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上古时代(大河文明)

一、上古時代(大河文明)※西亞文明比較表※埃及古文明(一)、地理環境1.史家稱:「埃及是【】的贈禮」。
2.定居時間:西元前【】年。
(二)、歷史發展(三)(四)、西亞與埃及文明比較※西元前5世紀前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一) 波斯帝國的興起1. 原居中亞一帶,約西元前二千年末葉遷到【】高原西南部。
2. 西元前550年,部落首領【】滅米堤亞建國,隨即征討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南部,並遠征中亞,形成帝國。
3. 西元前525年,【】攻滅埃及,形成古代最大的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二) 波斯帝國的衰亡1. 在大流士一世統治的晚期,西元前492年和西元前40年,曾兩度派兵西侵希臘。
此後,希臘和波斯之間的戰爭持續多年,以波斯的失敗而告終,史稱"【】戰爭"。
2. 波斯帝國最終在西元前330年被【】所滅。
(三) 波斯帝國的宗教1. 在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最有影響的宗教:【】教(有學者認為它對猶太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影響深遠)2. 創始人:瑣羅亞斯德3. 教義:是一種二元論的宗教,瑣羅亞斯德教認為存在著代表光明的善神阿胡拉·瑪茲達和代表黑暗的惡神安格拉·曼紐,善神的隨從是天使,惡神的隨從是魔鬼,互相之間進行長期、反復的鬥爭,為了戰鬥,阿胡拉·瑪茲達創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創造了火。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人死後要進入“裁判之橋”,根據其生前所作所為決定入地獄或天堂,但在世界末日時都要最後受一次最後審判,惡人的靈魂可以蕩除罪惡而復活。
.4.傳播:〈1〉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後,經典被焚毀,後來阿拉伯人征服中東,瑣羅亞斯德教受到伊斯蘭教的排斥,被迫向東遷徙,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教”。
〈2〉在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記載的明教,即歷史上的摩尼教,就是起源於祆教。
國內常不加區分的將祆教與摩尼教統稱為「拜火教」,唐朝時有許多祆祠以備“胡商祈福”,宋朝以後則基本消失。
※印度古文明一、發源地:印度河(西元前2300年)1. 【】城的考古文化2.阿利安人:(1)入侵時間:【】年。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知道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过程和方法:1、通过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2、看图辨别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培养观察和识别能力,并理解形成人种差异的原因3、探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引导学生养成唯物史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2、认识历史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难点:氏族社会经历先是母系阶段后是父系阶段的原因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吗?该书探索了物种起源和进化的规律,指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与“上帝造人说”形成对立。
那么,人类究竟是古猿进化而来的,还是上帝创造的呢?今天我们将解决这一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课文A、人类的起源1、南方古猿大约在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
(1)指导学生看图,了解“人类的出现”进化过程水母------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2)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3)南方古猿是如何演变成人的呢(南方古猿向人转变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劳动。
正是由于长期的劳动,使古猿从地上站起来,能直立行走,从而实现了前肢和后肢的分工,前肢用来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大脑的发育,迈出了向人类转变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九年级上册历史必考题

九年级上册历史必须记忆的问题一、世界古代史——上古(东西方的古文明比较)1、大河流域的四大上古文明有哪几个国家,其文明成果的代表分别是什么?(各举两例)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哪里?发展到公元前8-前6世纪最具代表性奴隶制城邦?3.※雅典民主政治的的全盛时期是什么时候?具有什么特点?评价此制度?4古罗马共和国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手里?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罗马进入黄金全盛时期的时间和状况? 4世纪末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375年西罗马灭亡标志着?4.古希腊和罗马文明成果各列举2个。
5.东西方古文明有何异同点?6.亚历山大东征的时间、经过、结果,分析战争影响?二、世界的中古时代(封建化历程)1、中古时期欧洲的政治出现了什么制度?其制度建立的基础是什么、分为几个等级、有什么特点?2、※日本在什么时间向谁学习进行了一场什么改革,这场改革的内容、特点、性质分别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3、阿拉伯帝国都城、建立者、版图、贡献、灭亡标志。
4、中古时欧洲的宗教出现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教会与教皇在社会的地位如何?5、中古西欧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和城市有哪些表现?6、世界三大宗教兴起的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教义及标志性建筑分别是什么?7.文明传播与交流有两种基本形式: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
请列举这两种方式的代表事例。
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中世纪晚期社会转型,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分别是什么,有何特点?出现哪些新阶层?※※1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内容、斗争对象、核心思想及代表人物和他的成就,并分析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2、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原因、条件、代表航海家的路线和成就,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早期殖民活动有哪些?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给不同地区和国家带来不同的后果;※※简述三角贸易的背景、主要国家、过程,分析其实质和影响?※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经过、结果,并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2、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古中国文明 印度河 黄河
三、古埃及(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专制 ) 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是( 法老 ),集各种权利于一身,进行( 统治,文明成果有(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 ),是古代劳动人民 ( 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 四、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国王( 汉莫拉比 )在位时期进行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颁 布了《 汉莫拉比法典 》用( 楔形文字 )刻在( 黑色玄武岩石柱 )上。 地位( 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目的是 ( 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 )性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 五、古印度 1、古印度( 雅利安人 )的种姓制度的实质是( ) 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 严重阻碍了( 印度社会的发展 )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一、东方上古文明(自西向东)是指 (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 ), 又叫( 亚非文明 ),诞生于( 大河流域 ),属于( 农业文明 ), 性质是(奴隶制国家 ) 二、
四大上古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发源河流
尼罗河
地区
北非 西亚 南亚 东亚
文明标志
金字塔、象形文字 《汉莫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种姓制度、佛教 分封制、甲骨文
雅 利 安 人
四大种姓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成员 祭司
国王、军事贵族
雅利安自由民 土著、被征服者
权力或义务 掌神权
掌军政大权
纳税、供奉 地位低下无权
地位
精神 统治阶级 世俗
被统治阶级
2、国王属于( 刹帝利 从事商业的是( 吠舍 不是雅利安人的是( 首陀罗
) ) )
3、佛教
1、时间: 公元前6世纪 2、起源地: 古印度 3、创始人: 释迦摩尼 4、教义: 倡导“众生平等” 5、建筑: 印度桑奇佛塔 6、经典: 《大藏经》 7、外传到中国: ①( 两汉之际 )传入中国。 ②东汉明帝时,修建第一座佛教寺庙: 洛阳白马寺 ③四大佛教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所在地是今天的那一个国家?
1.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
2.两河流域的统一
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古巴比伦城遗址
图片中提到了哪些古代国家? 哪个国家在公元前1894年崛起? 又是谁后来征服了两河流域?并且 颁布了什么著名法典?
巴比的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
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弥足珍贵。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
•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玄武 岩石柱上,高2.25米,现收藏于 巴黎卢浮宫。
• 《汉谟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本 文、结语三部分,正文282条, 内容包括诉讼程序、财产权、军 人份地、租佃、雇佣、婚姻家庭、 财产继承、契约、债务、奴隶买 卖、盗窃处理等等。
(二)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在公元前3500至公元前3000年间,古埃及还处在法老统治之下 的时候,另外一支与之完全不同的文明已经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崛 起了,这就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文明,通常称作“两 河流域”。两河流域南部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早的 国家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崛起。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征服了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国势臻于鼎盛。 汉谟拉比武功卓著,文治显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并颁 布《汉谟拉比法典》,以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
4、 世界上现存的上古社会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 A、《佛经》 B、《圣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 5、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其国 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连线: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世界史上册一单元--四单元全国通用

世界古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世界历史上册第一至四单元)一、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1、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 中国,都是由大江大河孕育而生。
2、非洲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 文明标志:金字塔。
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
最大的金字塔: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在金字塔旁还矗立着一尊狮身人面像,是古代埃及最著名的雕塑作品之一。
3、南亚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 文明标志:佛教。
产生背景: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婆罗门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佛教应运而生。
创立:时间在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教义: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宣扬极乐世界的“平等”,产生了麻醉民众的消极作用。
传播:公元前3世纪佛教趋于极盛,开始传播到东南亚和东亚地区。
传播的原因:忍让顺从的教义,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所以国王扶持。
三、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1、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文明的起源:最早源于爱琴文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文明为中心。
公元前8—6世纪,进入城邦时代。
最著名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
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统治时期,称为“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全盛时期。
雅典民主政治核心和机构: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这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局限性: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仅限于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员被排除在外,奴隶更没有民主。
评价(意义):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同时,它对日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民主不平等的现象,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对推动我们的依法治国战略,有积极意义。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九上东西方文明比较表及三大宗教比较表

大河流域的上古Biblioteka 明比较表大河名称主要流域
(国家名称)
主要文明成果
重要影响
尼罗河
古代埃及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两河流域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质)
东方文明(亚非文明)
西方文明(欧洲文明)
地理位置
大河文明
(大河流域,水源充沛,土地肥沃)
海洋文明
(多山靠海,地势崎岖,岛屿密布,海岸曲折)
代表
经济特色
农业或种植业为主。
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频繁。
政治特色
专制集权。
奴隶主的民主政治。
特点
中国的文明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不具有连续性。
形成两种文明类型的主要原因
洛阳白马寺
基督教
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的压迫
公元1世纪上半叶
耶稣
信仰救世主耶稣,死后升入天堂
圣诞节、复活节
巴黎圣母院
伊斯兰教
阿拉伯国家盼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7
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开斋节、宰牲节、古尔邦节
麦加清真寺
三大宗教的相同之处
都产生于亚洲;都宣传“忍耐服从”;
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宗教迅速传播的原因
1.宣扬“平等”,死后升入天堂等教义易于人们接受。
2.统治阶级的扶植和利用。
宗教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促进文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推动文艺的繁荣;影响建筑风格。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1、在非洲南部地区发现的南方古猿是今天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
2、今天印度尼西亚境内出土的爪哇直立人化石,是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
3、三大人种:黄、白、黑(受到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母系氏族社会(女神该亚的传说、妇女在氏族内起主导作用)父系氏族社会(厄瑞忒斯的传说、晚期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第二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国家发源地文明成果备注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木乃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古代巴比伦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汉穆拉比法典》作用:法典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地位:是讫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种姓制度、佛教发源地种姓:四大种姓实质: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佛教:产生时间创始人早期教义及评价流传一、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公元前3000年)南亚:印度河流域——古印度(公元前1000年)东亚:黄河流域——古中国二、古埃及:金字塔——文明标志(法老陵墓)三、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94年)1、作用: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2、地位:已知世界历史上首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四、古印度(雅利安人)1、四大种姓制度内容2、实质: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婆罗门——宗教祭司(精神统治)刹帝利——军事贵族(世俗统治、国王)吠舍——自由民(平民、商人)首陀罗——土著居民(被征服、奴隶)五、佛教①背景: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②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③早期倡导“众生平等”。
④影响: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宣扬的是极乐世界的“平等”,对民众产生了麻醉的消极作用。
第三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1、希腊:古代希腊的文明,最早起源于爱琴海及其周边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南部迈锡尼一带为中心,统称爱琴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世界上现存的上古社会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 A、《佛经》 B、《圣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 6、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把“南亚印度河流域奴隶制文明” 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下列资源中,能为学习小组研究课 题提供所需信息的是 【】 A.种姓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金字塔 D.《荷马史诗》 7、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其国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8、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 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 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当堂训练题
1、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在埃菲尔铁塔建起之前,它有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物;它曾经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洲、非洲的军事帝国……“它”指的是 A.古埃及 B.古希腊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2、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不仅具有经济价 值,它那精美的图案 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它也集流通、 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 。那 么,你知道右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 【】 A. 美元 B. 英镑 C. 欧元 D. 埃及镑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 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特别保护奴隶的头发 B.古巴比伦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奴隶有理发的自由 4、《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 文明国度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 幼发拉底河 Euphartes River
古代两河流域所在地是今天的那一个国家?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 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 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 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 和魔环。
《汉谟拉比法典》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 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谢 谢!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
(3)创始人: 释迦牟尼 (4)主要教义: 众生平等 (5)影响: 积极:消极:
朝鲜 中亚 中国 印度 东南亚
日本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明帝 时,修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白 马 寺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比较简表
时间 古代埃及 公元前3100年 古代巴比 公元前3000年 伦 大河流
域
尼罗河 流域
文明象征 金字塔、狮身人 面像
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流域 种姓制度、佛教 公元前2070年 黄河流域
分封制 、甲骨文
记忆歌谣
汉谟拉比巴比伦,种姓制度印度人 古代埃及金字塔,大河流域文明群
梵
天
当堂训练
1、过渡:现在对这些思考题的答案明确的同 学请举手,下面大家对照思考题进行记忆, 时间8分钟。( 自背、互背 ) 2、合上课本做练习题
9、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 回答问题:
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
图A
图A反映了古埃及的什么历史现象? 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这幅浮雕有什么象征意义?
图B
图B下部镌刻的文字内容是什么?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 ① A、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②古埃及国王修建了巨大的金字塔形陵墓。它是古埃及人民劳 动和智慧的结晶。 ③太阳神沙马什、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 地位。 ④《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发现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 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 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金 字 塔 的 国 度
千古之谜?
金字塔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怎样造
出来的? 埃及古建筑中的巨石是怎样开采, 又是怎样搬运的?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还是埃及 人智慧的庙宇? 法老的咒语究竟有没有魔力?!
盛载木乃பைடு நூலகம்的古埃及棺材
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制 定目的及地位、性质是什么?
1、目的: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 2、地位:已知世界历史上首部较完备的成文 法典 3、性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 主阶级的专政。
填图: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入四大上古文明的名称。
印度 埃及 两河 流域
中国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最重要的有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 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我们中国的古代文明。
1、古代埃及的文明诞生时间及文明 成果是什么?
公元前3100年;金字塔
建造原因:信奉灵魂不灭之说和法老的 专制统治。
自学指导
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9—14页,边读边思考下列问 题并划出要点,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古代埃及的文明诞生时间及文明成果是什么? 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目的、性质 及地位是什么?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内容、实质是什么? 4、佛教的产生原因、时间、地点、创始人、主要 教义、影响是什么?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内容、实质 是什么?
2、实质: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古 代 印 度 地 形 图
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包括 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印度、 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 等国领土。
4、佛教的产生原因、时间、地点、创始人、 主要教义、影响是什么?
(1)原因:
种姓制度引发尖锐矛盾
(2)时间、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