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西北地区高考真题
高考地理-中国地理西北地区练习及答案解析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一)夯实基础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1~3题。
1.图中城市①的主要工业部门是()A.采掘工业B.机械工业C.棉纺织工业D.毛纺织工业2.图中城市③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原料来源地组合正确的是()A.采煤工业——鄂尔多斯的煤B.钢铁工业——白云鄂博的铁矿石C.毛纺织工业——内蒙古草原的羊毛D.制糖工业——河套平原的甜菜3.连接城市②③的铁路是()A.京包线B.包兰线C.包神线D.集二线【解析】①是呼和浩特,其毛纺织工业发达;②是集宁,③是包头,其主导产业是钢铁工业,铁矿石来自白云鄂博,连接②③的铁路是京包线。
【答案】 1.D 2.B 3.A下图为我国额尔齐斯河流域上游河段示意图,图中甲镇在世界地质界被称为“稀有金属博物馆”,是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源头。
读图完成4~5题。
4.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A.该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B.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C.图示区域地势北高南低D.丰水期出现在冬季5.甲镇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是()A.有色金属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科技力量雄厚【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判断,该流域位于我国新疆北部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时,冰雪融水最多,河流径流量大,为丰水期,冬季流量小,为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由河流形态可推断图示区域北高南低。
第5题,由材料可知,甲镇在世界地质界被称为“稀有金属博物馆”,故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为其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
【答案】 4.C 5.A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回答6~8题。
6.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A.年均温低蒸发弱B.山地降水丰富C.积雪融水丰富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7.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8.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解析】第6题,由图文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该地降水稀少,但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说明冬季降雪量较大,春季融雪量大,使水资源相对我国其他沙漠充足,利于植物生长,所以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
2019近三年高考真题学生版-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5-中国地理

专题15 中国地理〖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中国的农业】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中国的交通】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9—11题。
9.该公路位于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10.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1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2019年海南卷)【南方地区】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
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
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下图)。
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镇位于A.海南省B.广东省C.浙江省D.山东省13.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A.寒潮B.台风C.泥石流D.冰雹(2019年海南卷)【西北地区】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
据此完成16—18题。
16.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D.冰雪融水17.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生产用水量大18.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A.森林B.草原C.荒漠D.湿地(2019年江苏卷)【中国的河流】图8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西北地区专项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西北地区专项练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散布片片绿洲。
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州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
读下图,完成1〜2题。
1.南疆地区的村镇、农田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A.地形与水源B.水源与土壤C.地形与土壤D.气候与植被2,从地形貌部位看,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A,河谷地带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山麓冲积扇 D.吐鲁番盆地【答案】1.A 2. C【解析】1.南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是制约村镇、农田分布的主要因素;山麓冲积扇和绿洲地带水资源丰富,地形平坦。
选A正确。
2,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州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主要沿盆地边边缘修建;盆地边缘主要是山前冲积扇,是城镇主要分布区。
选C正确。
下图为我国额尔齐斯河流域上游河段示意图,图中甲镇在世界地质界被称为“稀有金属博物馆”,是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源头。
读图完成3~4题。
【答案】3.C4. A 【解析】3. 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判断,该流域位于我国新疆北部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时,冰雪融水最多,河流径流量大,为丰水期,冬季流量小,为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由河流形 态可推断图示区域北高南低。
4. 由材料可知,甲镇在世界地质界被称为“稀有金属博物馆”,故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为其有色金属工业发 展的最主要优势。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地理事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5〜7题。
5. 该等值线表示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B.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C. 图示区域地势北高南低D.丰水期出现在冬季 4. 甲镇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是A. 有色金属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 水资源丰富D.科技力量雄厚 50°N该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A.A,海拔高度(单位:米)B. >10°C 积温(单位:°C )C.年日照时数(单位:小时)D.年总蒸发量(单位:毫米)6, 甘肃武威的数值小于酒泉,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7, 西南部的和田地区数值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受湿润气流影响,阴雨天较多B.工业排放大量废气,雾霾严重C.植被破坏,沙尘天气多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答案】5. C 6. C 7. C【解析】考查中国区域地理。
高考地理《风成地貌》考点真题复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风成地貌》考点真题复习含答案(2023·湖南)大自然用她奇妙技法,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
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某地貌实景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景观属于()A.流水地貌B.风成地貌C.海岸地貌D.冰川地貌2.造成图中“蘑菇状”景观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主要原因是()A.上部沉积显著B.下部侵蚀强烈C.上部结构松散D.下部结构紧实【答案】1.B 2.B【解析】1.图中景观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呈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应是风力差异性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地貌,属于风成地貌,不属于流水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B。
2.在干旱地区,风沙流中沙石主要位于下部,在离地面近的地方,岩体受到的风沙吹打和磨蚀最为厉害,向上则逐渐减弱,加上某些岩体上部坚实、下部疏松,因此经过长期这种差异性侵蚀,使得柱状岩体就变成了上大下小的形状,状若蘑菇,因此B符合题意;造成图中“蘑菇状”景观,与上部沉积显著、上部结构松散、下部结构紧实无关,排除ACD。
故选B。
【点睛】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
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或经长期差异性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蕈岩。
(2022·云南)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京新高速公路G7(北京——乌鲁木齐)沿途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湖泊蓝,被“驴友”们誉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
3.(1)在G7沿线可能欣赏到图中景观(填序号),该类地貌由作用形成。
形成该地貌最主要的气候条件是。
(2)图②为地貌,主要位于河流的,若在图②所示河流上中游修建水库,可能使该地貌发育。
(选填“减缓”或“加快”)【答案】3.(1) ① 风力沉积干旱(2) 三角洲(流水沉积)入海口减缓【分析】本题以京新高速公路G7为材料背景,涉及常见的地貌及外力作用等内容的考查,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
(完整版)中国地理三年高考真题,DOC

中国地理A组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2015·北京文综,4~5)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2题。
一、选择题1.图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2.图示地区()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2015·广东文综,7~8)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 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3~4题。
3.该省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B.华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4.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A.河流泥沙含量B.地形起伏C.西南季风强弱D.土壤厚度(2015·重庆文综,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第5题。
5.“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
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A.珠江三角洲B.柴达木盆地C.藏南谷地D.渭河平原(2015·四川文综,3)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
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
据材料回答第6题。
6.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福建沿海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2015·江苏地理,11~12)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
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8.牧民转场主要受()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D.聚落分布的影响(2014·北京文综,3)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
中国西北地区高考试题

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 能尽快运往市场;(4分)义乌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 相关产业联系(协作)密切;(4分) 工人素质高(有经验、技术),可以保证产品(炒制杏核) 的质量。(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 各自的优势条件。(10分) 东部地区:技术先进,资金充裕,市场意识强 (发展经济的经验丰富)。(6分)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4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
1.(2013高考题山东卷)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 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 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6 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 图7 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指出图7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 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 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1)描述 M 城气候特征。(7分)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指出 M 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 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分析 N 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12分 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 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 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 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 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温 ②新疆山麓绿洲、河西走廊有冰
灌溉农业
带 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
大 原有黄河水灌溉。
陆 ③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使本区草 发展畜牧业
性 原广阔
有利条件
基地
气 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
候 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灌溉水源不足。
③地表植被少,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
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不利条件
合理利用水资源:如滴灌等 控制人口增长
其他科学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建防护林)、工程措施(建草方格沙障)等
(2012.海南高考)图6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
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 1.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
主要是因为其
A. 耐旱
B. 耐涝
40
°
C. 抗病虫害
D. 占耕地少
100 2000
思考: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 海遥远
地形:山脉阻隔湿润气流
来自海洋的湿润 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河流少,内 流河为主
地表植被类型 会是怎样?
4.地表植被:
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 荒漠 。
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干旱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西部 荒漠 荒漠草原
影响。从A→B→C植被类型的分布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陆
地自然带的
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
规律。
(2)2006年与2000年相比,内蒙古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表现在?
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上升,第三产业较稳定
(3)内蒙古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土__地__荒__漠__化__严重,造成该 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Ⅲ)(解析版)

2022 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 小题,共22.0 分〕1.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展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 题。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 黄河下游区B. 长江中游区C. 珠江下游区D. 淮河下游区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 废料B. 原料C. 能源D. 产品2.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展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 题。
4.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22 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 题。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3.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22 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 题。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 人均耕地多B. 农业劳动力多C. 复种指数高D. 淡水资源丰富5.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22 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 题。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 运输本钱上升C. 流通效率提高D. 储存难度增加6.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削减,凹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削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高考真题训练 8.12 一、选择题(2018年浙江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2009海南卷)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3.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4.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5.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地面沉降(2013海南卷)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图3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6.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7.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 D.地形8.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⑩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A.9月中旬 B.10月上旬C.10月下旬 D.11月中旬(2012海南卷)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A.耐旱B.耐涝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10.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洪涝C.台风D.冻害11.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C.降水少,地形平坦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二、综合题12.(2011北京卷)(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6分)(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季节特征。
(8分)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7分)(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8分)(1)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7分)13.(2011江苏卷)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材料一:图甲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乙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图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分)(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2分)(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对新疆的影响:对江苏的影晌:(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3分)14.【2018JS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图14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
下图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下图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
(2分)(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分)(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
(6分)15.【2017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8分)(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8分)(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6分)16.(2015年福建卷)(37分)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
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8分)(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2分)(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8分)(4)楚河中游地区某中学的同学对造纸厂的规模是否扩大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
(9分)A:可扩大造纸厂规模。
B:不宜扩大造纸厂规模。
17.(2014安徽卷)(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村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8分)(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势。
(12分)(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12分)18.(2013福建卷)(37分)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资治通鉴》称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 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气候特征。
(7分)(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10分)(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12分)19.(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
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20.(2010全国Ⅱ卷)(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
图4中的三幅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⑴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12分)⑵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农业生产的影响。
(24分)(2011年高考全国卷)材料二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1)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
(2)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高考真题1-5:ACDBB 6-11:CDBADA12.(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夏季,其次在春节、秋季。
(3)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小。
(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环境承载量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13.(15分)(1)①以盆地、山地为主。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河网密集,水量大。
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
(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
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脸;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14.(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地形。
(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陕北:农林牧结合15.(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
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16.(1)(8分)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
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2)(12分)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3)(8分)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到今。
(4)(9分)支持A:农业发展为造纸工业提供更多的资源;两国经贸合作的加强,资金来源更充足;先进设备的引进,林木等资源利用率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扩大。
(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支持B: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大,市场有限;扩大造纸厂规模可能加剧水资源紧张;可能产生水体、环境污染;砍伐林木可以导致生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