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1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汉字中,全部都是会意字的是A.鹿眉亦盆B.罟茅固高C.从莫息明D.舂牧臭栗正确答案:C2.为汉字向笔画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字体是A.小篆B.西周金文C.隶书D.楷书正确答案:A3.下列各组形声字,全部属于省声字的一组是A.旗徒徙B.弑? 惰C.麈夜雷D.柴恭匪正确答案:C4.下列各项,不属于“西周金文”的别名的是A.筵鼎款?B.吉金文字C.彝器铭文D.石刻文正确答案:D5.下列各项中对《说文解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说文解字》是从汉字的结构探求词义的重要参考书B.《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著作C.《说文解字》收录汉字的原则是“今叙篆文,合以古籀”D.《说文解字》全书共十五卷,每卷分上下正确答案:B6.下列各组中不是通假字的是A.寤一牾B.信一伸C.裁一才D.置一寞正确答案:D7.下列各组异体字中类型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丘一蚯泪—波B.葬一董?一弃C.韭一韭柏一栖D.够一? 秋一烁正确答案:C8.下列各组中现在是但历史上不是异体字的一组是A.咳一孩B.炮一饱C.份一彬D.?一迁正确答案:B9.下列各组分化字中属于造新字分化职能的是A.其一箕B.女一汝C.指一旨D.箸一著正确答案:A10.下列各组分化字不是同一类型的是A.孰一熟莫一暮B.要一腰昏一婚C.坐一座尉一慰D.象一像舍一拾正确答案:B11.下列复合词属于偏正结构的是B.夏至C.布衣D.司寇正确答案:C12.下列词语不是联绵词的是A.?侯B.彷徨C.憔悴D.辗?正确答案:A1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比在古代汉语中程度更浅的一句是A.不知戒,後必有恨B.臣以愚赣,感激忘身C.丈人?,酒醒而诮其子曰D.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柬正确答案:B14.下列词语的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是因果关系的是A.斗B.道C.虚D.龠正确答案:C15.下列加点“?”字是“派遣”义的是A.君子引而不?,?如也B.王何不?将而?之C.红豆生南?,春来?几枝D.舜?于畎之?中正确答案:B16.下列各组同义词中,表示“程度轻重”不同的一组是A.望一?B.耻一?C.?一?正确答案:C17.“?”的本义是A.慰问B.责问C.询问D.过问正确答案:C18.“?墨孟之徒,不能?也”中的“?”的意思是A.渡过B.超过C.引导D.延请正确答案:B19.以下加着重号词语的古今词义的差异,属于感情色彩变化的一项是A.?蘩?藻之菜B.以???,以我??C.楚子?以商臣?大子,??令尹子上D.故子生三月?父名之正确答案:B20.下列属于联绵词的是A.?漫B.布衣C.?家D.春秋正确答案:A21.下列各句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使动关系的一句是A.沛公至?,立??曹??B.四年,春,?侯以?侯之?侵蔡C.?公寤生,?姜氏,故名曰寤生,遂?之D.邴夏御?侯,逢丑父?右正确答案:C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形容词是意动用法的是A.楚左尹?伯者,素善留侯?良。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2.下面对“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发誓。
3.“殮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臨”在句子中应理解为()A.面对B.临视C.哭悼死者D.从高处向低处看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A.德之不脩,學之不講。
[講:講解]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憤:憋悶,積]C.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
[逆:違背]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B.敢問以國報隹誰者奈何?C.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D.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君,師必退。
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A.響:回聲—聲音B.色:臉色—颜色C.獄:案件—監獄D.墳:土堆—墳墓7.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8.“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伯牛有疾,子問之。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习题卷1)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6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周礼·地官·保氏》中提到的“六书”是指:A)儿童蒙学识字B)六部著作C)关于汉字结构的一种理论答案:A解析:2.[单选题]堪的本义为( )A)经得起B)可以C)地答案:C解析:3.[单选题]“崩”的特指义是( )A)天子死B)山塌下来C)崩溃答案:A解析:4.[单选题]失( )A)过错B)做错了事情C)丧失、失掉答案:C解析:5.[单选题]庭()A)堂前、厅堂B)堂阶下平地无屋之处C)适中、均匀答案:A解析:6.[单选题]咏梅词的绝唱《暗香》(旧时明月)和《疏影》(苔枝缀玉)的作者是( )A)姜夔B)林迪C)姜文英D)张炎答案:AA)判断句B)叙述句C)双宾语句D)描写句答案:B解析:8.[单选题]介的本义为( )A)居中,在中间B)披甲C)疆界D)甲士答案:C解析:9.[单选题]“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中“ 许 ” 的文中义是.A)许诺B)应允C)称许D)兴起答案:D解析:10.[单选题]苏轼字子瞻,号称什么居士?A)青莲B)东坡C)孟德D)左岸答案:B解析:11.[单选题]下列句子中, “然”不是代词的是A)赵威后日:“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B)夫子怃然。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栗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答案:B解析:12.[单选题]张炎在《词源》说“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是指谁的词。
A)李清照B)柳永C)姜夔D)辛弃疾答案:C解析:13.[单选题]“瀚海阑干百丈冰”的下一句是()D)春风不度玉门关答案:B解析:14.[单选题]下列四句中,含介词前置宾语的“孰与”句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D)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答案:C解析:15.[单选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古代汉语(1)》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汉代的--------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
六书中的---讲的是造字法;一-----讲的是用字法。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 _来考察。
3.通假字是________;假借字是——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30分)
(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18分)
1.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2.赦之,以劝事君者。
3.薛谭乃{射求反。
4.人幄中闻酒臭而还。
5.厉王虐,国人{舅王。
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7.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
欲负而走。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2分)
1.流水暴益,荆人弗知。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3.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4.出跳乎井干之上。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6.庄公寤生,惊姜氏。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30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18分)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1)

一、给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1.相:A.视,观察B.辅助C.貌相,状貌D.扶着瞎子走路的人(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季氏将伐颛臾》)2.过:A.过错B.超过C.太甚D.责备(1)求!无乃尔是过与(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3.国:A.国家B.诸侯的封地C.都城D.一个地域(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二、解释下列括号内词的意思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四、解释下列句中带颜色的词,并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加以比较1.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5.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五、给下列括号内的词选择合适的义项1.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A.多少B.小桌子C.接近、接近D.数量少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A.房屋的统称B.宗庙C.古代刑罚之一D.古代五声音阶之一3.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
A.知道B.知识,见识C.记住D.标志,记号4.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A.劝告B.劝诫C.勉励D.提倡六、选出下列句中宾语前置的一项A.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B.当其取于心儿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C.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古文标点、古文阅读题)-试卷1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古文标点、古文阅读题)-试卷1(总分:4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古文标点题(总题数:4,分数:8.00)1.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彊牟牟然惟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牟牟然惟利之見是賈盗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
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侔侔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
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侔侔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
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解析:2.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日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日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日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古代汉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1)

古汉语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最新版)一、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有哪几种?解释并举例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
叶同协,意思是和谐。
如《诗经。
周南。
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是什么?《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三、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是什么1、古今意义基本无变化的词,如:天、地、山、水等,复音词如:蟋蟀、仓庚、凤凰等。
2、古今意义毫无关联的词,如“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代是“应该”的意思。
另有古代意义已经消亡的词,如“章甫”。
由于词义所指的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所以古意消亡。
3、古今意义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词。
如“再”在上古只有“两次”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则表示“重复”等义。
(注:“再”和“复”的区别:“再”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复”只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
现代汉语的“再”相当于古代的“复”。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释词题)-试卷1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释词题)-试卷1(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释词题(总题数:8,分数:46.0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分数:10.00)(1).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遂事:已为既成事实的事情。
)解析:(2).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旧。
)解析:(3).子適衛,冉有僕。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僕:驾车。
)解析:(4).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亟:屡次。
)解析:(5).誅其君而弔其民,若時雨降。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弔:抚恤,慰问。
)解析: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分数:4.00)(1).子罕置諸其裹,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从造字结构分析“道”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句中,“道”
用的是它的弓口申义;至于在“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句中,“道”字用的是它
的义。
&在《韩非子•五蠹》“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句中,“臭”的意思是气味。
这是古今词义在词性方面发生了变化。
9、 “焚”的本义是烧,如“象有齿以焚其身,
五、
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
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内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岀于柙,龟玉毁于 犊中,是谁之过与?”
A遁一一遯B脩一一修
C辟一一避D罢一一疲
3、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A A姜氏何厌之有?
B B敢问何谓也?
C C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D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 A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C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
站点:
一、 选择题(共
(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括号里)
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
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
1 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阿 )
A说——悦B矜——鳏
C歌——謌D昏一一婚
2、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10、
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
A)
A
A
惠等哭,舆归营。
B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 填空题(共
1、清人张玉书等奉诏编撰的《康熙字典》按照部首和笔画分卷,全书共分为
12卷。
2、清代学者王引之所撰的一部古代汉语虚词专著是《助字辨略》。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冉有、季路见到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恐怕该责备 你吧。”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内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另E颛臾,从前先王任命它为东蒙山的主祭,而且它地处楚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
贰:不专一,背叛
(7)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忝:愧
8) 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贿:财物
(9)
适:至卜・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去
(10) 则:效法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二) 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
语法作用(10)
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焉:语气助词
7、
8、
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B)
A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D
百里奚举于市。
8
9、
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
A
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
B
是非君子之言。
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9、
么要讨伐它呢?
3、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
工具书是《 诗词曲语辞汇释》。
4、 古书旧注中见到“屯,音肫”的注解,这是采用了直音的注音方法,至于
“东,德红切”,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式。
5、 根据“四书”分析,“戒”字的构造类型是会意,本义是戒备,警
戒。
6、 根据“四书”分析,“逐”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洎赶、竞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加:更加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莫:没有
4)今有搆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为:被
5)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若:如果
四、
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 涓既事魏,得 为惠王将军,
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 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 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 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 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 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 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 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 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 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 遂以为师。
法作用或意义是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三、释词题(共3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
(1)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戮:羞耻
(2)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夸耀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对事理想不通
(4)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
(5)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孔:副词很
(6)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
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 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
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
D 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
A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B从左右,皆肘之。
C C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D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A
B
C
D
A
B
C
D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盍各言尔志?
贿也”。今义作为词素组成“焚烧”。
10、 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句中,“以”的词性是,
其语法作用是连接两个形容词,相当于“又”。
11、 在《荀子•天论》“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句子中,“与”的词性是 —连
词,它的语法作用或意义是表示并歹y。
12、 在“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句中,前“之”的词性是连词,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