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19张PPT)

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课堂总结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原因:
列强侵略,清政府腐败统治,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自然灾害,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创立“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建号“太平天国”。
永安建制
东乡称王
说明了这个新生的 农民政权一开始就 依照旧的封建制进 行内政建设(个体 的小生产者之局限)
天王 洪秀全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二、定都天京
1853.1攻克武昌
1853.3定都天京
1852.9长沙之战 西王萧朝贵牺牲
18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1851.9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
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
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
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②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
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
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以法治国
与外国通商
②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
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新式教育
③……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
艺……兴邮亭……兴医院……
发展工商业
(1)根据材料一,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提 出了哪些新主张?其核心是什么?
考点3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考点3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3)影响:推动了浪漫主义思潮的形成。背景:近代科技的兴起和发展,启蒙 运动中理性主义的盛行。评价:卢梭指出科学的进步有害于人类幸福,揭示 了科技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有利于把人从冷冰冰的理 性原则统治下解放出来。但卢梭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也产生了一定的消 极影响。 【能力要求】 影响类非选择题的题目要求是从**得到的影响。失分原因 是不能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影响,只会机械联想课本内容作答,没有针 对性。解题方法是首先仔细阅读材料,然后联系题目的整体思想,结合问号 及所学知识分析。 影响或意义=国内影响+国际影响,具体影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影响: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2.政治影响: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3.文化影响: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4.深远影响:主要从对后世的影响分析。
参考答案:(1)差异:孔子以“六经”和“六艺”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伦理 规范,相对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亚里士多德既讲授伦理学和人生哲学,又 教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影响:西方先于东方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2)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思想价值: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 荒谬,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现了 自然界的规律,彰显了人类理性的伟大,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和启蒙运动 的发展。给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考点3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2)物理学: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三定律;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 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伟大 飞跃。 2.意义 (1)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相 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2)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3)引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4)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的历史进程教案

自然科学的历史进程教案一、引言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和认知的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自然科学的历史进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科学家们的贡献,以及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
二、古代科学的起源古代科学始于古代文明的发展。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等文明古国都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例如,古埃及人研究了天文学、数学和草药学,古印度人发展了代数学和几何学,而中国古代科学的代表是《周髀算经》和《孙子算经》等。
三、古希腊科学的兴起古希腊是古代科学的重要发祥地。
希腊的哲学家们通过观察和理性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理论和观点。
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宇宙的几何学解释,而亚里士多德则建立了许多科学分类和论证方法的基础。
四、中世纪的科学发展在中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学知识开始逐渐传入阿拉伯世界,透过阿拉伯化后的科学文献,欧洲文艺复兴的时代开始了。
伽利略、开普勒和哈雷等科学家的工作为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和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科学革命的到来科学革命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开始。
在16至17世纪,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理论和定律。
例如,伽利略的地心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等。
六、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飞跃18至19世纪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通过机械工程、化学和生物学的进步,工业化进程加速,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
七、现代科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特别是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
量子力学、相对论、基因科学和纳米技术等的涌现,让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入。
八、自然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对人类的认知有着重要影响,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九、结语通过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进程,我们不仅能够了解科学的发展脉络,还能够欣赏到众多科学家们的辛勤努力和贡献。
自然科学基础全套课件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表示出有关物质的量间的关系:
Zn + 2HCl = ZnCl2 + H2↑
物质的量比: 1
2
0.1 n
列式计算得: n = 0.2(mol),c = =
=2
*(mol/L)
3.卤素的性质 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
(2)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及其与原子结构的 关系 F2 > Cl2 > Br2 > I2 ;F - < Cl - < Br - < I4.氧化—还原反应
*
(2)水圈指连续包围地球表面的水层, 包括液态、 气态和固态水。
要认识到:外部圈层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既相互区分又紧密相关,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
2.地球的内部圈层 内部圈层如教材上47页“地球的内部圈层”所示 ,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同心圈层。 最外部是地壳,地心部分称为地核,其间为地幔 。
*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 同心圈层:是指以地心为共同球心,但物质成分和物理 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圈层。 请参看教材上44页上“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以固 态的地球表面为界,它以外部分是外部圈层, 以内部分称为内部圈层。 1.地球的外部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如教材上44页“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 所示,是由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的。
地球是一个球体并有快慢适当的旋转, 这一适度的旋转速率使地球原始物质产生分 化, 形成地球的圈层构造, 出现了大气圈、 水圈和岩石圈等, 造成地球的磁场, 并导致 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使地表热量平衡, 有利于生物正常生存。球状的形态使地球各 处太阳高度不同, 造成热量的带状分布和自 然现象的复杂多样。
*
(1)大气圈存在于整个地球外层,是由气体组成的 特别要认识其中最低层是对流层,参看教材上45页“大 气垂直分层”图,该层与人类的生活有关: 如天气现象 就发生在对流层;水圈中的气态水、生物圈的范围也与 对流层有关。因紧靠地面,对流层受地球引力最大,大 气密度也最大,约占大气圈总质量的七、八成,并集中 了大气中绝大部分的水汽,成为一切天气现象的活动场 所。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热辐射能等不同影响,造成大 气气温、密度、压力等的差异,形成上升下降的对流, 引起风、雨、雪、云等各种天气过程的发生。
科学革命课件(共18张PPT)

人们去探索自然,开启了科学
哥白尼 “日心说” 观念的变革,被誉为“科学革
科学革命的开端 命的开端”;3、传统的理论
不断受到怀疑、挑战。
布鲁诺
评价: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宇宙是无限的” 事实:宇宙不是有限的,而是
无限的,太阳也不是宇宙中心
➢哥白尼的学说并不正确,为什么人们给他高度 评价?
◇哥白尼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挑战传统的理论,动 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哥白尼拥有超出常人的科学胆识。当时大多数人相信 地心说,地心说更符合人们的观念 ◇哥白尼开启了科学革命,他是近代第一个明确提出 “日心说”的人 ◇哥白尼“日心说”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开启了科学 观念的变革
3、伽利略“新天文学说”--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1)物理学成就:发现自由落体定律--为牛顿建立 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2)天文学贡献: A: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太空,发现月球表面有 山谷,金星绕太阳运行 B:木星有4颗卫星,这些卫星绕木星而不是绕 地球转动 C:银河是由大量恒星组成的
研究方法:注重实验和观察
➢阅读书本P39-41,说说16-17世 纪欧洲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1、哥白尼、2、布鲁诺、 3、伽利略、4、牛顿
➢他们各自有什么成就?
近代科学发展的代表
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从 天文学开始
1、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托勒密“地心说” 教会思想
➢日心说的影响:1、否定了 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们对自 然、对自身的看法;2、鼓励
科学的作用
1846年发现海王星后,许多人猜测它的轨道外面可 能还会有行星。洛韦尔和W.H.皮克林详细算出这个未 知行星的 位置。经过多年寻找,1930年初汤博发现了 这颗行星,证实了洛韦尔和皮 克林的推断,这颗行星就 是冥王星。这个事例说明:
科学革命、专制主义与议会制:实验的时代课件

向国务会议负责。 • 全省司法 、行政 、财政 、警察等大权均在王室委员的监
督之下。
• 路易十四亲政( 1643- 1715年) 时期 ,不任命首相而亲 理朝政 , 国王的权威达到极点 ,专制制度臻于极盛 。他 独揽国家一切权力 , 宣布“朕即国家 ”, 剥夺了高等法 院对国王的咨询权利 ,法国专制王权达到极盛。
• 法国封建社会的等级代表会议 。1302年 ,腓力四世在与 教皇的斗争中 ,为加强自己的地位 , 召集第一等级(高 级教士) 、第二等级(世俗贵族)和第三等级(城市富裕市 民)的代表会议 ,是为三级会议正式开始。
• 意义:三级会议的召开 ,标志法国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发 展到了一个新的阶级 , 即具有等级代表会议的君主制 (或简称等级君主制) ,表明新兴城市市民在政治生活中 已成为一文不可忽视的重大力量。
• 在这种制度下 , 国会掌握全部立法权 , 国王没有否决权 ; 国王的 立法权仅限于公布由国会通过 、并经首相签署的文件 ; 内阁由下 院产生 , 并对下院负责 , 国王的行政管理权已完全转归内阁掌握 他仅有权"指定" 下院多数党领袖组阁 ; 国会拥有弹劾权和罢免法 官权 。 因此 ,在王权削弱的同时 , 国会不但成了最高立法机关 , 而且也取得了干预行政和司法工作的大权。
2.笛卡儿(1596一 1650年) 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
• 《方法论》 :主张“普遍 怀疑 ”的原则 ,"我思 ,故 我在"。
• 肯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认为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给我物质和运动 ,我将 为你们构造出世界来 。” 物质不灭 ,运动守恒。
• 理性演绎法
3.斯宾诺莎(1632一 1677年)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1.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科学知识,又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近代自然科学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产物, 手工工场、 大机器生产不断地采 用新工具、 新能源, 追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在生产和技术上向科学家提出新的 任务和要求, 这是推动自然科学创立与发展的前提。
同时,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 握政治权力,他们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 还 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能够支持、吸引和稳定一批优秀 的科学人材,使他们从事科学研究。
2.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政治前提。
如:建立良好的科学教育基础和保持较高的科学普及水平。
科学不可能孤立 地产生, 必须有相应的科学普及、有较高程度的科学教育和国民科学素质才有可 能产生一定数量和水平的优秀科学家队伍。
政策保护。
欧洲先进国家进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 和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等等又为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即欧洲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重视科技发展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3.人文主义、 地理大发现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科技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主要著作 / 天文学 / 《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物种起源》 《人类的起源》 生物学 《人在自然界 中的地位》 //成就与贡献 日心说 证明日心说 “近代科学之父” 万有引力定律三大力学定律进化论 论证人猿同祖 进化论逐渐被接受 改良蒸汽机 推动电力广泛应用 人物 哥白尼伽利略牛顿 达尔文赫胥黎 瓦特 爱迪生 国别 波兰 意大利 英国 英国英国英国 美国 研究领域物理学 动力了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独立的学术研究,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统治作舆论准备,它打破了教会的精神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1课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

第1课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一、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二、三国同盟的建立:①时间:1882年5月;②标志: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③核心国:德国;④意大利动摇不定。
三、三国协约的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于1904年,英国与法国签订了《英法协约》,1907年又与俄国签订了《英俄协约》,三国协约军事集团正式建立。
四、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影响:1、为争霸世界,纷纷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
2、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五、练习题:理解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影响。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
影响: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使帝国主义列强疯狂扩军备战,进一步展开军备竞赛。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一战爆发的标志: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之后,俄、法、英、德参战。
3、起止时间:1914年—1918年4、一战的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
西线具有决定作用,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
二、一战的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1、凡尔登战役的双方:德国、法国。
2、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3、结果:法军收复全部失地,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成为一战的转折点。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1918年11月,大战以同盟国的战败告终。
2、一战的性质: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3、影响:①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②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③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3课自然科学的革命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达尔文1、牛顿:①英国物理学家;②发现万有引力定律;③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④贡献: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自然科学的革命第4课思想启蒙运动
导入新课:
1、设问:“万有引力定律”是谁发现的?“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又是谁提出来的?为原子能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的是谁的理论?
2、师: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是世界近代史上自然科学涌现出的著名科学家?他们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呢?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学生读课本导言,思考14世纪,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新课:
一、自然科学的革命
1﹑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
2﹑教师结合导学案的内容做适当讲解。
(一)、进化论思想对我国的影响?严复与《天演论》
(二)从17世纪开始的三、四百年之间,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
2.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和技术。
(三)近代自然科学还有哪些重大成就?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道尔顿创立了近代原子学说,门捷列夫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巴斯德开创了微生物学,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等。
(四)科技发展与国家进步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牛顿生活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达尔文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期间英国发展迅速,成为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
爱因斯坦生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的德国和美国,这期间这两个国家发展速度最快。
从中可以看出:科技发展能够推动国家进步,国家进步又能促进科技发展。
(五)我们应该学习三位科学家的什么精神?(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勤奋努力﹑实事求是﹑坚持不懈﹑热爱科学等)
过渡:近代自然科学在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后得到了飞速发展。
那么,这一时期,思想领域方面又有什么变化呢?
二、启蒙运动
1、师述: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标志着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和兴起。
18世纪发生于西欧、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并影响到全世界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法文中,“启蒙”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顾名思义就是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智慧的思想。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
3、教师重点解读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4、教师补充讲述:启蒙思想家所宣传的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对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以及19世纪欧洲爆发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如果没有这次规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就不可能有法国大革命的深刻性和广泛性。
由此可见,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基础。
5、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
(从背景、时间、规模、性质、作用方面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