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3 物质的量浓度 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2.3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2.3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化学教案

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其化学变化,并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3.能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变化观念:认识物质的量浓度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建立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基于物质的量浓度定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物质的化学变化。

3.科学探究:选择常见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1.概念: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为c B,常用单位为mol/L或mol·L-1。

2.表达式:c B=n BV,其中的“V”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非溶剂的体积。

3.简单计算(1)已知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求其他离子的浓度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化学组成中的离子个数之比。

例如:Na2SO4溶液中,c(SO2-4)=1 mol·L-1,则c(Na+)=2__mol·L-1,c(Na2SO4)=1__mol·L-1。

(2)已知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浓度例如:2.0 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则该溶液的浓度为__0.1__mol·L-1。

(3)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气体溶于水形成V L 溶液计算浓度例如:标准状况下,11.2 L HCl 气体溶于水配成200 mL 溶液,则该溶液的浓度为2.5__mol·L -1。

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1)换算公式:c B =1 000ρw Mmol ·L -1M :溶质B 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 -1);ρ:溶液密度(单位:g·mL -1);w :溶质的质量分数。

(2)推导方法设溶液体积为1 L ,则c B =n BV=ρ g ·mL -1×1 000 mL ×wM g ·mol -11 L =1 000ρw Mmol ·L -1。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讲义: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教师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讲义: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教师版)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和应用,能计算有关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2.能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自主梳理一.物质的量浓度1.在很多情况下取用溶液时,一般不是称量它的质量,而是量取它的_______。

2.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单位_______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___________,常用的单位为__________。

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1.已知溶液中某种粒子的浓度,求其他粒子的浓度。

如是单一溶质的溶液,可根据溶质的化学式计算;如为混合溶液,则据______守恒计算。

2.溶液稀释的计算。

实验室中常要将浓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稀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在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用c(浓)·V(浓)=______________的式子进行计算。

一、1.体积2.体积物质的量mol·L-1二、1.电荷2.c(稀)·V(稀)预习检测1.(2022年陕西陈仓区期中)某同学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0.0059mol·L-1。

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A.溶解度(S)B.物质的量浓度(c)C.质量分数(ω)D.摩尔质量(M)【答案】B【解析】葡萄糖为0.0059mol·L-1,涉及单位为mol·L-1,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溶解度的单位为g,质量分数无单位,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答案为B项。

2.(2023年江苏省海门中学期中)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铝、氯化镁、氯化钠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三种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2∶3B .9∶4∶1C .3∶2∶1D .1∶1∶1【答案】C【解析】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化学式中含有离子的个数,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lCl 3、MgCl 2、NaCl 三种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1×2)∶(1×1)=3∶2∶1,与溶液的体积无关;答案选C 项。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 全一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20套】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 全一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20套】

本套资源目录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及物质的转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2节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2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3节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3节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2节第1课时氯气的性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2节第2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的检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__摩尔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第2节金属材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第1课时原子结构核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2节第1课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2节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3节化学键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及物质的转化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公开课教案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公开课教案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单元2学科化学年级高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观察化学物质的质量、体积、状态,从微观上学习化学物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体会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化学仪器分类的基本方法,理解容量瓶、烧杯等化学仪器的区别,通过结合理论与实际感知化学学习的魅力,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掌握多种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通过实验分析不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的能力,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探究和学习,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容量瓶相关概念以及容量瓶的使用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学习和掌握稀释浓溶液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实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用量筒称量液体物质。

教师:实验室中,可以直接用称量好的固体或液体试剂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但如果要求比较精确,就需要使用容积精确的仪器,如容量瓶。

容量瓶是什么?容量瓶长什么样?跟随老师的思路思考。

通过提问,引出今天学习的新内容。

图文并茂,能够较快地让学生进入本节课堂学习。

通过思考,打开同学们的思路。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新课讲解:容量瓶教师:容量瓶是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由瓶体和瓶塞两个部分组成。

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的规格(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 和1000mL等几种)、温度(一般标记温度为20℃),容量瓶瓶颈有一根刻度线。

(展示图片)思考讨论:容量瓶的使用教师:容器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

当液体的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时,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容积相等。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目标与素养:1.初步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方法,拥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2.知道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3.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一、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表达式:w (溶质)=m (溶质)m (溶液)×100%。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2)符号:c B ,常用单位:mol·L -1。

(3)表达式:c B =n B V 。

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中,V 表示溶液的体积,在进行简单计算时,一定要辨析所给体积是否为溶液体积,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

(1)98 g H 2SO 4溶于1 L 水中配成溶液即得到1 mol·L -1的H 2SO 4溶液,这句话正确吗?为什么?[提示] 不正确。

单位体积溶液强调的是溶液的体积。

将98 g H 2SO 4(即1 mol)溶于1 L 水后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 L ,故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 -1。

(2)从500 mL 2 mol·L -1的NaCl 溶液中,取出100 mL ,则这10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含有的NaCl 为多少摩?[提示] 2 mol·L -1,0.2 mol 。

(3)500 mL 1 mol·L -1的NaOH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提示] 0.5 mol,20 g 。

(4)1 mol·L -1 Na 2SO 4溶液中Na +和SO 2-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多少?[提示]c(Na+)=2 mol·L-1,c(SO2-4)=1 mol·L-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从容说课本节内容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是中学化学三个重要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是mol。

物质的量这个词学生初次接受,难以理解,为了加强学生的直观感觉,可结合实际导入对不同的物质量度单位不同进行比较说明。

小米只能按斤,不能按粒;钻石的单位是“克拉”等。

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原子之间的反应,能否找一个物理量,把宏观质量与微观微粒数联系起来——这就是物质的量的意义。

物质的量既不能理解为质量,也不能理解为数量,它是衡理物质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单位及摩尔质量,后两部分介绍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并分别介绍有关概念的简单计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不要在本节内容中出现,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有关概念。

本节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而且都很抽象。

限于学生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在本节中对这部分内容理解得很透,只能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时,对所学知识基本理解。

在讲述难度比较大的一些概念时,如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等,尽量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概念,尽可能多地利用比喻性描述和直观教具,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2.气体摩尔体积3.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课时安排4课时第1课时教学设计三维目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烧杯、铝片、硫磺、镁、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钻石早在4000多年前就被人类发现,事实上它已在地表蕴藏亿万年。

由于它所散发出来的光泽永恒灿烂,在远古法老时代,钻石是贵族独有的珍宝,渐渐地,钻石被用来象征爱情的坚贞不渝。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三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三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第二步:求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n(HCl)
c(HCl) =
V[HCl(aq)]
= 0.1mol
0.1 L
= 1 mol/L
答:H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
三、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计算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①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液体积
②标准状况下,已知气体体积和溶液体积
微粒数 (N)
气体体积 (V)
浓度为0.1mol/L 。
( ×)
(4)将1L 10 mol/L盐酸加入9L水中,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
度是 1mol/L。
( ×)
二、物质的量浓度
判断准确溶液中的溶质
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如Na、Na2O、Na2O2溶于水生成NaOH;
②含结晶水的物质: CuSO4·5H2O→CuSO4; Na2CO3·10H2O→Na2CO3。
【学以致用】判断正误。
(1)1mol NaOH固体溶于1L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
(2)40g 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40g/L。
(× )
(3)从500 mL1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50 mL溶液,其中NaCl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mol/L(或 mol·L-1)

注意:

(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而不是用质量表示

(2)体积是指溶液的体积 ,不是溶剂的体积

(3)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

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4)要准确判断溶液中的溶质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谢谢观看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方法。

2. 难点:物质的量浓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 结合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量筒、滴定管等。

2. 教学课件:物质的量浓度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实例: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量浓度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讲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解释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摩尔质量等的关系。

3. 讲解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方法:讲解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举例说明计算方法。

4.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5. 应用练习:让学生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应用题目,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介绍物质的量浓度在实际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探讨物质的量浓度与其他浓度概念(如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实验设计:根据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九、课后作业1. 计算题目:根据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计算给定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3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教材分析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它可以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

同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4.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引言]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要使用溶液。

溶液的浓稀程度我们用浓度来表示。

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便是其中的一种。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一、物质的量浓度[问]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呢?请大家阅读课本55页第一部分内容“物质的量浓度”后回答。

[学生阅读,总结][师]请大家用准确的语言叙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说出它的符号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B)[问]B的含义是什么?[生]B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

[师]对!其不但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分子,还可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电离出的离子。

[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我们也可以简化为一个代数式,怎样表示?[生]物质的量浓度c(B)等于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n(B)与溶液的体积V的比值。

[板书]c(B)=n(B)/V(液)[问]能从上式得出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吗?[生]能!是摩尔每升或摩尔每立方米。

[板书]单位:mol/L(或mol/m3)[师]在中学化学中,我们最常用的单位是摩尔每升。

[过渡]下面,我们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来进行一些计算。

[板书]1.将28.4 g Na2SO4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求出溶液中Na+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师]请大家用规范的解题格式解答此题。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同时请一位同学上黑板解答此题][学生板书]解:n(Na2SO4)=m(Na2SO4)/M(Na2SO4)=28.4g/142g·mol-1=0.2 molc(Na2SO4)=n(Na2SO4)/V(液)=0.2 mol/0.25L =0.8 mol·L-1因为Na2SO4====2Na++SO42-故溶液中n(Na+)=2n(Na2SO4)=2×0.2 mol=0.4 moln(SO42-)=n(Na2SO4)=0.2 mol则c(Na+)= n(Na+)/V(液)=0.4 mol /0.25L=1.6 mol·L-1;c(SO42-)= n(SO42-)/V(液)=0.2 mol /0.25L =0.8 mol·L-1。

答:所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1,Na+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6 mol·L-1和0.8 mol·L-1。

[师]大家做得都很好,需要注意的是解题过程的规范化。

从上题的解答我们知道,利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我们既可求出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可求出溶液中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只不过求溶液中离子浓度时,n(B)为所求离子的物质的量。

另外,表示某物质的水溶液时,我们常用aq来进行标注,如上题中的Na2SO4溶液的体积,我们用符号V[Na2SO4(aq)]表示,以区别纯的Na2SO4固体的体积V(Na2SO4)。

[板书,把上题中的V(液)改为V[Na2SO4(aq)]][师]请大家再做下面的练习:[投影]配制50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需NaOH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质量是多少?[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师]此题反映的是溶液体积、溶质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只要熟悉各量之间的关系,此种类型的题便可轻易得解。

本题的解答过程如下,供大家思考。

[投影]解:依题意n(NaOH)=c(NaOH)·V[NaOH(aq)]=0.1 mol·L-1×0.5 L=0.05 mol;0.05 mol NaOH的质量:m(NaOH)=n(NaOH)·M(NaOH)=0.05 mol×40 g·mol-1=2 g。

答:配制500 mL 0.1 mol的NaOH溶液需NaOH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质量为2 g。

[师]请大家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投影]1.将342 g C12H22O11(蔗糖,相对分子质量为342)溶解在1 L水中,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为1 mol·L-1?为什么?2.从1 L 1 mol·L-1的C12H22O11溶液中取出100 mL,取出的溶液中C12H22O11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怎么得出来?[学生思考后回答]1.将342 g蔗糖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为1 mol·L-1。

因为342 g蔗糖是1 mol。

而溶液的体积——1 L水溶解342 g蔗糖后的体积无从知晓,故不能得出蔗糖溶液的准确的物质的量浓度。

2.从1 L 1 mol·L-1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的溶液中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仍是1 mol·L-1。

[师]回答得很正确!这也告诉我们在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且不同物质(尤其是不同状态的物质)的体积是没有加和性的。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所取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

这与从一坛醋中取出一勺,其酸度不变是同一个道理。

[问]在初中我们讲分子的概念时,曾做过一个实验: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其体积并不等于200 mL,它说明了什么?结合初中和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

[生]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同时也说明不同物质的体积是没有加和性的。

[师]很好!同样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如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可溶解约500体积的氯化氢气体,但所得盐酸溶液的体积并不等于(1+500)体积,而是远小于501体积。

一般来说,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混合时,形成混合液的体积变化不大,而气体与液体混合时,体积变化较大。

在计算时,我们一般通过混合液的质量和密度来求得溶液的体积。

因为相同物质或不同物质的质量是有加和性的。

[过渡]既然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填写下表。

[投影]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把答案填写在胶片上][答案][讲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除了有上面我们所分析的区别外,它们在使用范围上也有较大差别。

由于我们在许多场合取用溶液时,一般不去称它的质量,而是要量取它的体积,且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要比它们的质量关系简单得多。

因此,物质的量浓度是比质量分数应用更广泛的一种物理量。

[悬念]那么,在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下一节课,我们将解开这个谜![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简单计算,同时也知道了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是有区别的。

[布置作业]略[参考练习]1.对1 mol·L-1的Na2SO4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含有1 mol Na2SO4B.1 L溶液中含有142 g Na2SO4C.1 mol Na2SO4溶于1 L水D.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后再稀释成1000 mL解析:A项未说明溶液体积是多少,而1 mol Na2SO4怎样求得无从知晓,故错误,误选此项的同学主要是因为混淆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B项正确;C项1 mol Na2SO4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时,其物质的量浓度才为1 mol·L-1,而C项给的1 L是水的体积,故不正确;D 项322 g Na2SO4·10H2O中含Na2SO4的物质的量恰是1 mol,且溶液体积为1000 mL即1 L,故正确。

此项若不清楚结晶水合物Na2SO4·10H2O,溶于水时,溶质为Na2SO4则易漏选。

答案:BD2.已知在含有MgCl2、KCl和K2SO4的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K+)=0.9 mol·L-1,c(Cl-)=1.1 mol·L-1,c(Mg2+)=0.3 mol·L-1。

求c(SO42-)=?解析:解此类题可利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即电荷守恒定律。

依题意,有c(K+)+2c(Mg2+)=c(Cl-)+2c(SO42-)即c(SO42-)=[c(K+)+2c(Mg2+)-c(Cl-)]/2= (0.9 mol·L-1+2×0.3 mol·L-1-1.1 mol·L-1)/2=0.2 mol·L-1。

答: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

【板书设计】物质的量浓度一、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B)c(B)= n(B)/V(液)单位:mol·L-1(或mol/m3)1.将28.4 g Na2SO4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求出溶液中Na+和SO 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n(Na2SO4)= m(Na2SO4)/M(Na2SO4)= 28.4g/142g·mol-1=0.2 molc(Na2SO4)= n(Na2SO4)/V[Na2SO4(aq)]=0.2 mol/0.25L =0.8 mol·L-1因为Na2SO4====2Na++SO故溶液中:n(Na+)=2n(Na2SO4)=2×0.2 mol=0.4 moln(SO42-)=n(Na2SO4)=0.2 mol,则c(Na+)= n(Na+)/V[Na2SO4(aq)]=0.4 mol/0.25L =1.6 mol·L-1;c(SO42-)= n(SO42-)/V[Na2SO4(aq)]=0.2mol/0.25L =0.8 mol·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