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实验二

合集下载

dsp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总结

dsp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总结

dsp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总结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是利用数字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探索了DSP的原理和应用,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实验一:数字滤波器设计与性能测试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了数字滤波器,并通过性能测试来评估其滤波效果。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滤波器进行设计和实现,我们了解到数字滤波器在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实验二:数字信号调制与解调本实验旨在通过数字信号调制与解调的过程,了解数字信号的传输原理与方法。

通过模拟调制与解调过程,我们成功实现了数字信号的传输与还原,验证了调制与解调的可行性。

实验三:数字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频谱分析傅里叶变换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析方法,可以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揭示信号的频谱特性。

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掌握了频谱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实验四:数字信号的陷波滤波与去噪处理陷波滤波是一种常用的去除特定频率噪声的方法,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数字信号的陷波滤波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在去噪处理中的有效性。

实验五:DSP在音频处理中的应用音频处理是DSP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本实验中我们探索了DSP在音频处理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音频信号的降噪、均衡和混响处理,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

实验六:DSP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图像处理是另一个重要的DSP应用领域,本实验中我们了解了DSP在图像处理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实现了图像的滤波、边缘检测和图像增强等处理,并观察到了不同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通过以上一系列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DSP的原理与应用,并对不同领域下的信号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次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解,也为日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基础。

通过实验的结果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结论:DSP作为一种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dsp实验2:Code Composer Studio 入门

dsp实验2:Code Composer Studio 入门

苏州职业大学实训报告
图2.2创建工程文件
选择菜单“Project”的“Rebuild All”项,或单击工具条中的按钮;注意编
图 2.4修改工程文件
通过以上设置操作,重新编译后,程序中的用户堆栈的尺寸被设置成 1024 个字。

6.基本调试功能
(1)下载程序:执行File Load Program ,在随后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刚刚建立的
C:\ICETEK\F2812\DSP281x_examples\Lab0101-UseCCS\Debug\volume.out 文件。

设置软件调试断点:在项目浏览窗口中,双击volume.c 激活这个文件,移动光标到
图 2.6设置图形显示功能
-在弹出的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Clear Display”。

-按Alt+F5 运行程序.观察input 窗口的内容。

10.选择菜单File→workspace→save workspacs As…,输入文件名11.退出CCS 。

五.实验结果:
通过对工程文件“volume”的编译、执行后得到结果的图形显示如下:。

DSP实验二 拨码开关实验

DSP实验二 拨码开关实验

《DSP技术》课程实验报告学生姓名:所在班级:指导教师:记分及评价:项目满分5分得分一、实验名称拨码开关实验二、实验目的1.了解DSP开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了解IO的基本编程方法三、实验内容1. 2812CPU板的JUMP1的1和2脚短接,拨码开关SW1的第二位置ON。

2.E300板上的开关SW4的第二位置ON,其余OFF;SW5开关全部置ON;其余开关全部置OFF。

3.运行Code Composer Studio (CCS)(CCS3.3需要“DEBUG→Connect”)4. 用“Project\open”打开系统项目文件路径为“c:\DSP_examep\DSP281X_examples\e300_02_switch\Example_281x_switch.pjt”双击该文件5、输入主要程序。

6、编译程序并装载。

7.单击“Debug-GoMain”跳到主程序的开始;8. 单击“Debug\RUN”运行程序。

需要判断是高电平亮,还是低电平亮,可以使用中断调试。

在运行状态,在需要设置断点的位置的右边,双击,就可以产生红点。

表明设置了断点。

在view目录下,(如右边图所示:)打开watch window,(此项是用来检查和编辑变量或C表达式可以不同格式显示变量值,还可以显示数值、结构或指针等包含多个元素的变量),在本实验中观察temp变量的变化。

步骤:在debug目录下点run,在断点处,程序会停下来,可以观察temp变量的值。

(也可按“F10”单步运行程序,观察temp变量的值。

)9. 任意拨动E300底板上的拨动开关,观察LED和拨动开关的对应情况。

(LED1-LED7分别对应DSP数据总线的D0-D7)10.单击“Debug \ Halt”暂停持续运行,开关将对灯失去控制.11.关闭所有窗口,本实验完毕.四、实验程序与结果分析实验程序:#include "DSP281x_Device.h" // DSP281x Headerfile Include File#include "DSP281x_Examples.h" // DSP281x Examples Include Filevoid main(void){unsigned int temp;temp = 0;DINT;InitSysCtrl();InitPieCtrl();IER = 0x0000;IFR = 0x0000;InitPieVectTable();for(;;){asm(" nop ");temp = *(int *)0x2200&0x00ff;if(temp!=0x80){temp=(temp<<1)&0x00ff;asm(" nop ");* (int *)0x2200 = temp;}else * (int *)0x2200 =0x01;asm(" nop ");}}结果分析:多次拨动E300底板上的拨码开关,观察LED亮灭后,我们发现拨动开关的对LED1-LED7分别对应DSP数据总线的D0-D7,并且LED低电平时导通。

DSP实验报告_6

DSP实验报告_6

实验一: 闪灯实验熟悉DSP 软硬件测试系统实验目的1.了解SHARC 系列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程序开发过程和编程语言;2.熟悉集成开发工具VisualDSP++, 学会使用VisualDSP++进行SHARC 系列ADSP 的程序开发、编译与调试;3.掌握SHARC 系列ADSP 的程序加载设计和加载过程。

实验内容利用波形产生信号板, 结合FPGA 编程技术和程序编程器, 编写测试ADSP21065L 和FPGA 之间硬件连接的应用程序, 同时完成应用程序的加载和脱机操作, 在信号指示灯“HL2”上产生可调周期的脉冲信号, “点亮”与“熄灭”指示灯HL2。

实验要求通过DSP 编程, 在其FLAG11引脚上模拟如下波形的周期信号:要求:(1) 500H T ms >,500L T ms >. (2) 并用示波器查看波形, 测量信号周期。

实验步骤1. 熟悉电路图, 清楚波形产生电路板ADSP21065L 与可编程FPGA 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2. 编写FPGA 程序。

在FPGA 内部将ADSP21065L 的标志引脚FLAG11(引脚号26)设置为输出, 作为FPGA 的输入信号, 在FPGA 内部编程将该信号直接输出在发FPGA 的37引脚号上, 设置37引脚为输出信号, 驱动板上的HL2 LED 指示灯;3. 启动VisualDsp++4.5,选择project 工程选项菜单, 创建一个名称为Test.dpj 的工程文件, 选择处理器的型号为ADSP-21065L ;4.弹出一个对话框, 选择是否需要加入VDSP kernel ,选择“NO ”;5. 在工程中加入以下参考源文件:\exp1\test(boot)\ boot1.asm 和boot1.ldf 6.编译, 链接调试, 生成可执行文件。

7.运行程序, 可以看到波形发生电路板上的指示灯“HL2”不断闪动。

8. 利用示波器观测系统时钟,并测量产生信号的波形和周期。

DSP实验报告最终版

DSP实验报告最终版
PLL_Init(20);
SDRAM_init();
InitCTR();
PLL_Init(20);
SDRAM_init();
InitCTR();
//直流电机
//unsigned char dbScanCode,dbOld;
//unsigned char dbOld;
dbScanCode=dbOld=0;
在PWM调速时,占空比a是一个重要参数。以下三种方法都可以改变占空比的值:
(1)定宽调频法:这种方法是保持t1不变,只改变t2,这样使周期T(或频率)也随之改变。
(2)调宽调频法:这种方法是保持t2不变,只改变t1,这样使周期T(或频率)也随之改变。
(3)定频调宽法:这种方法是使周期T(或频率)保持不变。而改变t1和变t2。
2)设置CCS软件,点击debug—connect将试验箱和CCS软件连接。
3)右键单击project添加本实验程序,编译,将对应文件夹的*.out文件下载,点击debug-run运行程序。
·按键盘“1”键,进入直流电机程序,按键盘“3-6”键可以改变直流电机转速,按“7”或“8”键改变电机旋转方向。
键盘的扫描码由DSP得CTRKEY给出,当有键盘输入时,读此端口得到扫描码,当无键按下时,读此端口的结果为0。CTRCLKEY。读取的方法如下:
nScanCode=CTRKEY;nnn=CTRCLKEY;//nScanCode中为扫描码
对于高速运行的DSP,在两次读键盘之间可能需要增加延时语句。键盘连接原理如下:
ioport unsigned int *prsc0;
int nCursorCount;
void InitInterrupt();
void InitMcBSP();

DSP实验指导书输入输出

DSP实验指导书输入输出
c)点击File,选择Load Program,选中所要下载的*.out文件,点击“OK”则系统将可执行文件下载到实验板上的片外程序区中。之后就可对程序进行调试仿真。
7).程序单步执行
按F8,就可观察到程序单步运行的状态,并可观察D2的发光情况。
8).程序全速运行
按F5,就可观察到程序在全速运行状态下,D2的发光情况。并用示波器观察I/O管脚的波形。如果D2的闪烁不明显,可修改延时子程序。
GEL_MapAdd(0x1000,1,0xF000,1,1);/* External SRAM */
}
menuitem "F2407 DEBUGGER";
hotmenu flash_disable()
{
*(int *)SCSR2 = MP;
}
hotmenu flash_enable()
{
*(int *)SCSR2 = MC;
delay(1000);/* 延时子程序 */
delay(1000);/* 延时子程序 */
asm(" clrcxf");
*PADATDIR=*PADATDIR&0x0FF00;// IOPA端口设置为输出方式
*PBDATDIR=*PBDATDIR&0x0FF00;
*PCDATDIR=*PCDATDIR&0x0FF00;
}
SECTIONS
{
.vectors:>VECS PAGE 0
.text:>FLASH PAGE 0
.cinit :>FLASH PAGE 0
.data :>FLASH PAGE 0
.stack :>B0 PAGE 1

DSP原理及应用实验二---堆栈的使用方法

DSP原理及应用实验二---堆栈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堆栈的使用方法
• 1、实验要求: 用软件仿真的方法编译并调试幻灯 片第3页的实验参考程序,在存储器 中观察正确结果。
• 2、实验步骤
请认真倾听教师讲解的要点,也可参阅附 件1及附件2,结合思考题完成实验。写实验 报告时自行写出实验步骤。 操作步骤要点: (1)新建项目/新建文件/添加文件到项目/编 辑文件; (2)点“rebuild all”工具进行编译、汇编和 链接; (3)装载上一步生成的out文件; (4)运行后点“view/memory”观察运行结果。
• 3、实验程序——堆栈的使用方法
(1)汇编主程序文件
(3)链接命令文件
(2)中断向量表文件
• 4、实验思考题:
(1)修改主程序,实现堆栈区100个单元全 部数据变为“DEAD”。 (2)通过单步调试,观察SP和寄存器内容的 变化,简述堆栈的特点? (3) 重新编写主程序,用其它指令。

DSP实验报告

DSP实验报告

装订线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其应用指导老师:徐习东成绩:实验名称:实验一二三综合实验报告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DSP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

完成实验一、二、三。

完成4段程序的运行过程。

2、了解DSP的编程方法,学习TI资源文件的使用方法,3、认识中断、GPIO、定时器等的编程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一LED绿灯的控制:共阳极发光二极管原理图如下图1 发光二极管原理图通过GPIO控制发光二极管DS20~DS25的亮灭。

当GPIOFx=0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被点亮。

GPIO端口:GPIOF13~GPIOF8实验二实验名称:DSP实验综合报告姓名:学号:装订线利用CPU定时器和中断实现点亮了4盏规定的绿灯,同时控制灯分别以1s,100ms,10ms,1ms为周期交替亮灭。

通过设置CPU定时器,使1ms产生1个中断输出,再通过循环计数控制当分别产生1ms、10ms、100ms、1s的时间间隔进入中断,控制相应LED亮灭。

实验三分别用两种TI资源的方法编程,实现控制绿灯和红灯的要求。

方法一是仅仅使用TI规定的变量编程,方法二是使用TI资源的内置文件,初始化文件和.c文件等中的自带函数。

把6盏绿灯及16盏红灯有规律地控制点亮。

红灯的控制:LED接口如图:1、一端接电源高电平红灯的控制:2、一端接锁存器的输出;3、由两个锁存器控制16盏灯;两个锁存器:1、输入数据为实验名称:DSP实验综合报告姓名:学号:装订线GPIOB8 ~GPIOB15;2、锁存信号由GPIOE0 ~GPIOE2 控制;点灯控制:1、先确定第几组,第几盏;2、GPIOE输出组号,GPIOB输出位号;3、延时,GPIOE输出锁存信号三、主要仪器设备TMS实验板、PC机、程序烧写器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实验一(1)学习DSP的相关内部元件的使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IIR 滤波器设计一、实验目的:1.认真复习滤波器幅度平方函数的特性,模拟低通滤波器的巴特沃思逼近、切比雪夫型逼近方法;复习从模拟低通到模拟高通、带通、带阻的频率变换法;从模拟滤波器到数字滤波器的脉冲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掌握巴特沃思、切比雪夫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利用模拟域频率变换设计模拟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的方法.。

3.掌握利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设计巴特沃思、切比雪夫低通、带通、高通、带阻数字滤波器。

4.熟悉利用MATLAB 直接进行各类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a. 设计模拟低通滤波器,通带截止频率为10KHz,阻带截止频率为16KHz,通带最大衰减1dB,阻带最小衰减20dB。

(1) 分别用巴特沃思、切比雪夫I、切比雪夫II 型、椭圆型滤波器分别进行设计,并绘制所设计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图。

(2) 在通带截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分别用n=3,4,5,6 阶贝塞尔滤波器设计所需的低通滤波器,并绘制其相应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图。

%%%%%%%%%----巴特沃思-----%%%%%%%clc;clear all;omegap=10000*2*pi;omegas=16*10^3*2*pi;Rp=1;As=20;[N,omegac]=buttord(omegap,omegas,Rp,As,'s');%低通的节次[b,a]=butter(N,omegac,'s');[H,w]=freqs(b,a);%设计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图subplot(211)plot(w/2*pi/1000,20*log10(abs(H)))title('巴特沃思幅频特性')Angle=angle(H);%相频subplot(212)plot(w/2*pi/1000,Angle)title('相频特性')%%%%%%%%%----切比雪夫I-----%%%%%%%[NI,omegacI]=cheb1ord(omegap,omegas,Rp,As,'s');%低通的节次[b1,a1]=cheby1(NI,Rp,omegacI,'s');%切比雪夫I模拟低通滤波器[H1,w1]=freqs(b1,a1);figuresubplot(211)plot(w1/2*pi/1000,20*log10(abs(H1)))title('切比雪夫I幅频特性')Angle1=angle(H1);%相频subplot(212)plot(w1/2*pi/1000,Angle1)title('相频特性')%%%%%%%%%----切比雪夫II-----%%%%%%%[NII,omegacII]=cheb2ord(omegap,omegas,Rp,As,'s');%低通的节次[b2,a2]=cheby2(NII,As,omegacII,'s');%切比雪夫II模拟低通滤波器%w0=[omegap,omegas];[H2,w2]=freqs(b2,a2);figuresubplot(211)plot(w2/2*pi/1000,20*log10(abs(H2)))title('切比雪夫II幅频特性')Angle2=angle(H2);%相频subplot(212)plot(w2/2*pi/1000,Angle2)title('相频特性')%%%%%%%%%----椭圆型滤波器-----%%%%%%%[Nt,omegact]=ellipord(omegap,omegas,Rp,As,'s');%低通的节次[bt,at]=ellip(Nt,Rp,As,omegact,'s');%椭圆型滤波器模拟低通滤波器%w0=[omegap,omegas];[H3,w3]=freqs(bt,at);figuresubplot(211)plot(w3/2*pi/1000,20*log10(abs(H3)))title('椭圆型滤波器幅频特性')Angle3=angle(H3);%相频subplot(212)plot(w2/2*pi/1000,Angle3)title('相频特性')(2)%%%%%%%%%----贝塞尔滤波器n=3、4、5、6-----%%%%%%% clc;clear all;omegap=10000*2*pi;Rp=1;As=20;for n=3:6[b,a]=besself(n,omegap);%低通的节次[H,w]=freqs(b,a);%设计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图figuresubplot(211)plot(w/2*pi/1000,20*log10(abs(H)))title('幅频特性')Angle=angle(H);%相频subplot(212)plot(w/2*pi/1000,Angle)title('相频特性')Endb. 设计模拟高通滤波器,通带截止频率为2000Hz,阻带截止频率1500Hz,通带最大衰减为3dB,阻带最小衰减为15dB。

(1) 分别用巴特沃思、切比雪夫I 型滤波器首先设计模拟低通滤波器,再通过频率转换成高通滤波器,并分别绘制所设计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图。

%%%%%%%%%----巴特沃思低通转化为高通-----%%%%%%%clc;clear all;omegap=2000*2*pi;omegas=1500*2*pi;Rp=3;As=15;[N,omegac]=buttord(omegap,omegas,Rp,As,'s');%低通的节次[b,a]=butter(N,omegac,'s');[bt,at]=lp2hp(b,a,omegac);%巴特沃思低通转化为高通[H,w]=freqs(bt,at);%设计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图subplot(211)plot(w/2*pi/1000,20*log10(abs(H)))title('巴特沃思幅频特性')Angle=angle(H);%相频subplot(212)plot(w/2*pi/1000,Angle)title('相频特性')%%%%%%%%%----切比雪夫I低通转化为高通-----%%%%%%% [NI,omegacI]=cheb1ord(omegap,omegas,Rp,As,'s');%低通的节次[b1,a1]=cheby1(NI,Rp,omegacI,'s');%切比雪夫I模拟低通滤波器[bg,ag]=lp2hp(b1,a1,omegacI);%切比雪夫I低通转化为高通w0=[omegap,omegas];[H1,w1]=freqs(bg,ag);figuresubplot(211)plot(w1/2*pi/1000,20*log10(abs(H1)))title('切比雪夫I幅频特性')Angle1=angle(H1);%相频subplot(212)plot(w/2*pi/1000,Angle1)title('相频特性')(2) 直接用巴特沃思、切比雪夫I 型滤波器设计高通滤波器,并分别绘制所设计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图。

%%%%%%%%%----巴特沃思高通滤波器-----%%%%%%%clc;clear all;omegap=2000*2*pi;omegas=1500*2*pi;Rp=3;As=15;[N,omegac]=buttord(omegap,omegas,Rp,As,'s');%低通的节次[b,a]=butter(N,omegac,'high','s');%直接高通系数[H,w]=freqs(b,a);%设计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图subplot(211)plot(w/2*pi/1000,20*log10(abs(H)))title('巴特沃思幅频特性')Angle=angle(H);%相频subplot(212)plot(w/2*pi/1000,Angle)title('相频特性')%%%%%%%%%----切比雪夫I低通转化为高通-----%%%%%%%[NI,omegacI]=cheb1ord(omegap,omegas,Rp,As,'s');%低通的节次[b1,a1]=cheby1(NI,Rp,omegacI,'high','s');%切比雪夫I%直接高通系数[H1,w1]=freqs(b1,a1);figuresubplot(211)plot(w1/2*pi/1000,20*log10(abs(H1)))title('切比雪夫I幅频特性')Angle1=angle(H1);%相频subplot(212)plot(w/2*pi/1000,Angle1);tille(‘相频特性’)c. 设计模拟带通滤波器,其通带带宽为B=2π×200rad/s,中心频率Ω0=2π×1000rad/s,通带内最大衰减为δ1=3dB,阻带Ωs1=2π×830rad/s,而Ωs2=2π×1200rad/s,阻带最小衰减δ2=15dB。

(1) 分别用巴特沃思、切比雪夫I 型滤波器首先设计模拟低通滤波器,再通过频率转换成带通滤波器,并分别绘制所设计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图。

%%%%%%%%%----巴特沃思低通转化为带通滤波器-----%%%%%%%clc;clear all;omegap1=900*2*pi;omegap2=2*pi*1100;omegas1=830*2*pi;omegas2=2*pi*1200;Rp=3;As=15;B=2*pi*200;omega0=2*pi*1000;omegap=[omegap1,omegap2];omegas=[omegas1,omegas2];[N,omegac]=buttord(omegap,omegas,Rp,As,'s');%低通的节次[z,p,k]=buttap(N);%零极点b=k*real(poly(z));a=real(poly(p));[b1,a1]=lp2bp(b,a,omega0,B);[H,w]=freqs(b1,a1);subplot(211)plot(w,abs(H))title('幅频特性')Angle=angle(H);%相频subplot(212)plot(w/2*pi/1000,Angle)title('相频特性')%%%%%%%%%----切比雪夫I低通转化为带通滤波器-----%%%%%%% clc;clear all;omegap1=900*2*pi;omegap2=2*pi*1100;omegas1=830*2*pi;omegas2=2*pi*1200;Rp=3;As=15;B=2*pi*200;omega0=2*pi*1000;omegap=[omegap1,omegap2];omegas=[omegas1,omegas2];[N,omegac]=cheb1ord(omegap,omegas,Rp,As,'s');%低通的节次[z,p,k]=cheb1ap(N,Rp);%零极点b=k*real(poly(z));a=real(poly(p));[b1,a1]=lp2bp(b,a,omega0,B);[H,w]=freqs(b1,a1);figuresubplot(211)plot(w,abs(H))title('幅频特性')Angle=angle(H);%相频subplot(212)plot(w/2*pi/1000,Angle)title('相频特性')(2) 直接用巴特沃思、切比雪夫I 型滤波器设计带通滤波器,并分别绘制所设计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