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与内容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幼儿园科学数学领域教育目标及主题设课程内容

幼儿园科学数学领域教育目标及主题设课程内容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目标及主题设课程内容幼儿科学教育总目标1 .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及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关心、爱护自然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能发现周围事物的典型特征,并探索事物间的关系。

3 .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能概括自己的经验和处理简单信息,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4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幼儿科学领域阶段目标小班上学期1 .引导儿童观察周围个别的动物(家禽类)、植物(水果)的特征,初步了解它们与儿童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亲近动物的情感。

2 .带儿童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天气)的明显特征,感受它们和儿童生活的关系。

3 .引导儿童观察家庭和幼儿园生活中常见物品(玩具服饰等)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4 .帮助儿童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5 .激发儿童参加科学活动的兴趣,并乐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小班上学期1 .引导儿童观察周围常见的两种动物(家畜、鱼类)、植物(花草)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儿童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动植物的情感。

2 .带儿童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运动)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儿童生活的关系。

3 .引导儿童观察家庭和幼儿园生活中常见物品(沙、石、交通工具等)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4 .帮助儿童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5 .使儿童乐意参加科学活动,并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中班上学期1 .帮助儿童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的物质(露水、太阳风等)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物(昆虫类)植物(蔬菜类)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带儿童观察、了解秋季和冬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感性经验。

科学教育 第二章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科学教育 第二章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第一节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二)4-5岁(中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知识方面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 具体体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一年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想象,获 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了解一年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 取感性经验。 (4)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5)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形成昨天、 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
第一节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二)5-6岁(大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知识方面
(1)激发和培养好奇、好问、好探险的态度。 (2)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和现代社会生活的科技产品产生兴趣,能自己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寻求答案。 (3)使幼儿喜欢并能主动参与、集中精力于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和制作活动。 (4)培养幼儿主动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第二节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二、3-6岁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
(三)自然科学现象 5.有趣的磁 能够区别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磁铁,知道磁 铁能够吸铁。 探索、发现日常生活中磁铁的应用。
第二节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二、3-6岁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
(三)自然科学现象 6.电 初步了解各种电的来源 通过探索各种家用电器、电动玩具等的功能, 初步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初步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避免事故的发生。 能够正确对待废旧电池,不随处乱扔、随意丢 弃。
第一节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二)3-4岁(小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方法技能方面

幼儿科学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教案

幼儿科学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教案

幼儿科学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教案幼儿科学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教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的关键时期,制定合理的教案,明确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对于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并根据此评估撰写一份有价值的教案。

一、目标评估1. 认知目标幼儿科学教育的认知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理解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获取知识,了解和理解外界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理解能力是指幼儿能够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和原理,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情感目标幼儿科学教育的情感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科学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

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

3. 行为目标幼儿科学教育的行为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观察实验能力是指幼儿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创新思维是指幼儿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和想法。

合作意识是指幼儿能够与他人共同探索和学习,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二、内容评估1. 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基础内容,包括动物、植物、地球和天文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实物和动画视频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

可以利用幼儿园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2. 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可以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溶解实验、植物生长实验等,通过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原理和规律。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工作计划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工作计划

在设计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工作计划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及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科学工作计划:一、科学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探索和实验,小班幼儿能够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科学现象和自然事物,积累基本的科学经验。

2.技能目标:幼儿能够运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进行科学探索,发展观察、比较、分类、配对、排序等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情感,以及勇于探索、乐于发现的科学态度。

二、科学教育内容1.生命科学:认识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变化,如种植小植物、饲养小动物。

2.物理科学:探索力与运动,如感受重力、推拉力,以及观察物体运动。

3.化学科学:初步体验简单的化学反应,如颜色混合、浮沉现象。

4.地球科学:认识天气现象,探索地球上的水、空气和土壤。

三、科学教育方法与策略1.观察与探索:通过日常观察和专门的科学探索活动,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

2.实验与操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3.游戏与活动:设计科学游戏和活动,将科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

4.户外活动:定期组织户外科学活动,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科学知识。

四、科学教育活动安排1.每周科学主题: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季节特点设定每周科学主题,如春天的植物、夏天的昆虫等。

2.每日科学时间:每天安排固定的科学活动时间,用于观察、实验和讨论。

3.每月科学节:每月举办一次科学节,如“植物生长节”、“动物探索节”等,加深幼儿对科学主题的理解。

五、家园共育1.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科学活动,如与幼儿一起种植、观察,增强亲子互动。

2.科学小任务:给家长布置简单的科学小任务,如收集自然材料、观察夜空等,促进幼儿在家中的科学学习。

3.科学分享会:定期举办家长科学分享会,交流科学教育经验,展示幼儿科学学习成果。

六、科学教育评价1.幼儿观察记录:教师记录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作为评价依据。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精选8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精选8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精选8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精选8篇)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

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1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家的崇敬。

5、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6、能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并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身体。

二、具体措施八月份: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九月份: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世界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他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2、帮助幼儿学会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十月份: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的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并感知他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

2、引导幼儿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

幼儿小班科学领域发展目标及措施

幼儿小班科学领域发展目标及措施

幼儿小班科学领域发展目标及措施
幼儿小班科学领域的发展目标是通过科学教育,培养幼儿的好
奇心、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班阶段,幼儿的科学教育主要注重培养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和实验,以及培养幼儿的观察和
思考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丰富
多彩的科学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比如利用简
单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物体的性质、颜色、形状等。

其次,可以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如天气、季节、动植物等,帮助他们建立对自然的基本认识。

此外,可以组织幼儿参观一些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让他们亲身感受科
学知识的奇妙和生动性。

还可以通过音乐、美术等方式,将科学与
其他学科融合,丰富幼儿的科学学习体验。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幼儿的科学教育,引导幼儿在
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与他们一起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探索,
共同营造积极的科学学习氛围。

总之,幼儿小班科学领域的发展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基本科学能力。

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可以促进幼儿科学思维和认知水平的全面发展。

小班科学活动总目标

小班科学活动总目标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具体表现为: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家的崇敬。

6.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二、阶段目标:三月份:1. 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第一周: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第二周: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第三周: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第四周: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家用电器的特征及用途,感受他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四月份: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世界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他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1. 帮助幼儿学会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小班科学区教案策划

小班科学区教案策划

小班科学区教案策划小班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一环。

而科学教育不仅是未来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小班科学区教案策划是要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小朋友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关注,激发其探究、思考的热情。

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园小班学生的科学兴趣。

通过适宜的教育方式,调动幼儿园小班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其对科学的兴趣,并渐渐地使其爱上科学探索。

2.激发幼儿园小班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丰富的实验和科技作品展示,激发幼儿园小班学生追求自我、创新思维和勇敢表达的自信心,增强其综合素质。

3.开发幼儿园小班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日常与孩子交流对话时,引导孩子观察、发现、探究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物,并引导其使用科学方法进行思考。

二、教学内容1.动物及身体科学。

这方面的教学可以涵盖知识点,如:a. 动物分类b. 动物习性c. 触摸感官学d. 简单的身体构造e. 健康,如洗手、刷牙等。

2.物理科学。

针对小班幼儿园的教学,物理科学的教学可以涵盖以下内容:a. 颜色和光线b. 形态研究c. 声音的传播3.天文及自然科学。

小班幼儿园的天文及自然科学教学范围,主要是:a. 季节变迁b. 植物种类c. 天气、气候三、教学策略1.游戏教育法是幼儿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

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教育目的以娱乐化的形式贯穿于幼儿园的整个教育过程中。

游戏教育法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2.小班教学中,启发式教育法也是常用教育法之一。

它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让孩子们自主思考、独立发现,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并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实施1.通过情景式教学,让幼儿园小班学生在生动的场景中对科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自己知识的主人。

2.在教学时逐步引导幼儿园小班学生自发性地开展探究活动,如让孩子们在小班教室内布置一个实验室,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与内容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与内容、
[导读]: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具体表现为: 1.引导幼儿……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具体表现为: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家的崇敬。

6.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二、阶段目标:
三月份:
1. 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第一周: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第二周: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第三周: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第四周: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家用电器的特征及用途,感受他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四月份: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世界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他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1. 帮助幼儿学会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第一周:引导幼儿认识3--5种常见的动物。

第二周:引导幼儿了解春天3--5种常见花卉的名称。

第三周:引导幼儿了解春天2--3种常见树木的名称。

第四周:帮助幼儿学会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五月份: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的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并感知他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

2.引导幼儿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

第一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的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并感知他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

第二周:对春季感兴趣,并能说出名称及明显特征。

第三周:知道3--5种当地常见水果、蔬菜的名称、特征及用途。

第四周:引导幼儿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

六月份:
1.帮助幼儿学习使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

2.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3.萌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4.使其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