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专...考研内部资料

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专...考研内部资料

考研专业课系列辅导之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强化讲义全国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编光华职业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目录第一部分强化阶段的“一个目标两项任务” (3)第二部分强化课程主讲内容 (4)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4)第二章相平衡热力学 (8)第三章相平衡状态图 (10)第四章化学平衡热力学 (17)第五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20)第六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21)第七章界面层的热力学及动力学 (28)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29)第九章电化学系统的热力学及动力学 (31)第十章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 (36)第十一章物理化学实验 (38)第三部分历年真题解析 (39)3.1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10年真题解析 (39)3.2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09年真题解析 (39)3.3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08年真题解析 (41)3.4兄弟院校试题练习 (41)第四部分结束语 (83)第一部分强化阶段的“一个目标两项任务”专业课强化阶段学习时间是9月初至11月初,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学员要达到“一目标”完成“两任务”。

“一个目标”是指做专业课真题自我模拟成绩达到最少120分。

得到这个分数,说明学员已经全面掌握了目标学校的考研基础知识点。

“两项任务”是指掌握教材知识点,研究真题并总结思路。

具体如下:强化阶段任务一:在认真学习完考研专业课公用知识点的基础上,扩展并掌握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考研知识点,完成强化、巩固过程,并逐步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图,形成学员自有的知识体系,具体步骤如下(1)通识教材针对指定教材,毫无遗漏的将教材的章节知识点、例题及习题,仔细完整的进行一遍自学,并对把握不准的知识点做好标记;(2)阅读讲义在听课前,先自学一遍强化班讲义,在自学过程中,将讲义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标记在教材中。

如果同学还没有完成前面两步,我建议你暂时不要听课,先完成以上两个步骤,然后再听课,这样效果甚佳。

大连理工-物理化学-统计热力学-例题

大连理工-物理化学-统计热力学-例题

系统总能量为
E t Er E v (51763 9797)J mol 1 61560J mol 1
Ev 9797 / 61560 0.159 E总
即振动能占系统总能量的百分数为15.9%。
=0.0211
(4)电子配分函数 qe
q e0 g e0 1
(5)分子全配分函数 q
q q t q r q v q e =4.34×1030×71.6×0.0221×1 =6.87×1030
5-2-7 将N2(g)在电弧中加热,从光谱中观察到,处于振动 量子数=1的第一激发态上的分子数N=1与处于振动量子数
因为
N v 1 e (11 / 2 )Θv / T Θv / T 1 / 2Θv / T e 0.26 N v 0 e
Θv 3355K T 2490 K ln 0.26 1.347
所以
N2(g)的温度为2490K。 (2)如不考虑基态的能量,N2 的热力学能来源于分子 的平动、振动和转动。对于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平动 和转动对热力学能的贡献为:
0.02479 m 3
M 32.00 10 3 kg mol 1 -26 × =5.3129 10 kg m 23 1 L 6.023 10 mol

2 3.1416 5.3129 10 kg 1.3807 10 qt (6.6262 10 34 J s) 2
Et Er 3 / 2 RT RT 2.5 8.314J mol1 K 1 3355K 51763J mol1
振动能为
Ev N A h 1 eΘv / T 1 1 e3355K/2490K 1

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考研真题

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考研真题
大连理工大学二 00 五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及实验》 试题 共6页 (10 个大题)
注:答题必须注明题号答在答题纸上,否则试卷作废! 请认真看题,祝好运! 一、是非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正确的标“√” ,错误的标“×” : 1. 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的 r G m 一定大于 r Am 。
-23 -1 -34 (已知 k=1.3810 J•K ,h=6.6310 J•s) -1
பைடு நூலகம்
十、实验题(15 分):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反应式为:
3
七(12 分) 、在 80℃下,有机物 B 溶于水中(摩尔分数 xB=0.10)的稀溶液与其气相平衡共存。如溶液可 视为理想稀溶液,求气相中水的分压。已知水的气化焓为 40.7kJ•mol . 八(14 分) 、气体 A 的分解反应 A(g)=Y(g)+Z(g) 已知反应速率与反应物、产物的浓度均无关。若向真空容器内迅速充入气体 A,初始压力达到 100kPa。在 700K 下恒容反应 10 秒,测得压力变为 150kPa,求该反应在此反应条件下的速率系数。 九、 (8 分)在 298.15K,1mol O2(g)放在体积为 V 的容器中,压力为 p,试计算: (1)O2 分子的平动配分函数 qt (2) O2 分子的平动热力学能 U t 。
2.
(
G ) T , p ,nC ( C B ) nB
既是物质 B 的化学势又是物质 B 的偏摩尔量。
3. 用 G 0 判断变化方向,适用于任何系统的任何变化。 4. 稀溶液的凝固点一定比纯溶剂的凝固点低。 5. 因为溶胶在一定条件下能存在很长时间,所以它是势力学稳定系统。 6. 在大气压下,水银在玻璃毛细管中的沸点高于其正常沸点。 7. NaCl 水溶液在表面层的浓度高于其溶液本体浓度。 8. 物质 B 总是从高浓度相自发转移到低浓度相。 9. 在化学反应中,所有反应物分子实现化学反应都经过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 10. 超电势的存在,使原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小。 11. NaOH 水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有关。 12. 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只能是单层的。 二、选择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编号: 1. Na2CO3 与 H2O 可以生成如下几种化合物 Na2CO3· H2O, Na2CO3*7H2O, Na2CO3*10H2O,在标准压 力下与 Na2CO3 水溶液、冰平衡共存的水合物最多能有几种: A. 1 种; B. 2 种; C. 3 种

大连理工-物理化学-相平衡热力学-选择填空

大连理工-物理化学-相平衡热力学-选择填空
8 答:C
(B) α (A) 2 β (A 2 )
9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是( ) (A)mixV=0, mixH=0, mixS>0, mixG<0 (B)mixV<0, mixH<0, mixS<0, mixG=0 (C) mixV>0, mixH>0, mixS=0, mixG=0 (D) mixV>0, mixH>0, mixS<0, mixG>0 9 答:A 10 稀溶液的凝固点Tf与纯溶剂Tf*的凝固点比较,Tf <Tf *的条件 是( ) (A)溶质必须是挥发性的 (B)析出的固相一定是固溶体 (C)析出的固相是纯溶剂 (D)析出的固相是纯溶质 10 答:C
d ln{ p} vap H m dT RT 2
)
用于纯物质
的液气两相平衡,因为 vapHm>0 ,所以随着温度的升 高,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总是升高的。( ) 4 答:
5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总蒸气压大于任一纯组分的蒸气压。 ( ) 5答 6 理想混合气体中任意组分B的逸度就等于其分压力pB。( ) 6答 7 因为溶入了溶质,故溶液的凝固点一定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 ( ) 7答: 8 溶剂中溶入挥发性溶质,肯定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升高。() 8答: 9 理想稀溶液中的溶剂遵从亨利定律,溶质遵从拉乌尔定律() 9答:
3. 液体在其T, p满足克-克方程的条件下进行汽化的过 程,以下各量中不变的是:( ) (A)摩尔热力学能 3 答:C 4. (A)21 J·mol-1·K-1 (B)88 J·K-1 (C)109 J·mol-1·K-1 4 答:B 5 在、两相中都含有A和B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 时,下列三种情况正确的是: ( )

大连理工大学2004试题及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2004试题及答案

大连00四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一.是非题1. 如某溶质的稀溶液随溶质浓度的加大其表面张力变小,则在平衡态下该溶质在界面层中的浓度一定大于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

2. 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的()r m H T ∆ 一定大于该反应的()r m U T ∆ 。

3.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总蒸气压与组分B 的摩尔分数x B 成直线关系。

4. 定温定压下,纯物质A 的化学势就是该条件下的摩尔吉布斯函数G m,A5. A 和B 形成的固熔体由A (s )和B (s )两相构成。

6. 水在玻璃毛细管中时正常沸点高于100℃。

7. 对于封闭体系,在定压下没有非体积功时,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热力学能。

8. 物质B 有从化学势大的一相转移到化学势小的一相的趋势9. 对于由A 和B 两组分组成的均相系统,定温定压下再向该系统加入少量A 或B 时,A的偏摩尔体积V A 增加时,B 的偏摩尔体积V B 就减少。

10.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值与反离子的化合价数成反比,即反离子的化合价数越高,其聚沉值越小。

11. 在液相进行的A 和B 间的非催化反应。

其反应速度不受惰性溶剂存在与否的影响。

12. 光化学反应的光量子效率总是在0—1之间二.选择题1. 浓度为0.005mol ⋅kg -1的蔗糖水溶液和0.01 mol ⋅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二者沸点:A 0.005 mol ⋅kg -1 蔗糖水溶液和0.01 mol ⋅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沸点大致相同B 0.01 mol ⋅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沸点高于0.005 mol ⋅kg -1蔗糖水溶液C 无法比较2.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A 如果系统的∆S sy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C 仅从系统的∆S sys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3. 真实液态混合物:A 活度因子f 的取值在0—1之间B 活度因子f 的取值有时大于1C 活度因子f 的大小符合: b B 趋近于0时,f B 的取值趋近于14 在定压下,NaCl 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 和条件自由度f ':A C =3,f '=1BC =3,f '=2C C =4,f '=2D C =4,f '=35 若一种液体在某固体表面能铺展,则下列几种描述正确的是:A S <0,θ>90°B S >0,θ>90°C S >0, θ<90°6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A 大分子溶胶B 胶体电解质C 溶胶7 对于NaSO 4,其离子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因子,质量摩尔浓度间的关系为: A a b b γ±±= B 134a b b γ±±= C 1427a b γ±±=D 以上A ,B ,C 给出的关系都不对三.推导题(10分)A 和B 两种吸附质在同一均匀固体表面上竞争(同种吸附中心)吸附,每个吸附分子吸附在一个吸附中心上,如果符合兰缪尔(langmuir)假设,试推导证明:达到吸附平衡时,A 的表面覆盖度A θ与A,B 在气相平衡分压p A 和p B 之间的关系为: A θ=(A b p A )/(1+A b p A +B b p B ) (其中A b 和B b 分别为A ,B 在该表面的吸附平衡常数)四.作图题(共15分)在固相金属A ,B 与它们生成的化合物间完全不互溶,用热分析法测得A 和B 双组分系统的步冷曲线的转折温度及停歇温度数据如下:B w 转折温度/℃ 停歇温度/℃B w 转折温度/℃ 停歇温度/℃ 0 - 6300.20 550 4100.37 460 4100.47 - 4100.50 419 4100.58 - 439 0.70 400 295 0.93 - 295 1.00 - 321(1) 由以上数据绘制A-B 系统熔点-组成图(2) 已知A 和B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21.8g ⋅mol -1和112.4 g ⋅mol -1,由相图求A 和B 形成化合物的最简分子式(3) 对相图中各相区排号,在下表中列出相图中所有液-固两相区的固相成分:相区(号)固相成分(4) 当B w 为0.25的A-B 双组分系统由700℃逐步降低时,液相l (A+B )中B 的含量怎样变化(在一定温度区间或温度点的B w 的大小及变化)五 计算题(要求详细计算过程)1.(10分)以知某物质B 在液体和固体状态的饱和蒸汽压p (l )及p (s )与温度的关系式分别为:ln p Pa =-KT /2013+22.405 ln p Pa =-KT /3133+27.650 (1) 计算下述过程的∆G : B(s,1mol,300kPa,200k)→ B(l ,1mol,300kPa,200k)(2) 判断在200k,300kPa 下,物质在液态能否稳定存在?2. (6分)已知在定压下某液相反应A 11k k -−−→←−−B ,k 1和标准平衡常数K 与反应温度T 有下列关系:11ln()k s - =-K T /2000+6.0 , 2000ln 5.0K T K=- 则,该正向反应为______________级反应,其标准摩尔焓变和逆向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8分)某溶液中的反应A+B →X+Y ,反应开始时,A 和B 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进行1h 时A 的转换率为75%,求,当反应分别符合下列假设时,进行到2h 的时候反应物A 剩余多少(以起始量的百分数表示)未反应(液体总体积随反应的变化可忽略)?A ) 对A 为1级,对B 为0级B ) 对A 和B 均为1级C ) 对A 和B 均为0级D ) 对A 为0级,对B 为1级E ) 对A 为0级,对B 为2级F ) 对A 为2级,对B 为0级4.(14分)已知以下数据(ii)电池的Pt|H 2(p )|NaOH(aq)|HgO(s)|Hg(l)的E =0.9265V(1)写出阴、阳两极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该电池反应的r m G ∆(3)计算HgO(s)的分解反应 HgO=Hg(l)+(1/2)O 2(g)的r m G ∆ (298.15K)(4)计算HgO(s)在25℃的分解压5.(12分)某分子B,其运动形式只有三个可及的能级ε1, ε2, ε3,其基态能级是非简并的。

物理化学实验试题

物理化学实验试题

物理化学实验试题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典型的物理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运用物理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包括电导率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和反应机理,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影响因素。

三、实验步骤1、电导率测定实验(1)准备实验器材:电导率计、烧杯、玻璃棒、恒温水浴、浓度已知的电解质溶液。

(2)将电导率计放入恒温水浴中,调整温度至25℃。

(3)将已知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电解质溶液,滴入电导率计中,记录电导率值。

(5)重复步骤4,共测定5组数据。

(6)根据测定结果计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2、化学反应速率实验(1)准备实验器材:恒温水浴、滴定管、容量瓶、三角瓶、催化剂、浓度已知的反应物溶液。

(2)将恒温水浴调整至25℃。

(3)在容量瓶中加入催化剂和反应物溶液,摇匀。

(4)将容量瓶放入恒温水浴中,记录滴定管的初始读数。

(5)每隔1分钟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一次,共记录5分钟。

(6)根据滴定的体积变化计算反应速率。

3、化学平衡实验(1)准备实验器材:恒温水浴、分光光度计、比色皿、标准溶液、可逆反应的起始物和生成物。

(2)将恒温水浴调整至25℃。

(3)在比色皿中加入标准溶液和可逆反应的起始物,摇匀。

(4)每隔一段时间记录分光光度计的读数一次,共记录5小时。

(5)根据吸光度的变化计算平衡常数。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电导率测定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比较不同浓度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大小,讨论离子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

2、化学反应速率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滴定的体积变化计算反应速率,比较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讨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化学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吸光度的变化计算平衡常数,比较不同起始物浓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讨论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大连理工大学物化考研真题

大连理工大学物化考研真题

第一章是非题下列各题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1 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 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2 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3 稳定态单质的∆f H m (800K)=0 。

(√ )4 dU=nC v,m dT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都适用。

(√ )5 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其所有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而变。

(√)6 若系统的所有宏观性质均不随时间而变,则该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

(⨯)7 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8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9 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10 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11 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12 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的终态,若经绝热可逆过程,则一定达不到此终态。

(√)1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14 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 0。

(⨯)15 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0,且有W’>∆G和∆G <0,则此状态变化一定能发生。

(√)16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S <0。

(⨯)17 临界温度是气体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 √ )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1 理想气体定温自由膨胀过程为(D )(A) Q>0 (B) ∆U<0 (C) W<0 (D) ∆ H=02 已知反应H2(g)+(1/2)O2(g)==H2O(g)的标准摩尔焓[变]为∆r H m (T),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r H m (T)是H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B) ∆r H m (T)是H2O(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 ∆r H m (T)是负值。

大连理工-物理化学-相图-习题

大连理工-物理化学-相图-习题

则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C为:( 11 答: A
12 已知A,B两液体可组成无最高或最低恒沸点的液态完全互 溶的系统,则将某一组成的溶液蒸馏可以获得:( )。 (A)一个纯组分和一个恒沸混合物 (B) 两个恒沸混合物 (C) 两个 纯组分。 12 答: C
13 已知A和B二组分可组成具有 最低恒沸点的液态完全互溶的 系统,其t-x(y)如图所示。若把 xB=0.4的溶液进行精馏,在塔顶 可以获得:( )。 (A) 纯组分A(l) (B)纯组分B(l) (C)最低恒沸混合物。
是非题 下述各题中的说法是否正确 ?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 ” , 错 的画“”。 1.相是指系统处于平衡时,系统中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都均匀的 部分。( ) 1 答: 2. 依据相律,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蒸气压应该是定值。( ) 2 答: 3. 依据相律,恒沸温合物的沸点不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 3 答: 4 双组分相图中恒沸混合物的组成随外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 4 答:
10 将固体NH4HCO3(s) 放入真空容器中,恒温到400 K, NH4HCO3 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 NH4HCO3(s) === NH3(g) + H2O(g) + CO2(g) 系统的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f为:( ) (A) C=2,f =2; (B) (C) C=2,f =0; 10 答: C
16 在p下,用水蒸气蒸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系统 的沸点( ) (A) 必低于373.2K (B) 必高于373.2K
( C)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 (D)取决于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16答: A 17 已知A与B可构成固熔体,在组分A中,若加入组分B可使固 熔体的熔点提高,则组分B在此固熔体中的含量必( )组分 B在液相中的含量。 (A)大于 17 答: A (B)小于 (C )等于 (D)不能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一.是非题1.如某溶质的稀溶液随溶质浓度的加大其表面张力变小,则在平衡态下该溶质在界面层中的浓度一定大于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

2.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的()r m H T ∆ 一定大于该反应的()r m U T ∆。

3.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总蒸气压与组分B 的摩尔分数x B 成直线关系。

4.定温定压下,纯物质A 的化学势就是该条件下的摩尔吉布斯函数G m,A 5.A 和B 形成的固熔体由A(s)和B(s)两相构成。

6.水在玻璃毛细管中时正常沸点高于100℃。

7.对于封闭体系,在定压下没有非体积功时,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热力学能。

8.物质B 有从化学势大的一相转移到化学势小的一相的趋势9.对于由A 和B 两组分组成的均相系统,定温定压下再向该系统加入少量A 或B 时,A 的偏摩尔体积V A 增加时,B 的偏摩尔体积V B 就减少。

10.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值与反离子的化合价数成反比,即反离子的化合价数越高,其聚沉值越小。

11.在液相进行的A 和B 间的非催化反应。

其反应速度不受惰性溶剂存在与否的影响。

12.光化学反应的光量子效率总是在0—1之间二.选择题1.浓度为0.005mol ⋅kg -1的蔗糖水溶液和0.01mol ⋅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二者沸点:A 0.005mol ⋅kg-1蔗糖水溶液和0.01mol ⋅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沸点大致相同B 0.01mol ⋅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沸点高于0.005mol ⋅kg -1蔗糖水溶液C无法比较2.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A 如果系统的∆S sy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C 仅从系统的∆S sys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3.真实液态混合物:A活度因子f 的取值在0—1之间B 活度因子f 的取值有时大于1C 活度因子f 的大小符合:b B 趋近于0时,f B 的取值趋近于14在定压下,NaCl 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 =3,f '=1B C =3,f '=2C C =4,f '=2DC =4,f '=35若一种液体在某固体表面能铺展,则下列几种描述正确的是:A S <0,θ>90°BS >0,θ>90°CS >0,θ<90°6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A 大分子溶胶B胶体电解质C溶胶7对于NaSO 4,其离子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因子,质量摩尔浓度间的关系为:A a b bγ±±=B134a b bγ±±=C1427a b b γ±±=D以上A,B,C 给出的关系都不对三.推导题(10分)A 和B 两种吸附质在同一均匀固体表面上竞争(同种吸附中心)吸附,每个吸附分子吸附在一个吸附中心上,如果符合兰缪尔(langmuir)假设,试推导证明:达到吸附平衡时,A 的表面覆盖度A θ与A,B 在气相平衡分压p A 和p B 之间的关系为:A θ=(A b p A )/(1+A b p A +B b p B )(其中A b 和B b 分别为A,B 在该表面的吸附平衡常数)四.作图题(共15分)在固相金属A,B 与它们生成的化合物间完全不互溶,用热分析法测得A 和B 双组分系统的步冷曲线的转折温度及停歇温度数据如下:Bw 转折温度/℃停歇温度/℃Bw 转折温度/℃停歇温度/℃0-6300.205504100.374604100.47-4100.504194100.58-4390.704002950.93-2951.00-321(1)由以上数据绘制A-B 系统熔点-组成图(2)已知A 和B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21.8g ⋅mol -1和112.4g ⋅mol -1,由相图求A 和B 形成化合物的最简分子式(3)对相图中各相区排号,在下表中列出相图中所有液-固两相区的固相成分:相区(号)固相成分(4)当B w 为0.25的A-B 双组分系统由700℃逐步降低时,液相l (A+B)中B 的含量怎样变化(在一定温度区间或温度点的B w 的大小及变化)五计算题(要求详细计算过程)1.(10分)以知某物质B 在液体和固体状态的饱和蒸汽压p (l)及p (s)与温度的关系式分别为:lnp Pa =-K T /2013+22.405lnp Pa =-K T /3133+27.650(1)计算下述过程的∆G :B(s,1mol,300kPa,200k)→B(l ,1mol,300kPa,200k)(2)判断在200k,300kPa 下,物质在液态能否稳定存在?2.(6分)已知在定压下某液相反应A 11k k -−−→←−−B,k 1和标准平衡常数K与反应温度T 有下列关系:11ln()k s-=-K T /2000+6.0,2000ln 5.0K T K=-则,该正向反应为______________级反应,其标准摩尔焓变和逆向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8分)某溶液中的反应A+B →X+Y,反应开始时,A 和B 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进行1h 时A 的转换率为75%,求,当反应分别符合下列假设时,进行到2h 的时候反应物A 剩余多少(以起始量的百分数表示)未反应(液体总体积随反应的变化可忽略)?A)对A 为1级,对B 为0级B)对A 和B 均为1级C)对A 和B 均为0级D)对A 为0级,对B 为1级E)对A 为0级,对B 为2级F)对A 为2级,对B 为0级4.(14分)已知以下数据(I)298.15k 的热力学数据物质f m H ∆ /(kg ⋅mol -1)mS /(kg ⋅mol -1)HgO(s)73.22O 2(g)205.1H 2O(g)-285.8570.08Hg(l)77.4H 2(g)130.7(ii)电池的Pt|H 2(p )|NaOH(aq)|HgO(s)|Hg(l)的E =0.9265V (1)写出阴、阳两极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该电池反应的r mG ∆(3)计算HgO(s)的分解反应HgO=Hg(l)+(1/2)O 2(g)的r m G ∆(298.15K)(4)计算HgO(s)在25℃的分解压5.(12分)某分子B,其运动形式只有三个可及的能级ε1,ε2,ε3,其基态能级是非简并的。

与基态能级相邻的两个能级ε2,ε3的简并度分别为3和5,当基态能级ε1取作能量零点时,邻近的两个能级的大小分别为:ε2/k =100K,ε3/k =300K (式中k 为玻尔兹常数)(1)写出B 分子的总配分函数q 的析因子表达式(2)计算在200K 时B 分子配分函数q(3)计算在200K 时由B 分子构成的纯理想气体中,在这三个能级上的最概然分布的B分子数之比6.(7分)在298K,有一个含Zn +2为0.10mol ⋅kg -1,的中性溶液(pH=7),用Pt 电极电解,已知E (Zn+2/Zn)=-0.763V,氢气的超电势η(H 2)=0.6V,Zn 的超电势忽略不计,并设活度因子均为1。

通过计算判断阴极上首先析出何种物质?7.(8分)某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RT +b p (其中b 是常数)。

1mol 该气体在恒定的温度下由p 1变到p 2,求ΔS ,ΔH 六.实验题(12分)下图是测定不同温度下的乙醇的饱和蒸汽压装置在该装置上还可以测定乙醇的摩尔蒸发焓。

蒸馏瓶中的乙醇所受的外压可以通过左侧的机械(油)泵将该装置抽到一定的真空度后,关闭b,调节c 给定a.三通活栓b.两通活栓c.两通活栓d.毛细尖嘴口e.**瓶f.净化瓶g.冷凝管h.普通温度计i.无水乙醇j.电热丝水银压力计回答下列问题1.当机械(油)泵将该装置抽(此时a 只接通泵和系统,b 开,c 关)到所的真空度以上后,欲停该泵(以准备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e 在该实验中的两个作用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 的作用是调节系统压力,d 作成毛细尖嘴管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利用放大镜,在h 上最后一位可估读的温度(℃)在()A 个位上B 小数点后最后一位C 小数点后第二位D 小数点后第三位5.利用该装置测定乙醇的摩尔蒸发焓的原理(用公式表示)是: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试题参考答案一、是非题1.√2.×3.×4.√5.×6.√7.×8.√9.√10.√11.×12.×二、选择题1.B2.C3.B4.A5.C6.C7.B三、推导题解:A 的吸附速率,A ,A A A B (1)a a k p υθθ=--(其中,A a k 为A 在该表面的吸附速率常数)A 的脱附速率:,A ,A A d d k υθ=(其中,A d k 为A 从该表面的脱附速率常数)吸附平衡时:,A ,Aa d υυ=则:AA A AB 1b p θθθ=--(其中,A A ,Aa d kb k =)同理有BB BA B1b p θθθ=--(a)和(b)联立,解得A AA AB B1A b p b p b p θ=++四、作图题(1)见右图(2)B A n n =0.58/112.40.42/121.8﹦32,故该化合物的最简分子式为A 2B 3(3)相区(号)固相成分1A 2A 2B 33A 2B 34B(4)当B w 为0.25的A-B 双组分系统由700℃逐步降温时,液相(A+B)中B 的含量怎样变化为:700℃~525℃(估计温度):B w ﹦0.25(不变)525℃(估计温度)~410℃:由B w ﹦0.25逐渐变至B w ﹦0.47在410℃不再变化(直到消失)五、计算题1.解(1)计算200K 时B 在液体和固体状态的饱和蒸气压p (l)及p (s):由lnPa p﹦-2013200K /K +22.405﹦12.24,得p (l)﹦228.7kPa 由lnPa p﹦-3133200K /K+27.650﹦11.99,得p (s)﹦160.3kPa 所给过程是定温、定压不可逆相变化过程,设计成以下可逆过程进行计算:∆G ﹦∆G 1+∆G 2+∆G 3+∆G 4+∆G 5∆G 1+∆G 5≈0,∆G 2=0,∆G 4=0∆G ≈∆G 3﹦228.7ln(18.314200ln )591J 160.3l sp l p s p Vdp nRT p ==⨯⨯=⎰﹦591J(2)在定温(200K)、定压(300kPa)下,液态B 变为固态B 的G '∆=-591J﹤0,说明液B (s ,1mol ,300kPa ,200K )B (l,1mol ,300kPa ,200K )B (l,1mol ,228.7kPa ,200K )B (g ,1mol ,228.7kPa ,200K )1G ∆B (s ,1mol ,160.3kPa ,200K )2G ∆B (g ,1mol ,160.3kPa ,200K )G∆5G ∆4G ∆3G ∆态B 自发转变为固态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