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防雷与防静电
防雷、防静电与接地

防雷、防静电与接地1防雷基础1)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具有极强大的破坏能力。
雷电对人参、设备设施的主要方式有:雷击、雷电感应、雷击电磁脉冲。
防雷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传导、搭接、接地、分流、屏蔽、躲避。
2)雷电会导致多种不同形式的危害,没有任何一种办法可以全面防止雷电的危害。
3)直击雷:是带电云层(雷云)与建筑物构架、其它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之间发生的迅猛放电现象,并由此伴随而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或机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坏作用,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
直击雷的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峰值可达几十kA 乃至几百kA,其之所以破坏性很强,主要原因是雷云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其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μs到几百μs)就释放出来,瞬间功率巨大的。
防御直击雷:通常都是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基础桩、梁柱等结构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金属物件作为接闪器,将雷电流接收下来,并通过作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导引至埋于大地起散流作用的接地装置再泄散入地。
4)雷电感应:指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尤其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都聚集起大量的雷电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地或对另一雷云闪击放电后,云中的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从而产生出很高的静电电压(感应电压),其过电压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这种过电压往往会造成附近的户外传输信号线路、埋地电力线、设备间连接线、接地不良的金属物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的危害。
另外,在雷电闪击时,由于雷电流的变化率大而在雷电流的通道附近就形成了一个很强的感应电磁场,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又或者使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火灾。
感应雷虽然没有直接雷猛烈,但其发生的几率比直击雷高得多。
阻止感应雷的有效手段是屏蔽,将建筑物屋顶、墙体中的钢筋以及金属门窗、引入建筑物、构筑物的金属管道等通通连起来,达到一定的网格距就可以防御雷电感应。
防雷、防静电安全知识

防雷、防静电安全知识
一、雷电危害
1、电性质的破坏作用:表现在数十万至数百万的冲击电压对各种电气设备和设施的击穿和毁坏,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放电火花引起的火灾和爆炸;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会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直接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
2、热性质的破坏作用:表现在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造成火灾或爆炸。
3、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由于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在被击物缝隙中的气体剧烈膨胀,缝隙中的水份也急剧蒸发为大量气体,致使被击物受到破坏或爆炸。
二、人身防雷措施
1、雷雨天不在至高点(屋顶、山峰、岗顶)停留。
2、雷雨天不在堤坝顶上行走,特别是举着带金属尖的雨伞,危险性更大。
3、雷雨天不在孤树下避雨。
4、雷雨天远离防雷接地引下线。
5、雷雨天不在电杆上作业。
6、雷雨天要窗门紧闭,防止球形雷进入室内。
三、静电危害
1、静电电压由于电压高易产生火花放电,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2、人接触静电也能产生电击。
3、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的吸附作用能使粉尘类附着在设备或管道中,影响生产甚至堵塞。
四、防静电措施
1、易燃易爆场所,禁止穿化纤衣服。
2、易燃易爆场所要用木质、金属椅子,禁止用带有人造革坐垫、靠垫的椅子。
3、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管道、容器,一律可靠接地。
4、控制液体、气体、粉体流速,限制静电产生。
5、倾倒和注入液体时,灌注液体的管道最好自容器底部注入或紧贴侧壁,防止液体飞溅和冲击。
电工安全培训课件:第六章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

二、高压隔离开关 主要用来隔离
高压电源,以保证 其它电气设备的安 全检修。由于隔离 开关没有专门的灭 弧装置,所以不能 带负荷操作。
10KV户内隔离 开关是三级开关、 10KV户外用隔离开 关是单极开关。
V型隔离开关 35千伏V型隔离开关
二柱型隔离开关
三柱型隔离开关
剪刀型隔离开关
室内型隔离开关
(2)架空线路防雷措施 ①设避雷线; ②提高线路本身的绝缘水平; ③用三角形顶线作保护线; ④ 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或自重合熔断器; ⑤装设避雷器和保护间隙。
(3)变、配电所的防雷措施 ①装设避雷针; ②高压侧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 ③低压侧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
二、防静电安全要求 1.静电的危害 (1)爆炸或火灾 (2)电击 (3)妨碍生产 2.防静电安全要求 消除静电危害的措施有: (1)接地法: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简单的方法。 接地主要用来消除导电体上的静电,不宜用来消除绝 缘体上的静电。 (2)泄漏法:采取增湿措施和采用抗静电添加剂,促使静 电电荷从绝缘体上自行消散。 (3)静电中和法:静电中和法是消除静电危害的重要措施。 静电中和法可用来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4)工艺控制法
第二节 主要高压电气设备安全要求
一、高压熔断器 交流电力线路和电力设备
短路保护的保护器件。也可以 用于电压互感器的短路保护。
1.RN型户内高压管式熔断器 RN型号标志 R—熔断器 N—户内型 RN1型适于3—35KV的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作短路过负荷
保护用。RN2型适于3—35KV的电压互感器作短路保护用。 RN2型高压管式熔断器的断流能力很强,能在短路电流
第七章 高压电气设备安全
第一节 高压电气安全工作基本要求 第二节 主要高压电气设备安全要求 第三节 主要高压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要求
防雷与防静电安全要求目的

防雷与防静电安全要求目的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设备更加普及。
在这种情况下,防雷与防静电的安全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雷电和静电会对电子设备产生损害,因此在电子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防雷与防静电的安全要求目的。
防雷安全要求目的1.防止雷电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害雷电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天气现象,如果电子设备没有受到雷击保护,它们就很容易被雷电损坏。
因此,防雷安全要求目的就是要保护电子设备不受雷电侵害。
2.保护人身安全雷击会对人身造成生命威胁。
在雷电天气中,人类是非常容易被击中的。
当人体接触到雷电时,将对人体造成危害,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防雷安全要求目的也是要保护人身安全。
3.确保安全生产在雷电天气中,如果电子设备没有受到雷击保护,将会导致生产停滞,甚至影响生产安全。
因此,防雷安全要求目的还包括确保在雷电天气中可以顺利进行安全生产。
防静电安全要求目的1.保持电子设备稳定运行静电会对电子设备产生严重的损害,这使得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防静电安全要求目的就是要保持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
2.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火灾静电火花是一种非常小的火花,但它们可能会引起火灾。
如果电子设备没有受到静电保护,静电火花会因为摩擦等原因产生,造成火灾。
因此,防静电安全要求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3.保护人身安全静电不仅会对电子设备产生损害,而且还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在电子设备中,静电在充电时会产生一定的电场,这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因此,防静电安全要求目的还包括保护人身安全。
结论综上所述,防雷和防静电在电子设备制造和使用中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无法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雷电和静电,这将会严重影响到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人身安全。
因此,我们需要遵守防雷和防静电的安全要求,对电子设备进行保护,从而保证生产和人身安全。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办公、生产设施以及员工的安全,预防雷击和静电产生,制定本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的办公、生产设施,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企业应当确保本制度的贯彻执行,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将依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第四条本制度的制定、修订和解释权归企业所有。
第二章防雷安全管理第五条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雷电防护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其可靠运行。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雷电监测系统,确保及时掌握雷电活动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七条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防雷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防雷演练,以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条企业应当设置合适的防雷标识,明确标示防雷区域和防雷设备,提醒员工注意防雷安全。
第九条企业应当对于新员工进行防雷安全培训,并对现有员工定期进行防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三章防静电安全管理第十条企业应当制定静电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地脚、接地等措施,确保防静电的有效性。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静电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静电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静电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事故。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设置防静电标识,明确标示防静电区域和防静电设备,提醒员工注意防静电安全。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对于新员工进行防静电安全培训,并对现有员工定期进行防静电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定期检查并维护防静电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员工安全责任第十五条所有员工应当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增强安全意识,积极参与防雷、防静电安全工作。
第十六条员工在操作各类设备时,应当注意设备的防雷、防静电措施,严禁随意拆卸或擅自修改。
第十七条员工应当按照企业的规定穿戴防静电服装和配戴防静电器具,严禁穿戴易产生静电的衣物和饰品。
第十八条员工应当积极参与防雷、防静电培训,提高自身的防雷、防静电知识水平。
第十九条员工应当及时向上级报告任何雷电和静电风险,遇到雷电和静电灾害情况应当立即采取避险措施并上报。
《防雷及防静电》课件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因静电带来的故障和干扰,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常见的防静电方法
1
接地
通过良好的接地系统,将积累的静电放电到大地,防止静电的积累。
2
静电消除
使用静电消除器或静电消除器材,有效降低静电的存在和危害。
3
静电屏蔽
使用静电屏蔽材料或屏蔽结构,阻隔静电对设备的干扰和损害。
静电的危害与防范
防雷及防静电的实践应用
1
电子制造业
在电子制造过程中,防静电措施至关重要,以保护电子组件和产品。
2
航空航天
在航空航天工业中,防雷系统是飞行安全的必要组成部分。
3
能源行业
在能源生产和传输过程中,防雷措施保护电力设备和电网的稳定运行。
1 火灾和爆炸
静电的积累可能引发爆炸并导致火灾,防范静电是关键的安全措施。
2 电子设备故障
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3 人身伤害
静电放电可能给人带来电击,特别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更需重视预防。
防雷措施的原理和方法
避雷针
通过设置避雷针和导体接地,将雷 电引导至地下,保护建筑和设备。
浪涌保护
使用浪涌保护器来吸收过电压,减 少雷电冲击对电气设备的损害。
防雷系统
建立完整的防雷系统,包括接地、 保护器和防雷装置等,提供全面的 防护。
防雷装置的种类和使用
避雷针
避雷针通过引导和放电,将雷电 引导至地下。
防雷网
通过构建导电网,将雷电主导流 路由特定路径放电。
避雷带
安装在建筑物周围,用于引导和 分散雷电放电。
《防雷及防静电》PPT课 件
本课程旨在介绍防雷和防静电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其实践应用。让我们一 起探索如何保护设备和人员,避免雷击和静电的危害。
防雷以及防静电知识ppt

接地线
接地电阻
连接带电体与接地极的导线,通常采用多股 绞合导线,其截面积不得小于4平方毫米。
接地极对大地电阻之和,应小于等于国家标 准规定的数值。
防静电材料与使用
导电材料
能够将带电体上的静电荷传导出去的材料称为导 电材料,如金属、碳纤维等。
环境湿度
环境湿度越高,材料的表面电阻率越小,导电性 能越好。因此,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以使用较少 量的导电材料就能达到相同的防静电效果。
防雷装置与防雷措施
防雷装置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等接闪器,以及电涌保护器、等电位连接、共用接 地等设备。
防雷措施
合理选择建筑物和设备的安装位置,采取适当的屏蔽、隔离、接地等措施, 以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防雷等级与标准
防雷等级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将建筑物划分 为不同的防雷等级。
3
使用防静电手环
工作人员工作时需佩戴防静电手环,避免人体 静电对电子设备造成影响。
电子设备防雷防静电的检测与维护
检查避雷装置
定期检查避雷针、避雷网等避雷装置的 完好性,及时进行维修保养。
检查接地装置
定期检查电子设备的接地装置,确保其 完好性及可靠性。
检查防静电措施
定期检查电子设备的防静电措施,如防 静电手环、接地等是否完好有效。
雷防静电设施的质量和使用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05
防雷防静电日常安全知识
公众防雷防静电常识
不在雷电交加时用手机通话
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 大树下停留
避免在空旷的高地或水田行走
雷雨天尽量不使用太阳能热水 器、电视机等电器设备
操作电子设备时的防雷防静电注意事项
《防雷及防静电》课件

公共设施防雷及防静电的成功案例
设施名称
某大型体育场馆
案例描述
该体育场馆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防雷和防静电的需求。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设施,以及采取设备 接地、使用防静电材料等措施,成功避免了雷电和静电对场馆设施和观众安全的威胁。
经验总结
公共设施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重视防雷防静电设计,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防雷及防静电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防雷及防静电技术起源于古代的避雷针和接地技术,随着科 技的发展,现代的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
发展
现代的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已经从简单的避雷针和接地技术发 展为综合性的雷电防护系统,包括接闪、引流、接地、等电 位连接、电磁屏蔽等多方面的措施。
02
CHAPTER
雷电的形成与防护
个人防雷及防静电的成功案例
个人姓名:张先生
案例描述:张先生在雷雨天气中,通过正确使用防雷产品,如避雷针、防雷带等,避免了雷 电对自己及周围人的伤害。同时,他采取了接地线、不使用电子产品等防静电措施,避免了 静电带来的潜在危险。
经验总结: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关注防雷防静电知识,采取正确措施保护自己及家人安全 。
THANKS
谢谢
防雷及防静电在家庭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随着人们对家庭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家庭领域也逐渐成为防雷及防静电技术应用 的重要领域之一。
详细描述
在家庭生活中,许多电器设备和设施也需要采取防雷及防静电措施。例如,电视、电脑 、空调等电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接地检查和维护,避免因雷电和静电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 伤亡。此外,家庭中的电线、插座等也需要注意防雷及防静电措施,以确保家庭安全。
在建筑物或其他设施的顶部安装避雷针, 通过避雷针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保护 建筑物或设施不受雷电的直接打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为防止电磁感应,平行管道相距不到10㎜ 时,每20~30m处须用金属线跨接,交叉管道相 距<100㎜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管道接头,弯 头等接触不可靠的部位,也应用金属线跨接,其 接地装置可与其它接地装置共用.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三)变配电所的过电压保护 (1)变配电所的电气设备,架构,建筑等应 装设防避直击雷保护装置.可装避雷针,按其安 装和接地方式不同选择独立针或架构针两种. (2)变配电所进线段的防雷保护是利用架 空地线及在母线上装设阀型避雷器. (3)变配电所的绝缘配合:阀型避雷器伏安 特性与被保护设备伏安特性的配合,是变配电 所中所有设备的绝缘,应用避雷器保护.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1.爆炸或火灾 爆炸和火灾是静电最大危害.静电电量虽 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易发生放电,产生静电 火花.在具有可燃液体作业场所(如油品装运场 所等),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在具有爆炸 性粉尘或爆炸性气体,蒸气的场所(如煤粉,面 粉,铝粉,氢气等),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爆炸.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制造,使用和贮存爆炸危险品,遇电火花不 易引爆,或不至于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 建筑物,如油漆制造车间,氧气站,易燃品库等 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2区, 11区及某些1 区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有爆炸危险的露天 气罐和油罐应划为第二防雷构筑物.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省级档案 馆,考虑到雷击后果,周围条件等,确定需要防 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年平均雷暴日>15d/a地区高度≥15m的烟囱, 水塔等孤立高耸的建筑物,年平均雷暴日<15 d/a地区高度≥20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的 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建筑物.
序列中,若前后两种物质紧密接触或摩擦, 前者带正电,后者带负电.玻璃和绸摩擦时,玻 璃带正电,绸带负电.摩擦所呈现的电性还受所 含杂质成分,表面氧化和吸附情况,温度和湿度 等影响,实际情况有可能与序列指示的不相符. 上述产生静电的原理不仅适用于固体物 质,且从得失电子的角度考虑,对于液体和气体 物质也适用.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三.防雷装置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都 是常用的防雷装置,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上述针,线,网,带都 只是接闪器;避雷器是一种防止雷电冲击波的 防雷装置.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一)接闪器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接闪 器,建筑物金属屋面可作为第一类工业建筑物 以外其他种类建筑物的接闪器.该接闪器利用 其高出被保护物凸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再 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 此保护该保护物免受雷击.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接闪器材料应有足够机械强度和耐腐蚀 性和有足够的热稳定性.最小尺寸见下表.接闪 器装在烟囱上时,应适当加大尺寸. 避雷线应用≥35㎜2镀锌钢绞线.用金属 屋面作接闪器,金属板间搭接长度>100㎜;金 属板下方无易燃物,其厚度>0.5㎜;若金属板 下方有易燃物品,为防雷击穿孔,铁板,铜板,铝 板厚度应>4㎜,5㎜,7㎜;金属板要无绝缘层.接 闪器焊接处应涂防腐漆,若锈蚀>30%时应予 更换.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二.防雷措施 根据不同的保护设施,对直击雷,雷电感应 ,雷电侵入波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一)防直击雷 各类工业民用建(构)筑物易受雷击的部 位,须用防直击雷.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的露天设 备(露天油罐,贮气罐等),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发 电厂和变配电站等,须防直击雷.须装设避雷针, 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雷电流通过后,避雷器间隙又恢复绝缘状态,使 系统正常运行. (三)引下线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 蚀和热稳定性的要求.引下线常采用圆钢或扁 钢制成.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圆钢直径≈8㎜(装在烟囱上的引下线> 12㎜),扁钢尺寸≈48㎜×4㎜(装在烟囱上的引 下线>100㎜× 4㎜),沿建筑物外墙明敷时,圆 钢直径>10㎜,扁钢尺寸25㎜×4㎜.若采用钢 绞线作引下线,其截面积>25㎜2. 引下线应取最短途径,避免弯曲,建筑物的 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等)可作引下线,但所有金 属构件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四)接地装置 防雷接地装置与一般接地装置要求大体 相同,但所用材料尺寸应稍大于其它接地装置. 防雷接地电阻指冲击电阻.接地电阻值需 视防雷种类,建筑物类别而定.防直击雷接地电 阻对工业第一,二类建筑(构)筑物<10Ω.对工 业第三类建筑(构)筑物<30Ω.防雷电感应的 接地电阻<10Ω,防雷电侵入波的接地,电阻< 30Ω.阀型避雷器的接地电阻<10Ω.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4)变配电所内部过电压的保护.变配电所 内部过电压包括操作过电压,工频过电压和谐 振过电压.工频过电压对系统电气设备的绝缘 无大危险,而操作过电压是在工频过电压的基 础上发展的.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与雷电相比,静电是相对静止的电荷.静电 是常见的带电现象,如雷电,电容器残留电荷, 摩擦带电等.人们对静电现象,静电利用及静电 危害研究较多.静电的利用,如静电喷漆,静电 除尘,静电植绒,静电复印等,这都是利用由外 来能源产生高压静电场来工作的,和下述生产 工艺中产生的有害静电不完全一样,静电的产 生,危害及消除措施如下: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地面上1.7m至地面以下0.3m的引下线应 加保护管,金属保护管应与引下线连接,以减小 通过雷电流时的电抗. 为便于测量接地电阻和检查引下线,在各 引下线距地面1.8m以下的一处应设置断接卡. 引下线应进行防腐处理,禁止使用铝导线作引 下线.引下线截面锈蚀>30%应更换.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带电积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当带不 同电荷的积云互相接近到一定程度,或带电积 云与大地凸出物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发生强烈 的放电,发出耀眼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 20,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发出爆炸的轰鸣 声.这就是闪电和雷鸣.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雷电大体可分为直击雷,雷电感应,球雷, 雷电侵入波等.
静电火花有一定的大小,若火花能量超过 周围介质的最小引爆能量(最小引燃能量),就 会引起爆炸或火灾.爆炸性气体或蒸气的最小 引燃能量≤1mJ(毫焦耳),只有很少在>2mJ. 爆炸性粉尘的最小引燃能量要大一些,一般都 >10mJ.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2.电击 静电电击可发生在人体接近带静电物质 的场合,也可发生在带静电荷的人体(人体所带 静电可高达上万伏)接近接地体的场合,电击程 度与储存能量有关,能量越大,电击越严重.带 静电体电容越大,电压越高,电击程度越严重. 生产过程产生的静电能量很小,由此引起 的电击不至于危及性命.但因电击坠落摔倒可 引起二次事故和引起工作人员精神紧张.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一.雷电的危害 雷电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 的破坏作用,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1.火灾和爆炸 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能直接引燃邻近 的可燃性物质造成火灾;高电压造成的二次放 电可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巨大雷电电流通 过导体,在极短时间内转 换出大量的热能而烧毁导 体,熔化导体,导致易燃品 燃烧, 引起火灾乃至爆炸;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一.静电的产生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 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后分 离时,一种物质把电子传给另一种物质而带正 电,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而带负电,便产生静电. 若两种接触的物质相距<25×10-8㎝,就会发 生电子转移,产生静电.两种物质摩擦时,增加 两种物质达到<25×10-8㎝距离的接触面积, 并不断地接触与分离,便产生较多的静电.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以下生产工艺过程都比较容易产生静电: (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如纸张与辊轴摩擦,橡胶或塑料碾炼,传动 皮带与皮带轮或辊油摩擦等; 固体物质在压力下接触而分离,如塑料压 制,上光等; 固体物质在挤出,过滤时,与管道,过滤器 等发生摩擦,如塑料的挤出,赛璐珞的过滤等.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1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二)避雷器 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常用于保护电力 设备,防止高压冲击波侵入. 保护原理是将避雷器装设在被保护物的 引入端,其上端接在线路上,下端接地,正常时 避雷器间隙处于绝缘状态,不影响系统运行.当 雷击的高压冲击波袭来时,避雷器因间隙击穿 而接地,强行切断了高压冲击波.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0区,10区及某些属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国家级会 堂,办公楼,档案馆,大型展览馆,国际机场,大型 火车站,国际港口客运站,国宾馆,大型旅游建 筑,大型体育场,国家级计算中心,通信枢纽及 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装有大量电子设备 的建筑物.
第六章 防雷与防静电
海南大学: 黄广民
第六章 防雷与防静电
本章学习要点
1.掌握雷电与静电的危害 2.熟练掌握防雷装置与防雷的各项措施 3.熟练掌握静电的产生与防护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雷电和静电很多相似之处,如,雷电的静电 都是相对静止的电荷聚积的结果;雷电和静电 都能产生静电感应;雷电和静电的主要危害都 是引起火灾和爆炸等.但雷电和静电的产生和 积累的方式,存在空间,放电能量,防护措施等 方面,也有很多明显 的差别.
4.大规模停电 电力设备或电力线路破坏后即可能导致 大规模停电.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二.建筑物防雷分类 建筑物按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人身伤 亡的危险性,政治经济价值分为3类.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 品等危险品的建筑物,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 造成重大破坏或人身伤亡建筑物被划为第一 类防雷建筑物.如火药制造车间,乙炔站,电石 库,汽油提炼车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