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的散文带批注
写景的带批注的满分作文

写景的带批注的满分作文《美丽的家乡》我的家乡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是我心中最美丽的角落。
(批注:开篇点题,直接表达对家乡的喜爱)一走进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大片大片的稻田。
(批注:“首先”一词引出下文对稻田的描写)在阳光的照耀下,稻田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波浪。
(批注:运用比喻,将稻田比作金色的海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稻田的广阔和美丽)难道这还不足以让你陶醉吗?(批注:反问句增强语气,强调稻田景色之美)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稻田边玩耍,我们在田埂上奔跑,欢笑声在稻田上空回荡。
(批注:通过人物活动,侧面烘托稻田的吸引力)沿着稻田旁的小路一直走,就会看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批注:自然过渡,引出小河)河水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岸边的绿树和青山。
(批注:比喻,形象地写出河水的清澈和平静)河底的沙石和小鱼小虾都清晰可见,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们快乐的生活。
(批注:拟人,赋予鱼虾人的情感,增添趣味性)这不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吗?(批注:反问,突出小河景色如画卷般迷人)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河边钓鱼。
(批注:通过回忆,使文章更具真实感)爸爸静静地坐在河边,眼睛紧紧地盯着水面上的浮漂。
(批注:细节描写,展现爸爸钓鱼时的专注)而我呢,却没有那份耐心,一会儿看看这边的小花,一会儿摸摸那边的小草。
(批注:通过对比,突出“我”的好动)就在我心不在焉的时候,爸爸突然兴奋地喊起来:“钓到了!钓到了!”(批注:语言描写,表现爸爸的喜悦)我赶紧跑过去,看到一条大鱼在爸爸的鱼钩上挣扎着,那场面可真热闹!(批注:通过“我”的视角,描绘钓鱼的场景)离开小河,再往前走,就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批注:简洁过渡,引出树林)树林里的树木高大挺拔,就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守卫着我们的家乡。
(批注:比喻,展现树木的挺拔)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唱着一首欢快的歌。
(批注:拟人,赋予鸟儿人的行为,表现其欢快)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走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美妙的音乐。
10篇美文摘抄加旁批

10篇美文摘抄加旁批1、《天池》从第一眼瞥见天池到和她告别,我一直沉默不语。
我不愿用一点声音,来弹破这宁静。
天池一日我的心情是宁静的,这是我最珍爱的心境。
山光湖色随着日影的移动而变幻。
午餐后,睡了一会儿,一阵冷气袭来,就像全身浴在冰山雪水之中。
我悄悄起来,不愿惊醒别人,独自走到廊上,再次仔细观察天池:雪峰与杉林,白与黑相映,格外分明,雪山后涌起的白云给强烈阳光照得白银一样刺眼。
赏析:大自然的美,是最为纯粹而净澈的美,你必不愿用一点尘世的芜杂和纷扰去破坏它。
只有静下心来慢慢欣赏体味,才会发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丽,相互映衬,每一处都好像经过精心调配,却又那么自然那么恰到好处,连心灵也被荡涤。
2、《向日葵与蒲公英》它的颜色是太阳赋予的灿烂的金黄,明媚而不妖艳;它的头颅是追求托起的尊严,高贵而不傲慢;它的身躯是信念挺起的脊梁,用纤细的身躯支撑起沉甸甸的硕果。
它不为月亮的皎洁清高而动摇,不为浩瀚天宇的熠熠星辉而迷乱,更不为太阳的遥不可及而放弃。
它该知道它永远得不到太阳,但它不会因此而低头,因为太阳是它追求的信念。
也许,这未必会给它累累硕果,但太阳就是向日葵一生的方向。
赏析:我们活着是为了自己的追求与信念,也许我们普通,但我们可以活得自我,坚定而执着地朝人生的方向前行,这就是最真实美丽的人生。
3、《乡愁里的肖邦》经过多年的风雨磨砺,我们突然意识到:那些曾在生命中抚慰过我们的精神驿站,那些曾温暖和光明过我们的贫寒童年的火光,却在不经意间,渐渐地离我们远了,模糊了——譬如母亲、譬如童年的老屋、隔壁家羊角辫摇摇摆摆的阿娇??一种难以驱遣的巨大空虚和孤寂袭来,泪水顿时涌上来。
这时,我们患了一种蔓延了几个世纪的病——乡愁。
赏析:小时候,我们年少不安分的心总是期盼飞去外面的世界,远离破旧的老屋、唠叨的母亲,可是多年后在外漂泊流离,心殇难解,寂寞难愈,我们才会明白,我们的心很久以前就已扎根在故土,无法砍断亦无法拔起。
五彩池的批注

以下是对《五彩池》的批注:
1. 文章开头通过奶奶讲述瑶池的神奇传说,为“五彩池”蒙上了一层美丽的面纱,唤起读者对“五彩
池”的向往和好奇。
这种先幻后真的写法为“五彩池”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美丽,为后文揭示“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做了铺垫。
2. 文章中通过描绘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于
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3. 文章结尾通过对“五彩池”的赞叹,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于美
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这种写法使得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让读者对于“五彩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4. 文章中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
这些修辞手法不仅
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美妙之处。
5. 文章中穿插了一些有关瑶池传说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也让读者对于“五彩池”
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综上所述,《五彩池》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通过对“五彩池”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绿》批注

《绿》批注
《绿》的批注如下:
借用“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这一比喻,写眼前铺满绿色的感觉,同时引出下文。
连续运用六个形容绿色的词语,写出绿色的深浅浓淡,体现出绿色的丰富。
借用相同句式的叠加,写出诗人对绿色的感觉,表现出整个自然空间都充满了绿色。
将所有的绿汇聚,写出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
用“突然”一词转折,写出所有的绿色在风中舞动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散文《绿》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于1924年2月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主要内容如下:
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颂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写得清新细腻,漂亮缜密,精致玲珑,诗意盎然。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
青海高原一棵树美文批注

青海高原一棵树美文批注
《青海高原一棵树》美文批注如下:
1. 开头段,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青海高原上这棵柳树的坚强。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展示了树的生命力顽强,同时为下文描写这棵柳树作铺垫。
2. 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具体描写了这棵柳树的外在形象。
通过多角度、生动形象地描绘,这棵柳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 结尾段,用简短的一句话点题,这棵树给作者的人生以巨大的启示——生存环境的恶劣不是阻止人们生活和发展的障碍。
文章主题思想得到升华。
您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批注。
迷人的夏季牧场摘抄和批注

《迷人的夏季牧场》摘抄和批注
《迷人的夏季牧场》是一篇描写夏季牧场风光的散文,作者通过对牧场的描绘,展现了夏季牧场的美丽和生机。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部分摘抄和批注:
1.摘抄:“夏季牧场,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幅美丽画卷。
”
批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牧场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夏季牧场的美丽程度。
2.摘抄:“蓝天白云下,绿草如茵,牛羊成群,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
批注:这句话通过对比天空、草地、牛羊的颜色,形象地描绘了夏季牧场的美景。
同时,通过“和谐”一词,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摘抄:“清晨,阳光洒在草地上,露珠晶莹剔透,仿佛是大自然的眼泪。
”
批注:这句话通过对露珠的描绘,展现了夏季牧场清晨的宁静美。
同时,将露珠比喻为“大自然的眼泪”,增加了诗意。
4.摘抄:“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牧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开始享受这宁静美好的时光。
”
批注:这句话描绘了夏季牧场傍晚时分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牧民们辛勤劳作后的喜悦心情。
5.摘抄:“夜晚,星空璀璨,银河横空,仿佛是天上的河流。
”
批注:这句话通过对夜空的描绘,展现了夏季牧场夜晚的神秘美。
同时,将银河比喻为“天上的河流”,增加了诗意。
6.摘抄:“夏季牧场,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向往。
”
批注:这句话总结了全文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牧场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夏季牧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7散文诗二首+批注

7散文诗二首+批注
散文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结合了散文和诗歌的特点,以散文的自由流畅和诗歌的韵律美感为特色。
下面我将为你呈现两首散文诗,并附上批注。
散文诗一,《沉默的夜晚》。
沉默的夜晚,星辰点缀着天空,月亮如银盘悬挂其中。
大地静寂无声,只有微风轻拂树叶的声音,如诗如画。
批注,这首散文诗以描绘夜晚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写星辰和月亮的美丽,以及大地的静谧,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神秘感。
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夜晚的场景中。
散文诗二,《流淌的河水》。
河水如歌,奔腾而过。
它源远流长,蜿蜒曲折,贯穿山川。
河水载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人们的生活。
它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希望的源泉。
批注,这首散文诗以描写河水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为主题,通过形容河水的奔腾和流动,表现了它的生命力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同时,作者也暗示了河水承载了人们的生活和希望,寓意深远。
以上是两首散文诗及其批注。
散文诗以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和意境表达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希望这些作品和批注能够带给你一些启发和欣赏的乐趣。
写景作文加点评评语

写景作文加点评评语写景作文加点评评语一今天出了久违的大太阳,爸爸驾着自己的船,载着我和阳春姐姐她们一起去秋游,我们边走边说,兴高采烈。
我们顺流而上,只见周围琼山峻岭、绿树苍翠,盘旋的山涧,依稀可见几座风味独特的木房。
不尽意间,船已进入立新,目光巡视,一排排沙滩抢入眼帘;傣族风味的建筑争相竟美,仿佛让我觉得进入了云南傣乡;泊舟上岸,有一棵已经过千年风霜的大樟树,粗壮的要三个比较强健的人才能围住他。
夷望也有一棵古樟树,它没有很美观的形象,也没有千年樟树的历史悠久,所以没有人来注意它,让我不得不觉得承认千年古树的美。
这里的山庄也是数不胜数,什么半岛山庄,再山次山庄等等,各种山庄有着自己不一样的风格,半岛山庄设了一个彩门,彩门上还挂的灯笼,好不喜庆。
船开到尽头,明了的能看见前方的水电站,它叫兴林河水电站,也叫立新水电站,它颇为壮观。
我还由此幻想在它上面尽兴玩耍的样子呢!依依不舍的离开后,我们在一座竹林山里停留了一会,在那有山泉,竹林,于是,借此景色,拍下了一张张,值得留恋的的照片。
我们还在山泉里感受水得清澈,水得沁人心脾。
我侄儿只1/ 5有两岁的样子,他只能被抱着,由此让我感到同情。
我的妈妈却在竹林里到处蹿动,我本想也去玩玩,但听说有蛇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有些人是外乡游玩我们这的山水,我们却是家乡人游家乡。
但是也感受到了自己家乡从未发现的美。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开篇点题引出下文,以小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贯穿全文,条理层次清晰,给读者展示了家乡的美,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想象丰富。
写景作文加点评评语二在那美丽的中国,有着迷人的柞水,在那迷人的柞水,有着天籁般的迎春广场。
早晨,老人们不畏严寒,各自带着自己的物品,在这晨练,男的带着宝剑,在那练武,有着“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感觉;女的则拿着扇子,上面绣着梅花,在那练舞,有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蕴意。
此时的迎春广场成了老人们锻炼的场所。
迎春广场的景色更是一绝,绿油油的树叶上有着珍珠般的露珠,在朝阳的照射下金光灿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写景的散文带批注
篇一: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精选)
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
——例文《春》《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
1、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赏析写景抒情类散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总结归纳语言赏析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学习多角度赏析语言。
教学难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
互评与自改相结合;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相结合;
讲与练相结合;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请同学朗读:
“花开过,鸟飞远,水流逝,星隐没,雨飘洒,,静静坐在无人知晓的
角落,与自己的影子相依相守,看朝霞满天,看暮霭四合,看流行划过蓝色的苍穹,看落红化作春泥,把失败、喜悦、感悟盛满年轻的酒杯,让成长沉淀出几许香醇。
”
美丽的话语,动人的意境,怎一个好字了得!只有用心去欣赏其中的滋味。
板书语言赏析
展示新《课程标准标》要求,新《课程标准》对语言赏析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今天我们就专门探讨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问题。
出示幻灯课题
二、回顾课文,归纳整理。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春》《济南的冬天》是两篇文情并茂的借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诗情画意,老舍的情有独钟无不流动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的语言中。
1、回顾原文,整体感知
《春》和《济南的冬天》借什么景,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
2、互评,修改,展示(展示预习作业中的问题):
老师从课文中选出了几个句子,同学们做了预习赏析,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请同学们集思广益,找出他的长处你来借鉴,发现他的不足帮他修改。
小组讨论,其他小组补充。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吹在脸上的感觉。
对春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风轻柔、温暖的特点,对春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满分)(2)“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给小草赋予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表现作者惊喜之情。
(—1)运用拟人修辞,将春草人格化,给小草赋予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描写了春草在不经意之间破土而出的情景,表现作者惊喜之情。
(满分)
3、自评,修改,展示(自己修改,请学生展示)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体现了对济南冬天的由衷的喜爱。
4、通过以上练习,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总结语言赏析
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分析?写在学案中。
板书展示修辞→特点、情感
5、强调补充
刚才我们以修辞作为切入点进行赏析,还有其他切入点
吗?再看预习赏析(1)(2)
(1)多角度赏析(修辞、关键词、各种感官等)
补充板书修辞、关键词、多种感官→特点、情感
修辞、关键词、各种感官是赏析语言常用的切入点,而特点、情感的把握则是赏析的核心,在这方面我们要怎样做呢?语段(4)
(2)整理感知,结合具体语境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提示:1、画线句子描写了哪些景物?水藻、垂柳
2、结合上下文,本段重点写什么?济南冬天的水。
3、这样写的目的是?衬托水清澈透明。
4、冬天水为什么如此清澈透明?温情
——整体感知,结合语境
6、最后幻灯片出示总结内容
三、拓展练习《窗前的树》
1、默读全文,标明段落序号。
篇二:写景的散文
写景的散文
>散文《听雨》节选>季羡林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
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
”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
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
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
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
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
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
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
写景散文口诀:
写景作文最有趣,借景抒情用比喻;景物不同特点异,抓住特点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