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 金属晶体习题

合集下载

2022-2022学年度高二化学《金属晶体离子晶体》习题精练含解析

2022-2022学年度高二化学《金属晶体离子晶体》习题精练含解析

2022-2022学年度高二化学《金属晶体离子晶体》习题精练含解析金属晶体离子晶体一、选择题1、某晶体不导电,在熔融状态下能被电解,则该晶体是()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D、金属晶体2、下列各组物质中作用力和晶体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CO2SiO2SO2NO2B、NaClNH4ClHClKClC、H2N2HeFeD、金刚石水晶晶体硅金刚砂(SiC)3、据报道,科学家用激光把石墨“炸松”,再射入氮气流,并用射频电火花处理,可得到一种硬似金刚石的化合物。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种单质反应物在通常状态下均很不活泼B、该化合物呈片状结构C、该化合物中原子间作用力只有共价键,键长短,形成空间网状结构D、碳氮键比金刚石中碳碳键强4、下列事实能说明A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B元素强的是()A、A的熔点比B的熔点高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A元素原子失去的电子比B原子多C、B阳离子的氧化性比A阳离子氧化性强D、A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而B 不能5、下列特性适合金属晶体的是()A、熔点1031℃,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B、熔点97.81℃,固态能导电,质软C、熔点162.7℃,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D、熔点1070℃,液态能导电,但固态不能导电6、生铁可看成C-Fe合金,则石墨、铁、生铁三者熔点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石墨、铁、生铁B、铁、石墨、生铁C、生铁、石墨、铁D、石墨、生铁、铁7、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晶格能:NaClCaOC、熔点:NaI>NaBrD、熔沸点:CO2>NaCl8、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是重要的晶体类型。

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能导电B.在镁晶体中,1个Mg2+只与2个价电子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C.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可采取“紧密堆积”方式,原子晶体可采取“非紧密堆积”方式D.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中分别存在金属键和离子键等相互作用,很难断裂,因而都具有延展性9、钡在氧气中燃烧时得到一种钡的氧化物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B.晶体的化学式为Ba2O2C.该晶体晶胞结构与NaCl相似D.与每个B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Ba2+共有12个10、下表是几种碳酸盐的分解温度和阳离子半径,分析上表可以得出()6699112A、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大,越易分解B、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小,越易分解C、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大,结合碳酸根中的氧离子越容易D、离子晶体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小,结合碳酸根中的氧离子越容易11、认真分析NaCl和CCl的晶体结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和CCl都属于AB型的离子晶体B.NaCl和CCl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所以阴、阳离子的配位数相等C.NaCl和C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6和8D.NaCl和CCl都属于AB型的离子晶体,所以阴、阳离子半径比相同12、氟化钙的晶胞如图所示,则Ca2+和F-的配位数分别为()A、6、6B、12、12C、8、4D、8、813、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加热时此化合物可以分解B、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C、这种化合物不能跟强碱发生化学反应D、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由PH3与HI化合而成14、纳米材料的表面微粒数占总微粒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具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图是金属晶体的“电子气”理论示意图。

用该理论解释金属导电的原因是()A.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含有金属阳离子B.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含有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做定向运动C.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含有的电子作无规则运动D.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电子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金属的一些现象,如金属的导电、导热、延展性等。

金属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下列性质能说明石墨具有分子晶体的性质的是()A.晶体能导电B.熔点高C.硬度小D.燃烧产物是CO2,因此C项能说明石墨具有分子晶体的性质。

石墨晶体能导电是碳原子未参与杂化的2p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熔点高是共价晶体的性质;燃烧产物是CO2只能说明石墨中含有碳元素,能燃烧是石墨的化学性质。

3.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强B.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C.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紧密堆积,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因是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D.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断裂,故金属无延展性,金属离子的热运动加快,对自由电子的移动造成阻碍,导电性减弱,A项错;常温下,Hg为液态,不属于晶体形态,B项错;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在外力作用下,一般不会断裂,即金属具有延展性,D项错;正是因为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所以金属晶体中的金属原子一般采用最密堆积,尽量充分利用空间,C项正确。

4.下列有关性质可能为金属晶体性质的是()A.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熔点低B.固体或熔融后易导电,熔点在1 000 ℃左右C.形成共价键三维骨架结构,熔点高D.固体不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后能导电,熔点低是分子晶体的性质,A 不符合题意;固体或熔融后能导电是金属晶体的特性,B 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形成共价键三维骨架结构,熔点高为共价晶体的性质,C 不符合题意。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三章第三节 金属晶体巩固练习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三章第三节 金属晶体巩固练习

第三节金属晶体一、选择题1.下列对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熔点:Li<Na<KB.导电性:Ag>Cu>Al>FeC.密度:Na>Mg>AlD.原子半径:Be>Mg>Ca2.金属晶体的常见晶胞结构有a、b、c分别代表的三种结构示意图,则图示结构内金属原子个数之比为()A.3∶2∶1 B.11∶8∶4C.9∶8∶4 D.21∶14∶93.下列四种有关性质的叙述,可能属于金属晶体的是()A.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熔点低B.固体或熔融后易导电,熔点在1000 ℃左右C.由共价键结合成网状结构,熔点高D.固体和熔融状态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可能导电4.铁有δ、γ、α三种晶体结构,以下依次是δ、γ、α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转化的图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δ­Fe晶体与每个Fe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Fe原子有8个B.γ­Fe晶体与每个Fe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Fe原子有12个C.图中α­Fe晶胞边长若为a cm,δ­Fe晶胞边长若为b cm,则两种晶体的密度比为b3∶a3 D.将Fe加热到1500 ℃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5.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如图)。

以下有关石墨晶体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石墨中存在两种作用力②石墨是混合晶体③石墨中的C为sp2杂化④石墨熔点、沸点都比金刚石低⑤石墨中碳原子数和C—C键数之比为1∶2⑥石墨和金刚石的硬度相同⑦石墨层内导电性和层间导电性不同⑧每个六元环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2A.全对B.除⑤外C.除①④⑤⑥外D.除⑥⑦⑧外6.依据电子气的金属键模型,下列对于金属导电性随温度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的动能变大,导致金属导电性增强B.温度升高,金属阳离子的动能变大,阻碍电子的运动,导致金属导电性减弱C.温度升高,自由电子互相碰撞的次数增加,导致金属导电性减弱D.温度升高,阳离子的动能变大,自由电子与阳离子的吸引变小,导致金属的导电性增强7.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A.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较弱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8.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是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9.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简单立方堆积,②为六方最密堆积,③为体心立方堆积,④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B.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①1,②2,③2,④4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8,④12D.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10.合金是金属与一些非金属或其他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数据,判断可以形成合金的是()金属或非金属钠铝铁硅硫熔点/℃97.8660.4 1 535 1 410112.8沸点/℃883 2 467 2 750 2 353444.6A.铝与硅 B.铝与硫C.钠与硫 D.钠与硅11.金属晶体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因是()A.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较少B.金属晶体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C.金属晶体的原子半径较大D.金属键不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12.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0 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时得知:在边长1×10-7cm的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A.32 B.120C.150 D.18013.金属钠晶体为体心立方晶胞,实验测得钠的密度为ρ(g·cm-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练习:3.3金属晶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练习:3.3金属晶体

(100)§金属晶体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1.对于晶体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晶体中只需有阴离子就必定有阳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必定比金属晶体的高B.晶体中只需有阳离子就必定有阴离子D.分子晶体的熔点必定比金属晶体的低2.以下对于金属晶体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用铂金做金饰能用金属键理论解说B.Al、Ma、Ca的熔点渐渐高升.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理不一样,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3.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的搁置有图所示的两种方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图(a)为非密置层,配位数为6B.图(b)为密置层,配位数为4C.图(a)在三维空间里聚积可得镁型和铜型D.图(b)在三维空间里聚积仅得简单立方4.以下相关金属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金属晶体是一种“巨分子”B.“电子气”为全部原子所共有C.简单立方聚积的空间利用率最低D.钾型聚积的空间利用率最高5.国际上到现在发现拥有巨磁电阻效应的20多种金属纳米多层膜中,此中三种是我国学者发现的,Mn和Bi形成的晶体薄膜是一种金属间化合物(晶胞构造如图),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70B.Bi是d区金属A.锰价电子排布为3d4sC.该晶体的化学式为MnBiD.该合金聚积方式是简单立方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构造时得悉:6.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构成,其密度为在边长10-7cm的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靠近以下数据中的()A.32B.120C.150D.1807.以下相关金属晶体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简单立方、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B.钾型、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C.镁型、配位数8、空间利用率74%D.铜型、配位数12、空间利用率74%8.以下特征合适金属晶体的是()A.熔点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B.熔点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能溶于CS2,熔点℃,沸点℃D.熔点℃,质软,导电,密度gcm·-39.石墨晶体是层状构造,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于都跟其余3个碳原子相联合,如上图是其晶体构造的俯视图,则如图中7个六元环完整据有的碳原子数是()A.10个B.14个C.18个D.21个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和都采纳1的堆方式B.2金属原子在二空里的非密置搁置,此方式在三空里堆,得立方堆C.3是干冰晶体的晶胞,晶胞棱acm,在每个CO2周近来且等距离的CO2有8个D.4是一种金属晶体的晶胞,它是金属原子在三空以密置采纳ABCABC⋯堆的果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40分)E、F、G三元素的原子序数挨次增大,它原子的最外子排布均4s1。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3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同步练习(II)卷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3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同步练习(II)卷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3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同步练习(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金属晶体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的是()A . 易导电B . 易导热C . 有延展性D . 易锈蚀2. (2分)金属能导电的关键因素是()A . 金属内部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B . 金属中的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C . 金属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D . 金属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3. (2分)金属晶体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的是()A . 易导电B . 易导热C . 有延展性D . 密度4. (2分)金属锌(Zn)形成金属晶体,其金属原子堆积属于下列()模式.A . 简单立方B . 钾型C . 镁型D . 铜型5. (2分)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是重要晶体类型.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能导电B . 在镁晶体中,1个Mg2+只与2个价电子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C . 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可采取“紧密堆积”方式D . 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中分别存在金属键和离子键等强烈的相互作用,很难断裂,因而都具有延展性6. (2分)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A . 简单立方: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B . 钾型: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C . 镁型:配位数8、空间利用率74%D . 铜型:配位数12、空间利用率74%7. (2分) (2016高二上·福州期中) 范德华力为a kJ•mol﹣1 ,化学键为b kJ•mol﹣1 ,氢键为c kJ•mol ﹣1 ,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 . b>c>aB . b>a>cC . c>b>aD . a>b>c8. (2分) (2018高二下·宾阳期末) 石墨能与熔融金属钾作用,形成石墨间隙化合物,钾原子填充在石墨各层碳原子中,比较常见的石墨间隙化合物是青铜色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可写作CxK,平面结构如图所示.则x值为()A . 8B . 12C . 24D . 609. (2分)在氯化钠晶体中,若1个Na+周围平均分布着1.5个37Cl﹣,则平均分布着的35Cl﹣数为()A . 4.5个B . 4个C . 10.5个D . 1个10.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由于铵盐中是有离子键构成的,因而化学性质相当稳定B .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可能不存在共价键C . 在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中,都有“原子(离子)半径越大,物质熔点越低”的规律D . 常温下为气态或液态的物质,其固态时一定会形成分子晶体11. (2分)金属键的实质是()A . 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 . 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C . 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吸引力D . 自由电子与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12. (2分)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金属原子的核外电子在金属晶体中都是自由电子B . 镁型和铜型的原子堆积方式空间利用率最高C . 金属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失去的电子数越多,其还原性越强D . 温度升高,金属的导电性将变大13. (2分) (2015高三上·杭州开学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B . 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移动C .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D . 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14. (2分)下列晶体类型相同的一组是()A . NaCl晶体与冰B . 石英与干冰C . 金刚石与KCl晶体D . 冰与干冰15. (2分) (2018高二下·林州月考)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 . SiH4的沸点高于CH4 ,可推测PH3 的沸点也高于NH3B . CO2 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SiO2 晶体也是分子晶体C . PCl3 为三角锥形,可推测NF3 也为三角锥形结构D . C2H6的碳链是直线形的,可推测C3H8 的碳链也是直线形的16. (2分)(2016·青岛模拟) 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 . 含碳量:生铁>钢B . 熔点:铁<汞C .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80℃>20℃D . 核外电子数:钠原子<钠离子17. (2分)如图是金属晶体的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的晶胞示意图,在密堆积中处于同一密层上的原子组合是()A . ④⑤⑥⑩⑪⑫B . ②③④⑤⑥⑦C . ①④⑤⑥⑧D . ①②⑪⑭⑧⑤18. (2分)仔细观察图.这种堆积方式是()A . 钾型B . 简单立方C . 镁型D . 铜型19. (2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B . 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C . 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 . 常用原子光谱进行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20. (2分)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 . 氯化钠晶体中,每个晶胞中平均含有4个钠离子和4个氯离子B . 在金刚石晶体中,1 mol碳原子形成2 mol碳碳共价键C . 只有金属Po的晶体采取简单立方堆积,其空间利用率最高D . 在干冰晶体中,每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周围有12个二氧化碳分子紧密相邻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28分)21. (7分)右表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物质熔点(℃)AlF31291AlCl3190BCl3﹣107NCl3﹣40(1)AlCl3属于________(选填“强”、“弱”)电解质,它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2)BCl3分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则BCl3分子为________分子,其分子中的共价键类型为________键.(均选填“极性”、“非极性”)(3)BF3的熔点与BCl3相比________(选填“高”、“低”、“无法确定”).下列化学用语中,能正确表示BF3分子的是________ (选填编号).(4)NCl3 在湿气中易水解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具有漂白性,写出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2. (4分)金属原子有四种基本堆积模型,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23. (5分)如下图所示为金属原子的四种基本堆积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①以下原子堆积方式中,空间利用率最低的是________(在图中选择,填字母),由非密置层互相错位堆积而成的是________。

高二化学选修3 专题3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 作业 含解析 精品

高二化学选修3 专题3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 作业 含解析 精品

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练习1.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

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大小有关。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镁的熔点大于金属铝B.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Li到Cs是逐渐增大的C.金属铝的硬度大于金属钠D.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2.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显正价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④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没有非金属性⑤价电子数越多,金属性越强⑥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⑦铵盐都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A.①③⑤B.②⑤⑥C.①④⑤D.②③3.下列叙述不属于晶体特性的是()。

A.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具有各向异性C.有对称性D.没有固定熔点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金属的粒子是原子B.金属晶体内部都有自由电子C.金属晶体内自由电子分布不均匀,专属于某个特定的金属离子D.金属晶体的熔点(或沸点)相差很大5.已知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在金的一个晶胞中所含金原子数为()。

A.4 B.6C.7 D.86.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为简单立方堆积,晶胞中含有粒子数为1个B.②为镁型,晶胞中含有粒子数为2个C.③为镁型,晶胞中含有粒子数为2个D.④为铜型,晶胞中含有粒子数为4个7.一种AlFe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Fe Al(小正方体对角线的1/4处)则此合金的化学式为()。

A.Fe2Al B.FeAlC.FeAl2D.Fe3Al28.以下有关金属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它们都占据在晶胞的一定位置上B.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半径越小,带电荷越多,熔点越高C.金属晶体在固态或熔融态均能导电D.温度升高,金属的导电性将减弱9.(1)金属导电靠______,电解质溶液导电靠______;金属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______,溶液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______。

(完整版)金属晶体练习题

(完整版)金属晶体练习题

金属晶体练习题1•金属键的实质是()A .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 .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C .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吸引力D .自由电子与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金属的下列性质与金属晶体结构中的自由电子无关的是()A .良好的导电性B .良好的导热性C .良好的延展性D .密度大小3.按下列四种有关性质的叙述,可能属于金属晶体的是()A .金属阳离子之间存在斥力B .金属原子半径都较大,价电子较少C .金属中大量自由电子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速度加快D .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各原子层容易发生相对滑动,但不会改变原来的排列方式,也不会破坏金属键4.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B .金属镁、金刚石和固体氖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晶体C .金属晶体的熔点可能比分子晶体的低,也可能比原子晶体的高D .铜晶体中,1个铜离子跟2个价电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5.金属晶体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大,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因是()A .金属原子价电子数少B .金属晶体中有自由电子C .金属原子的原子半径大D .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6.下列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作用最强的是A. NaB. MgC. AlD. K7.铝硅合金(含硅13.5%)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而这种合金适合于铸造。

现有下列三种晶体:①铝;②硅;③铝硅合金。

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是()A .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8.关于体心立方堆积型晶体(如图)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是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B .晶胞是六棱柱C .每个晶胞内含2个原子D .每个晶胞内含6个原子9.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子都跟其他子相结合。

据图分析,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数与共价键数之比为A . 2 : 3B . 2 : 1C . 1 : 3D . 3 : 210现有5种固态物质:四氯化硅、硼、石墨、锑、氖。

高二化学选修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习题

高二化学选修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习题

高二化学选修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习题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课时跟踪检测(十一)金属晶体1.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C.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D.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解析:选B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既包括静电吸引作用,也存在静电排斥作用;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金属的性质及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

2.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A.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较弱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解析:选B根据电子气理论,电子是属于整个晶体的,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从而导电,B项正确;有的金属中金属键较强,但依然导电,A项错误;金属导电是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而不是金属阳离子发生定向移动,C项错误;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化学变化,D项错误。

3.关于体心立方堆积型晶体(如图)的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B.晶胞是六棱柱C.每个晶胞内含2个原子D.每个晶胞内含6个原子解析:选C体心立方堆积型晶体是非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为立方体形晶胞,其中有8个顶点,一个体心,晶胞所含原子数为8×1+1=2。

84.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价电子数多少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也有关,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

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熔点逐渐升高的是() A.Li Na K B.Na Mg AlC.Li Be Mg D.Li Na Mg解析:选B金属熔点的高低与金属阳离子半径大小及金属价电子数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阳离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金属晶体1.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C.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D.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解析:选B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既包括静电吸引作用,也存在静电排斥作用;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金属的性质及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

2.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A.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较弱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解析:选B根据电子气理论,电子是属于整个晶体的,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从而导电,B项正确;有的金属中金属键较强,但依然导电,A 项错误;金属导电是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而不是金属阳离子发生定向移动,C项错误;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化学变化,D项错误。

3.关于体心立方堆积型晶体(如图)的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B.晶胞是六棱柱C.每个晶胞内含2个原子D.每个晶胞内含6个原子解析:选C体心立方堆积型晶体是非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为立方体+1=2。

形晶胞,其中有8个顶点,一个体心,晶胞所含原子数为8×184.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价电子数多少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也有关,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

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熔点逐渐升高的是()A.Li Na K B.Na Mg AlC.Li Be Mg D.Li Na Mg解析:选B金属熔点的高低与金属阳离子半径大小及金属价电子数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阳离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

B项中三种金属在同一周期,价电子数分别为1、2、3,且半径由大到小,故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l>Mg>Na。

5.对图中某晶体结构的模型进行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种堆积方式为六方最密堆积B.该种堆积方式称为体心立方堆积C.该种堆积方式称为面心立方堆积D.金属Mg就属于此种最密堆积方式解析:选C由图示知该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堆积,A、B错误,C正确;Mg是六方堆积,D错误。

6.下列金属的密堆积方式与对应晶胞正确的是()A.Na面心立方B.Mg六方C.Cu六方D.Au体心立方解析:选B Na是体心立方堆积,Cu、Au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Mg 是六方最密堆积。

7.物质结构理论指出: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的相互作用,叫金属键。

金属键越强,金属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一般来说金属阳离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则金属键越强。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的硬度大于铝B.镁的熔点高于钙C.镁的硬度大于钾D.钙的熔点高于钾解析:选A根据题目所给条件:镁和铝的电子层数相同,价电子数Al>Mg,离子半径Al3+<Mg2+,Al的硬度大于镁;镁、钙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离子半径Ca2+>Mg2+,金属键Mg强于Ca;用以上比较方法可推出:价电子数Mg>K,离子半径Mg2+<Ca2+<K+,金属键Mg>K,硬度Mg>K;钙和钾位于同一周期,价电子数Ca>K,离子半径K+>Ca2+,金属键Ca>K,熔点Ca>K。

8.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或汽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A.石英和干冰的熔化B.晶体硅和晶体硫的熔化C.钠和铁的熔化D.碘和氯化铵的汽化解析:选C石英的成分为SiO2,属于原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干冰为固体CO2,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晶体硅熔化时克服共价键,晶体硫熔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钠与铁均为金属晶体,熔化时克服的都是金属键;碘汽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NH4Cl汽化时需克服离子键与共价键。

9.(1)如图所示的是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所表示的化学式为AX3的是(2)如图为一个金属银的晶胞,请完成以下各题。

①该晶胞“实际”拥有的银原子数是________个。

②该晶胞称为________(填字母)。

A.六方晶胞B.体心立方晶胞C.面心立方晶胞D.简单立方晶胞③此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 cm,A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 g·mol-1,金属银的密度为ρ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__(用a、ρ表示)。

解析:(1)由图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数可以求得a、b的原子数之比分别为1∶2和1∶3,相应化学式分别为AX2、AX3,故答案为b。

(2)①根据“均摊法”可计算晶胞中的原子个数:8×18+6×12=4。

②该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

③根据公式ρa3=NN A M可得:N A=Nρ·a3M,将N=4和M=108代入该式,可得N A=432ρ·a3。

答案:(1)b(2)①4②C③432ρ·a310.金属金以面心立方晶格构型形成晶体(如图),立方晶胞的边长a=407.0 pm。

(1)在金属金的晶胞中最近的两原子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2)在一个金原子周围与之距离为题(1)中计算的值的金原子有________个。

(3)金的密度为________。

(4)金晶胞的填充因子(即立方体中所有金原子本身所占据的体积分数)为解析:由晶胞结构可知最近的两个金原子之间的距离为22a。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时原子的配位数为12,即与一个金原子等距且最近的金原子为12个。

折算之后每个晶胞中包含的金原子数目为4个,即可知晶胞的密度为ρ=MN A×4a3(M为金的摩尔质量,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金晶胞的填充因子即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74%。

答案:(1)287.8 pm(2)12(3)19.4 g·cm-3(4)74%1.对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描述错误的是()A.铜、银、金采用这种堆积方式B.面心立方晶胞的每个顶点上和每个面的中心上都各有一个金属原子C.平均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有14个金属原子D.平均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有4个金属原子解析:选C应用分割法计算,平均每个晶胞含有金属原子:8×18+6×12=4。

2.关于金属晶体的体心立方密堆积的结构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晶胞是六棱柱B.钠、钾、铁采用此种堆积方式C.每个晶胞中含4个原子D.每个晶胞中含5个原子解析:选B体心立方的堆积方式为立方体的顶点和体心均有一个原子,每个晶胞中含有8×18+1=2个原子。

3.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

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大小有关。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镁的熔点高于金属铝B.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Li到Cs是逐渐升高的C.金属铝的硬度大于金属钠D.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解析:选C镁离子比铝离子的半径大而所带的电荷少,所以金属镁比金属铝的金属键弱,熔、沸点低,硬度小,A错;从Li到Cs,离子的半径是逐渐增大的,所带电荷相同,金属键逐渐减弱,熔、沸点逐渐降低,硬度逐渐减小,B错;因铝离子比钠离子的半径小而所带电荷多,使金属铝比金属钠的金属键强,所以金属铝比金属钠的熔、沸点高,硬度大,C正确;因镁离子比钙离子的半径小而所带电荷相同,使金属镁比金属钙的金属键强,所以金属镁比金属钙的熔、沸点高,硬度大,D错误。

4.几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从左到右分别表示的物质正确的排序是()A.碘、锌、钠、金刚石B.金刚石、锌、碘、钠C.钠、锌、碘、金刚石D.锌、钠、碘、金刚石解析:选C第一种晶胞为体心立方堆积,钾、钠、铁等金属采用这种堆积方式;第二种晶胞为六方最密堆积,镁、锌、钛等金属采用这种堆积方式;组成第三种晶胞的粒子为双原子分子,是碘;第四种晶胞的粒子构成正四面体结构,为金刚石。

5.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为简单立方堆积,b为六方最密堆积,c为体心立方堆积,d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B.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a:1个,b:2个,c:2个,d:4个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a:6,b:8,c:8,d:12D.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a<b<c<d解析:选B a为简单立方堆积,b为体心立方堆积,c为六方最密堆积,d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A项错误;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a:8×18=1个,b:8×18+1=2个,c:8×18+1=2个,d:8×18+6×12=4个,B项正确;晶胞c和晶胞d中原子的配位数应为12,C项不正确;四种晶体的空间利用率分别为52%、68%、74%、74%,D项不正确,应为d=c>b>a。

6.如图是金属晶体的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形成的晶胞示意图,在密堆积中处于同一密置层上的原子组合是()A.④⑤⑥⑩⑪⑫B.②③④⑤⑥⑦C.①④⑤⑥⑧D.①②⑪⑭⑧⑤解析:选B面心立方晶胞的体对角线是垂直于密置层面的直线,所以要找处于同一层上的原子,必须找出垂直于体对角线的面。

7.如下图,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δ­Fe1 394 ℃,γ­Fe912 ℃α­FeA.γ­Fe晶体晶胞中含有铁原子个数为14B.α­Fe晶体晶胞中含有铁原子个数为1C.将铁加热到1 500 ℃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D.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性质相同解析:选Bγ­Fe晶体晶胞中含有铁原子个数为8×18+6×12=4,A错;α­Fe晶体晶胞中含有铁原子个数为8×18=1,B 正确;将铁冷却到不同的温度,得到的晶体类型不同,C 错;同素异形体的性质不同,D 错。

8.金属钠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晶胞如图),实验测得钠的密度为ρ(g·cm -3)。

已知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mol -1),假定金属钠原子为等径的刚性球且处于体对角线上的三个球相切。

则钠原子的半径r (cm)为( )A.32a N A ρB.3·32a N A ρC.34·32a N A ρD.12·32a N A ρ解析:选C 根据“均摊法”可计算晶胞中原子个数:8×18+1=2,设晶胞的棱长为d ,则d =4r 3,晶胞体积为⎝ ⎛⎭⎪⎫4r 33,根据公式ρd 3=NM N A ,可得r =34·32a N A 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