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参考模板
模具保养维修作业指导书

模具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模具维修与保养、作业流程,确保模具的正常维护使用,以满足生产需要.2适用范围:所有本公司的模具维修保养管理.3权责:3.1制造课3.1.1负责模具的正确使用及使用维护保养.3.1.2负责试模工作.3.1.3对异常状况或故障损坏之模具提出维修申请.3.2品管课:3.2.1参与模具的试模验收工作,3.2.2负责维修/改制模具的样品检测工作3.3工程部3.3.1负责模具的日常维护保养3.3.2负责模具的日常管理及使用状况监控3.3.3提出模具维修/改良意见,并与资材课协调实施.3.3.4负责新修或改制(配)模具的初步及最终检查确认,跟进试模工作,并负责模具的验收.3.4资材课3.4.1.选择和确认外加工供货商,3.4.2.负责与模具供货商沟通及协调,实施维修/改良作业4定义:无5作业程序:5.1模具的维护保养;5.1.1制造课在完成生产后,取下模具及时清洁保养后归还模具房.模具管理员将模具按规定的位置放置保存于模具架上,5.1.2模具放置时,应将上下成套迭放整齐.5.1.3模具管理员应对模具做相应的防尘和防潮保护,暂时不用时涂上防护油脂.5.1.4模具存放超过3个月时,模具管理员须按有关规定的保养项目对模具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将结果记录于<<设备履历表>>中.5.2模具维修5.2.1如模具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出现无法排除的故障,由制造课对故障或损坏模具提出维修申请(并附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报告),知会工程部.5.2.2工程部模具工程师对成型样品及模具状况进行现场分析检查,确认模具是否损坏或故障需要维修.5.2.3模具工程师对确认需要维修之异常模具,填写《模具维修申请书》,报工程经理审核后,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5.2.3.1新开模具尚在保修期内的,由模具工程师知会资材课,由资材课直接联络供货商维修.5.2.3.2超过保修期的模具,如属一般轻微性故障,稍作维修即可,不需付维修费的,由模具工程师联络模具供货商维修及跟进.5.2.3.3前述轻微性故障模具,如本厂有能力自行修复的,则交由工程部模房进行维修.5.2.3.4如模具因严重损坏或故障需要大修,但已超过保修期时,由模具工程师提出维修意见和技术要求,并联络原模具供货商进行报价.(特殊情况下,也可由资材课直接寻找模具供货商报价.).5.2.3.5供货商报价经工程经理审核,报副总经理(或授权人)核准后,由资材课与供货商签定维修协议(合同)实施.维修协议需载明维修项目和技术要求,以及交付期.工程部模具工程师视情况可向供货商提供模具图纸/资料,并跟进模具维修相关事宜.5.2.3.6模具维修完毕后,如模具供货商有条件进行试模的,模具工程师应要求模具供货商进行现场试模,以进行初步的检查确认.5.2.4模具试模及验收5.2.4.1外修模具回厂后,由模具工程师对模具状况进行初步检查评估后,交由制造课进行试模.模具工程师、专案工程师、以及品管人员参与试模.5.2.4.3.试模完成后,由工程部专案工程师、模具工程师及品管课对试模样品评估检测.5.2.4.4如试模不合格,则由资材课按上述相关程序,通知供货商返修,直致试模合格为止.5.2.4.5如试模OK,专案工程师对修模试产的成型件进行首件确认后,由模具工程师填写《试模报告》,经各相关部门人员签认进行模具验收.5.2.4.6《试模报告》须经工程经理审核后,报副总经理(或授权人)核准方可.5.2.4.7凡经过维修的模具(外修或内修),均应由模具工程师填写《模具维修记录表》进行汇总记录,并在《设备履历表》上予以记载. 5.2.4.8上述模具维修的所有资料,由模具工程师同时报工程文员归档保存.5.2.5.9外借模具如有损坏,由外借单位负责修复合格.资材课负责跟进相关事宜,并按模具维修相关程序执行5.3模具报废;5.3.1因机种停产或模具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时,由工程部模具工程师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提出书面报废申请.5.3.2模具报废申请经工程经理审核,并报副总经理(或授权人)核准后,由模具工程师实施.5.3.3.模具报废后,应将模具移出模具房,放入指定地点,并移交相关部门.模具工程师需在《模具履历表》上记载报废原因及时间,并保存备份文档.6.相关文件:6.1<<模具领用及借出管理规程>>7.相关附件:7.1《试模报告》7.2《模具维修记录表》7.3《模具报废申请单》7.4《模具履历表》。
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

富裕注塑制模(吴江)有限公司
富裕注塑制模(吴江)有限公司
4、作业内容:
码模螺丝
水平展开
过滤所有
螺丝
侧面图
正面图
模仁面为主要确认面
富裕注塑制模(吴江)有限公司
导套
顶针
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富裕注塑制模(吴江)有限公司
富裕注塑制模(吴江)有限
水管接头
牙刷
模仁清洗富裕注塑制模(吴江)有限公司
潜浇口
点浇口
推
杆
孔
类
推杆类
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富裕注塑制模(吴江)有限公司
弹簧
顶针
浇口套与
机台射嘴
的接触面
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
电镀工件表层脱落
分型面
如图:排气槽上有树脂,需清理
富裕注塑制模(吴江)有限公司
重点针对模仁处有抛光
的地方进行确认
滑块
定模框
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富裕注塑制模(吴江)有限公司
定模角部
水管。
【参考文档】模具保养指导书-优秀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模具保养指导书篇一: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指导书规定模具的维护保养管理工作,确保模具处于完好状态。
2.适用范围:公司内塑料注射模具的日常保养、周期保养及上机前的清理保养。
3.引用标准:无。
4.职责:设备科负责模具的周期保养,注塑车间负责模具的日常保养。
5.模具的保养5.1模具的日常保养5.1.1上模前,装卸模操作工必须对模板进行彻底清吹,保证模具清洁,无异物,并检查冷却串水、油是否畅通。
5.1.2在生产过程中的保养工作,由车间的操作工落实。
5.1.2.1操作工必须熟悉模具的结构特点及操作注意事项。
5.1.2.2在生产过程中,要对模温,模具的螺栓,开合模等各种可能对模具造成损坏的情况进行监视,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机,报告车间主管人员。
情况特别严重时,车间主管人员要及时与设备科联系。
在实施日常保养时和上下模时,要注意保护分型面不被硬物碰伤、划伤。
5.1.2.3注意保持模具的清洁润滑,定时进行清吹、导柱加油和喷脱模剂工作。
5.1.2.4当模具因故暂停时,必须提前10分钟左右,把模具的串水关掉,当模具停止生产8小时以上或完成计划需下机保养时,需用汽枪吹出模具中遗留水分(尤其是分型面上的水分)并且喷防锈剂,然后半合模停机。
5.1.3下模时,由车间的装卸模人员用汽枪吹净模具水路中的水,特别是型芯中的串水。
对溅在模具型面及其外面的水,尤其是雾化处理型腔表面上的水分要立即吹净。
并检查模具型面上是否均匀喷涂防锈剂,如无应均匀喷涂防锈剂。
5.2模具的周期保养,主要由设备科的模具维修工落实。
5.2.1模具维修工必须熟悉模具结构,拆卸模具必须轻移轻放,拆装型腔、型芯时,严禁用硬质金属敲击模具部件;拆下的型腔,型芯必须摆放牢固、有序。
5.2.2在保养模具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检查型腔、型芯、导柱、导套、浇口、弹簧、拉杆、密封圈、水道、串水针的状态,发现问题须作出相应的处理,问题比较严重必须及时报告班长或班长以上级别的主管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继续保养。
模具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荆州奥克兰塑业有限公司 011 模具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AIC-SC-20100630-6 一. 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 适用范围:适用模具的维修和保养。
三. 定时检查、维护:需由模具维修、上下模人员进行定时保养和检查。
1. 每日的例行检查和维护:1.1 运行中的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a . 是否有低压锁模保护;b . 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复位杆、斜滑块等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时要加一次润滑油,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或使用专用顶针润滑油。
c .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斜压块(与斜滑块配合)是否松动,斜滑块内是否有异物。
冷却水、模温孔是否畅通。
1.2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的缺陷是否与模具有关;1.3每批产品生产完成后下模时保留最后一模产品并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 抹干型腔、型芯、頂出机构和滑块等部位水份、模垢并喷洒模具防锈剂或涂抹黄油。
1.4下机后的模具要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记录: (1)模具状况:完好还是待修。
(2)下模时的防锈处理方式。
2.工装、模具的周期检定:主要是按工装、模具周期检定计划对长期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2.1打开模具,检查內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 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2.2 放回原位并作好工装模具定检记录。
四. 维修注意事项:1. 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2生产过程出现小的故障,调机人员可根据情况加以解决。
如:2.1水口粘模:应用细紫铜棒在进料嘴处敲出,不可用钢针等硬物敲打模具。
2.2型腔轻微模痕,可根据型腔的光洁度选择抛光材料。
有纹面不可使用砂纸等抛光材料,一般用铜刷蘸研磨膏或金刚砂浆刷洗,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
2.3产品粘模:一般用热的塑料包覆产品及顶出部位,待冷却后顶出。
如用火烧注意不要损伤模具表面,必要时可用紫铜棒破坏产品取出。
特殊产品必须下模由专业维修人员拆模取出。
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

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上篇)一、前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模具在工业制造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产品加工、成型等环节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模具保养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步骤,以便更好地进行模具保养作业。
二、模具保养的目的1. 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通过及时的保养,可以保持模具的良好状态,减少磨损和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2. 提高产品质量:保养模具可以保证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3. 减少生产事故: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隐患,及时进行保养可以消除这些隐患,减少因模具故障导致的生产事故。
三、模具保养的基本知识1. 了解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不同的模具类型,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是进行模具保养的基础。
2. 掌握模具的保养周期:根据模具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制定合理的保养周期,合理安排保养时间。
3. 选用适当的保养工具和材料:根据模具的材质和表面涂层,选用适当的保养工具和材料,避免对模具造成损害。
四、模具保养的操作步骤1. 清洁模具表面:用软布擦拭模具表面,清除灰尘和其他杂质,确保模具表面干净。
2. 检查模具零件:仔细检查模具的各个零部件是否有磨损、变形或损坏的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零件。
3. 涂抹防锈剂:根据模具的材质和表面涂层,选择合适的防锈剂,涂抹在模具表面,防止模具生锈。
4. 润滑模具零件:根据模具的工作原理和零件的摩擦情况,选用合适的润滑剂,对模具零件进行润滑,减少摩擦和磨损。
5. 储存和保护模具:将保养完成的模具进行妥善储存,避免受潮、受热、受压等因素的损害。
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下篇)五、常见模具保养问题及处理方法1. 模具生锈:对于生锈的模具,可以用刷子或砂纸将生锈部分清除,然后涂抹防锈剂。
2. 模具表面粘附杂质:如果在模具表面发现有粘附杂质,可以使用合适的溶剂或清洁剂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润滑处理。
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FLC-WI-MD-001
Hale Waihona Puke 页码1/11.0目的:
延长模具寿命,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社的所有模具。
3.0定义:
3.1日保养:每日对所生产的模具、型面进行处理,动作部位更换黄油,确保生产正常。
3.2大保养:当生产累计达2万模时,由成形技术员将模具拆下送模具课保养,按4.0程序进行保养。
版次
变更记录
作成
审查
承认
日期
4.5.3将模仁拆除进行清洗,检查模仁状况异常时及时联络或维修。
4.5.4将动作部位清洗干净,并涂上适当黄油。
4.5.5将分解部分进行组装,在组装过程中确认标记不可出错,锁螺丝按锁对角方式进行锁紧。
4.5.6检查动作部分,确保其动作顺畅。
4.6将固定侧与移动侧进行组装。
4.7检查零件是否遗装。
4.8将模具放置备型区,做好保养记录。
4.0程序:
4.1准备好所需工具、零件盒,清理工作台避免零件遗失。
4.2将模具表面用布擦干净,保持外观美观。
4.3将固定侧与移动侧分开,检查型面并将拉丝、异物、污迹清除。
4.4将固定侧分解
4.4.1分别把固定环、引料按头、固定型板、取付板拆开,将螺丝放入零件盒。
4.4.2将型腔从固定型板中拆开,在拆开的过程中可用专用锤或铜棒将型脱离,不可使用铁类击打,且注意型腔保护。
4.4.3将型腔及型板的异物等清除,水路清理,确认防水圈是否良好。
4.4.4检查各部位是否有磨损等其它不良状况,修理好后分别将分解部件组装。
4.5将移动侧分解
4.5.1将移动侧固定螺丝拆除,可分解部位进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注意各部位编号、方向,防止组装时装错。
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

a.分型面、模腔、顶针、行位等部件的胶丝、脏物抹拭和清理;检查镜面模具的模面是否有模印、磨花现象,如有,须要抛光;检查模口是否有否塌角、倒扣现象,如有,需打光;检查弹簧、顶针、行位有无卡死、烧伤、断裂等现象,如有应修理;
b.检查冷却水否堵塞,如有,应进行疏通;
c.顶针、行位、导柱、导套等活动部位加耐高温黄油;
d.分解顶针、行位、抽芯,检查是否有烧伤、断裂、严重磨损等现象,如有,应修理或更换.
e.排气槽、孔的清理,有困气、烧黑部位要加排气.
f.损伤、磨损部位修正.
g.外观保养及模具落模后发现模具表面油漆有脱落的,需重新喷漆.
d)检查模具浇口套中的圆弧是否损伤,是否有残留的异物,如有必须清理干净.
e)运动部件(弹簧及顶针等)是否有异常(弯曲、断裂、生锈等),开合动作必须顺畅.
3)以上检查完毕之后交技术员进行调机和生产中的保养工作.
四、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a)模具在机台调试可以量产之后,进入生产中模具保养阶段:
由技术人员对其负责的机台上的模具进行检查其保养作业,并记录机台模具保养点检表;
b)检查模具的导柱、导套部件(含行位)是否损伤,是否有杂质在上面,对其要进行加油保养,以避免导柱干涩不润滑,出现锈迹,磨合铁屑等异常情况.
c)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异物胶丝,异物,油物等,对其用气枪或用碎布、脱脂棉与洗模水(镜面模具必须用脱脂棉与洗模水)擦拭保养;
五、定期模具保养:
1)按注塑机机型大小来划分每次进行保养模数,以《模具履历表》所统计产量来计算,由技术员进行保养,并由模具管理员记录《模具履历表》上;所有模具每生产2万模次保养一次,每生产至5万模次根据《检验基准书》全面检查一次;
更改历史
版本号
模具保养作业指导书

三、翻边整形模具(每次生产完成后)
1、压料板必须打开清洗。 2、斜器的安装导滑面必须清洗干净。 3、导板导柱部位清洗完成后,吹干晾晒后重新涂上黄油。 4、斜器导板部位清洗完成后,吹干晾晒后重新涂上黄油。 5、模具吹干晾干后涂上防锈油后合模保管 四、保养清洗台长管理 1、模具每次生产完成,保养清洗完成登记记录保养维修作业内容,作业范围 2、作业人员,作业时间。 3、统计模具问题发生频次,分析问题发生原因,指导模具开发方向,模具保养 作业重点关注对象。
பைடு நூலகம்模具清洗作业指导内容
一、拉延模具(每次生产完成后) 1、当模具保养完成后,模具必须清洗。 2、清洗步骤,活动件必须打开清洗。 3、保养打光后弹定销部位清洗干净。 4、导板部位清洗完成后,吹干晾晒后重新涂上黄油。 5、模具吹干晾干后涂上防锈油后合模保管
二、切边冲孔模具(每次生产完成后) 1、压料板必须打开清洗,特别注意产生米粒小废料部位的米粒小废料清洗干净 2、斜器的安装导滑面必须清洗干净。 3、导板导柱部位清洗完成后,吹干晾晒后重新涂上黄油。 4、斜器导板部位清洗完成后,吹干晾晒后重新涂上黄油。 5、模具吹干晾干后涂上防锈油后合模保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目的:规范模具保养作业,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确保量产顺畅,减少品质异常。
2.0范围:适用于制造总厂所有模具。
3.0定义:
3.1计划保养:又称大保养、分解保养,是指对所有模具按保养计划进行拆散、清洗、除锈、涂抹润滑油等的保养工作;
3.2产前保养:指停产时间达一月以上,需再次生产的模具进行的保养工作;
3.3产中保养:指对在生产的模具在机台上进行分型面清扫、清理异物及添加润滑剂等日常保养作业;
3.4产后保养:又称小保养,指对生产后的模具进行分型面清扫、除锈等的保养工作;
3.5异常保养:又称中保养,指对生产中模具出现异常时进行拆散、清洗、除锈、涂抹润滑油等的保养工作;
3.6
3.7PC+30%GF:聚碳酸酯+30%玻璃纤料。
3.8PA+(45%-50%)GF:尼龙+(45%-50%)玻璃纤料。
4.0权责:
4.1模保员:负责对模具进行保养;
4.2模保组长:检查模保员的保养工作。
5.0作业内容:
5.1计划保养:模保抄数员每天对生产的模具进行抄数统计,统计的数据给模具装配课文员,文员对符合保养条件的模具通过邮件发给成型,
由成型安排下模,开据《模具保养申请通知单》连同模具一起拉到模保组,模保组接到《模具保养申请单》及模具后对模具的外部另配件进行点检,零配件不全或有损坏的要登记在《模具保养申请单》上双方签名确认,确认无误后模保组开始对模具进行保养作业;模保组接收到成型各课室开出的《模具保养申请验收单》、模具后,开始保养工作;
5.2产前保养:成型根据生管的生产排单对模具进行上机生产,成型课领模员开具《领料单》到模具仓库把要生产的模具领出,开《模具保
养申请单》把模具拉至模保组,模保组接到《模具保养申请单》及模具后对模具的外部另配件进行点检,零配件不全或有损坏的要登记在《模具保养申请单》上双方签名确认,确认无误后模保组开始对模具进行保养作业;
5.3产中保养:由成型课安排人员每天对在生产的模具在机台上进行分型面清扫、清理异物、添加润滑剂等日常保养作业;
5.4产后保养:模具生产完成后,由成型在机台上把分型面清扫干净、清理异物、吹干净运水、模胚外表的锈迹处理干净、把顶针顶出喷上
防锈油后合上模具,开具《退模单》把模具退至模具仓库,模具仓管员负责对模具的外部零配件及产后保养的品质进行点检,OK后上架存放并做好模具入库记录;(如点检发现模具零配件不够、损坏或产后保养不到位的拒绝入库作业)
5.5异常保养:模具在生产中出现顶针不顺、模具漏水、产品上有油污或模具开、合模有异响等现象,由成型开具《模具保养申请单》把模
具拉至模保组进行保养作业;
5.6保养作业:
5.6.1接受模具时点检模具零配件是否有损坏或不够备注在《模具交接点检表上》拆模前,模保员整理工作台面,使工作台面整齐,无
杂物,并准备好装零件的胶盒;
5.6.2分开前后模摆正后用洗模水把前、后模仁上的油污清洗干净,目测模具上的每一处地方看是否有损坏;
5.6.3把前模仁拆出用干净的洗模水
5.6.4检查模具外部的配件、热流道接线盒、拉板、扣机等是否完好,再打开前、后模;
5.6.5检查模具零部件是否锈蚀、损坏,有无对应字码,如没有,拆下送至雕刻处加工字码,字码大小及位置依据工件大小做到一目了
然。
对于高光及镜面类模具,需用脱脂棉花封盖包住,防止碰花及落尘;
5.6.6模保员在拆后模底板时,留意底板上有无司筒针,观察有无字码,没有字码的及时补上,再将其拆下放入胶盒内;
5.6.7模保员拆下顶针底板后,首先检查顶针板上的所有顶针、司筒、斜顶脚等零件字码是否齐全,如不齐全及时补上;
5.6.8模保员在拆下前、后模仁时,先不急于拆下其内部零件,需仔细检查模仁内部零件有无清晰的字码,如没有,模保员将零件拆卸
下来送雕刻加工好后再拿回;
5.6.9模保员将拆下的模仁内部零件(镶件、斜顶、滑块等)胶位端用美纹胶纸包好,整齐放入胶盒内,防止碰撞损坏;
5.6.10把拆下的所有模具零件(司筒针、螺丝、顶针、镶件、滑块、弹簧等)分类整齐摆放在零件胶盒内后,用标签纸写上对应的模具
编号,贴在胶盒上,再将胶盒放入零件柜内,并整理好工作台面,完成拆模动作。
5.7清洗作业:
5.7.1模仁清洗:
5.7.1.1模保员将模仁镶件用清洁油擦洗或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干净后放在干净的胶盒内,注意不可挤压、碰撞,对于镶件及模仁
上有排气槽的部位需将槽内的胶屑、瓦斯垢彻底清除干净;
5.7.1.2将模仁上各镶件孔及顶针孔用清洁油配合风枪吹拭干净,锈迹、瓦斯垢用除锈剂清除干净;
5.7.1.3对外观要求极高的模具(高光镜类或化学蚀纹类模具),模仁不宜用碎布清洗,应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或用脱脂棉花
配合清洁油轻拭模具表面。
5.7.2模框清洗:锈迹、瓦斯垢用细油石、除锈剂清除干净;
5.7.3模板清洗:用油石、除锈剂清洗干净,使模板表面光亮、无锈迹。
5.8装模作业:
5.8.1模保员首先检查A、B板模腔内防水胶圈是否硬化、破损,如有则及时更换,防止漏水、漏油;
5.8.2模保员将前、后模仁内部所有镶件、斜顶、顶块按对应字码装入,模保组长对模保员作业进行指导、把关,防止装错;
5.8.3模保员在装顶针时,按字码装入,对于细小的长斜顶尾部细小梢钉需特别注意,因其细小很容易掉落而不易发现;
5.8.4模保员在装好后模顶针等配件后,放平后模,将滑块等零件对应装入,确认装入的滑块滑动顺畅,无漏装弹簧、螺丝;
5.8.5在模具所有零部件都装好后,放平模具仔细对每一根顶针、斜顶逐一目视一遍(检查有无漏装、装反现象),对每一个滑块进行
检查时,需手推到位;
5.8.6对于装螺母类的模具在每次保养时,模保员需对装螺母的司筒针长度、直径进行检测,将司筒针磨损直径变小、长度变短的需进
行更换,并在《模具保养申请验收单》上记录检测尺寸;
5.8.7模保员在装司筒针时,需将司筒针底部的无头螺丝拧紧;
5.8.8模保员对照《模具装配核查表》各项内容逐条检查后通知组长进行交叉检查,确保无异常;对产后保养的模具喷上防锈油,整理
好工作台面;
5.8.9模具保养完成后,模保员通知成型各课将模具拉走生产或入库。
5.9保养周期的制定标准:
5.9.1正常量产中模具需按生产模次数量进行保养(计划保养);普通塑料(非加纤料)每生产3万模次进行1次计划保养;PC+(10%-20%)GF
每生产2.5万模次进行1次计划保养;PC+30%GF每生产2万模次进行1次计划保养;PA+(45%-50%)GF每生产1.5万模次进行1
次计划保养;表面蚀纹类模具每生产1万模次进行1次计划保养,以上模次数量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适当的增减;
5.9.2量产中临时发生异常的模具,需下机进行异常保养;
5.9.3所有模具在生产完后,均需进行保养(产后保养)方可入库;
5.9.4外来移模在移入我公司时均需进行保养(分解保养),模保员检查模具内外所有零部件是否齐全或异常;
5.9.5对于停产达1月,现需生产的模具由成型各课室开《模具保养申请验收单》连同模具交模保组进行产前保养;
5.9.6对于停产在三星模具仓库的模具,每3个月进行1次计划保养,由模具部模具管理员书面通知模保组进行计划保养;非三星模具
每半年进行1次计划保养,由资材部模具管理员书面通知模保组进行计划保养。
5.10每次保养的模具都需记录在《模具保养履历表》上,使每套模具能够得到有效、及时保养。
6.0参考文件:无
7.0记录:
8.0文件修订履历:
9.0附件:无
10.0
11.0
12.0
13.0---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4.0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