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国家排行
哪个国家属于创新型国家

哪个国家属于创新型国家
1、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这些国家分别是美国,瑞士,丹麦,西班牙,瑞典,新加坡,芬兰,
德国,荷兰,日本,加拿大,英国,韩国,奥地利,挪威,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
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
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2、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
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国家科技竞争力测度、演进与国际比较

政策与管理研究Policy & Management Research引用格式:陈凯华, 温馨, 张超. 国家科技竞争力测度、演进与国际比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 39(1): 163-175,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317001.Chen K H, Wen X, Zhang C. Measurement, evolu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 39(1): 163-175,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317001. (in Chinese)国家科技竞争力测度、演进与国际比较陈凯华1温馨2张超2*1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49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100190摘要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评估有助于刻画国际科技竞争格局,为科技政策和战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文章从“投入—过程—产出”的视角,提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潜力—效力—实力”三维测度框架,实现了兼顾规模和效率差异性的国家科技竞争力测度多维度全过程分析。
文章基于笔者研究完成的《国家科技竞争力报告2023》,对世界34个主要国家的科技竞争力进行测度,并重点分析了2011—2022年包括我国在内的11个典型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演进趋势。
在此基础上,从科技竞争潜力、科技竞争效力和科技竞争实力3个维度进一步对34个主要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刻画34个主要国家科技竞争格局并揭示我国科技竞争力现状。
研究发现,我国科技竞争力近年来增速逐步放缓,转向稳步增长阶段,不过与科技领先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发布了全球竞争力排名榜单,为世界各国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估。
报告评估了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并提出了关于如何增强全球竞争力的建议。
本文将对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全球竞争力排名据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新加坡和美国分别位居全球竞争力排名的前三名。
瑞士一直被公认为全球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其在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新加坡则以其高效的政府、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开放的经济体系著称,成为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竞争力排名的领头羊。
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大国,在科技创新、金融市场和人才储备等方面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竞争力。
而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名列第28位,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经济日益增长和国力不断提升的事实。
中国在制造业、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全球竞争力报告》评估了影响各国竞争力的多个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府效率、科技创新、教育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放度等。
这些因素被认为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在经济环境方面,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透明的法律制度和高效的市场机制被认为是各国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政府效率则关乎政府机构的运作效率、反腐倡廉和政策制定的合理性,这些都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的核心驱动力,各国在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领先程度上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其竞争力。
教育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则关系到国家的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基础,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十分重要。
市场开放度则决定了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和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对国家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建议和改进《全球竞争力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主要是帮助各国更好地把握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机遇,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地位。
创新型国家评判标准

创新型国家评判标准创新型国家是具备创新活动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持续发展能力的国家。
以下是对创新型国家的评判标准:1. 创新能力指标:a. 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创新型国家往往具有较高的研发投入,这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
b. 科技人员数量与质量: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c. 知识产权拥有量: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2. 创新产出指标:a. 国际科学论文数量与质量: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和质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研究能力,尤其是在科学前沿领域的表现。
b. 科技项目获奖情况:获得国际科技奖项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实力。
c. 高技术产业产值:高技术产业产值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因为它直接体现了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
3. 创新持续发展指标:a.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型国家需要具备持续提高创新能力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竞争环境。
b. 创新成果产业化:创新成果需要得到有效转化,形成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 创新文化培育:创新型国家需要具备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土壤。
4. 创新政策支持:a. 政策连续性:创新型国家需要有稳定、连续的政策环境,以支持创新活动的开展。
b. 政策创新性:创新型国家需要有创新性的政策,以适应创新活动的需求。
c. 政策有效性:创新型国家需要有有效的政策,以推动创新活动的实施。
5. 创新人才培养:a. 教育投入:创新型国家需要有足够的教育投入,以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b. 教育质量:创新型国家需要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c. 人才流动:创新型国家需要有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6. 创新产业发展:a. 高技术产业比重:创新型国家需要有一定的高技术产业比重,以推动经济增长。
b. 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型国家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以适应创新活动的需求。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BDADC DC
17.分析材料,简要回答 材料一:从2011年开始,我国正式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一2020年)》。在《纲要》的序言中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 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 教。‛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回答网友有关‚中国崛起‛ 的问题时指出:‚世界都在谈‘中国崛起’,人们议论最多的是GDP,但我以为 ‘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发展战略?(2分) (2)请你谈谈对“强国必先强教”的理解。(三点即可)(3分) (3) 为了“中国崛起”你应该怎么做?(三点即可)(3分) (1)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基 本 国 策 发 展 战 略 对外开放 计划生育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主线:国情→国策(战略)→目的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 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 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及与发达国家的差 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优先发展教育。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及其现实意义。 ●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2007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 快科技的发展。如实施‚863‛计划、设立‚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等。回答1~2题。 1.实施“863”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 ) A.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 B.增强国家竞争力 C.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D.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2.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明我们国家 ( ) 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②鼓励科技创新 ③把发 展科技作为根本任务 ④鼓励知识分子先富起来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马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进机镦及其借鉴研究

本 政 府 自 19 9 6年 开 始 制 定 国 家 科 技 基 本 计 划 。
19 —2 o 9 6 O o年 为第 一 期计 划 ,政 府 投 入 1 . 1 76兆 3
容 特 点 及战 略 意义 。揭 示 2 纪 末期 以来 日本 建 设 创 新型 国 家 的 推 进 机制 , 深入 剖 析 其 产 生 的社 会 效 果 及存 在 的 问题 , O世 并 结 合 我 国科 教 兴 国及 创新 型 国 家建 设 的 实施 现 状 , 鉴 日本 经验 教 训 , 出 我 国建 设 创新 型 国 家 的对 策 与建 议 。 借 提 关 键词 :日本 ; 新 型国 家 ; 进机 制 ; 验借 鉴 刨 推 经
引进 技术刺 激经济增 长的作 用变小 , 日本必 须 自主 进 行基础性 、开拓性 的前沿研 究 ,强化 自主 技术创 新 ; 国经济 成功转型 , 以重 工业 、 学工业 、 美 从 化 汽车 工 业为主的制 造业转 向 以高新技 术 为基 础的信 息和 通信 技术产业 。 在这一 背景下 ,9 5年 1 月 日本制 19 1
际国 内诸多 因素的影 响下 日本泡 沫经济 崩溃 ,陷 入
长达 十 年的 低迷 期 ,综 合 竞争 力从 19 9 3年开 始 下 滑 , 20 至 0 2年 已降至 3 位 , 0 其综合 竞争 力不仅在 西
方七 国 中排 名较 低 ,而且还 低于许 多新兴工 业化 国
家 。 2 面对这一境 况 , ] 日本政 府积极 推行各项 结构改 革 ,完 善 国家 创 新 系 统 ,使 日本 经 济 出现 转 机 ,
律 。该法规 定 日本在发展 科学技 术方面 的基本 国策
科技强国例子

科技强国例子
以下是一些科技强国的例子:
1. 美国:美国在科技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地位,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如谷歌、苹果、微软和NASA 等。
2. 中国: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和手机智能终端市场,同时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具有竞争力。
3. 日本:日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国家之一,拥有众多著名的科技公司,如丰田、索尼和松下等。
日本在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和机器人技术等方面具有强大实力。
4. 德国:德国作为欧洲的科技强国,在高端制造业、汽车工程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德国的研究和开发机构也享有盛誉,如马普学会和法拉第未来等。
5. 韩国:韩国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拥有众多国际知名的科技公司,如三星、LG和SK集团等。
韩国在
半导体、电子产品和通信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这些国家在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表现出色,为全球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实施科技赶超战略

建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与 实 施 科 技 赶 超 战 略
周天勇
( 中共 中 央 党 校 研 究 室 , 京 1 0 9 ) 北 0 0 1
【 摘 要 】 通 过 建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来 实 现 科 学技 术 赶 超 , 中 国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中 , 个 关 乎 全 局 是 一
撑 的 产业 结构 。
通 过 建 设 创 新 型 国家 来 实 现 科 学 技 术 赶 超 , 中 国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中 , 个 关 乎 全 局 的 重 大 战 略 选 择 。从 目 是 一
前 学 者们 的研 究 看 , 新 型 国 家 , 指 把 科 技 创 新 作 为基 本 战 略 , 幅度 提 高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 成 日益 强 大 的 竞 创 是 大 形
一
、
赶 超 型 科 学 技 术 进 步 战 略 与 建 设 创 新 型 国家
目前 , 国 的科 学 技术 竞 争力 还 较为 落 后 , 们 需 要 在 世 界 科 学 技 术 的 一 些 方 面 领 先 , 要 科 学 技 术 进 步 我 我 需 来 主 导 国 家 发展 模 式 的转 变 。就 大 的思 路 而 言 , 设 一 个 科 学 技 术 方 面 跨 越 式 的创 新 型 国家 , 建 我们 需 要 追 赶 和 赶 超 型 的科 学技 术 进 步 战 略 , 过 快 速 的科 学 技术 进 步 , 传 统 技 术 支 撑 的 产 业 结 构 , 变 为 世 界 先 进 技 术 支 通 将 转
【 章 编 号 】1 0 — 7 2 ( O 1 0 — 0 0 —0 文 08 2 22 1)2 0 3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20国家创新竞争力排名出炉美、日、德居前三甲中国网 时间: 2011-12-12 16:04 发表评论>>中国网12月12日讯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孰强孰弱,日前已见分晓。
记者从今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0)》黄皮书(简称黄皮书)发布会上获悉,首部二十国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报告向社会公布,美国、日本、德国位列G20集团各成员国前三甲,2009年中国在G20集团中排名第10位,这是G20集团中唯一能够进入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
该黄皮书根据二十国集团(G20)各成员国科技发展的实际,按照课题组构建的G20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组成)和数学模型,对21世纪前10年二十国集团(G20)各成员国的国家创新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为各国制定科技发展目标、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据悉,该《黄皮书》是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科学内涵,紧密跟踪技术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学、计量经济学、人文地理学、运筹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深入分析当前二十国集团(G20)各成员国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变化趋势及动因,按照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公正性、可行性、可比性的原则,建立起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国国情的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
课题组运用所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采集了21世纪前10年各成员国的科技统计数据,对2001~2009年间二十国集团(G20)(注:该报告选择G20集团中的国家作为比较对象,由于欧盟作为一个联合体,因此不纳入评价范围)中的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G20内部各国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为世界各国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对策。
2009年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处于第一方阵(1-5位)的依次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排在第二方阵(6-10位)的依次为: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中国;处于第三方阵(11-15位)的依次为: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巴西、土耳其、南非;处于第四方阵(16-19位)的依次为:墨西哥、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
2001年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处于第一方阵(1-5位)的依次为: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排在第二方阵(5-10位)的依次为: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处于第三方阵(11-15位)的依次为:沙特阿拉伯、中国、南非、墨西哥、巴西;处于第四方阵(16-19位)的依次为:土耳其、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
2009年与2001年相比,国家创新竞争力排位上升的有6个国家,分别为巴西、中国、法国、德国、韩国、土耳其,其中巴西、中国、土耳其的排位均上升了2位,而法国、德国、韩国的排位均上升了1位;9个国家的排位没有变化,分别为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沙特阿拉伯、美国;排位下降的有4个国家,分别为墨西哥、俄罗斯、南非、英国,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英国,排位下降了3位,其次三个国家均下降了2位。
从综合得分情况看,2001-2009年,大部分国家的创新竞争力得分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年份会出现波动。
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6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得分上升趋势比较明显,波动较小;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韩国、俄罗斯等8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得分虽也呈上升趋势,但是波动比较大。
而日本、墨西哥、南非、英国、美国等5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得分则呈下降趋势,尤其日本、美国、英国的下降幅度比较大。
总的来看,评价期内,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得分整体呈现缓慢提升,平均增长了1.8分。
其中,有14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得分上升,平均增长了3.6分,只有5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得分有所下降,平均下降了3.2分。
整体上看,上升的国家大于下降的国家,表明本评价期内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整体水平是上升的。
值得一提的是,2001-2009年,中国国家创新竞争力得分增长最快,近10年中增加了10.8分,远高于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得分的平均水平(1.8分),说明中国国家创新竞争力提高得最快;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亚的得分增长也比较快,增幅均达到6分以上。
美国和日本的国家创新竞争力得分下降也非常快,分别下降了5.0分和5.5分;虽然在G20集团中它们仍然排在第1位和第2位,但它们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此外,英国的国家创新竞争力得分下降也比较快,下降了4.1分。
通过对比2001-2009年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得分变化情况可知,创新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受各国创新基础竞争力、创新环境竞争力和创新投入竞争力的提高推动的,在今后的创新活动中,G20各国需要继续加强这三个方面的努力,以实现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有效、快速提升;同时,也要注意创新产出竞争力和创新持续竞争力的下降问题,在今后的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这两个方面。
从排名分布情况看,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呈阶梯状分布。
2009年只有美国1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得分达到80分以上,其余国家均低于60分;其中,有3个国家介于50~60分之间,4个国家介于40~50分之间,3个国家介于30~40分之间,6个国家介于20~30分之间,2个国家介于10~20分之间,没有低于10分的国家。
国家创新竞争力较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在第一和第二方阵中,有8个国家是发达国家,这突出反映了这些国家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比较好,科技投入、科技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制度优势明显,因此,国家创新能力也比较强。
国家创新竞争力较低的国家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在第三和第四方阵,这是缘于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且在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效益等方面都还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需要花大力气来改变这种状况,不断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
2001-2009年有6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位次发生了较大幅度变动,英国由第一方阵下降到第二方阵,俄罗斯由第二方阵下降到第三方阵,墨西哥由第三方阵下降到第四方阵;而韩国由第二方阵上升到第一方阵,中国由第三方阵上升到第二方阵,土耳其由第四方阵上升到第三方阵。
从G20集团各成员国创新竞争力的综合测算和分差来看,大部分国家的创新竞争力得分集中于21-30分和41-50分两个区间段。
整体上看,不是呈现对称分布,更不是呈现正态分布。
从2001-2009年的变动比较来看,2009年各国得分变得更为集中,其中得分在21-60之间的国家由11个增加到13个,而得分在11-20分之间的国家则减少了2个,10分以下的国家减少了1个。
2009年,得分最低的印度尼西亚只有13.9分,仅是第一名美国得分的1/6,两者相差69.9分。
另外,第一方阵内部各国的得分差距最大,排在第1位的美国的创新竞争力得分约为排在第5位的韩国的1.72倍,高出韩国35.1分;第二方阵、第三方阵和第四方阵内部各国的得分差距也比较明显,排在各方阵内部第1位的国家的创新竞争力得分分别约为排在最末位国家的1.41倍、1.51倍和1.47倍。
从四个方阵的平均得分来看,相差也很大,处于第一方阵的5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平均分值为57.7分,处于第二方阵的5个国家的平均分值为42.9分,处于第三方阵的5个国家的平均分值为25.2分,处于第四方阵的4个国家的平均分值为17.4分,比差为3.3:2.5:1.5:1。
从2001-2009年G20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排名在世界六大洲和“金砖五国”中的平均得分及其变化情况看:(1)“金砖五国”。
2001-2009年中国和俄罗斯的国家创新竞争力得分均高于其他3个国家,而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则互有高下,从2007年开始,中国的得分持续高于俄罗斯,且差距在逐年扩大。
2007年之前,巴西的国家创新竞争力得分一直低于南非,但此后则持续高于南非,且差距也在逐年扩大。
国家创新竞争力得分最低的是印度,2001-2009年间,最高分只有15.6分,最低分则只有7.7分,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巨大。
从“金砖五国”的国家创新竞争力得分变化幅度来看,得分增长最快的是中国,上升了10.8分,其次是印度,上升了6.2分,巴西上升了5.7分,俄罗斯上升了1.8分,而南非下降了1.2分。
(2)G20集团中所属北美洲的3个国家。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排位差距非常大,美国排在第1位,始终处于第一方阵,加拿大排在第7位或8位,始终处于第二方阵,而墨西哥的排位变化较大,由处于第三方阵下降到第四方阵。
从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得分来看, 2009年美国的得分为83.8分,加拿大为47.5分,墨西哥为20.5分,比差为4.1:2.3:1,差距非常大。
总的来看,这3个国家整体创新竞争力排位比较稳定,变化不大,平均得分为50.6分,整体竞争力水平处于优势地位,而这主要归功于美国,它极大地拉高了北美洲的创新竞争力整体水平。
(3)G20集团中所属南美洲的2个国家。
阿根廷和巴西的排位差距比较小,阿根廷排在第17位或16位,始终处于第四方阵,巴西的排位变化较大,2004年由第三方阵下降到第四方阵,但2006年后又重新回到第三方阵,排在第13位。
从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得分来看,两国的差距也比较小。
2009年阿根廷的得分为20.4分,巴西为24.3分,仅相差3.9分,比差为1.2:1。
总的来看,这2个国家的整体创新竞争力排位比较稳定,变化不大,平均得分为22.4分,整体竞争力水平处于劣势地位。
(4)G20集团中所属欧洲的5个国家。
这5个国家之间的排位差距比较大,横跨了3个方阵,比如2001年,既有处于第一方阵的英国、法国、德国,也有处于第四方阵的土耳其,还有处于第二方阵的意大利和俄罗斯;2009年,也横跨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方阵,G20中排在第14位的土耳其与排在第3位的德国,相差了11位。
各国排位变化的幅度也比较大,2001-2009年,英国下降了3位,由第一方阵下降到第二方阵,俄罗斯下降了2位,由第二方阵下降到第三方阵,而土耳其上升了2位,由第四方阵上升到第三方阵。
从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得分来看, 2009年,最高分德国为52.6分,最低分土耳其为21.1分,前者是后者的2.5倍。
总的来看,这5个国家整体创新竞争力排位差距比较大,平均得分为39.8分,整体竞争力水平处于优势地位。
(5)G20集团中所属亚洲的6个国家。
这6个国家之间的排位差距比较大,横跨了4个方阵,比如2009年,日本和韩国处于第一方阵,中国处于第二方阵,沙特阿拉伯处于第三方阵,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处于第四方阵;G20中排在在第19位的印度尼西亚与排在第2位的日本相差了1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