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笔记 (1)
高中历史必修课第四分册备课笔记第4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
6.代表(艺术家、思想家) (1)但丁:《神曲》(诗人) (2)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画家、思想家、科学家) (3)米开朗基罗:《大卫》、《最后的审判》 (4)马基雅弗利:思想家、外交家和历史学 家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宗教改革
1.概念:16世纪首先爆发于德意志,扩展到西欧的一场由新 兴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的社会改 革运动。 2.马丁•路德: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 3.意义 (1)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的社会改革运动 (2)直接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 (3)动摇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促进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5)加强君主专制制度和新兴的民族国家
讨论一:意大利为什么会成为西欧文艺复兴 的中心和发源地?为什么说“文艺复兴” 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复兴?
1 .成为中心和发源地的原因: (1)意大利北部是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较早 地区之一 (2)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成为文艺复兴的中 坚力量 (3)意大利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4)拜占庭学者带来大量古代希腊、罗马典籍和艺 术品 2 .不是简单复兴的原因: (1)“复兴”只是旗号,本质是反对天主教神学 (2)搜集研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并有所发展
5.内容 (1)旗帜:“复兴古典文化” (2)武器:人文主义 (3)对象: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和神学理论
什么是人文主义?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 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宗教神学与人文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宗教神学: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等级观念-蒙昧主义 以人为中心-现世的享受-自由平等-理性科学
1 .强调禁欲,培养严格守法主义,禁欲有利 于资本的积累; 2 .证明劳动分工的正确性,肯定了资本主义 的生产方式; 3 .将谋利解释为天意,强调商人活动的合乎 情理,激励主动进取心。
课件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能力拓展
1.希腊先哲与人文主义的联系 (1)希腊先哲思想蕴涵人文主义精神:古希腊的先哲从实际 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在他们的思想中蕴涵 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为文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为 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 真理”,为文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
典例精析
(2011·安徽文综)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 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 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解析 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说明借助古代的思
(3)人文精神占据主导地位:到了中世纪,神本主义统治一 切,人文精神逐渐失落,但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 义再度被弘扬。近代启蒙运动则使人文主义思想有了很大发展, 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 ①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 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②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③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分,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 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④两者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 教皇、国主、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 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了封建诸侯的保护。
细节点拨:人文主义贯穿了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社会各 个领域,使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 大变化;人文主义思潮为资产阶级向封建统治者夺取政治和经 济自由的斗争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思想武器。在推动人们的思想 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与教派分裂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与教派分裂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类历史上一段极具变革性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思想家和学者。
然而,在欣赏这些卓越的成就之余,我们也不能忽视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和教派分裂的重要性。
这一时期,宗教的观念和传统经历了深刻的改变,为整个欧洲造成了长期的影响。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力量达到了巅峰。
然而,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会的批评和不满也逐渐增多。
特别是教会系统的腐败和世俗化,让一些思想家开始质疑教会的道德和教义。
二、路德的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改革者之一。
他于1517年发布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对教会的腐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这一行动导致了宗教改革的爆发,并且引起了欧洲各地的重大变革。
路德的主要思想是“唯信仰论”,他认为生活中的救赎来自于对上帝的信仰,并且强调个体和圣经之间的直接联系。
他还反对教会批准的贩卖赎罪状,以及忏悔的付费等。
这些观点和改革号召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并迅速在欧洲传播开来。
三、加尔文的神权政治与路德不同的是,约翰·加尔文提出了神权政治的概念。
他认为上帝是宇宙的君王,政治应该建立在宗教的原则之上。
加尔文的思想在瑞士、荷兰和英国等地影响巨大,推动了宗教改革和教派分裂的进程。
加尔文主张的预定论认为上帝早已决定了人们的命运,这个观点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议。
然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对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强调个人道德责任的思想,为后来的社会伦理学奠定了基础。
四、教派分裂与欧洲格局的重塑宗教改革激起了欧洲各地的教派分裂,人们纷纷离开天主教会组建自己的教派。
这样的分裂不仅加剧了宗教和社会的混乱,也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导致了五十年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几乎摧毁了欧洲大陆。
在这场战争中,天主教势力与新教势力展开了残酷的斗争,各种教派之间争夺领土和统治权。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的反封建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本质: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发展14世纪时,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
从而在文化艺术上也开始出现了反映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时期。
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力图复兴古典文化——而所谓的“复兴”其实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
表面上是要恢复古罗马的进步思想,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在精神上的创新。
社会影响资本的原始积累: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也同时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积累了原始财富。
文艺复兴运动首发于意大利,后经传播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现了著名的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以及尼德兰等一系列新型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茁壮发展,资本也开始源源涌入新兴资产阶级的囊中,为同时进行的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以及今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人性的探索及发现: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
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
消极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泛滥,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宗教改革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政治:民族主义观念的兴起,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两大重要的文化运动,它们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并逐渐影响到整个欧洲大陆;宗教改革则由马丁·路德等人发起,颠覆了罗马天主教的传统统治地位。
本文将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背景、影响和意义进行探讨。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文艺复兴是指在欧洲14至17世纪期间发生的一场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的开始。
文艺复兴的背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文艺复兴的观念起源于希腊罗马古代文明的复兴,人们开始追求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价值。
2. 14世纪后期,黑死病的肆虐导致欧洲人口锐减,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资本主义逐渐兴起,为文艺复兴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 15世纪后期,意大利城邦的崛起使得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并逐渐传播到其他欧洲国家。
二、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 政治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城邦,推动了现代国家的形成和国际关系的发展。
2. 经济影响:随着城市经济的兴起和贸易活动的增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经济繁荣,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3. 宗教影响:文艺复兴崇尚理性和人文主义,对中世纪教会的统治地位提出挑战,促成了宗教改革的爆发。
4. 文化影响:文艺复兴催生了人类主义学术运动,促进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繁荣,为欧洲文明的复兴打下了基础。
三、宗教改革的背景宗教改革是指在16世纪开始于德国的一场宗教运动,其核心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滥权。
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教会的腐败:罗马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拥有巨大的权力和财富,但教士和主教们的道德败坏和金钱私欲引发了信徒的不满。
2. 印刷术的普及:15世纪德国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得书籍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为宗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3. 人文主义思潮: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由,为宗教改革的思想根基提供了支持。
欧洲近代三大思想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知识学习:
一.文艺复兴运动:
1.概念:是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后又扩展到西欧的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表面上看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④西欧各国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了民族教会,加强了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纷纷建立。
⑤推动了文化和科学的发展。
⑥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⑦但不把宗教改革理解为思想解放运动,因为还是受到宗教迷信的控制。
三.启蒙运动
1.概述;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王权、教权、特权),主张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反对迷信,提倡理性科学精神。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理论武器,为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政权,设计了政治制度。
④启蒙运动的激进派卢梭:著有《社会契约论》等书,提出人民主权说,认为主权在民,人民有权革命,应当建立民主共和制。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而仅主张加以限制。对法国革命有直接的影响。
⑤百科全书派: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宣扬科学理性,反对迷信专制。
⑥德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康德,成就主要在哲学方面。主张人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不能把别人当成自己的工具。他的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④免罪符是导火线。
(4)首先爆发于德意志的原因:
德意志政治分裂,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受到教廷的压榨更重,所以首先爆发宗教改革。
(5)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盛行。
3.宗教改革的具体情况:
《宗教改革》知识点总结

《宗教改革》知识点总结《宗教改革》知识点总结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巾。
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义。
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1、原因:(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2、马丁路德改革:(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与意大利文艺复兴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与意大利文艺复兴16世纪欧洲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两个重要事件同时发生:宗教改革和意大利文艺复兴。
这个时期无疑是欧洲历史上最富有戏剧性和转折点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宗教和文化因素相互交织,不仅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还对后来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改革是指16世纪欧洲出现的一系列改革运动,主要针对天主教会的教义和实践进行的。
当时,天主教会已经成为欧洲最有权势的宗教组织,但是却深受来自内外的批评和质疑。
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一些人开始对教会的腐败和道德堕落感到不满,他们呼吁对教义和实践进行改革。
这些改革的思想家包括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等。
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者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他通过《九十五条论纲》公开批评天主教会的活动,包括贩卖赎罪券等。
路德的行为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共鸣,导致了宗教改革的爆发。
宗教改革者们开始与教会正统派发生冲突,争论信仰的正确性和教会权力的合法性。
这导致了欧洲各地的宗教冲突和分裂。
与此同时,意大利文艺复兴也正在欧洲兴起。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一场文化和艺术运动,旨在恢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并将其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结合。
这场文化运动在意大利各个城市迅速传播,逐渐影响了整个欧洲。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是艺术家、学者和思想家的聚集地。
许多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作品都在这个时期诞生。
伟大的艺术家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
他们通过艺术的创作和探索,将古代的美学观念和技术运用到当代。
宗教改革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有很多共同点和相互影响。
首先,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都是一种对传统的反思和挑战。
宗教改革者质疑天主教会的权威性和教义的正确性,而文艺复兴艺术家则试图打破中世纪的束缚,寻找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其次,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都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宗教改革者主张每个人都应该能够阅读和解读圣经,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则重新发现了古代文化的价值,通过翻译和出版传播给更多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
(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背景:
1、经济基础: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根源)
2、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中间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3、人才和文化基础:意大利所具有的古代希腊、古代罗马丰厚的文化遗存。
(二).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性质)
1、性质:是14~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实质: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3、文艺复兴运动披着宗教外衣以及借助古希腊文化的原因:
1)天主教会在西欧垄断一切,势力强大,根深蒂固;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反封建的思想理论不够成熟。
(三)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
1、人文主义的含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以“人”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现世生活,崇尚理性和科学,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2、评价:(1)积极:动摇封建神学,打击封建制度
(2)消极:到运动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五).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
(1)扩展①原因:②代表人物:
新航路的开辟刺激欧洲其它国
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莎士比亚(英)四大悲剧、四大喜剧
拉伯雷(法)《巨人传》
塞万提斯(西)《堂吉柯德》
伊拉斯谟(德)《愚人颂》
16
15
14
(六)深远
影响及意义
1、积极:(1)、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为后来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对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为消灭封建制的胜利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
(2)、在文学艺术方面:促进了欧洲文化教育的发展。
(3)、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促进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标示:“太阳中心说”的提出)。
(4)经济方面: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二、宗教改革:(16世纪)
(一)、背景:(学生归纳)
1、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2、社会基础: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精神禁锢与经济掠夺;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3、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4、导火线:教皇出售赎罪券
(二)、性质: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政治运动。
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的反封建斗争。
(三)、代表人物及主张:
1、马丁·路德的主要宗教观点(学生归纳)
①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实质:否认了教皇的权威)
②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可婚配和还俗。
③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④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2、独树一帜的加尔文思想主张:发展路德的“因信称义”为先定论(意义:从神学角
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
(四)、扩展
(五)、宗教改革的意义意义:
①思想: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文化教育: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政治上:加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加强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④经济上: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人文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内涵
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含义:“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值,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提倡“理性”;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个人自由(思想自由和人身自由)和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