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

合集下载

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

系列远大目标的决心与行动。

嫦娥一号在十七大胜利闭幕之际成功发射升空,无疑是对中共十七大献礼的最好礼物。

这将极大的振奋全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提高中共的执政威信。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在事关全民族利益、指向国家改革开放深化的重大时代事件面前,民众与中央上下同欲,其产生的集中效应不但能确保“嫦娥奔月”成功,也能在以后的日常建设中起到领航灯作用,保证社会又快又好地和谐发展。

嫦娥奔月的成功,还将意味着在国际空间开发和探测上,中国必将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具有发言权。

这也是中国在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后,要求成为国际空间站第17个成员国的原因所在。

经济从经济领域来看,将带动信息、材料、能源、微机电、遥科学等其它新技术的提高,对于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进步和深空探测的深入,对相关材料的需求必将促进相关行业、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同时,月球上特有的矿产资源和能源是对地球上矿产资源的补充和储备,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月球表面具有极其丰富的太阳能,月壤中蕴藏的丰富的氦-3也能提供新型核聚变的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军事从军事领域来看,表明我国的导弹打卫星和激光摧毁卫星的技术已经日臻成熟。

虽然这次嫦娥一号卫星没有携带任何与军事有关的设备,但是中国的运载火箭可以在发射出现故障时实施紧急关机,飞船和卫星可以在外太空实施数次变轨,当卫星发生故障,也可以用弹道导弹或者激光予以摧毁,显示我国如果要在外太空实现军事用途也并非难事。

科技那么从科技领域来看,“嫦娥奔月”将促进中国航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中国基础科学的全面发展。

月球探测将推进宇宙学、比较行星学、月球科学、地球行星科学、空间物理学、材料科学、环境学等学科的发展,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又将带动更多学科的交叉渗透。

目前中国科学家对月球的了解和认识往往依赖于他国提供的材料,这样就丧失了许多研究月球的机会。

嫦娥一号卫星

嫦娥一号卫星

嫦娥奔月的成功带给中国人的是加快发展的 坚定信心,就如当年中国爆炸原子弹之后全 世界华人的欣喜。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大国, 可是中国却在很久以前丢掉了自己的强国地 位。每一次成功带来的国家强大的希望对于 中国人都是激励,这种激励又进一步刺激了 新的成功,获得巨大的民族动力。“嫦娥奔 月”所带来的攻坚精神、创新意识都成为了 全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嫦娥奔月”是举国 关注的公共事件,通过媒体以各种形式传播 “嫦娥奔月”的科普知识、时代意义,使公 众接受了氛围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启 蒙。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 研制。嫦娥一号平 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 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并充分继 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的现有成 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 台技术研制,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 了适应性修改。嫦娥一号星体为一个2米×1.72米×2.2米的长方体, 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重 2350千克。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 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 嫦娥一号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 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 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 同工作,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载荷用于完成 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试验,其它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提供 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证服务。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 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 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 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 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主要用 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 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 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 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ppt课件

嫦娥ppt课件
地面控制中心的信息交互。
国际合作与交流前景展望
共享数据与成果
加强与国际同行在数据共享、成 果发布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
同推进深空探测事业发展。
联合任务实施
探讨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实施深 空探测任务的可能性,实现资源
共享、风险共担。
技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外研究机构在技术研发 、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我国深空探测技术水平。
研发高效、可靠的火箭发动机 和推进剂,提高探测器速度和
机动能力。
轻量化与高强度结构
研究新型材料制造技术,减轻 探测器质量,提高结构强度和 稳定性。
自主导航与控制
研发高精度自主导航与控制技 术,实现探测器在复杂环境中 的自主飞行和精确着陆。
深空通信与数据传输
研究高效、可靠的深空通信和 数据传输技术,保障探测器与
研究月球资源利用,开展月球 基地选址和建设规划。
火星探测任务
开展火星环境探测、火星地质 构造和火星生命探测等任务。
小行星探测
选择近地小行星进行探测,研 究小行星的轨道、成分和构造
等信息。
深空天体观测
利用嫦娥一号的技术成果,开 展深空天体观测,研究宇宙演
化等科学问题。
深空探测技术挑战与突破方向
新型推进系统
承载能力强等特点。
热控技术
采用被动热控与主动热控相结合的 方式,实现了卫星在复杂热环境中 的稳定工作。
电源系统
采用太阳能电池帆板和锂离子电池 组合供电方式,保证了卫星在长时 间任务中的能源需求。
有效载荷技术
探测仪器
搭载微波探测仪、红外成像光谱 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等多种 科学探测仪器,实现对月球表面 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探测。

嫦娥一号 嫦娥1号

嫦娥一号 嫦娥1号

嫦娥一号嫦娥1号
研究状态:中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已研制完成,正整装待发
研究耗时:中国一切从零开始,通过3年时间,依靠自己力量研制出了“嫦娥一号”人造月球卫星和整个系统配套工程
发射时间:约2007年9月
发射地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在我国“嫦娥工程”中承担重任,负责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发射系统:“长征三号甲”
嫦娥任务:一是绘制完整的三维月球地图,将由CCD相机和激光高度计联合完成;
二是进行月表化学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的探测,将由γ/X射线谱仪联合完成;
三是进行月壤的探测,将通过微波探测仪来完成;
四是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将由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联合完成。

嫦娥献歌:《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谁不说俺家乡好》、《爱我中华》、《歌唱祖国》、《梁山伯与祝英台》、《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二泉映月》、《黄河颂》、《青藏高原》、《长江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七子之歌》、《我的中国心》、《高山流水》、《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阿里山姑娘》、《贵妃醉酒》选段、《难忘今宵》、《歌声与微笑》、《春节序曲》、《半个月亮爬上来》、《游园惊梦》选段、《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良宵》、《十二木卡姆选曲》、《东方之珠》、《在那遥远的地方》、《我是中国人》、《但愿人长久》。

嫦娥一号卫星乐高知识点

嫦娥一号卫星乐高知识点

嫦娥一号卫星乐高知识点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一颗月球探测卫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而乐高积木则是一种风靡全球的拼插玩具,它将构建各种模型所需的块状元素进行了标准化,使得拼插更加简单有趣。

本文将以“嫦娥一号卫星乐高知识点”为标题,以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展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嫦娥一号卫星的相关知识。

1. 乐高嫦娥一号卫星模型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乐高嫦娥一号卫星模型。

该模型是由乐高公司根据嫦娥一号卫星的外观设计而成。

它使用了乐高积木的特点,通过拼插不同的积木块来构建出一个逼真的嫦娥一号卫星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卫星的外部结构和组成。

2. 卫星的功能与任务嫦娥一号卫星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首个探测器,它具有多种功能和任务。

在乐高嫦娥一号卫星模型中,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不同的部件来展示卫星的各个功能。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乐高积木构建一个带太阳能电池板的部件,来展示卫星利用太阳能供电的功能。

另外,我们还可以构建一个带有摄像头的部件,来展示卫星拍摄月球表面的任务。

3. 卫星的发射和轨道嫦娥一号卫星是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

在乐高嫦娥一号卫星模型中,我们可以使用乐高积木构建一个火箭模型,来展示卫星发射的场景。

另外,我们还可以构建一个环绕地球的轨道模型,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卫星的轨道运行情况。

4. 卫星的科学意义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对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通过乐高嫦娥一号卫星模型,我们可以向孩子们介绍卫星的科学目标和意义。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一个降落器模型,来展示卫星的着陆任务。

另外,我们还可以构建一个实验仪器模型,来展示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任务。

5. 探索宇宙的乐趣通过乐高嫦娥一号卫星模型的构建和展示,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卫星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于太空探索的兴趣。

乐高积木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和互动性的玩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与嫦娥一号卫星模型的互动,孩子们可以在体验乐趣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太空探索的奥秘。

嫦娥一号飞向太空作文450字

嫦娥一号飞向太空作文450字

嫦娥一号飞向太空作文450字
在遥远的太空中,嫦娥一号真的就像是颗大明星!它冲破天际,去追逐那些古人想象过但没见过的奇迹。

这家伙,真的就是不断探索、不断往前冲的代名词。

你知道吗,嫦娥一号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种诗意和浪漫。


不仅仅是咱们现代科技的骄傲,更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瑰宝。

每次它
升空,我都觉得像是在跟古代的神话故事握手,真的是超酷的!
嫦娥一号在太空里可是孤单得很,但它不怕。

星星陪着它,银
河当它的路。

它带着咱们全人类的希望和梦想,在那漆黑一片的宇
宙里闯荡。

每当它闪烁一下,我就感觉它在说,“地球,我想你啦!但我也好奇这宇宙到底有多大!”。

而在地球上,有一大堆人都在盯着嫦娥一号看呢。

那些科学家们,眼睛都不带眨的,生怕错过啥重要信息。

他们心里都在默默祈祷,希望嫦娥一号能给他们带回点啥新鲜的东西,好让咱们对宇宙
有更多了解。

说真的,嫦娥一号这哥们儿真的很牛!它用行动告诉咱们,人
类是有多么有勇气和智慧。

看着它,我就感觉科技真的很了不起,但咱们人类其实也挺渺小的。

不过没关系,只要咱们有梦想,有勇气,就一定能继续探索这广阔的宇宙,去追寻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奥秘!。

回顾嫦娥一号的故事

回顾嫦娥一号的故事

回顾嫦娥一号的故事摘要:一、嫦娥一号发射背景二、嫦娥一号任务目标三、嫦娥一号重要成果四、嫦娥一号对我国航天事业的意义五、未来嫦娥系列探测器的发展正文:嫦娥一号是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回顾嫦娥一号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航天科技的进步和不懈探索的精神。

首先,嫦娥一号的发射背景可以追溯到2004年,当时我国正式批准了月球探测工程立项。

经过几年的筹备,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升空。

这次发射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其次,嫦娥一号的任务目标是实现对月球表面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方面的探测,为后续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奠定基础。

嫦娥一号搭载了多种科学仪器,如立体相机、激光测距仪、微波辐射计等,用于收集月球表面的详细信息。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嫦娥一号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最为显著的是获取了月球表面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为我国月球探测提供了宝贵数据。

此外,嫦娥一号还实现了月球软着陆技术的研究,为后续嫦娥三号、四号等探测器的成功着陆奠定了基础。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和运行,对我国航天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它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展示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增长。

另一方面,它为我国后续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发展嫦娥系列探测器,深化对月球和太空的探索。

嫦娥五号、六号等探测器将继续承担月球取样返回、月球南极探测等任务,为人类揭示月球的更多奥秘。

同时,我国还计划实施载人登月探测,实现中华民族月球探险的梦想。

总之,回顾嫦娥一号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

不是载人飞船,当初神五神六上天的时候,如果当年负责发射的首席科学 不是载人飞船,当初神五神六上天的时候, 家对杨利伟他们说等上天以后再调整的话,我敢说,打死他们也不敢上天, 家对杨利伟他们说等上天以后再调整的话,我敢说,打死他们也不敢上天,
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显得很低调,他说目前还有两大难题尚未解决, 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显得很低调,他说目前还有两大难题尚未解决,一是运行轨 二是远距离信号传输。卫星发射上天以后, 道,二是远距离信号传输。卫星发射上天以后,先是绕地球转三圈变轨进入远 地点38万公里大椭圆轨道,脱离地球引力,飞向月球,然后进入月球轨道, 38万公里大椭圆轨道 地点38万公里大椭圆轨道,脱离地球引力,飞向月球,然后进入月球轨道,如 果控制不好的话,要么卫星掠过月球,要么直接撞毁在月面上, 果控制不好的话,要么卫星掠过月球,要么直接撞毁在月面上,欧阳院士最后 表示,上述两大困难目前有一些技术上已有解决方案和设想, 表示,上述两大困难目前有一些技术上已有解决方案和设想,“但并不是特别 乐观,技术问题很复杂,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取得很大进展, 乐观,技术问题很复杂,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取得很大进展,我们会在上天后根 据实际情况调整,”咋一听欧阳院士的话,人们不禁心头一凉,这些技术问题 据实际情况调整, 咋一听欧阳院士的话,人们不禁心头一凉, 还没有完全解决就可以发射了, 等到上天以后再作调整,多亏这是卫星, 还没有完全解决就可以发射了,哦,等到上天以后再作调整,多亏这是卫星,
•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日本的“月亮女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日本的“ 与中国的“嫦娥一号”相比较。 神”与中国的“嫦娥一号”相比较。 • “议论句”作者认为此项技术难度大。 议论句”作者认为此项技术难度大。
• 三: 追朔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无不充满了戏剧性,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 追朔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无不充满了戏剧性,1957年10月 在进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时,顺便搭载了一颗卫星, 在进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时,顺便搭载了一颗卫星,而洲际导弹发射失败 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却上天了,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放, 了,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却上天了,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放,无心插柳柳 成荫” 1958年 成荫”,1958年2月1日,美国在万般无奈中仓促的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探险者一号” 它比前苏联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晚了三个多月, “探险者一号”,它比前苏联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晚了三个多月, 据说进入轨道后失去控制,杳无音讯,1970年 24日 据说进入轨道后失去控制,杳无音讯,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 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尽管它只能播放“东方红” 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尽管它只能播放“东方红”这支当时红遍全国的歌 但也确实鼓舞了中国人探索空间的士气。1969年 16日 美国阿波罗11 11号 曲,但也确实鼓舞了中国人探索空间的士气。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 宇宙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壮举, 宇宙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壮举,第一个踏上月表的阿姆斯特朗向全世界宣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 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 布:“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全球数以亿计的人通过电视 屏幕看到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尽管美国的登月壮举多年来一直被世人质疑, 屏幕看到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尽管美国的登月壮举多年来一直被世人质疑, 被称为骗局,成为人类探月工程的鲜为人知的秘密而无从考证, 1978年美国 被称为骗局,成为人类探月工程的鲜为人知的秘密而无从考证,但1978年美国 总统卡特的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送给中国的1克十分珍贵的月球岩石样品, 总统卡特的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送给中国的1克十分珍贵的月球岩石样品, 至今还在用于科学研究,虽然前苏联的探月工程也作了很多次尝试, 至今还在用于科学研究,虽然前苏联的探月工程也作了很多次尝试,但终于以 失败而告终。美俄两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失败而告终。美俄两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美国的航天飞机技 术日趋成熟,尽管也有血的教训,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探索太空的决心, 术日趋成熟,尽管也有血的教训,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探索太空的决心,俄罗斯 的宇宙飞船也是技术先进,国际空间站一直在稳步运行。所有这些, 的宇宙飞船也是技术先进,国际空间站一直在稳步运行。所有这些,无不向人 们昭示了今日世界科技的高速发展, 们昭示了今日世界科技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显示了我们在空间技术方面的差 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昏”“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由“明月”
引发而留给人们的美好诗句,希望能通过诗歌寄
语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蓬勃发展的航天事业、
对照耀九州的明月、对嫦娥奔月这一古老传说中
主人公的祝福和返祈愿回。目录
15
总策划/澄莹
责任编辑/澄莹 版式设计/痕迹 封面设计/黑猫
邮箱
邮编/611230
返回目录
11
“嫦娥一号”升空的步骤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
地球同步椭圆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
为500公里,最远为7万公里,探月卫星将用26
小时环绕此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
更大的椭圆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 里,
最远为12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
此后,探测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
亲爱的读者们: 欢迎大家阅读本刊,我们这期
带来的是有关于我国第一颗探月 卫星—- 嫦娥一号,你知道它的 外型,特点….吗? 如果你不知道,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他的神奇 吧!
导读
远古传说-----嫦娥奔月 “嫦娥‘一号”名字的来源. 有独特自然资源的月球 “嫦娥一号’’升空的目的 “嫦娥一号’’的外型. “嫦娥一号”升空的时间. “嫦娥一号”升空的地点 “嫦娥一号”升空的步骤. “嫦娥一号”升空时播放的歌曲
14
祝愿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
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传诵近千年后,
给大家展示的将主要是月球的全身照,而不是局部特
写。和普通相机相比,“嫦娥一号”所携带的照相机
的个头大了许多,总计有30公斤重。专家介绍,“嫦
娥一号”的照相机和普通照相机有诸多不同: 首先,
它拍出来的不是一张完整的图片,而是每84秒拍出一
条线。由于卫星是高速移动,因此一条条线组成了一
个面。其次,由于月球表面的光线时常变化,两极光
球播放这一组歌曲。届时,每位中国人
将能通过收音机、电视机以及互联网收
听到这些来自太空的中国天籁之音。
返回目录
13
据央视来自相关部门的消息,目前,中国首颗绕
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运行良好,立体照相机工作
正常。工作人员正在对原始图像数据作处理,首幅月
图即将公布。专家透露,因为卫星所携带的照相机距
离月球200公里远,根据科学探测目标,嫦娥一号卫星
批准文号:川价发{2007}109号
举报电话12315
定价5.00
返回目录
4
月球
月球的自然资源独特且丰富,它包括太阳 能、 氦的同位素氦-3和其他多种有用元素。 据测算,每年到达月球的太阳光辐射能量约为 12万亿千瓦,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光电转化 率为20%计算,则每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每小 时可发电2.7度。
以氘和氦-3为原料,进行受控核聚变发电, 每年只需100多吨氦-3,就能满足地球的 能源需求。据科学家初步估算,月球上的氦- 3储量达100万至500万吨,能够满足人 类上万年的需求。
将完成4项科学任务——独创CCD立体相机搭载
激光计拍摄三维影像月球地形图;伽马/X射线谱
仪首探14种元素为建月球基地遴选资源富集地区;
首次装载微波遥感探测仪评估月壤厚度和氦-3储
量;中国造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首次探测40万
km空间环境
返回目录
9
嫦娥一号”升空的时间
嫦娥一号已定于2007年10月24日
18:05分发射。专家表示“嫦娥一号”
可冒雨奔月。嫦娥一号寿命只有一年,
火箭升空前要穿“雨衣”。空间天气有
利于嫦娥一号发射,流星雨是潜在安全
威胁。“嫦娥”升空可观赏2至20秒2.5
公里内居民撤离“嫦娥一号”奔月约需8
天“嫦娥二号”将载月球车嫦娥一号入
月变轨机会唯一将制作高清晰月球地图。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
返回目录
2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
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
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
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
看见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
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
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
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
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
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
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
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
基本地貌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
三维地形图、地质图和构造纲要图,
划分月球断裂和环形影像纲要图,并
为月面软着陆提供参考依据。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
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通过γ/X射线
谱仪和干涉程序光谱仪分析月球表面
有用元素含量和不同物质类型的分布
特点,为研究月球形成和演化历史、
起源方式提供直接和有效的证据,为
公里左右,二者几乎相差了10倍。
返回目录
12
嫦娥一号”升空时播放的歌 曲

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
一号”将于近日升空,与之一同奔月的,
还有其搭载的《谁不说俺家乡好》、
《爱我中华》、《二泉映月》、《黄河
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30首经典
曲目。“嫦娥一号”将在到达绕月轨道
后,于距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
1
远古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 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 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活下去。这 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 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 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 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 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 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 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 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 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 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 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月球表面的不同岩石富含硅、铝、钾、磷、
铀、钍和稀土元素。据初步估算,月岩中的稀
土元素达225亿吨至450亿吨,铀元素达
50亿吨。 返回目录
5
“嫦娥一号”升空的目的
“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科学技术研究 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 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 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 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目前这颗卫星已 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在该阶段,将有电性 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来承担卫星测试 工作。
大概经过83小时的飞行,在快要到达月球时,
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减速。在被月球引力
“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最终在离月球
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地轨道绕月球飞行,开展
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 预计卫星奔月总共需时
157个小时,距离地球接近38.44万公里。而过
去,中国发射的卫星距离地面一般都在3.58 万
“ 嫦娥一号”探月之旅已经临近,国人千年的奔
月梦想即将实现,诗人若是今在,不知还将吟出
何等绝唱.

“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即将成为现实,距
地球38万公里之外,那轮明月古老而神秘的面纱
将被轻轻撩启开来。在我们共同期待和关注这一
盛事的时刻,我有许多的祝福和寄语想抒发出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
它将完成四大科学任务,首要目的便是 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 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此外,还要分 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 特点,探测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间环境。
返回目录
6
四大科学任务
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利用
CCD相机结合激光高度计获取月球
表面三维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后,将用8
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
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执行科学探
测任务。 返回目录
10
“嫦娥一号’’升空的 地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于1982年交付 使用。自1984年1月发射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以来,已 经发射过48颗卫星,主要包括导航、商务、军事等卫星。 而 “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是该中心的第49次发射任 务。 我国有酒泉、太原、西昌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为什 么“奔月”的重责和荣耀落在西昌? 原来,该发射场 具有“天然发射场”的优越条件:一是纬度低(北纬28.2 度),海拔高(18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而纬 度越低,离赤道越近,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 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的有效 负荷。同时,峡谷地形好,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 场的总体布局,对地面发射设施、技术设备及跟踪测量, 通讯的布网有利,能满足多个发射场的建设。三是晴好 天气多,“发射窗口”好。年平均气温18℃,是全国气 候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日照多达300多天,几乎没有 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四是交通通讯 方便,可以很方便地运输火箭、卫星和燃料。
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
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
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
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
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
月亮上成了仙。
返回目录
3
“嫦娥一”名字的来源
在“探月热”全球 涌动之时,中国首颗探 月卫星“嫦娥一号”就 要出发了。之所以叫 “嫦娥一号”,是因为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奔 月梦中,她是提升全球 华人凝聚力和自豪感的 催化剂,是中华民族智 力与实力的展现。
物理现象对地球空间以及对月球空间的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