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全)

一、绪论1.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与细胞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环境刺激的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二、植物的水分生理1.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偏摩尔体积的水与一偏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
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
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2.衬质势:由于衬质 ( 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 ) 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3.压力势: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
4.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
5.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6.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7.吸胀作用: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称为吸胀作用。
胶体物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称为吸胀。
8.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伤流和吐水现象是根压存在的证据。
9.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10.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 g·kg-l表示。
11.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 1g 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 g 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
12. 气孔蒸腾:植物细胞内的水分通过气孔进行蒸腾的方式称为气孔蒸腾。
13.气孔运动主要受保卫细胞的液泡水势的调节,但调节保卫细胞水势的途径比较复杂。
14.保卫细胞:新月形的细胞,成对分布在植物叶气孔周围,控制进出叶子的气体和水分的量。
形成气孔和水孔的一对细胞。
双子叶植物的保卫细胞通常是肾形的细胞,但禾本科的气孔则呈哑铃形。
气孔的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为细胞壁面对孔隙的一侧(腹侧)比较厚,而外侧(背侧)比较薄,所以随着细胞内压的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
植物生理学

15.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
1. 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 无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亦称发酵作用。
2. 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3. 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4. 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1.植物生长物质:是一些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2. 植物激素: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起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3.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
人工合成的物质。
3.胞间连丝:是贯穿胞壁的管状结构物内有连丝微管,其两端与内质网相连接。
4.代谢源:指制造并输送有机物质到其他器官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成熟的叶片。
5.代谢库:指植物接纳有机物质用于生长、消耗或贮藏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发育中的种子、果实等。
1.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指植物感受、传导环境刺激的分子途径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生理生化反应。
4.种子寿命:从种子成熟到失去发芽能力的时间。
5.种子活力:种子在田间条件(非理想条件)下萌发的速度、整齐度及幼苗健壮生长的潜在能力,它包括种子萌发成苗和对不良环境的忍受力两个方面。种子活力与种子的大小、成熟度有关,也与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有关。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绪论一、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主要研究构成植物的各部分乃至整体的功能及其调控机理,阐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
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从植物生理学的角度可分为:1、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2、物质与能量代谢3、信息传递和信号传导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生长:是指由于细胞数目增加、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导致的植物个体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植物的发育:是指由于细胞的分化所导致的新组织、新器官的出现所造成的一系列形态变化(或称形态建成)。
包括从种子萌发,根、茎、叶的生长,直至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植物的代谢活动植物的代谢活动包括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无机物的同化与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分解及转化等。
植物的信息传递和信号传导信息传递:主要指内源和外源的物理或化学信号在植物整体水平的传递过程。
即信号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反应部位的过程。
(如根、冠间及叶、茎间的信息传递)信号传导:多指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的信号传递过程,故又称细胞信号传导。
二、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历史1、植物生理学的孕育阶段从1627年荷兰人J.B.van Helmont做柳枝实验开始, 到19世纪40年代德国人J.von Liebig(李比希)创立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为止。
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建立标志着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2、植物生理学的诞生、成长阶段从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建立到19世纪末德国植物生理学家.Sachs(萨克斯)和他的学生W.Pfeer(费费尔)的两部植物生理学专著问世为止。
《植物生理学讲义》(Sachs,1882)《植物生理学》(Pfeffer,1897)3、植物生理学的发展阶段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植物生理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物理学、化学、细胞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同位素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超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植物生理学的发展。
植物生理学

名词解释绪论及第一章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物质转化:植物对外界物质的同化及利用。
能量转化:植物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储存,释放和利用的过程。
信息传递: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在整体水平上,从信息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反应部位的过程。
信号转导:在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传递,放大与整合,产生生理反应的过程。
形态建成:植物在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植物体大小,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完全依赖于植物体内各种分生组织的活动。
原核细胞:无典型细胞核的细胞,核质外面缺少核膜,细胞质中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和内膜系统。
真核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质外有核膜包裹,细胞之中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器。
生物膜:细胞中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膜状组分,即细胞内所有膜的总称,包括质膜,核膜,各种细胞器被膜及其他内膜。
内质网:存在于真核细胞,由封闭的膜系统及其围成的腔形成互相沟通的网状结构。
胞间连丝:穿越细胞壁,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
共质体:胞间连丝把原生质体连成一体。
质外体:细胞壁,质膜与细胞壁间的间隙以及细胞间隙等互相连接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
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由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组成。
细胞质:由细胞质膜,胞基质及细胞器等组成。
胞基质:在真核细胞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细胞浆。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和特定生理功能的细微结构。
内膜系统: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广义的指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壁。
微管: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由微管蛋白组装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
微丝: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为7nm的骨架纤维,肌动蛋白纤维。
中间纤维:一类由丝状角蛋白亚基组成的中空管状蛋白质丝。
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微小颗粒,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植物生理学

名词解释●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解释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共质体:是指活细胞内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及质膜本身互相连结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
●质外体:指原生质以外的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的导管等无生活物质互相连结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
●胞间连丝:穿越细胞壁,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其通道可由质膜或内质网膜或连丝微管所构成。
●自由水: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小孔扩散律:指气体通过多孔表面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或直径成正比的规律。
气孔蒸腾速率符合小孔扩散律。
●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单盐毒害:植物培养在单种盐溶液中所引起的毒害现象。
单盐毒害无论是营养元素或非营养元素都可发生,而且在溶液很稀时植物就会受害。
●离子对抗:离子间相互消除毒害的现象。
●诱导酶:指植物体内原本没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
●光合作用:常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同化力:指ATP(腺苷三磷酸)和NADPH(还原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还原型辅酶Ⅱ)。
它们是光合作用光反应中由光能转化来的活跃的化学能,具有同化CO2为有机物的能力,所以被称为“同化力”。
●红降现象:植物在波长大于680nm的远红光下,光合量子产额明显下降的现象。
●爱默生增益效应:由Emerson首先发现的,在用长波红光(如680nm)照射时补加一点波长较短的光(如650nm),则光合作用的量子产额就会立刻提高,比用这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这一现象也称为双光增益效应。
这是由于光合作用的两个光反应分别由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进行协同作用而完成的。
●原初反应:指光合作用中最初的反应,从光合色素分子受光激发起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它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光化学反应。
植物生理学(第一课时)

• 引言 •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光合作用 • 植物的水分与矿物质吸收 •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01
引言
课程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旨在揭示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关系。
本课程将介绍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物质代谢、 信息传递等方面的知识。
功能
蒸腾作用有助于调节植物 体温,促进水分和营养物 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以 及排除废物。
影响
蒸腾作用受到环境因素 (如光照、湿度、风速) 和植物自身因素(如叶片 结构、气孔开度)的影响。
05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的种类
生长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主要包括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 (IBA)、萘乙酸(NAA)等。这些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生长激素的作用
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和分裂,从而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例如 ,IAA可以促进细胞伸长,IBA可以促进细胞分裂。
生长激素的合成与运输
生长激素在植物体内由特定的酶催化合成,并通过植物体内的运输系统输送到特定的部位 发挥作用。
生长周期
生长周期的概念
植物的生长周期是指植物从种子萌发 到衰老死亡的全过程,包括种子萌发 、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衰老死亡等 阶段。
学能。
水光解
在光反应中,水分子被裂解为 氧气、质子和电子,释放出能 量。
电子传递
光反应中产生的电子通过电子 传递链传递,驱动ATP和 NADPH的合成。
能量转换
光能被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 储存在ATP和NADPH中,为暗
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力。
库名词解释植物生理学

库名词解释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植物的
生长、发育、营养吸收、代谢、激素调控、生殖等方面的生理过程。
植物生理学主要关注植物内部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以及植物
对外界环境的响应和适应能力。
它研究的范围涵盖了从分子水平到
整个植物生长过程的各个方面。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植物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转运、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调控、植物对逆境
的抵抗能力、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植物的生殖生理等。
通过对这
些生理过程的研究,植物生理学可以揭示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
适应机制,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植物遗传改良提供理论
基础和技术支持。
在植物生理学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等,以深入探究植物生理过
程的机制和规律。
通过对植物生理学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植物的生命活动,为解决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因此,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
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植物生理学

绪论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研究内容:细胞生理、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信息生理、逆境生理、分子生理。
植物生理学的诞生与成长:3个历史阶段,植物生理学的孕育阶段、植物生理学的诞生与成长阶段、植物生理学发展阶段。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趋势:第一,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向纵深领域拓展;第二,对植物信号传递和信号转导的深入研究,将为揭示植物生命活动本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开辟新的途径;第三,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分子机制及其基因表达调控仍将是研究重点;第四,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科学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
植物生理学的任务:①作物高产优质生理理论与技术;②现代设施农业中的理论与技术;③作物遗传改良中植物生理学的应用。
第一章细胞生理名词解释:1.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膜的骨架是由膜脂双分子层构成,疏水性尾部向内,亲水性头部向外,通常呈液晶态。
膜蛋白不是均匀地分布在膜脂的两侧,有些蛋白质位于膜的表面,与膜脂亲水性的头部相连接;有些蛋白质则镶嵌在磷脂分子之间,甚至穿透膜的内外表面,以其外露的疏水基团与膜脂疏水性的尾部相结合,漂浮在膜脂之中,具有动态性质。
两个基本特点:不对称性、流动性。
2.共质体:植物体活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形成了连续的整体。
质外体:质膜以外的胞间层、细胞壁及细胞间隙,彼此形成了连续的整体。
简答题: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细胞结构组成、代谢和遗传方面都有显著差别。
原核细胞一般体积很小,没有典型的细胞核,只有一个无核膜的环状DNA分子构成的类核;除了核糖体、光合片层外,无其他细胞器存在;有蛋白质丝构成的原始类细胞骨架结构;细胞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
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的调控比较简单,转录与翻译同时同时进行。
真核细胞体积较大,有核膜包裹的典型细胞核,有各种结构与功能不同的细胞器分化,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系统存在,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1、水分在植物细胞内以束缚水和自由水状态存在。
2、植物根系吸水的方式有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其动力分别是蒸腾拉力和根压,其中蒸腾拉力是主要的动力。
3、伤流和吐水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4、水分从植物散失到环境中去有两种方式,它们是蒸腾和吐水。
5、影响植物气孔开闭的激素是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7、供镁不足,叶脉仍绿而脉间变黄,有时呈紫红色,严重时形成坏死斑点。
8、缺锌时,玉米易得“花白叶病”,果树易得“小叶病”。
9、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需要三种元素参与,它们是钼、铁和锰。
10、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是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的,但也能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11、氮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据首要地位,堪称生命元素。
12、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三种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饮。
13、喷在叶片上的无机及有机物质是通过韧皮部运到植物各部分的。
14、玉米植株缺Fe时,其病症首先出现在幼芽幼叶,因为Fe是不可以再循环利用的离子。
15、正常叶色为绿色是因为绿叶中绿色素比类胡萝卜素含量多占优势,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秋天温度低或叶片衰老叶绿素含量降低儿类胡萝卜素较稳定,有些叶子呈红色是因为温度低,体内积累了较多的糖分以适应。
16、作用中心色素分子是,它包括和两种。
17、光合磷酸化包括、和三种类型。
18、植物碳同化的三种途径是、和。
19、CAM植物含酸量是白天比夜间,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则是白天比夜间。
20、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是,主要包括和。
21、光合作用中淀粉的形成是在中进行,蔗糖的合成是在中进行。
22、光呼吸的底物是,是在的作用下形成的,光呼吸的部位在、、。
23、卡尔文循环是所有植物碳同化的,因为。
24、光反应包括和两个阶段。
25、产生丙酮酸的糖酵解过程是与的共同途径。
26、呼吸作用的糖酵解是在细胞的进行的,而三羧酸循环是在进行的。
27、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是,它们的共同途径是。
28、高等植物呼吸作用多样性表现在、和。
29、正常呼吸链上的末端氧化酶是,抗氰呼吸的末端氧化酶是。
30、无氧呼吸的特征是,底物氧化降解,大部分底物仍是,因而释放。
31、水稻品种萌发第一个时期是从吸胀到萌到为止,主要进行呼吸,第二个时期从萌动开始、胚部长出真叶为止,则以呼吸为主。
植物根尖分生细胞所进行的主要是呼吸,延长区以上的细胞则是进行呼吸。
32、植物体内有机物质长距离运输的途径是。
33、筛管中含量最高的有机溶质是,而含量最高的无机离子是。
34、有机物总的分配方向是由到。
有机物分配有、、和等四个特点。
35、常用于研究有机物运输的方向有、和。
36、植物生长物质分为和。
37、植物激素五大类是、、、和。
38、植物激素的特点、和。
39、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和三种。
40、IAA化学名称,其生物合成前体是。
41、IAA的运输特点是。
41、IAA通过来促进细胞伸长。
42、IAA避光保存的原因。
43、GA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对α-淀粉酶的诱导是:由产生GA,运到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
44、GA的化学结构中均有的基本结构。
45、当IAA/GA比值高时,促进分化,IAA/GA比值低时,促进的分化。
46、CTK是的衍生物。
47、植物激素中的能延迟叶片衰老。
48、GA和ABA生物合成的原料是乙酰CoA,其生物合成前体物质,在日照条件下生成GA,日照条件下生成ABA。
49、诱导瓜类产生雌花的激素和。
50、ETH是一种态的激素,现已知它是由经一系列转变而成,直接前体,在条件下脱出NH3和CO2而生成ETH。
51、组织培养时,要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应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类激素,高比例的CTK/IAA诱导的产生,低比例的CTK/IAA诱导的形成。
52、指出参加下列生理过程的主要调节激素它们的作用是拮抗的。
顶端优势:、;黄瓜性别分化:、;器官脱落:、。
53、应用2、4-D处理未受精番茄雌花可得。
54、促进种子休眠的激素,解除种子休眠的激素。
使气孔关闭的激素,促进气孔开放的激素。
55、保存离体叶片绿叶的植物激素是,延长贮藏果蔬寿命的是,促进离层形成及脱落的是,防止脱落的是,打破马铃薯休眠的是,维持顶端优势的是,促进白菜提早抽薹的是,加快橡胶泌乳的是,促进矮生玉米节间伸长的是。
单项选择1、把植物组织放在高渗溶液中,则该组织。
A.吸水B.失水C.水分动态平衡D.水分不动2、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主要动力是。
A.吐水B.内聚力C.蒸腾拉力D.根压3、植物蒸腾作用最主要的方式是。
A.皮孔蒸腾B.气孔蒸腾C.角质蒸腾D.整体蒸腾4、当细胞在0.25M蔗糖溶液中吸水达动态平衡时,将该细胞置于纯水中,则该细胞。
A.吸水B.不吸水C.失水D.不失水5、进入越冬状态的休眠芽中,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
A.升高B.不变C.降低D.不确定6、被培养的番茄幼嫩部分表现出营养缺乏症,可能是缺。
A.NB.PC.KD.Ca7、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主要通过向植物地上部运输。
A.韧皮部B.胞间连丝C.木质部D.共质体8、缺镁时会产生缺绿症,表现为。
A.叶脉间缺绿B.叶缺绿不坏死C.叶肉缺绿D.叶脉保持绿色9、大量元素的含量超过植物干重的。
A.百分之一B.千分之一C.万分之一D.十万分之一10、首先在维管植物的较幼嫩部分表现出来缺素症的是。
A.KB.CaC.PD.Mg11、植物根部吸收离子较活跃的区域是。
A.分生区B.伸长区C.根毛区D.根冠12、缺乏下列元素均会引起失绿症,但缺绿首先出现在下部老叶的元素是。
A.FeB.MgC.MnD.Cu13、根部吸收的矿质盐向地上部运输的途径是。
A.导管B.筛管C.共质体D.微体14、植物体内参与循环的元素主要分布在。
A.老叶B.幼叶C.落叶D.病叶15、将叶绿素提取液放在直射光下,则可观察到。
A.反射光为绿色,透射光是红色B.反射光是红色,透射光为绿色C.反射光和透射光都是绿色D.反射光、透射光皆为红色16、属于CAM植物的是。
A.玉米B.小麦C.花生D.仙人掌17、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绿色细胞的。
A.线粒体内膜上B.液泡膜上C.类囊体膜上D.叶绿体膜上18、假环式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的产物是。
A.ATP、NAOPHB.ATP、H2O、NADPHC.ATP、O2、H2OD.ATP、H2O19、高等植物光合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是。
A.P680B.P700C.AoD.Pheo20、苹果储藏久了,组织内部会发生。
A.抗氰呼吸B.酒精发酵C.糖酵解D.乳酸发酵21、植物体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葡萄糖B.果糖C.蔗糖D.多糖22、对IAA浓度更敏感的器官是。
A.芽B.叶C.根D.茎23、使ACC增加的条件是。
A.缺氧B.氧多C.呼吸速率提高D.光合速率高24、果实催熟可选用的激素是。
A.GAB.KTC.ETHD.ABA25、植物受到创伤后迅速产生的内源激素是。
A.IAAB.CTKC.ABAD.ETH27、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是。
A.IAAB.GAC.CTKD.2,4-D28、工业上能够用于生产啤酒的激素是。
A.IAAB.GAC.CTKD.ABA29、多项选择1、可以证明根压存在的现象有。
A.溢泌B.商流C.吐水D.愈伤流E.渗透2、下列元素参加循环可再次被利用的有。
A.FeB.NC.MgD.CaE.K3、引起幼嫩部位首先表现出缺素症状的元素是。
A.MgB.FeC.PD.CaE.Mn4、作物追肥的生理指标有。
A.叶色B.酶类活性C.叶绿素含量D.细胞汁液浓度E.酰胺与淀粉含量5、缺素症首先出现在较老叶片的元素是。
A.FeB.KC.MgD.PE.N6、缺素症首先表现在幼嫩叶片的元素是。
A.CaB.FeC.MnD.CuE.B7、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选择光波的波长是。
A.663nmB.680nmC.470nmD.645nmE.540nm8、属于C3植物的有。
A.小麦B.水稻C.玉米D.高粱E.甘蔗9、线粒体内的末端氧化酶有。
A.细胞色素氧化酶B.黄素氧化酶C.抗坏血酸氧化酶D.交替氧化酶E.酚氧化酶10、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A.水份B.温度C.矿质元素D.O2E.CO211、植物体内有机物质分配特点是。
A.按源-库单位B.就近供应C.同侧运输D.优先供给生长中心E.成龄叶片间无供应关系12、绝大多数有机物在韧皮部的运输都有。
A.从源到库B.纵向运输C.双向运输D.横向运输E.无极性运输13、GA的生理效应有。
A.促进细胞伸长与分裂B.打破休眠C.诱导α-淀粉酶形成D.黄瓜多开雄花E.诱导单性结实14、CTK的生理效应有。
A.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B.解除顶端优势C.抑制衰老D.促进营养物质转移E.保持顶端优势15、促进插条生根的生长物质有。
A.NAAB.IBAC.GAD.B9E.MH16、ETH的三重反应指。
A.促进茎的伸长生长B.抑制茎的伸长生长C.促进上胚轴横向加粗D.抑制上胚轴横向加粗E.上胚轴失去负向地性而横向生长17、ETH的生理效应有。
A.三重反应B.促进果实成熟C.促进衰老和脱落D.诱导某些瓜类雌花分化E.促进橡胶树排胶18、向小麦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可以。
A.植株矮小B.叶面积小C.提高根冠比D.节间延长E.降低根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