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案例
小学教育叙事案例5篇

小学教育叙事案例5篇小学教育叙事案例1,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在一次小学生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个学生叫小明。
小明是一个非常害羞内向的孩子,他总是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也不愿意参加课堂上的活动。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发现小明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玩耍。
于是我决定和他谈谈,了解一下他的想法。
经过一番交谈,我发现小明是因为自己不善于表达和交流,所以才会害羞内向。
于是我鼓励他多和同学交流,多参加一些活动,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还给他一些小技巧,比如如何和同学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
在我的帮助下,小明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不再害羞内向了。
他开始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也愿意参加课堂上的活动了。
我为能帮助小明解决问题感到非常高兴,也为自己的教育工作感到骄傲。
小学教育叙事案例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个学生叫小华。
小华是一个非常自私自利的孩子,他总是只顾自己,不愿意和其他同学分享东西。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发现小华总是抢着拿东西,不愿意和其他同学分享,这让其他同学非常不满。
于是我决定和他谈谈,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经过一番交谈,我发现小华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所以才会变得自私自利。
于是我告诉他,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就要懂得与人为善,懂得和他人分享。
我还给他一些例子,比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等,这些都是伟大的人物,他们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懂得与人为善,懂得和他人分享。
在我的引导下,小华逐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他开始和其他同学分享东西,也变得更加友善了。
我为能引导小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感到非常高兴,也为自己的教育工作感到骄傲。
小学教育叙事案例3,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在一次小学生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个学生叫小红。
小红是一个非常胆小怕事的孩子,她总是不敢尝试新的事物,总是害怕失败。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发现小红总是不敢参加一些新的活动,总是害怕失败。
于是我决定和她谈谈,帮助她克服困难。
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故事叙事(Narrative Story)教育案例一:杰克
杰克是一个十五岁的男孩,他正在跟父母搬进一所新家。
杰克不太愿意搬迁,因为他一直以来都生活在大都市,如今却要离开大都市,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搬家后,杰克教会在一所新的学校上学。
在搬家早晨,杰克的爸爸向他说:“在这所新学校你会遇到很多新朋友,你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很快就能够适应新的环境。
”
在学校里,杰克碰到了利克斯,杰克很快就与利克斯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他们一起上课,一起玩乐,杰克也得益于利克斯的帮助,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和老师。
同时,他也积极参加学校里的活动,像课外实践社团、运动会等。
在社团活动中,杰克不仅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学会了组织和管理活动,也培养了与人合作的习惯。
历经一年的努力,杰克借助于利克斯的帮助,也融入了新的学校社会,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爸爸看到他变得越来越成熟,也很由衷地说:“你能够很好地适应新环境,我真高兴。
”
这个故事给人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尽管搬家令人有些不安,但适应新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去了解新社会,建立朋友圈,参加新活动,才能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环境,发现自己的才能,收获新的能力和乐趣。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故事案例4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故事案例4篇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故事案例第1篇班上有个学生叫江文浩、胖乎乎的、能说会道、是个挺可爱的男孩。
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不肯动脑筋、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
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
可他就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每次我都要被他气晕了、我的心都快冷了、我想或许他是根朽木。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转化他!为了转化他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
于是我再找他谈话、谈话中:你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
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
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毕珂艺)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
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督促他使其进步。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
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落后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
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从而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好学生。
教师教育叙事例文优秀幼儿园教育案例

教师教育叙事例文优秀幼儿园教育案例【案例一:小明的“彩虹之旅”】小明是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有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和一颗充满探索的心。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户外活动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
小明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躲进屋内,而是兴奋地站在雨中,伸出小手去接雨滴。
我走过去,笑着问他:“小明,你不怕雨淋湿吗?”小明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老师,我觉得雨是天空的礼物,我想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
”我被小明的童真打动了,于是我们一起开始了一场“彩虹之旅”。
我们用彩色的雨伞搭建了一个小彩虹,用彩色的画笔在纸上绘制出了我们心中的彩虹。
小明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彩虹的颜色顺序、雨是如何形成的等等。
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案例二:小华的“太空梦”】小华是我们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他有一个很大的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探索浩瀚的宇宙。
每天,他都会跑到我面前,兴奋地讲述他心中的“太空故事”。
我知道,对于小华来说,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他想象力的产物,更是他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
为了支持小华的梦想,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次“太空主题”的活动。
我们用黑色的纸板搭建了一个太空基地,用银色的纸片制作了太空服,还用气球模拟了宇宙中的星球。
小华穿上太空服,戴上头盔,仿佛真的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在这个过程中,小华不仅学到了关于太空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的梦想得到了尊重和支持。
【案例三:小丽的“音乐之旅”】小丽是我们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她有着一颗热爱音乐的心。
每次音乐课,她总是最活跃的一个,跟着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用小手拍打节拍。
我注意到,小丽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和兴趣,于是我决定给她更多的支持和引导。
我在班级里设置了一个小小的音乐角,摆上了各种乐器和音乐玩具。
小丽在这里可以自由地探索和创作音乐。
她还和几个同样喜欢音乐的孩子组成了一个“小小乐队”,每天都会在音乐角里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小丽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分享快乐。
教师教育叙事故事案例(8篇)

教师教育叙事故事案例(8篇)教育叙事故事案例篇一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姐妹们:大家好!有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终生选择的职业它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它是我所喜欢的;其次,它是我所擅长的:最后,它是能维持我生计的。
对照一下,权衡之后,我忽然发现竟然更倾向于第一条,原来我是这样爱幼儿教师这份职业,一种久久以来压抑的情绪在心底激荡起来。
我发现,我的心境纯净如白云,我的笑容明朗如晴空。
但是一个月之前我的笑容并不晴朗,内心充满了阴霾。
还记得那是一次教研活动,为了尽快的完成教研活动任务,我把教研活动中的七个环节“机智”的缩了水,省去了学课、说课环节,并胸有成竹地请园领导、教务主任和其她组的教师来听我们的课,谁知道她们一听就听出了毛病,马园长说:“你们的教学活动没有围绕问题进行。
”岳主任说:“你们没有认真的分析教材,才导致活动搞成这样。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我坐在那里,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个滋味。
活动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是的,七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果省去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教研活动就是不完整的,说严重一点我这个教研组长是不负责任的。
想到这里我自惭形秽,这样不完整的七个环节不扎实,徒有虚名,我怎么带领组内的教师成长?她们的进步又在哪里呢?作为一名教研组长,我事先没有认真研究方案,没有透彻地分析教材,没有认真地组织说课和议课活动,才导致这次教研活动的失败。
教研活动就像是一行人在雪地里走路,如果教研组长头带的好,那么留在雪地的每一串脚印都是扎实的、清晰的,而我身后的这一串串脚印却没有留下任何印迹。
就这样,在这一次失败的打击中我很长时间都喘不过气来,我害怕听到“教研”这两个字,我害怕看到岳主任期待的目光,我害怕星期三的到来。
在我驻足不前的时候岳主任问我:“舒辉丽,明天就是星期三了,你怎么还没有动静?方案呢?怎么组织?”我说:“岳主任,不瞒你说,我真的怕搞教研活动了,我心里实在没底,我真的不知道该迈右脚还是左脚。
教师教育叙事故事案例7篇

教师教育叙事故事案例7篇教师教育叙事故事案例篇1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依据和物质基础,但在教学中过分的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变得沉闷、单调、乏味,那么,教学就会犹如一张网、一团麻,很难做到纲举目张,教材反而成了我们搞好教学的瓶颈。
可见,处理好教材,才能上好一节课。
教师要在深刻领会教材蕴涵的教育功能和课程理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处理和有效的组织,合理的分析和解读教材,既尊重教材,又正确地把握教材、用活教材,灵活地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延伸、改编,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轻松又实在。
一、不求全,而求变不可否认,教材的内容、编排体系以及隐含其中的教育理念是影响教师教学的重要因素,然而,教材所安排的内容是否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又是否能为学生已有的基础所接受和认可?事实上,即如人们所普遍了解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关于教材与教师教学活动之间新的定位:教师应当用教材去进行教学,而不只是教教材。
这也就是说,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正确理解教材,首先是站在知识系统的高度全面掌握一个课时的知识点,其次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确定重难点,最后是联系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必要时对教材的安排灵活变通,或“删”或“增”。
在北师大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教学中,教材涉及的内容就非常多,从例题看:有被除数的首位不够除;有笔算除法的首次验算(其中又包括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两类)。
从习题看:有商的大小比较;有对剩余的不同处理。
一个课时涉及五个新的知识点,试想:要使一个三年级学生在一个课时的时间内对五个新知识点理解、接受、消化,可以吗?当然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那么,教师就要对教材作出大胆取舍,本课时紧承前面的教学内容,被除数首位不够除、笔算除法的验算无疑是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删除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对剩余问题的不同处理两个知识点,同时弱化商的比较这一知识,这是“删”。
小学教育叙事案例5篇

小学教育叙事案例5篇基于教育叙事进行反思性教学,把教育理念附着于日常事件,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教师的日常生活,那应该怎么写小学教育叙事案例呢?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叙事案例5篇_小学教师教育叙事故事,仅供参考。
小学教育叙事案例一: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
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
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
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
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
”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
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
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
教学教育叙事精选10篇

10 篇教育教学故事:
1. 《老师的鼓励》:一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老师通过鼓励和关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最终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
2. 《从绘画到写作》:一位老师发现学生对绘画很有兴趣,于是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逐渐引导学生将绘画转化为文字,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数学游戏》:一位数学老师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4. 《发现闪光点》: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到一个平时表现并不突出的学生,但发现他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
老师鼓励他发展自己的音乐才能,最终这个学生在学校的音乐比赛中获得了奖项。
5. 《阅读的力量》:一位语文老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
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成长。
6. 《合作学习》: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7. 《耐心与坚持》:一位老师面对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放弃,而是用耐心和关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最终学生取得了进步。
8. 《突破自我》:一位体育老师通过激励和指导,帮助一个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让学生学会了突破自我。
9. 《激发创造力》:一位艺术老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作品中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创意。
10. 《每个孩子都重要》:一位老师关注到一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通过与他交流和鼓励,让他逐渐融入到班级中,发现自己的价值。
这些故事展示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情景,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叙事案例——对“失恋”后一首诗的处理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写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在五班找,本来数量就不多,况且质量也不高。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本学期初的一个下午,同学们都在静静地认真自学,只有刘××同学将头抬得很高,注视着另一个同学,我轻轻地走到那们同学的身边,发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首诗,我轻声地说了句,可以给老师看看吗?这位同学很不情愿地将那首诗给了我,尔后两位同学对视了一下,刘××同学趴到桌子上。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下可完了,老师一定会在班级公开批评的。
”我走到讲桌前,看了一下诗的内容,沉思了片刻,便将它放到了衣兜里,继续观察同学们的自学情况。
可刘××同学却坐不住了,他时而抬起头偷偷地看着我,好象在等待着老师的批评。
看了几次后,发现我无动于衷,他便开始写作业了。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把刘××请到了无人的图书室,他耷拉着脑袋,用余光看着我,我让他坐下,他却哭了,边哭边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写这首诗,不该在自习课上传纸条,求老师不要在班级批评我。
”我说:“老师要想在同学中批评你,就不会把你请到这里来。
”他会心地点了点头。
我说你能不能实话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他想了想后,详细地叙述了他与我班一名女同学友好相处到产生矛盾的经过,原来这首诗是他“失恋”后为了发泄内心的痛苦而写的。
我因势利导,以诚相待,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
最后我又将这首诗拿出来,对他说:“老师想和你一起将这首诗改动一下,你看怎样?”他爽快地回答“行”,我说:“老师改前两句,你改后两句。
”他点头同意。
我说第一句只需改动一个字,将“天涯何处无芳草”改为“天涯何时无芳草”,第二句改为“何必非要现在找”,紧接着他又改了后两句:“本来学业就很紧,况且年龄又很小。
”读着这首诗他开心地笑了,笑得那样轻松,笑得那样自信。
随后我又说:“十年之后,你找不到女朋友,老师帮你找,怎么样?”他连声说“谢谢老师”。
面对当今中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中学生早恋问题,很多同行们采取的是“暴光法”、“对立法”,说实在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也曾处理不当,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后来我想:作为一个正常人,有这种想法并没有错。
处理这样的事情,焦点不在性质对不对,而应在于让学生明白为时尚早,现在应将这份不成熟的“感情”埋在心里。
这次潜隐式教育的尝试,避免和消除了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平复了内心的波澜,学会了情感上的进退自如。
从而使被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
我的教育叙事故事上传: 江渝更新时间:2012-1-5 18:38:40今天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教育故事时,暮然发现,我的从教生涯已五年有余。
在这五余年里,是学生带给我无限的欢乐,我热爱他们,感谢他们,是他们的快乐与真挚、问题与好奇、成长与进步,让我体验到了我的职业的魅力和工作的快乐!茫茫宇宙,短暂人生,沧海一粟,弹指一挥。
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却总是笑颜与鲜花为伴,从容与阳光同行。
打开珍藏的记忆,这里有我与孩子们共同拥有的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真实记录着我和孩子们的过去. 今天,我把它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罗杰,一个不爱说话但自尊心很强的男孩。
一次中午放学,我随着孩子们的队伍一起走到校门外,忽然想起落在教室的东西,于是我又回到了教室,这是看见罗杰也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着,因为他家较远,所以每天中午要带饭,可是我看他好像没有要吃饭的意思,于是我就上前问了一句:“你吃饭了吗?”他支支吾吾得说:“吃,吃了。
”“老师,他没吃。
”在一旁的几个同学一起说道。
于是我把他叫到门外,问是怎么回事。
通过询问我才知道他妈妈是聋哑人,家里只靠爸爸替人看地的收入维持生活。
我从兜里掏出两元钱给了他.“以后中午老师给你买饭。
”我对他说。
那一周的班会课上,我把罗杰的情况告诉了全班同学,没想到第二天中午一放学,同学们都争着让他到自己家吃饭。
看到他的午饭有了着落,我的心也平静下来。
爱是平凡的,爱又是伟大的。
每当我看到眼前活泼可爱的他,我的心中充满了快乐。
作为一名教师。
我只是做了我份内的事,只是多付出了一点点的耐心和爱心。
雄鹰在风雨中练就坚强的翅膀;梅花在严寒中绽放扑鼻的芬芳;师魂在爱心和敬业中弥漫浓郁的馨香。
也许我不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优秀的大学生,但我会让每一个孩子学做人,做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让我一路倾听花开的声音,真情凝聚芬芳的足迹,纵然岁月消逝了我的青春,我依然无悔!”我的教育叙事故事【教学情景】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之后,我进一步把课内知识拓展:“同学们,让我们也走进蒙蒙春雨中,加入小鸟们的争论中吧!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马上沸腾了起来,开始了七嘴八舌的讨论。
夏江云同学说“春雨是蓝色的,因为春雨落在大海里,海水就变蓝了”。
黄政文同学说:“春雨是紫色的,因为春雨落在紫荆花上,紫荆花就变紫了。
”林宝儿同学说:“春雨是白色的,因为春雨淋在梨树上,梨花就变白了。
”正当同学们说得正欢时,我班文钦平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我让他发言,他放开嗓门响亮地说:“老师,他们都说错了,春雨是没有颜色的。
因为下雨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雨水是无色的。
”一听到这种回答,我心中咯噔一下,我该如何应对这种回答,说他对吧,似乎违背了这课教学目标之一──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喜爱春天这个季节。
该学生单从雨水本身的特征来说,而未从横向联想春天的特征。
说他错吧,似乎不符合雨水本身是无色这个常理。
怎样把握这段教学?我想:新课程确指出: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体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
这位同学“与众不同”的声音不正是学生个性的彰显。
于是,我立刻肯定了学生科学的眼光,对大自然的知识了解很多,有自己独特见解,至于春雨有没有颜色的问题,我没有给予正面回答。
这时立刻有同学质疑:“既然春雨是无色的,那么小鸟们怎么争论春雨的颜色呢?”我说:“同学们这就是大自然的奥秘!什么奥秘呢?”沉思了片刻,文钦平说:“春雨的色彩,是春雨洒在植物上,各种植物发生的变化。
”想不到我说的一句抛砖引玉的话,使同学们争论那么激烈,又那么富有独到见解!我感到很满意,因为我并没有讲解,但是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课文的主旨。
学生们各抒己见、主动发展,这不正是我们的新课程理念的生动体现吗?春雨是什么颜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已经能从大自然中找到答案了。
【教学反思】《春雨的色彩》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文中小鸟们争论这样一个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很多学生围绕课本内容回答了这个问题。
学生答案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喜爱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
然而,一个“与众不同”的答案……春雨是无色的,似乎不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面对学生这一回答,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掐断这根激起全体学生思考、积极探究的倒火索,因为我知道: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听到孩子的声音。
有问题才证明在思考,有讨论才证明在探究。
儿童喜欢随心地去接受知识,这是他们的个性。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这一点真正体现了新课程发展学生个性的精神。
学生个性张扬了,作为教师还要注重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活动。
对于学生“与众不同”的回答,我没有立即正面表明我的观点,我想,那是我的观点而不是学生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理解。
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引导者的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
于是,我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的方式,对春天的感悟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想长期潜移默化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方法训练是很有益处的。
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个性得以张扬,自主探究意识增强,最终将培养出一个个鲜活的有个性的人。
【教学感悟】1、课堂上应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呼吸。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宽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会表现得最活跃。
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气氛中,是很难创造性思维的。
所以,课堂应该让学生有兴趣、有好奇心,有心理自由,让心灵开放,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技能才会被激活,才会燃起创造思维的火花。
2、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多留一些时间、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使他们在适当的引导下感悟,发挥创造性、尽情展示自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灵动的、稚嫩的、多彩的语文世界。
作为老师的我,应该给孩子留下更多的空白,让他们就像画画一样,可以任意涂鸦,将美升华。
3、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是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在课堂上,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想法转,不允许有独特的见解,就是在扼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诚恳地鼓励他们,尊重他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全面发展。
我想,这样的课堂才会使我们的孩子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4、精心设计教案。
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明白,我们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善于从中发现潜在的意义,找到引与发的必然联系,冷静处理并驾驭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获取预期的效果。
5、放开手,相信学生的潜能,他们会走得很好的,只要我们教师引导得好,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学生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
【教学启示】在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遇到一些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他们的理解有的一下子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有的甚至背离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此时此刻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首先要肯定学生具有独特意识,其次想方设法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自悟自得。
这样既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只有那种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的教学,只有那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都不能作为知识唯一的来源。
真正能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
我的教育叙事故事从到工作岗位报到的前几天开始,我就一直担心着,假如让我担任高年级的语文课,作文我该怎么教。
“二年级语文任课教师是孙建会老师,三年级数学……”,听到教导主任这样的安排之后,我心中暗喜,刚刚还悬着的心此刻落了地。
没有了先前的忐忑不安,不过我也没敢放松。
二年级虽然不要求写作,但要学好写话,以便为将来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弄清楚了这一点之后,我要求同学们坚持写日记,刚开始大家的热情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