂:《话语分析基础知识》,天津人民出版社,。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罗兰·巴特:《》,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罗兰·巴特:《文之悦》,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
[德]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商务印书馆,。
[德]汉斯·贝尔廷等:《艺术史终结了吗?》,湖南美术出版社,。
[美]··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特里·巴雷特:《影像艺术批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江苏美术出版社,。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
[加]朗·伯内特:《视觉文化——图像、媒介与想象力》,山东文艺出版社,。
[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 杜威:《艺术即经验》,商务印书馆,。
[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
[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
[法]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
[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法]雅克·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阿瑟·丹托:《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
[法]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
[法]皮埃尔–马克•德比亚齐:《文本发生学》,天津人民出版社,。
[法]蒂埃里·德·迪弗:《艺术之名——为了一种现代性的考古学》,湖南美术出版社,。
[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商务印书馆,。
[法]雅克·德比奇等:《西方艺术史》,海南出版社,。
[法]于贝尔·达弥施:《落差:经受摄影的考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莱斯特·恩布里:《现象学入门——反思性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帕特里克·弗兰克:《视觉艺术原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
[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南京大学出版社,。
[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美]乔治•.格雷西亚:《文本性理论:逻辑与认识论》,人民出版社,。
[荷].胡伊青加:《人:游戏者》,贵州人民出版社,,第页。
[德]马丁·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
[德]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
[德]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三联书店,。
[美]··霍埃:《批评的循环》,辽宁人民出版社,。
[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德]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德]沃纳·霍夫曼:《现代艺术的激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法]雅克·科莱特:《存在主义》,商务印书馆,。
[美].考夫曼:《存在主义》,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