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文件传输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长距离传输实验报告

长距离传输实验报告

长距离传输实验报告1. 引言长距离传输是指在相对较远的地理距离间进行数据传输。

在现代信息时代,长距离传输通常涉及到互联网、有线电视传输、卫星通信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长距离传输环境,探究在不同条件下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速度。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 了解长距离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掌握模拟长距离传输的实验方法;3. 研究不同条件下数据传输的效果。

3. 实验材料与方法3.1 实验材料- 计算机- 网络模拟器- 网线- 实验数据记录表3.2 实验方法1. 将计算机A和计算机B连接起来,使用网线连接两台计算机的网卡接口;2. 打开网络模拟器,并设置传输参数,如传输距离、传输速率等;3. 在计算机A上指定一个文件,进行上传到计算机B,并记录传输时间;4. 在计算机B上验证接收到的文件的完整性。

4. 实验步骤1. 使用网线将计算机A和计算机B连接起来;2. 打开网络模拟器,设置传输距离为1000公里,传输速率为1Mbps;3. 在计算机A上选择一个100MB大小的文件,进行上传到计算机B;4. 记录上传所需要的时间;5. 在计算机B上验证接收到的文件的MD5值,与计算机A上的原文件MD5值进行对比,确保文件完整性。

5. 实验结果在通过网络模拟器模拟了1000公里传输距离、1Mbps传输速率的条件下,实验数据如下:- 传输文件大小:100MB- 传输时间:60秒- 文件完整性:验证通过,MD5值一致6. 结论与讨论本实验模拟了长距离传输条件下,利用网络模拟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并验证了传输的完整性。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和讨论:1. 传输距离对数据传输速度有明显影响。

在本实验中,传输距离增加到1000公里后,传输速度明显下降;2. 传输速率也是数据传输的瓶颈。

在本实验中,传输速率为1Mbps,相对较低,导致传输时间较长;3. 文件传输的完整性验证非常重要。

通过对接收到的文件进行MD5值验证,可以确保传输过程中没有发生数据丢失或篡改。

ftp协议实验报告

ftp协议实验报告

ftp协议实验报告
《FTP协议实验报告》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文件的协议,它允许用户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讨FTP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它进行文件传输。

首先,我们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FTP客户端软件,比如FileZilla或CuteFTP。

然后,我们需要输入服务器的地址、用户名和密码来连接到服务器。

一旦连接成功,我们就可以在本地文件系统和远程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

在实验中,我们尝试了上传和下载文件,并观察了FTP协议的工作过程。

我们发现,FTP使用两个连接来传输文件,一个用于控制命令,另一个用于数据传输。

这种设计使得文件传输更加可靠和高效。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FTP协议支持匿名登录,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不需要提供用户名和密码的情况下访问服务器上的公共文件。

这对于共享文件和资源非常有用。

总的来说,FT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文件传输协议,它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文件传输方式。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FTP协议的工作原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使用它进行文件传输。

希望本次实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FTP协议。

远程访问实验报告

远程访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远程访问技术,实现远程计算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远程访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两台计算机(主机和远程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2. 实验软件:远程访问软件(如TeamViewer、AnyDesk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确保两台计算机之间能够正常进行网络通信。

(2)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安装远程访问软件。

2. 主机配置(1)在主机上打开远程访问软件,选择“启动远程控制”。

(2)在弹出的窗口中,设置主机ID,并记录下来。

3. 远程计算机配置(1)在远程计算机上打开远程访问软件,选择“启动远程访问”。

(2)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主机ID,点击“连接”。

4. 远程访问(1)在远程计算机上,通过远程访问软件成功连接到主机后,可以看到主机的桌面。

(2)在远程计算机上,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控制主机,实现远程操作。

5. 文件传输(1)在远程计算机上,选择要传输的文件。

(2)在远程访问软件中,选择“文件传输”功能。

(3)将文件拖拽到远程访问软件的文件传输窗口中,等待文件传输完成。

6. 资源共享(1)在主机上,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

(2)在远程计算机上,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功能。

(3)输入主机共享文件夹的路径,完成映射。

(4)在远程计算机上,通过映射的驱动器访问主机共享文件夹,实现资源共享。

7. 实验结束(1)在远程计算机上,断开与主机的连接。

(2)在主机上,关闭远程访问软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实现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访问、文件传输和资源共享。

2. 实验分析(1)远程访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远程办公。

(2)通过文件传输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文件共享,提高协作效率。

(3)资源共享功能,使得远程计算机可以访问主机上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文件传送协议实验报告

文件传送协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文件传送协议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掌握常用的文件传送协议,如FTP、TFTP等。

3. 学习使用文件传送协议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4. 了解文件传送协议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软件环境:Cygwin、FTP Server、FTP Client3. 网络环境:局域网三、实验内容1. FTP协议实验2. TFTP协议实验四、实验步骤1. FTP协议实验(1)搭建FTP服务器1)在Cygwin中安装FTP服务器。

2)配置FTP服务器,设置用户名和密码。

3)启动FTP服务器。

(2)使用FTP客户端连接FTP服务器1)在Cygwin中安装FTP客户端。

2)使用FTP客户端连接到FTP服务器。

3)登录FTP服务器。

(3)上传和下载文件1)在FTP客户端选择要上传的文件。

2)使用FTP客户端将文件上传到FTP服务器。

3)在FTP客户端选择要下载的文件。

4)使用FTP客户端将文件从FTP服务器下载到本地。

2. TFTP协议实验(1)搭建TFTP服务器1)在Cygwin中安装TFTP服务器。

2)配置TFTP服务器,设置共享目录。

3)启动TFTP服务器。

(2)使用TFTP客户端连接TFTP服务器1)在Cygwin中安装TFTP客户端。

2)使用TFTP客户端连接到TFTP服务器。

(3)上传和下载文件1)在TFTP客户端选择要上传的文件。

2)使用TFTP客户端将文件上传到TFTP服务器。

3)在TFTP客户端选择要下载的文件。

4)使用TFTP客户端将文件从TFTP服务器下载到本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FTP协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FTP协议可以方便地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FTP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配置较为简单,易于操作。

但在实际应用中,FTP协议存在以下局限性:(1)FTP协议不是加密传输,存在安全隐患。

(2)FTP协议传输速度较慢。

(3)FTP协议不支持断点续传。

基于UDP的文件传输实验报告

基于UDP的文件传输实验报告

基于UDP的⽂件传输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成绩2015年6⽉ 8 ⽇课程名称《数据库技术》学⽣姓名 *** 学号 ******** 专业班级电⼦信息⼯程指导教师实验名称:基于UDP的⽂件传输1.实验⽬的(1)熟练掌握Socket编程;(2)分析UDP与TCP的异同。

2.实验设备和条件硬件环境:PC机操作系统:Windows 或者Linux语⾔环境:Visual C++ ,VS,GCC,Java均可3.实验要求参考TCP⽂件传输demo, 基于UDP实现send.mp3⽂件的传输,并测试接收到的⽂件与发送的⽂件是否⼀致。

请各位同学于第15周星期三或星期四上课时将纸质版(双⾯打印)上交!4.实验内容:测试数据与实验结果(可以抓图粘贴)(1)发送端代码。

#include"stdafx.h"#include#include#define MAX_LENGTH 1024int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WORD wVersionRequested;WSADATA wsaData;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2, 2);if (WSAStartup(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 0)//初始化ws2_32.dll动态库{printf("WSAStartup() failed!\n");//Winsock初始化错误exit(-1);}if (wsaData.wVersion != wVersionRequested){printf("The version of Winsock is not suited!\n");//Winsock版本不匹配WSACleanup();//结束对ws2_32.dll的调⽤exit(-2);}//说明ws2_32.dll正确加载printf("Load ws2_32.dll successfully!\n");//创建套接字SOCKET servsock;printf("Create Socket...\n");servsock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数据报套接字int servport = 5555;int iSockErr = 0;//定义服务器地址结构sockaddr_in udpaddr;int len = sizeof(udpaddr);memset(&udpaddr, 0, sizeof(udpaddr));udpaddr.sin_family = AF_INET;udpaddr.sin_port = htons(servport);//将⼀个点分⼗进制IP地址字符串转换成32位数字表⽰的IP地址udp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72.16.4.94");////INADDR_ANY//读取mp3⽂件FILE *fp = NULL;errno_t err;err = fopen_s(&fp, "七⾥⾹.mp3", "rb");if (fp == NULL){printf("Open File Failed!\n");getchar();exit(-5);}char buffer[MAX_LENGTH] = "\0";char *bufptr = buffer;int i = 0;while (!feof(fp)){int iBytesRead = fread(bufptr, 1, MAX_LENGTH, fp);int iRet = sendto(servsock, buffer, sizeof(buffer), 0, (struct sockaddr*)&udpaddr, len);if (iRet != SOCKET_ERROR){iRet = recvfrom(servsock, buffer, sizeof(buffer), 0, (struct sockaddr*)&udpaddr, &len); }else{printf("send file failed!\n");break;}if (iRet == SOCKET_ERROR){//closesocket(clisock);printf("send file failed!\n");break;}else if (iRet == 0){printf("send mp3 file successfully!\n");break;}if (iBytesRead == 0){printf("send mp3 file successfully!\n");break;}//printf("%d", &len);printf("send packet %d lenth: %d\n", i++, iBytesRead);Sleep(10);}sendto(servsock, "", 0, 0, (struct sockaddr*)&udpaddr, len);//关闭shutdown(servsock, 2);closesocket(servsock);WSACleanup();getchar();return 0;}(2)接收端代码。

网络文件传输的实训报告

网络文件传输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件传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许多企业和个人都选择了网络文件传输的方式。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掌握网络文件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训目的1. 了解网络文件传输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2. 掌握FTP、SFTP、FTPS等网络文件传输协议的使用方法;3. 学会使用常见的网络文件传输工具,如FileZilla、WinSCP等;4. 提高网络文件传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实训内容1. 网络文件传输基本原理(1)TCP/IP协议:网络文件传输的基础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路由;(2)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最常用的网络文件传输协议之一;(3)SFTP(Secure File Transfer Protocol):安全文件传输协议,基于SSH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4)FTPS(FTP Secure):基于SSL/TLS的FTP协议,提供了加密传输功能。

2. 网络文件传输工具使用(1)FTP客户端:FileZilla、FlashFXP等;(2)SFTP客户端:WinSCP、Cygwin等;(3)FTPS客户端:FileZilla、SecureCRT等。

3. 网络文件传输安全与效率(1)选择安全的传输协议,如SFTP、FTPS等;(2)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3)采用加密文件传输,提高数据安全性;(4)合理规划文件传输路径,提高传输效率。

四、实训步骤1. 安装FTP服务器:在虚拟机或本地计算机上安装FTP服务器,如WAMP、XAMPP 等;2. 配置FTP服务器:设置用户权限、目录权限等;3. 使用FTP客户端连接FTP服务器:在FileZilla、FlashFXP等FTP客户端中输入FTP服务器地址、端口、用户名和密码,连接服务器;4. 上传和下载文件:在FTP客户端选择需要上传或下载的文件,点击上传或下载按钮;5. 使用SFTP客户端进行安全文件传输:在WinSCP、Cygwin等SFTP客户端中输入SFTP服务器地址、端口、用户名和密码,连接服务器;6. 使用FTPS客户端进行加密文件传输:在FileZilla、SecureCRT等FTPS客户端中输入FTPS服务器地址、端口、用户名和密码,连接服务器。

数据传送实验实验报告

数据传送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据传送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数据传送的方法和步骤。

3. 熟悉数据传送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数据压缩、加密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据传送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PC一台、网络连接设备、数据传送软件(如FTP、TFTP等)。

2.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连接工具、数据传送软件。

三、实验内容1. 数据传送实验概述数据传送实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本地数据传送和远程数据传送。

(1)本地数据传送: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传输到另一台本地计算机。

(2)远程数据传送: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

2. 实验步骤(1)本地数据传送1)准备实验数据:选择需要传送的文件,并确保目标计算机已连接到同一网络。

2)启动数据传送软件:打开FTP或TFTP等数据传送软件。

3)配置数据传送参数:设置源文件路径、目标文件路径、传输模式(上传或下载)等。

4)开始数据传送:点击“开始”按钮,软件开始进行数据传送。

5)检查传送结果:传送完成后,检查目标计算机上的文件是否已成功接收。

(2)远程数据传送1)准备实验数据:选择需要传送的文件,并确保远程服务器已连接到网络。

2)启动数据传送软件:打开FTP或TFTP等数据传送软件。

3)配置数据传送参数:设置源文件路径、目标服务器地址、目标文件路径、传输模式(上传或下载)等。

4)开始数据传送:点击“开始”按钮,软件开始进行数据传送。

5)检查传送结果:传送完成后,检查远程服务器上的文件是否已成功接收。

3. 实验关键技术(1)数据压缩:为了提高数据传送效率,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压缩。

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有Huffman编码、LZ77、LZ78等。

(2)数据加密:为了确保数据传送的安全性,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

常用的数据加密算法有DES、AES、RSA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本地数据传送实验结果:成功将源文件传输到目标计算机,文件大小、传输速度等符合预期。

实验七 FTP文件传输

实验七  FTP文件传输

实验七FTP文件传输【实验目的】了解文件传输的基本原理,掌握使用浏览器、FTP命令和FTP工具软件多种方法实现文件传输。

【实验内容】1.使用浏览器进行文件传输。

2.使用FTP命令传输文件。

3.使用FTP工具软件传输文件。

【预备知识】(一)基本概念1.FTPFTP是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它是一个双向的文件传输协议,允许用户在本地计算机和远程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

它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Internet 服务功能之一。

FTP是一种实时联机服务,它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在进行FTP操作时,既需要客户应用程序,也需要服务器应用软件。

用户在自己的计算机中执行客户应用程序,例如WS-FTP、CuteFTP和LeapFTP等。

2.上传和下载从远程计算机上复制文件到本地计算机称为下载(download),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文件复制到远程计算机称为上传(upload),如图7-1所示。

远程计算机一般是FTP服务器。

图7-1 FTP的上传与下载3.匿名FTP普通的FTP服务器,需事先申请用户名和口令,通过身份验证后才能使用该服务器提供的各种服务。

匿名FTP服务器,是对公众开放的FTP服务器,任何人都可以使用1“Anonymous”作为用户名,使用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口令登录,在公共目录中查找和下载文件,但一般不能上传文件。

(二)常用FTP命令(1)ls:浏览远程主机目录下的文件。

(2)pwd:显示远程主机的当前目录。

(3)cd:改变远程主机的工作目录。

(4)lcd:改变本地主机的工作目录。

(5)ascii:使用ascii类型传输方式。

(6)bin:使用二进制文件传输方式。

(7)get:从远程主机上取一个文件。

(8)mget:从远程主机上取多个文件。

(9)put:将本地主机上的一个文件传送到远程主机。

(10)mput:将本地主机上的多个文件传送到远程主机。

(11)delete:删除远程主机上的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课题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远程文件传输程序设计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仰恩大学计算机系
一、 课程序设计目的
(1)掌握基于TCP 的网络程序设计; (2)掌握基于UDP 的网络程序设计;
(3)编写远程文件传输程序,实现在二台远程主机之间传输任意文件。

二、 开发环境
(1)系统环境:Windows XP ,Windows 2003 Server (2)编程环境:JDK1.5,JCreator ,NetBeans 等
三、 实现过程
(1)Java 网络编程基础知识介绍
1、编写基于TCP 协议的网络程序,Socket 通信的一般过程:
创建ServerSocket
等待客户端连接请求

创建输入/出流创建输入/出流成功
关闭Socket
关闭Socket
创建Socket 对象
连接请求
N
抛出异常
服务器端
客户端
创建Socket 对象是
2、编写基于UDP 协议的网络编程的实践过程: (a )发送过程
发送数据前,先生成一个DatagramPacket 对象;该对象包括需
要发送的数据和完整的目的地址。

发送数据是通过DatagramSocket 的方法send()实现的。

(b )接收过程
接收数据前,生成一个DatagramPacket 对象,给出接收数据
的缓冲区及其长度;
调用DatagramSocket 的方法receive()等待数据报的到来,receive()将一直等待,直到收到一个数据报为止。

(2)远程文件传输概要设计(基于socket 编程)
1、功能描述:编写一个基于socket 编程的远程文件传输程序,在服务
端开启时客户端可以发送文件,而服务端可以接收并保存到要保存的地方。

2、总体流程图
发送方是否接收接收方发送文件名
给接收方
接收文件名,并显示是否接收
发送“true ”接收信息
开始发送文件
开始接收文件
A.xls
B.xls


是是1
2
3、发送方流程图
是否到文件末
从文件读数据
开始
结束


关闭socket
发送数据
4、接收方流程图
是否到文件末
接收数据
开始
结束


关闭socket
向目标文件
写数据
(3)远程文件传输详细设计
总述:创建两个类,一个为Server,为服务端,接收文件的,一个为Client,为客户端,接收文件的,前提是在服务端开启的时候。

类名1:Server
类功能简介:
1.创建服务器端窗口
2.接收被传送的文件,并保存
方法1:构造方法
public Server();
功能:
1. 创建服务器窗口
2. 创建服务器端套接字
方法2: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e为事件功能:
1.响应在界面的动作
方法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功能:
1.程序入口
类名2:Client
类功能简介:
3.创建客户端窗口
4.发送被传送的文件
方法1:构造方法
public Client();
功能:
1. 创建客户端窗口
2. 创建客户端套接字
方法2: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e为事件功能:
1. 响应在界面的动作
方法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功能:
1. 程序入口
(4)界面介绍
1. 主界面
2.选择要传输文件
3.接收保存文件
4.接收和保存以后
四、课题总结
(1)主要问题
刚开始对于套接字的用法不是很娴熟,看了很久的API;
对于读取和写入的文件流比较陌生,花了比较多时间;
对于javax.swing.*保内工具不熟悉
(2)收获
加深了对于socket套接字的理解,能够熟练的运用;
对于IO流的运用更加娴熟
对于swing包的工具更熟悉
对于java编程更加懂得规范的重要
五、教师评阅
分数

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