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课文原文

《丝绸之路》课文原文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公元前115年,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
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
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士兵们循着铃声望去,远处出现了一支骆驼队,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来了!来了!”安息国士兵欢呼起来。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了命令。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
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中国使者从骑着的骆驼上下来,右手高擎节杖,满面笑容,大步向前走去。
将军翻身下马,立正高呼:“本将军奉命率官兵欢迎大汉国使者!”中国使者抱拳,作揖还礼:“有劳将军远迎。
我是博望侯张骞的副使,谨代表大汉皇帝向安息国国王陛下致敬!”将军还礼表示感谢。
中国使者指着身后的骆驼队,说道:“这是大汉皇帝敬赠安息国国王陛下的一点薄礼。
”只见每峰骆驼的背上都驮着两个大包袱。
打开包袱,各色绫罗绸缎,五彩缤纷。
安息国将军高兴地连连点头,说道:“盼望已久的大汉使者终于到了!我谨代表安息国国王陛下,向大汉皇帝的使者赠礼。
”他把手一招,四名士兵送上两个大礼盒。
打开一看,里面装着许多特别大的鸟蛋,每个足有斤把重。
这是当时中国没有的鸵鸟蛋。
中国使者正要道谢,将军又把手一招,走上两个人来,原来是魔术师。
打头的一个拔出一把匕首,插入自己嘴里,顿时吞了下去。
只见他一拍肚子,匕首又从嘴里吐了出来。
第二个则张开大口,喷出一团又一团火苗。
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都看得惊呆了。
将军含笑说道:“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特地让他们前来助兴。
《丝绸之路》课文注音

sī chóu zhī lù丝绸之路yízuîɡúpǔdián yǎde “sīchïu zhīlù”jùxínɡshídiāo ,chùlìzài xīān shìyùxiánɡmãn wài 。
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nàtuïzhe cǎi chïu de yìfēnɡfēnɡluîtuo ,ɡāo bíāo yǎn de xīyùsh ānɡrãn ,jīnɡshãn báo mǎn ,xǔ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xǔrúshēnɡ。
shānɡrãn men zài zhâɡe dōnɡfānɡdàdūshìkāi le yǎn ji â,zhânɡmǎn zài huîwùfǎn huíɡù栩如生。
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xiānɡ。
wànɡzhe zhâzuîqún diāo ,jiùfǎnɡfúkàn dào liǎo dānɡnián sīchïu zhīlùshɑnɡshānɡlǚbùjuãde jǐnɡ乡。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xiànɡ,fǎnɡfútīnɡdào le piāo hūzài dàmîzhōnɡdìyōu yōu tuïlín ɡshēnɡ……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ɡōnɡyuán qián 115 nián ,yíɡâtiān ɡāo qìshuǎnɡde zǎo chãn 。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教案:《丝绸之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古代世界的交通与贸易,第三子目丝绸之路的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丝绸之路的路线、开通的原因、历史作用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地复述丝绸之路的路线、开通的原因、历史作用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2. 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分析丝绸之路的作用和影响。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丝绸之路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丝绸之路的路线、开通的原因、历史作用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难点:丝绸之路的评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开通的原因、历史作用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开通的原因、历史作用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结合地图和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
4.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丝绸之路的评价。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的能力。
5. 课后作业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丝绸之路一、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二、原因:经济发展、民族交融、开放包容三、作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奠定了今天新疆地区的历史格局四、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贸易的典范;是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桥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并标注重要城市和地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丝绸之路》教案精选

《丝绸之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丝绸之路》,教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意义,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意义,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了解其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3.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意义,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路线。
难点: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
2.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丝绸之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意义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背景、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意义。
3. 分析丝绸之路的路线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丝绸之路的路线。
4.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进行课堂分享。
5.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意义张骞出使西域2. 丝绸之路的路线3. 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意义。
(2)分析丝绸之路的路线。
(3)谈谈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2. 答案:(1)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
(2)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3)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如: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西方的金银、宝石、马匹等传入中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开通意义、路线和影响。
《丝绸之路》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演讲,介绍一下我关于《丝绸之路》的PPT课件。我们 将探索这条古老的商路,它连接东西方并带来了繁荣和文化交流。
一、介绍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它不仅是一条商路,更是一条文化 之路。
• 什么是丝绸之路 • 历史背景
二、丝绸之路的路线
丝绸之路分为陆路路线和海路路线。 • 陆路路线 • 海路路线
六、结论
总结一下,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我们期待丝绸之路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七、参考文献及图片来源
*注:本PPT为XXX研究室XXX年度项目成果之一,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三、丝绸之路的意义
丝绸之路影响深远,不仅在经济方面,还在文化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经济方面的影响 • 文化方面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是不同文化相遇的地方,许多宗教和文化在这里蓬勃发展。 • 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 普及的文化产品
五、丝绸之路的贡献
丝绸之路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文明也继承了丝绸之路的精神。 • 世界史上的重要意义 • 现代文明对丝绸之路的传承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丝绸之路》课文原文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公元前138年,一个名叫张骞的使者打通了这条陆路交通要道。
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
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赏析《丝绸之路》是一篇描绘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的文章。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文章开篇以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为引子,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场景。
接着,文章通过叙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
这一部分的描写生动具体,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张骞勇敢探索的精神和丝绸之路开辟的艰辛。
在描绘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时,文章通过描绘商旅不绝、驼铃声声的生动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丝绸之路上。
同时,文章也展现了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谊与发展。
整篇文章语言流畅、生动,叙事清晰,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丝绸之路的历史魅力和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读者不仅能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还能够感受到古代中国人民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史》教材第七章第四节《丝绸之路》。
详细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在我国古代对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促进作用。
3. 引导学生认识丝绸之路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培养他们的国家战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其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条路线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2. 讲解:讲解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拟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分组讨论如何进行贸易往来,体会丝绸之路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丝绸之路的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并标注重要城市。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2. 内容:(1)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2)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3)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及其在我国古代对外交流中的地位。
(2)举例说明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谈谈你对丝绸之路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的理解。
2. 答案:(1)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2)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如佛教传入我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传播到西方。
第13课《丝绸之路》

• (?—前114 年),汉中城固 (今陕西城固) 人,西汉著名探 险家、外交家。 出使西域前是个 郎官,守卫皇宫。 官职虽小,但胆 量不小。后有功, 被封为博望侯。
张骞
“他是一个冒 险家,又是一个 天才的外交家, 同时又是一员战 将,真可谓是中 国历史上出类拔 萃的人物也。”
往 欧 洲
西亚
精明的商人,你会 做些什么贸易?要考虑 和处理一些什么问题呢?
今新疆地区 敦煌
河西走廊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 西亚→欧洲的大秦)
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Fra bibliotek敦煌今新疆境内
亚欧非各地
海上丝绸之路
广东沿海 印 度 孟加拉湾
中 南 半 岛
斯里兰卡
(广东沿海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 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知识训练
A、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
B、丝绸之路
C、班超出使西域的路线
D 、卫青、霍去病进军匈奴的路线
8、中原地区的人们能吃到葡萄、石榴这 些水果与下列那个时间有关( )
A、 鉴真东渡 B、郑和下西洋 C、张骞 出使西域 D、玄奘西游 9、当代历史学家在评价汉代开辟丝绸之路时称 “它把黄河文明、印度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 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 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输 出 凿井技术 冶金技术 养蚕技术
输 入 汗血马 胡萝卜 核桃
大葱 葡萄 苜蓿 芝麻 黄瓜 蚕豆
丝绸
瓷器 漆器 桃 杏 梨
汗 血 宝 马
二、丝 绸 之 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凹(高鼻凹眼)
循 (循环) 匕 (匕首) 芝 (芝麻) 袱 (包袱) 凿 (凿井)
自学提示:
1、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物质 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1)时间:公元前115年。
(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
(3)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
“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 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 丝绸之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丝绸之 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 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 一起走进──丝绸之路。
矗 (矗立)
戎 (戎装)
揖 (作揖)
侯 (博望侯)
奂 (美仑美奂)
蚕
(养蚕)
(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 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 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 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 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 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 悠驼铃声……──这是一条 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 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 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美轮美奂。──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 流的路。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 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 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 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
安息国 迎候之远──边境线上; 迎候之多── “不计其数”、“浩浩荡荡” ; 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
大汉国 谦逊有礼 薄礼不薄
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 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
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延伸“丝绸之路”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 “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 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2、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 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 经的玄奘,都曾从这条路上走过,并永 载史册,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这些故事,
张骞:(今陕西城固)人, 西汉著名探险家、外交家。他 曾两次出使西域,一次出使云 南,两次随军出征匈奴。他官 至大行(负责外交事务,位列 九卿),随卫青出征匈奴有功, 封博望侯。 张骞
张骞拜别汉武帝图
张骞出使西域图
(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 双方交换礼物。
思考:
“丝绸之路”是一条 怎样的路?在课文中找找 有关的句子来说明。
下周我们开一个故事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