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6古代汉语》试卷附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古代汉语(课程代码 0053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组字,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逐星鳳B.眉女晚C.灾岳牧D.戚题坑2.许慎《说文解字》为“轉注”下的定义是A.畫成其物,隨體詰詘B.建類一首,同意相受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D.祝而可識,察而見意3.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智,从羽,从白B.徙,从辵,从止C.脩,从肉,攸聲D.竟,从立,从日,从儿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粥)耳。
”B.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C.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耗.(眊)。
D.使主内亡邪辟.(僻)之行,外無騫汙之名。
5.汉字隶变指的是A.甲骨文向隶书演变B.金文向隶书演变C.篆文向隶书演变D.隶书向楷书演变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B.草木榮華..滋硕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
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
D.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双音短语的一句是A.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B.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
C.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
D.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B.齊人歸.其玉而予之糴。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2020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附全答案【完整版】

2020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附全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BA学术、学问B 邑中的道路C技能、技艺D 方法2、“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CA 文学课B 理论课C 基础课D 应用课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A 女耳自B 本刃末C 武信从D 江河娶4、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DA知智益溢 B早蚤昏婚 C莫暮反返 D信伸畔叛5、“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A 本义B 引申义C 假借义D 比喻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D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C 绝江有托于船。
(《吕氏春秋?知度》)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诗经?周南?汉广》)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C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8、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等。
它是:AA 《尔雅》B 《玉篇》C 《正字通》D 《康熙字典》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DA 对文B 异文 C衍文 D 互文10、“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BA 结构助词“的”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 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二、填空题1、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也叫义符,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
2、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4、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5、《礼记》与()、《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6、“防”、“隄”、“陸”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阜;“祁”、“部”、“邦”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
本科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本科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汉字中,属于同源词的是()。
A. 来-麦B. 保-抱C. 早-草D. 马-妈答案:B2. “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王师”指的是()。
A. 周王的军队B. 楚王的军队C. 秦王的军队D. 汉王的军队答案:D3. “之”字在古汉语中的主要用法不包括()。
A. 代词B. 助词C. 动词D. 形容词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以”字用作介词的是()。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 皆以美于徐公。
答案:C5. “虽”字在古汉语中通常不表示()。
B. 虽然C. 即使……也D. 尽管答案:D6. “盖”字在古汉语中不表示()。
A. 大约B. 因为C. 原来D. 覆盖答案:D7. “何”字在古汉语中不表示()。
A. 什么B. 怎么D. 多少答案:D8. “而”字在古汉语中不表示()。
A. 表并列B. 表转折C. 表递进D. 表目的答案:D9. “乎”字在古汉语中不表示()。
A. 于B. 吗C. 呢D. 的答案:D10. “焉”字在古汉语中不表示()。
A. 于此B. 于是C. 之D. 哪里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______词。
答案:语气助词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______。
答案:圆规和直尺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的“坦荡荡”形容的是______。
答案:心胸宽广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形容的是______。
答案:桃树茂盛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形容的是______。
答案:女子美好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______。
答案:学子的衣服7.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指的是______。
答案:三年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焉”表示______。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的词义是:A. 妻子B. 丈夫C. 行李D. 虽然答案:D2. 在古代汉语中,“走”的意思是:A. 跑B. 走失C. 散步D. 走路答案:A3. “之乎者也”在古代汉语中的作用是:A. 表示疑问B. 表示感叹C. 表示肯定D. 表示否定答案:A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的意思是:A. 说话B. 喜悦C. 说服D. 说明5. “君子不器”中的“器”指的是:A. 器具B. 才能C. 限制D. 容器答案:C6.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是指:A. 夭折B. 茂盛C. 夭折的桃树D. 夭折的花答案:B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A. 圆规和直尺B. 法律和道德C. 规则和准则D. 规矩的形状答案:C8.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的“驷马”是指:A. 四匹马B. 马车C. 马的速度D. 马的力量答案:C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知”指的是:B. 智慧C. 了解D. 认识答案:D10. “温故而知新”中的“温故”是指:A. 重温过去B. 温暖过去C. 温习旧知识D. 温暖旧知识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而不厌,______”出自《论语》。
答案:诲人不倦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中的“焉”字的意思是______。
答案:在其中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分别指的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愤:愤怒;悱:困惑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中的“乐”字的意思是______。
答案:喜欢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中的“坦荡荡”和“长戚戚”分别形容的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坦荡荡:君子的胸怀;长戚戚:小人的心态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中的“跬步”指的是______。
答案:半步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试题+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答案1.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是( )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2。
下面对”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逝:往。
B.逝:跑。
C.逝:死.D.逝:通"誓”,发誓。
3."殮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臨"在句子中应理解为()A。
面对 B。
临视 C.哭悼死者 D.从高处向低处看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 A.德之不脩,學之不講。
[講:講解] 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憤:憋悶,積]C。
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 D。
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
[逆:違背]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B。
敢問以國報隹誰者奈何?C。
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D.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響:回聲—聲音 B.色:臉色-颜色C.獄:案件—監獄 D.墳:土堆—墳墓7。
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
”敬"多用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8."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A。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9。
大学古代汉语100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00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A神农氏 B伏牺氏 C仓颉 D郑樵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晶 B耳林从解 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10、“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 B通假字 C繁简字 D 异体字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 2000B 3000C 40000D 4500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亦街炎伐 B涉崔莫私 C安即和牧 D鸣步武益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 B保禄私空 C寐融照哀 D问娶分笺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 B郊胡鸽邵 C河诂语超 D滑株鸠功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改换意符 B增加意符 C读音相同 D意义同源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 B张玉书 C阮元 D 许慎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 B目曰戒哀 C又甘受朝 D皿亦眉疆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 B翦——剪 C说——悦 D反——返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 B赴——讣 C矢——屎 D曾——增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25、“北”是一个()字。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其中“规矩”指的是______。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提出的观点,其中“说”通假字是______。
3. 在《诗经·卫风·硕人》中,“硕人其颀”的“颀”字的意思是______。
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周南·桃夭》,其中“夭夭”形容的是______。
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子衿”指的是______。
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述而》,其中“戚戚”的意思是______。
7.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的,其中“乐”通假字是______。
8.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其中“窈窕”形容的是______。
9.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提出的,其中“故”的意思是______。
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乾卦》,其中“天行健”的意思是______。
答案:1. 工具2. 悦3. 高大4. 桃树茂盛的样子5. 学子6. 忧虑7. 悦8. 身材美好9. 过去的知识10. 天体运行强健有力二、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 解释“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
2. 解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的“喻”。
3. 解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
4. 解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中的“周”和“比”。
答案:1. “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运行规律,是不可名状的。
2. “喻”指的是明白、理解。
3. “愤”指的是心中有所不满,想要表达而未表达出来;“悱”指的是心中有所困惑,想要解决而未解决。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不是古代汉语中的虚词?A. 之B. 乎C. 者D. 马答案:D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是什么意思?A. 说话B. 喜悦C. 说服D. 说明答案:B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形容的是什么?A. 桃树的果实B. 桃树的叶子C. 桃树的花朵D. 桃树的枝干答案:C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什么?A. 儿子的衣领B. 女子的衣领C. 男子的衣领D. 女子的发饰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形容的是什么?A. 身材苗条B. 品德高尚C. 容貌美丽D. 举止优雅答案:C6. “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君子”指的是什么?A. 有学问的人B. 有道德的人C. 有地位的人D. 有财富的人答案:B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知”是什么意思?A. 知识B. 知道C. 智慧D. 认识答案:B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的“故”指的是什么?A. 过去的事情B. 旧的知识C. 古老的书籍D. 传统习俗答案:B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是什么意思?B. 危险C. 疲劳D. 空虚答案:A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焉”是什么意思?A. 在这里B. 在那里C. 在其中D. 在那边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______,可以攻玉”出自《诗经》,意指坚硬的石头可以雕琢出美玉。
答案:他山之石2. “______,小人长戚戚”描述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心态。
答案:君子坦荡荡3. “______,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4.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有德行的人的赞美。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5. “______,小人喻于利”反映了孔子对君子与小人价值取向的看法。
答案:君子喻于义三、翻译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选择题1、下列字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A)A、條脩倏修B、福视神祈C、脾胡肺胃
D、颖颍顿颈2、下列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D)A信——伸B遁——遯C说——悦D距——拒3、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C)A矜——鳏B歌——謌C辟——避D昏——婚4、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B)A姜氏何厌之有?B敢问何谓也?C夫执舆者为谁?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D)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
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6、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C)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盍各言尔志?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B)A象有齿以焚其身。
B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C 空自苦无人之境,信义安所见乎。
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8、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B)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是非君子之言也。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下列句中,“于”引进比较对象的一句是(D)A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C)A惠等哭,舆归营。
B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二、填空题(共20分)1、《说文解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部首,全书共分540个部首。
2、《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
3、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工具书是《诗词曲语辞汇释》。
4、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解,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其中“东”和“红”两字在语音上具有叠韵的关系。
4、根据“四书”分析,“綱”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鱼网上的总绳。
5、根据“四书”分析,“亦”字的构造类型是指事,本义是腋窝。
6、《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中的“象形”的解释是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7、从造字结构分析“之”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之”用的是它的假借义;至于在“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句中,“之”字用的是它的本义。
8、在《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句中,“之”的词性是代词,其语法功能是复指前置宾语无贿无令名。
9、在“文以五月五日生”句中,“以”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凭借某种原因。
10、在“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句中,“与”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或意义是介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
11、在“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句中,“其”的词性是代词。
三、释词题(共30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分)1、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戮:羞耻2、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夸耀3、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阳:鲜明4、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贿:财物5、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
肃:敏捷6、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焚:毁灭7、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物故:死亡,“物”通“殇”,死8、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绝:穿过9、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则:效法10、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
贳:赦免,宽大(二)说明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无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共10分)(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莫: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2)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所以:介词“以”和辅助性代词“所”结合构成的习惯格式表示用来……的方式、手段(3)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乎:表示处所(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为: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
(5)吾孰与徐公美?孰与:疑问代词“孰”和介词“与”组合,表示比较,“哪一个更”。
四、古文标点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
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五、古文今译题(共20分)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师从齐师于莘。
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
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
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
’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
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
”齐侯曰:“大夫之许,寡君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1、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您率领国君的军队光临敝国的土地,敝国的兵力不雄厚,请明朝相见2、无令舆师淹于君地。
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
同时又不让我军滞留在贵国的土地上(这里是委婉语,意思说让我们速战,一决胜负)。
能进不能退,齐君不会有命令(挑战命令)落空的事情出现(委婉语,说明明朝我们一定奉陪)3、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
齐国的高固(齐大夫)徒步闯入晋军,举起石头掷人4、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
擒获晋军的人登上他们的战车,把桑树根系在车上,作为战利品的标志5、欲勇者贾余馀勇!想要勇气的人尽管来买我多余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