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开发

铁路行包管理信息 系统 的远 程监控系统设 计与开发
刘 静 , 刘 军
( 北京 交通 大学 交通运输 学院 ,北京 l 0 4 ) 0 0 4 摘 :针对铁路 行 包管理信 息 系统 的远 程监控 问题 ,分析 监控 需 求 ,研 究并设 计远程监控 系统 的结 构 ,重 点探 讨 监控 信 息的采集 、传输 、输 出 3 关键技 术的 实现 方式 ,并 实现各种 监控 功 能。 项 火键 : 交通运 输 ;铁路 行 包管理 信 息 系统 ;远程 监控 ;业务进程
维普资讯
铁 路 信 息 系 统
RA I LW AY 1 NFO R ATI N YSTEM M O S
第 1 第 6期 5卷
VO .5 11 NO. 6
文章编 : 1 0 —4 1( 0 6 60 1 -4 0 58 5 2 0 )0 - 0 80
小 } 分 类 : T 3 冬 1 P9 文献标 il :A =i }l :5
De i n n n v l pme to m o eM o io i g S t m o i a g a ea d sg i g a d de e o n fRe t n t rn yse f rRa l y Ba g g n w Pa c l an g m e n r a i n S s e r e M a e nt f m to y t m Io
发 铁路 行 包管 理信 息 系统 的远 程监 控 系统 是非 常 必
收 稿 日期 : 0 60-3 2 0-21 作 者简 介 : 刘 静 ,在读 硕士 研究 生 ;刘 军 ,教授 。
终 需 求 。这些 问题 内容也 极其广 泛 ,涉 及到 各个 方 【 】唐 堑 ,等 中 间件技 术 在客 票 系统 中的实现 及 应 用 【】 中 2 J’ 面 问题 和技 术 ,且与具 体 客 票系统 结 构和 业 务逻辑 密切 相关 ,需 要 作 出大量 工作 来研 究 解决 。 目前 已 有一 定 的安 全措 施应 用到 客 票衍 生服 务 系统 中 , 有 重 点地 进行 安全 保护 ,但 还没 有做 到全 面 的防 护措 施 ,需 要 进 一步 研 发 。
现代化的铁路旅客信息服务系统

科 技 创 新
・
CUN X' H A G L  ̄
当 人 们 打 算 乘 坐 火 车 外 出 旅 行 时 , 般 首 先 需 要 了解 铁路 一 旅 客 运 输 服 务 方 面 的信 息 , 括 包 旅客 列车信 息 ( 次 、 行 区段 、 车 运 始 发 站 、 过 站 、 到 站 、 行 时 通 终 运 间 、 点 时 间 等 )、 票 发 售 信 息 晚 客 ( 票 方 式 、 票 网 点 、 位 情 况 购 售 席 及 票 价 等 )、 车 舒 适 程 度 ( 乘 席
告 等 , 导 旅 客 进 站 乘 车 、 车 引 下 出站 ( 转 换 乘 ) 购: 车票 。 中 和 买
、
设 备 人 控 , 步 发 展 成 为 功 逐
能 多 样 、 息 丰 富 、 备 连 网 和 信 设 计 算 机 控 制 的 综 合 信 息 服 务 系 统 。铁 路 旅 客 信 息 服 务 系 统 由车
2 0
维普资讯
科 技 创 新
售 系 统 、 路 列 车 调 度 指 挥 系 统 铁 以 及 铁 路 行 包 信 息 系 统 等 铁 路 运 营 管 理 系 统 相 连 , 享 与 旅 客 共 出行相 关 的铁 路 运输 实 时信 息 ; 与社 会其 他服 务行 业 ( 交、 公 民 经 车 站 、 达 时 间 、 速 、 点 时 到 车 晚 间等 )、 中转 换 乘 信 息 、 车 服 务 列 通 告 以 及 停 车 站 的 所 属 地 区 气 象 预报 、 游 、 通信 息 。此外 , 旅 交 还 提 供 新 闻 广 播 、 电 视 娱 乐 节
位 舒适 性 、 饮 、 闲娱 乐 、 包 餐 休 行
文/ 阳建 鸣
运 送 等 )、 进 出 站 和 乘 车 引 导 信 息 ( 站及 其主 要服 务 设施 位置 车 和 进 出 路 线 、 票 地 点 及 检 票 时 检 间、列 车停 靠 站 台 及 车厢 位 置 、 中 转 换 乘 以及 终 到 城 市 的 公 交 、 旅 游 、 宿 、 象 等 信 息 )以 及 铁 住 气
铁路车站客运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车站客运管理信息系统车站客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一个基于TDCS应用的车站客运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由通告显示系统(含列车到发通告系统、客运广播系统、旅客引导显示系统、旅客查询系统、资讯发布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含电视监视系统、旅客携带物品及行包安全检查设施)、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旅客行包管理系统、应用服务系统(主要为时钟系统、门禁系统)五个子应用系统集成而成,系统资源全面整合,综合利用系统信息。
(1) 信息集成管理系统该系统以TDCS为信息源,以集成管理平台为控制决策中心定义车站作业内容(确定停靠站台及候车室、预计早晚点、列车达到通告、预告、接近、进站、出站、开检、引导上车、催促剪票、列车通过、停开),下挂了旅客引导系统、列车到发系统、客运广播系统、旅客查询系统、客票、行包及CCTV、CATV几个应用系统。
该集成系统平台预留楼宇自控、OA办公、CTC等系统的接口。
在物理表现形式上,管理平台和各应用系统均设在车站客运总控制室。
在此,系统可实现无人干预下地完成全部的针对旅客及车站工作人员的导向服务,使之成为车站客运组织的重要手段。
1) 系统功能集成管理平台建立与TDCS的连接,动态实时获取并管理列车运行相关信息。
从集成管理平台获取TDCS传来的列车到发信息,按照行车计划通过到发终端为车站客运、运转部分提供列车的到发信息,通过引导显示屏以及广播终端为旅客的候车、登车、接站提供引导。
从集成管理平台获取TDCS传来的时钟信息,建立集成系统的时钟系统。
利用本系统的广播和显示终端可以发布其它系统传来的信息,如客票的售票情况,最新的通知通告、公文条例。
利用本系统的资源,为车站各系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决策反应服务。
搜集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发送给集成管理平台,交付指定的维护工作站统一处理。
具备完备的网络安全防护功能。
实现维修作业的综合管理和远程登、销记。
作为开放的信息化车站的核心系统,可实现与外界的互联。
part4--铁路信息系统

铁路信息化体系结构
大信息化应用领域:铁路信息化体系的组成要素包括运输 组织领域的信息系统、客货营销领域的信息系统、经营管 理(三大)领域的信息系统以及公共基础平台。
铁路信息化发展战略及规划
(1)铁路信息化重要应用领域(三大应用领域) 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是铁路信息化的三大应用领 域。 运输组织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铁路运输的调度指挥、 生产作业部门和人员,以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和保障运输安全为 目标,涵盖运输生产的各主要环节。 客货营销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铁路市场营销人员和旅 客、货主,以提高铁路运输市场竞争能力、增运增收为目标, 向旅客和货主提供优质服务。 经营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运力资源、经营资源管 理与运营决策支持的部门和人员,以保障铁路运输的运力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降低运输成本为目标,提高铁路运输效益。
中国铁路信息化发展历程
各阶段的主要技术特征和标志性事件:
第一阶段:起步摸索阶段,铁路运输领域报表的计算机 信息处理; 第二阶段:全国铁路网络建立(DECNET等) 第三阶段:全国性系统(如确报系统等);大型应用系 统的局部试验成功(如编组站YIS系统等); 第四阶段:从分专业领域全国性应用,到逐步融合的阶 段(典型应用TMIS、DMIS、PMIS等) 第五阶段: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重要特征为大信息化概 念的建立和应用,以中国铁路“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的产 生为标志,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为代表。
应用系统与主要功能
2. 货运营销
(1)货运营销及运力优化配置系统(Freight transport Marketing & Capacity Optimization System, FMCOS)。货 运计划、技术计划管理,空车优化配置、路网整体使用效率 和效益最大化等。 (2)货运服务系统(Freight Transport Service System, FTSS)。货运服务中心、客户关系管理、对外信息服务等。 (3)货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Freight transport Marketing aided Decision System, FMDS)。车流路径优化、货运市场 预测分析、货运产品开发与设计、运价调整、经济评估等。
铁路信息系统架构与集成PPT幻灯片课件

统计分析系统 审计管理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管理系统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保价运输管理系统 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
政府网站 办公信息系统 公安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7
3.1铁路信息系总体规划—运输组织
主要方面
系统名称
运输调度指挥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计划调度管理系统 调度集中系统
CTCS
TOSMS
RCS SMS
主要功能
列车调度计算机集中管理与指挥。 计划、机车、货运等调度的计算机管理。 列车调度计算机集中控制与指挥。
车流径路优化、车流推算与车流调整,运输能力动态测算 与分析。
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及信息服务。
列车编组计划编制、技术站、货运站管理、车务管理、列 车预确报、货车追踪等。
利用多种应急通信手段,共享各类信息资源,综合指挥, 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合救援行动。
行车、死亡、治安事件等事故信息的管理。
8
3.1铁路信息系总体规划—客货营销
主要方面
系统名称
系统简称
主要功能
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 TRS
客票发售与预订、客运售票组织等。
客运营销 客运服务系统
PTSS
客运站、列车旅客服务及对外信息服务等。
⑸ 铁路门户:提供铁路信息系统对外统一通道和服务等。
6
层 次 体 系 结 构
运输 组织
铁路智能运 输信息系统
客货 营销
经营 管理
运输调度指挥
运输生产组织 列车运行控制 行车安全保障
客运营销 货运营销 电子商务 运力资源管理
经营资源管理
电子政务 决策支持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计划调度管理系统
铁路6个现代化体系内容

铁路6个现代化体系内容一、安全管理体系铁路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铁路运营安全的基础。
它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安全政策、安全目标、安全责任等。
铁路运营涉及到众多环节,如乘客运输、货物运输、工务维修等,因此安全管理体系需要覆盖全面,确保每个环节都能保持高水平的安全标准。
铁路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事故应急能力,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稳定。
二、运输管理体系铁路运输管理体系是铁路运输的核心。
它涉及到运输组织、运输计划、运输资源配置、运输调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铁路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合理安排车次、车辆和人员,确保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
运输管理体系需要充分考虑运输需求、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益,合理制定运输计划和调度方案,保证运输的安全、高效和经济。
三、设备维护管理体系铁路设备维护管理体系是保障铁路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
铁路设备包括线路设备、车辆设备、信号设备等,它们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设备维护管理体系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台账和维修计划,加强设备巡视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保证铁路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质量管理体系铁路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益的关键。
铁路运输是一项服务性行业,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涵盖客户需求、服务规范、服务流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铁路企业要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和流程,加强服务质量监控和评估,及时改进和优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信息化管理体系铁路信息化管理体系是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铁路运输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处理和数据管理,信息化管理体系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实现信息的高效采集、传输和共享。
铁路企业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六、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铁路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是铁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铁路12306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案例

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应用——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目录一、软件名称 (3)二、软件简介 (3)三、软件内容 (3)(一)系统的登录与注册 (3)(二)软件的模块 (3)(三)模块的内容 (4)1、首页 (4)2、客运服务 (4)3、货运服务 (4)4、行包服务 (5)5、车站引导 (5)6、铁路常识 (5)7、站车风采 (6)8、客户信箱 (6)(四)软件的工作流程 (6)1、网上订票流程 (7)2、货运服务流程 (7)3、行包服务流程 (7)4、客户信箱使用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软件的使用情况 (1)五、软件的使用给用户带来的影响 (8)六、总结 (9)一、软件名称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系统二、软件简介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是铁路服务客户的重要窗口,将集成全路客货运输信息,为社会和铁路客户提供客货运输业务和公共信息查询服务。
客户通过登录本网站,可以查询旅客列车时刻表、票价、列车正晚点、车票余票、售票代售点、货物运价、车辆技术参数以及有关客货运规章。
铁路货运大客户可以通过本网站办理业务。
三、软件内容(一)系统的登录与注册打开浏览器(支持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地址栏输入/mormhweb/,即可进入“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系统”首页。
这时可以选择网上购票用户登录或者注册。
第一次登录用户名CF1771018109,密码123456,继续输入实名信息进行注册。
如图:(二)、软件的模块软件的模块主要有:首页、客运服务、货运服务、行包服务、车站引导、铁路常识、站车风采、客户信箱共八个模块。
如图:(三)模块的内容1、首页2、客运服务客运服务包括客运首页、车票预订、余票查询、出行向导、信息服务五个内容。
如图:3、货运服务货运服务包括业务办理流程、服务场所综合信息、货物运输条件、车辆和集装箱参数、货运办理常见问题、价格查询、货运班列、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货物快运八个内容。
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一、绪论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是指对铁路车辆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集成,自动化的管理系统。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已成为保障铁路运营安全、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二、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以下方面:1.车辆调度管理功能:根据列车运行计划和实际情况,进行列车的动态调度,有效利用铁路资源。
2.车辆运行监控功能: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和列车运行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报警,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
3.车辆运行统计分析功能:通过对车辆运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为运营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4.客户服务功能:为旅客提供票务查询、车站信息查询、列车到站时间查询等服务,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5.车辆维修管理功能:实现车辆保养保养管理、故障维修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维修历史记录等功能,提高车辆的安全可靠性。
6.人员管理功能:对车站、列车等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包括聘用、培训、绩效考核等。
三、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技术实现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技术实现应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库设计: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需要建立一个包含车站、列车、乘客、工作人员等信息的数据库,以方便数据管理和查询。
2.网络架构设计: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应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软件设计: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软件应具备可靠性、易操作性、高效性和扩展性等特点。
在该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分布式系统开发技术,采用Java、C++等编程语言。
4.硬件实现:为保障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应采用高性能服务器、高速网络设备和数据存储设备等硬件设备。
四、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应用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应用主要涉及车站、调度、列车和乘客等方面。
1.车站:通过铁路车辆运营管理系统,车站可以实现票务查询、车站信息查询、列车到站时间查询等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号:50L108Q 学分:2实验名称:《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实验总学时:4一、实验软件概述《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营业部行包运输生产作业实际,辅助营业部完成各项业务工作。
《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四个主要功能模块:承运制票模块、装卸作业模块、到达交付模块、字典维护子模块。
承运制票模块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助行包营业部完成整个行包受理工作。
本模块是整个行包管理信息系统中,受理业务的数据输入点,对规范行包营业部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装卸作业模块辅助完成行包营业部的行包运输作业,本系统的使用,在提高行包营业部的工作效率、控制不合理中转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到达交付模块主要目的是:针对营业部,完成整个行包业务流程中的到达交付业务管理,并对到达票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统计、结帐和调整等功能。
模块根据行包营业部的业务要求,在行包票据到达之后,行李员可以快速准确的根据到达货物情况进行各种业务处理。
字典维护子模块是行包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块完成营业部信息系统所用到的所有基础字典的维护工作。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PC机(PIII以上处理器)一台,根据业务需求可配置票据打印机、货签打印机、条码扫描仪等。
2.系统环境:windows2000/XP。
三、安装步骤放入光盘,点击setup.exe。
四、操作方法(一)承运制票承运制票模块包括产品制票、综合查询、收入管理、日班统计、业务作业、系统维护和退出,共七个菜单项,各个菜单项单独实现一个或包含一组业务操作功能:1.产品制票:包括行李、包裹、包租车。
2.综合查询:包括各种信息的查询功能,根据条件进行相关信息查询。
3.收入管理:根据条件对财收四、票据等各种情况进行结帐统计等业务操作。
4.日班统计:各种统计查询。
5.业务作业:接取管理录入及查询、制作上站交接证、收入审核上报、票据和交接证的导出、数据传输,以保证承运制票业务的顺利实现。
6.系统维护:对承运制票环节的各项业务进行基础参数的设置其中票据打印调整:对系统实行套打的票证,本功能可以实现调整打印位置、打印数据项、字号、宽度、高度等各项参数设置。
7.退出:退出承运制票系统。
例一:“制行李票”操作步骤1.输入内容:如图1-1所示。
图1-1票号:输入行李票号,格式为:1位字母+6位数字。
如果输入的票号不足7位,系统自动补足。
例如:用户输入“A123”,系统处理为“A000123”。
货签号:系统默认与票号相同,如若修改,规则与票号相同。
到站:输入行李到站。
客票到站:输入行李客票到站。
客票日期:输入有效客票日期。
客票车次:输入客票车次。
客票号:输入客票号。
旅客姓名:输入旅客姓名。
人数:输入客票有效人数。
电话:输入旅客的电话号码。
地址:输入旅客的地址。
邮编:输入旅客的邮编。
包装种类:输入行李的包装种类。
件数:输入行李的件数。
实际重量:输入行李的实际重量。
声明价格:输入行李的声明价格。
记事:输入记事信息。
允许用户输入常用记事的编码调出记事。
2.费用计算:在输入行李的重量、件数和声明价格的同时,模块自动计算需收取的基本费用,(如图1-2)。
图1-23.单击【制票】按钮:弹出如图1-3所示窗口,允许用户输入打包费、快运包干费、保险费和实收费用,并可计算收费找零。
单击【确定】按钮,系统提示是否制票,用户确认后保存当前票据信息并打印票据和货签。
图1-34.修改票号:使用快捷键【F3】,系统自动将票号栏中的有效票号(如票号为000123,则有效票号为123)选中,用户可以直接进行修改。
5.修改货签:当前系统货签号与票号相对应,一般情况下无须修改。
如果需要修改货签号时,可使用快捷键【F4】,具体使用方法同修改票号。
6.填写记事:使用快捷键【F5】,输入焦点置于记事栏,并保留系统记事信息(调度命令、打折信息、打折调令、货签和票号不符信息、用户选择的经由包含合资公司、凭密码提取),其余的用户记事被清空。
用户可以在原系统记事的后面继续填写用户记事。
7.前票信息:使用【F6】键,可以查看上一张行李票的信息。
8.后票信息:使用【F7】键,可以查看下一张行李票的信息。
9.制包裹票:使用【F8】键,打开制包裹票窗口。
(二)综合查询1. 票据查询:输入查询条件。
票号、废票标志、到站、发货人、日期类型、起始日期、终止日期、品名、票据类型、项目编号、班组、起始张数、打印张数、付款方式、运输类型、窗口号、行李员、其中“行李员”项是系统根据登录自动默认的。
“废票标志”、“日期类型”、“票据类型”是通过下拉列表进行选择。
2. 行包财收四查询:财收四结帐功能提供给机构完成财收四结帐工作。
例二:“行包财收四”操作步骤选择【收入统计】/【行包财收四】菜单,进入财收四结帐操作界面(如图2-1)。
图2-11.选择结帐日期。
2.点击【生成】,系统自动统计出财收四。
3.用户按照结帐日期生成的财收四(选择全部班组,不选票段),允许进行日结帐,生成日结帐财收四后,点击【日结帐】,完成日结帐。
4.点击【上传】,将财收四信息上传。
5.点击【打印】,将当前财收四进行打印。
6.如果当前选择的结帐日期已经进行日结帐,则点击【查询】,将当日财收四调出。
7.重新结帐,则先查询财收四,进行【作废】后再进行财收四生成、结帐。
(三)装卸作业系统根据行包营业部的业务要求,在行包货物承运并且入库后,行李员可以简捷快速地根据票面的基本信息,按照运输方案规定,以多种方式进行装车计划的编制。
行李员根据装车计划进行货物装车作业,装车完毕后确认装车数量,并通过信息系统将装运行包信息上传至总公司和需要卸车的营业部,从而实现货物追踪的目的。
装卸作业模块菜单项主要分为装车作业、卸车作业、客运记录、库存清单、统计查询、系统维护、帮助和退出系统八个菜单项,各个菜单项中又包含了不同的功能,各菜单项所包含的功能及说明如下:1.装车作业:装车作业菜单项包含以下几个功能:交接证编制:在货物进行装运操作前,根据将要装车车次的到站情况以及当日货物将要装运到站情况,编制该日车次的装车信息交接单据。
交接证打印:在交接证编制完成、核对正确后,打印出符合营业部要求格式的交接证单据,在人员进行货物准备以及装车交接时使用。
交接证确认:在货物装车后,根据实际装车的情况,修改装车交接证上的信息,以保证与实际装运情况相符。
计划员核对后,进行确认操作。
并把装车货物信息发到相应货物的卸车站。
编组设置:在编制装车计划时,提供货物临时编组、转存临时组等功能,方便了装车操作。
2.卸车作业:卸车作业菜单项包含以下几个功能:票据录入:是货物将要进行中转卸车前,在前方车站未传送装车信息的情况下,提供给卸车业务操作的一种票据录入功能,把将要卸车的票据录入到本系统。
为中转装车做好信息准备。
网络卸车:前方车站进行装车的行包数据,在相应的行包信息传递过来的情况下,根据日期和车次,把本站将要卸下的中转票据整理成卸车单据,并为接收货物做准备。
卸车核对:是在进行网络卸车后,对处理过的数据与实际中转卸车的票据进行核对的过程,用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卸车确认:对已经卸车的票据进行确认。
为今后的中转装车等操作提供数据信息,并把其相应的追逐信息反馈给货物的发站及行包中心。
3.客运记录:对客运记录进行编制、查询和打印。
4.库存清单:对中转货位进行查询和修改。
5.统计查询:统计查询菜单项中包含以下几个功能:票据查询:以组合的方式查询票据的基本信息,并为具体业务操作提供信息查询功能。
对录入错误的中转票据,提供物理删除功能。
装车预报:对本站将要进行装运车次的具体装运量提供分析功能,用于分析前方装运车站装车情况,为本站装运提供信息帮助。
卸车单证统计:进行卸车操作后,根据条件对卸车交接单编制的情况进行统计,以便于进行相关的查询工作。
交接单证统计:进行装车操作后,根据条件对装车交接单编制的情况进行统计,以便于进行相关的查询工作。
班组汇总统计:装卸作业汇总统计。
统计日班表:根据装卸车确认后的单据情况,统计装卸车操作中装车情况及卸车情况。
甩货率统计:根据行包对相关装车人员的统计要求,对装车单据编制情况中甩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交接班统计:装卸作业的18点结帐统计。
编制票据查询:根据对编制交接证的操作员进行查询。
不合理中转统计:根据行包对相关装车人员的统计要求,对装车单据编制情况中甩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工作量统计:统计对应日期内不同班组的装车、卸车作业量。
6.系统设置:系统设置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功能:系统参数设置:用于控制装车单据编制和打印分页控制的窗口参数设置。
例三:“装车作业”操作步骤第一步. 交接证编制如图3-1所示:图3-11.编制计划自动处理:根据当前要进行装运的车次情况和营业部将要进行装运的货物,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单据的生成,计算机系统生成以《行包运输方案》为控制条件,利用现有的基础数据信息产生车次的装运单据,排除人为控制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系统控制的因素有:根据车次在本营业部的停靠实际时间,控制装车的件数。
根据货物的卸车车站情况,控制装运到该站的货物的件数。
根据《行包运输方案》对该车次的装运区段限制情况,控制货物的装运车站。
根据票据的优先级别,优先装运行李、中铁票据,并不受《行包运输方案》的限制。
根据《行包运输方案编制原则》的主要原则,对装车的票据加以限制。
具体方法详见《行包运输方案编制原则》。
选择装车日期。
输入装车车次。
输入件数限制:控制单据生成的件数上限,根据装车车次在本营业部的停靠时间以及沿途站停靠时间情况综合考虑。
按【回车键】检索票据,显示在下方的列表中。
单击【确定】按钮,自动生成装车交接单据。
如果需要对当前交接证的部分票据进行删除,可使用【Ctrl键】与鼠标组合选择多张票据,单击【删除】按钮,删除选中的票据。
单票处理(默认方式)行李员以装车的货物票据为主要依据,对将要进行装车车次整理装车票据,以与手工编制方式相同的模式进行编制交接证。
选择装车日期。
输入装车车次。
输入以下字段:卸车站:货物最终卸车站。
票号:单据票号。
在票据信息栏中显示符合条件的装车票,如果显示的是一条票据信息,单击【回车键】将该票添加到交接证中,如果是正确票据,可使用【上下箭头】选择票据,最后单击【回车键】将选中的票据添加到交接证中。
如果需要对当前交接证的部分票据进行删除,可单击【Ctrl键】与鼠标组合选择多张票据,单击“删除”按钮,删除选中的票据。
图3-22.单证删除:单击快捷键【F3】可删除整张交接证。
3.单击【打印】按钮:显示如图3-3界面,并默认为当前单据,这样可以直接进行装车交接证的打印,方便快捷。
图3-34.修改记事:直接在显示交接证的区域内修改记事项目,修改完成、移动焦点后,模块会自动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