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滹沱河和我》测控优化训练 冀教版
《滹沱河和我》课后练习

《滹沱河和我》课后练习一、基础训练1.为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滹沱河()奓起来()蠕动()吞噬()2.释义奓:蠕动:吞噬:二、提高训练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滹沱河离我们村庄只一里光景,当时我还没有见到过滹沱河。
什么是河,我的头脑里没有一点概念。
只晓得这个滹沱河很野,很难管束。
真想去见见它,看我究竟和它有什么相同之处。
我想它多半也是一个人,比我长得强大,或许只有他能管住我。
(1)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它有什么特点?4.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回答问题。
(1)在课文的第二部分,作者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作者所写的事物有什么特点?(3)文章到第10段才开始描写“洪水滔天的滹沱河”,前面的叙述、描写有必要吗?为什么?5.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下面的问题。
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它大,我小,我永远张不到它那么大。
但是,我又能把它深深地藏在心里,包括它那深褐色的像蠕动的大地似的的河水,那战栗不安的岸,还有它那充满天地之间的吼声和气氛。
几十年来,每当濒于绝望时,我常常被它的吼声惊醒过来。
(1)这段话和本文的标题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为什么作者说“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基础训练1.hū zhà rú hì2.张开像蚯蚓爬行那样动吞食,并吞。
在文中有“吞没”、“淹没”之意。
二、提高训练3.(1)“我”“想象中的滹沱河”(2)特点:多半也是一个人、比“我”长得强大、很野、很难管束4.(1)文中分别写了“我”“想象中的滹沱河”、“心目中的滹沱河”、“没有一点水的滹沱河”、“洪水滔天的滹沱河”、“洪水消退后的滹沱河”,五个“滹沱河”。
(2)特点:“我”“想象中的滹沱河”:多半也是一个人、比“我”长得强大、很野、很难管束“心目中的滹沱河”:横冲直撞的大水“没有一点水的滹沱河”:灰灰的沙滩和石头,看不到头尾,似乎像巨蛇在飞动“洪水滔天的滹沱河”:像整个深褐色的土地在蠕动,像成千上万的野兽的脊背在飞奔、像成千上万的野兽在狂吼“洪水消退后的滹沱河”:岸和石头又显露出来,像是整个地陷落进深深的大地的内部(3)有必要。
八年级上《滹沱河和我》2冀教版

我心中的滹沱河:
很野,很难管束; 他多半也是一个人,比我长得强大。
我第一次看到的滹沱河是怎 样的?
灰灰的沙、灰灰的石头,看不 到头尾。 巨大的飞动的蛇。
恐怖—可怕—被他镇住—手凉— 心凉
我第一次真正看到滹沱河的时间
1929年的秋天
文中描写滹沱河水的段落
(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气势宏伟、
狂吼飞奔、 横冲直撞理清文章次(注意表示时间的词)第一部分 (从我三四岁起)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过了不多久,记得是个春天)
(1929年的秋天)
第四部分
说我是小滹沱河的理由:
脾气暴躁,说来就来,很难管束。
“我失落的梦”是个怎样的梦?
“我心中的滹沱河”是怎样的?
我的梦:
滹沱河应当是横冲直撞的大水, 应当有磅礴的气势。
“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
在滹沱河面前感到人与自然相比太渺小, 从而赞美大自然的雄壮与伟大。
“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
滹沱河是与“我”密切相关的河;
我和滹沱河有相似的性格和脾气, 我因此感到自豪。
“我能把它深深地藏在心里”
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 尤其是对滹沱河野性的 赞美。
语文优化训练答案

语文优化训练答案【篇一:【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观巴黎油画记》优化训练(含答案)】t>13 观巴黎油画记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答案:d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颜色形体翻译b.昭示堕地残垣?c.炯诫逾越森然d.俯仰臂膊奔驰提示:c项中“炯诫”应为“炯戒”。
?答案:c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毕肖:完全相像。
b.生人:彼此不熟悉的人。
?c.亟叹:屡次感叹。
d.盍不:何不。
提示:“生人”,有生命的人。
?答案:b4.填空。
?薛福成(1838~1894),清末_______、_______、_______者。
字叔耘,号庸庵。
江苏无锡人。
早年进入曾国藩幕府,后随李鸿章办理外交。
1879年作_______,提出变法主张。
《观巴黎油画记》节选自_______。
提示:识记文学常识。
?答案:外交官政论家改良主义《筹洋刍议》《庸庵文外编》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巴黎蜡人馆所展蜡像有什么特点?提示:通过熟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参考答案: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
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
2.哪些人在此立了像?提示:通过熟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参考答案: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
3.作者面对这些蜡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答案: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4.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
(2)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
提示:注意文言语句翻译的要求。
?参考答案:(1)有的站立,有的躺卧;有的坐着,有的俯身;有的含笑,有的哭泣;有的喝酒,有的赌钱。
?(2)(这)是用来昭示明显的警戒,激发法国人的义愤,图谋报复啊。
5.作者观《普法战争图》的观察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描述油画上普法战争的战场状况。
提示:熟悉文章的写作思路。
冀教版八上第2课《滹沱河和我》教案3

滹沱河和我教案滹沱河和我牛汉教学目标:1、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对课文的语句进行质疑。
加强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2、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语句质疑能力,加强对课文中心的了解。
教学难点:通过对文章的理解,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文学常识作者:牛汗(引《人民曰报海外版》(2000年10月11曰第十一版)的一篇文章节选)诗如其人———诗人牛汉印象牛汉原名“史成汉”,后曾改为“牛汀”,牛汉是他写诗时用的笔名。
我觉得,牛汉才像他的名儿,才应该是他的名儿。
他是那种只要见过一面,就会让你永远记住的人。
1982年春天,在北师大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李何林、杨占升先生请来许多学者作家给我们授课,其中就有牛汉。
那天,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牛汉大步走进教室。
嚯!真是“人如其名”。
他身材高大,足有1.9米。
这样的体格,却不打篮球,而是写诗。
他写的是什么诗,该不是那种见月伤心、对花垂泪的诗吧。
果然,他讲的是抗战时期活跃于诗坛的“七月诗派”,他自己也是这个诗派中的重要一员。
他讲课不像有的学者那样理论化,但却生动、活泼、质朴、丰富,让你回到历史现场之中。
牛汉笑起来的时候很天真,一脸的灿烂,像一个孩子。
我印象很深。
说来也巧,1984年毕业后,我到了牛汉所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成了他的年轻同事。
几个月后,我竟又和他一起到江苏常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而且住在一个房间。
第一天就寝前,牛汉郑重地告诉我,过去他曾被==抓进监狱,被捕时因奋力反抗,被军警用枪托砸伤头部,落下了颅脑外伤后遗症,夜里有可能突然大声喊叫,也有可能走出房间,到外边游走。
他叫我有个准备,不要害怕。
不知为什么,我听了并不觉得恐惧不安。
几夜过去,也没发生他讲的那种异常情形。
后来,从他赠给我的诗选中,果然读到了《梦游》诗,而且有两首。
选自:《中国文化名人乡情散文选》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体裁:叙事散文2、默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注音滹沱河告诫拽呻吟铁锹赫然蠕动飞溅脊背和谐密密匝匝喘息吞噬栅栏混浊强迫木椽战栗3、以“滹沱河”为主线,理清文章结构重点:(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以此分出全文的段落层次)难点:“我”对“滹沱河”的感情变化过程(“我”与“滹沱河”之间的纽带)1~2 别人都说“我”像滹沱河,于是我产生了想去见见它的念头(从我三四岁时起)(弄不清楚——虚)3~9 第一次见到滹沱河,被它镇住了(过了不多久,记得是个春天)(异常失望(实)——真正的恐怖(虚))10~17 “我”终于见到了气势宏伟的滹沱河(1929年的秋天)(明白——感到自己的渺小)18 抒发自己与滹沱河难舍难分的依恋的情感三、深入学习1.教师提示: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滹沱河是“我”家乡的一条河。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滹沱河和我》测控优化训练 冀教版

2滹沱河和我3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狗吠( )匝匝( )翕动( )蠕动( ) 滹沱河( )濒临( )蜕皮( )吞噬( )答案:fèi zā xī rú hū bīn tuì shì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呻吟 告戒 野蒜 管束 B.竹篮 恐怖 脾气 恍惚 C.沙滩 吞没 旷野 赫然 D.木椽 飞溅 脊梁 战栗提示:A项中“告戒”应为“告诫”。
答案:A3.作家作品填空。
牛汉,_______著名诗人,原名_______,曾用笔名谷风。
远祖系_______族。
1923年10月生于山西定襄县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
抗日战争初期流亡到陕甘地区读中学、大学。
14岁开始诗歌创作,在解放前是“七月”诗社的成员之一。
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诗集_______、_______、《在祖国面前》和《爱与歌》等。
1955年,牛汉被打为“胡风分子”坐过两年牢,并经历二十多年的劳改生活。
平反后,牛汉恢复诗歌创作,佳作不断。
他以各种题材展现自己在曲折命运中昂奋不羁的坚强人格,抒发充满深邃人性的情思,被誉为_______。
答案:现当代 史成汉 蒙古 《彩色生活》 《祖国》 “诗坛硬汉”4.解释下列词语。
(1)蠕动: (2)践踏: (3)莫名其妙: (4)恍惚:答案:(1)像蚯蚓爬行那样运动。
(2)乱踩乱踏。
引申为摧残。
(3)没有人说得出其中的奥妙。
表示事情很奇怪或说话表达不清,使人不明白。
(4)①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
②形容不清楚,不真切。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面各组词语中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淹死(yān)栅栏(zhà)栅极(shān) B.降落(jiànɡ)投降(xiánɡ)密匝(zā) C.狗吠(fèi)赤裸(ɡuǒ)翕动(xī) D.凝固(nínɡ)蠕动(rú)濒临(bīn)提示:C项中“裸”应读“luǒ”。
第2课《滹沱河和我》教案(冀教版初二上) (2)doc初中语文 (1)

第2课《滹沱河和我》教案(冀教版初二上)(2)doc初中语文(1)教学目标:1 明白得〝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2 学习作者细致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文中的〝我〞被称为〝小滹沱河〞的缘故教学难点:明白得〝滹沱河〞的性格与〝我〞的性格成长的关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养育它的故乡,那么,在你经历中的故乡有没有一件事物至今仍让你难以忘怀、,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呢?〔学生自由发言〕听了大伙儿的发言老师发觉原先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如此一份收藏,想起这份收藏便想起了童年,怀恋起这份收藏便怀恋起了故乡。
有它,经历中的童年和故乡才完整。
分享完大伙儿的收藏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牛汉他心中的宝藏。
他的宝藏是故乡的……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一句精炼概括出〝滹沱河〞和〝我〞关系的句子。
明确:〝你这脾气,真是个小滹沱河。
〞2.我的脾气像小滹沱河,那滹沱河的脾气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分工合作找出〝我所看到的〞滹沱河的特点。
分组讨论交流后明确:〝那是灰灰的沙滩,无知无觉地躺在那儿,除去沙土之外,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
〞〝灰灰〞表达了滹沱河的颜色是灰暗的;〝无知无觉〞、〝躺〞表达滹沱河是安静的,不动的;〝出去沙土之外,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讲明滹沱河是干涸的,没有水的。
〝我如何会像眼前那个喊不应打不醒的滹沱河?〞那个地点还讲明滹沱河是麻木不仁的。
3.知识了干涸的滹沱河之后,我们再请第三、四组的同学来介绍一下他们所〝看到〞的滹沱河又是如何样的一幅场景。
明确:文章第12小节〝它不像水在流淌,是一大块深褐色的土地在整个的蠕动。
看不见飞溅的明亮的水花,是千千万万匹野兽弓起了脊背在飞奔。
由于飞奔,它们一伸一缩的身躯拉长了多少倍,形成了专门宽广的和谐的节奏。
滹沱河分成明显的上下两部分。
下面是凝重的水和大地,上面是飞奔的密密匝匝的一色的野兽,它们看起来空悬地飞奔在水的大地上。
《滹沱河和我》八年级语文教案-word文档

《滹沱河和我》八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作者叙事、写人、绘景的语言,进一步提高对词句的质疑、欣赏能力。
2.感悟课文细致、逼真的景物描写的基础上,加强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
3.体会作者通过对滹沱河的描写来赞美大自然的震撼力,领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和歌颂自然伟力的诚挚胸怀。
【课文提示】1.本文是一篇含义颇深的叙事散文。
本文通过与家乡河的一段不解之情,抒发了对自然伟力的崇敬和对故乡的热爱。
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突出滹沱河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
2.滹沱河是家乡的象征,也是祖国的象征:伟大、磅礴、雄壮而又贫瘠、混浊等。
作者对滹沱河的消极因素,并未简单抛弃,而是积极扬弃、亲切抚摸、深藏心里,表达了对民众排山倒海的力量的歌颂,对祖国雄伟美好的前景的热爱。
【正音正字】滹沱hūtuó 匝zā 噬shì 椽chuán 翕xī 蠕rú栗lì【积累词语】无知无觉莫名其妙不由分说其大无比闷声闷气密密匝匝不由自主凝固不动战栗不安【课文分析】这是一篇叙事性很强的散文。
课文通过写我与滹沱河的关系、对它的印象(从头脑里没有一点概念到我能把它深深地埋在心里),表达了对大自然伟力的惊叹和赞美。
课文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滹沱河的性格特点;我的性格与滹沱河的相似之处;我对滹沱河的认识变化过程。
课文对滹沱河的描写,实际上就是对我的自我描写,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融于对滹沱河的认识过程之中。
第二部分,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描写方法。
首先虚写心中的滹沱河,其次实写我见到的滹沱河,然后再虚写我想象中的滹沱河,从而突出滹沱河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
第三部分,首先,写大水来时的宏伟气势,写我终于见到滹沱河时的急切心情。
然后,通过侧面描写,烘托滹沱河发大水时的气势。
接着,写祖母拦我、姐姐找我,既照应我这脾气,真是个小滹沱河,又流露了我对家乡河的热爱。
最后,自然抒发我对滹沱河的深情。
【课外作业】1.完成学习建议。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滹沱河和我》同步练习 冀教版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滹沱河和我》同步练习冀教版一、选择题(24分每题4分)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A 滹.沱(hū)告诫.(iè)吞噬.(hī)渺.小(miǎo)B 铁锹.(qiāo)呻吟.(ín)赫.然(hè)蠕.动(rǔ)C 淘.气táo旷.野uàng脾.气iǎo)漂泊.(bó)恍.然大悟(huǎng)D徘徊.(huái)怅.惘(chàng)惋.惜(wán)流光如逝.(hì)20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乐此不疲:此:这。
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B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
美妙绝伦:绝伦:比得上。
精致美妙,无与伦比。
21对这篇散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是故乡明”一文,作者描写的完全是客观的真实景物,并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B每个人对故乡都留有一思份念,或欢乐或悲伤,化作最美的一瞬间,珍藏在永恒的记忆。
C本文写法上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把家乡的月和他乡的月对比,目的是突出思乡之情。
D文章语言古拙质朴,所谓由绚丽而归于平淡。
采用的大都是短句子,没有华丽的词藻。
22 ④和⑤追忆了数星星,点篝火,捉知了,盼黄昏,看月亮,梦月亮,摸鸭蛋七件童年趣事。
()A、正确B、错误23题目是写故乡的月,文中写了童年趣事,这样写显得有点多余。
()A、正确B、错误24“月是故乡明”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使人觉得于理不合。
()A、正确B、错误25作者多次称苇坑的月亮为“小月亮”,寄情与物,重点突出对家乡小月亮的思念。
()A、正确B、错误26.《月是故乡明》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故乡那温馨的夜晚,那恬淡的明月,童话般美妙的童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深切的思乡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滹沱河和我3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狗吠.()匝.匝()翕.动()蠕.动()滹.沱河()濒.临()蜕.皮()吞噬.()答案:fèi zāxīrúhūbīn tuìshì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呻吟告戒野蒜管束B.竹篮恐怖脾气恍惚C.沙滩吞没旷野赫然D.木椽飞溅脊梁战栗提示:A项中“告戒”应为“告诫”。
答案:A3.作家作品填空。
牛汉,_______著名诗人,原名_______,曾用笔名谷风。
远祖系_______族。
1923年10月生于山西定襄县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
抗日战争初期流亡到陕甘地区读中学、大学。
14岁开始诗歌创作,在解放前是“七月”诗社的成员之一。
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诗集_______、_______、《在祖国面前》和《爱与歌》等。
1955年,牛汉被打为“胡风分子”坐过两年牢,并经历二十多年的劳改生活。
平反后,牛汉恢复诗歌创作,佳作不断。
他以各种题材展现自己在曲折命运中昂奋不羁的坚强人格,抒发充满深邃人性的情思,被誉为_______。
答案:现当代史成汉蒙古《彩色生活》《祖国》“诗坛硬汉”4.解释下列词语。
(1)蠕动:(2)践踏:(3)莫名其妙:(4)恍惚:答案:(1)像蚯蚓爬行那样运动。
(2)乱踩乱踏。
引申为摧残。
(3)没有人说得出其中的奥妙。
表示事情很奇怪或说话表达不清,使人不明白。
(4)①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
②形容不清楚,不真切。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面各组词语中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淹死(yān)栅栏(zhà)栅极(shān)B.降落(jiànɡ)投降(xiánɡ)密匝(zā)C.狗吠(fèi)赤裸(ɡuǒ)翕动(xī)D.凝固(nínɡ)蠕动(rú)濒临(bīn)提示:C项中“裸”应读“luǒ”。
答案:C2.根据课文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动词。
(1)狗也觉得奇怪,不叫了,_______ 着脖子_______在地上,两只耳朵直_______了起来。
(2)它几乎要把我_______到了它的怀抱,我感触到了它强有力的手掌把我的手紧紧地_______了一下。
(3)有一个汉子把我_______起来,_______到人群的后面。
答案:(1)缩伏竖(2)揪握(3)提扔3.体会加点词语的运用:“那是灰灰....地躺.在那里,除去沙土之外,尽是大..的沙滩,无知无觉大小小的石头。
”提示:从词语的形式和意义上赏析。
参考答案:“灰灰”,体现了滹沱河的颜色是灰暗的;“无知无觉”“躺”,运用拟人手法体现滹沱河是安静的、不动的。
4.指出下面这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它不像水在流动,是一大块深褐色的土地在整个地蠕动。
提示:把水说成“深褐色的土地”这是暗喻。
水的流动说成“蠕动”是比拟。
答案:暗喻、比拟。
5.简述本文的主旨。
答案:本文通过对滹沱河的描述揭示了“我”和“小滹沱河”一样的脾气,表达了长辈对“我”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之情。
快乐时光看错了小强考完试回家,把考卷交给了妈妈。
妈妈指着考卷说:“我怎么觉得这100分最后的一个‘0’好像是后添上去的。
”小强马上接着说:“你看错了,这后面的两个‘0’都是后添上的。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姐姐这番话说得我头发都格巴格巴地()起来了。
我怀着真正的恐怖朝着几步以外的滹沱河望去,它真的说来就来吗?从远远的左边望到远远的右边,那灰灰的沙和灰灰的石头似乎都滚动了起来,看不到头尾,我恍惚觉得滹沱河是一条其大无比正在飞动的蛇,这沙滩是它蜕下来的皮,那数不清的石头是皮的()。
这时我才感觉到,这没有一点儿生气的皮(不管它是蛇的,还是河的)跟在草丛里曲曲折折飞动的蛇一样的可怕。
我知道,蛇说来就来,你还没()得清,它早已从草上窜走,滹沱河也一定能。
1.给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答案:奓鳞瞅2.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答案:生气:有生机。
3.从文中找出表示想象的语句。
提示:从“恍惚”一词即可判断。
恍惚:仿佛,好像。
参考答案:我恍惚觉得滹沱河是一条其大无比正在飞动的蛇……滹沱河也一定能。
4.概述这段选文的内容。
提示:先抓住关键词语,然后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最后再归纳概括。
参考答案:眼前的滹沱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河水和大堤刘征河水在两条蜿蜒的大堤之间流着,像一条银鳞闪闪的大蟒。
“好啊,河水!”河上各式各样的船只大声地唱着。
它们有的……像……有的摇橹,像蜈蚣伸开长腿;有的吐出白烟,像蛟龙喷着云雾,凭着水力轻捷地航行着。
“好啊,河水!”水中的鱼虾、龟鳖、萍藻、菱芡,还有无数浮游生物,齐声唱着。
它们或俯或_______,或沉或_______,顺应着和谐的水流,自在地生活着。
“河水啊,你就是生命之源,你就是自由之母!”白鸥踏着浪花的旋律,向河水高唱赞歌。
可是,河水并不这么想。
它满怀愠怒,瞪着两条大堤,心想:“自由之母?笑话!我给这两条大堤紧紧地夹着,只能在狭窄的河槽里沿着指定的方向流动。
这大堤,像两条锁链捆住我的手脚,我的生活跟囚徒差不多,还谈得到什么自由?要自由,就得砸碎这大堤!”于是,河水举起高山一般的大浪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颤动了一下。
“别胡闹,否则你会毁灭!”大堤喊着。
“谁怕你的威胁!”河水轻蔑地吹着口哨。
于是,河水又一次举起大浪,用尽全力向着大堤砸去。
轰!大堤崩裂了。
河水哈哈大笑,它狂热地冲出河床,漫过大堤,向着四面八方流去。
霎时间,一场水灾发生了。
河水像千万头横冲直闯的野兽,吞食了村舍,吞食了田野,吞噬了家禽,吞噬了一切山林草树。
船只折帆断桨,有的搁浅,有的沉没。
各种水族冲得晕头转向,有的在洼里喘气,有的在山崖上碰死。
一切幸存者都在咒骂河水。
河水哪里去了?它变成漫山遍野的浑浊的泥浆,漂浮着各种尸体和杂物,发散着令人恶心的臭气。
河床早已干涸,裂出横七竖八的大缝子,像在一块破布上画着无数歪歪斜斜的大问号,在问:自由在哪里?自由,______________。
5.仿照文章第二段中画横线句子,再写一个与船的特点有关的句子。
提示:要紧扣船的特点,比喻贴切生动,句式对应整齐。
参考答案:有的扬帆,像老鹰举起翅膀。
6.请在第三段横线上各填入一个恰当的字。
提示:根据上下文考虑,分别填“俯”和“沉”的反义词。
参考答案:仰浮7.文章最后一句用象征性的手法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既与开头第一句照应,又总结了全文。
请根据行文思路在横线上写出这句话。
提示:意思要正确,文字可稍有出入。
提示:用开头第一句中的7个字组合而成。
参考答案:在两条大堤之间8.请用一句恰当的话(格言或自己写的均可)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提示:凡能正确表达“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语言富有格言意味的均可。
答案示例:自由是纪律下的自由,就像稠枝密叶下才有凉爽的树荫。
自由是纪律下的自由,就像充足的阳光下才有美丽的鲜花。
自由是纪律下的自由,就像静静的湖面下才有快乐的鱼儿。
深层探究9.文中许多材料足以证明“我”的脾气和“小滹沱河”一样都是“很野,很难管束”的。
但是,当我们说一个人“很野,很难管束”时往往是持批评态度的,在文中该如何理解呢?提示: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参考答案:平时用这两个词往往是持批评态度的,也就是说这两个词都是贬义的,这里是贬词褒用。
因为文中第一小节中讲“但从她们的话音里,我听不出是在骂我,似乎还带点赞美之情”。
“赞美”说明她们是喜爱我的,就像喜爱滹沱河一样,所以说它是褒义的。
这其中还包含了无畏、勇敢、充满锐气的精神。
中考链接10.(2010浙江绍兴中考) 参照示例,补完整下面的歇后语。
(选做两题。
)示例:当窗吹喇叭——名声在外(1)老鼠过街——______________(2)泥菩萨过河——______________(3)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___提示:根据字面意思体会推断。
参考答案:(1)人人喊打(提心吊胆)(2)自身难保(3)一清二白11.(2010浙江宁波毕业考试) 文学常识填空。
(1)根据有关情节,在空格内填入相应的内容。
作者作品有关情节①②刘四爷不同意虎妞的婚事③④“我”在小人国被指控,只得逃跑(2)附加题。
①鲁迅先生曾称誉我国古代名著_______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该书作者是_______。
②他自称为“乡下人”,作品大都反映湘西的风土人情。
他就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其代表作《边城》的主人公有_______等。
③_______(人名)年轻时即双腿瘫痪,但轮椅的囚禁使他对生命有了独特的体验,写出了诸如《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_______等名著。
④每年的4月23日是《堂·吉诃德》的作者_______和《哈姆雷特》的作者_______的辞世纪念日。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
答案:(1)①老舍②《骆驼祥子》③斯威夫特④《格列佛游记》(2)①《史记》司马迁②沈从文翠翠、傩送、老船夫(爷爷)(写出一个即可。
)③史铁生《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念》等(写出一部或一篇即可。
)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