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银川一中一模)语文试卷A
宁夏银川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9届宁夏银川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8 年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首演。
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们感受到“悬崖村”近年来发生的 的变化。
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 )。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爬的藤梯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舞剧中,新生代的表演热情奔放,老一辈的表演 ,塑造出一个个饱满鲜活的形象,如柔美温婉的阿果、隐忍顽强的阿达、庄重贤惠的阿嫫……。
他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 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
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证明,《大凉山的回响》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心灵回响”。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 ,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而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串联故事,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B .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C .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表演故事,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D .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串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翻天覆地 丝丝入扣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B .翻天覆地 有条不紊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C .前所未有 丝丝入扣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D .前所未有 有条不紊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B .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的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C .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D .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第II 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9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 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 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2019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9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乡愁记忆: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陆邵明乡愁记忆既能对游子产生一种无声无形的磁力,也能够让栖居者与返乡人找到精神的原点与起点。
相比大城市,小城镇拥有尺度紧凑、生活节奏慢及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
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及小城镇产业、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歌曲“小城故事”中的乡愁记忆及其载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乡愁不能仅仅成为封存在记忆里的“一幅画”,更不能沦为春节返乡的一种乡痛。
那么,“如何让乡愁记忆成为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不妨借用赫伯特·西蒙的观点,通过适宜的策略维持活化独特资源与现有环境:尽量保存稀有的乡愁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乡愁资源并在允许范围内寻求创新发展。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守住底线,保护保育好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物质文化基因,保护好独有的地理禀赋、自然风景与文化资源,保留好特色老街、具有特色风貌的道路,构建好小城镇的记忆坐标系,让游子回家有熟悉的方向感与曾经拥有的年代感。
保护好有代表性的住宅、不同时代典型的建筑物(学校、茶馆等)、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集市、庙会等),保育好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记忆坐标点,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与自豪感。
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相关政策法规是守住底线的中坚力量,主要是通过技术导则来管控。
二是打造创新引擎,开发利用好文化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乡愁资源,要做好科学规划与引导。
在宏观层面的总体布局中,应正确协调好新区与老区、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对乡愁特色资源有干扰影响的建筑、产业或项目,应明确处理措施。
此外,以“乡愁”为着眼点引导小城镇特色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
基于乡愁记忆的城镇保护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要盲目求快、求大、求高,而要远近结合、量力而行。
在模式机制上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在推动小城镇特色发展方面,政府、市场、民间力量要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银川一中第二次模拟考试)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应有对生活现实的深切抵达中国诗歌有着悠久而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要求诗歌产生一定的现实功用,介入、改变外部现实,一直是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了光辉而灿烂的中国诗歌文化,使诗歌不断走入人民大众的内心之中和生活之中。
近年来,诗歌中的现实书写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打工诗歌、乡土诗歌、城市诗歌也是各有其问题。
“打工诗歌”写作现象将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和写作群体呈现到了社会大众面前,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
打工诗歌的写作贴近生活、“接地气”、有真情,体现着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但是,如果深入地、大量地阅读作品,便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问题。
“打工诗歌”作品数量很多,但却大同小异,“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在艺术上存在粗糙、直白、重复等问题,文学性不强。
从深层次来讲,诗首先是诗,应该用诗的方式说话,评价其成就的最终尺度只能是艺术水准和品质。
在打工诗歌的写作中,有一部分是跟风的、人云亦云的写作,所书写的现实是想象的、观念的、概念化的,而与真实、丰富、复杂的社会现实并不搭界。
乡土诗歌的写作资源是广袤的乡村。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农村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也遭遇着挑战,这对于写作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但就现实之中的乡土诗歌创作而言,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乡土诗歌写作的群体很大,但写得好的、有特色的还不多。
很多诗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前现代社会,一味把乡土、乡村写成桃花源、乌托邦。
个别这样的写作并无不可,但是如果风靡一时、大行其道,无疑是有问题的。
因为这样的写作,前人早已写过无数遍了,并无新意,而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早已发生变化,再用那种封闭、单向度的抒情方式来呈现乡村,无异于刻舟求剑甚至是掩耳盗铃。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语文试题卷( 银川一中第四次模拟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底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 一) 阐述类文本阅读 ( 此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①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
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怀对象。
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
个体研究诚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忽视整体的结果必定是盲人摸象。
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
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来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隔和沉醉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涨的关系。
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好,更接近真切。
③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
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拘束。
比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似的,但在创建文学形象的维度下比较,不只有益并且必要。
有些比较无心义,并不是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而后呢”这个问题。
④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
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目睹,也很重要。
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
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此后我们批评“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为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没关系。
⑤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
因为有文件,制度很简单比较,但也出缺点,一是文件资料有太多不行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体未必属于文明的范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实质是制度的拟订者对受制度拘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
此刻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边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⑥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围:从详细的物到生活方式、思想方式,从中心价值观点到详细的物。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愁记忆: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陆邵明乡愁记忆既能对游子产生一种无声无形的磁力,也能够让栖居者与返乡人找到精神的原点与起点。
相比大城市,小城镇拥有尺度紧凑、生活节奏慢及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
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及小城镇产业、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歌曲“小城故事”中的乡愁记忆及其载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乡愁不能仅仅成为封存在记忆里的“一幅画”,更不能沦为春节返乡的一种乡痛。
那么,“如何让乡愁记忆成为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不妨借用赫伯特·西蒙的观点,通过适宜的策略维持活化独特资源与现有环境:尽量保存稀有的乡愁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乡愁资源并在允许范围内寻求创新发展。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守住底线,保护保育好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物质文化基因,保护好独有的地理禀赋、自然风景与文化资源,保留好特色老街、具有特色风貌的道路,构建好小城镇的记忆坐标系,让游子回家有熟悉的方向感与曾经拥有的年代感。
保护好有代表性的住宅、不同时代典型的建筑物(学校、茶馆等)、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集市、庙会等),保育好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记忆坐标点,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与自豪感。
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相关政策法规是守住底线的中坚力量,主要是通过技术导则来管控。
二是打造创新引擎,开发利用好文化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乡愁资源,要做好科学规划与引导。
在宏观层面的总体布局中,应正确协调好新区与老区、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对乡愁特色资源有干扰影响的建筑、产业或项目,应明确处理措施。
此外,以“乡愁”为着眼点引导小城镇特色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
基于乡愁记忆的城镇保护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要盲目求快、求大、求高,而要远近结合、量力而行。
在模式机制上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在推动小城镇特色发展方面,政府、市场、民间力量要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
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
”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畋,据称有田数百亩。
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
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
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
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
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士身份的。
并且,隐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
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正如《高士传》中所言:“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
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莱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
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
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剩余产品,不得不与人世发生联系。
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
如南朝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
朱百年仍可隐藏自己的面目。
而有一些渔樵者则选择性地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
屈原行吟泽畔时遇到的沧浪渔父,《庄子·渔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渔父便是这样的世外高人。
渔父、樵夫来自隐士的世界,却对人世有着独特的见解,只言片语,拨醒梦中人。
渐渐地,渔樵问答亦成为世外人看世内事的一种象征。
除此之外,隐士还依托山林资源,从事其他职业,如安期生卖药,姜歧蓄养蜜蜂,范元琰种菜,傅山行医等,凡此种种,行于世间。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乡愁记忆: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陆邵明乡愁记忆既能对游子产生一种无声无形的磁力,也能够让栖居者与返乡人找到精神的原点与起点。
相比大城市,小城镇拥有尺度紧凑、生活节奏慢及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
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及小城镇产业、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歌曲“小城故事”中的乡愁记忆及其载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乡愁不能仅仅成为封存在记忆里的“一幅画”,更不能沦为春节返乡的一种乡痛。
那么,“如何让乡愁记忆成为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不妨借用赫伯特·西蒙的观点,通过适宜的策略维持活化独特资源与现有环境:尽量保存稀有的乡愁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乡愁资源并在允许范围内寻求创新发展。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守住底线,保护保育好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物质文化基因,保护好独有的地理禀赋、自然风景与文化资源,保留好特色老街、具有特色风貌的道路,构建好小城镇的记忆坐标系,让游子回家有熟悉的方向感与曾经拥有的年代感。
保护好有代表性的住宅、不同时代典型的建筑物(学校、茶馆等)、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集市、庙会等),保育好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记忆坐标点,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与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愁记忆: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陆邵明乡愁记忆既能对游子产生一种无声无形的磁力,也能够让栖居者与返乡人找到精神的原点与起点。
相比大城市,小城镇拥有尺度紧凑、生活节奏慢及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
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及小城镇产业、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歌曲“小城故事”中的乡愁记忆及其载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乡愁不能仅仅成为封存在记忆里的“一幅画”,更不能沦为春节返乡的一种乡痛。
那么,“如何让乡愁记忆成为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不妨借用赫伯特·西蒙的观点,通过适宜的策略维持活化独特资源与现有环境:尽量保存稀有的乡愁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乡愁资源并在允许范围内寻求创新发展。
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守住底线,保护保育好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物质文化基因,保护好独有的地理禀赋、自然风景与文化资源,保留好特色老街、具有特色风貌的道路,构建好小城镇的记忆坐标系,让游子回家有熟悉的方向感与曾经拥有的年代感。
保护好有代表性的住宅、不同时代典型的建筑物(学校、茶馆等)、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集市、庙会等),保育好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记忆坐标点,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与自豪感。
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相关政策法规是守住底线的中坚力量,主要是通过技术导则来管控。
二是打造创新引擎,开发利用好文化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乡愁资源,要做好科学规划与引导。
在宏观层面的总体布局中,应正确协调好新区与老区、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对乡愁特色资源有干扰影响的建筑、产业或项目,应明确处理措施。
此外,以“乡愁”为着眼点引导小城镇特色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
基于乡愁记忆的城镇保护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要盲目求快、求大、求高,而要远近结合、量力而行。
在模式机制上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在推动小城镇特色发展方面,政府、市场、民间力量要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守住乡愁文化底线;市场不能为所欲为,要遵守规矩、担起责任;民间力量不能盲目跟风,需要引导与培育。
只有在尊重地方文化特色、定居者的生活习惯的前提下,重新组合既有资源、要素,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就业岗位、住房保障等因素,摸清乡愁记忆的来龙去脉,充分发挥体制内外的合力,才能让小城镇保持特色、健康发展。
总之,对于小城镇特色发展来说,乡愁是一面镜子,一方面审视“旧”故乡过去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照亮“新”故乡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政府来讲,职责是守住底线,科学引导乡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于众多游子而言,将乡愁记忆化为建设故乡的行动才是祛除乡痛的最好良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乡愁记忆是一种无声无形的力量,它能让栖息寄居之人及返乡者找到精神的源头。
B.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歌曲“小城故事”将不断深入人心,挑战着人们的乡愁记忆。
C.小城镇中的特色老街、有时代印记的建筑和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都是应该得到保护的。
D.建设有特色的小城镇,需要多方协作,合力发展,只有在尊重地方文化特色、生活习惯的背景下,多考虑、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健康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由当前乡愁记忆面临困境出发,讨论了乡愁记忆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B.文章首段提出问题,之后就此问题进行了解答,最后一段总说,重申乡愁的作用。
C.文章从保护原有文化和创新开发文化资源两方面运用对比的手法论证了怎样利用乡愁资源的问题。
D.文章论述严密,除了方法外,先对政府、市场、民间力量提出警示,又给出了注意事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使小城镇健康发展,就要保育好城镇地方文化资源,不改变城镇地方文化形式。
B.如果能有效开发利用乡愁资源,就可以很好引导我国小城镇的建设特色、健康发展。
C.基于乡愁记忆的城镇保护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当地政府不能贪大求快。
D.乡愁对于小城镇特色发展来说有较大作用,所以政府可在乡愁记忆上着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2018年3月28日,第五届“财经中国V论坛——人工智能:现实与图景”在北京举行。
与会专家表示,尽管当前在一些典型化、标准化领域,人工智能得到了广泛运用,产业正处在快速扩散阶段,但同时也应看到差距。
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认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
第一、缺少重大原创成果。
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
第三、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第四、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对于部分人士担忧人工智能发展可能造成失业,从而导致社会性问题的说法,人工智能发展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李春平表示,人类的一部分事务性劳动逐渐由机器来替代,这是不可逆转的。
“这样的替代,也不纯粹是人工智能技术出现所带来的,还包括其他技术。
不过,在很多领域中,并非简单的替代,而更多的是新型技术和行业如何更深度地融合。
”李春平说。
(摘编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人工智能产业快速扩散专家称仍要坚持务实发展》,有删改)材料二: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情况【注】e:预计的,估算的(数据源自《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 材料三:开源化浪潮将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争夺的主战场,而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将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突破。
对此,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表示:“到了智能化时代,想把事情往前推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因为大家都知道做人工智能的基础首先是最基本的大数据,数据从哪来,数据所有权、使用权怎么开放,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大家才都能运用。
”在业内专家看来,人工智能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如何更好协同在一起,形成良好的AI发展生态。
其次是建立统一标准,规范大家的行为。
最终还是要行业应用,行业深度融合,这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
“未来人工智能行业要标准化,把一些标准制定出来,这个行业会形成更大的突破。
另外,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制定问题,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拿无人汽车来说,自动驾驶这个环节,已经涉及法律法规。
一旦法律法规跟上了,人工智能的落地也会更加快速。
”金山云高级副总裁、合伙人梁守星坦言。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有删改)材料四:韩国信息通信技术振兴中心发表报告指出,中国政府每年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超过350亿元人民币,发展迅猛,与美国的技术差距已从2015年的2.8年缩短至1.9年;而韩国则原地踏步,仅由2015年的2.4年减为2.3年,已被中国反超。
报告指出,韩国仅仅依托个别企业投入,政府至今尚未主导设立任何人工智能研究所,每年对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投入的预算也只有1630亿韩元,仅相当于中国的2.7%。
前几日,特朗普公开挑起中美贸易战,向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总值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用于限制中国投资购买美国公司技术。
此次征税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限制中国正在崛起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关于中美的AI竞赛,比尔·盖茨在接受CNN采访中说,虽然中国AI发展迅速,扶持力度巨大,但中国在AI方面并不能超越美国。
现 Alphabet 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则表示:在未来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AI技术有望快速赶超美国,成为核心驱动力。
由于美国的崛起也是源于新科技的诞生,所以,如果中国真的在AI 领域超越美国,将有可能撼动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
(摘编自互联网,有删改)4.下列关于人工智能产业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近些年一方面发展迅速,形势喜人;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B.中国人工智能应用想要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突破,首先需要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
C.与中国相比,韩国人工智能产业近几年发展相对迟缓,其重要原因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不够,每年投入只有1630亿元。
D.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其目的之一就是限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可能造成失业而导致社会性问题的担忧,有人认为大可不必,因为机器逐渐代替人类的一些事务性劳动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B.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还需逐步完善。
C.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埃里克·施密特,他们都承认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至于将来能否超越美国,他们的看法有所不同。
D.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从2015年到2018年增长率一直呈递增趋势,且在2018年将会掀起一个发展新高潮,预计产业规模将达到200亿元,预计增长率将超过50%。
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该怎么做?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英雄佛刘清明节前夕,爸爸给乡下的奶奶打电话,乡下的奶奶说,今年就不用回来啦,有些事奶奶一个人就都办了。
爸爸说,那怎么行呢,即便是我答应,虎子也不会答应啊。
乡下的奶奶说,那你们就来吧,其实我也想虎子了。
虎子不是别人,就是我。
不算今年,我已经是第四次回去看望乡下的奶奶和叔叔了。
一想到乡下奶奶的小院,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向往,我知道,那是我另一个意义上的家。
回去那天的阳光很不错,春风已经把田野吹出了毛毛绿。
老远,我就看见了站在村口的奶奶,我大喊一声,像一只脱了缰的小马驹,奔向奶奶的怀抱。
乡下的奶奶流泪了,她喜悦的脸庞上堆满了皱纹。
这样的时刻,无论是奶奶、爸爸,还是我,都是幸福的。
乡下奶奶的院落不是很大,有一年下雨,西边的院墙还倒掉了,本来乡下的奶奶是想等当兵的叔叔回家修砌的,可是叔叔没有等来,却等到了爸爸。
那一次,爸爸很卖命,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一个人忙活了两天,虽然墙修砌得不是很好,可是爸爸却累虚脱了。
乡下的奶奶说,你这又是何必呢?爸爸说,只有这样,我的心才能安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