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旅游区
西南旅游区

虎跳峡
三江并流
气候
• 我国西南地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西南地区 我国西南地区有“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的气候特点, 十里不同天”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干季,降水少;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干季,降水少 西南地区北部高原和西部横 断山区阻碍北方冷空气南下,降水减少; 断山区阻碍北方冷空气南下,降水减少 西南地区多以石灰岩形成地 质地貌,地表水易下渗;中国西南地区 云南、贵州、四川) 中国西南地区( 质地貌,地表水易下渗 中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降雨量 丰富,比较干旱如昆明年均降雨量也超过1000mm,云南西北冬季稍 丰富,比较干旱如昆明年均降雨量也超过 , 微寒冷一些,其他地方都是四季如春,气候很好,而贵州、 微寒冷一些,其他地方都是四季如春,气候很好,而贵州、四川冬天 则要比云南更寒冷一些,因为两省比云南的纬度要高,因该来说, 则要比云南更寒冷一些,因为两省比云南的纬度要高,因该来说,云 贵州的环境总体比四川要好些,四川近年地震, 南、贵州的环境总体比四川要好些,四川近年地震,部分地区山体滑 坡很严重,而且是西南三省最发达的省份,所以污染程度也更严重, 坡很严重,而且是西南三省最发达的省份,所以污染程度也更严重, 天气都是多阴雨, 总之, 天气都是多阴雨,所以西南人比较能吃辣 总之,西南地区气候环境 都很不错,是旅游、居住(养生) 都很不错,是旅游、居住(养生)的好去处 。
资源概况
• 利: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蕴藏量大的水能 资源,富有特色的矿产资源,前景广阔的 海洋资源 • 弊:由于多溶洞,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流 性强,地面水流缺乏,影响农业生产灌溉。 加之石灰岩地区土壤贫瘠,所以本区游区
西南旅游区包括云南、 贵州、广西三省、自 治区,总面积80万平 方千米。它的西,南 分别与缅甸,老挝,越 南三国接壤. 西南旅 游区是我国旅游资源 最丰富,最优越的地 区之一。无论地形地 貌,河湖分布,气候 状况都有较大差异, 植被种属十分丰富。
中国旅游地理西南旅游区

二、主要旅游资源
1.桂林漓江(5A景区) 2.独秀峰-王城景区(5A景区) 3.花山岩壁画 4.北海银滩 5.德天瀑布
桂林叠彩山
独秀峰
七星岩
花山岩壁画:壮族聚居区的左江流域各
县发现的崖壁画
白海银滩: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 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等特点,而被称为“中 国第一滩”
气候,西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东部 是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二、主要旅游资源
1.青城山-都江堰景区(5A级景区) 2.乐山-峨眉山(5A级景区 世界自然、
文化双遗产) 3.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 5A级景区) 4.黄龙(5A级景区世界自然遗产)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
第十五怪:娃娃出门男人带 第十六怪:山洞能跟仙境赛 第十七怪:过桥米线人人爱 第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
云南滇池
昆明西山
大观楼
云南路南石林
阿诗玛:彝族光明、善美、自由的
象征
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大理蝴蝶泉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
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
丽江古城:坐落于玉龙雪山下,始建于南宋
第十一章 奇山异水、民族风采 ——西南旅游大区
第一节 概述
包括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 和广西壮族自治区5省、市、区。
1、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岩溶 地貌发育
2、气候类型复杂,地域差异明显 3、奇花异草遍布,珍禽异兽繁多 4、得天独厚的边境旅游和跨国旅游条件 5、交通条件迅速改善
二、主要旅游资源
1.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5A景区) 2.巫山小山峡-小小山峡(5A景区) 3.武隆喀斯特景区(世界自然遗产5A景
西南旅游区概述

绞杀植物
树蜥
云南省的野生动物在我国是最多的省区,这里有鸟 类760多种,占全国种类的65%;兽类230多种,占全国总 数的55%。而西双版纳的热带动物种类之多,不仅在云 南省居首,就是在全国来说也是名列第一。竟有热带的 兽类62种,约占全国热带兽类的15%;有鸟类400多种, 约占全国总数的35%;还有鱼类近100种,两栖类30多种, 爬行种类也为数不少,特别是珍稀动物较多,这里被列 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动物达38种,占全国总数的 25% 。在这个热带动物王国里有亚洲象、野牛、印支 虎、长臂猿、豹、熊、鹿、苏门羚、大灵猫、蟒蛇、 巨蜥等;在鸟类中有野天鹅、绿孔雀、金鸡、犀鸟、 等稀有珍禽。
返回目录
• 自然地理分三大地理单元:横断山脉区、云贵高原区、四 川盆地区。(详见P199-200)
• 地貌类型多样,平原、山地、盆地、丘陵和高原均有分布, 全区大部分属于长江流域,同时也是石灰岩分布较为集中的 地区,形成山、洞、林、湖、瀑融为一体的自然风光。
• 本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距离海洋较近,气候湿润 宜人,四季皆宜旅游。
和美丽浓香的花朵而著称。 王莲
• 云南--植物王国 • 云南四大名花:山茶、杜鹃、玉兰和报春
望天树
一般高70米,最 高达93米,直径2 米多是云南最高 的树种,由于它 高于众树之顶, 故名望天树。是 国家一级保护植 物,并被列为全 国八大珍稀植物 之一
板状根
独 木 成 林
俗话说:“独木 不成林,单丝不成线”,但在西双版纳, 独木成林的景观比比皆是。大榕树除了主干以外,又在 树 枝上长出气生根、支撑根,有 的多达二、三十根,看上去如 同 一片小树林,形成了独木成林的 景观。
尔、印度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得天独厚的边境旅 游和跨国旅游条件 • 交通条件迅速改善,边贸日益繁荣
西南旅游区概述

三星堆青铜器
三星堆青铜头像
三星堆青铜头像
青城山
都江堰
都江堰原理图
❖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 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享 誉中外,区内有100多只野生大熊猫,约占 全国大熊猫总量的10%。
第二节 重庆市
❖简称渝,地处中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 的城市。
❖地形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形起伏有致,立体感 强,“山城”之誉举世闻名。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夏热, 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润多阴、雨热同季, 为我国四大火炉之一。
❖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3000多年 历史。
三面临江
二、人文地理条件
❖本区是我国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有著名的 云南元谋人遗址。
❖少数民族数量与人口众多,占全国少数民族 总人口数约一半之多,各自的民族风情构成 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旅游风光(见课本280页表 格)。
❖原始的宗教文化。 ❖物产丰富,饮食文化闻名全国;更有著名的
酒文化及丝绸产品,如国酒茅台,泸州老窖、
峨眉山云海
峨眉山云海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佛中有佛
九寨沟
九寨沟
九寨沟
九寨沟
黄龙
黄龙
黄龙
第四节 贵州省
❖简称“黔”或“贵”,省会贵阳。 ❖地势较高,平均海拔约1000米,通常称贵州
高原,高山崎岖,有“地无三尺平”之说,岩 溶地貌广布。 ❖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变化小、阴雨 天多、四季不分明的特点。 ❖是我国古人类发源地之一。 ❖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入遵义城,召开遵
西南地区旅游景点

西南地区旅游景点
1. 三亚:中国的热带度假胜地,拥有美丽的海滩和温暖的气候,是潜水和度假的理想之地。
2. 峨眉山:四川省乐山市的一座著名的佛教胜地,被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其壮丽的山景和古老的寺庙而闻名。
3.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处自然保护区,以其多样的湖泊、瀑布和彩色的湖水而著名。
4. 川藏线:从四川到西藏的一条风景秀丽的公路,途经高山、峡谷和雪山,是自驾游和摄影爱好者的理想选择。
5. 大理:位于云南省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美丽的洱海和浪漫的白族风情,是旅游和度假的热门目的地。
6.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西藏的一处壮丽的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被誉为“东方大峡谷”。
7. 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处壮观的石灰岩地貌景区,有奇特的石头林立,被誉为“石头博物馆”。
8. 泸沽湖: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的一座高原湖泊,被誉为“人
间仙境”,是纳西族和摩梭族的居住地。
9.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的一处壮观的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0.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的一处著名的石刻艺术遗址,有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西南旅游区(一)

本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有30多个少数民族。
举例: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龙舟节”、“苗族年”及节日期间的斗牛、赛马、踩芦笙等都是一年中最吸引游客的日子。
归纳总结:升华体验
学生归纳本节课的收获,模拟导游,分析、介绍西南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
五、交通条件改善
南广高铁、沪昆高铁、成渝高铁、贵广高铁等已开通,辅之以公路、民航,为西南地区旅游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旅游资源特征
一、岩溶地貌奇观荟萃
本区是我国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南部是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区。
小组讨论
归纳其不同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出示图片,欣赏并总结这里的动植物种类
出示行政区域图,找出接壤的国家
出示旅游交通地图,找出此区的主要铁路干线
读图认识
云南的路南石林被誉为“造型地貌博物馆”。
著名的黄果树瀑布群。
贵州省织金县的织金洞、独山仙人洞、安顺龙宫及娄山溶洞等,堪称一座座“溶洞博物馆”。
二、峡谷风光雄、险、奇、幽
本区长江上游河段具有落差大、水流急、峡谷深的特点,著名的峡谷景观有长江三峡和虎跳峡。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
编号:
备课组别
旅游组
课程名称
中国旅游地理
所在
年级
一年级
主备
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
日期
课题
第8章 第1节 西南旅游区(一)
教学
目标
1、了解西南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
2、掌握旅游资源特征
3、能够根据旅游地理环境分析西南旅游旅游资源特征
西南旅游区概况介绍

五色花糯米饭
布依族花米饭五色象 征意义: 黑色象征着生命; 红色象征着欢乐; 黄色象征着真挚; 紫色象征着吉祥; 白色象征着纯洁。
香麻文蛤
谢谢观看!
制作、整理、资料收集:
西南旅游区
岩溶山水· 民族风情
旅游区介绍
在我国自然区划概念中,西南 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 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 秦巴山地及云贵高原大部。而在 旅游资源上划分,我国西南旅游 分区涵盖了广西、云南、贵州等 旅游亚区。
岩溶山水
• 西南地区的岩溶地貌景观,如孤峰、石林、峰林、 峰丛、天生桥、溶洞、岩洞瀑布等无所不有,堪 称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最完美的自然博 物馆,也是闻名于世的岩溶风景游览胜地.
彝族火把节
•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 纳西族、基诺族、拉祜 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 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 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蜚声海内外,被称为 “东方的狂欢节”。
佤族摸你黑
• “摸你黑”是远古 的时候佤族先民用 一种叫"娘布落"能 医治百病的神药涂 抹在人们的脸上, 特别是小孩,用于 驱病辟邪,求得健 康平安。后来逐步 成为佤族的一个传 统节日,每年的五 一,每年的司岗里 狂欢节,神秘的阿 佤山都成了欢乐的 海洋。
云南石林
• 石林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以岩溶地貌(喀 斯特地貌)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 长 湖景区美景 • 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 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 片区组成。在石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 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 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 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百亩不 等。最典型的一片叫李子营石林,奇石 拔地而起,参差峰峦,千姿百态,鬼斧 神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西南旅游区课件ppt

西南地区的餐饮文化独具特色,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的地道美食,如川菜、云南 菜、贵州菜等。在旅游热点城市和景区周边,有许多餐馆和小吃摊位供游客品尝 当地的美食。
交通与导游服务
交通
西南地区的交通比较便利,有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同时,西南 地区的公共交通体系也比较完善,游客可以方便地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目的地。
03
CATALOGUE
人文景观
古迹与建筑
古迹
西南地区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迹,如古镇、古村落、古寺庙等,这些古迹见 证了西南地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建筑
西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独特,包括传统的苗族、彝族、藏族等民族的建筑,以及 融合了不同民族风格的建筑,如云南的傣族竹楼、贵州的苗家吊脚楼等。
民族文化与风俗
高山峡谷间分布着众多河流和瀑布,形 成了壮观的峡谷景观。
详细描述
西南地区的高山峡谷地貌独具特色,是 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
河流与湖泊
总结词:西南地区的河流 湖泊资源丰富,为旅游开 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
详细描述
西南地区的河流湖泊众多 ,水质清澈,景色优美。
河流湖泊的流域内拥有丰 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 ,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 游体验。
民族文化
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如苗族的刺绣、彝族的火把节、藏 族的藏历新年等。
风俗
西南地区的民族风俗丰富多彩,如苗 族的龙舟节、彝族的泼水节、藏族的 雪顿节等,这些风俗习惯反映了各民 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节庆与活动
节庆
西南地区的节庆非常多,如泼水节、火把节、藏历新年等, 这些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也促进了当地旅游 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中国旅游资源区划分为7个区,你最喜欢哪一个?试从该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旅游业发展状况、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等方面加以论述。
西南旅游区
在我国自然区划概念中,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云贵高原大部。
而在旅游资源上划分,我国西南旅游分区涵盖了广西、云南、贵州、桂林等旅游亚区。
在地理环境方面:本区位于青藏高原东侧,东面是华南区,北面是华中区,西部接青藏区和缅甸,南临北部湾和越南、老挝等国。
地跨滇西与滇南山地、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盆地三大地貌单元,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异不明显,对发展旅游业十分有利。
是我国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早在距今170万年左右,元谋猿人就在这里生活繁衍。
本区自古就是我国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陆路通道,我国的丝绸和工艺品经过该地区运往印度、缅甸等国,被誉为“西南丝路”。
本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且人口最多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量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一半.
在人文地理环境方面:本区岩溶景观发育典型,分布广泛;山川秀美,气候宜人;以昆明、大理、西双版纳、丽江为主体的民族风情,别具一格,是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是一个以岩溶景观,热带、亚热带高山深谷风光,还是以成都、峨眉、大足为主体的宗教文化旅游,以及多民族的文化习俗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区。
下面我将分析本区的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及相应旅游业发展状况。
旅游资源分布状况
一.岩溶景观分布广泛
本区的岩溶地貌景观,如孤峰、石林、峰林、峰丛、天生桥、溶洞、岩洞瀑布等无所不有,堪称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最完美的自然博物馆,也是闻名于世的岩溶风景游览胜地.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大致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形成于50万年至3 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
其中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了世界自然遗产。
云南石林
千百座拔地而起的石峰、石竹、石笋等,留下了这一童话世界般的壮丽奇景。
远远望去,那一支支、一座座、一丛丛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苍穹,直指青天,犹如一片莽莽苍苍的黑森林,故名“石林”。
泸部西阿庐古洞
位于红河州泸西县境内, 距路南石林以东170余公里处, 因曾是云南古部落阿庐部的穴居点而得名,是一组面积1.6平方公里的喀斯特溶洞群。
普者黑
位于文山州丘北县,有大小湖泊60余个,240余个溶洞。
高达150-210米的孤峰280余座,石峰平地崛起,峰峰相对,全身披绿,百态千姿,或如蛤蟆、青狮,或似情人相对倾心。
荔波
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荔波,地处黔南边陲,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
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喀斯特形态多种多样,锥峰尖削而密集,洼地深邃而陡峭,锥峰洼地层层叠叠,呈现出峰峦叠嶂的喀斯特峰丛奇特景观。
荔波山水融林、洞、湖、瀑为一体,具有奇、险、静、幽的特点,是贵州景区特点的高度浓缩。
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旖旎的风光非亲临不可体会。
桂林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
漓江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之一,长160公里。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阳朔山水甲桂林,所谓阳朔山水,是指北起兴安,南抵阳朔,漓江两岸绵延一百多公里的山光水色。
二.民族风情别具一格
从古至今,本区一直是多民族聚集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各自的民族习俗,创造出各自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构成独具优势的人文旅游资源,对异地异族的游人有很大吸引力.西南地区现有傣族、水族、佤族、苗族、怒族、门巴族、彝族等民族。
旅游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中国民众参加洞穴探险和洞穴旅游的热情越来越高,一些地方还成立了洞穴探险协会,吸引许多年轻人参加。
海内外的探险爱好者和研究洞穴的学者也来到中国,开展洞穴探险和科研合作。
但绝大部分洞穴还没有人工探测过。
洞穴探险、洞穴技术培训、喀斯特旅游和科技考察,将是今后着力培养的新兴旅游方向。
旅游资源设施配套,现已开发的旅游产品有荔波樟江风景区的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的三岔河景区;瑶山、瑶麓、板寨、大土、水扒等民族村寨;邓恩铭故居;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和抗日雄关———黎明关;冬季万里梅花游,“三瑶民族风情游”。
水春河峡谷漂流调节坝投入使用,大七孔景区即将开通机动船,天下第一观音———水龙观音峰景正在抓紧建设,现有的旅游产品不断完善,但尚有无限的可开发潜力。
对于灾害遗址遗迹的旅游项目开发
在治理灾害发展旅游经济的工作实践中,有的灾害遗址、遗迹是可以经人为转化成为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
积极研究和开发灾害遗址的旅游功用,对打造“神秘西部”旅游主题,发展西南地区旅游有积极意义。
1.丰富区域特色旅游资源,增强灾害遗址旅游资源以其独特的科学性、观赏性、和强烈的吸引力等特征,成为西南地区的又一种特色的旅游资源。
2.增加景区景点,改善地区旅游格局.西南地区地域广大,著名的景区景点分布广,旅游线路长,空间组织松散,从而导致旅程长,耗时多和费用高等。
开发新的灾害旅游资源,可以增加景区景点,丰富游览内容,改善旅游线路格局,甚至可能形成新的旅游线路。
3.可能发现新的有价值的旅游景点.西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类型多,特别在一些地貌景观奇特的地区,多有灾害遗址存在,加强对灾害遗址的研究和开发,极有可能发现新的、具有强烈吸引力或轰动性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