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及第一章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育工具和平台将不断涌 现,提升教学效果。
评价机制完善
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以客观反映学生 的实际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活信息素养
01
生活信息素养是指在生活中,获取、评估、利用和管理信息的能力。
02
生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利用和信 息安全等方面的技能。
03
生活信息素养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维护个人权益、解决生活问题和提 升自我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04
生活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可以通过媒体素养教育、社区活动和自我 学习等方式实现。
02
信息检索与获取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信息检索定义
信息检索是指利用一定的工具或 方法,从大量的信息中查找并获 取所需信息的过程。
信息检索类型
按检索方式可分为全文检索、元 数据检索、图像检索等;按信息 来源可分为网络检索、数据库检 索、图书馆检索等。
信息检索原理
信息检索基于信息存储和检索的 原理,通过建立索引和匹配算法 ,实现信息的快速查找和获取。
05
信息素养实践与应用
学术信息素养
学术信息素养是指在学习 、研究和学术活动中,获 取、评估、利用和管理信 息的能力。
学术信息素养对于学术研 究、论文写作、课程学习 和知识创新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
ABCD
学术信息素养包括:信息 检索、信息筛选、信息分 析、信息利用和信息管理 等方面的技能。
学术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 高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学 术训练和实践经验等方式 实现。
总结词
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伦理四个方面构成。
详细描述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教学大纲“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教学核心课程,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为主线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其教学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思维能力,传授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为各学科学生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最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问题求解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水平。
课程大纲课程简介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1节信息社会与信息素养第2节人类思维与逻辑学第3节计算科学与计算思维单元作业单元测验第二章计算与计算机第1节计算工具及其发展第2节数的表示与存储第3节字符数据与字符编码第4节计算机硬件系统第5节计算机软件系统第6节计算机的启动与运行第7节计算机的应用单元测验单元作业第三章问题求解与算法第1节问题与问题求解第2节算法及其复杂性第3节算法设计与分类第4节搜索问题与查找算法第5节排序问题及排序算法第6节网络搜索问题单元测验单元作业第四章数据与数据结构第1节数、数据与数据结构第2节线性结构第3节树形结构第4节图结构第5节数据结构应用举例单元测验单元作业第五章计算机程序第1节计算机程序概述第2节C/C++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第3节C/C++程序语句第4节函数第5节类与对象第6节数据存储与管理第7节Web应用单元作业单元测验第六章计算机网络第1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节互联网第3节网络服务第4节网络信息安全第5节互联网应用单元测验单元作业参考资料[1] 郝兴伟编著,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夏征农,陈至立. 辞海(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3] 杨长福. 现代逻辑导引,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4] 张效祥.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一章 绪论:信息素养观

荀子有言 : “ 假 舆马 者 , 非利足也 , 而致千里 ; 假 舟楫 者 , 非能水也 , 而绝 江河 ; 君子生非异也 , 善 假于物也” 假于物也”。
18世纪英国文豪塞谬尔 世纪英国文豪塞谬尔 约翰逊说过: 约翰逊说过 : “ 知识有 两类, 两类 , 一类是我们自己 知道的; 知道的 ; 另一类是我们 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找 到 ” 。 这里说的另一类 知识就是“信息素养” 知识就是“ 信息素养 ” , 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 即 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 。
文献检索与利用
徐惠
我的联系方式
图书馆信息服务部 办公地点:东区图书馆一楼116室 办公地点:东区图书馆一楼 室 办公电话:2315328 办公电话: E-mail:xuhui@ :
课程简介
《文献检索与利用》是面对经济学院高年级学生开设的 文献检索与利用》 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介绍文献资源、 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介绍文献资源、文献检索与利用 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能力,提升信息素养;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和 信息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检索工具查找相关文献; 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检索工具查找相关文献; 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信息源及其检索系统、 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信息源及其检索系统、检索 方法, 能进行整理分析、有效管理, 方法, 能进行整理分析、有效管理,并写出相应的文 献综述。 献综述。
经济类常用外文数据库 第五章 经济类常用外文数据库
介绍经管类常用外文数据库检索方法与技巧; 介绍经管类常用外文数据库检索方法与技巧 一是外文全文数据库,这类数据库能够提供文献的原貌, 一是外文全文数据库,这类数据库能够提供文献的原貌, 如Science Direct、EBSCO、Emerald等; 、 、 等 二是外文文摘索引数据库,此类数据库能够集中地提供 二是外文文摘索引数据库, 大量的不同出版商的文献信息, 大量的不同出版商的文献信息,但是不能看到文献的原 文,简单介绍一下SCI 、Ei ; 简单介绍一下 重点掌握各数据库收录文献的内容和简单检索。 重点掌握各数据库收录文献的内容和简单检索。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完整版)

---------------------------------------------------------------最新资料推荐------------------------------------------------------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完整版)Nacl-星星-Clarence医学文献信息检索第一章绪论 1.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体现为信息的拥有量、处理能力和利用水平,即信息水平、信息能力、信息素质、信息潜能的总和。
2. NIQ-----国家信息化指标(国家智商)3. 医学生信息素养: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4. 信息能力:活动+积累+表达+甄别+利用(终极目的) 5. 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方向。
6. 文献信息检索:教会医学生查找文献信息,提高检索、筛选、分析、评价、管理和综合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最终使文献信息为我所用。
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两个环节。
7. 手工检索:常用法、追溯法、浏览法计算机检索:浏览法、搜索法、技术法 8. 外表特征途径:题名、著者、机构名、编号内容特征途径:分类、主题、代码第二章文献信息检索基础(一)基本概念概念信息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知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正确情报为了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被传递的知识和事实,是被激活了的知识。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1/ 11凡属于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保存下来,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物质的载体。
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认识,是社会生产实践和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科学研究的概括和总结,定义一般指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
是人脑加工、整理序列化的信息。
特征基本要素客观性、动态性、依存性、规律性、实践性、渗透性、可传递性、共享性信源信宿媒介(语言、载体、信道)继承性、信息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知识或信息经过传递使用产生效益知识内容记录手段载体信息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信息;联系情报是活化了的知识信息,是动态的、传递的知识;文献是信息、知识和情报通过某种手段记录储存在某种物质载体上而形成的外在表现形式。
1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能力教育的研究
• • • •
国外调研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图书馆的网络课件TILT 美国西密西根大学图书馆的网络课件Searchpath 美国普渡大学图书馆的网络课件Core 美国麻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图书馆的网络课件 Information Literacy Tutorial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图书馆的网络课件Library Explorer 澳大利亚昆士兰中央大学 图书馆的网络课件Compass
电磁波
检索电磁波的种类及其应用。
电磁波
种类: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
光、紫外线、X射线、γ 射线等 传播信息、诊断疾病(X射线)、杀 用途: 死肿瘤细胞(γ 射线)
危害: 电磁波辐射
课堂讨论: 1、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不允许
乘客使用手机,这是为什么? 2、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使 人们在家里上班变为现实,人们 在家里只要使用电话、计算机以 及可视网等设备进行工作,不必 每天到办公室去,你认为这样工 作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第一章 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
信息素养基础知识
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的概念
To be information literate, a person must be able to recognize when information is needed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locate, evaluate, and use effectively the needed information.
•
•
•
信息素养的梗概
国外的会议
2003年9月:UNESCO
养专题会议
信息资源检索(文献检索)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素养

化结合,使之系统化并具备检索功能的文献。如目录、题录、文摘、数据库 等。特点:具浓缩性,汇集性,有序性等,是查找一次文献的工具。
• 三次文献---借助二次文献广泛地选用一次文献的内容,经综合分析、比
较研究而编写的文献。如专题述评、动态综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百科 全书、文献指南、书目之书目、年鉴等。三次文献源于一次文献,又高于一 次文献,是一种再创性文献。
殊的机械装置直接记录图象信息或声音信息而生产出来的一类文 献。具有直观真切,形象生动等优点。
• 机读型文献---以磁性材料为记录介质,以键盘输入或光学
字符扫描等为记录手段,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生成的一类文献。 它具有存贮密度高,自动存取速度快,原有记录可以改变、抹去 或更新等优点。
3、文献的类型
根据加工层次文献大致可以分为:
课程安排
教学方式
讲课 实习
成绩评定:
考 勤:30% 开卷考试:70%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素养
1.1 信息社会 1.2 信息概述 1.3 信息源 1.4 信息素养
1.1 信息社会
1、信息社会的定义
信息社会: 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活动越来越多
地依赖于信息及信息开发利用的社会。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 人的肩膀上!
——牛顿
信息检索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从信息的海洋中获取我 需要的知识?
我们淹没于信息的海洋,却缺乏知识!
面对日益增长的信息资源, 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 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要 的信息
──这就是信息检索所要解 决的问题。
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
信息素养第1章

第一节信息(Information)的内涵
信息:广义上的信息是指事物属性的表征,而狭义的信 息是指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例如:生物信息、天体信 息是自然界发出的信息;社会信息是人际间传播的信息,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由信息提炼、转化而成的,是 经过人类认识,挑选,系统和深化了的信息。
第二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标准及重要性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早在上世纪70 年代,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
席保罗·泽考斯基就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当时将 其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 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由国外许多专 家和机构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 探讨,其内涵进一步定义为: “个体能够认识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 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加工、吸收、提取、评价,
信息和实践结合
知识
被[大脑]激活
情报 认知属性
数据:数值1 信息:1袋氯化铵肥料[信息=数据+背景] 知识:氯化铵肥料能使小麦高产 [知识=信
息+经验] 情报:为提高小麦产量选择施肥方式[情报
=知识(信息)+大脑认知(激活)]
6
信息、知识和情报相互转 化
上面的例子中,“氯化铵肥料能使小麦高产”这一表述, 对于一位正在决定是施农家肥还是施氯化铵肥料的农民 来说,无疑是一种情报,而对于一般的大学生来说可能 仅是一种知识,对于城市的纺织工人或许只是一条一般 的信息。 信息
知识
7
情报
讨论:
我们由感受器所接收的 信息通过脑部分析后是否有 可能产生误差?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 吗?
一样长吗?
是少女还是老妇?
黑圆圈一样大吗?
A
第一章-信息素养概述详解

1.1信息素养概念与内涵
1.1.2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
8.信息素养是一种面对异常情境时表现出来的能力,而且处理这些情境需 要发现和利用必要的信息等一系列的过程。 9.信息素养是控制信息的能力。 10.信息素养是在一个新的领域建立自己的知识贮藏的能力。 11.信息素养是从个人观点角度对信息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新的理解。 12.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 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13.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 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 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式,从基于计算机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 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信息与原有信息进行融合, 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信息。
1.1信息素养概念与内涵
1.1.2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 国外对信息素养定义的归类 列举具有信息素质的人有哪些特点或能力来对信息 素质进行描述。代表:美国学者Christina Doyle 通过信息素质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来描述信息素 质。代表:美国Syracuse大学信息研究学院教授 Charles MeClure 利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来分析信息素质的内涵。代表: 澳大利亚学者Christine Bruce在1997年提出信息素 质作为一种现象涵盖7种过程
1.1信息素养概念与内涵
1.1.2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 国内对信息素养定义的归类 其他相关术语:信息能力,传媒素养,计算 机素养,视觉素养,终身学习,利用资源学 等。P7
1.2信息素养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载
体
信息是生产知识的原料;知识是被人类系统化的 信息;情报是一种特定的知识性信息;文献是信息是 生产知识的原料存储、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
2.信息源 信息源既信息的来源。信息源是蕴涵信息的一切事物,信息源 可以看作是产生、持有和传递信息的一切物体、人员和机构。 根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加工、集约程度,信息源可分为四个层次
主要内容
• • • • • • •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信息素质和信息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图书信息检索 中文期刊信息检索 外文期刊信息检索 网络信息检索 特种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参考管理软件
第一章 信息素质教育
目录:
1.1 信息素质 1.2 信息意识 1.3 信息环境及信息素质教育
• 择业(求职) 通过查阅科技文献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及其发展方向, 了解技术成果、技术水平、科研实力等情况,可以方便地了 解并选择若干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以便与之联系、洽谈。
• 参加工作及今后事业的发展 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指望在大学阶段就获得从事各种工 作所需的全部知识,是不现实的,关键在于能否养成获取新知 识和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所从事的工作未必与原来所学专业完全对口, 这需要 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总之,大学生在查阅科技文献的实践中培养出获取和利 用信息的能力,将会使自己终生受益。
主题词
情报检索-高等学 校-教材
表1-1
1).图书的内容特征
优点: 图书的内容全面系统,基础理论性强,论点成熟可靠。 缺点: 图书的撰写、编辑、出版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传递信息 速度慢,内容相对陈旧。 适用范围: 如果需要对大范围问题获得一般性知识,对陌生问
题进行一般了解,对熟悉问题进行历史性的全面系统的
按出版形式
图书、期刊(连续出版物)、科技报告、 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产品样 本、学位论文、档案文献、政府出版物等。
非书非刊的文献统称为特种文献。
(1) 图书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
书名 责任者 出版项 载体项 价 格 信息检索导论 叶继元主编 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2 412页:20cm RMB33.00
1. 信息素质
(1)信息意识与伦理
具有一种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并 能在利用信息技术时遵循和维护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 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 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 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2)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1964年《中国画报》大庆油田 “铁人”王进喜
维基泄密 1、王进喜的衣着——油田的位置; 2、握手柄的架式——油井的直径; 3、钻井与油田间的距离和井架密度 ——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 《人民中国》杂志提到了马家窑 这个地方,并且还提到钻机是人 推、肩扛弄到现场的。
发布假地震消息被判刑
2008年5月29日上午,西安雁塔区法院对西 安欧亚学院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贾某依法宣判犯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 刑1年零6个月。 贾某在学生宿舍内,利用自己所掌握计算机 知识,通过个人电脑控制欧亚学院的电脑网络服 务器攻击陕西省地震局网站,发布自己编造的虚 假信息:“今晚23:30左右,有6-6.5级强烈地震 发生。”
2. 文献检索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教育已扩大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 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可以防止知识老化,不断更 新知识,适应当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大学生在大学的高年级阶段要完成从课堂型学习到 资源型学习的转变,也就是从“老师教”转变到“自己 学”。成功地完成这一转变后,才能在进入社会后,成 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因此,信息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传授给学生作为一个 终身学习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 信守信息伦理和道德准则 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尊重和保护他人隐私
第二章 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信息与知识、情报、文献之间的关系
知 识 :经过人脑认识、加工、提炼,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的信息
情
报 :为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或信息。 知 识 性 传 递 性 效 用 性 献 :记录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内 容 媒 介
科技文献检索
信息部:张新红
序论 英国学者约翰逊曾说过 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所知 道的学科知识,另一类是关于在 哪儿可以获得这些知识的知识。
“图书馆”比作知识的宝库,而“文献 检索”则是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方法课. 知识目标:“知道从哪里获取知识” 能力目标:
图书馆专业期刊阅览室
形式特征
期刊名、出版社、出版地、出版时 间、有年、月、卷、期号、国际标 准刊号(ISSN号)、国内统一刊号 (C N )、邮发代号、价格等。 【实例】 期刊《中国科学论坛》有固 定的 国际标准刊号 (International Ser ies Standard Number)ISSN号“18 83-036X” , 国内统一刊号(CN 号)“62-3699”。
②文献载体,信息内容存储的依附体,包括印刷型文献、音像制品、 机读资料等。
③符号系统,表达知识信息的手段,包括语言、文字、图画、表格、
公式、编码、音响、图象、声像等 。
按文献内容加工情况(即按信息的加工深度 和结构等级),分为: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
二次文献(检索工具)
(主要用于文献检索); 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 (主要用于事实与数据检索)。
图书是指50页以上的以印刷方
式单本刊行的出版物。包括 专著、汇编本、多卷本、丛 书等。 形式特征 图书的著录格式反映其形式特 征 见表1-1 • ISBN号(International Stan dard Book Number)是国际标 准书号的简称
ISBN
索书号
7-5053-8694-8
G252.7/Y621
(3)信息分析的能力
能够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 断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并可对信息的可信性进行检验。 将多种多样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对不同渠道获取 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和组织,并能对信息进行编码, 利用恰当的媒体通道传递给他人。
(4)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
(5)信息创新的能力
(6)信息利用的能力
1.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向导
美国国家基金会在化工部的调查统计表明,科研人员工作时间 分配:计划思考7.7%,信息收集50 .90%,实验研究32.1%, 数据处理占9.3%
9.30% 7.70%
思考计划 查阅文献
32.10% 50.90%
科学实验 编写报告
文献信息检索是科技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一项科研课题在立题之 前,或是在研究过程之中,甚至是在研究完成后的成果评价等等方面,都离 不开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我们已知科研人员大约会花费全部工作时间的50%来查阅文献。如果没 有科学的检索方法,这部分时间则可能会更长。更有甚者,因为没有得到相 应的文献资料,结果使全部工作成为“重复劳动”,导致自己的成果报废。 例1:美国20世纪50年代为了搞“继电器接点电路合成研究”,曾联合几 家实验室研究了5 年、耗资50万美元,完成后发表成果时,才发现该项目 早已被其他人完成; 例2:二十世纪80年代,上海某保温瓶厂研究以镁代银涂层,花了十年时 间才试验成功,然而国外早在1930年就有该项目的专利报道。
举例:见潘燕桃p8
⑥ 有害信息
作为受众,特别是假新闻 推动者的网民,更需要瞪 大双眼,怀疑怀疑再怀疑, 别被那些看似很有眉目的 假新闻所迷惑。
4. 信息素质的教育内容 (1) 信息观念及意识的培养 (2) 信息知识及能力的提高
信息的收集能力
信息的整序能 力
信息的创 新能力
信息的评价能力
(3) 信息道德法规教育
现实意义
• 专业学习 加深对课本、课堂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扩大知识面,了解 到一些课内未曾涉及的知识 •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 • 科技发明(科技竞赛) 需要分析清楚国内外的技术现状,在借鉴已有技术成果的 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以及最终将要达到何种技术水平。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获取和利用科技文献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 活动信息。
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2.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捕捉和需求的意识。是人们利 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表现为对信息的敏 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它具体包括人们对信息 的敏锐感受和理解,对信息在工作、学习、科研等各个领 域重要性的领悟。 信息意识含有信息认知、信息情感和信息行为倾向。
回顾,查阅图书一般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2)图书的类型
图书按其用途可分为三种类型: (1)阅读用书
(2)参考工具书
是供人们释疑解难、翻检查考的出版物。 【实例】参考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我国现阶段最大的一部综合性百科 全书,主要用来检索中外百科知识和当代科学发展水平。 (3)检索用书 是以图书形式刊行的书目、题录、文摘等,是供人们查找一定范围内信息 线索的出版物。 【实例】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官修目录《四库全书》基本收入了我国先秦至 清代传世的重要古典文献。《四库全书》编纂时,存目和著录的书都在各书 卷首写上一篇提要,后将这些提要汇集起来,加以审改,辑成《四库全书总 目提要》一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下分细目,具有检索作用。
3. 当代信息环境特征描述
(1) 信息超载严重
(2) 信息失衡明显 (3) 信息污染成灾 (4) 信息障碍加剧 (5) 信息犯罪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